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隐喻理论[论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

摘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隐喻是想象力和修辞的一种手段方法,是一种华丽的语言。此外,隐喻通常被视为一种单独的、关于词汇而不是思维或者行为的语言特征。出于这个原因,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也可以很好的处理一切事物。相反,我们发现,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不仅仅在语言方面,它也渗透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方方面面。我们的思考和采取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隐喻性。

关键词:语言学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提出,隐喻是一种正常的语言使用方式。隐喻的使用不局限于文学、修辞和艺术中。事实上,我们的日常交流都离不开隐喻。据估计,70%的英语词汇意义都是隐喻性的。例如,waste time,head of state, face of a watch, foot of a mountain, warm color, holes in our argument等等。我们对于这些用法习以为常,甚至有时不会意识到它们是隐喻性的。然而,他们不仅是一种表达思想的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对于隐喻的功能有两种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普通语言的装饰,是使语言变得丰富的一种修辞手段,这种观点强调了隐喻的美学功能;另一种观点就是将隐喻看做一种认知方式。lakoff和johson(1980)在metaphors we live by 一书中对概念隐喻理论进行了全新的解释,即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修饰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概念体系,是人们用一种事物来认识、

英语写作创新的认知机制隐喻视角

第22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2 No.2 2013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3 179 文章编号:1008-8717(2013)02-0179-04 英语写作创新的认知机制:隐喻视角 范 振 强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写作是外语教学中公认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写作创新能力更是写作研究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利器,是指挥人类行为、思维和语言背后的无形之手。本文主要从隐喻认知创新入手,揭示写作过程中思维创新和语言创新的机理。 关键词:写作创新;隐喻认知;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写作是外语学习的一项重要技能,是衡量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写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如今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偏重语言技能训练,缺少对学生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创新思维的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而传统的写作方法在创新思维培养方面也不无问题,它满足于狭隘的以“选词、造句、组篇”为重点的教学思路,过分地强调了英语语言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英语写作思维的创新。这就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思想失语症”, 写作时只会循规蹈矩,不会灵活使用语言,缺乏创新意识,更不知如何形成新观点。因此,如何以写作课程的教学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写作教学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运用隐喻认知这一独特视角,尝试探讨如何运用隐喻创新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创造出具有独特观点的作文。 二、隐喻认知 Lakoff 和Johnson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 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引发了隐喻研究的一场认知革命。该理论认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一类事物,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不仅存在于语言中,而且体现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考和行动所依靠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 从概念隐喻理论对隐喻的界定可以看出,这里的隐喻具有双重指称,即隐喻1代表的是一种概念表征方式,它存在于某一语言文化社团成员集体的头脑中,是该语言文化集体认知的沉淀和表征;隐喻2指的是语言层面的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口头或书面语中的各种隐喻,包括常规隐喻和新奇隐喻。换言之,隐喻1是概念隐喻,隐喻2是语言隐喻(或称隐喻表达)。为了有效区分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我们用黑体字表示概念隐喻,用普通字体表示语言隐喻。 在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的关系上,Lakoff 和Johnson [1]认为,人们在理解语言隐喻时依靠激活头脑中存储的概念隐喻。也就是说概念隐喻是理解语言隐喻的基础。而且,概念隐喻不仅能够解释常规语言隐喻,也能够解释新奇隐喻。 收稿日期:2012-11-22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具身认知视域下的转喻动态构建研究”(编号: 12JCWW02YB )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转喻生成的认知语用研究——体验哲学视角”(编号:2011N180)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外语课堂教学多模态话语分析—基于英语写作课程创新的研究”(编号:xgy12081) 作者简介:范振强,(1980—),男,山东即墨人,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 认知语用学。

