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谕》风物志介绍

《天谕》风物志介绍

《天谕》风物志介绍
《天谕》风物志介绍

《天谕》风物志介绍

《天谕》风物志中玩家更多的了解到风土人情。下面小编带来《天谕》风物志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风物志

风物志,是体验云垂风物、地理历史的全新系统。通过在游戏各处收集到的线索,来开启一个个丰富多彩的风物趣事和地理历史。

云垂不仅有着各色的传奇人物,还有很多奇珍异宝,历史风物等你发现,率先开放“星茸

之森”和“苏澜郡”两块区域的风物收集。

通过收集《冒险家名录》、玳瑁长簪等诸多历史风物,可以从细微线索挖掘出那些我们所熟知的人物往昔,还可以了解到种族、地区的特色风貌和人文历史,你所未知的云垂风情,精彩不容错过。

打开风物志面板,可以点击不同的区域进行探索,以苏澜郡的出海港口为例探索,选择一个《冒险家名录》收集,左键点击它即可看到奇物的介绍。

左键点击调查后,会出现一些提示和线索,根据提示找完成相关的环节步骤。温馨提示:风物志玩法中部分线索隐藏较深,需要谕霸们耐心的寻找发现。

每完成一环后,都会获得声望奖励,此处收集的奇物为《冒险家名录》,所以会得到冒险家声望和飞鸟令作为奖励,而当收集其他奇物的时候,根据不同的类别,会奖励不同的声望,如与种族相关,则会奖励种族声望,与苏澜相关,则会奖励苏澜的地区声望。

收集完当前奇物后,会获得意外的惊喜,如当前打开《冒险家名录》浏览,会发现秦少师竟是冒险家名录上排名第一位的人物,妖精旅社的辛悦也曾在冒险家协会领取并完成任务,更有神秘人物司空吟风。

喜爱各种云垂风物事迹的谕霸们,将可以收集更多线索,从中发现各种云垂历史和人物关系,之后还将会陆续上新更多区域的风物供谕霸们探索,更真实精彩的云垂将逐步展现。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的精神文化─以湖南凤凰苗区为个案研究 苗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其历史悠久,而且苗族人在相当长的时间是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的,据说其原有自己的文字,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丢失了,当然此说法是存在争议的。再加上南方多山地丘陵,造成散居在各地区的苗族由于长时间缺乏交流来往,在文化上存在许多差异。 我所在的湘西地区,凤凰县、花垣县、古丈县的苗族在言语上就存在非常大的差别,三县任意双方都无法用各自的苗语与对方交流,苗族服饰也是各有自己的特色,这就不难得知三县的苗族文化是存在差异的。由此来看,要想从整体上了解苗族的精神文化,显然是非常有难度的,或者最终只落得个泛泛而谈,毫无深度的见解,颇似在论说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这就无法挖掘出具有苗族自己特色、真正能体现这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所以对苗族的不同地区进行个案研究而从中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具有更加确实的意义,这并不意味着苗族的精神文化不存在共性,当进行完多个地区的个案研究后,我们是能寻找出他们共同的精神文化,这也就是苗族精神文化的精髓。 显然本文只是想从一个小地区为切入点去挖掘、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对于完整地认识苗族的精神文化是存在困难与不足的。但对不同地区的苗族文化精神进行个案研究却不失为一种收效显著的方法。本文是以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地区为个案研究,对此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进行纵向解析和多角度剖析,以期对这个地区的苗族精神文化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进而为认识整个苗族的精神文化提供一个视角。 凤凰县的苗族属于湘西苗族的一支,本地所讲的苗语为东部苗语,也称为湘西苗语,这里的苗族人自称果雄或黛雄。该地区的苗族集中分布在凤凰县的西北部、西部地区,基本上以G209国道和凤凰到贵州铜仁的道路为界限与土家族、汉族分居,西接贵州松桃县、西北接花垣县两个以苗族为主要居民的县。 这里居住的苗族是经过五次迁徙从中原地带迁到武陵山的山区里的,他们跋山涉水,白日要与统治政权的军队作战,夜里要防野兽和当地原住少数民族的袭击。为了民族的生存,他们可谓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当时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几千里的大迁徙。如果没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的话,这个民族是难以完成如此艰巨的迁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时代的民族的精神动力是可怕的,他们有着高度一致的民族信念、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及强有力的民族凝集力。时至今日,苗族人民仍然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图腾崇拜。虽然在后来吸取了汉族以及土家族的部分文化,并使之融合到苗族的文化里,但他们并未因此而放弃最初的图腾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是一种强有力的苗族的精神文化,这也是许多民族精神文化的共性,是驱动着这些民族前进、生存与奋斗的不竭动力。这在今人看来是野蛮、过时甚至是糟粕的精神文化,却在历史的长河里维系着许多民族尤其是那些被统治政权镇压、奴役的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在儒家文化里便可阐释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秦朝建立后中国步入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历朝统治政权都加强对统治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管制,不惜以军事手段进行打压壮大的少数民族,更是以血腥的手段镇压少数民族的反抗。但苗族人民向来是不屈服的,对于统治政权的打压和镇压一方面进行迁徙,另一方面则进行抵抗。当苗族人民发现统治政权的政策和统治方式严重损害他们的民族利益和生存利益时,他们都会联合周边的民族同胞揭竿起义,对统治政权的残酷和不合理的统治方式进行抗争上的回应。尤其是元明清以来,由于统治政权加强对土地的管制,严重侵害了苗族人民的利益,致使明清时苗族人民发动不少起义。自古西部、北部的游牧民族常觊觎中原,而骚扰统治政权的边疆,在南方,少数民族则以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对统治政权的侵略、镇压进行抵抗。这是一部少数民族的抗争史,虽则在今日看来不符合各民族平等团结的宗旨,却也是真实的历史。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就难以从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去剖析苗族的精神文化。 在许多地区,苗族人民都是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居住的,在湘西,苗族与土家族共同

