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作满意度设计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设计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设计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设计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其高低既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离职倾向,又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工作满意度不仅是影响企业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企业实现高效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工具。

Hoppock(1935)首次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即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一种主观反应。Locke(l976)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人评价其工作或工作经验而产生的正向的或愉悦的情绪状况,工作满意度是一种情绪性的反应,这一反应是源于个人的工作满足或符合其重要的工作价值观。Newstorm 和Davis(1997)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或情绪。

随后大量有关工作满意度的论文相继出现。在国,工作满意度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彰仪(1995)则是认为工作满意度为个人从工作中获得的愉悦感,是工作者对于其工作所具有的感觉(feelings)或情感性反应(affective responses)。黄翠霞等人(2002)提出,工作满意度是相对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而言,特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是员工比较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组合的期望与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组合的实际所得,而得出的对满意程度的评价。胡兴旺(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人对于其工作的感觉或对工作中各个层面的一些相关态度。真龙(2006)认为工作满意是员工工作态度的整体反映,是员工对工作所具有的总的积极情感,是一名员工对其工作的不同维度的平均态度或总的态度,而不是指对某一维度的态度。工作满意度是对工作满意程度的一种度量,许多研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离职、领导方式、工作表现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外学术界对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仍然没有达成一致,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尽管各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主管感受。而工作满意度的定义通常有以下三类:第一类,综合性定义。将工作满意度作一般解释,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及相关环境所持的一般态度和看法,也就是对其工作角色的整体情感反应,不涉及到工作满意度的多面性、形成原因和过程。如:Vroom(1973)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在组织中所扮演角色的感受或情绪性反应。

第二类,与期望差距的定义。将员工满意的程度视为员工从工作环境所获得的报酬与其预期应得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越小满意程度越高,反之,满意程度越低。如:Porter(1973)认为工作满意度的程度是一个人在工作中实际获得与他所认为应该获得的差距而定。

第三类,参考架构性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根据其自我参考架构对于工作特征加以解释后得到的结果。因此,此类定义可说是特殊构面的满意,其特征是工作者对特殊构面的情感反应。例如,Smith, Kendall 和 Hulin 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根据其参考框架对于工作特性加以解释后所得到的结果,某一种工作环境是否影响工作满意度涉及许多其它因素,如工作好坏的比较、与其他人的比较、个人的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等等。但其构面数到今天为止,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例如:Vroom(1962)提出七个构面公司及管理当局、工作容、升迁、直接主管、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同事等;Weiss,Dawis,England 和 Loquats 等人于 1967 年提出来的四个构面任务自身、薪酬及环境、晋升发展、上级指导等。Kendall (1969)提出五个构面工作本身、升迁、薪水、上司、工作伙伴等。

对比以上三类定义,参考架构定义比综合性定义更能了解工作满意度差异或不满意的来源,而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又难以衡量。所以,目前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采取参考架构性定义的测量方法。本文也是采用了工作满意度的参考架构定义,主要是引用了Weiss,Dawis,England 和 Loquats(1967)提出四个构面的工作满意度的问卷。

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

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很多。马斯洛(1943)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大需求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受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只有满足了低一级层次的要求,才能转入较高一层的需要;当一种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即任何一种需求的强烈程度取决于它在需求层次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更低层次需求的满意程度。

Herzberg(1959)认为导致满意的因素有: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和发展。导致不满意的因素有: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人际关系以及工作条件等。Porter (1961)认为工作满意决定于个人对工作结果之期望与实际所得之间差距的大小,即工作满意的程度是依照个人对其“应该获得”与其“实际获得”两者之间差距的感受多寡而定。亚当斯(1967)提出的公平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不仅关心所

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工作环境中的人们对是否受到公平合理对待非常敏感。因此,满意度的高低会取决于与他人的比较。同年,美国心理学家 Vroom 提出了期望理论。针对工作满意度问题,他指出,工作满意度取决于个体期望与实际取得成就相吻合的程度,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不满意感,人们只有在他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大于他所期望的回报时,才会对工作满意。如果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小于期望值,就会对工作不满意。

Locke(1969)认为工作满意决定于个人对期望与结果之间所知觉到的差距的大小,差距越小,则越感到满意;差距越大,则越感到不满意,也就是说工作满意的程度是取决于个人在工作中“实际获得的”与“希望获得的”两者之间差距的大小感受,如果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则感到满意;前者小于后者,则感不满意。

Seashore 等(1975)将与员工满意相关的变量整理成概念性框架,此框架涵盖员工满足的前因和后果。前因变量归纳为环境因素与个人属性因素,后果变量归纳为人口统计变量、组织反应变量和社会反应变量。

Locke (1976)对员工工作满意度作了大量研究,提出工作满意度的十个维度:工作本身、报酬、提升、认可,工作条件,福利、自我、上司、同事和组织外成员。Balze 等人(1997)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和以下六个方面有关:工作本身、晋升、薪酬、监督管理、同事以及员工对工作的总体评价。Bucking 和 Coffman(2002)认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员工的获取、员工的奉献、员工的归属和组织与员工的共同成长四个方面。

我国许多研究者对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树茁、勉(2002)认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管理、报酬、环境、个人能力发挥和发展机会、公司发展、福利、人际关系。

胡蓓(2003)对我国脑力劳动者进行研究,把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归纳为工作本身、工作关系和工作环境三类。其中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容和工作自主权;工作关系包括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组织的集体活动;工作环境包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组织文化和管理政策。

南剑飞等(2004)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需要、员工期望、符合需要和员工基本感知、员工价值感知等多个变量直接或间接共同作用的结果或函数关系,即工作满意度=f(员工需要、员工期望、符合需要和员工基本感知、员工价值感知) 。

伟军(2004)认为影响知识型工作满意度的因素重要性顺序为:环境、制度和管理以及企业文化、个体成长、工作自主、工作成就、公平性、薪酬体系。高峰(2008)认为影响工

作满意度的因素有管理者与组织政策、工作特性、工作报酬与福利、工作考核制度、员工发展与培训、工作支持、工作关系、工作环境与安全。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得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几下几个方面:(1)工作本身。主要包括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学习机会、成功机会以及工作的挑战性等。