从语法隐喻角度看意境的翻译_比较_背影_两篇英译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非常适于对语篇进行各个层面的分析,包括语音、词汇、语义和语篇,黄国文[1]、徐珺[2]、张晓春[3]等已开展诸多方面的语篇分析,其中以中国古代诗歌为最。另外还有学者针对科技语篇、小说、新闻语篇等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主要从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入手,分析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背影》的两篇译文(以第五段为例),试图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两篇译文作对比分析,探索不同翻译策略的意境传递效果。 一、语法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是一个分层级的意义符号系统,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之间有两种体现方式:一致式(congruent form)和非一致式(incongruent form),前者指为表达某种意义所采取的普遍表达的方式,后者则是非常规的形式,即语法隐喻形式。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主要分为及物性隐喻和名词化,人际隐喻则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本篇的探讨仅涉及概念隐喻中的及物性和名词化,人际隐喻另撰文探讨。 (一)及物性隐喻 韩礼德将及物性系统分为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4-6]。及物性隐喻就是指各个过程之间彼此的转化,例如: The floods considerably eroded the land.[7] 此句是物质过程,但这句话还可以表达为: There was considerable erosion of the land from the floods. 这句话表达了和上句基本相同的意义,但在过程选择上却选择了存在过程,即运用了语法隐喻,前者为一致式,后者为隐喻式。过程的转变引起了其它成分的改变,前者中的动作者floods和目标land在后句中转换为环境成分和修饰成分。 (二)名词化 除上述及物性隐喻外,概念隐喻还涉及到名词化。名词化就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作事物,体现在词汇语法层面,即词性的转换[7]。换句话说,原本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小句过程经过打包,通过级转移将小句过程压缩成名词短语。名词化是创造语法隐喻最有力的手段[4]。通过名词化,大量的信息浓缩在名词或名词词组中,增加了小句的信息量和词汇密度,使语篇更为简洁、正式,同时名词化在语篇衔接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 The publishers had praised his novel pretty highly. His novel had won high praise from the publishers. 动词praised和副词highly分别转换为名词和形容词,打包成名词短语,作该句物质过程的范围,从而弱化了此句动作者publishers的出现,显得更为客观。 二、《背影》节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全文1500字,分为六个自然段。其中第五段是细节描写,主要描述了父亲送行时的背影。文章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动人的情感;但是作者在文字描述和使用上,并没有情感勇溢,全然宣泄在字里行间,只是凭借着质朴、平实的文字,似在诉说着一件家事,如实记录着每一个场景和情感的表露。读罢不免心生折服和感动,也充满疑惑:这样平白的语言和饱满的情感是如何通过文字和语境兼而有之的?这样的文笔在通过另一种语码转换之后,能否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实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又兼有文字的质朴呢? 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值得讨论,也应该在翻译研究中仔细琢磨不同的译文,探讨翻译的方法和效果,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原文选取《背影》第五段,属细节描写,从父亲为儿子送行中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也从儿子看待父亲送行的背影里,折射出对父亲的感动和爱。译文一为张培基先生的译作;译文二选自《中国文学:现代散文卷》中的一篇,[8]。两篇都几乎如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义和效果,但二者在意境的表达上略有不同。本文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这两篇译文进行语篇分析,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翻译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三、《背影》及其译文分析 散文《背影》第五段是一个父亲送行细节描写,语句平实但感人至深,汉语重意合,凸显了动词的地位和字里行间感情的流露。译文巧妙地传递了父子之间的爱和关怀,所选词汇是简单、平实的语言,但英语重形合,减少了动词出现的频率, 第23卷第3期2010年5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23No.3 May.2010 从语法隐喻角度看意境的翻译 ——比较《背影》两篇英译文 [摘要]借助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对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篇英译文进行概念隐喻的分析,旨在揭示语码转换过程中意境翻译的效果。分析表明,在汉语向英语的语码转换中,通过使用语言的非一致式,更能有效传递原文的意境效果。 [关键词]概念隐喻;非一致式;语码转换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09年度洛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英文演说类语篇的语言符号意义构建研究”(2009A025) [作者简介]孟蓓(1980-),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 孟蓓(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