苗族民族风情

苗族民族风情 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 1)苗族有自己的语言,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 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2)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 织锦、蜡染、剪纸、手饰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 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 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3) 斗牛(牛斗牛)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项活动,每年正月、端阳、火把、中秋等佳节都要举行斗牛活动。4)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对、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咂酒别具一格,饮时用竹管插入瓮内,饮者沿酒瓮围成一圈,由长者先饮,然后再由左而右,依次轮转。酒汁吸完后可再冲入饮用水,直至淡而无味时止。5)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许多地区的苗族常用糯米面做成汤圆,也作为节日期间的一种食品。无论婚丧嫁娶必须备有酒、酸肉、酸鱼,否则视为失礼。迎接贵客时,苗族人民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 蒙古族民族风情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 江等省区。 1)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 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2)蒙 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族善于歌舞。3)蒙古 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 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 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4)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5)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6)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7)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8)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和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要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9)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少数民族人口 - 湖南统计信息网 - 湖南省政府统计门户网站

少数民族人口 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 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湖南已是拥有56个民族成份的民族大家庭。全省总人口6 327.4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641.07万人(含其他未识别的民族人口和外国人加入中国籍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 %。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7.95%增加2.18个百分点,而同期汉族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92.05%下降为89.87%,下降2.18个百分点,表明湖南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汉族;与全国相比(全国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由8.04%上升为8.41%,增加0.37个百分点),不仅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重比全国高1.72个百分点,增幅也比全国高1.81个百分点,表明湖南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 民族成份的增加,民族人口的增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少数民族不仅享有政治上的平等,能够并且愿意充分表达自己的民族意愿,民族人口流动和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民族间的团结更加紧密,而且也证明随着民族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已经能够承载比过去更多的人口。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口与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互相作用、互相制约。少数民族人口的过快增长,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又会从两个方面制约民族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分散有关民族政策的优惠量,影响民族政策的效益;另一方面加剧了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难度,制约着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一、湖南少数民族人口的基本情况 (一)少数民族人口构成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各少数民族构成(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少数民族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回族、壮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畲族、满族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达6 39.09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9.69%,其他44个少数民族人口共1.98万人,占0.31%。人口在1 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7个,在1 000人以下100人以上的有16个,人口在100人以内的有22个民族。湖南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6%,在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中居第6 位。

