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课堂内容

课堂内容

课堂学习

【考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注意】

①必须指明“一定温度和”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明确“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或者不饱和溶液。

③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但对于其他物质就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1、相互转化

【规律】

①此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固体

②熟石灰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溶液是否饱和的判定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依据是看在一定温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之间的关系

【考点2】溶液的溶解度

【理解要点】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在100g溶剂。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

③状态:达到饱和时。

④单位:以克为单位。

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内因主要是溶质、溶剂的本性,外因是温度(固体溶质)或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质)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如氯化钠,但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考点3】溶解度曲线:

(1)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2)意义:

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③ 表示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等。

④ 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时不饱和溶液。

⑤ 在溶解度曲线上方靠近曲线的点表示过饱和溶液。

(3)溶解度曲线变化规律

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陡,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氯化钠

③极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表现在曲线坡度下降,如氢氧化钙

(二)气体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降低温度,气体溶解度增大。

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减小压强,气体溶解度减小。

【考点4】结晶

方法:

①蒸发溶剂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海水中提取食盐

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如硝酸钾饱和溶液

中得到硝酸钾晶体

【考点5】溶液质量分数及其稀释问题

1、定义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100% 2、溶液稀释和曾浓问题的计算

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稀释后溶质的质量

【考点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步骤:1.计算,2.称量、量取,3.溶解。4、装瓶保存

1、能证明20℃时某硝酸钾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

A .取少量溶液降温到0℃,在固体析出

B .取少量溶液升温至50℃,无固体析出

C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少量水,溶液变稀

D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固体不溶解

2、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

B .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 .热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时,一定会析出晶体

D .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3、某温度时,向一烧杯中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

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是( )

4、20℃时甲物质的溶液,蒸发掉20克水析出

1克甲物质,温度保持不变,又蒸发20克水

有3克甲物质析出,则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

A.15克

B.25克

C.30克

D.5克

5、现欲将粗盐提纯,并用制得的精盐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粗盐溶解时,可边加粗盐边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

B .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滤液蒸干停止加热

C .配制溶液需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装液等步骤

渐冷却,则开始有晶体析出的温度范围是(A .0C ~10C B .10C ~20C C .20C ~30C D .30C ~40C

7、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视图回答:

(1)要从丙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的方法是

A .蒸发

B .降温

C .结晶

D .升华

(2)若甲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丙物质,除去丙物质的最好

方法是

A .蒸发

B .降温结晶

C .升温

D .升华

(3)℃时,相同质量的水中可以最大限度溶解相同质量 的

甲和乙,此时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由⑷所得的溶液中,当温度下降20℃后,两溶液里析出的晶体较多的是。

(5)要使乙在M 点的溶液变成N 点的溶液,可以采用哪些的方法? 。 A B C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