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专题5 第四单元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5 第四单元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5 第四单元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5 第四单元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第四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1讲 氮及其化合物

[复习目标] 1.氮氧化物的产生、转化及其性质(a)。2.氨的性质与用途(b)。3.工业合成氨(b)。

4.铵盐的性质与用途(b)。

5.硝酸的性质与用途(b)。

6.工业制取硝酸的设备和流程(b)。

7.氮肥的

性质与科学使用(a)。

考点一 氮气及其氧化物

1.氮的固定

2.氮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3Mg +N 2=====点燃Mg 3N 2;

②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③N 2+O 2=======放电或高温

2NO 。

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价态的氧化物,氮元素从+1―→+5价都有对应的氧化物,如N 2O 、NO 、N 2O 3、

NO 2(或N 2O 4)、N 2O 5,其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N 2O 3、N 2O 5。

(2)NO和NO2的比较

性质NO NO2

色、态、味无色、无味的气体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解性难溶于水-

毒性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有毒,大气污染物之一

与水反应不反应3NO2+H2O===2HNO3+NO

与氧气反应2NO+O2===2NO2不反应

提醒①NO2与N2O4存在下列平衡:2NO2N2O4,因此实验测得NO2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总大于46。②验证某无色气体为NO的方法是向无色气体中通入O2(或空气),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

4.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1)常见的污染类型

①光化学烟雾:NO x在紫外线作用下,与碳氢化合物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有毒的烟雾。

②酸雨:NO x排入大气中后,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HNO2,随雨雪降到地面。

③破坏臭氧层:NO2可使平流层中的臭氧减少,导致地面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④NO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2)常见的NO x尾气处理方法

①碱液吸收法

工业尾气中NO x常用碱液吸收处理,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n(NO)。

②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 x与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一般适用于汽车尾气的处理。

(1)固氮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成NO2(×)

错因: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生成NO。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错因:Cu与稀硝酸生成NO,NO与空气中的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4)NO2溶于水时,NO2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

错因:NO2与H2O反应,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5)可用NO 2与水反应制取硝酸,故NO 2是酸性氧化物(×)

错因: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和NO ,所以NO 2不是酸性氧化物。

1.结合N 2、NO 、NO 2的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

答案 ①N 2+O 2=====放电

2NO

②2NO +O 2===2NO 2

③3NO 2+H 2O===2HNO 3+NO

2.NO 2和溴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你用哪些实验方法鉴别二者?写出所用试剂和区别的现象。

方案一:试剂 ,现象 。

方案二:试剂 ,现象 。

方案三:试剂 ,现象 。

答案 方案一:AgNO 3溶液 NO 2中AgNO 3溶液无明显变化,溴蒸气中产生浅黄色沉淀

方案二:CCl 4(或汽油) NO 2中CCl 4(或汽油)仍为无色,溴蒸气中CCl 4(或汽油)的颜色加深

方案三:蒸馏水 NO 2中蒸馏水不变色,溴蒸气中水的颜色加深(其他合理的答案均正确)

题组一 氮及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

1.(2020·杭州高三月考)下列有关氮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是由氮原子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所以化学性质不活泼

B .1 mol N 2可与3 mol H 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 3

C .电闪雷鸣的雨天,雨水中会含有一定量的硝酸,其中发生的反应之一是N 2+2O 2===2NO 2

D .NO 、NO 2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且二者都是引起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物

答案 D

解析 A 项,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氮与氮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达8电子的稳定结构;

B 项,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是可逆反应;

C 项,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

氮;D 项,NO 和氧气反应生成NO 2;NO 2和水反应生成NO 。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通过灼热的铜粉,可以除去N 2中的O 2

C .除去NO 中的NO 2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依次通入盛有水和浓H 2SO 4的洗气瓶中

D .NO 2与H 2O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2∶1

答案 D

解析 NO 2与H 2O 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之比为1∶2。

3.如图为装有活塞的密闭容器,内盛22.4 mL 一氧化氮。若通入11.2 mL 氧气(气体体积均

在标准状况下测定),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则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为( )

A .等于1.369 g·L -1

B .等于2.054 g·L -1

C .在1.369 g·L -1和2.054 g·L

-1之间 D .大于2.054 g·L -1

答案 D

解析 一氧化氮与氧气恰好发生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

2NO + O 2 === 2NO 2

2 1 2

22.4 mL 11.2 mL 22.4 mL

反应后生成了22.4 mL 二氧化氮,假设二氧化氮的体积不变,则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为

ρ(NO 2)=46 g·mol -1×

22.4×10-3 L 22.4 L·mol -1

22.4×10-3 L

≈2.054 g·L -1,因存在转化平衡:2NO 2N 2O 4,则混合气体的体积小于22.4 mL ,所以容器中气体的密度应大于2.054 g·L -1。

题组二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

4.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等社会实际密切相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SO 2、CO 2、NO 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

B .75%酒精消毒原理和“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消毒的原理相同

C .纳米铁粉通过物理吸附去除污水中Hg 2+、Pb 2+

等重金属离子

D .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会加剧酸雨的形成

答案 D

解析 SO 2和NO 2都是可形成酸雨的气体,CO 2不能形成酸雨,但会造成温室效应,A 项错

误;75%的酒精消毒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84”消毒液是利用其主要成分NaClO 的

强氧化性杀菌消毒,原理不相同,B 项错误;纳米铁粉能有效地处理污水中的Hg 2+、Pb 2+

等重金属离子,与其还原性有关,C 项错误。

5.工业上常采用生物硝化法将NH +4转化为NO -

3来处理氨氮废水,工作流程如图,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导致水体pH 逐渐下降:NH +4+2O 2===NO -3+2H +

+H 2O

B .长期过量使用NH 4Cl 等铵态化肥,易导致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

C .检验NH +4所需的试剂是浓NaOH 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D .微生物保持活性的pH 范围为7~9,可以加入石灰石来调节水体的pH

答案 C

解析 NH 4Cl 水解呈酸性,长期过量使用会导致土壤酸化,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B 项正

确;检验NH +4应使用红色石蕊试纸,C 项错误;生物硝化法处理废水会使水体呈酸性,可以加入石灰石与H +反应来调节水体的pH ,D 项正确。

6.(1)汽车尾气中的CO 、NO x 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催化转化法处理,使它们相互反应生成参与

大气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NO 被CO 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2)用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如4NH 3+6NO=====催化剂

5N 2+6H 2O , 写出氨气转化NO 2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

(3)工业尾气中氮的氧化物常采用碱液吸收法处理。

①NO 2被烧碱溶液吸收时,生成两种钠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②NO 与NO 2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足量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只得到一种钠盐,该钠盐的

