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现代信息管理系统

第一章

1,信息:反应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可以通讯的知识。

A,信息在客观上可以反应呢某一客观事物的现实情况

B,信息在主观上市可以接受的、利用的、并能够指导我们的行动。

2,信息的分类:

A,自然信息:是自然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表征

B,人工信息:人们依据物质运动,利用一定手段,人为地进行表征和描述。

C,综合信息:在人类社会中,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的集成。

3,信息与数据,知识,的区别:

A,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是对数据的解释。

B,数据是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和文字,是指客观属性的值。数据解释后才能成为信息,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含义,更直接明确的反应客观事物

的本质。

C,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如实反映,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是一种特定的人类信息。

4,信息的基本特征:信息的客观性(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信息的共享性(具有无限性),信息的价值性(具有后验性),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使用价值与其所提供的时间成反比),信息的无限性(a,客体产生信息具有无限性b,主体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无限性)

5,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集的数据经过加工处理、给予分析解释、明确定义后,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注:把处理的结果称为管理信息,对于处理过程所需的输入资料,称为数据)

6,管理信息的分类:

A,按信息稳定性分类:

固定信息(相对稳定,可重复使用,不发生质的变化,约占75%)

流动信息(又称作业统计信息,反映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进程和实际状态,不断更新,时间性强,一次性)

B,按决策层次分类:

战略信息:提供给企业高级管理者,供战略决策使用。来自企业外部,信息量小,信息处理方法艺术性强,非规范化。

战术信息:提供给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供完成大量计划编制、资金周转、资源分配等。来自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综合性,具体性。

业务信息:提供给企业基层管理人员,供执行已制定的计划,组织生产和服务活动使用。定期重复进行,信息量大,规范化。

7,管理信息的特点:

原始数据来源的离散性

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一经收集就可多次使用,共享并不影响其本身的内容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逻辑处理和算术运算

信息量大

信息的发生、加工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的不一致性

8,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A,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基础

B,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效控制的前提

C,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组织手段和协调工具

D,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手段

E,是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9,系统:是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有两个以上的要素。要素之间要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必须产生整体功能。

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复合系统

系统的特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

10,信息系统的功能:

输入:捕获或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更具意义的形式。

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中

反馈:将输出信息返送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输入11,信息系统的分类:

操作层系统:通过监测组织的基本活动和事务处理来支持管理者的工作。

知识层系统:支持组织中的知识工人床在新信息和新知识,支持数据工人处理信息的信息系统。

管理层系统:支持中层管理者进行日常工作的监视、控制、决策以及管理活动而设计的信息系统。

战略层系统:帮助高层管理者应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战略问题,并制定组织的长远计划。

12, 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起来的,为一个组织的各级领导提供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由管理系统、处理系统、传输系统组成)

1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A,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B,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

C,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14,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15,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的收集,信息的组织和存储,信息的处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提供。

16,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管理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总和。

基本结构: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战略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控制层信息库及应用系统,操作控制层信息库及应用系统,事务数据处理系统

基于组织功能的系统结构: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生产,财会,销售,人事,物资,其他)

17,与网络结构相似的系统7层结构:用户层(用户面向对象操作)。业务层(信息系统业务模型),功能层(信息系统功能模型),数据层(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工具层(信息系统开发工具),OS层(网络操作系统),物理层(网络

与通信硬件)注:从上向下是系统分析的过程,由下而上是系统实现的过程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计算机系统组成:

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软件系统: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和语言处理系统(汇编程序、解释程序、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用程序(界面工具程序、编辑程序、连接装配程序、诊断排错程序、其他)

应用软件:程序库、软件包、套装软件、用户自己开发的软件系统

3,数据库技术发展:

人工、文件、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管理阶段

4,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DB:存储在计算机内的相关数据有组织可共享的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DBS:以数据库方式管理的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外模式、内模式、概念模式组成的多级系统结构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硬件和软件支持系统、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和数据库管理员)

5,数据模型:描述数据库中记录间关系的数据结构方式

组成:数据结构(静态特征)、数据操作(动态特征、查询、修改)、数据完整性约束

分类:层次、网状、关系、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

6,关系数据库模型:

用数据的二维表格来描述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

特点

表中每一项必须是基本项

表中的每一列必须是相同的数据类型

每一列必须有段名,且同一表格的段名不能重复

表中不能有相同的行(记录)

行列顺序均不影响表中的信息内容

一个关系数据库可以看做一系列的二维表

7,对象:

组成:数据、描述对象的行为、属性的说明

对象之间通过消息相互作用、且每个对象都是由一组属性来描述

8,数据库组织结构:

内模式:数据库最内一层,真正存储数据

概念模式:中间层,反映数据库的整体组织和逻辑结构

外模式:最靠近用户的一层

9,数据仓库:

面向主题的、集成的、不同时间的、稳定的数据集合,用以支持经营管理中的决策制定过程, 10数据挖掘:

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有时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11,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网型、混合型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12,现代企业信息管理平台—intranet

组成:计算机网络、物理服务器、客户机、软件服务器、防火墙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开发方式

1,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法

2,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结构法生命后周期法的开发过程:

系统规划、分析、设计、实施、维护与评价

优点:

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严格区分工作区间

设计方法与结构化

文件标准化和文献化

缺点:

开发周期长

繁琐,实用工具落后

不能充分预料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变化

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开到真实模型

3,原型法:

不区分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而是同时完成各个阶段的活动,并迅速反馈给客户,通过反复迭代,完成系统的开发过

原型法开发过程:

确定用户的基本需求

开发初始原型

征求用户对原型的改进意见

修正和改进原型

优点:

减少开发时间,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

改进用户与系统开发人员的信息交流方式

用户满意度高

应变能力强

缺点

开发工具要求高

对大型系统或复杂性高的系统不适用

管理水平高

4,面对对象法:把对象的属性数据和处理方法封装在一起,通过子类对父类的继承,使得软件便于维护和扩充,提高了软件的可复用性。

5,数据:数据与操作的封装,

6,类: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的集合。

7,消息:

