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中医基础理论》讲课稿:气的分类

现在上课,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讲了气的定义;讲气的生成、生理功能,重点是气的生理功能;其次讲了气的运动,脏腑气机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我们上一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接下来我们讲人体之气的分类。我们在《中医基础理论》里面,只讲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其他的气暂时不讲。同学们有兴趣专门去阅读中医关于气血理论一些专著,同学们可以进一步来扩大自己知识领域,来加深对气的认识。按照本科生的教学大纲,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知识,这里面我们只讲授四个气。

在现行《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目前已经得到学术界的共识。一、气分类的依据。大家注意听,中医人体之气是怎么分类呢?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呢?(一)主要组成部分;(二)主要生理功能:(三)主要分布部位。根据这三者对人体之气进行大致的分类。请同学们注意,从逻辑学来说,分类学的要求,每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而我们上述讲的用三个标准来对气进行分类。所以气的分类,我们讲是大致的分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分类。

人体之气总称真气。真气在现行的术语上又称原气,就是原来之气的那个原气,它俩是同义语,人体之气的统称。从先、后天分,可以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定名为元气,元旦的那个元;而后天之气,称之为宗气。这是元气和宗气它俩属于同一范畴,在一个逻辑层次上。而真气再进一步分,根据在脉中还在脉外分,相比较

而言,那么行于脉中就叫做营气;行于脉外就叫卫气。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统称为真气。这个真气,具体的通过脏腑、经络的功能体现出来,构成了脏腑之气,运行于脏腑之中,称之为脏腑之气;在经络之中称为经络之气,目前学术界比较共识的就是这样一种分类方法。在现行的教材当中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请大家注意,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人体之气进行分类,就是每一个作者,他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出现不同的分类方法,并不是说中医学对气的分类是混乱的,不能这样认识。这里面涉及到这个真气的定义,传统文献上,曾经把真气、元气和原气,作为同义语来说的,这是一种方法;第二、把它定之为最大的一个概念,而元气派生于真气,此为不同的学说。我们在这里,大家注意,真气在人体气学体系当中,它是一个最大的概念,而元气和宗气应该是真气的下位概念,营气和卫气又是宗气的下位概念。这个人体之气的真气,作为一种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体现出来生命的功能,它的生命功能是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的。这个真气通过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从而形成脏腑之气和经络之气。大家注意,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我反复强调讲定义的时候,一定从物质和功能统一这个角度来理解,而中医学重在强调功能。一提五脏之气,既有物质基础,更重要这个概念的内涵主要是指功能而言。为什么强调这句话呢?我们举个例子,心,你说心气。你强调仅仅理解这个真气是物质。那么你就会追究心气是什么物质?你就会舍去心的功能状态去考察这个心气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样的思维方法是什么呢?确切点是近代医学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会单纯去

追求心的结构如何?心气是物质,物质基础形成心脏的结构,我们就会追求那个结构。这样追求的结果,能够解释心主血脉。怎样去解释心主神明?这一点是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一定牢牢记住了。在这里面再强调一下,对物质和功能,把它俩放在同一个逻辑层次,我们规定物质为阴,功能为阳;就气和血相比较而言,我们规定气为阳,血为阴。就脏腑的功能状态,可以划分气血阴阳,它们反映出来的物质基础,通通可以称为脏腑之气,就是某一脏之气。注意心的气,假定气是构成心的物质基础,体现了功能和物质的统一、我们是(从)功能状态来考察,定义这个心脏的。所以才出现了心主血脉、心主神明。那么反映心脏生理功能,我们最少涉及到心气、心血、心阴、心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样定义心气、心血、心阴、心阳?如果定义心气为功能,心血为物质,那么我们就会去追究心气它的物质结构是如何?假设说心血也是物质,那么我们就会追求血的结构。如何用这个结构来解释中医的心主神明?(这种方法)就违背了中医的思维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同学们在掌握、理解中医学的某一个术语,它的内涵的时候,每次思考的时候,一定是在同一范畴内相比较而言,说它们含有什么内涵。离开这个条件,违反了逻辑规律,用逻辑学来说,偷换概念,就会出现理解的歧义。我看现代学习中医之所以发生各种各样的歧义,关键在于逻辑学的基础。怎么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来认识它?至少也会少出一点对于中医概念使用的混乱性。在这里面,因为讲到气和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了,就涉及到功能和物质之间的关系。那么表现脏腑经络功能的各种各样的概念,如