(2)报酬。主要体现在薪酬的数量、公平性和合理性。

(3)晋升的机会。晋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同样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只有当员工认为晋升机会是公平的、合理的,才会提高工作满意度。

(4)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适宜、无噪音、物品整洁)就会给员工带来生理上的舒适,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满意度。

(5)人际关系。人都有社交的需要,需要与他人交往,若与同事保持融洽的关系必定会身心愉悦。而工作满意度正是员工的一种主观感受,因此这种需要的满足就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水平。

(6)领导风格。若员工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可以参与组织的决策,是组织真正的一份子,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通过以上回顾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较多,各个研究领域的学者由于研究背景、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视角、依据的理论架构不同,其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方面,国外学者研究较早且比较系统,国学者虽然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但是近些年也依据我国国情从不同角度对其展开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2.3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

工作满意度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几种:

第一种是 Weiss 等人(1967)开发出来的 Minnesota 满意问卷 (MSQ) 。目的是测量员工对工作整体的满意程度。量表中包括在满意和外在满意两个层面,在满意指带来满意感的增强物与工作本身有密切的关系,如,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自尊和自主等。而外在满意指带来满意感的增强物与工作本身无关,如:主管的赞美、同事间的良好关系、良好的工作环境等。

第二种是Smith,Kendall 和Hulin(1969)发展的工作描述指标(Job DescriptiveIndex,JDI)。此量表主要是要求受测者就工作本身、薪资、升迁、管理监督及

同事等五个参考架构评估其满意度。JDI 量表在国外是很常用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在国也多次被采用,是个非常成熟的量表。

第三种测量工具是Bradfield 和Roth(1951)发展的工作满意指标(Job SatisfactionIndex, JSI)量表。这种量表如同,主要是从工作的整体评估来反映员工的满意度。

第四种测量工具是Michigan 组织评量问卷(Michigan Organization AssessmentQuestionnaire, MOAQ)(Cadman 等,1979)。从在、外在及社会的奖励来考量工作者在工作上的满意程度。与前面两种量表相比而言,JSI 或 MOAQ 少见于实证研究中。

本研究主要是参考 Weiss,Dawis,England 和 Loquats 等人于 1967 年发展的短式明尼达满意问卷(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并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编制而成。(2)工作满意度

本研究对工作满意感的定义采用整体满足的定义,即由工作者对工作各方面或整体具有的感觉或情感性的反应。主要参考短式明尼达满意度问卷,来测量国美员工的工作满意感程度。

①任务自主满足:指个人对其工作的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职权的大小、运用能力的机会、自由判断、运用自己的方法处理事情的机会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②薪酬及环境满足:指个人对其所得的报酬、工作环境、与同事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③晋升发展满足:指个人对目前升迁的可能性、未来发展、工作所带来的社会地位、从工作中所得到的成就感等方面的满意程度。

④上级指导满足:指个人对其工作所得到的赞赏、主管对待员工的态度。

1、我的工作让我有发挥所长的机会。 1 2 3 4 5

2、我对目前工作的负荷量感到满意。 1 2 3 4 5

3、在工作中有机会能以自己的方法来处理事情。 1 2 3 4 5

4、我能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1 2 3 4 5

5、我对同事之间的竞争感到满意。 1 2 3 4 5

6、工作中不断给别人提供服务,我很满意。 1 2 3 4 5

7、就工作量而言,我满意每个月所得到的薪酬待遇。 1 2 3 4 5

8、我同公司同事彼此相处融洽。 1 2 3 4 5

9、我在社区或朋友中,会因我的工作而有受尊重的感觉。 1 2 3 4 5

10、我的工作让我感觉对未来有保障。 1 2 3 4 5

11、目前的工作会给予我升迁的机会。 1 2 3 4 5

12、当我有良好的工作表现时会得到赞许。 1 2 3 4 5

13、我对领导做决策的方式感到满意。 1 2 3 4 5

14、我对领导对待我的态度感到满意。 1 2 3 4 5

第30页有工作满意度量表的统计数据。

以上来自文章1

工作满意度的涵义

工作满意度 (Job satisfaction)这一概念最先是出自于 Hoppock(1935)的一篇研究报告,他通过总结以往研究,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环境的感受以及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意感受。此后工作满意度引起了企业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也给予了不同的定义。尽管各学者对于工作满意度的介定各不相同,但大体上都趋于认同工作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总结起来,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1)综合性定义(Overall satisfaction)

综合性定义也称整体性定义,认为工作满意度即指员工对其工作及工作环境所持的一般态度,是对工作角色综合、整体的情感反应,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概念。Weiss等人(1996)指出工作满意度反映了员工对其工作及其工作环境的评价‘z67o Wright " H " A(2007)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的感受及情感状态[}z}}0

(2)与期望差距的定义 (Expeetation Diserepaney)

是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取决于其所“期望得到的”与“实际得到的”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小满意度越高,反之差距越大满意度越低[28]。Porter(1978)认为工作满意度来自于个人在工作中期望得到的报酬与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29]。

(3)参考构架定义 (Frame of Referenee)

该定义是指根据个人参考构架对于工作特征加以解释后得到的结果,注重的是个人对工作满意度各个维度的情感反应。众多研究者对于参考构架有不同的看法。 vroom(1962)提出参考构架有七个方面:企业本身及管理者、工作容、晋升、直接上级、薪资待遇、工作环境、

工作伙伴[,0]。smith,Kendall,Hulin(1969)认为某个工作情境是否影响工作满意度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薪资报酬、个人能力、人际关系等[3’}。

使用结合性定义难以了解员工工作满意度的来源及差异,而期望差距定义中期望与实际之间的差距又难以衡量,因此参考构架定义是采用得较多的测量方法。不同的行业特性具有不同的参考构架,因此本文选用参考构架定义来研究员工工作满意度与离职之间的关系。