对象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一种机制。

对象之间的相互操作,调用和应答时通过发送消息到对象的外部接口来实施的。

系统可以简单的看做彼此通过传递消息而相互作用的对象集合,

8,继承:一个类因承袭而具有另一类的能力和特征的机制

9,封装:,把对象及对象的方法、操作的实现封装在一起。

10,面对对象法的开发过程:

系统调查和需求分析

面向对象分析

面向对象设计

面向对象编程

11,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

一种支持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软件开发自动化技术

典型的CASE工具:

图形、描述、原型化、质量管理、文档出版工具

12,系统开发方式:

自行开发方式、委托开发方式、联合开发方式、购买商品化软件方式、租赁方式

第四章

1,规划:指关于一个组织的发展方向、长期目标、重大政策与策略等方面的长远计划。2,信息系统规划:将组织目标、支持组织目标所必须的信息、提供这些必须信息的信息系统以及这些信息系统的实施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是面向组织中信息系统发展远景的系统开发计划。

3,信息系统规划的意义:

A,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的前提条件B,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

C,系统规划是系统开发成功的保证D,系统规划是系统验收评价的标准

4,信息系统规划有三部分内容:

A,制定信息系统战略:可用方法:战略规划委员会,依组织环境制定IS战略,战略信息系统规划方法,战略的选择模式。

B,制定总体结构方案:可用方法:企业系统规划(BSP),战略信息规划(SIP),关键成功因素(CSF),战略集转化法(SST)

C,资源分配:可用方法:比较成本/收益,应用系统组合,内部计价,PERT计划法,甘特进度图

5,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的规划包括三项重要内容:信息系统的目标与约束,当前的能力状况,对影响计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6,系统规划的特点:全局性,高层次,指导性,管理与技术结合,环境适应性

7,波特教授提出的三个框架:五种竞争力模型,三种基本战略,价值链模型

8,五种竞争力模型: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替代产品和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行业者的压力,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

9,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产品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

10,价值链模型:将企业看做是由给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带来价值增加的活动链组成的,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

11,信息系统战略作用产生的层次:局部应用层,内部集成应用,业务流程的重组,经营网络的重组,经营范围的重组。

12,信息系统规划的模型与方法:诺兰的阶段模型,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计划法(BSP)

13,诺兰的阶段模型: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该模型认为,企业及地区信息系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发展过程,各个阶段是循序渐进的。共有:起步阶段,扩展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14,诺兰模型的缺点:思想观念,人员环境,技术环境,企业环境。

15,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应用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指标的数据

16:关键因素成功法的优缺点:优点:能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集中于获取高层领导的信息需求,进行信息需求调查所需的时间较少。缺点:数据的汇总过程和数据分析都是一种随意的方式缺乏严格的方法将诸多关键成功因素进行汇总,也难以解决个人和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一致的问题。

17,战略目标集转化法的优缺点:优点: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比较少,缺点:不能很好的突出重点。

18,企业系统计划法的步骤:准备工作,定义业务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形成最终研究报告。

19:企业系统计划法的分析工具:U/C矩阵

20:U/C矩阵的建立过程:将数据类作为列,功能(或过程)作为行,功能与数据类交叉点上的符号C表示这类数据由相应的功能产生,交叉点上的U表示这类功能使用相应的数据类,空着不填的表示功能与数据无关。建立U/C矩阵时,先逐个确定功能和数据类,然后填补上功能/数据之间的关系。

21,正确性检验:完备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无冗余性检验。

22企业系统计划法的优缺点:优点:有强大的数据结构规划功能,全面展示组织状况、系统或数据应用情况及差距,帮助众多管理者和数据用户形成组织的一致意见。并通过对信息需求调查来帮助只找出在信息处理方面应该坐什么。

缺点:收集数据的成本较高,数据分析难度大,真正实施起来非常的耗时,耗资。不能为新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确定时机,也不能将新技术与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有效的集成。

23.业务流程重组:是更强有力的组织变革方式,在变革中,要对业务过程进行分析、简化并重新设计。

24,业务流程:是指为实现企业产出而执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的任务。

25,业务流程重组的步骤:启动,选择需要重新设计的流程,分析并平衡现有流程的绩效,确定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建立一个新的原型

第五章

1、系统分析:在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研究、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等工作来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定义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3、系统分析的两个工作阶段:①其工作是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和进行可行性研究;②其工作是在完成可行性报告并通过审定后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逻辑设计工作。

4、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①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②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③系统数据流程分析;④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⑤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5、可行性研究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尽心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和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分析。

6、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内容:概述系统、拟建系统的方案、可行性论证。

7、详细系统调查: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其薄弱环节。

8、详细调查的原则:真实性、全面性、规范性、启发性。

9、详细调查的内容:①系统界限和运行状态;②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③业务流程;④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⑤资源情况;⑥约束条件;⑦薄弱环节和用户要求。

10、组织结构图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部分,按级别、分层次构成的,以树形结构显示,是一张反应组织内部直极爱你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通常用矩形框表示组织机构,箭头表示梨树结构。

11、业务流程调查的主要任务:在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活动,掌握业务的内容、作用及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过程等,对原系统进行处理过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用流程图的方法把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和业务的处理过程绘制出来。

12、数据流程:数据在系统中产生、传输、加工处理、使用、处理的过程

13、数据分析包括:①围绕系统目的进行分析;②浓情信息源周围的环境;③围绕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④数据特征分析。

14、特征分析包括:数据的类型及长度、合理的取值范围、数据所属业务、数据业务量、数据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

15、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应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16、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

17、顶层数据流程图:越过边界的数据流将输入与输出用连接符号连接起来,并加上输入数据的来源和输出数据的去向。

18、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步骤:①识别系统的输入输出,画出顶层图;②画系统内部数据流、加工与文件,画出一级细化图;③加工的进一步分解,画初二级细化图;④其他注意事项。

19、数据字典:在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定义与描述,起到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作用。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