何来把握它?在想到这些概念的时候,一定想到它后面是有物质基础的,不是凭空的思维模型。但是中医把握这些概念,着重是说明它的生理功能。

按照这样一个分类、这样一个逻辑层次,我们首先讲元气。元气,在这里面讲,又名原气。我们也把它引入进来,元气应该是统一在真气(中)。为什么又把它放在这里面呢?从《难经》开始,这个原气和这个元旦的元(气),它俩是等值的,有这么一说。我们现在记这个定义的时候,元气,记下面这句话,是生命最基本、最本始,源于先天而根(源)于肾的气。强调它:(一)源于先天;(二)根源于肾。这个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后面这个示意图是讲它的生理作用。前面讲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气?落实到脏腑上,根源于肾,属于先天的范畴。它是最根本、最本始,就是从气是生命的本原这个角度说的。元气的定义,即后边这句话。这个又名原气,是指最早这个元气,它俩是等值的。

二、讲生成与分布。(一)讲生成。请同学们注意,我们在这里面讲人体之气,从分类学说,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记住一条,在生成上:(1)是在五脏共同参与生成的;(2)从刚才我们讲的分类,讲肺主一身之气,这两个示意图可以知道了,主要是上焦的肺、中焦的脾胃、下焦的肾。至少说人体之气的生成,任何一个气,都是肺、脾(胃)、肾三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定义分类的时候,曾经提到主要组成部分。按照主要组成部分这个标准,这个元气主要组成部分是什么呢?是来源于肾中的精气。那就是说,元

气的生成主要来源于先天,肾中的精气,这里面包含着肺的气、脾胃的气。作为后天来说,我们强调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就生成而言,它以先天的肾中的精气为主而生成,又靠后天之气的不断地充养,才完成了气的化生过程。就主要组成部分而言,是以肾中的精气为主,其中也包括后天之气(既包括肺之清气,也包括水谷之气)。那么这里,根据脾胃(为)后天之本的理论,所以强调后天对先天的作用,这里面提到脾胃之气。

(二)下面讲它的分布。它的分布,藏于肾(它本原于肾精),通过三焦而到达全身,循行于全身,这样记就行了。元气藏于肾,通过三焦而循行于全身。这就是它的分布,记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将来同学们在学习经络的时候会进一步学习。读《灵枢经》的关于营卫的循行,会进一步来理解元气的循行方式。在这里面只要求同学们掌握到这个程度,它分十二经循行和十四经循行。怎么样构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循行路径?后面同学们在学习《针灸学》的时候再进一步学习。

主要生理功能。我们来定义它的时候,第二个内涵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那就是说具体表现为:一、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的构成源于父母媾精,父母之精。在生命形成之后,必须有父母之精才能形成生命,那么才能促进生命的发育成熟,最后出生,开始了它的生命历程。就这个意义讲,元气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它根源于肾中之(精)气。第二、论述它的动力作用。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我们前面说肾阴、肾阳为人体诸阴诸阳之本,命门为生命之本。在讲述肾的生理功能的时候,强

调肾的阴阳它们的功能,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从元气这个角度再一次讲了,实际上讲了肾阴、肾阳对于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作用,讲了温煦、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生理功能。这个判断仍然强调是阳的作用,中医的学术思想应当强调阳的作用。

第二、宗气。宗气又称大气。现行的术语里面,规定宗气又叫大气,它的本名就叫宗气。一、定义什么叫做宗气?是积于胸中,由自然之清气和水谷之精气而化生的气,从它的物质组成来定义。由肺吸入的自然之气和由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相结合而化生之气,谓之宗气。它积于胸中,又名大气。

二、讲它的生成和分布。(一)同样道理,宗气的生成,也是在肺、脾、肾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由肺之气(清气)、脾胃的水谷之气和肾的元气三者化合而成的,但是它以脾肺之气为主。注意以脾肺之气为主,以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化生的水谷之气,两者结合起来,积于胸中形成的气,就是分布在胸中的那个气,就是宗气。大家注意,再次强调是指宗气的生成,它是以脾肺之精气为主,记住这两个字,“为主”,不能理解为自然界的清气、水谷之气相加,就是宗气。