调查问卷第三部分为工作满意度调查量表。这部分量表参考Smith、Kelldall、Htlilin(1%9)编制的工作描述指数量表,将工作满意度分为五个维度:工作本身、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升迁制度、薪酬。此部分量表共21题,其中工作本身4题,与上级的关系4题,与同事的关系4题,升迁制度4题,薪酬5题。五个维度均采用里克特5点记分,从1分到5分表示由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工作满意度越高。

1、我现在的工作充分发挥了我的技能和才华

2、我感到我所在的工作单位很融洽

3、单位的声誉使我感到了个人价值

4、我喜欢我的工作安排(如班次安排)

5、我适合这个单位的文化

6、我乐意我在这个单位所具有的权利和责任

7、我在单位的职业发展受到多方面的支持

8、我在现在的工作中有很大的自由决定如何实现我的目标

9、我现在的工作很实惠

10、我在工作中很受人尊重

11、如果我离开这个企业我没有什么损失

12、如果我不干这份工作、我的损失很大

13、我在企业的升职机会很优越

14、我获得与我业绩水平相称的报酬

15、企业提供的福利(保健、退休待遇)很优越

16、我相信继续在这个企业做下去会有好的前景

(1)国外研究现状

员工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

员工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 以下为学术堂为大家提供的员工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如该篇不是您所需要的,可下拉到本页底部,查看更多!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影响和制约T公司员工满意度的问题探讨 【第一章第二章】员工满意度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员工满意度研究方法与论文设计 【- 】对企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满意度分析 【】访谈员工满意结果分析 【第五章】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结论/参考文献】员工满意度提升路径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1 章绪论 研究的背景。 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翰威特曾经专门做过一项”最佳雇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员工满意度与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员工满意度高,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也相对较高。创建假日集团的凯蒙·威尔逊提出,员工如果不满意,客户不会满意;员工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客户也不可能享受到良好

的环境。美国奥辛顿工业公司总裁总结出:企业如果关爱客户和员工,就会得到来自市场的更多的关爱,即著名的”黄金法则”.这里的客户指的是企业外部客户,而员工实质是企业的内部客户,必须同时重视外部客户和外部客户,企业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员工能为企业创造利润,因此如果员工对企业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这样才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反之,如果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较低,最终可能会引发两种不良后果,一是员工流动,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当前的工作。这两种结果都非常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提升内部员工的满意度,这样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唐山不锈钢有限公司是河北钢铁集团唐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合资钢铁企业,它在发展中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滞后、环保意识淡漠以及资源相对不足等,尤其是近几年以来,市场外部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趋势日益严峻,传统的管理观念以及管理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管理的需要。企业不但要应对大集团的排挤,同时还要与地方民营企业抢占市场份额,它既面临着人才资源不足的问题,却又不重视提高员工满意度,导致内部核心员工的流失,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公司已经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要不断提高企业绩效,就必须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和管控体系;重视企业

关于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3014865715.html, 关于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研究综述 作者:李轩 来源:《经营管理者·中旬刊》2016年第10期 摘要:企业员工敬业度会对企业绩效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不管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 都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的关注,并且企业员工敬业度的重要性也逐渐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由于其在绩效、企业利润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作用,目前企业员工敬业度已成为评价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通过阐述国内外多位学者关于企业员工敬业度的观点,来对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内涵、维度以及受控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关于员工敬业度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之后的学术研究等有所裨益。 关键词:员工敬业度内涵研究综述 一、引言 自二十世纪初,社会学者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逐渐兴起,研究人员开始将研究目标转向人的情感、品质等,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来减少人们的倦怠或者其它负面因素。此类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的心理学要完善得多,其中,员工敬业度的研究逐渐演化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并且吸引了很多的研究人员来进行探索和实践,其中,心理学家kahn较早就进行了关于企业员工敬业度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员工敬业度的内涵、维度以及员工敬业度的受控因素等业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没有确定的标准。 二、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内涵与维度 1.企业员工敬业度的内涵。在我国,对于敬业这个词汇,大家应该是耳熟能详,通常来说用敬业来形容别人时是赞许别人工作负责努力、态度认真,我国很多企业将敬业作为新员工的入职要求,并且将其贯穿在员工工作过程中。虽然敬业在国内大多数企业中被广泛提到和要求,但是对于敬业的具体内涵始终没有确切的定义,对于敬业度的评价以及怎样做到敬业更是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1990年,Kahn首先将企业员工的敬业度理解为成员将自身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在生理、情感等多个方面都能够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展现自我的程度。同时kahn还提到,员工如果能做到敬业,那么他在自己和他所扮演的组织角色中会产生一定的互动,一方面能够不断鼓励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组织活动中,另一方面能够在投身活动的过程中展现出真正的自我。因此当员工的敬业程度高于其他大部分员工时,这种互动的表现就较为明显,相反则会将自我与组织角色分离。在2002年,心理学家Schaufeli对于企业员工的敬业度有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员工敬业度是一种工作状态,在这种工作状态中,员工能够带着积极饱满的情绪去认识工作、完成工作,并且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能够始终精力充沛,不会力不从心,并且这种状态不是暂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能够长期地保持下去。