化学式是 。

答案 (1)2CO +2NO=====催化剂N 2+2CO 2

(2)8NH 3+6NO 2=====催化剂△

7N 2+12H 2O 4∶3 (3)①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②NaNO 2

考点二 典型的氧化性酸——硝酸

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2.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NO 3(浓)=====△或光照2H 2O +4NO 2↑+O 2↑。 所以浓HNO 3保存在棕色带有玻璃塞的细口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2)强氧化性

硝酸无论浓、稀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按要求完成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

浓硝酸与铜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

②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与C 的反应: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③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 2S 、SO 2、Na 2SO 3、HI 、Fe 2+等还原性物质。

稀硝酸与FeS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Fe 2++4H ++NO -3===3Fe 3++NO ↑+2H 2O 。

(3)与有机物反应

①硝化反应:

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NO 3――→浓硫酸△+H 2O 。

②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HO —NO 2―――→浓H 2SO 4△+3H 2O 。

③颜色反应:含有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黄色。

3.用途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和硝酸盐等,也是实验室里必备的重

要试剂。

4.工业上氨氧化法生产硝酸的过程

(1)生产流程 氨的催化氧化→

(2)生产设备主要有热交换器、转化器和吸收塔。 (3)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转化器: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热交换器:2NO +O 2===2NO 2;

吸收塔:3NO 2+H 2O===2HNO 3+NO 。

(1)实验室也可用锌粒与稀硝酸制取氢气(×)

错因:HNO 3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放出H 2。

(2)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为化学变化(√)

(3)可用稀硝酸与FeS 固体反应制取H 2S(×)

错因:HNO 3会将-2价的硫氧化成单质硫。

(4)铜溶于稀硝酸不能体现硝酸的酸性(×) 错因:Cu 与HNO 3反应,生成Cu(NO 3)2,体现HNO 3的酸性。

(5)在酸性条件下,NO -3与I -、Fe 2+、SO 2-

3等离子能大量共存(×)

错因:NO -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会将I -、Fe 2+、SO 2-3等还原性离子氧化。

(1)HNO 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 2。

(2)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只有NO 2和NO ,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 2O 、N 2或NH 4NO 3。

(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4)涉及HNO 3的离子反应常见的易错问题

①忽视NO -3在酸性条件下的强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NO -3不能与Fe 2+、I -、SO 2-3、S 2-等还原性较强的离子大量共存。

②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忽视HNO3的强氧化性,将氧化还原反应简单地写成复分解反应,如正误判断中的(3)。

1.用动态观点理解Cu与浓HNO3的反应

向一定量的浓硝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

①反应开始阶段产生色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又产生无色气体,此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的稀硫酸,这时Cu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答案①红棕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加入稀硫酸后,氢离子与原溶液中硝酸根离子构成强氧化性酸,又能与过量的铜反应2.将FeO溶于足量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指出HNO3表现的性质。

答案3FeO+10H++NO-3===3Fe3++NO↑+5H2O,酸性和强氧化性。

题组一硝酸的性质及应用

1.(2020·杭州质检)硝酸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试剂之一,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原理相同

B.将分别蘸有浓硝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时,有白烟生成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原理相同

D.浓硝酸溅到皮肤上,皮肤会变黄

答案 C

解析A项,HNO3和氯水中的HClO见光都易分解,都应避光保存,正确;B项,浓HNO3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HNO3与NH3化合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正确;C项,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而Pt与浓硝酸不反应,原理不同,错误;D项,浓HNO3能使蛋白质显黄色,正确。

2.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足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浓度越大消耗的硝酸越少,产生的有毒气体也越少

B.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稀硝酸少于浓硝酸

C.试管内壁上的铜用浓硝酸除去比用稀硝酸好,因为反应速率快

D.两者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的体积相同

答案 D

解析铜完全反应,在进行相关计算时以铜为标准,等质量的铜在反应中失去的电子数相同,生成的Cu(NO3)2的量相同,浓硝酸被还原为NO2,化合价由+5降到+4,每个氮原子只得到1个电子,稀HNO3被还原时每个氮原子得到3个电子,故被还原的浓硝酸多、稀硝酸少,生成的NO2也比NO多。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由于会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故两种情况收集到的气体一样多。

3.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稀硝酸被还原为NO2

B.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C.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的强

D.由上述实验可知,Cu在常温下既可与稀硝酸反应,又可与稀硫酸反应

答案 B

解析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稀硝酸被还原为NO,NO遇空气中的O2生成NO2,故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A错误;③中溶液含有NO-3,滴加稀硫酸后,Cu、NO-3、H+继续反应生成NO,B正确;③中铜片继续溶解,是因为稀硫酸提供H+,与NO-3形成HNO3,继续与Cu反应,C错误;Cu是不活泼金属,在常温下,可与稀硝酸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D错误。

题组二硝酸反应产物综合实验探究题

4.(2020·桂林高三测试)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

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4)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兼有的功能。

答案(1)产生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产生干扰

(2)Cu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蓝3Cu+8H++2NO-3===3Cu2++2NO↑+4H2O

(3)验证NO的生成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

(4)防止倒吸

题组三硝酸的工业制法

5.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工业制硝酸的生产中,B设备的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合成硝酸的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两种方法处理:

碱液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

NH3还原法:NH3+NO2=== N2+H2O

①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以上两种方法中,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

(4)某化肥厂用NH 3制备NH 4NO 3。已知:由NH 3制NO 的产率是96%、NO 制HNO 3的产率

是92%,则制HNO 3所用去的NH 3的质量占总耗NH 3质量(不考虑其他损耗)的 %。

答案 (1)转化器 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2)可使NO 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 3

(3)①8 6 7 12 ②NH 3还原法

(4)53.1

解析 (4)NH 3 ~ HNO 3

x x ×96%×92%

HNO 3 + NH 3===NH 4NO 3

x ×96%×92% x ×96%×92%

x x +x ×96%×92%×100%≈53.1%。 考点三 氨 铵盐

1.氨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电子式 密度

气味 水溶性

比空气小 刺激性气味 极易溶于水(1∶700)

2.氨的化学性质

提醒 ①NH 3是中学化学中唯一的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在推断题中

作为解题突破口。

②氨水呈碱性,NH 3·H 2O 属于一元弱碱,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按NH 3进行计算。

3.铵盐及NH +

4的检验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白色固体,均易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3)NH +4的检验步骤