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名单

湖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名单 一、民族自治地方(1州7县)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永顺县、龙山县等8个县市)2.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江华瑶族自治县 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1县2区) 桑植县、永定区、武陵源区 三、民族乡(不含民族自治地方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待遇的县(区)的民族乡)(75个) 怀化市(16个) 辰溪县(5个):罗子山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上蒲溪瑶 族乡、后塘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 会同县(6个):炮团侗族苗族乡、宝田侗族苗族乡、蒲稳 侗族苗族乡、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漠滨侗族苗族乡、青朗侗族苗族乡 洪江市(2个):深渡苗族乡、龙船塘瑶族乡 沅陵县(2个):二酉苗族乡、火场土家族乡 中方县(1个):蒿吉坪瑶族乡 邵阳市(15个) 绥宁县(8个):河口苗族乡、麻塘苗族乡、东山侗族乡、鹅

公岭侗族苗族乡、寨市苗族侗族乡、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关峡苗族乡、长铺子苗族乡 隆回县(2个):山界回族乡、虎形山瑶族乡 洞口县(3个):罗溪瑶族乡、长塘瑶族乡、大屋瑶族乡 新宁县(2个):麻林瑶族乡、黄金瑶族乡 永州市(20个) 蓝山县(6个):荆竹瑶族乡、湘江源瑶族乡、浆洞瑶族乡、汇源瑶族乡、犁头瑶族乡、大桥瑶族乡 江永县(4个):松柏瑶族乡、千家峒瑶族乡、兰溪瑶族乡、源口瑶族乡 宁远县(4个):九嶷山瑶族乡、棉花坪瑶族乡、桐木漯瑶族乡、五龙山瑶族乡 道县(3个):横岭瑶族乡、洪塘营瑶族乡、审章塘瑶族乡金洞管理区(1个):晒北滩瑶族乡 新田县(1个):门楼下瑶族乡 双牌县(1个):上梧江瑶族乡 张家界市(7个) 慈利县(7个):高峰土家族乡、金岩土家族乡、许家坊土家族乡、三官寺土家族乡、阳和土家族乡、甘堰土家族乡、赵家岗土家族乡 郴州市(10个) 桂阳县(1个):白水瑶族乡 北湖区(2个):保和瑶族乡、仰天湖瑶族乡

8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简介

贵州省5个主体少数民族 (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简介 1、贵州苗族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全国的苗族有60%住在贵州省,几乎所有县、市都有苗族聚居的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苗族最集中的地区。此外,黔南、黔西南自治州和松桃、威宁自治县也有一定数量的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的族源十分古老,因分布地域不同而各自称“蒙”、“模”、“毛”、“髦”、“雄”等。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过去没有文字,1949年后新创了苗文。苗族喜聚族而居,形成大小不同的村寨。村寨多依山建筑,有的靠河溪的山脚,有的在山腰,有的则靠近山顶。住房以木结构为主,多数为两层,少数为三层。在山腰上的多为吊脚楼式。苗族服饰差异较大。一般说来,男子蓄发包头巾,身穿无领、大袖、宽裤脚服装,腰带束身,冬天缠裹腿。妇女头顶束髻,包头巾、戴手钏、耳环和项圈、穿裙子。大多娄裙子为百为百褶裙,因居住地区不同,裙子的长短不一,颜色为青、蓝二色为主,也有其它颜色。上衣开襟,一般不用扣,多以花带束腰。苗族崇拜祖先,信鬼神,也有信其他宗教的。主要节日有:苗年、吃新节、四月八、芦笙节、端午节、龙船节等。