(二)它的分布。学习宗气的分布较元气的分布稍微难一点。(1)积于胸中,它最后分布在胸中。(2)它不仅仅积于胸中,它要循行,贯注心脉,进入心的经脉,由心肺运行到全身,其上者(往上走,往上循行),出肺循喉咙走息道;又说贯心肺(向上贯心肺),与人的呼吸循环有关、气血运行有关;向下走,宗气,蓄于丹田,积于丹田

(脐下三分有个丹田穴,将来同学们学经穴的时候再讲),注入气街(就是在腹股沟这个部位),沿着下肢内侧下行于足。它往上从肺出来,可以走喉咙和呼吸道(息道),向下通过脐下,沿着经脉进入腹股沟有个气街穴,沿着下肢内侧下行于足,这就是宗气的分布。

三、主要生理功能。正因为它是这样的分布,在分布过程中行使它的生理功能:(1)走息道而行呼吸。就是它和呼吸有关,宗气与呼吸有关。跑得太厉害了,就会上气不接下气的,老上不来气,所以叫大气不足,胸中大气下泄。(2)贯心脉而行气血。它进入心脉,执行助心行血的作用。我们前面讲肺朝百脉的时候提到过宗气,就是贯心脉而行气血。(3)宗气和人的视、听、言、动的功能也有密切关系。动,感觉功能。和运动、语言、视听都有关系,就是说它能够保证视、听、言、动的功能正常。这个功能,《内经》讲宗气的时候并没有明确地表示出来,同学们将来可以看明清的医家周学海《读医随笔》,读这本书,它里(面)提到宗气的功能,视、听、言、动与宗气有关。

第三、营气。一、概念。定义营气和卫气,把两者放在一起,就根据营气的分布来定义它,营气和卫气它们俩相比较而言。什么是营气呢?行于脉中,具有营养作用的气,谓之营气。从它的作用、分布,主要是从它的分布来定义的。

二、生成和分布。营气是怎么生成的呢?它是在宗气的基础上化生而来的,宗气的一部分。因此它的生成和宗气是一样的,一个是水谷之精气;一个是自然的清气,(二者)相结合而成。

分布,记住它分布于脉中,行于脉内,沿着经脉之内,在全身循环往复的循行,周而复始,如环无端,掌握到这个程度就可以了。在示意图里面、教科书里面提到,营气在体内的循行有两种循行路线,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循行路线。(一)是沿着十二经来循行,叫十二经循行说;(二)沿着任脉和督脉来循行。最终把两者联系起来,构成了营气在体内的十四经循环路径。在这里不要求同学们掌握具体十二经怎么循行、任督怎么循行的?教科书里面以小号字给大家提供了资料作为参考,留作将来学习《针灸学》的时候再进一步去学习。这里面重点掌握行于脉内,沿着人体的经脉循行于全身,就可以了。

三、主要生理功能。它的主要生理功能:(1)营气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来在讲血的生成的时候再进一步给大家讲,“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营气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这个意义讲,营气是化生血液的成分。(2)营气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它源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水谷之精气,因此,它在人体发挥着营养作用,随着人体的经脉运行到全身,发挥着营养作用。记住两条八个字,“化生血液,营养全身”。

第四、讲卫气。一、概念。卫气,它的定义方法同营气是一样的。主要是从它们的分布,两者相比较而言来定义的,同时又把它的作用体现出来。定义它内涵的时候,,以分布为主,其次涉及到它的作用。那就是说,所谓卫气是指行于脉中的具有护卫作用的气。卫气在中医学里面又称“卫阳”。为什么呢?卫气和营气相比较而言,我们规定

卫气属阳,营气属阴。所以卫气又称“卫阳”。

二、卫气的生成与分布。(一)生成。它和营气生成的机制相同,同是由脾胃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化生而来。水谷精气和自然界清气化生之后,同样来源于这两者,但是由于性质的不同,分为营气和卫气。卫气是这两者化生以后,其中具有慓疾滑利作用(指流动速度非常快,叫慓疾滑利作用,慓疾性状的),这个气规定它为卫气。而前面讲过的营气是指那个其中和慓疾相对的精粹部分,就是非常精微的部分。这是定义。所谓慓疾,或者叫慓疾滑利,是指它活动力强,流动迅速,因此中医学又称卫气。不仅称为卫阳,又称它为“水谷之悍气”。与之相对,营气称之为水谷之精气。注意,这里面讲了水谷的悍气和水谷的精气,营气的水谷之精气,是指由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化生而来以后那个精粹部分。这里指最精细的部分,不像卫气那样具有慓疾滑利的属性。就属性而言,两者相比较,这样规定的。