未知液――→OH -呈碱性――→△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含NH +

4。 4.氨的实验室制法

(1)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反应装置→

净化装置→用碱石灰干燥

↓ 收集装置→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时,一般在管口塞一团棉花球,可减小NH 3与空气的对

流速率,收集到纯净的NH 3

验满方法→①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变蓝;

②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有白烟产生

(2)实验室制取氨的其他方法

方法 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浓氨水 NH 3·H 2O=====△

NH 3↑+H 2O

浓氨水+固体NaOH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

OH-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3

的生成

浓氨水+固体CaO CaO与水反应,使溶剂(水)减少;反应放热,促使氨水分解。化学方程式为NH3·H2O+CaO===NH3↑+Ca(OH)2

(3)实验装置的创新

(1)液氨制冷、碘的升华、NH4Cl气化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错因:NH4Cl气化是NH4Cl分解生成NH3与HCl,是化学变化。

(2)能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为强酸弱碱盐(×)

错因:原因是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气体挥发。

(3)现有1 mol·L-1的氨水,则该溶液中NH3·H2O的浓度是1 mol·L-1(×)

错因:氨水中还含有NH3、NH+4,故c(NH3·H2O)<1 mol·L-1。

(4)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1)氨水含有哪些微粒?

答案H2O、NH3·H2O、NH3、NH+4、OH-、H+。

(2)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能产生白烟现象吗?简述原因。若将浓硝酸改为浓硫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吗?

答案能,浓硝酸、浓氨水均有挥发性,挥发的HNO3与NH3相遇生成白色固体小颗粒NH4NO3。不会。

(3)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

②。

答案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题组一氨、铵盐的性质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B.加热NH4Cl和Ca(OH)2混合物,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C.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K2CO3)不能与NH4Cl混合使用的原因是K2CO3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

D.因为NH4HCO3受热易分解,所以可用作氮肥

答案 D

解析NH+4与NaOH溶液共热生成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正确;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生成氨气,氨气是碱性气体,通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成红色,B正确;K2CO3溶于水显碱性,与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C正确;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可用作氮肥,与受热易分解无关,D错误。

2.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和NaHCO3都是常用的化肥

B.NH4Cl、HNO3和Na2CO3受热时都易分解

C.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图中所涉及的O2都要用纯氧

答案 C

解析化肥主要是含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营养元素的一些物质,NaHCO3不是常用的化肥,A项不正确;Na2CO3受热不易分解,B项不正确;NH3和N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生成氮气,C项正确;氨的催化氧化用空气就可以,不一定要用纯氧,D项不正确。

题组二氨、铵盐的性质实验

3.(2020·义乌调研)探究氨气及铵盐性质的过程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 .将集有氨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液体迅速充满试管,说明氨极易溶于水

B .向氨水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氨水

中含有NH +

4

C .加热NH 4HCO 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 4HCO 3具有热

不稳定性

D .将红热的Pt 丝伸入上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的红棕色气体,说明氨催化氧化

的产物中有NO

答案 B

解析 B 项,因为氨水中存在氨分子,加热氨逸出,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不能

证明是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的氨,错误;D 项,4NH 3+5O 2=====Pt △

4NO +6H 2O,2NO +O 2===2NO 2,NH 3的氧化产物应为NO ,正确。

4.如下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

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 3与浓盐酸挥发出的HCl 气体反应产生了NH 4Cl 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 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 3溶液 D

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 3是一种可溶性碱

答案 解析 NH 3能与HCl 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H 4Cl 白色固体,A 正确;NH 3能与H 2SO 4发生化

合反应,生成(NH 4)2SO 4,B 错误;NH 3与氯化物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该氯化物可以

是氯化铝、氯化镁等,C 错误;NH 3溶于水生成NH 3·H 2O ,NH 3·H 2O 属于碱,NH 3不属于碱,

D 错误。

5.按要求回答问题

(1)将氨与氯气混合也会产生白烟,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白烟的过程 。

(2)在饱和NH 4Cl 溶液中滴加NaAlO 2,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解

释其现象: ,体现 。

(3)实验室常用饱和氯化铵(NH 4Cl)与亚硝酸钠(NaNO 2)加热来制取氮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体现 。

答案 (1)2NH 3+3Cl 2===N 2+6HCl ,NH 3+HCl===NH 4Cl

(2)NH +4+AlO -2+H 2O===Al(OH)3↓+NH 3↑ NH +

4水解呈酸性

(3)NH 4Cl +NaNO 2=====△NaCl +N 2↑+2H 2O NH +4的还原性

题组三 氨气性质与制备实验综合

6.(2020·宁波模拟)氨催化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

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图Ⅰ所示装置。

(1)某同学想用图Ⅱ装置及试剂方便快速地制取少量氨气。

化学试剂:①NH 4Cl 固体、②浓氨水、③NaOH 固体。

应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选用上述试剂

制氨气的理由是 。

实验过程中,制气时的实验操作是 。

(2)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受热时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当戊中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图Ⅰ组装仪器并检

验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是

如何改进装置: 。

(4)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B ②③ NaOH 固体遇水放热,使氨气的溶解度降低,同时可使溶液中c (OH -)增

大,促使NH +4+OH -NH 3·H 2O NH 3+H 2O 平衡向右移动,从而使氨气逸出 将浓氨

水逐滴滴加到NaOH 固体上

(2)干燥氧气和氨的混合气体 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过量的氨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无水

氯化钙的干燥管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

无色

解析 (1)不加热制取NH 3是快速制取少量NH 3的措施,具体操作方法是把浓氨水滴到NaOH

固体上。(2)乙装置可干燥NH 3和O 2;NH 3和O 2在加热和Cr 2O 3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催化氧化

反应。(3)HNO 3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于NH 3过量,可能会与HNO 3反应,致使观察不

到溶液变红的现象,故可在丙和丁之间连接一个能除去NH 3的装置。

1.正误判断

(1)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2021·浙江1月选考,8D)

(2)工业制备硝酸的主要设备为沸腾炉、接触室和吸收塔(×)

(2021·浙江1月选考,9D)

(3)Na 3N 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 和NH 4Cl ,则Mg 3N 2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 2和NH 4Cl(√)

(2021·浙江1月选考,12C)

(4)NaOH 溶液与少量AgNO 3溶液反应生成Ag 2O 和NaNO 3,则氨水与少量AgNO 3溶液反应

生成Ag 2O 和NH 4NO 3(×)

(2021·浙江1月选考,12D)

2.(2017·北京,1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② ③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 .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②中木炭与浓硝酸产生了反应

C .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 .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 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答案 D