(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 11、次序象似动因 (1)时间顺序原则(PTS) (2)时间范围原则(PTSC) 12、对称象似动因 (1)语言的线性原则和对称表达 (2)对称象似动因的实例分析 13、重叠象似动因 (1)词语重叠的象似动因 (2)动词拷贝的象似动因 14、动因的竞争及象似性的减损 (1)象似原则和经济原则的竞争 (2)动因竞争的典型实例分析 15、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上) (1)常规关系与认知化 (2)词类范畴的家属相似性 16、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下) (1)“有界”与“无界” (2)空间范畴与空间关系 三、主要教学参考书 F.Ungerer and H.J.Schmid著,陈治安、文旭导读《认知语言学入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刘润清、胡壮麟《认知语言学概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束定芳主编《语言的认知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四、授课教师:吴为善 五、总学时:54学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认知语言学与概念隐喻研究 何陆敏 看了蓝纯的《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让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及研究现状,从而对我将概念隐喻方面的理论用语外语教学产生一些思考,启发我在教学中更加有系统地尝试对相关理论的进行实践摸索。 认知语言学派的隐喻学主要把隐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思维的本质是在概念系统中跨概念领域的映射过程(Lakoff 1990)。Lakoff和Johnson认为概念隐喻是始源域的概念系统到目标域的概念系统的映射,即“以约定俗成的方式将内在结构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影射到结构欠清晰的目标域之上”,是人们以一熟悉概念去认识、理解、表现另一陌生概念的过程。映射是隐喻思维的一种方式,它以抽象的意想图式即认知结构为心理基础,实现不同生活经验之间的相互融合,使源概念域中比较熟悉、比较具体、易于理解的图式映射到了一个不太熟悉的、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的域,在两个概念领域之间创立关联,从而达到认知的目的。 Saeed(1997.30)认为隐喻的结构是认知性的,隐喻就是概念系统跨领域映射的结果。隐喻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隐喻性思维反射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促进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概念隐喻使得人们在认知世界时,能从原先互不相关的事物、概念和语言表达中发现相似点,建立起思维中多方式、多角度的联系,是人们形成新概念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认知机制。由于概念隐喻属于人类的深层概念系统,我们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话语,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这些概念隐喻的影响。隐喻在语言领域中具有普遍性。从广义的隐喻定义范畴来说,隐喻包括拟人、转喻、夸张等多种辞格以及词语多义、惯用搭配、习语和谚语等各种能实现隐喻性表达的语言形式。它可以出现在语言的多个层次:词汇、短语、句子,还能以篇章、风格等形式出现。语言实证也表明隐喻不仅限于文学作品,更多的存在于日常口语和书面语中。据Lakoff和Johnson的统计,日常语言中大约7 0%的表达形式源于不同的概念隐喻。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中的隐喻表达是人类概念体系中存在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概念隐喻能派生出众多隐喻表达形式,如由“Life is a jour-ney/人生是一次旅程”。这一概念隐喻可以派生出“life is starti ng point, terminal point, transfer station/人生的起点、终点、中转站”等多种具体的隐喻表达形式。概念隐喻对语言表层形式中的隐喻起到决定作用,了解概念

隐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714346479.html, 隐喻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 作者:程佳雪 来源:《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年第06期 [摘要]人类的认知结构影响着语言的变化。作为重要的认知模式之一,隐喻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词汇的意义,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将以“deep”一词为例从隐喻视角下解读一词多义现象,比较英汉中该词一词多义的异同,揭示出该词的语义隐喻在英汉中具有共性,但在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的影响下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隐喻;一词多义;异同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6-0160-02 一、一词多义 人类语言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Baugh和Cable认为,词汇最能反映语言的变化——旧词消亡,新词产生,现存词汇的语义变化。而用旧词表达新义,即通过赋予同一词形以更多的词义,是词汇变化的一种主要形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词多义(polysemy)。本文将从隐喻视角下讨论一词多义现象,并比较英汉一词多义的异同。 二、英汉一词多义对比 本文将英语中“deep”一词和汉语中的“深”进行对比研究,根据《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对“deep”和《汉英综合大辞典》对“深”的解释,将英汉中相同或相似的义项开始,列出以下16个义项: A. having a large distance from the top or surface to the bot-tom; having a Iarg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edge to the furthestpoint inside a.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a deep hole/well/river很深的洞/井/河a deep water/snow深水;厚雪 B. used to describe or ask about the depth of sth b.用于量度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_原则和方法