(二)分布。它与营气相对,营气行于肺中,卫气就行于脉外,所以叫做与营气相偕,就是卫气与营气结伴而行,两者并排走,以脉为界限。脉外为卫气,脉内为营气。卫气行于脉外,营气行于脉内。在这里面,再给同学们补充一句,关于营卫循行这两者,最传统的解释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这是一;“卫为阳,营为阴”;“阴在内,阳在外”,就这个意义限定“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在中医历代文献里头,还有一说,“脉外未必无营,脉内未必无卫”。把它翻译过来啥意思呢?脉外有营气,脉内也有卫气。体现了中医学的辩证观点;体现了阴阳既对立又互根。所以讲到这里,同学们注意,相

比较而言,行于脉内,谓之营气;行于脉外,谓之卫气。不要忘记了最后这句话。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里面,仅仅要求同学们掌握“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仅此而已。刚才补充的,留待同学们今后进一步去学习、去理解。

这个卫气的循行也很复杂,都留到将来同学们学习《经络学》的时候去进一步学习。中医学提出来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昼夜围绕人身经脉循环一圈。循环多少圈呢?“昼行于阳二十五,夜行于阴二十五”。昼夜五十度,循环五十圈。这个将来同学们在阅读《灵枢经》的时候、讲授《内经》的时候才进一步学习,这里不要求同学们掌握,知道就可以了。教科书里面给同学一个卫气循行示意图,仅供同学们参考,理解前面那句话,“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刚才又讲了,“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就(是)说白天围绕人身循环二十五周,夜间围绕人体的经脉循环二十五周,所以“昼行于阳二十五,夜行于阴二十五”,二十五加二十五,五十周一大会,循环五十圈。从运行的速度、运行的周期、运行的节律,来说明卫气的循行。教科书里面还给一个营气的循行示意图,用这个示意图,来帮助理解“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仅此而已。

三、主要的生理功能。卫气的功能要比营气的功能复杂一点。(一)有温养作用。所谓温养作用,卫气、卫阳,卫属阳,所以又称卫阳,对人体有温煦作用。我们前面讲过气的防御作用,提到卫气抵御外邪,调节体温,所以叫温煦作用。温煦什么?既温煦人体的内脏,也温煦人体的肌肤腠理,就是给人体提供少火,提供阳气。(二)具有调节

作用。卫气,调节什么?(1)调节汗液代谢。我们在讲肺主宣发肃降、肺主皮毛的时候讲到,肺通过宣发肃降,调节水液代谢,输送津液到达皮肤,经过皮肤的代谢以后,形成最终产物,以汗的形式(排出体外)。皮毛、汗孔的作用是受卫气的调节的,是肺通过宣发卫气到达皮肤来调节汗孔的开阖,来调节体内外水液代谢的平衡。(2)调节体温。汗孔,通过汗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这个来调节人的体温的恒定、体内外阴阳的平衡,所以说卫气有调节体温的作用。(3)调节作用还表现为卫气具有调节呼吸的作用。肺通过宣发卫气到达皮肤,来调节汗孔,又称之气门,调节气门的开与闭,从而达到调节呼吸的作用。(三)防御作用。卫气到达皮肤,使皮肤行使人体屏障的作用。就这样一个意义讲,卫气具有防御作用,能够防止外邪侵入人体。

到此为止,我们将人体之气,从生命物质系统而言,讲授了人体之气的概念,人体之气的分类,人体之气的生成、分布和主要生理功能。理解这一节:第一、同学们需要复习第一章,其中第一章的第一节,气一元论,再一次复习气的概念、气机的概念、气化的概念。从哲学层次上,气为何物?什么叫气机?什么叫气化?在此基础上来理解中医学建立自己的气学体系。怎样将哲学的概念引入到医学?论述人的生命问题、论述医学的基本问题,形成了以生理之气为核心的气学体系。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这一节,掌握作为中医学人体之气,换句话说,作为医学意义的气,主要是指什么而言的?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在人的生命物质系统中,气、血、