20、数据结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数据元素或其他数据结构组成的可进一步分解

的数据包。

21、数据流:是由一个已定义的数据结构或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在系统内部传输的路径,如果是已定义的数据结构,可直接在描述栏协商该数据结构的编号和名称;如果是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则必须按数据结构组成的描述方式来描写该数据流的组成。

22、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外部实体主要说明外部实体产生的数据流、接收到的数据流及该外部实体的数量。

23、判断树:即决策树,是采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判断树用来描述在一组不同的条件下,决策的行动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处理过程。

24、判断表:也称决策表,可在复杂的情况下,用二维表格直观表达具体条件、决策规则和应当采用的行动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25、系统目标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目标、系统技术目标、系统经济目标。

26、确定新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①对企业法人业务流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业务流程中扔不合理的地方;②对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过程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将带来的益处;③确定性系统的业务流程。

27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①系统功能及分析:提出明确的功能目标,并与现行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突出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②系统逻辑模型:各个层次的数据流程、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采用的管理模型;③其他特性要求:例如,系统的输入输出格式、启动、退出;④遗留问题:根据目前条件,暂时不能满足的一些用户要求或设想,并提出今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第五章

1、系统分析:在系统规划的指导下,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系统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研究,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研究、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等工作来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2、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定义新系统应该“做什么”的问题,

3、系统分析的两个工作阶段:①其工作是进行系统初步调查和进行可行性研究;②其工作是在完成可行性报告并通过审定后对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和逻辑设计工作。

4、第二阶段的工作内容:①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②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分析;③系统数据流程分析;④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⑤提出系统分析报告。

5、可行性研究是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案尽心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环境可行性和开发方案的选择性等方面的分析。

6、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内容:概述系统、拟建系统的方案、可行性论证。

7、详细系统调查: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行系统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弄清楚现行系统的运行状态,发现其薄弱环节。

8、详细调查的原则:真实性、全面性、规范性、启发性。

9、详细调查的内容:①系统界限和运行状态;②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③业务流程;④各种计划、单据和报表;⑤资源情况;⑥约束条件;⑦薄弱环节和用户要求。

10、组织结构图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部分,按级别、分层次构成的,以树形结构显示,是一张反应组织内部直极爱你隶属关系的树状结构图。通常用矩形框表示组织机构,箭头表示梨树结构。

11、业务流程调查的主要任务:在对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调查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活动,掌握业务的内容、作用及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存储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过程等,对原系统进行处理过程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用流程图的方法把企业的具体管理活动和业务的处理过程绘制出来。

12、数据流程:数据在系统中产生、传输、加工处理、使用、处理的过程

13、数据分析包括:①围绕系统目的进行分析;②浓情信息源周围的环境;③围绕现行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④数据特征分析。

14、特征分析包括:数据的类型及长度、合理的取值范围、数据所属业务、数据业务量、数据重要程度和保密程度。

15、数据流程图是一种能全面的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主要工具,它用一组符号来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应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16、数据流程图的基本符号:外部实体、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

17、顶层数据流程图:越过边界的数据流将输入与输出用连接符号连接起来,并加上输入数据的来源和输出数据的去向。

18、数据流程图的绘制步骤:①识别系统的输入输出,画出顶层图;②画系统内部数据流、加工与文件,画出一级细化图;③加工的进一步分解,画初二级细化图;④其他注意事项。

19、数据字典:在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进行定义与描述,起到对数据流程图的补充说明作用。数据字典的内容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实体和处理逻辑。

20、数据结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数据元素或其他数据结构组成的可进一步分解的数据包。

21、数据流:是由一个已定义的数据结构或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的在系统内部传输的路径,如果是已定义的数据结构,可直接在描述栏协商该数据结构的编号和名称;如果是由若干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则必须按数据结构组成的描述方式来描写该数据流的组成。

22、外部实体是数据的来源和去向,外部实体主要说明外部实体产生的数据流、接收到的数据流及该外部实体的数量。

23、判断树:即决策树,是采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判断树用来描述在一组不同的条件下,决策的行动根据不同条件来选择处理过程。

24、判断表:也称决策表,可在复杂的情况下,用二维表格直观表达具体条件、决策规则和应当采用的行动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25、系统目标主要包括:系统功能目标、系统技术目标、系统经济目标。

26、确定新系统业务流程的具体内容:①对企业法人业务流程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业务流程中扔不合理的地方;②对业务流程中不合理的过程进行优化,分析优化后将带来的益处;③确定性系统的业务流程。

27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①系统功能及分析:提出明确的功能目标,并与现行的目标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突出计算机处理的优越性;②系统逻辑模型:各个层次的数据流程、数据字典和加工说明,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采用的管理模型;③其他特性要求:例如,系统的输入输出格式、启动、退出;④遗留问题:根据目前条件,暂时不能满足的一些用户要求或设想,并提出今后解决的措施和途径。

第六章

1、系统设计的依据:(1)系统分析的成果;(2)现行技术;(3)现行的信息管理和信息技术的标准、规范和有关法律制度;(4)用户需求;(5)系统运行环境。

2、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2)灵活性;(3)可靠性;(4)经济性。

3、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的原则:(1)分解—协调原则;(2)模块化原则;(3)自顶向下的原则;(4)抽象原则;(5)明确性原则。

4、模块结构图由模块由模块、调用、数据、控制信息4种基本符号组成。

5、模块是系统中有名称的、具有一定状态和方法的一个实体,是组成系统的基本元素。模块具有输入输出、处理功能、内部数据和程序代码等属性。

6、模块化就是把系统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模块汇聚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功能的一种方法。

7、块间耦合:模块间的耦合度越低,说明模块的独立性越好;耦合度越高,模块独立性越弱。1)数据耦合;2)控制耦合;3)公共耦合;4)内容耦合:当一个模块需要使用另一个模块的内部信息时,或者转移进入另一个模块中时,这种联系方式则称为内容耦合。

8、代码是指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它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具体的文字说明。