2002年3月 第34卷 第2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 oreign Language T eaching and Research(bim onthly) Mar.2002 V ol.34N o.2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原则和方法 西南师范大学 文 旭 提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由于认知语言学把人们的日常经验看成是语言使用的基础,因此,在许多方面它与生成语言学存在很大的差别。本文在整合认知语言学各种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一认知范式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及研究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义、语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429(2002)02-009028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种新范式,它包含许多不同的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认知语言学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以后其研究范围扩展到了语言学中的许多领域,如句法、意义、音系以及语篇等。其成熟的重要标志是1989年春在德国杜伊斯堡召开的第一次国际认知语言学会议以及1990年出版的《认知语言学》杂志。自诞生之日起,认知语言学就把自己置于认知科学这一大学科中,与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并逐渐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门“显学”。 在过去20多年里,认知语言学研究在几个重要领域里已卓有成效,如范畴化、概念隐喻、转喻、多义性、拟象性以及语法化等(参见文旭1999,2001)。尽管认知语言学家内部在具体方法、感兴趣的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别,但他们的研究目标和基本原则有许多共同之处。为了进一步理解并准确把握这一新的认知范式,本文拟对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基本原则、研究方法作一些解释与探讨。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目标 语言是人类表达观念和思想的最明确的方式之一。从“表达观念和思想”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语言,这种观点就是通常所说的“认知观”。这种观点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而认知系统由感知、情感、范畴化、抽象化以及推理等组成。这些认知能力与语言相互作用并受语言的影响,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语言实际上就是研究人类表达或交流观念和思想的方式。 当代语言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对认知现实主义(cognitive realism)的承诺,即确认语言是一种心理或认知现象。语言学诸多门派都以探索隐藏在大脑中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语言机制作为终极目标,换句话说,语言分析的目的不只是描写人们的语言行为,而是解释引起语言行为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揭示语言行为背后内在的、深层的规律。像乔姆斯基、杰肯道夫(R. Jackendoff)、兰格克(https://www.sodocs.net/doc/3714346479.html,ngacker)、雷科夫(G. Lakoff)、比尔沃思(M.Bierwisch)以及赫德森(R.Huds on)这些代表不同理论方法的语言学家,他们的研究都具有这一目的。如果仅从这一目的来看,那么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杰肯道夫的概念语义学、赫德森的词语法(w ord gram2 ? 9 ?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基础课。本课程通过介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使硕士研究生了解当代语言研究中功能学派的基本语言观,学会在句法、语义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心理认知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的能力,为学位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在硕士研究生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教学上主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法,每次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答疑并进行课堂讨论。 二、基本教学内容 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的兴起 (2)认知语言学的特征 (3)认知语言学的观念 2、范畴化问题(上) (1)概念范畴的本质属性 (2)范畴化的原型理论 (3)基本层次概念 3、范畴化问题(下) (1)认知模式与范畴化 (2)词语的多义范畴 (3)语言客体的范畴化 4、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上) (1)Lakoff的“隐喻认知观”

(2)概念隐喻的典型实例分析 5、概念隐喻和隐喻概念系统(下) (1)结构隐喻 (2)方位隐喻 (3)本体隐喻 6、意象和意象图式(上) (1)Langacker的“意象” (2)“意象”的典型实例分析 7、意象和意象图式(下) (1)Johnson和Lakoff的“意象图式” (2)“意象图式”的界定 8、关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1)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的观点(2)功能学派关于“句法象似性”的观念 9、复杂性象似动因 (1)形容词的“级” (2)名词的“数” (3)偏正结构 10、独立性象似动因 (1)关于“名词融合”的问题 (2)关于“独立事件编码为独立子句”的倾向11、次序象似动因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1原型范畴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s) 1.1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历程 原型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段过程。著名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Lakoff.G)曾形象地将经典的范畴化理论的实质比作“容器”,具备定义性特征的个体就在里面,不具备的就在外面。 而著名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却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认为其中类别的成员如同一个家族的成员,每个成员都和其他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共有一项或者数项特征,但几乎没有一项特征是所有成员都共有的,于是以这样环环相扣的方式通过相似性而联系起来成为一类。即下图方式: 从七十年代开始,以罗施(Rosch)为代表的心理学家和以拉波夫(Labov)为代表的语言学家对cup ,bird ,fruit, furniture, vegetable, toy, vehicle, clothing等概念做了一系列深入的定量实验研究,发现了在范畴化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是认知上显著的“原型”理论。 第一,个体范畴化的依据是其属性(attributes)而非其基本特征(essential features)。属性是事物性质的心理体现,与人们认知及现实的互动模式密切相关;基本特征被理解为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它们与主体认知无关,是客观而独立的存在的。 第二,对自然类的范畴化而言,传统理论所说的起定义作用的特征往往难以找到。例如furniture(家具),在著名的Webster英语词典定义为“movable article used in readying an area as a room or patio for occupancy or use (用于装备房间、内院之类的地方,使便于居住或者使用的可移动物件)”,词典只是勉强找出的非确定性的描述,而算不上是可以根据来确切分类的充分必要条件(比如,壁柜、电话、地毯这类算不算furniture?)。