解析 ①中浓HNO 3受热分解,发生反应4HNO 3(浓)=====△

4NO 2↑+O 2↑+2H 2O ,产生的气

体为混合气体,故选项A 正确;由①可知,浓硝酸受热分解可生成红棕色气体NO 2,所以“产

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说明②中木炭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故选项B 正确;根据①和②,浓硝

酸反应产生红棕色NO 2时需要加热,所以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才可与上方红热木炭接触,同时,

N 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生成的NO 2为还原产物,故选项C 正确;红热的木炭可与空气中的

O 2反应生成CO 2,故选项D 错误。

3.(2019·海南,17)干燥的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可生成氨基甲酸铵固体,化学方程式为:2NH 3(g)

+CO 2(g)NH 2COONH 4(s) ΔH <0,在四氯化碳中通入二氧化碳和氨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用来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将块状石灰石放置在试管中的带孔塑料板上,漏斗中所加

试剂为 ;

装置2中所加试剂为

(2)装置4中试剂为固体NH 4Cl 和Ca(OH)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的原因是

装置3中试剂为KOH ,其作用为

(3)反应时三颈烧瓶需用冷水浴冷却,其目的是

答案 (1)稀盐酸 浓H 2SO 4

(2)2NH 4Cl +Ca(OH)2=====△

2NH 3↑+2H 2O +CaCl 2

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 干燥剂(干燥氨气)

(3)降低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产量

1.(2020·台州市质量评估)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性质比较稳定

B .人工固氮需要在高温、高压具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但这是个放热反应

C .工业硝酸往往会发黄,因为其中含有Fe 3+

D .常温下,浓硝酸可以利用铁罐车进行运输

答案 C

解析 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由于氮气分子中氮原子之间形成氮氮叁键,键能大,

不易断裂,故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故A 正确;人工固氮的原理是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需要在高温、高压具有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高,

但是工业条件却是高温,原因是工业合成必须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速率两方面,高温下虽然牺

牲了转化率,但是却可以大大缩短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变相提高了生产效率,故B 正确;

工业硝酸往往会发黄,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 2溶于硝酸造成的,故C 错误;常温下,浓

硝酸遇铁发生钝化,所以常温下,浓硝酸可以利用铁罐车进行运输,故D 正确。

2.下列有关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①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直接生成NO 2

②铵盐都不稳定,受热分解都生成氨气

③向Fe(NO3)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④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用碱石灰除去氯化氢的方法制备氨气

A.①③④B.①③

C.①④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在放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一氧化氮而不是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二氧化氮,①错误;硝酸铵加强热时剧烈分解发生爆炸生成氮气、二氧化氮和水,②错误;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同时自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③错误;氯化铵受热易分解,冷却时又生成氯化铵,所以得不到氨气,④错误。

3.下列关于氨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B.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水除外)

C.氨水显弱碱性,是弱电解质

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4、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为1 mol·L-1

答案 C

解析氨极易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NH3+H2O NH3·H2O NH+4+OH-;生成的氨水是混合物,其中的NH3·H2O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小,且NH3分子极易与H2O结合,故其中浓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H2O除外)。

4.通过一步反应不能直接完成的是()

①N2―→NO2②NO2―→NO③NH3―→NO

④NH3―→N2⑤Cu―→Cu(NO3)2⑥HNO3―→NO2

A.①④B.②⑤C.③④⑥D.①

答案 D

解析①N2与氧气反应生成NO,再与氧气反应生成NO2,需两步完成;②NO2与水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③NH3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一步完成;④NH3与氯气反应生成N2,一步完成;⑤Cu与硝酸反应生成Cu(NO3)2,一步完成;⑥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NO2,一步完成。

5.硝酸被称为“国防工业之母”是因为它是制取炸药的重要原料。下列实验事实与硝酸的性

专题一 第1讲

第1讲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小题) 热点一 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及同角基本关系式 1.三角函数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 (x ,y ),则sin α=y ,cos α=x ,tan α=y x (x ≠0). 各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2.同角基本关系式 sin 2α+cos 2α=1,sin α cos α=tan α????α≠k π+π2,k ∈Z . 3.诱导公式 在k π 2 +α,k ∈Z 的诱导公式中“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例1 (1)(2019·绵阳诊断)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 =3x 上,则sin 2θ等于( ) A.-45 B.-3 5 C.35 D.45 答案 C 解析 因为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 终边在直线y =3x 上,所以tan θ=3,则sin 2θ=2sin θcos θsin 2θ+cos 2θ=2tan θtan 2θ+1=610=3 5.故选C. (2)已知曲线f (x )=x 3-2x 2-x 在点(1,f (1))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α,则cos 2??? ?π 2+α-2cos 2α-

3sin(2π-α)·cos(π+α)的值为( ) A.85 B.-45 C.43 D.-23 答案 A 解析 由f (x )=x 3-2x 2-x 可知f ′(x )=3x 2-4x -1, ∴tan α=f ′(1)=-2, cos 2????π2+α-2cos 2α-3sin ()2π-αcos () π+α =(-sin α)2-2cos 2α-3sin αcos α =sin 2α-2cos 2α-3sin αcos α =sin 2α-2cos 2α-3sin αcos αsin 2α+cos 2α=tan 2α-3tan α-2tan 2α+1 =4+6-25=8 5 . 跟踪演练1 (1)已知角α的终边上一点坐标为????sin 5π6,cos 5π 6,则角α的最小正值为( ) A.5π6 B.11π6 C.5π3 D.2π 3 答案 C 解析 角α的终边上一点坐标为????sin 5π6,cos 5π6,即为点????12,-3 2,在第四象限, 且满足cos α=12,且sin α=-32,故α的最小正值为5π 3,故选C. (2)已知sin(3π+α)=2sin ???? 3π2+α,则sin (π-α)-4sin ??? ?π2+α5sin (2π+α)+2cos (2π-α)等于( ) A.12 B.13 C.16 D.-16 答案 D 解析 ∵sin(3π+α)=2sin ????3π2+α, ∴-sin α=-2cos α,即sin α=2cos α, 则sin (π-α)-4sin ??? ?π2+α5sin (2π+α)+2cos (2π-α)=sin α-4cos α5sin α+2cos α