9、代码的种类:顺序码、层次码、特征组合码、十进制码、助记码

10、数据库设计的类容:在对环境进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满足要求及符合语义的逻辑设计,进行具有合理的储存结构的物理设计,实现数据库的运行等。

1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1)需求和约束分析;(2)概念模式设计;(3)逻辑模式设计;(4)物理数据库设计;(5)实施阶段;(6)运行和数据库维护。

12、E—R模型即实体—关系模型,具有三种基本要素:实体、联系和属性。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分的事物;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3)联系:实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实体、关系和属性分别用长方形、菱形和圆形来表示。

13、把E—R模型转化为关系数据库模型的转换原则:1)一个实体用一个二维表来表示,实体的所有属性就是表的属性,实体的主码就是表的主码;2)一个关系用一个二维表来表示,与该表联系项链的各实体的主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成为此表的属性。而表的主码为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主码的组合。3)通过转换,就有了关系数据模式就可以用Access等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各种命令来建立库文件了。

14、流程图使用以下三种符号:1)矩形框表示一个处理动作;2)菱形框表示逻辑判断;3)箭头表示程序流向。

15、三种算法表达工具的比较:1)从程序的结构看:流程图没有专门的循环符号,它是用菱形引出线来表示循环的转移,循环或判断相互嵌套的深度也难以确定;N—S图是用一个框来表示一个步骤,框中可以嵌套,可以明显地看出循环和判断的深度;PAD图是树形结构,也容易看出循环和判断的深度;2)从程序的执行顺序看:流程图是用箭头来表示程序的执行顺序,可以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四个方向移动;N—S图只能从框的上边进入,然后从框的下边走出;PAD图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执行,这是一个严格的树枝路径;3)从表达效果看:流程图对书写箭头和结合点无严格规定;N—S图和PAD图则采用严格的图形描述元素来表示程序的处理功能,这两种工具能唯一表示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构。

第七章

1、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阶段,又称为系统实施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将把系统设计所得的、类似于设计图纸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为应用软件系统,交付用户使用,解决“具体做”的问题。

2、系统实现的任务主要是:1)硬件的购置及安装;2)系统软件的购置及其安装调试;3)程序设计、调试与优化;4)人员培训;5)数据准备与录入;6)系统转换

3、系统调试过程分为三步:程序测试(单调)、子系统测试(分调)、系统测试(联调或总调)

4、系统转换方式:直接转换、平行转换、逐步转换、导航转换;1)直接转换:是在某一规定的时间直接用新系统替代旧系统,中间没有过渡阶段;2)平行转换:新旧系统的转换有一个同时运行的过程;3)逐步转换:新系统分批地替代旧系统,直到最终替换旧系统;4)

导航转换:在新系统未开始工作时,先处理少量业务,作为对新系统的功能进行检查的手段。

5、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工作:1)计划管理:主要内容是制定总体计划,估计开发所需要的资源;2)经费管理:是整个开发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经费的有效运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的重点和难点,质量管理要做到:事前准备、工程监控、事后评审。事前必须制定质量管理指标体系,确定各种考核标准和规章制度;中间环节应定期对系统质量进行检查、考评;事后应组织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做出综合系统评价;4)资源管理:主要内容是人员的管理、软件资源管理和硬件资源管理。

6、组织管理的工具:甘特图、网络计划技术。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内)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 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 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 报表文件统一 B. 数据代码化 C. 建立组织机构 D. 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 1:1 B. 1:n C. n:1 D. 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 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 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 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 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 由顶向下 B. 由底向上 C. 集中 D. 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 原型法 B. 生命周期法 C. 面向对象的方法 D. 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 集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控制阶段 D. 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 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 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 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 EDP、DSS、MIS、EIS B. DSS、EDP、MIS、EIS C. MIS、EDP、DSS、EIS D. EDP、MIS、DSS、EIS 12.DS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 人机对话方式 B. 键盘操作方式 C. 交互会话方式 D. 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 数据库 B. 推理机 C. 方法库 D. 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 结构化语言 B. 数据字典 C. 数据功能格栅图 D. 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 1:1 B. 1:n C. n:1 D. 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 实体,用户 B. 用户,实体 C. 逻辑,物理 D. 物理,逻辑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安元科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产品说明书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

安元科技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目录 1. 产品概述 (1) . 产品简介......................................................... (1) . 产品特性......................................................... (3) . 系统环境需求 (4) 网络版 (4) 单机版 (4) . 产品定位......................................................... (5) 2. 产品模块及功能介绍 (6) . 系统功能简介 (6) .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9) 用户登录及主程序界面 (9) “系统”菜单 (10) 安全基础信息 (12) 安全生产管理 (31) 安全教育与培训...................................................... (41) 防救灾应急预案 (44) 安全统计与分析...................................................... (45) 3. 客服信息 (49)

1. 产品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系列之一,旨在响应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对生产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号召,辅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软件产品。产品采用主流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软件为企业量身打造,力求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完善的功能。 产品开发采用两种基于用户选择的模式:通用产品开发和定制产品开发。其中通用产品开发完成的软件产品整合了企业生产中的共性的功能,而定制开发的软件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下面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等进行展开介绍。 . 产品简介 公司开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软件。软件包括基础数据管理、事故隐患管理、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安全教育管理等功能模块。目前有单机版、网络版两个版本。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要,并且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配置,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差异化的需求。 产品能帮助企业掌握整体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状况,对重大危险源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汇总分析,对事故隐患,及时地、科学地提出预防方案和整改措施,以更好地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此产品能帮助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数学模型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就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就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就是 (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 (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 (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就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 (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 (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就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就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就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与测试。 15 (电子商务)就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就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就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就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就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doc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产品说明书 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产品概述 (1) 1.1. 产品简介......................................................... (1) 1.2. 产品特性......................................................... (3) 1.3. 系统环境需求 (4) 1.3.1. 网络版 (4) 1.3.2. 单机版 (4) 1.4. 产品定位......................................................... (5) 2. 产品模块及功能介绍 (6) 2.1. 系统功能简介 (6) 2.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9) 2.2.1. 用户登录及主程序界面 (9) 2.2.2. “系统”菜单 (10) 2.2.3. 安全基础信息 (12) 2.2.4. 安全生产管理 (31) 2.2.5. 安全教育与培训...................................................... (41) 2.2.6. 防救灾应急预案 (44) 2.2.7. 安全统计与分析...................................................... (45) 3. 客服信息 (49)