[认知,语言学,角度,其他论文文档]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浅析“人生”的概念隐喻 一、引言 近年来,在语言学界中人们对隐喻的认知研究越来越多。其实这种隐喻的研究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的修辞学传统到柏拉图的隐喻的哲学传统再到法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本旺尼斯特的语义学传统,他们都在关心并研究隐喻。隐喻在以往的隐喻研究被当做是一种修辞现象。Richards的《修辞哲学》一书问世后,该书把隐喻当作是思想的传递(intercourse)。语言系统中的隐喻被当作是衍生的(derivative)。到了L 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时,人们把隐喻很明确地认定为建构人的认知系统的必不可少的认知手段。这时,人们把隐喻看作是由一个现象来认识另外一个现象的工具。现在,隐喻研究者们都认为隐喻其实就是一种认识方式。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但是语言表面的意义特征,更是整个概念认知域(concptual domain)的特征。概念认知域又名认知模型,它是某一个社会文化中个人或者集体关于某个领域的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的集合。概念隐喻有两个认知域,一个是源域,另外一个是目标域。所谓映射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认知,用源域去认知目标域,进而刺激人脑中认知这类事物的认知图式。公式为“Target Domain is source Domain”。源域和目标域还有被刺激的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非常重要。耿占春在《隐喻》一书曾经提到事物间的相关性是隐喻形成的基础。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告诉我们,隐喻的基础理论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源域和目标域之所以能映射,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关联性。事物间的相似性又构成了事物的关联性。关联是由人脑中的认知语境决定的。源域和目标域概念映射的过程建立在联系的基础上。两种本质不同的概念可以通过认知图式的激活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某种关联。概念隐喻的理解过程为“源域——认知语境——目标域”。 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的预料中得到了大量的验证,在现代汉语中,我国的学者也对有关“空间、时间、情感”等方面的隐喻做了详尽的探讨。但是,笔者还没有发现与“人生”这个概念相关的隐喻研究。本文将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来分析人们关于“人生”概念的隐喻构建和理解过程。 二、“人生”的概念隐喻 Lakoff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方位隐喻、本体隐喻三种。下面从这三个角度理解“人生”的概念隐喻。 1.“人生”结构隐喻 结构隐喻就是利用清楚、明确的概念认知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两个概念的认知域是不相同的,然而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关联性。如: (1)走完一生才会感悟到人生的真谛是什么。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比较葡汉熟语中的动物隐喻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比较葡汉熟语中的动物隐喻 一、隐喻的内涵 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2003:4)认为,隐喻并不仅仅是诗意的想象和修辞手法,隐喻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也被称为概念隐喻,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诠释和理解当前的事物,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是以隐喻为基础来构建的。隐喻中被理解的事物或概念是目标域,用于理解这一事物的概念是源域,隐喻的构建实际上就是将源域的属性和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如下图所示)。隐喻的构建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因此,隐喻本身是体现不同文化模式的语言和认知载体,而比较两种语言中隐喻特征的差异则成为了分析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合理路径。 概念隐喻的构建常常反映在语言学意义上的“熟语”之中。熟语是指语言中约定俗成的词组或句子,普遍意义上包括成语、俗语、谚语、格言、歇后语和惯用语等六种类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熟语往往张口即来,但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的熟语都是概念隐喻,其背后体现的文化内涵值得深究。 中国和葡萄牙自古以来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经贸往来不断增加,中国和葡萄牙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通过比较葡汉熟语中的概念隐喻,我们可以对这两个国家文化根源的差异有更深入的认识。由于葡萄牙语和汉语中都有着大量的动物熟语,而且这些熟语有着丰富的隐喻内涵,能集中反映葡汉语言中的概念隐喻实现映射关系、表