专题五 第1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

第1讲 统计与统计案例 [考情分析] 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往往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运用,独立性检验问题.常与概率综合考查,中等难度. 考点一 统计图表 核心提炼 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横坐标表示组距,纵坐标表示频率组距,频率=组距×频率 组距.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1. 3.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相等.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例1 (1)(2020·玉林模拟)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居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某家庭2020年全年的收入与2016年全年的收入相比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同时该家庭的消费结构随之也发生了变化,现统计了该家庭这两年不同品类的消费额占全年总收入的比例,得到了如下折线图: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该家庭2020年食品的消费额是2016年食品的消费额的一半 B.该家庭2020年教育医疗的消费额与2016年教育医疗的消费额相等 C.该家庭2020年休闲旅游的消费额是2016年休闲旅游的消费额的五倍 D.该家庭2020年生活用品的消费额是2016年生活用品的消费额的两倍 答案 C 解析选项A中,2020年食品消费占0.2,2016年食品消费占0.4,因为2020年全年的收入与2016年全年的收入相比增加了一倍,所以两年的食品消费额相等,故A项错误;选项B中,2020年教育医疗消费占0.2,2016年教育医疗消费占0.2,因为2020年全年的收入与2016年全年的收入相比增加了一倍,所以2020年教育医疗消费额是2016年的两倍,故B项错误;选项C中,2020年休闲旅游消费占0.25,2016年休闲旅游消费占0.1,因为2020年全年的收入与2016年全年的收入相比增加了一倍,所以2020年休闲旅游消费额是2016年的五倍,故C项正确;选项D中,2020年生活用品消费占0.3,2016年生活用品消费占0.15,因为2020年全年的收入与2016年全年的收入相比增加了一倍,所以2020年生活用品消费额是2016年的四倍,故D项错误. (2)学校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提升阅读要求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影响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学生周末阅读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将阅读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学生称为“阅读霸”,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抽样表明,该校约有一半学生为阅读霸 B.该校只有50名学生不喜欢阅读 C.该校只有50名学生喜欢阅读 D.抽样表明,该校有50名学生为阅读霸 答案 A 解析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列下表: 阅读时间[0,10)[10,20)[20,30)[30,40)[40,50)[50,60]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突破训练: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考法突破训练专题十氮及其化合物 考点1氮及氮的氧化物 1.[新题型][2020安徽滁州中学模拟]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化学烟雾的分散剂是空气 B.氧原子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催化剂 C.PAN()属于有机物 D.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与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量排放有关 2.[2020湖南四校摸底调研联考]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A为正盐,X是一种强碱,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大16,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作肥料时不适合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B.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中B的沸点最低 C.C一般用排水法收集 D.D E的反应可用于检验D 3.[2020福建六校联考]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鉴别NO2、溴蒸气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B验证I-还原性强于Cl-向NaI溶液中依次滴入少量新制氯水和苯,振荡、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C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 化变质 将Fe(NO3)2晶体样品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红色 D检验SO2的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4.[2019广东百校联考]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少量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中盛放的是五氧化二磷 B.实验开始时先点燃③中的酒精灯,再点燃①中的酒精灯 C.③中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为2NH3+3CuO N2+3Cu+3H2O D.实验结束时先熄灭①③中的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拿出 5.[2019湖北武汉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2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A的名称是,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取下装置丙中的试管C,向其中滴加FeSO4溶液,溶液变为色,为了证明铁元素在该反应中的产物,可以再向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色。 考点2氨及铵盐

2018年高考英语专题一 语法知识 第5讲 含答案

第5讲形容词与副词 1.Only five years after Steve Jobs’ death,smart-phones defeated ________ PCs in sales. (2017·江苏,29) A.controversial B.contradictory C.confidential D.conventional 答案 D 解析句意为:仅仅在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五年之后,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就打败了传统的个人电脑。语境提到smart-phones(智能手机),与之对应的PCs(personal computers)应该用形容词conventional修饰,表示“传统的”。controversial有争议的;contradictory自相矛盾的;confidential机密的。故选D。 2.The disappearance of dinosaurs is not necessarily caused by astronomical incidents.But ________ explanations are hard to find.(2017·江苏,34) A.alternative B.aggressive C.ambiguous D.apparent 答案 A 解析句意为:恐龙的灭绝不一定是因为天体的碰撞,但也难以找到别的解释。空格处与前面的“未必”(not necessarily)呼应,这里用alternative表示“另外的,可替代的”。aggressive 好斗的,挑衅的;ambiguous模棱两可的,不明确的;apparent显而易见的,明白的。3.—I want to see Mr White.We have an appointment. —I’m sorry,but he is not _____ at the moment,for the meeting hasn’t ended.(2017·天津,3) A.busy B.active C.concerned D.available 答案 D 解析句意为:——我想见怀特先生。我们已经约好了。——很抱歉,但是此刻他没空(available),因为会议还没有结束。D项available可表示“(人)有空的”,符合语境。busy忙碌的;active活跃的;concerned担忧的。 4.His comprehensive surveys have provided the most ________ statements of how,and on what basis,data are collected.(2016·江苏,31) A.explicit B.ambiguous C.original D.arbitrary 答案 A 解析句意为:他全面的调查提供了关于如何收集信息及在什么基础上收集信息的最清楚明

2018版高考英语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5 第1讲 概要写作 含解析

第一讲概要写作 (对应学生用书第94页) 一、记叙文的概要写作 对记叙文进行概括时,要抓住原文的人物、事件、结果三大要素。有些记叙文的结尾有一个点题句,表达深刻内涵或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在写摘要时也需把故事寓意表达出来。 (一)记叙文摘要的写法——要素串联法 1.寻词摘句,确定要素 记叙文通常包含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起因(why)、经过(how)等六大要素。在阅读时要圈定这些要素。 2.整合信息,串联要素 列出上述要素和关键词后,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把所圈定的要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在整合时要有所取舍,对于有助于揭示主题的主要信息,应该全部概括;而对于主题之外的内容要毫不吝啬地舍弃。 3.认真审题,注意表达 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人称:如果原文是第一人称,在转述时一般要改为第三人称。 (2)确定时态:记叙文以一般过去时为主。若记叙文中有作者从中得到的 “启示”或“意义”等,一般用一般现在时表达。 (3)确定词数与句数:摘要要求是“以约30个单词概括”,从近两年高考 阅卷的实际来看,满分作文概括的词数在26~38个单词之间。 受词数限制,概括部分一般用1~3句表达,以用2句最佳,句子过多,要么内容累赘,要么句式过于简单,均会影响表达效果。 (二)记叙文摘要的常用句式 1.The writer mainly tells us... 2.The author shares his experiences ... 3.From the passage,we know that ... 4.In the passage ... (三)典题示例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氮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元素化合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元素及其化合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单质及化合物用途广泛,可作实验药品、燃料、工农业生产的原料等,其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因此从内容上讲,其大大丰富了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实现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增长。从学习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对氨气实验室制备的探究和利用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习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形成化学学科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鲁科版教材通过“自然界中的氮循环一氮循环中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帮助学生构建形成“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及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运用科学知识修复氮循环”等知识,深化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价值、变价非金属元素的反应特点”,建立“用氧化还原观分析反应、分析物质性质”的思路,形成借助思维导引、化学实验等科学方法,预测、判断、分析、推理氮及其化含物性质的思维策略。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选取大量素材进行SI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相关社会问题的密切关系,促进学生发展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 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 知识重点:氮气、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氨气、铵盐和硝酸的性质,硝酸的氧化性。 方法重点:培养学生总结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并使学生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到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难点:典型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在中学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知识的载体。氮元素及其化合物部分内容知识点多,又是化学实验、无机推断的基础,因此是命题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试题主要考査硝酸的强氧化性、氮气的性质、氨气的实验式制法及相关探究性实验、铵盐的性质、铵根离子的检验、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相关计算、大气污染等,可以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知识结合来命题,试题知识跨度大,难度较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为全体学生核心化学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又为选修化学科目的学生奠定良好的化学思想、方法的基础。

