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20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测试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一、单选题

1.(2019·洛阳模拟)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

C.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2.(2019·临沂模拟)习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建立植物园、禁止采伐珍稀濒危植物,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可行措施

B. 提高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举措

C.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循环

D. 雾霾天气影响物种生育的温度、光照、pH等环境条件,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3.(2020·浙江模拟)下图表示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的呼吸消耗量包含在⑤中

B. 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C. ④为第二次的有机物质生产,用于植食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D. ①⑤⑥⑦⑧之和为植物有机物积累量

4.(2020·山东模拟)互花米草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入侵滨海湿地后,低矮的本地草本植物逐渐被替代。同时,互花米草入侵也可以改变蟹类等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与低矮的本地植物相比,互花米草在光照、养分等方面占有竞争优势

B. 某些底栖动物能够摄食植物幼根,加速物质循环,属于分解者

C. 采用样方法对蟹类进行调查,往往会造成调查结果不准确

D. 引进外来物种时应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估

5.(2019·钦州模拟)我国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球表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搭载嫦娥四号上月球的“罐子”中有土壤、空气、水和透明设备等,搭载着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果蝇和酵母菌六种生物。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这个“罐子”能形成一个简单、微型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罐子”中的的六种生物分属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罐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

C. “罐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D. “罐子”登月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

6.(2019·江西模拟)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引进物种一定能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将蚕粪喂鱼,实现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反复循环利用

C.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虫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害虫的死亡率来降低其种群密度

D. 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提高大熊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7.(2019·乐都模拟)下列有关“方向”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进行的,但信息种类一定不相同

B. 碳元素不一定以CO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

C. 兴奋可以双向传导,但通过突触时一定是单向传递的

D. 基因A和a可以双向突变,但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8.(2019高三上·江门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者的存在说明其生态系统稳态易遭到破坏

B. 某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说明其生活环境被破坏

C. 森林火灾有利于新植株迅速长成,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某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有机物净积累量为0说明其稳态被破坏

9.(2019·贵州模拟)我省黔东南等地一直都有稻田养鱼的传统,建设了“稻一红萍(水生植物)一鱼”立体农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稻—红萍—鱼”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B. 稻田中鱼的引入加快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C. 该生产模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传递效率

D. 立体农田是充分利用了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模式

10.(2019高三上·深圳模拟)下列生态学观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向分解者后,仍可能从分解者再流向消费者体内

B.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定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C.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合理控制昆虫的数量,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D. 与适当放牧的草原生态系统相比,没有放牧的草原的植物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更大

11.(2019高三上·长治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适当提高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复杂性、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B. 利用农作物秸秆沤肥后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利用

C. 通过兔子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为能量属于兔子化作用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D.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以干扰害虫繁殖,该防治方法属化学防治

12.(2018·镇江模拟)某水库存在一条仅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右图表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一起就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 调查甲的种群密度常用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C. 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

D. 丙与乙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就是丙与乙的个体数

量比值

二、综合题

13.(2019·日照模拟)众所周知,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和全面治理荒沙行动,极大地改善了毛乌素的生态环境,经过六十年的艰难治理,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洲。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不合理开垦,曾经水草丰美的毛乌素地区退化为沙漠,这一历史变迁是________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題的缩影。着对该地区土壤小动物丰畜度进行调查时,可采用________法。(2)沙漠变成绿洲的过程中,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稳定。

(3)在毛乌素沙漠退耕还林还草的过程中,如果植物种类单一,就容易引发病虫害,原因是________。

14.(2020·浙南模拟)图1 表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图解,图2 为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的几个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1 所示该生态系统功能除碳循环等物质循环之外还有________等重要功能,图2 中的甲相当于图1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中的一种群。

(2)图1 中属于次级生产者的有________(用图中字母回答),B 同化的总能量小于D(都为恒温动物)同化的总能量,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 。

(3)图2 种群乙数量保持动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________ 机制,该生态系统中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在各种植物争夺传粉动物乙等的________压力下形成的。

15.(2020·昆明模拟)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团队将某种水稻抗病品种A和优质感病品种B间隔种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隔种植能明显降低品种B的稻瘟病感染度,从而提高产量。

资料二:华南农业大学对“水稻—蕹菜间隔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物种间隔种植能明显降低稻瘟病的发病率,还能控制稻纵卷叶螟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