精、津液居首,是最根本的。血、精、津液,都由气化生而来,这是建立这样一个概念。在此基础上,突出的理解,根据哲学气的这个概念,是结构和功能、物质和功能相统一这样一个思想,来理解人体之气是物质和功能的辩证统一、而重在从功能入手来考察它。将来考虑人体脏腑之气不能仅仅理解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个思想和藏象学说的思维方法是完全一致的。这是这一节最难,也是最重要一个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中医学气的分类,从历史到现在,不同的学者应用不同的标准对人体之气进行划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我们这门课程采用的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这种分类方法,以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生理功能和主要分布部位,把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对人体之气做大致的划分,分为人体之气,统称为真气。按照先、后天分,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指源于肾中的气,我们规定它为元气;后天之气源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我们定义它,两者结合以后,积于胸中,定义为宗气。元气和宗气处于同一逻辑范畴。宗气再进行一次划分,根据宗气循行于脉中和循行于脉外,规定为营气和卫气。“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我们在人体之气里面,在《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仅仅为同学们从气的分类,提供上述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关于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它的生成一定是建立在每个气的生成,一是肺、脾、肾三脏之气综合作用的结果,人说物质来源,那么来源于肺、脾、肾三脏之精气,其中以何者为主来定义,它是哪的气?怎么生成的?元气主要根源于肾中的精气;宗气主要来源于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同理,营气和卫气,也主要来源

于脾胃的水谷之气和肺吸入的清气。那么这个物质来源,根据它的性状不同,是慓疾滑利的性状呢?还是精粹的性状呢?从生成来看,具有精气属性的那个气,规定它为营气;具有慓疾属性的气,规定它为卫气。这几个气的循行仅要同学们了解,元气源于命门,根源于肾,通过三焦而到达全身;宗气向上走息道,通过肺、喉咙,与呼吸和循环有关;向下,从脐向下,从丹田到气街,沿着下肢的内侧,止行于足;而营气和卫气,相偕而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围绕人的经脉昼夜循环,循环不已,作个一般了解就可以。关于功能,重点从总体上来掌握气的功能。元气、宗气、营气、卫气的功能,作为熟悉就可以。虽然我们目的、要求提出要掌握、记住,就它们掌握的程度而言,把总的生理功能作为第一要务掌握,把它们作为次于它的要求来掌握,这样就可以了。这就是这一节反复强调它的概念,是最难学习的。正确理解它的概念,这样会真正地理解人体之气它的内涵。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就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与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与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就是阐释与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就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与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与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1)定义:人体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的整体观念贯穿与中医的生理、病理及诊治等各个方面。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首先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物质的分类》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化学物质的多样性和化学反应的多样性是化学科学的客观存在,人们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应该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的进行研究,这既是化学科学的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因此化学的分类是化学科学的一种基本方法。本节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的简单分类,二是分散系及其分类。物质的简单分类是对酸、碱、盐、氧化物内容的回顾与提升;分散系及其分类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将混合物分为、溶液、浊液、胶体,胶体是新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析 ②了解常见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交叉分类法 ③知道依据散质粒子的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④知道胶体的性质,尤其丁达尔现象 2.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2.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的概念和性质 二、说教法(再说教法与学法) 1、实验促学法: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理解并掌握胶体的性质。 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3、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讨论、归纳,最终掌握胶体的性质。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理解胶体丁达尔效应在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最后说一下教学程序设计)