提高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5.2.1以价值观为导向,提高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 1、完善培训制度,提高公务员的职业认知和能力。沙因指出,任何组织中与人有关的、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是怎样招聘员工,并对其进行选拔、培训,并将其社会化,以及对其进行岗位安置以追求最有效的工作绩效。公务员都感到继续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但很多人表示学习机会微乎其微,有些公务员甚至觉得,机关单位再学习的机会很少且片面,大部分人很难有发展空间。这个发展空间就包括了自身知识素养的提升空间。公务员长期待在体制内,思维模式已经固化,需要一些“走出去”的培训打开视野,查找差距。调动工作积极性。对于公务员培训,首先应该健全公务员初任培训制度,使新招录的公务员能够尽快适应职业角色。初任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新招录的国家公务员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正式上岗工作做准备。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公务员角色行为规范,了解公务员角色的社会期望,培养公务员的角色意识,以实践公务员角色转换过程,推动公务员的角色创新”。1其次,采用多层次的培训方式,对公务员实行分级分类分批次培训。根据公务员不同职级、不同工作类型的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注重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提高公务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加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将行政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事心理学等课程纳入培训范围。帮助公务员能更好地开展工作的同时,使自我实现的目标与组织需要之间形成最佳契合点,实现个人和组织满意度的最大化。 2、做好职业规划,促进人岗相适。成功的组织社会化程序应当让员工了解和理解他们的组织适应、职业发展的阶段和明确时间表。在现代社会中,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一个人为实现期望或寻求理想的职业发展前景,有意识地思考和列出自己期望从事职业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不断丰富和发展自我的职业知识、能力和技术结构的一系列活动与步骤,以努力开发自身潜质的行为和过程。如果说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了“目标”和“路径”,那么培训将是为员工顺利“成长提升”提供了燃料和动力。首先,公务员自身要做好自我评估,进行职业定位。由于新录用公务员可能对政府组织还不够了解,选择的职位可能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就需要组织引导他们综合个人兴趣、自身能力、工作经验、 1吴高盛.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A公司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 题目: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研究 一、前言部分 新世纪之初,中国的企业面对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迫在眉睫的WTO的到来。提高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即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而近10年以来中国企业界出现的人力资源管理热潮,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意员工满意度、工作动机激励等“软指标”。因此,如何留住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能动性,现代企业必须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必须经受的考验。一种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二、主题部分 (一)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由于研究角度、目的等的不同,不同的研究者对工作满意度下了不同的定义,综合起来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综合型定义。 这种定义将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作为一般性解释,认为员工满意是单一的概念,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因素所感受到的一种态度,即员工对其全部工作的整体反应。这种定义法的特征在于将工作满意度视为单一概念,并不涉及工作满意的各个方面、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其重点在于员工对工作本身及有关环境所抱有的一种态度或看法,对其全部工作角色的情感反应。持此类定义的研究学者有Locke(1969),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从评价个人的工作达成或帮助达成工作价值而带来的愉快的情绪性状态;赵震军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满足与否的态度。 2.期望型定义。 此类定义者认为,员工满意的程度是其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所预期应获得价值与实际获得价值的差距。认为员工工作满意度是相对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而言,特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是员工比较薪酬、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其高低既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态度和离职倾向,又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工作满意度不仅是影响企业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推动企业实现高效运作、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的重要工具。 Hoppock(1935)首次提出工作满意度的概念,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即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一种主观反应。Locke(l976)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人评价其工作或工作经验而产生的正向的或愉悦的情绪状况,工作满意度是一种情绪性的反应,这一反应是源于个人的工作满足或符合其重要的工作价值观。Newstorm 和Davis(1997)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工作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情或情绪。 随后大量有关工作满意度的论文相继出现。在国,工作满意度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彰仪(1995)则是认为工作满意度为个人从工作中获得的愉悦感,是工作者对于其工作所具有的感觉(feelings)或情感性反应(affective responses)。黄翠霞等人(2002)提出,工作满意度是相对于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而言,特指个体作为职业人的满意程度,是员工比较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组合的期望与薪酬、工作环境等方面组合的实际所得,而得出的对满意程度的评价。胡兴旺(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人对于其工作的感觉或对工作中各个层面的一些相关态度。真龙(2006)认为工作满意是员工工作态度的整体反映,是员工对工作所具有的总的积极情感,是一名员工对其工作的不同维度的平均态度或总的态度,而不是指对某一维度的态度。工作满意度是对工作满意程度的一种度量,许多研究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离职、领导方式、工作表现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然而,到目前为止国外学术界对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仍然没有达成一致,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尽管各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认同工作满意度是一种心理层面上的主管感受。而工作满意度的定义通常有以下三类:第一类,综合性定义。将工作满意度作一般解释,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单一的概念,是员工对工作本身及相关环境所持的一般态度和看法,也就是对其工作角色的整体情感反应,不涉及到工作满意度的多面性、形成原因和过程。如:Vroom(1973)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在组织中所扮演角色的感受或情绪性反应。

员工敬业度分析

员工敬业度分析 抓住员工敬业度的关键 一般说来,员工越是敬业,就会越是会积极地传达公司价值、维护公司的利益以及发挥创造,从而实现客户导向、创新导向和管理系统的自我成长,这些都会直指增长绩效的靶心。对员工敬业度有着深入研究的怡安翰威特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安翰威特)表示,员工敬业度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在经济不确定时期,基于当前市场信息来做决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个重要的决策往往关乎企业的生死。然而,只有对商业环境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此外,正确的决策有时还需要我们发觉一些先前没有觉察到的事实之间的关系。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员工敬业度数据在帮助企业决策方面的潜能还未发挥。尽管该数据作为业务度量指标被全球企业广泛应用,但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被孤立地使用。它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公司的“健康检查指标”,并且该数据的获得仅由人力资源部门独立完成。 那些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寻找员工敬业度与其他业务指标之间联系的企业往往能获取大量宝贵信息,从而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这些企业通过敬业度数据了解非常重要的两点,即在哪些情况下员工敬业度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在哪些情况下则不会;哪些敬业度数据是有价值的,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不是。 在外部环境与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对公司的未来会有一种很强的不确定的感觉和理解。而在这个时候研究员工敬业度,能够帮助公司上下梳理思路从而达成共识——既是对公司的细节、因素做出评价和分析,同时也是提供一个让管理者和员工能够有机会平等讨论交流的平台。 怡安翰威特认为,建立一个完善的员工敬业度与业务绩效度量模型会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益。它帮助企业在配置和部署核心员工时作出正确的决策,帮助企业明确其在何种程度上对员工实现了有效配置,帮助企业判断其员工是否在各个业务环节为企业增加了价值。

税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文献综述

税务人员公平性认知与工作满意度 关系分析研究 摘要:组织公平感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国家机关对待公务员的公平程度,会极大地影响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组织中的公平问题己成为衡量机关管理水平的一个有效指标。组织公平感将显著影响公务员对工作的满意度,而满意度又将影响公务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本文针对地税公务员绩效评估公平性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建立研究框架,通过调查问卷等调查工具对公务员的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研究结果。希望可以为我国国家机关制定提高公务员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及决策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持,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有助于和谐国家的建设,从而提高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的水平,也希望有助于组织公平相关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税务系统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工作满意度