2、贵州布依族 布依族是少数民族人数在贵州仅次于苗族的又一主要民族,全国均布依族绝大部分聚居在贵州,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较集中,也有聚居在安顺市、铜仁市、遵义市、毕节市、六盘水市和贵阳市等的。布依族先民是古越人的一支,后称“僚人”,元明时期称“仲苗”、“青仲”或“仲家”。从史籍称布依族先民为“羊可僚”分析,布依族作为羊可江畔夜郎古域远古居民历史悠久。是贵州创造古夜郎文化的主体民族之一。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壮傣语支,没有文字,1949年后创造了布依文。布依族素有“水稻民族”之称,居住环境依山傍水,河谷坝区土地肥沃、水源便利,传统农业以水稻耕作为主。民间文学有神话、诗歌、寓言、谚语等。民间歌曲有山歌、浪哨歌、酒歌、大歌、小歌、叙事歌、礼俗歌等。舞蹈有铙钹舞、转场舞、花棍舞、织布舞、响篙舞等。 戏剧有花灯戏和地戏。乐器有铜鼓、铜锣、皮鼓、唢呐、芦笙、姊妹箫等。布依族服饰千百年来逐渐演变,服饰多为青、蓝、白几种颜色。妇女着大襟短衣,部分着百褶长裙。男性老年人多穿长衫。婚姻实行自主婚。工艺品有蜡染、刺绣、织锦、竹编、陶器、雕刻等。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信仰多种神灵,崇拜祖先。少数人信仰佛教、道教、天主教。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

湖南少数民族之苗族 时间:2009-01-14 湖南省苗族共有1921495人,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花垣、凤凰、吉首、保靖、古丈、泸溪以及邵阳市的城步、绥宁和怀化市的麻阳、靖州、会同等县、市。 1、文化艺术: 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湖南苗族主要使用湘西方言和黔东方言。苗族民间文学有歌谣、谚语、谜语、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语等,《古老话》、《休巴休玛》是其流传至今的代表作。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具有悠久的历史。唱歌是苗族人民的一种特别爱好,迎亲送别,多以歌来表达感情。妇女们常以歌来叙说家常,男女青年常以情歌求婚和表达对自己婚姻的向往。湖南苗族传统舞蹈流行最广、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鼓舞,有花鼓舞、猴儿鼓舞、团圆鼓舞、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四人鼓舞、跳年鼓舞等,跳香舞、接龙舞、芦笙舞和傩堂舞也是苗族地区常见的舞蹈。苗族戏剧主要有傩堂戏、辰河戏、花灯戏、阳戏等,其中傩堂戏流行最广,为苗族群众喜闻乐见。凤凰县回龙阁吊脚楼群,前临古宫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最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苗族传流工艺美术主要有纺织、编织、刺绣和剪纸、桃花和银饰、蜡染等。凤凰古城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靖州苗族

歌??、湘西苗族鼓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古老话、苗族歌谣、湘西苗族民歌、湘西自治州阳戏、苗戏、湘西苗族服饰、凤凰蓝印花布、凤凰纸扎、苗族椎牛祭、苗族赶秋、苗族武术、苗族“四八”姑娘节、乾州春会等,入选湖南湖南省第一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风俗习惯: 苗族聚族而居,少则数户,多则数十户、百户为村寨。以一姓或两姓为主,个别杂居多姓。村寨位于山腰和山脚,也有分布在山头或平坝。房屋廊檐相接。湘西苗族聚居区多木质结构的平房,房屋坐北朝南,有一字开和倒凹形。此外,也有建楼房者,称吊脚楼。湘西南城步、靖州、绥宁等地苗族多建造吊脚楼房,古称“干栏”。为3层重檐的木质卯榫结构。人住楼上,楼下关养牲畜和安置厕所、灰堆,多4排3间。楼上有较宽的走廊,走廊与中堂相连,宽敞明亮,出进方便。走廊靠檐边有带靠背的长条板凳,热天乘凉休息。饮食: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红薯。腊肉、腌鱼为苗家待客佳品。靖州、绥宁、城步苗族喜吃油茶,油茶咸、苦、辛、甘、香五味俱全。饭前解渴充饥,晚上提神养精,热天消暑解热,冬天祛湿去寒,也是迎宾待客的佳品。饮酒的嗜好十分普遍。服饰:旧时湘西苗族和湘西南苗族的服饰略有区别。湘西苗族男子多着对襟衣,袖长而小,裤短而大,青布裹腿。头包布帕,头帕有青布和蓝白花布两种,长3.3~10米左右缠十字形,大如斗笠。妇女普遍着满襟衣,衣大而长,袖大而短,无领;胸前和袖口滚花边或绣花、数纱,并加栏杆花瓣于其间。还有开岔和放摆,前后两面边缘都刺绣云钩。下着宽脚裤,裤脚短而大,边缘滚花边或绣花、数纱。用青帕或花格帕包头,头帕层层缠绕,长数丈。喜戴银饰,如髻簪、耳环、手镯之类。逢节日、婚娶,加戴各种项圈、银钮、披肩、银冠等。湘西南苗族服饰有的地方有“花衣苗”、“青衣苗”之别。现在除纯苗区外,平时大都以汉服为主。婚俗: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和婚姻缔结比较自由。通过节日集会、赶场、歌会等,相互对歌结识,建立感情。交换信物定情之后,由男方向女方父母提亲。经过订婚、过礼,择期举行婚礼。丧葬:湘西苗族聚居区仍保留特有的丧葬风俗。实行棺殓土葬,有披麻戴孝、“开路”、“绕棺”、堪舆择地等。湘西南苗族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丧礼。节日:有调年、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赶秋节、芦笙节、戊日歌会、庆鼓堂等。礼节:宴会上,鸡头一定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赐于年纪虽不大但不常来的远客。有些地方敬“牛角酒”、“梳子肉”,