1. 产品概述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南京安元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系列之一,旨在响应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对生产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号召,辅助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管理的软件产品。产品采用主流的开发工具和数据库软件为企业量身打造,力求有较强的适用性和较完善的功能。 产品开发采用两种基于用户选择的模式:通用产品开发和定制产品开发。其中通用产品开发完成的软件产品整合了企业生产中的共性的功能,而定制开发的软件系统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需求。下面对“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等进行展开介绍。 1.1. 产品简介 公司开发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是帮助企业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的软件。软件包括基础数据管理、事故隐患管理、设备管理、应急预案管理、安全教育管理等功能模块。目前有单机版、网络版两个版本。能满足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需要,并且能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模块配置,以满足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差异化的需求。 产品能帮助企业掌握整体的生产安全和消防安全状况,对重大危险源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汇总分析,对事故隐患,及时地、科学地提出预防方案和整改措施,以更好地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此产品能帮助企业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的三大资源是指( ) A.信息、能源和物质 B.信息、生物和能源 C.信息、宇宙和生物 D.信息、宇宙和能源 2.数据资料含有信息量大小的标志是( ) A.数据记录的条数多少 B.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大小 C.输出信息表格的复杂程度 D.引起人们注意力的程度 3.描述业务逻辑所使用的流程图叫做( ) A.管理功能图 B.数据流程图 C.业务流程图 D.表格分配图 4.目前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大多数为( ) A.层次结构 B.关系结构 C.网状结构 D.链表结构 5.下述对数据文件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数据文件包括建立文件结构和输入数据两步 B.数据文件是数据项的有序集合 C.数据文件中记录个数是固定不变的 D.数据文件中的数据项数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改变 6.关于管理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用计算机后才能产生管理信息 B.管理信息都是为高层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 C.管理信息是管理数据加工的结果 D.管理信息没有时间性 7.管理信息系统是分层次的,最下层的处理是( ) A.从数据库中存取数据 B.进行业务处理 C.从业务处理系统提取数据 D.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8.详细调查和对调查结果的系统化分析是( ) A.原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B.原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C.新系统逻辑模型设计的前提 D.新系统物理模型设计的前提 9.系统设计的任务是( ) A.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为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B.将原系统的逻辑模型转换 为物理模型 C.将系统分析阶段的逻辑模型转换为物理模型 D.将系统逻辑模型转换为功 能模型 10.下列对数据字典叙述正确的是( ) A.编制和维护数据字典简单方便 B.编制数据字典的工作量较少

管理信息系统 第四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1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答:(1)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2)信息的概念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之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作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遭受失败,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因为不同的解释往往来自不同的背景和目的。 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答: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使它获得新的结构与形态或者产生新的数据。由于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广泛交流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通信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系统的发展。广义的信息系统概念已经延伸到与通信系统相等同。这里的通信不仅是通讯,而且意味着人际交流和人际沟通,其中包含思想的沟通,价值观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解 决 方 案 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一、概述 (4) 1.1需求 (4) 1.2总体解决方案 (5) 二、生产计划管理 (6) 2.1计划录入 (6) 2.2计划分析 (6) 三、车间数据采集 (6) 3.1采集方法 (6) 3.2采集点设置 (7) 3.3数据录入 (11) 四、看板管理 (11) 五、数据接口 (12) 六、统计分析 (13) 6.1数据查询 (13) 6.2统计分析 (13) 6.3预警系统 (14) 七、系统管理 (16) 7.1基础数据维护 (16) 7.2系统权限 (17) 7.2数据备份 (18) 八、软件架构 (18) 8.1软件架构 (18) 8.2系统扩充性 (19) 8.3总体功能列表 (19) 九、硬件组成 (21) 9.1硬件选型 (21) 9.2系统布线 (22)

十、系统服务 (22) 10.1实施计划 (22) 10.2系统维护 (22) 10.3系统培训 (23)

一、概述 1.1需求 从目前生产情况来看,现场生产信息收集存在较大的滞后及准确性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由于不能即时得到生产现场信息,难以得到实际的生产数量,从而难以进行生产计划与 实际产量的比较,继而无法进行生产计划的优化与调整。 ●数据信息滞后,需要生产完成后,才将表单带回录入,从而看到的报表比较滞后,无法 做到对生产的实时指导。 ●今后产量将有较大提升,需要具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工具,对生产线的效率和现场工序 的平衡进行深层的提效研究。 ●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动态了解预装、箱体库、总装、冷媒灌注、制冷检测、包装入库以 及报废生产过程,保证数据的高实时性和准确性。 具体要实现的功能有: ●建立产品生产过程数据,包括流过生产主要环节的时间,进而统计分析相应环节的生产 效率。 ●特殊处理箱发报废等其他报废数据,人员电脑录入详细的报废班次等信息。 ●产品信息可追溯性,即:生产统计数据和产品信息查询,软件界面要求直观友好。 ●现场生产过程信息实时显示和查询,便于生产调度,设立用户终端和使用权限。 ●现场LED大屏幕显示,包括流水线运行情况,车间计划完成情况和公司公告等。 总的来说,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条码手机关键工序、工位的生产过程数据,记录合格或不合格产品,与现有系统进行接口连接,实时统计生产线的产能与效率,同时可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并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测,若有异常则预警。系统主要侧重产能数据的采集,不关心质量,也无需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进行检验,因此提出以下的解决方案。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信息数据知识的概念:信息来源于数据但又不同于数据,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信息是形成知识的基础数据时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合和数字,是指客观实体属性的值,数据解释后才能成为信息。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概括和反应。 基本特性:a客观性,b共享性c价值性d时效性e无限性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种收集的数据经过加工,解释分析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影响数据。 特点:来源的离散性,资源的非消耗性,处理方法的多样性。信息量大,信息发生加工应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 分类:按稳定性:固定信息,流动信息。按层次:战略,战术,业务。 作用: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基础,经营管理棕有效控制的前提,经营活动的的组织手段和协调工具,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手段。提供企业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 影响企业信息工作开展的因素:单纯残缺的信息观念,信息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手段落后,时效性差,信息工作方式和内容的不适应。 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主城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分类按其组成的部分可分为自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 特性:目的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信息系统:以信息现象和信息过程为主导特征的系统。 分类按组织层次分: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 管理信息系统: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搜集传送储存加工维护使用的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特点: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三要素:系统的观点,数学的方法,计算机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基于管理层次的系统结构,基于组织功能的系统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三维总体结构,与网络结构相似的系统七层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收集,存储,处理,传递,提供。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以前,单项事物的处理阶段,综合业务的数据处理阶段,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未来,面向高层的管理决策,面向综合应用,面向智能应用,面向全社会的信息业务即社会化信息网络。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有:制作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1