2018年高考物理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专题特辑

1.(2017·新课标全国卷)某同学利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金属板的厚度。该螺旋测微器校零时的示数如图1(a)所示,测量金属板厚度时的示数如图(b)所示。图(a)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图(b)所示读数为________ mm,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________ mm。 图1 解析:图(a):0 mm+0.01 mm×1.0=0.010 mm;图(b):6.5 mm+0.01 mm×37.0=6.870 mm;故所测金属板的厚度为6.870 mm-0.010 mm=6.860 mm。 答案:0.010 6.870 6.860 2.(2017·合肥一模)甲、乙和丙三位同学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他们都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连接弹簧测力计,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点,如图2所示,此时细绳都与平板平行,用F1和F2表示拉力的方向和大小。 甲同学:F1和F2的方向互相垂直,F1=3.0 N、F2=3.8 N;乙同学:F1和F2方向间的夹角约为30°,F1=F2=4.0 N;丙同学:F1和F2方向间的夹角约为120°,F1=F2=4.0 N。这三位同学中操作不合适的是哪一位?并说明原因。 图2 解析:操作不合适的是乙同学,因为他这两个力的合力超过了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5 N,下面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结点不能被拉到O点。 答案:乙同学,原因见解析 3.(2017·湖北八校联考)某学习小组利用自行车的运动“探 究阻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路面上 运动,当人停止蹬车后,由于受到阻力作用,自行车的速度图3 会逐渐减小至零,如图3所示。在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使自行车的速度发生变化。设自行车无动力后受到的阻力恒定。 (1)在实验中使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获得某一速度后停止蹬车,需要测出人停止蹬车后自行车向前滑行的距离s, 为了计算自行车的初速度v,还需要测量________(填写物理量

高考化学复习第三部分专题十四氮及其化合物真题链接

专题十四氮及其化合物(加试) 1.(2016·浙江理综,13)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解析A项,根据题中的流程,可以得出固体1为CaCO3、CaSO3和过量Ca(OH)2,正确;气体1是不能被过量石灰乳吸收的NO、CO和氮气,NO和NO2按1∶1的体积比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硝酸钠,所以X可以是空气,但不能过量,错误;C项,气体2为N2、CO,因“无污染气体”为N2,故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正确;D项,NH+4与NO-2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氮气,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正确。 答案 B 2.(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下图)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解析人工固氮中氮气转化为氨气,N元素化合价由0→-3,化合价降低,被还原,A项错

误;工业合成氨是典型的人工固氮方法,B项正确;根据自然界中氮循环图可知,通过生物体可以实现铵盐和蛋白质的相互转化,即实现了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的相互转化,C项正确;生物体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参与,D项正确。 答案 A 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A.FeO B. Fe2O3 C. FeSO4D.Fe3O4 解析FeO、FeSO4和Fe3O4(可写成Fe2O3·FeO)与稀硝酸反应时均为铁元素被氧化,且氧化产物均为Fe3+,还原产物均为NO。等质量的FeO、FeSO4和Fe3O4与稀硝酸反应时,FeO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最多,放出NO的物质的量最多;Fe2O3与稀硝酸反应时,无NO气体放出,故选A项。 答案 A 4. 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c中收集 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 d中的物质 的气体 A 浓氨水CaO NH3H2O B 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 C 稀硝酸Cu NO2H2O D 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 解析实验室利用CaO和浓氨水制取氨气,应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收集SO2时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B项正确;制取NO2时选择浓硝酸和Cu反应,C项错误;MnO2氧化浓盐酸制取Cl2时需要加热,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浙江4月选考,30节选)氨气及其相关产品是基本化工原料,在化工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专题题库∶氮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取并探究氨气的性质。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1)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_____ (填“碱石灰”或“浓硫酸”)。 (2)C、D 装置中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C”或“D”)。 (3)当实验进行段时间后,挤压E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滴入1- -2滴浓盐酸,可观察到 E 装置中的现象是产生______(填”烟”或“白雾”)。 (4)为防止过量氨气造成空气污染,需要在上述装置的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适的装置是_____ (填“F”或“G”)。 (5)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Ca(OH)2并放出热量。实验室利用此原理,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 (填“a”“b”或“c”)。 【答案】碱石灰 D 白烟 )F )c 【解析】 【详解】 (1)氨气是碱性气体,能与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是液态干燥剂,故B装置中的干燥剂是碱石灰; (2)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D中颜色发生变化,故答案为D; (3)氨气与挥发的HCl会生成氯化铵晶体,所以有白烟产生; (4)因为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吸收氨气时要用防倒吸装置,故答案为F; (5)向生石灰中滴加浓氨水,可以快速制取氨气。用此方法制取氨气为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c。

2.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⑴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 ⑵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 ③补全Ⅱ中NO3-被还原为 NH 的过程:NO3- + ______e- + ______= NH4+ + ______H2O 4 ⑶研究影响产生H2的因素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______。 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______。 ⑷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 【答案】NO 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8 10H+ 3 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NO3-的还原速率增大的更多 H2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 【解析】 【分析】