中医基础理论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导论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战国至秦汉)——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伤寒论》确立了辨证诊治的纲领;《金匮要略》 《神农本草经》东汉——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了中药学理论基础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与自然环境和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三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病、症、证的概念(懂得区分)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二、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制约: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相互排斥 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者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消长平衡: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出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表现为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阴阳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正气——指人体正常的机能活动及适应环境与抗病、康复能力。可分:阳气、阴气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可分为阳邪、阴邪。 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1)阴阳偏胜(盛)——指阴或阳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①阳偏胜(阳盛):阳胜则热——实热证:高热烦躁,面红目赤 阳胜则阴病——兼津伤:咽干口渴,尿少便结 ②阴偏胜(阴盛):阴胜则寒——实寒证:恶寒肢冷,舌淡脉紧 阴盛则阳病——兼阳虚:神疲踡卧,尿清便溏 (2)阴阳偏衰(虚)——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虚者补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要点: 1.整体观念的概念 2.整体观念的内容 细目二:辨证论治 要点: 1.病、证、症的概念和关系 2.辨证论治的概念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要点: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2.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构建中医学的精气生命理论 2.构建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第三单元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的概念 要点: 1.阴阳的含义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阴阳对立制约 2.阴阳互根互用 3.阴阳交感互藏 4.阴阳的消长 5.阴阳的转化 细目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机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四单元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要点: 1.五行的含义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要点: 1.五行相生与相克 2.五行制化 3.五行相乘与相侮 4.五行的母子相及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第五单元藏象学说 要点: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及临床意义第六单元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要点: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3.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要点: 1.心与肺的关系 2.心与脾的关系 3.心与肝的关系 4.心与肾的关系 5.肺与脾的关系 6.肺与肝的关系 7.肺与肾的关系 8.肝与脾的关系 9.肝与肾的关系 10.脾与肾的关系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的关系 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

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形气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气生形,形归气,气聚则形生,气散则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气之聚散。 气贯通于天地万物之中,具有可入性、渗透性和感应性。未聚之气稀微而无形体,可以和一切有形无形之气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能够衍生和接纳有形之物,成为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把天地万物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感应,即交感相应之谓。有感必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气有阴阳是两,两存在于一之中。气是阴阳的对立统一体,阴阳对立的双方共同组成气的统一体,它们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根源。气之阴阳两端相互感应而产生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人之生死由乎气,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这种生命的物质——气,经常处于不断自我更新和自我复制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气的这种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称之为“气化”。“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就是对气化过程的概括。 人体的脏腑经络,周身组织,都在不同的角度、范围和深度上参与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物质的简单分类与应用》。物质的分类是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的新内容之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更是伴随新课程而生的一个内容。课标中要求根据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类。在整个高中化学必修1和必修2中,本节课起到很好的承先启后、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承前启后意味着学生通过对分类法的学习能够对以往的化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并且为今后将要学习的更为庞大的化学知识体系奠定重要的基础。而所谓提纲挈领则是与新课程内容设置的方式改变密切相关。大家知道新课程打破了以往教材中“族”的概念,而是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类别作为知识编排的主线,就在这样一种新的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下,掌握这种分类的方法,以类别的视角去研究化学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2.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化学课程标准》,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自主、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a、掌握简单分类法,知道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

法; b、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2)过程与方法 a、初步形成分类的思想。 b、通过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分类方法的讨论,认识分类法在化学研究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让学生能够成功地选择一种分类方法,对自己所熟悉的知识进行分类。 b、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作用,并能够在后面的学习中实际应用。 3.根据《课标》和本课时的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说教法 古希腊生物家普罗塔弋说过这样一句话:“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根据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即不能将学生当作容器来对待,在确定教学方法时,必须遵守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训令,所以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准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本部分教学内容少而简单的因素。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学生没什么兴趣,就是教师自己也觉得教之无味。。所以本节课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 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2、讲练结合 课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使老师很快掌握学生的情况,更能让学生及时地熟悉所学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提纲 绪论 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述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基础理论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历代名医和代表著作) (一)先秦、秦、秦汉时期——形成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二)隋唐时期——充实、系统化时期 《针灸甲乙经》、《脉经》、《诸病源候论》 (三)宋、金、元时期——争鸣、突破时期 《三因记忆病证方论》宋陈无择“三因学说”、《小儿药证直诀》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派 金元 张从正(张子河)——攻邪派 李杲(东垣老人)——补土派 朱震亨(朱丹溪)——滋阴派 (四)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士雄 另有吴有性著《瘟疫论》创“戾气说”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二)辨证论治——辨析疾病资料以确立症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1、病、症、证的概念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生命过程(重点在全过程)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是病和证的基本要素)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重点在现阶段) 2、辩证与辨病