Abstract:Organizational justi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of public servants’’ motivation. How the government office treat the public servants’ will greatly influence the working attitude and behavior of the public servants. Organizational justice will be significant effect on job satisfaction civil servants, and which will affect the work of our civil service attitude and work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study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f skilled workers of government office and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job satisfaction. First of all,the thesis clarifies the Problem of the research and its significance,To solve the problem, we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framework,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study organizational justice of skilled workers of government office and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justice and job satisfaction. It is hoped that the thesis will be of use in following aspects:improving the famines Perceptions of public savant in government office;increasing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public savant in government office;increasing the individuals’commitment and loyalty to their organization;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government office ;increasing the attraction and competi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fice and also Perfecting the organizational justice theory. Keywords:local taxation ,public savant,Organizational justice,Job satisfaction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的情感或态度,是衡量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指标,它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员工对工作的一般态度。本文首先对工作满意度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介绍了工作满意度的维度以及其测量方法,最后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标签:工作满意度统计变量研究综述 1 工作满意度概念界定 1953年,美国学者霍波克(Hoppock)首次在其《Job Satisfaction》一书中提到了“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并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解释。他指出,工作满意度就是指工作者在工作环境下其身心对环境因素所做出的一种情绪反应或态度,是一种主观反应。此后,国内外很多研究者根据其研究范围以及研究重点分别给过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摩尔斯(1953)对工作满意度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个人动机与其工作客观特征综合作用下的函数。布卢姆、劳勒(1968)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或与之相关的因素的态度相互作用下所产生的影响,它更多地反映为认知评价,而不是情感,这一定义对后世研究影响较大。李成文(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就是员工在工作中其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满意程度,他更强调个体的满意程度。 依据上述研究者对于工作满意度概念的界定,台湾学者徐光中(1977)对工作满意度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归纳,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①综合性定义:Vroom(1973)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单一性概念,它较为直观地反映了员工对其工作本身所抱持的情感态度或具体看法; ②参考架构性定义:Smith(1969)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在对其工作判断时,通过自身的理解、认识的主观解释和感受; ③差距性定义:Porter和Lawler(1968)指出工作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员工所得报酬与其理想报酬之间的差距,二者呈正相关性。差距性定义也称需求缺陷性定义。 2 工作满意度的维度 Hoppock(1935)认为工作环境、管理模式、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其中,对工作满意度影响性最大的因素为工作情况的知觉态度。Vroom(1964)认为工作满意度由七个层面组成,即工作条件、工作内容、工作环境、领导管理、直接上司、薪酬待遇、晋升。Weiss、Dawis、Elgland&Lofquist

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

如何提高员工敬业度 使员工全力投入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是企业各级管理者的重大责任之一。有研究表明,员工越敬业,公司就越具有创新力,生产效率就越高,赢利能力也更好。然而,有很多企业在加强员工敬业度上表现不佳。埃森哲的调查为我们展示了提高员工敬业度的十大途径,为企业提供了这方面的解决之道。
你的员工对帮助公司实现组织目标有多投入?他们在追求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积极性如何?如果你公司的情况如现在的大多数公司一样,那么在员工敬业度方面,你就面临一定的挑战。

评估员工的敬业精神需要从衡量以下五个重要特点入手:

满足感——期望得以实现的员工最具有满足感。这些期望与他们的工作、所在组织和他们的直接上司有关。具有满足感的员工在追求个人目标的过程中不会有挫败感。

了解——敬业的员工关心的不仅是自身的幸福和满足。具有高度敬业精神的员工对公司的战略方向和目标都有清楚的了解。

贡献——这一特点比“了解”更进一步。敬业的员工不仅对公司的战略方向有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清楚自己的工作对公司战略的实施和成功有怎样的直接联系。

一致——敬业的员工会觉得他的个人价值与公司的价值和使命是一致的。用两个圆圈的维恩图来示意的话,如果一个圆圈代表个人目标,另一个代表公司目标,那么这两个圆圈会有适度的重合。

员工保留率——不像其他特点,这是一个外部衡量标准。然而员工保留率也是评测员工敬业精神的一个重要尺度。当然,会有这样的情形:最敬业的员工辞职,而那些混日子的员工则赖着不走(这往往是公司的悲哀)。尽管如此,保留率也是衡量员工敬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准。

这五大特点是对员工敬业精神的全面描述,企业要明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评估员工敬业精神时,要均衡考虑这五点,不能顾此失彼。仅参照其中任何一个指标都不能对员工有全面了解。以"满足感"为例,大量事例表明,如果不与期望产生的结果综合起来考虑,满足感可能并不是衡量更高绩效的有力指标。

在一家大型制造公司里,员工的满足感过强,但是敬业度却很低。自满的气氛笼罩着公司。公司强劲增长本是个好消息,却也产生了自满情绪这一副产品。公司高层,包括CEO都在为过于自满的员工给公司制造的问题而担心。公司的总裁说:"我们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不断地提醒员工不能有自满情绪,这是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我们已经有些过分自满了。员工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使我们已经很成功,为了保持优势,还要继续变革和改进。" 在对员工的敬业精神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我们得考虑如何帮助公司加强员工的敬业精神。以下是增强员工敬业精神的十条首要途径。