专题一 第五讲 提能力

1.(2011·江苏高考)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①③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的联系,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不利于节能减排,田间焚烧秸杆会污染环境,故选B。 答案:B 2.(2010·全国卷Ⅱ)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 kPa): ①C4H10(g)+13 2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 ②C4H10(g)+13 2O2(g)===4CO2(g)+5H2O(g) ΔH=-2 658 kJ/mol ③C4H10(g)+9 2O2(g)===4CO(g)+5H2O(l) ΔH=-1 746 kJ/mol ④C4H10(g)+9 2O2(g)===4CO(g)+5H2O(g) ΔH=-1 526 kJ/mol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ΔH是() A.-2 878 kJ/mol B.-2 658 kJ/mol C.-1 746 kJ/mol D.-1 526 kJ/mol 解析:燃烧热是指 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即C→CO2(g),H→H2O(l)。 答案:A 3.下列变化中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 A.N2(g)+O2(g)===2NO(g)ΔH=+182.6 kJ/mol B.H2O(g)===H2O(l)ΔH=-44.0 kJ/mol

高考化学专题《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氮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综合检测试卷含详细答案 一、氮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和0.1mol/L,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____1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向含0.5mol溶质的稀盐酸中缓慢通入0.5molNH3(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通入氨气的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几乎不变”)。请设计实验检验铵盐中的NH4+:___________。 【答案】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c(Cl-)>c(NH4+)>c(H+)>c(OH-) 几乎不变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故0.1mol/L的氨水中电离程度更大,故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 答案为:小于;加水稀释,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增大; (2)二者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水解溶液呈酸性,即c(H+)>c(OH?),依据溶液呈电中性有:c(H+)+c(NH4+)=c(OH?)+c(Cl?),因为c(H+)>c(OH?),所以c(NH4+)<c(Cl?),故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NH4+)>c(H+)>c(OH?);溶液中离子浓度几乎不变,所以导电能力几乎不变;铵盐能与强碱反应放出氨气,则检验铵根离子的实验方案:取样,加水溶解,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加热,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有NH4+。 【点睛】 浓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电离;溶液的导电能力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2.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氨的实验装置。 (1)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NH3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迅速变红棕色,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中考英语专题复习专题十九任务型阅读第5讲五选五阅读表达.docx

专题十九任务型阅读 第 5 (上)朝阳一模五五 1.掌握本篇五五中出的高及句。 2.掌握五五的解技巧 , 并能指出本篇五五中运用到的解技巧。 3.通五五高、句等料的累, 及五五解技巧的 , 灵活各种五五。 知识篇 “巧无米之炊”, 在英学的程中 , 料的累至关重要。于五五高和句的梳理,能我今后的学和提升打下良好的基。 的同学 ,老已你梳理出了本篇文章中的一些高和句, 快来看看你掌握了? 高(前学生的量,以教提的形式行。能准确翻的,模糊翻的良 ,不会翻的差。) / 短性拓展掌握情况 良差 forget v.忘opp. remember in a hurry匆忙,立刻 possible adj.可能的opp. impossible dress up打扮 terrible adj.可怕的 fall asleep睡着,入睡 as?as尽可能? possible appear v.出 hardly adv.几乎不

fantastic adj.极好的 长难句(课前检测学生的句型储备,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进行。能够准确翻译的为优,模糊翻译的良,不会翻译的为差。) 1. In fact, she really did not know how to dress up.(优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事实上,她真的不知道怎样打扮。 本句中包含着一个由how 引导的宾语从句做know 的宾语。 2. At that time, I realized that every girl has a pair of special shoes which are like the crystal shoes of Cinderella (灰姑娘).(优良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在那时,我意识到每个女孩都有一双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样的特殊的鞋子。 本句中包含着一个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作realize的宾语,同时在宾语从句中又包含着一个由which 引导的定语从句修饰shoes ,这种复合句的翻译需要注意。 方法篇 “方法得当 ,事半功倍。”只有语料的积累,没有好方法的辅助也是不够的。对于五选五解题方法的梳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五选五的命题逻辑,在有足够语料积累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我们争取高分。 亲爱的同学 ,老师已经为你精心整理了五选五的解题技巧,快来看看你掌握了多少? 一、五选五解题步骤 第一步读选项,画关键词,暗排序通读选项,了解每个选项的意思,做到心中有数,至少能知道可供 选择的意思范围,以便在短时间内找出正确答案。 第二步读文章,抓过渡词,找逻辑通读文章,关注段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抓住表示并列、转折、 因果关系及其他关系的过渡词,为下一步解题做准备。 第三步先易后难来解题先填较容易的空,例如文章的段首句、段尾句或与选项有明显逻辑 关系的句子;再填较难的空,这时选择范围会变小,可以反复对比 分析,进行选择。 第四步回读文章定答案全部题目做完后,把所选择的选项代入原文,检查文章前后是否连 贯,所选选项是否和文章的主旨大意相吻合,再次确定答案。 二、五选五解题技巧 在五选五题型中,设空位置一般为三种:段首、段尾和段中。正确选项与空格前后句子关系紧密,主要依赖 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选择。接下来将从并列逻辑、转折逻辑、指代逻辑、因果逻辑和总分逻辑五方面进行说 明。 题型题型一:并列逻辑 解题如果空格所在段落要求补全说明本段主题的其他细节,通常选项中会出现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的关联技巧词或与前文类似的句式结构,或出现同义词等其他线索。 典题例题: Make good word choices.When we’re not sure which word is the right one for a sentence, 精析look it up in a dictionary. Many of us choose words in a hurry and don’t take the time to decide if they ’re proper. 2 .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并列逻辑。空格出现在第二段的段末,是用来对第二段的黑体小标题进行解释的,

高考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5 第1讲 概要写作 含解析

第一讲概要写作 一、记叙文的概要写作 对记叙文进行概括时,要抓住原文的人物、事件、结果三大要素。有些记叙文的结尾有一个点题句,表达深刻内涵或故事带给人们的启示,在写摘要时也需把故事寓意表达出来。 (一)记叙文摘要的写法——要素串联法 1.寻词摘句,确定要素 记叙文通常包含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起因(why)、经过(how)等六大要素。在阅读时要圈定这些要素。 2.整合信息,串联要素 列出上述要素和关键词后,需要对其进行整合,把所圈定的要素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在整合时要有所取舍,对于有助于揭示主题的主要信息,应该全部概括;而对于主题之外的内容要毫不吝啬地舍弃。 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人称:如果原文是第一人称,在转述时一般要改为第三人称。 (2)确定时态:记叙文以一般过去时为主。若记叙文中有作者从中得到的 “启示”或“意义”等,一般用一般现在时表达。 (3)确定词数与句数:摘要要求是“以约30个单词概括”,从近两年高考 阅卷的实际来看,满分作文概括的词数在26~38个单词之间。 受词数限制,概括部分一般用1~3句表达,以用2句最佳,句子过多,要么内容累赘,要么句式过于简单,均会影响表达效果。 (二)记叙文摘要的常用句式 1.The writer mainly tells us... 2.The author shares his experiences ... 3.From the passage,we know that ... 4.In the passage ... (三)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短文,然后以约30个词概括其内容要点。