《中医基础理论》B教学大纲doc浙江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B教学大纲doc浙江中医药大学精 品课程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差不多知识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把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为学习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把握阴阳五行学说,把握和了解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生理功能及其要紧病理表现,以及疾病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进展 2、把握中医学理论体系要紧特点 【教学内容】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进展 2、中医药的起源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进展 4、中医学的差不多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把握精气、阴阳、五行的差不多概念和其差不多内容。 2、了解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1、哲学精与气的差不多概念、精气学说的差不多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 中的应用。 2、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差不多内容及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差不多内容及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自学) 第二章藏象 【目的要求】 1、把握藏象的差不多概念。 2、把握五脏、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 3、把握五脏的要紧生理功能。 4、了解五脏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5、把握六腑的要紧生理功能。 6、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藏象学说概论。 2、心的要紧生理功能及心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3、肺的要紧生理功能及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4、脾的要紧生理功能及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5、肝的要紧生理功能及肝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6、肾的要紧生理功能及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7、六腑的要紧生理功能。 8、脏腑之间的关系:五脏之间的关系、六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 系。 第三章精气血津液神 【目的要求】 1、把握气、血、津、液差不多概念及了解五者联系 2、把握气的差不多概念、生成、运行、生理功能及其分类。 3、把握血的差不多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4、把握津液的差不多概念、代谢和功能。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形体官窍之脉 形体官窍,是人体躯干、四肢、头面部等组织结构或器官的统称,是人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五体和五官九窍,以及五脏外华等内容。脏象学说认为,形体官窍虽为相对独立的组织或器官,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又都从属于五脏,分别为某一脏腑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形体器官依赖脏腑经络的正常生理活动为之提供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而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其中与五脏的关系尤为密切。脏象学说采用以表知里的方法,着重通过活动的机体的外部表征来推导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运动规律,从而确定“象”与“脏”的关系。 形体: 形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形体,泛指人体的身形和体质。狭义的形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结构,称之为五体。五体既与脏腑经络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又与五脏有着特定的联系。五体与五脏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五脏所主”。所谓:“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脉: 在中医学中,脉有多种含义,一指脉管,又称血脉、血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属五体范畴。二指脉象、脉搏。所谓“按其脉,知其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四诊范畴。三指诊脉法,属切诊、脉诊范畴。四指疾病名称,属五不女之一,即螺、纹、鼓、角、脉中之脉。