(1)间隔种植的农田中,品种A和品种B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依据是________。水稻种群在农田中的空间特征属于________分布。

(2)稻纵卷叶螟取食水稻叶片导致水稻流向人类的能量减少,原因是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3)研究表明,在不同物种间隔种植的农田中,昆虫的产卵和交配行为会受到植物颜色、形状等的影响,这说明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生物多样性还能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体现了其________价值。(4)小麦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控制小麦病虫害可采取的种植策略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三、真题演练

16.(2019·全国Ⅱ卷)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 A.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 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D. 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17.(2019·天津)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

B. 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 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

D. 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

18.(2019·北京)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19.(2019·全国Ⅰ卷)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 种群的________,导致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20.(2019·天津)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________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

(2)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3)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________。

(4)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B

2. C

3. C

4. B

5. B

6. D

7. A

8. C

9. D 10. B 11. B 12. C

二、综合题

13. (1)土地荒漠化;取样器取样法

(2)物质、能量

(3)由于植物种类单一,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因此容易引发病虫害

14. (1)能量流动;B

(2)B、C、D、F;D的呼吸作用(或维持体温)散失大量热能

(3)负反馈调节(或自我调节);自然选择

15. (1)它们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均匀

(2)因稻纵卷叶螟取食水稻叶片导致光合作用面积减小,使水稻固定的太阳能减少;水稻固定的太阳能有一部分流向了稻纵卷叶螟

(3)生物种群的繁衍;间接

(4)将不同品种的小麦间隔种植;将子小麦与其他物种间隔种植

三、真题演练

16. A 17. C 18. C

19. (1)果树→A→C;C

(2)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相同的资源和空间而表现出来的相互抑制现象(3)化学信息;性别比例;种群密度

20. (1)人工乔木林;人工灌木林;互利共生

(2)间接

(3)围封禁牧

(4)强

生态系统专题练习

生态系统专题练习选择题(1) 1. (09海南卷,18)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A.初生演替 B.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 D.种间竟争 2.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 时间(天)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成虫 数(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A.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第1-37天,成虫数量成“J”型增长 4.(09广东卷,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5.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 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 2)调查数据。 根 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 .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 .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 .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6.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 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 9.(08广东理基)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1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 .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 .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类群 样地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生态系统练习题

高三生物练习题 2006-10-19 1.如右图所示,在快速旋转的轮子边缘放置四粒萌发种子,请判断其 根、茎的生长方向将是( ) A .根向外,茎向圆心 B .根向圆心,茎向外 C .根、茎均向外 D .根、茎均向圆心 2.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有关生物学过程,对其曲线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甲图A 点时,生长素浓度促进植物生长,C 点时,生长素浓度抑制生长 ②甲图B 点时若为茎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C 点时不可能为茎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 ③乙图B 点时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大于A 点害虫种群抗药个体所占百分比 ④乙图A 点时,害虫不存在抗药个体 ⑤丙图曲线表示胰麦芽糖酶对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的催化特性 ⑥丙图曲线表示肠脂肪酶对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催化特性 A .①④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②③⑥ 3.所示,在下列四个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相等,如果物种甲是人类所需的资源,那么,能提供甲最多的生态系统是( )。 4.下列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 .蝙蝠的“回声定位” B .萤火虫发光 C .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 D .雄鸟的“求偶炫耀” 5.角鮟鱇生活在深海区,其雄性个体很小,寄存在雌性个体头部或体侧,从雌鱼血液中吸收养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A .寄生 B .种内互助 C .共生 D .种内斗争 6.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 .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 .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C .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 D .流入到狐狸体内 7.紫茎泽兰具有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光合效率高、能产生毒素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并能毒害动物等许多特点。试判断引入紫茎泽兰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A .增加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 B .提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C .改变其他物种的生活习惯 D .改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8.南京古泉生态农场将养猪、养鱼、沼气工程、养鸭、养蚯蚓、养蘑菇和种植果树等生长过程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循环系统。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沼气池中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随时间变化的顺序依次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B .从生态学角度看,人与畜禽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C .农场内各种农产品的生产互相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D .果园内以猪粪、鸡粪为饵料养殖的蚯蚓能改良土壤,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9.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苍蝇能垂直起落和急速改变方向,这是由于苍蝇的后翅演变成一对哑铃形的平衡棒。科学家根据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成了新型导航仪。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 .间接使用价值 B .直接使用价值 C .潜在使用价值 D .生态价值 10.下图甲为自然界碳循环示意图,乙为生态系统稳定性图解,则与乙图中橫坐标密切相关的是甲图中标号( ) A. ②③ B. ⑤⑦ C. ⑥ D. ④ 料 甲 力性 力性 乙 11.在农田中存在水稻、螟虫和青蛙三种生物,其生物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A .甲是水稻,乙是螟虫,丙是青蛙 B .从第一年到第五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C .第六年,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三种生物的数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D .假如第七年适量喷洒农药,将使水稻产量增加,但容易形成抗药性强的螟虫种群 12.在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的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的良好,后来仅仅移 动了一下位置,结果生物全部死亡。它原来是放在( ) A 、冰箱冷藏室里 B 、药品厨旁 C 、窗台上 D 、恒温培养箱里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及方法 时间:2009-11-02 11:24 来源:互联网作者:转载点击: 2002次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进一步夯实基础,打牢双基。 2.综合、归纳、整理和提高,形成知识网络。 3.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三)二轮复习的形式和内容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