湖南省苗语使用现状与对策

摘要:苗文在成人扫盲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经历了初步发展!大发展!滑坡三个时期。认识不一、多种文字形式、政策单一、苗文双语教学质量不佳、苗文教育未落实到基层是目前苗文教育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出台国家、地方政府、学校各层面的政策和措施是解决苗文教育困境的主要思路。 关键词:苗文教育;问题;对策 苗族是我国南方地区一个主要少数民族,人口为894万(2000年),居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第四位,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海南等八个省、自治区、市。 许多地区的苗族史诗和民间传说中称苗族古代曾有文字,一些地方历史文献也曾提及古苗文。& 但是,迄至1905年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amuelPollard)等创制苗文前,苗族地区没有仍在使用的传统民族文字。 解放后,我国政府为体现?各民族一律平等#原则和党的民族政策,先后帮助包括苗族在内的12个民族创制(或改革)了16种文字。1956年10月底和11月初,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议在贵阳举行。会议决定:苗语川黔滇、黔东、湘西三个方言各创立一种文字,并改革了1905年由柏格理编创的滇东北方言苗文(即?老苗文#)。会议通过了苗语四个方言的文字方案(草案)。1957年7月29日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四种?苗文方案%试验推行。 从此,苗文开始在广大苗族地区在成人扫盲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运用。 一、苗文在教育教学中的使用历史和现状苗文创制后,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要用于成人扫盲教育。从1957年底开始,各地苗族聚居农村地区开展成人扫盲教育,举办了多个苗文扫盲班,众多苗族民众学会了苗文,也把苗文用于记公分、记录苗族歌谣等活动。