解剖形态:在五体中,脉即脉管,又称血脉、血府,主要指血管,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是相对密闭的管道系统,它遍布全身,无处不到,环周不休,外而肌肤皮毛,内而脏腑体腔,形成一个密布全身上下内外的网络。脉与心肺有着密切的联系,心与脉在结构上直接相连,而血在脉中运行,赖气之推动。心主血,肺主气,脉运载血气,三者相互为用,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完成气血的循环运行。因此,脉遍布周身内外,而与脏肺的关系尤为密切。脉与经络、经脉的关系: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其中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的分支为络脉。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经脉则是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经络、经脉的含义较脉为广。实际上,言经络、经脉,则脉亦在其中了。 运行气血:气血在人体的血脉之中运行不息,而循环贯注周身。血脉能约束和促进气血,使之循着一定的轨道和方向运行。饮食物经中焦脾胃的消化吸收,产生水谷精微,通过血脉输送到全身,为全身各脏腑的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果脉中气血数量减少,营养亏乏,就会导致全身气血不足。若脉中气血运行速度异常,运行迟缓则血瘀,血行加速、血液妄行则出血。 传递信息:脉为气血运行的通道,人体各脏腑组织与血脉息息相通。脉与心密切相连。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中流动时产生的搏动,谓之脉搏。脉搏是生命活动的标志,也是形成脉象的动力。脉象是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形成,不仅与血、心、脉有关,而且与全身脏腑机能活动也有密切关系。因此,脉象成为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说课 广西柳州铁一中学唐震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1.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奥秘的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本部分教学,知识性内容较为简单,故重难点落在了为学生建立起分类的思想上。 知识、能力、思想是体系的三个要素。常规的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的培养。思想是的灵魂,分类思想是化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主线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整理 1、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相融洽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3、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寒凉派,《河间六书》 ②李东垣(李杲)—内伤脾胃学说—补土派,《脾胃论》 ③张从正(子和)—病由邪生—攻邪派,《儒门事亲》 ④朱丹溪(震亨)—相火论—滋阴派,《格致余论》 4、温病四大家:①清·叶天士——《温热论》 ②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③清·薛生白——《湿热条辨》 ④清·王士雄——《温热经纬》 5、整体——是指联系性、统一性和完整体。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部分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医整体观即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与外界环境(自然界、社会)的统一性。 (1)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①结构上: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事不可分割的(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 ②生理上:五脏一体观、形神合一 ③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④病理上:相互影响,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 ⑤诊断上:察外知内 ⑥治疗上:局部病变与脏腑病变,治未病,五行传变 (2)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①生理方面②病理方面 (季节气候变化的影响、昼夜晨昏变化的影响、地方区域变化的影响、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3)整体观念·人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6、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区别 症:症状: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观异常感觉和某些病态变化):发热、咳喘。 体征:能被觉察到的客观表现:面黄、目赤、脉数。 证: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含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盛衰变化),是确定治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痢疾。 7、辨证——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证。 8、论治——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9、辨证和论治的关系——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和具体实施。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准确。故辨证和论治是疾病诊疗中相互联系而不分割的两个方面。 10、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和阳,既可代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中医基础理论 教学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02 课程代码:01400052 适用专业(方向):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总学时数:64 学分数:4.0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课时共计64学时。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绪论(4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等。 自学: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学;受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融合的产物。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特色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基本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自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8学时) 【目的要求】 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熟悉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了解精气学说。 自学: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气的基本概念 (一)精的基本概念:包括精概念的源流。 (二)气的基本概念:包括气概念的源流。 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构成宇宙万物的机理;精气的存在形式。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气的运动;气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基 ppt word版 最全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导论 何谓中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的健康、疾病、预防的生命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 集结于汉族地区 传统医学(traditional medicine) 中医学学科属性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何谓中医基础理论(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基础理论是对中医学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研究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导中医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元气论Essential Qi Theory、阴阳五行学说Yin-yang Theory and Five Phase Theory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visceral manifestation 气血津液Qi,Blood, Fluid and Humor 经络meridian and collateral 体质constitution 中医学对人体病理的认识:病因cause of disease、发病occurrence of disease、病机 mechanism of disease 治则治法therapeutic principle and therapeutic method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医学奠基、形成阶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补充《内经》的不足。 《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辨证论治基础。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药学理论的基础。 晋、唐时期:学科分化、临床发展 专科专著问世,学科不断分化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和临床证候学的专著。 医学教育规范化:设立太医署 宋(金)元时期:学派涌现、理论突破 学派:金元四大家(four medical schools) ——刘完素(刘河间)(寒凉学派the school of cold & cool ) 主火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从火化” ——张从正(张子和)(攻下派the school of purgation ) “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汗、吐、下” ——李东垣(李杲)(补土派the school of invigorating the earth ) “脾胃一虚,百病乃生”、“健脾养胃”、“甘温除热”

化学 说课稿: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化学....号,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物质的分类》。 (板书:课题、作者),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的分类》是人教版高一年级第一册第二章中的第一节内容,如果说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的话,那么,本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科学,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节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过程与方法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形成物质分类思想上。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还很少的难点确定为:在掌握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的基础上,学会找标准。 二、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法是教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87612

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范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 1)魏晋隋唐时期: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 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 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 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 出现了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4)近代和现代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

元素与物质分类说课稿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说课稿(鲁科版) (第一课时)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本节课出自鲁教版高中化学1第二章第1节。本节课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及物质的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了解掌握各类物质间的反应关系;第二课时学习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就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部分对本节课作如下说明: 一、说教材 (一)学生情况和知识脉络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经认识了几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单质、酸、碱、盐、氧化物的一般性质,但他们只是从单个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尚未从一类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更未建立起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因此,通过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研究,引导学生以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通过研究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使学生建立分类的观点。在分类的基础上,研究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方面将初中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另一方面也可为后面大量的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接触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知道元素以游 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在物质中存在;了解110多种元素为什么能组成 上千万种物质;元素与物质的关系;使学生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 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建立起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概念,了解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一类物质可能与哪 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以元 素为核心认识物质,从多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体验分 类的重要意义,了解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其相互反应关系。其中学生主 动参与其关系的探究过程,不仅完成了知识上的再发现任务,而且更 重要的是在探究过程中能获得一种体验,获得成功感,它对于提高学 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 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化学的热情。让学生树立运用化学知识进行思考, 依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体会分类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掌握物质的分类,以及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关系。 难点: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 对策:通过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思考,查阅有关资料,再在课堂上解析、比较加深学生理解; 同时在掌握了分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掌握各物质间的反应关系。最后再通过教师精讲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从而加深巩固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