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 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 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 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包括: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和动物的体液调节、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内环境与稳态、水盐平衡及调节、血糖平衡及调节、人的体温调节、免疫。 本专题中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可以给学生补充教参中的部分内容(如植物的向性运动实验设计等)、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转台、宇宙飞船上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问题。体液调节中补充内分泌系统的基础知识、整理高中课本上提到的各种激素的分泌器官、化学本质、生理作用、病症,如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性激素、孕激素、抗利尿激素、醛固酮、肾上腺素。 在复习免疫时要归纳总结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 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的形成、特点和功能。 专题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包括:植物的个体发育、动物的个体发育。

(完整word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重点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的八个大专题 根据二轮复习的总时间,建议分8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成若干个小专题进行复习,小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每个大专题约一周时间,每个小专题1节课。 专题一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包括: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细胞膜有结构和功能(含生物膜系统)、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无丝分裂、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 本专题知识是其它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应细一点、慢一点,可分出以下小专题进行复习:化学元素专题、水专题、无机物专题、糖类专题、蛋白质专题、核酸专题、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专题、细胞分裂专题、细胞工程专题、细胞的全能性专题。如水专题为例可包括水的存在、水的来源、水的排出、水的调节、水的标记、水的生态、水的污染。 专题二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固氮 包括:光合作用、C3、C4植物、提高光能利用率、生物固氮、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植物的矿质营养、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细胞呼吸、代谢的基本类型。 本专题知识是高考的重点之一,主要是强化知识的整体性,如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的融合、植物的整体性、动物的整体性。可以分出酶和ATP专题、植物代谢专题、动物代谢专题、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在植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课本中有关植物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经典实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的综合题、实验设计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在动物物代谢专题复习时应补充初中生理卫生课本中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知识。生物的代谢类型专题应给学生归纳整理出高中生物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生物,特别是课本上提到的一些常见生物、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如酵母菌、硝化细菌、根瘤菌、圆褐固氮菌、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反硝化细菌、产甲烷杆菌、放线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红螺菌。05年高考生物试题中出现用小麦、洋葱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一系列有关的生物学知识、实验知识,题目很好。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如水稻、玉米、蘑菇等。 专题三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

2009-2010学年度济宁市期末复习诊断测试卷 第 5 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 说明:1. 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2.本试卷分为i卷和n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把I卷各题答案用签字笔按序填写在答题 卡上,把n卷各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 要目标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C .增加木材产量D .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 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 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 3.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 .化学信息C .行为信息D .声信息 4.在浮游植物T小鱼T海豹T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 A . 1 kg B. 10 kg C . 125 kg D . 1000 kg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6.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 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i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7.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 A.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来,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 B.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 C.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 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两个过程 B.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C.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D.无论是能量流动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说,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系统 9.“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 A. 2 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生态系统练习题