达特定文化的特征,因此,我们选取了动物熟语作为比较葡汉熟语中隐喻的特点以及文化差异的有效着眼点。 二、动物隐喻的特点动物熟语往往可以归类为“人是动物”这一基 本概念隐喻。 在这个概念隐喻的构建过程中,人们不只是基于动物自身的特征实现源域和目标域的映射,事实上,人们也会将拟人化的动物充当源域来实现相应的映射,即人首先将人类的性格赋予动物,然后再将拟人化的动物特征用于理解人的性格行为特点。因此,动物就具有了“国家身份”。也就是说,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依照自己的特点和社会关系将动物拟人化,这样一?恚?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动物的象征含义也就存在差异。 三、葡汉动物隐喻比较葡萄牙和中国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熟语。我们选取了与龙、蛇、猴、猫和鸡这五种动物有关的葡汉熟语进行对比,分析熟语中动物的隐喻含义以及动物隐喻的特征,从而探究中葡两国文化模式的异同。 (一)龙 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被誉为龙的传人。在神话传说中,龙司雨兆丰,蕴含着农业社会中人们祈求丰收的朴素愿望。 中华民族对龙的崇拜体现在语言的方方面面。人们用“龙” 命名名山大川,一草一木,与龙有关的熟语更是不胜枚举。在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帝王自封“真龙天子”,借助人民对龙的图腾崇拜来巩固政权。“鼎成龙去”、“白龙鱼服”等便是以龙喻指帝王的成语。龙也常常泛指有权势地位的人,如“攀龙附凤”,“龙游浅水遭虾戏”等。除此之外,龙也具有成功之士(望子成龙),有才之人(卧虎藏龙)和正人君子(龙屈蛇伸)等象征含义。

认知语言学

概念转喻的本质,分类和认知运作机制 张辉孙明智 (原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3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和举例, 说明概念转喻具有以下的特征:(1)概念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在这一过程和同一认知域中,来源域于为目标域提供了可及性。(2)来源义和目标义之间的关系是偶然性的,没有概念上的必然性。(3)转喻的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是作为背景的。(4)转喻作为自然的推理图式在言语行为中起到重要的作用。(5)在转喻三种分类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区分高层次和低层次的转喻。(6)概念整合可为转喻的理解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据。 关键词: 概念转喻; 分类; 认知机制; 概念整合 1. 引言 转喻研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来讲是很少的。和隐喻一样,过去人们常把转喻看作语言层面上的修辞格。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喻和隐喻一样被认知语言学家看作为是一种心理机制, 这一心理机制构成了人类许多概念形成的基础。在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家只是在论述隐喻时顺便提到转喻。(Lakoff & Johnson 1980, Lakoff 1987, Lakoff & Turner 1989, Taylor 1995)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转喻的研究。(Goossen 1990, Croft 1993, Dirven 1993)。从90年代末开始,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论文集。(Panther & Radden 1999, Barcelona 2000, Dirven and Poring 2003)和专著(Ruiz de Mendoza 2002)。但对转喻的本质,分类和其内部的运作机制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主要就这些方面展开讨论,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2.关于转喻本质的研究 关于转喻的定义最早的是源自未知作者的《修辞和解释》一书,它指出“转喻是一个词格,它从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contiguity)的概念。邻接的概念也反映在Roudet ( 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的定义中,他指出,转喻是以观念的邻近性为基础的联系(association)所引起的,任何通过联系或转喻的变化都属于这一范畴。但Roudet的关于转喻是概念联系的观点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大部分的关于转喻的研究都集中于Jokobson的横向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他把转喻看成是在横向轴上“语义特征”之间的邻近关系(引自Ruiz de Mendoza 2002)。数十年后,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于转喻的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