与绩效挂钩的奖励制度

国内社会工作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社会工作热点问题研究综述 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段坎坷的经历。虽然我国建国以前就有了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 但建国后由于多种原因曾中断了 30 多年, 自 1980 年代后期才开始恢复发展, 特别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之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势头迅猛。在专业教育方面,至2009年,220多所高校已经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在学科研究方面,一批由高等学历组成的专业的研究队伍正在逐步形成;在政策导向上,广泛推广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措施,正推动着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社会工作是一个在专业价值观指导下,由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相关技巧去帮助案主的过程。它针对的是目前社会中的某些群体,以及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关于老年人、青少年、妇女、残疾人、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及其相关的一些社会问题成为了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研究所关注的热点,除此之外,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相关的内容也是我国社会工作研究领域的重点。 一.老年社会工作 我国第一部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李春立指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老龄化现象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等特点。孙依凡、李林认为做好老年社会工作,不仅是老年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人生的长久大计。在此背景下,老年社会工作急需要从战略上进行设计,提出开展工作的系统思路和保障措施。 目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关注重点主要是养老问题,而关于养老的热点研究主要围绕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问题展开。 (一)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中的运用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突出,以及在目前年轻一代难以随身照顾老人的一个社会中,采用大型院舍模式所进行的家庭以外住宿照顾的养老机构服务正在各地出现。而在推广这一服务的过程中,老年社会工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可以为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提供个案辅导、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层面的工作,此外,还可以介入机构的行政管理、服务的制定和评估等工作。 (二)老年社会工作在居家养老中的运用 在我国的传统的“土”文化下,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多有着对家的思念,许晓晖在对吉林省不同地区20个农村的调查中显示农村老人喜欢住在自己家里养老,包括传统家庭养老(这里指仅依靠子女提供帮助的养老方式)和居家养老。因此更多的学者将重点放到探讨如何将老年社会工作融入居家养老之中。

MBA论文——某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某公司员工工作满意度 的影响因素现状分析 学生姓名申琳 教师姓名黄攸立副教授 单位名称中科大管理学院MBA中心 专业名称工商管理 专业代码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填表日期2010年10月

内容摘要 在国家新医改的大环境下,伴随着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市场外部环境的急 剧变化、组织快速扩张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才市场化流动加剧。北京** 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股份制医药公司。提高员工满意度对推动双鹤企 业长远发展有重要作用。 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并获得公司高层领导的支持,对全体员工满意度进行评估,随机调查了一百多名员工,并通过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最终确定了**公司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提出了进行管理改进的对策。 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一、绪论,即提出问题、阐明意义、找出研究思路;二、文献综述,对满意度进行界定、找出理论原理、国内外研究现状;三、企业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做了**公司企业特征分析,员工特征分析,确定满意度的构成,找出**公司员工满意度的模型;四、实证研究及数据分析,包括调查问卷的确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五、结论,提出**公司员工满意度管理的改进方法及实施建议。 本次调研配合了北京**公司的人力资源年度工作,对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满意度关键影响因素数据分析 ABSTRACT Wit h the reforming of national medicine policies, the fast growth of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th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competitions among enterprises, the marketing environment changes in seconds, thus leading to the intensified talent mobility in this marketing-directed economy. As a large-scale state-owned stock corporation, it is significant to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index of the employees for a long-term sustainable growth.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in this thesis we adopted an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 to investigate all staff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t DOUBLE CRANE Pharmaceutical Co., 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senior leadership of the company. Here, we randomly selected over 100 employees, conducted a survey and analyzed the

文献综述 客户满意度

提升客户满意度的策略的文献综述 1前言 顾客满意度是现代经济发展中企业公司谋求发展所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和参数,在目前,他作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感知结果,对企业的发展方向,技术改进等发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在阅读许多相关网站,文献,新闻报道的基础上简要的作此文献综述。 2满意度概念 1965年Cardozo [1]首次将“CS”即“顾客满意”这一概念引入营销领域,此后顾客满意度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各个专家、学者经过研究对顾客满意的定义,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类: (1)以消费过程中的行为定义的顾客满意度 这一观点被称为特定交易观点,是从顾客个人行为的角度出发的认为顾客满意是事后对购买中某种特定行为的评价。如:Howard和Sheth(1969)认为,满意是消费者对所付出代价与所获得收益是否适当的一种认知状态[2]。Pfaff(1977)认为,满意是产品组合的理想与实际差异的反差[3]。Westbrook(1983)则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种情绪反应的状态[4]。Wilton(1988)把顾客满意定义为顾客对所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实际品质与先前预期之间差异的评价[5]。Kolter(1997)认为顾客满意度是一个人所感觉的愉悦程度的高低,是源自其产品知觉绩效和个人对产品的期望,二者相互比较之下形成的,也就是指顾客满意度是知觉绩效和期望的函数[6]。Spreng(1996)认为将顾客的愿望作为比较标准优于顾客期望[7]。 (2)顾客对购买行为后的感受状态定义的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是对经过一段时间的购买和消费经验的总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企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业绩的一个基本指标。Oliver(1981)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对事物的一种情绪反应,而这种反应主要来自于顾客在购物的经验中得到的惊喜[8]。Woodside等(1989)认为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消费后产生的整体态度的一种表现,它反映出顾客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9]。Anderson(1996)归纳过去学者的看法,从特定交易与累积交易两种不同的观点去解释顾客满意度[10]。 3满意度影响因素 (1)国外关于客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Day(1977)认为影响顾客满意的因素包括: 消费者感知的产品性能或服务质量、消费者的期望、采购或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知代价或牺牲、评价满意的时间。顾客满意度取决于顾客所预期的产品利益实现程度,即“预期”和“实际”结果一致程度[11]。 PZB(1985)在1988年,PZB把量表的项目库确定为5个维度即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能力、礼貌、可信度、安全性)和移情性(理解、沟通、可接近性),至此形成了被广泛使用的SERVQUAL量表[12]。 Anderson,Sullivan(199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影响顾客满意的主导因素包括感知质量和感知不一致。感知质量也就是产品或服务绩效,期望对顾客满意没有直接影响,而是对感知质量有直接和积极的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不一致相互影响作用造成顾客满意程度[13]。 Kotler(2001)指出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都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非企业自身利益的观点来分析考虑消费者的需求[14]。 Dwayn和Stephen(2000) 发现在服务业领域,顾客忠诚的因子成分主要集中(1) 行为忠诚,强调重复购买; (2) 情感忠诚,指喜爱等情感因素; (3) 认知忠诚,表现形式有偏好、购买时首选和制定决策时优先想到等; (4) 未来忠诚意向[15]。