综合检测·知能升级 1.(2012·泰安模拟)下列哪个是生态系统( ) A.一个池塘中的动物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鱼 C.一片森林中的植物与动物 D.一块农田 2.(2012·南安模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3.猴头菌是名贵的食药两用菌,质嫩味鲜,是筵席上的佳肴,与熊掌、海参、鱼翅并列为四大名菜,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非生物成分 B.分解者 C.消费者 D.生产者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的是( ) A.老虎吃野兔 B.蛇吃老鼠 C.青蛙吃昆虫 D.蝗虫吃庄稼 5.(2012·聊城模拟)下列食物链中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食草昆虫←青蛙 B.草→食草昆虫→青蛙 C.阳光→草→食草昆虫→青蛙 D.草→食草昆虫→青蛙→细菌和真菌 6.草原存在着“牧草→兔→狐→狼”的食物链,如果牧草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是( ) A.牧草、兔 B.狼、牧草 C.狐、牧 草 D.兔、狐 7.在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假设流经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为100%,按传递率20%计算,蟾蜍和猫头鹰所得能量最多分别 是( ) A.20%和2% B.0.8%和0.32%

C.4%和0.8% D.0.8%和0.032% 8.(2012·汕头模拟)下列哪种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最多( ) A.草原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9.(2012·保山模拟)农田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其原因是( ) ①生态平衡稳定性强 ②生态系统组成单一 ③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④生态平衡稳定性差 ⑤动植物种类繁多 ⑥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⑤⑥ 10.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 中 的( ) 11.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网状的复杂结构——食 物网,这是由于( )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 B.消费者不仅仅以一种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要大量流失 D.消费者的数量太多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图中A~F分别表示不同种类的 生物。请据图回答: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二)

【2019最新】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1.(2015·吉林长春质检)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 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 解析:选B。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这些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激素调节细胞代谢是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实现的,B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同一个体内的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会有差异,C正确;酶具有催化作用,但一部分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又可作为反应底物参与反应,D正确。 2.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 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解析:选B。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包括腺嘌呤和核糖两部分。在叶绿体基质中ATP分解产生ADP,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参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 3.(2015·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 B.B点后,适当升高温度,曲线将出现c所示变化 C.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 D.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解析:选D。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测定的酶促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若温度、pH发生变化,酶促反应速率会降低。酶量增加一倍,酶促反应速率会变大。 4.研究人员从木耳菜中提取过氧化物酶(POD),分别与四种不同酚类物质及H2O2进行催化反应,结果如下图所示。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对POD活性的影响 B.当底物浓度为0.08 mmol·L-1时,POD催化酚类2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催化酚类3的反应速率 C.由图2可知,H2O2浓度过高会抑制POD的活性,降低浓度后POD活性就会恢复 D.H2O2对POD活性的影响与温度和pH对POD活性的影响相同 解析:选A。由图1可知,横坐标代表不同酚类物质的浓度,纵坐标代表POD的活性,

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

2017 届人教版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 ?长春模拟)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属于() A.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 B.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 C.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D.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解析】选B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由于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所以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2.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解析】选D。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故A B、C正确,D错误。 3.(2016 ?琼海模拟)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选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A 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D错误。 【易错提醒】 (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一定是生产者。 (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 4.(2016 ?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植物 B.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C .太阳光来自地球之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D.蛔虫为厌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解析】选D。在生态系统中营自养生活的生物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生物和蓝藻等,A错误;细菌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型细菌、异养型的腐生细菌和寄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B 错误;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从人体肠道中获取食物,属于消费者,D正确。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 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

济南版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章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50分) 1. 下列符合生物学意义的食物链是()。 A. 营养物质→鼠→蛇→鹰 B. 大米→鼠→蛇→人 C. 青草→鼠→蛇→鹰 D. 阳光→草→鼠→蛇→人 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 一片农田 3..假如在一定时间内,某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能正确反映三者关系的是()A. a=c+b B. a>b=c C.a>b+c D.a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生物学科的学习特点 生物作为高考理科综合中的一门学科,记忆性的东西比较多,用生物学知识来说,学习就是建立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需要强化的,因为总有些不可避免会遗忘,所以在考前的突击,是有很好效果的。 生物学科的内容要求记忆的比较多,遗忘性也比较大。在复习时可以查找知识上的盲点,有针对性的复习,并编织好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对知识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点特别多又特别杂,主干的知识又非常重要,所以考生在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抓住重点,重点知识重点读。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近几年来生物的重点内容主要集中在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遗传与变异、生态等主干知识章节中,这些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 生物学科知识在高考中的要求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生物学科要求:“能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高考题目年年有变化,但考查考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没有变化。从试题来看,高考有些试题直接来源于教材。复习要回归教材,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一定要扎实、准确、熟练,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基础知识学好了,复习时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所以考生在读书时应特别注意教材中对生物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描述。在考试时用准确的生物