2015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近3年真题+模拟)专题十七 氮及其化合物

专题十七氮及其化合物 高考试题 考点一氮及其氧化物 1.(双选题)(2013年上海化学,21,4分)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应,则尾气(已干燥)( ) A.可能是单一气体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D.成分和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解析:洗气瓶排列顺序有6种,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氢氧化钠溶液,则发生反应:CO 2+2NaOH Na2CO3+H2O, NO 2+NO+2NaOH2NaNO2+H2O, 2NO 2+2NaOH NaNO2+H2O+NaNO3, 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NH3,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水,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若第一个洗气瓶装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则这时出来的气体有CO、CO2、NO,后面的2个洗气瓶无论顺序怎样,最后的气体为CO、NO。 综上所述,A、C项正确,B、D项错误。 答案:AC 2.(2010年上海化学,13,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lCl3溶液中 D.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解析:A项,NO2通入FeSO4溶液中生成HNO3会把Fe2+氧化为Fe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B 项,CO2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现象;C项,NH3通入AlCl3溶液中生成 Al(OH)3白色沉淀;D 项,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会生成BaSO4白色沉淀,故选B。 答案:B 3.(2009年宁夏理综,7,6分)22.4 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 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2 B.N2O2 C.N2O D.N2O4 解析:可以假定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x O y,根据2N x O y+2yCu2yCuO+xN2,以及题中数据可知: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x=1,因此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答案:A 4.(2013年北京理综,26,14分)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2020届高三大二轮复习:专题1 第5讲 瞻前顾后 妙解阅读填句(七选五) (1)

A (2017·石家庄高三教学质检(一)) Whether you are at Disneyland or another Disney park,you will usually find a nighttime show that will be showing.__1__Read this article to find out how you can get a good seat for an evening event at any Disney park. ●Plan on seeing the show in advance. Usually,if you decide an hour beforehand that you're going to see a show,you will likely end up not getting a good seat,unless the park is not very busy.__2__ ●Do your research. Research online:“The best places to view...”__3__Some of them may even be less known,so you may not deal with such a big crowd. ●Arrive to the event early. __4__Possibly even earlier if the park is more crowded on that day.If you arrive ten minutes before the event starts,you're a lot less likely to get a good spot. ●__5__ If you must leave to do something,make sure that it's extremely quick,and try to have another member of your party stay in your spot while you are away. A.Stay in the same area. B.Enjoy the show with a friend. C.It's usually much more enjoyable if you can get a good seat. D.Thi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f you arrive closer to the event time. E.In order to get a good spot,plan on arriving an hour before the event. F.Therefore,look at the schedule before your trip,or at least the day before. G.You'll see a list of places in the park that are the best for viewing that event. 【解题导语】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在迪士尼公园举办的晚会上找到好座位的方法。 1.解析:选C。空处用来引出文本的话题,在这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空后一句中的“how you can get a good seat”可以判断,C项与此处对应。 2.解析:选F。根据该段标题“Plan on seeing the show in advance”并结合空前一句的内容可知,该段主要介绍选好位置的方法之一:提前做好观看演出的计划,故F项与此处匹配。 3.解析:选G。根据空前一句中的“The best places to view”可知,选G项“你将会看到公园里观看演出的最佳位置的列表”。 4.解析:选E。根据该段标题“Arrive to the event early”和空后一句的内容可知,空处主要介

专题5.1 统计(精讲精析篇)(原卷版)

专题5.1统计(精讲精析篇) 提纲挈领 点点突破 热门考点01 随机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 (1)抽取的个体数较少;(2)是逐个抽取;(3)是不放回抽取;(4)是等可能抽取.只有四个特点都满足的抽样才是简单随机抽样. 2.抽签法与随机数法的适用情况 (1)抽签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少的情况,随机数法适用于总体中个体数较多的情况. (2)一个抽样试验能否用抽签法,关键看两点: 一是抽签是否方便;二是号签是否易搅匀.一般地,当总体容量和样本容量都较小时可用抽签法. 3.分层抽样问题类型及解题思路 (1)求某层应抽个体数量:按该层所占总体的比例计算. (2)已知某层个体数量,求总体容量或反之求解:根据分层抽样就是按比例抽样,列比例式进行计算. (3)分层抽样的计算应根据抽样比构造方程求解,其中“抽样比=样本容量总体容量=各层样本数量 各层个体数量 ”. 提醒:分层抽样时,每层抽取的个体可以不一样多,但必须满足抽取n i =n ·N i N (i =1,2,…,k )个个体(其中i 是层数,n 是抽取的样本容量,N i 是第i 层中个体的个数,N 是总体容量). 【典例1】(2019·山东省泰安实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总体由编号为01,02, ,29,30的30个个体组成,

现从中9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请以随机数表第1行第3列开始,向右读取,则选出来的第6个个体的编号为() 70 29 17 12 13 40 33 12 38 26 13 89 51 03 56 62 18 37 35 96 83 50 87 75 97 12 55 93 A.12 B.13 C.03 D.40 【典例2】(2020·横峰中学高三其他(理))某中学高二年级共有学生2400人,为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若样本中共有男生42人,则该校高二年级共有女生()A.1260 B.1230 C.1200 D.1140 【典例3】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属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个数为() ①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100个个体作为样本. ②盒子里共有80个零件,从中选出5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后再把它放回盒子里. ③从20件玩具中一次性抽取3件进行质量检验. ④某班有56名同学,指定个子最高的5名同学参加学校组织的篮球赛. A.0B.1 C.2 D.3 【总结提升】 1.不论哪种抽样方法,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入样的概率都是相同的. 2.分层抽样的前提和遵循的两条原则 (1)前提:分层抽样使用的前提是总体可以分层,层与层之间有明显区别,而层内个体间差异较小,每层中所抽取的个体数可按各层个体数在总体的个体数中所占比例抽取. (2)遵循的两条原则: ①将相似的个体归入一类,即为一层,分层要求每层的各个个体互不交叉,即遵循不重复、不遗漏的原则; ②分层抽样为保证每个个体等可能入样,需遵循在各层中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每层样本数量与每层个体数量的比等于抽样比. 3. 两种抽样方法的特点、联系及适用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