国内工作满意度研究综述

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Hoppock与1935年发表了博士论文《工作满意度》(Job Satisfactio n), 在该论文中他首次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即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主观反应。此后工作满意度的概念引起了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工作满意度就行了定义。 例如, Locke(1969) 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种情绪性的反应:“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因工作成就感或工作促成价值实现而产生的愉悦情感状态”。Vroom(1973) 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在组织中所扮演角色的感受或情感反应”。Conrad等(1985)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人需求感知与对工作报酬感知间的匹配。Berry (1997)认为工作满意度是一个人对于其工作经历的心理反应。而我国学者胡兴旺( 2005)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于其工作的感觉或对工作中各个层面的一些相关态度”。杨真龙则( 2006)认 为,“工作满意是员工工作态度的整体反映,是员工对工作所具有的总的积极情感,是一名员工对其工作的不同维度的平均态度或总的态度,而不是指对某一维度的态度。” 学者们在研究工作满意度时,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理论架构, 对于工作满意度的描述也就不尽相同,因此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工作满意度概念。从目前国内外的文献来看,虽然各个学者对工作满意度的界定不尽相同, 但大体上都趋于认同工作满意度是一种主观感受。综观各种不同的定义,台湾学者徐光中(1977) 将其大致分为整体性定义、期望差距性定义和参考架构性定义三类。这种分类方法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具体分类如下: (1)综合性定义(overall satisfaction) 综合性定义也称整体性定义,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满意度即指员工对其工作及工作环境所持的一般态度,是其对工作角色综合、整体的情感反应, 是一个相对单一的概念。例如,Weiss等人(1996)指出工作满意度反映了员工 对其工作及其工作环境的评价。Wright (2007) 认为工作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工作的感受及情感状态。这种定义不涉及到工作满意度的多面性、形成原因和过程。 (2)期望差距的定义(expectation discrepancy) 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工作满意度取决于员工所“期望得到的”与“实际得到的”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小满意度越高,反之差距越大满意度越低。例如,Porter(1978) 认为,工作满意度来自于个人在工作中期望得到的报酬与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敬业度研究 【摘要】本文以电网公司为例,通过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员工敬业度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企业内部和员工个人两方面进行考量分析。企业内部方面包括: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以员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企业培训,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体系;员工个人方面包括:个人受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经历、个人人生阅历、个人价值观等。 【关键词】员工敬业度激励职业生涯薪酬体系 在“人”成为当今决定组织成败重要因素之一时,大部分现代企业管理者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把企业的利润和产品建立在企业内部每个员工的辛勤劳动和认真工作的基础上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石。 一、员工敬业度的概念 “敬业”最早在《礼记?学记》中提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朱熹将“专心致志以事其业”解读为“敬业”。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乔治?盖洛普认为“敬业度”使每个员工产生“主人翁责任感”。也是他最早采用科学方法分析的,运用消费者和员工的意见以及其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因素采用科学方法测量和分析,综合统计,总结形成了员工敬业度调查表、调查的指标及标准。 二、员工敬业度调查与分析 总体而言,全部题目的平均分仅为3.64分,这表明某电网公司员工敬业度总体水平介于一般和同意之间,属于中等水平,员工的敬业度得分相对较低。 对样本公司员工敬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是采用因子分析的 分析方法进行的。统计结果显示,影响某电网公司员工敬业度的因素主要有五个,分别可以命名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要求、公司上下级关系、企业直接经济薪酬体系、员工心理收入因素和企业管理模式。分析结果显示,这五个因素能对某电网公司员工敬业度影响因素的累计贡献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立法的文献综述 摘要: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项专业性和职业性的工作,我国的社会工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推动和保障,但目前由于社会工作事业缺乏立法支持,致使社会工作不能全面系统地展开。本文拟从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背景出发,结合境外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在理顺社会工作立法的基本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行本土化实践,实现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立法。 关键词: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立法 ; 社会建设 一、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 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解读实质上就是要解决怎样把社会工作纳入到法律之中来的问题。要想正确解读社会工作立法,就必须要理顺社会立法、社会法和社会工作立法三者之间间的差别和联系。 (1)社会立法的概念在英美法中,社会立法是对具有显著社会意义事项立法的统称,例如涉及教育、住房、租金、保健、福利、抚恤养老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最早的社会立法当数《济贫法》,但最重要的社会立法应该是在19世纪,如当时有《工厂法》、《学徒健康法》和《劳工赔偿法》等。[1]在我国,劳动法制、社会保障法制等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并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法律.通常被称为“社会立法”,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弱势阶层的生存及增进社会整体的福利。 (2)社会法就社会法而言,在外延上,最广义的社会法即国家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有公法和与私法相融合特点的第三法域。狭义的社会法指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中义的社会位居于上述两者之间’。其调整领域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关系、社会保障关系、弱势群体保护关系以及其他应有社会法调整地关系。[2] (3) 社会工作立法目前对于社会工作立法的概念并不明晰,而我们平时谈及的“社会工作立法”更多地足指与社会上作有关的所有法律规范的总称。更进一步说,社会工作立法则可看成是国家关于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改善和管理社会生活、开展社会福利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法律的一个组成部分。[3] 二、社会工作立法的背景文献研究 “社会工作是社会安全阀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4],”其内容和范围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有着不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社会工作可以作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社会工作,包括社会指导、社会政策的制定,社会教育、社会服务、社会预防、社会建设和社会促进等。狭义的社会工作,主要指社会保障事业,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与安置和社会福利等。” 在社会工作的立法背景的研究上,有的学者从当前社会环境视角出发, 认为社会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的根本职能是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谐以人为主体,就必须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即以“社会关系”作为出发点。所以,以人为主体的和谐,其本质是人的关系的协调。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协调,同时还有最为重要的关系,即人与自身关系的协调,即人对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接纳等问题,[5]从理论视角论证了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当前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经验。在其看来,西方社会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工作的立法相关,从英国的《济贫法》开始,就已经了发展社会工作事业的立法工作。法是由一定的物质条件决定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规范性文件。法的特点决定了物质条件一旦成熟,就需要制定、颁布和实施与之相适应法律规范,以确保由该物质条件决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社会工作立法的发展,是由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决定的。纵观中