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解决方案 河北创巨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4月15日 II

目录 第1章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建设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指导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建设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为安全信息建立统一的基础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2为安全业务构建协同的执行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3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监管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4为辅助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5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统一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规范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先进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安全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5集成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6实用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7灵活性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复习

1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是一种能够帮助规划人员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话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做到: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程序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3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一种用户可以访问的记录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源数据 的目录,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个元素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4关键成功因素发(CSF法):关键成功因素指的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使得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 5.信息资源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6数据结构:描述了某些数据项之间的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还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组成。数据字典中对数据结构的定义:1.数据结构的名称和编号2.简述3.数据结构的组成 7数据流:数据流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或数据结构组成。定义数据流时,不仅要说出数据流的名称,组成等,还要指明它的来源、去向和数据流向等。 8外部实体:外部实体的定义包括:外部实体编号、名称、简述及有关数据流的输入和输出 9数据存储: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保存的场所。它在数据字典中只描述数据的逻辑存储结构,而不涉及它的物理组织10程序效率:程序效率是指程序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机资源 11管理信息是什么系统: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通讯设备及其他信息处理设备,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运用、更新和维护,以提高组织作业运行、管理控制、战略计划效率,整体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人机系统。 12管理上的可行性:指管理人员对开发应用项目的态度和管理方面的条件。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肯定不行。如果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就有必要等一等,积极的做工作,创造条件。管理方面的条件主要指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相应管理制度改良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以及原始数据是否正确等 13数据处理的目的:数据处理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把数据转换成便于观察分析、传送或进一步处理的形式。2从大量的原始数据申抽取、推导出对人们有价值的信息以作为行动和决策的依据。3科学地保存和管理已经过处理(如校验、整理等)的大量数据,以便人们能方便而充分地利用这些宝贵的信息资源。 14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表现在:1.数据调用方便,只要按少量键,便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2大量使用图表形式来显示 整个企业或直到基层的运营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15模块化设计思想:模块化是一种重要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把一个复杂的系统分解为一些规模较小、功能较简单的,易于建立和修改的部分。 16系统实施:主要内容包括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与调试、人员培训、数据准备与录入,系统切换和评价等。系统实施是指将系统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上实现,将原来纸面上的、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新系统方案转换成可执行的应用软件。 17信息主管CIO:是信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承担有关有关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领导工作 18信息: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19数据:数据是记录下来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它本身并没有意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20: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不同,原型法不注重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全、系统的调查与分析,而是本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的需求的理解,先快速实现的一个原型系统,然后通过反复修改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 21封装:为实现各式各样的数据传送,将被传送的数据结构映射进另一种数据结构的处理方式。也就是应用科学方法论中的分类思想,将近似或相似的一组对象聚合成类,采用各种手段将相似的类组织起来,实现问题空间到解空间的映射。 封装性: 22数据流程:数据流程是数据的采集、输入、处理、加工和输出的全过程。信息原始数据经采集后,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模式或统计运算,或按用户的特殊要求编制某种专门程序来加工处理数据,然后输出结果数据。输出结果一般都应说明或反映某一领域内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特性和规律性。 23代码: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也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24功能过程分解:功能分解就是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25模块化程序设计应注意:1.模块的独立性2.模块划分的大小要适当3.模块的功能要简单4.共享的 功能模块要集中 26管理信息:管理信息是指那些以文字、数据、图表、音像等形式描述的,能够反映组织各种业务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时间上的变化程度,并能给组织的管理决策和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参考价值的数据、情报资料。管理信息都是专门为某种管理目的和管理活动服务的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期末考试)(B卷答案)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空2分,共30分)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学模型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资源,为组织的运行、管理、分析、计划及决策等职能服务的集成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是管理人员设施组织目标的有效工具。 2 目前,社会上将办公自动化以英文名称简写为(OA)。 3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生产要素是( 知识)与(信息)。 4信息的三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 5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实施各环节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的循环称为(信息循环)。 6 在数据传输中,数据沿通信线路可以向两个方向传递,但不能在两个方向同时传送,属于(半双向通信方式)。 7 软件模块的独立性往往是用两个指标来度量的,(内聚)性度量其功能强度的相对指标,(耦合)性则用以度量模块间的相互联系的强度。 8 决策支持系统的英文缩写是(DDS)。 9 对信息世界中的有关信息经过加工、编码、格式化等具体处理,便进入了(数据世界)。 10 数据交换方式,常用的三种基本方式是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2 系统分析阶段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13 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通常简称(CASE)技术。 14 UML 把软件系统开发分成五个阶段:需求分析,(分析),设计,(编程)和测试。 15 (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电子手段进行的商务活动。 16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正常工作情况下的可靠性度量指标。 17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称为(信息)。 18 信息资源通常包括信息及其(载体)。 19信息理论的创始人是(香农)。 20 管理信息的处理应满足的要求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21 (模块)是这样的一组程序语句,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2模块的(聚合)指模块内各个组成之间的凝聚程度。 23 (物流)是指企业中由原材料等资源投入企业,经过形态、性质的变化,转换为产品而输出的运动过程。 24信息模型的主要要素是(实体)。25(数据挖掘)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新颖、有效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高级处理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在信息系统开发、运行的整个费用中最大的费用是( B )。 A.用在开发中的硬件费用 B.用在开发中的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的开发费用 C.系统调试和转换的费用 D.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开支 2.系统设计应包括( D )。 A.系统性、可靠性 B.经济性、灵活性 C.安全性、系统性 D.系统性、灵活性、可靠性、经济性 3.数据流程图的建立是在( C )。 A.系统分析阶段 B.系统设计阶段 C.系统实施阶段 D.系统规划阶段 4.对某些特定对象而形成的文件的集合构成( A )。 A.数据库 B.文件 C.文件系统 D.数据结构 5.( C )属于管理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的内容。 A.模块划分,程序设计,人员培训 B.选择计算机设备,输出设计,程序调试 C.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 D.程序设计,设备购买,数据准备与录入 6. 在文件管理系统中,任何文件的存取都要先查(B ) A、索引表 B、主文件目录表 C、关键字 D、文件名 7. 系统设计的原则之一是(C) A 严格遵循可行性分析报告 B 主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 C 体现系统的可扩展性与可变性 D先详细设计后总体设计 8 下列那一个是输出设备(C) A 鼠标 B键盘 C 数/模转换器 D 模/数转换器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D ) A 系统软件是应用软件基础上开发的 B 系统软件应提供良好的人机界面 C 系统软件与硬件密切相关 D系统软件与具体应用领域无关 10 通常可用传输速率描述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能力,传输速率指的是( C ) A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中文字符个数 B每秒钟可以传输的字符数 C 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比特数 D每秒钟可以传输的文件数 11 软件的结构化开发过程各阶段都应产生规范的文档,以下那