学术语回答描述,最好能够做到用教材的描述答题——“知识回归考纲、描述回归教材”。 生物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包括能独立完成生物课本上的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如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确认变量、作出假设和预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处理和解释数据、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等。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改。 现在的高考,与以前的高考不同,以前的高考记忆的内容多,而现在的高考题却是以知识的运用为主,因此,要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死记硬背是肯定行不通的,要进行适度训练。通过训练,可以检查知识的漏洞,检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并且能学会一些解题技巧。通过训练,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同样,通过训练,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因此进行适度训练有必要,但一定要记住:训练要适度,题海战术有害无益。在平时应适度进行一些这方面的训练,只有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相应的能力。生物实验题在高考中几乎年年出现,分值也越来越大。生物考试成绩差距较大,主要是因为实验得分率相差较

智慧树《生态文明》章节测试题带答案

智慧树2018《生态文明》章节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并开始对人类的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与之相伴的便是相关着作和论述的不断出现,下列哪本着作被称为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标志性着作: A. 《寂静的春天》 B. 《增长的极限》 C. 《只有一个地球》 D. 《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2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日-16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113个国家1300多名代表参加,这是世界各国政府代表第一次坐在一起讨论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对于环境权利与义务的大会。下列哪项不属于此次会议的讨论成果: A. 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 B. 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将每年的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 C. 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D. 签署气候变化协定 正确答案:D

3【单选题】(2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我国于何时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被确定为国家治理环境保护的方针? A. 1972 B. 1973 C. 1974 D. 1975 正确答案:B 4【单选题】(2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以上论述出自党的: A. 十五大报告 B. 十六大报告 C. 十七大报告 D. 十八大报告 正确答案:D

生态系统练习题(精品试卷)