云南省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第一节研究背景 (1) 第二节研究目的及意义 (1) 一、研究目的 (1) 二、研究意义 (2) 第三节研究内容及方法 (2) 一、研究内容 (2) 二、研究方法 (4) 三、创新点 (4) 第二章文献及理论综述 (5) 第一节文献综述 (5) 一、概念界定 (5)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 (6) 第二节理论综述 (10) 一、激励理论 (10) 二、理性行为理论 (13) 第三节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14) 一、模型介绍 (14) 二、模型优点 (15) 三、估计方法 (16) 第三章工作满意度现状分析 (19) 第一节被访者基本信息分布情况 (19) 第二节被访者自然属性下工作满意度分布 (20) 一、性别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1) 二、年龄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1) 第三节被访者社会属性下工作满意度分布 (22)

一、自身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2) 二、工作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24) 第四章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6) 第一节探索性因子分析 (26) 一、KMO检验 (26) 二、提取公因子 (26) 第二节信度及效度分析 (28) 一、信度分析 (28) 二、效度分析 (28) 第三节相关性分析 (29) 第四节差异性分析 (30) 一、自然属性下的差异 (30) 二、社会属性下的差异 (32) 第五章工作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 (36) 第一节建立模型 (36) 一、总模型 (36) 二、测量模型 (38) 三、结构模型 (40) 第二节参数估计 (41) 一、正态性检验 (41) 二、估计参数 (42) 第三节模型检验及分析 (46) 一、模型的检验 (46) 二、效应分析 (50) 第六章总结 (52) 第一节研究结论 (52) 第二节研究建议 (53) 参考文献 (54) 附录 (58)

员工满意度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及评述

企业员工满意度相关理论研究进展及评述 一.文献研究概况 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他从事的工作及环境因素感受到的一般态度。最早是由Hoppock(1935)在《工作满意度》一书中提出。从1935—1976年的40年间,有3000多篇有关工作满意度的研究论文发表(Locke,1976),这表明了工作满意度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工作满意度之所以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和一些主要的员工行为变量(绩效、流失、缺勤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目前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仍然比较活跃,许多研究者将工作满意度作为自变量、因变量和调节变量来开展研究(Büssing,1998)。 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大类:①对工作满意度决定因素和调节变量的研究;②对工作满意度的结果变量的研究;③对工作满意度水平的调查研究。本文的注意力主要放对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进程的考察上,并针对目前的研究问题做评述,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图1-1 文献样本按年限分布情况 本文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方法。依据分层抽样方法,搜集了近十二年之内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献共120篇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按年限分布情况见图1-1)。并经筛选后,对其中31篇文献做重点研究(文献学习笔记见附录)。其文献样本容量较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十二年内有关员工满意度的总体及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后期关于员工满意度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二.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一)相关理论基础 工作满意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在工作满意度决定因素的考察上, 国内外的研究多在某个激励理论的

背景下进行。根据文献查阅, 笔者发现, 许多研究都是基于以下一个或几个激励理论来进行的。 1. 工作特征理论。哈克曼和劳拉( lawler)是现代工作特征理论的奠基者。他们在总结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员工对工作的反应是由他们对工作特征的知觉所决定的, 而不是由工作的客观特征所决定。工作特征理论模型的基本含义是: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是通过激发员工的三种心理状态而产生的, 即: 工作意义、责任感和对工作结果的了解程度。 2. 公平理论。根据Adams( 1963 ) 的公平理论, 工作满意度的产生来自员工将自己的收益和他人相比较的结果, 也就是说员工所有的不满意和满意几乎都源于自己比较! 后的公平感知。当员工与他人比较, 或与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比较时, 便会对自己的现实工作得出一个判断和态度。根据公平理论,对大多数人而言,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报酬、工作本身、提升、管理、工作群体和工作条件。 3. 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心理学家Maslow创建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类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 人们具有从低等的生理需要到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及至最高等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这一理论, 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就必须了解他们的需要, 并设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只有在满足了员工需要的前提下, 才能使其获得较高的工作满意度。 4. 双因素理论。20 世纪50 年代后期, 美国心理学家Herzberg 提出了双因素理论。他将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的因素称为满意因素或激励因素; 将与工作不满意相关的因素称为不满意因素或保健因素。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工作的一种感受, 这一感受由激励因素决定, 而保健因素的积极方面并不是产生工作满意度的充分条件。因此, 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才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60 年代中期以来, 双因素理论越来越受到研究工作满意度学者的关注。 5. 期望理论。1967 年, 美国心理学家Vroom 提出了期望理论。针对工作满意度问题, 他指出, 工作满意度取决于个体期望与实际取得成就相吻合的程度, 期望未能实现便产生不满意感, 人们只有在他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大于他所期望的回报时, 才会对工作满意。如果从工作中得到的回报小于期望值, 就会对工作不满意。 (二)员工满意度调查及测评工具 在员工满意度的调查方法、内容的研究问题上,学者本基本上保持着一致性,并已初步形成规范。主要差别就在于不同情境下的变量选择的侧重点不同。如张国红(2000)认为调查内容应包括员工对工作本身、回报、背景、工作群体和企业的满意程度五个方面。并提出在调查过程注意的问题,如高层领导对调查的支持、确定员工调查的真正目的、专业人员涉及、分析调查问卷、问题要明确、员工调查要保密等。卢嘉、时勘(2000)认为员工满意度调查步骤是:1.了解企业现状2.确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维度和题目3.对满意度量表进行施测4.对结果进行描述5.对调查进行补充,以备修订以后调查。姚艳红、曾艳(2002)认为调研分析需重视员工工作成就感、分配工作时考虑员工兴趣和特长、工作丰富化、公平竞争和薪酬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供进修机会。王德鲁(2006)以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满意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满意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研发人员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在员工满意度测量方法上,目前在西方国家主要测量方法有语意差别量表、工作说明量表、工作描述指标、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以及彼得需求满意度问题调查表。其中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MSQ是明尼苏达大学工业关系中心的研究者在1957年基于工作适应理论研究得出。量表分为长式量表(21个分量表)和短式量表(3个分量表)两种。短式量表MSQ包括内在满意度、外在满意度和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