苗族的族称

苗族的族称 字体: 小中大| 打印发布: 2007-10-30 14:38 作者: 网络转载来源: 苗家寨查看: 71次苗族的族称,并非历来如此,她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称谓。 五千多年前的“九黎”部落联盟集团,在中原争夺战“涿鹿之战”后退出黄河流域,活动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重整雄风,建立起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集团,史书称之为“三苗”或者“有苗”、“三苗国”。 “三苗”是否已建立国家,是否已进入阶级社会尚无充分的史料证实、但“三苗”作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存在则是真实的。她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五千到四千多年前,相当于中国历史上尧舜禹传说时期的前后。她活动的地域大致是长江中下游南北两边,洞庭、彭蠡之间,即今河南省南部、安徽省西部,以及江西、湖南、湖北等省的辽阔地带。汉文历史文献中提到“三苗”的很多。 《尚书.孔传》有“三苗国名”、“三苗之国”、“三苗之君”等提法。 《尚书.正义》记载:“三苗诸候之君”。 《山海经》记载:“三苗国在赤水东”。 《汉书.地理志》师古注曰:“三苗本有苗氏之族”。 《战国策.魏策》:“昔者三苗之居,右彭蠡之波,左洞庭之水”。 《韩非子》:“三苗之不服者,衡山在南,岷江在北,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 《史记.五帝本纪》:“三苗在江淮荆州屡数为乱”。 《史证.正义》:“洞庭湖名,在岳州巴陵西南,南与青草湖连;彭蠡,湖名,在江州当阳县东南五十二里。以天子在北,故洞庭以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郑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元和郡县志》:“岳州本巴丘地,古三苗国也”。 《史记.五帝本纪》郑玄曰:“有苗,九黎之后,琐代少昊诛九黎,分流其子孙为三国。高辛之衰,又复九黎之德,尧兴又诛之,尧未在朝,舜臣又窜之。后禹嗣位又在洞庭逆命,禹又诛之”。 华夏集团首领尧舜禹不断对三苗发动战争,三苗的势力逐渐受到削弱,原有地盘被侵占,三苗退让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之中,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先民杂居相处,后来参与建立南方大国楚国。苗族先民由于丧失了本族的共同地域,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专门族称。在中国历史的商、周奴隶制王朝以后,“南蛮”、“荆”、“荆蛮”(或“蛮荆”)、“荆楚”等族称成了苗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混合称谓。 使用“南蛮”、“荆”、“荆蛮”、“荆楚”作为苗族族称的历史阶段相当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大

苗族的民俗风情

苗族的民俗风情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 有盛名。苗族现在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在各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 族的历史悠久,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 这就是从黄河流域直到长江中游以南被称为"南蛮"的氏族和部落。苗族没有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 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包谷,荞子,薯类和豆类,经济作物是麻,一般是自己种麻,自己纺织.苗族人民有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如古歌,诗歌、情歌等等。苗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 一.苗族的待客习俗 苗族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像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具有民族特 色和别样的待客礼仪和风俗。 1. 包拉总 “拉总”,苗语谓“地搂”,又称“总站”。“包拉总”,苗语谓睡觉。苗家通常在火炕边用硬木板铺成地楼,离地高尺许,此处不准生人随便上去。到 苗家做客,若主人没有招呼坐下,万不可再火炕旁凳上就座,因火炕旁是苗家 安灵设位祭祖之地。主人请坐之后,须擦掉鞋底上的泥土。晚上就寝时,若主 人请“包拉总”,客人不能上床,必须规规矩矩地躺在火炕旁的地毯上。此时,不能说这是“睡地铺”。“睡地铺”苗家叫“包大斗”,专指睡在地上的牲畜。安排客人睡地搂,是让客人同主人的祖先英灵睡在一起,是表示对客人的敬重 2.敬牛角酒 中国苗族待客迎送礼.凡有宾客.主人即以自酿米酒斟满牛角,双手捧着 相敬.如果来者是贵客,必须持酒捧案于路口迎候,主人双手将中角敬奉贵宾 唇边,客人若不善饮酒,须双手相接,将酒饮尽.敬酒后主人将几根筷子捆成 一束,蘸上朱红,在客人额上点一个红印,表示为客人祝福之意.送客之礼与 此同. 3.奉鸡心 苗族待客礼仪。苗族人民款待最信任的人,便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 中最有威望的人,将鸡心或鸭心奉给客人吃;以此相送,即喻以心相托。但客 人不能马上个人吃掉,须按苗家风俗,同在坐的老人分享;以此示自己大公无私,不会有二心,是主人的知己。如果不懂规矩,独食鸡心鸭心,就会受到冷 遇乃至被孤立。苗族人认为,鸡心代表人心.以鸡心献给客人,包含着“交心”之意,表示自已的至诚.所以,每有宾客来到,友人一定要宰鸡杀鸭,在宴请 客人时,长者或尊者将烹制好的熟鸡、鸭心敬献给客人,表示”同心一意,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