车间管理信息系统

1车间简介 2需求分析 2.1 车间作业流程 2.2 存在问题 2.3 系统实施范围 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范围主要是车间,针对车间的物流、信息流和人员等进行管理。 管理范围具体是: 车间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信息; 车间操作人员、检测人员及其它管理人员; 车间涉及到的工装、刀具和量具; 车间生产订单信息; 车间生产过程的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库存管理; 车间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管理; 车间的生产计划调度情况。 车间的生产控制监督情况。 车间零件图纸目录、加工指令FO及其它信息 2.4 系统功能需求 针对车间的生产、管理、控制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与CAPP的集成 实现与CAPP系统交换、维护和查阅产品工艺文件的信息。 (2)生产计划与控制 计划与控制是生产管理的核心。根据车间接收的生产订单以及产品物料BOM文件和产品工艺数据,结合订单交货期、车间的设备能力、人员信息、库存状况和工装工具准备情况等具体情况,通过编制车间的月、周、日计划及动态优化调度,以提高设备利用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及增加利润。采集生产环节的工序完成情况、合格报废信息、生产进度、设备状态、能力状态和需求状态等反馈信息,对拖期任务、设备超负荷自动预警,对新任务等信息自动提示,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 (3)工装工具

实现工装、刀具及量具准备、定检、返修、刃磨、丢失、报废的管理、出库/入库的管理、基本参数的维护以及工具信息的查询、统计和报表输出。 (4)设备管理 实现设备的能力、运行状态管理、设备维修计划制定管理及设备配件等的管理。(5)人事管理 实现对车间人员基本信息的管理、考勤管理及生产完成情况等统计分析。 (6)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对车间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出入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监督与预警,实现车间原材料领用管理、下料管理、原材料库存管理和成品库存管理,为制订生产计划提供库存状况信息。 (5)信息管理 实现零件图纸目录管理、加工指令FO管理、文件管理。 2.5 系统设计目标 以对车间信息集成与管理的需求为基础,在数据库和网络环境支撑下,建立具有开放系统结构和易维护的管理信息系统,以全面实现车间生产计划、生产辅助准备、生产作业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实现车间各职能部门之间,生产辅助准备与作业调度之间的信息集成为主要任务。目标是:能够及时掌握车间的生产状况和生产进度;能够跟踪产品作业信息;能够及时掌握工人的生产完工情况;能够跟踪设备的能力负荷状况;能够及时掌握车间的坯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库存信息;能够跟踪车间的工装、刀具、量具使用状况;能够对产品的各种工艺文件和技术资料进行有效的查询管理。通过管理信息的集成和生产计划的优化,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提高生产能力和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理科学化程度,降低库存,减少流动资金占用,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3系统结构 3.1 功能结构 根据车间生产特点和需求分析,将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六个子系统,如图3—1所示:下面分别详述各个子系统: (1)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工时定额管理、工厂日历、基础代码定义、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工艺路线、物料BOM等部分。 ?工时定额管理: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类作业活动的工时定额管理,完成标准工时的制定和调整,实现工时定额的查询和统计。 ?工厂日历:工厂日历生成、维护、查询、统计。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