生态系统练习题(1) 1. “物种一旦灭绝,便不可再生。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造成农业、医药卫生保健、工业方面的根本危机,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根本措施是() A.保护细胞的多样性 B.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010东营中考)直供上海世博会的蔬菜有六成来自山东。按照世博会的要求,所有专供蔬菜都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食品是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分为A级和AA级两类,下图为_______级标志。 (2)某蔬菜大棚种植了黄瓜,颀长硕大,煞是喜人。每一根黄瓜里含有多粒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有些黄瓜花凋谢后并不结实,这些花是___________。 (3)菜农通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夜晚适当降低室温的措施,以提高蔬菜产量。其中的道理是增加光照可使________________增强,降低温度可使________________减弱,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4)下图是某温室从16点开始持续密封48小时,测得的温室内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试分析:曲线b~c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c~d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菜农利用某种技术,在南瓜植株上收获了黄瓜,这种技术叫做__________________。 2.(2010东营中考)为提高广大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掌握在灾难中迅速逃生、救助的基本方法,我市各校于2010年春季举行了应急疏散演练。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听到相关指令后立即疏散,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参与该反射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中,有___________中枢、听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参与了该反射。(2)演练时,同学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止过量的有害气体进入呼吸道。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且对所吸入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同学们在疏散活动中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身体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现自己的手擦伤并流血了,可见至少伤到了皮肤的_____。不过伤口流血很快就止住了,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的凝血作用。 (5)演练过程中,同学们反应灵敏、呼吸加速、心跳加快……各种系统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东营中考)北京时间2010年4月14日,在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各族人民发扬“和人民在一起”、“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大营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被埋在废墟中的待援救人员,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持体内______________的供给。 (2)某伤员的前臂桡动脉出血,应在此人前臂的_______(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因出血过多而需要大量输血时,应以输入__________血为原则。医生为其在前臂静脉输入的血液首先进入此人心脏的哪个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遇到紧急情况,病人生命垂危时,需要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原理是用外力使病人的____________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逐步恢复呼吸功能。 (4)从地震中救出的伤员在康复过程中应多吃蛋、鱼、奶等食物,因为人体受损组织的修复需要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滨州中考)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如果该系统中喷洒了含有有机汞的农药,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未体现非生物成分和________。 (3)图中几条食物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通过________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43、(2009济南市)图22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亦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 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l)图中B是指,D是指。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②]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点是。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实验专题 围绕一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少讲精练 坚持二原则: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已有的资料; 充分研究海南生物高考考纲与高考真题 明确三(考试)方向:实验设计(整体); 实验分析(现象结果); 实验评价(方法过程) 第1讲必修教材实验概述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将物像移至视野正中央, (2)转动[7]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11]光圈和[13]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2]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2.在显微镜操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①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反比(正比或反比),物镜 的放大倍数与镜头长度成正比;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目镜的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如果某显微图标明“放大倍数:640”,这里的“640”是 指长度(长度或面积)放大了640倍。 ②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若希望把视野左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 央,应将玻片移向左上方。 ③异物位置的判断:异物存在的位置可能在玻片标本、目镜、物镜等;转动目镜,异物不动,转动转换器,异物仍在,则异物可能在玻片标本。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目的要求:①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如酵母菌、水绵、叶的保卫细胞、蛙的皮肤上皮细胞等),比较几种细胞的异同点。②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液泡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为例) 擦: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 展: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 目的要求:①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方法。 ②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1.实验原理 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二者就会逐渐分离开来。 2.选材 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外(内或外)表皮作实验材料,理由是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注意所选细胞必须为有大液泡的活的植物细胞,否则不会发生质壁分离。 3.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用低倍镜观察细胞中紫色的液泡的大小及原生质层的位置)→滴加蔗糖溶液(注意从盖玻片一侧滴入,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液泡变小,细胞液颜色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细胞大小基本不变)→观察质壁分离复原(用清水做复原试剂) (1)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外因是细胞内外溶液浓度差,内因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 (2)相对细胞膜,细胞壁具有什么特性?全透性。 (3)实验常用0.3g/mL的蔗糖溶液。若浓度过高,细胞质壁分离速度很快,但会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若浓度过低,则不能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或速度太慢。 (4)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等也能导致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但随后植物细胞可自动质壁分离复原。 实验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目的要求: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 1.实验原理: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液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材料: 可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3.实验步骤: 取材制片→水解(用8%的盐酸溶液)→冲冼涂片→染色→观察(选择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观察)(1)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 ①载玻片要洁净,先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②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选择题 1. 下列不属于非生物环境的是()。 A.土壤 B.水分 C.阳光 D.细菌 2. 看下图可知,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光合作用示意图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 3. 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在种类和数量上均比其他动物少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它们的繁殖能力低 B.栖息场所有限 C.被人类大量捕杀 D.在食物链中所处营养级较高 4. 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如果蚱蜢因某种原因减少,则蚯蚓的数量变化在较长时间内是()。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 5.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如图所示,则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A.A B.C C.D D.F 6.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使落红化作春泥的生物是()。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非生物部分 7. 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下列哪条食物链的加强有利于增加鹰的数量()。 A.草→鼠→鹰 B.草→鼠→蛇→鹰 C.草→蝗虫→青蛙→蛇→鹰 D.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鹰 8. 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9. 兔子吃草,红狐吃兔,狼吃红狐构成的食物链中,红狐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0. 下列生物学观点不正确的是() A.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B.被子植物的花、果实、种子是作为分类的主要依据 C.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不能进行 D.增加物种的数量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12. 我们通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保持和恢复其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13.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 2 千焦/(平方米年)〕,该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可表示为()。 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 C.乙→丁→甲→丙 D.丙→甲→丁→乙 14. 下图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生物都是()。 A.草 B.鹰 C.蛇 D.兔 15.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例子,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蜜蜂采蜜,可以帮助植物传粉 C.青蛙捕捉害虫,可以维持稻田的生态平衡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可以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6. 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 B.被轻度污染的水体经过物理和理化作用而得到净化 C.由于大火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 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 17.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

第五章综合检测题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可被分解者利用 ②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大于它的间接价值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就会通过“跳舞”动作“告诉”同伴去采蜜,属于行为信息 ④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不一定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B.在食物链中,每一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C.竞争和捕食是生态系统中两种重要的种间关系 D.农业生产中,过度耕作导致分解者有氧呼吸加强,是温室效应加剧的一个原因 3.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水稻 C.大肠杆菌 D.蓝藻 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 A.硝化细菌 B.蘑菇 C.酵母菌 D.霉菌 6.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 A.大气中的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B.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C.在草→昆虫→青蛙这条食物链中,昆虫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D.植物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而释放出来 7.下图为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 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8.“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 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一定是异养型生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