1.用二维表数据来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A) A.实体-联系模型 B.层次模型 C.网状模型 D.关系模型 2.一般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是以( B ) A.计算机硬件为主导的系统 B.人员为主导的系统 C.机构为主导的系统 D.计算机网络为主导的系统3.下列选项中属于关键成功因素法内容的是( C ) A.了解组织结构B.识别职能部门的功能和关系C.分析信息需求D.制定组织目标 4.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进行人员培训,培训的对象包括( C )A.高层管理人员、分析员和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B.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规划领导小组成员 C.分析员、程序员和操作员 D.高层、中层和低层管理人员 5.下列选项中,对初步调查叙述正确的是( B ) A.调查目的是从总体上了解系统的结构 B.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有关组织的整体信息、有关人员的信息及有关工作的信息C.调查分析内容主要为人员状况、组织人员对系统开发的态度 D.初步调查是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6.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D )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7.原型法的主要优点之一是( A ) A.便于满足用户需求 B.开发过程管理规范 C.适于开发规模大、结构复杂的系统 D.开发文档齐全 8.在数据流程图中,系统输出结果的抵达对象是( A ) A.外部实体 B.数据处理 C.数据存储 D.输出设备 9.系统详细调查需要弄清现行系统的基本逻辑功能和( B ) A.组织机构 B.外部环境 C.信息流程 D.基础设施 lO.关系到信息系统能否最大程度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是确定新系统的( A ) A.外部环境 B.管理模式 C.业务流程 D.数据流程图 11. U/C矩阵中,C代表(D) A、使用 B、完成 C、功能 D、创建 12.如果数据流程图呈束状结构,则称它为( B ) A.变换型数据流程图 B.事务型数据流程图 C.顶层数据流程图 D.分层数据流程图 13.某学生的代码(学号)为2009001,这个代码属于( D) A、数字码 B、字符码 C、混合码 D、助记码 14.数据库设计的起点是( A ) A.用户需求分析 B.概念结构设计 C.存储结构设计 D.物理结构设计

现代信息管理作业剖析

第一章习题 周陶然 2012210413 1.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哪些学科理论?他们起到什么作用? 答:从系统的角度,管理科学为基础,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管理工作优化。遵从软件工程的原则,开发运行稳定、质量可靠、互动性好的MIS软件系统,配置合适的硬件环境,从而构建新的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与管理科学管理是一门怎样建立目标,然后用最好的方法来达到目标的艺术。艺术性体现在团队建设与项目沟通方面,团队是一组个体成员为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相互依赖、协同工作的项目组织。 (2)管理信息系统与数理知识①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学:先是管理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进行优化处理,需要建立数学模型才能解决。数学是关于数与形的科学,传统数学包括:概率和统计,随机过程。数学是系统开发的基本功,也是程序设计的基本功。②管理信息系统与运筹学运筹学是一种适用于系统运行的方法和工具,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它能对运行管理人员的问题提供最合适的解答。常用的模型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统常用的模型。 (3)管理信息系统与系统论、信息论及控制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遵循系统方法。控制论是关于生物系统和机器系统中控制和通信科学的思想,为控制论提供了一个框架。按照这一框架,控制与信

息问题可以纳入统一的形态来考虑。 (4)管理信息系统与协同论、耗散结构论及突变论 (5)管理信息系统与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必须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基本要求进行,从而提高软件质量,保证新的MIS软件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BUG的出现。减轻后期的维护工作。 2.请简述知识、信息和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答:Davenport和Prusak认为数据是有关事件的离散的客观事实,对数据加以背景、分类、计算、更正和精简等具有价值意义的处理后,数据就转变为信息,知识是相关信息以及经验、价值观和洞察力等的动态组合,是对信息的理解。 王众托界定数据本身不具备意义的事物属性的抽象表示,信息是有目的、有意义和有用途的数据,能形成或改变人对事物的看法,只是则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经过逻辑或非逻辑思维,认识事物本质而形成的经验与理论,与信息相比,对事物能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3.信息的特性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答:(1)信息的普遍性与无限性。事物的普遍性与动态性决定了信息存在的普遍性,物质的无限性、事物运动的无穷无尽决定了信息的无限性。 (2)信息的相对性。“企业A的产品X昨天降价10%” (3)信息的动态性和异步性。股市与外汇,显示出信息随时都在变化而且在不同的交易所,相同的内容会有不一样的信息。在时间上有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管理信息系统作业 考生答题情况 作业名称:2012年春季管理信息系统(本)网上作业1 出卷人:SA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2012-4-10 10:38:13 至2012-4-10 11:42:54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是()。 A、信息是数据的载体 B、数据决定于信息 C、信息和数据的含义是相同的 D、数据是信息的表达形式 标准答案:D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5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作业信息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C、执行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信息报告系统 D、战略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处理系统、业务处理系统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0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MIS正在促使管理方法由定性向()的方向发展。 A、定量 B、敏捷制造 C、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D、自动化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广义信息资源包括()。 A、信息、物资、货币 B、信息、信息生产者、设备 C、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 D、信息技术、信息生产者、货币 标准答案:C 学员答案:C 本题得分:5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下面不属于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的是()。 A、数据集中统一,采用数据库 B、计算机的应用 C、有预测和控制能力 D、数据模型的应用 标准答案:B 学员答案:D 本题得分:0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B、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 C、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加网络化 D、MIS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标准答案:A 学员答案:A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题库(8套)及答案(8套)

2. 数据库的组织结构中包括的模式有( 4. 文件系统中最小的数据存取单位是 5. 某公司把库存物资出入库和出入库财务记账处理综合成一个应用子系统,这种子系统 是将(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结构化开发方法是以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进行开发 对于运算量大、逻辑性较强的程序模块可采用原型法来构造模型 7.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包括() A 业务上的可行性、管理上的可行性、决策上的可行性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1 一、填空题 1. 信息系统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统和__ 系统对输入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新的数据;而 _ 息本身的内 容,作用是把信息从一处传到另一处。 2. 管理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数据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组织。这四个层次是:数据项、 系统两个方面。 系统则不改变信 _等三个层次。 、文件和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 所谓数据的 ________________ 组织,指的是由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的数据组织功能。而数据 的 _________________ 组织,指的是对相关记录进行逻辑上的编排。 5.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等几种。 、选择题 1.下列系统开发的各阶段中难度最大的是 A 、系统分析 B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规划 A 内模式 B 、(概念)模式 外模式 D 、前三个选项都对 3.U/C 矩阵的正确性检验没有包含的一种是: A 、完备性检验 ( 准确性检验 C 一致性检验 无冗余性检验 A 、数据项 B 、记录 C 、文件 D 、数据库 A 、供销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B 、供销职能和财务职能关联在一起 C 财务职能和生产职能关联在一起 D 、供销职能和市场职能关联在一起 B 、 C 、 结构化方法要求严格区分开发阶段 D 、 原型法要求的软件支撑环境比结构化方法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