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带来一场教学或学习的革命。

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和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学习者在同样的学习方式下进行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者肯定比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者学习要学得好、学得快,因为现代的教学方式跟以前的大不一样。教师不只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主要是直根于学生的先前本有的经验去进行学习。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外部的环境等也是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该从学校抓起,从教育教学抓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少先队活动、小学生活动、班会课、劳动课和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课等,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把文明行为教育融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孝敬父母、说话文明等。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打赌”中,作者和他的父亲有不良的行为,爱吃零食,爱吸烟,通过学习课文,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脏活、不讲卫生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是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是提高基本素质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细心计算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数字,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细心计算,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作业整洁,有负责的精神;在教学平面图形时,细心画图,达到准确无误;在教学应用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题,一字不漏,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一丝不苟;在作业布置中让学生书写数学笔记,使他们养成总结,概括,归纳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在解应用题中,审题是重点,运用对比分析、直观演示及画图示意等方法,让学生说出思路过程,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来体会设想,通过思考,让学生以分析思路、自问自答、书信等多种形式来写数学笔记,写出解题过程,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也可以以意见建议,说出不成功之处,

比如有疏漏、失误、疑异之处,通过分析,找原因,及时补救,并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小结,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特别是有关概念具有更强的“压缩性”,字里行间包含着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课后让学生归纳和概括数学概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圆的周长”教学中,我用铁丝围成一个圆形,然后拉直让学生量它的长度,让学生归纳概括出圆的周长定义。通过写笔记,学生能明确概念的本质属性,形成准确的概念。

4、培养学生观察与操作的能力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首先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事例,如圆桌、钟表、车轮等,并让他们观察这些实物的表面,亲手摸一摸,来认识圆形的特点,在操作中对圆形的特征进行探索,通过看、摸、折等操作活动,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丝不苟,认真审题、细心画图,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习惯的方法很多,教师在教学当中只要依据教材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途径,并按照未成年人的思想任务的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把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贯穿在课堂中,贯穿在各科中,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当中,落到实处,才能培育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培养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功能,接着具体分析了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最后根据影响因素和动机特点着重阐述了如何有效激发、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

[关键词] 学习动机内驱力外在学习诱因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个人成材不仅受智力因素影响(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而且越来越受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意志等)。在实际过程中,学习动机是最核心、最关键的。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它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用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去学习,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上课能集中注意力去吸取知识等,而且也有一定的动力使学习过程中的注意状态和兴趣水平保持下去,在遇到困难时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意志力。由此可见,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

二、学习动机的涵义和功能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二)学习动机的功能

从学习动机的涵义中,我们可以知道学习动机的三种功能:

1、激活功能:即学习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学习活动。如:儿童到学校来学习的动机,是希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或者是希望成为学生的动机驱使;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而又缺乏相关的知识无法解决时,就会出现内心的紧张状态,为克服这种状态,学生就会采取各种行动。

2、指向功能:即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学生的行为指向某一学习目标。如:在语文学习上,学生会上课认真听讲,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如遇到不懂问题,会请教老师或者翻阅有关的书和资料。

3、强化功能:即当学习活动产生以后,学习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学习活动。当达到学习目标,学习动机就会终止这种活动,如果没有学习动机将驱使维持或加强这种活动,或者转换方式来达到。学

习动机越高,效率也越高。但动机过强,就会出现高度的紧张和焦虑,注意力与知觉的范围缩小,思维受到一定的抑制,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应保持适中的动机强度,才会真正促进学习行为。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学习动机作为一种过程和状态,它的形成不仅受内驱力的影响,还受到外在学习诱因的影响。内驱力是武德沃斯提出的,指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学习的内驱力包括心理内驱力和社会内驱力。心理内驱力主要指求知欲、焦虑、自我有效感;社会内驱力包括:依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等。外在学习诱因是指来源于学生个体外部,对学生的学习起刺激、强化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期望、竞争、奖惩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学习动机的发展。

(一)心理内驱力

1、求知欲

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求知欲来源于好奇心。当新奇的刺激出现时,人们会引起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当然,教师高水平的教学,学生独立钻研精神的培养也是发展求知欲的必要条件。

2、焦虑

焦虑主要通过对刺激的情绪反应而对学习起强化或弱化的作用。当某一刺激对其自尊产生威胁,而个体自感没有能力应付时,焦虑就产生了。焦虑水平高的人比焦虑水平低的人具有更高的内驱力水平。关于学习成绩与焦虑水平的实验证明:一个人如果焦虑水平适度(不很高也不很低)的话,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如果焦虑水平太高,学习成绩反而会下降(内驱力水平太高所致),这在考试中经常会遇到。因而,对于一个长期焦虑水平较高的人,不应再给他增加压力,否则就会增强他的内驱力,导致他行动混乱,成绩下降;而对一个长期焦虑水平低的人,给他增加一点焦虑,就可能提高他的内驱力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3自我有效感

自我有效感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影响学业成绩所持有的有效或无效的主观体验。自我有效感的强弱,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学习结果紧密相联。学习优秀的学生取得了理想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形成较强的自我有效感,较强的自我有效感又激励学生继续努力,进一步证实和加强最初的自我有效感;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结果,容易使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即使努力学习也难以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因此便有可能形成较弱的自我有效感。(二)社会内驱力

1、依附内驱力

依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大人(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学习、工作搞好的一种需要。这是学生在对长者和同伴在情感上具有依赖性。

2、自我提高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以自己的胜任力和学习成就而赢得相应学习地位作为学习动机,主要着眼于获得一定的学业成就以获得相应地位,并满足其自尊心。自我提高是人所特有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与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抱负水平有关。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成功标准都不同。两个学生考试成绩都是60分,对于抱负水平高的学生可能体验到惨败,甚至于痛哭流涕,而对抱负水平低的学生来说却可能体验到成功。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抱负有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三)学习诱因

1、期望

期望是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成绩的一种预期的希望。心理学和教育学都非常重视期望对

学生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里翁效应就很说明问题。教师和家长若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或学生的期望。就有可能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动力,对他们的学习起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期望值不能太低或太高,太低起不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太高了又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使其焦虑水平过高,对某些学生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心理学家维果次基认为恰当的期望值应与学生的抱负水平相当。因此,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理想、抱负和实际的智力、能力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略高于学生水平的期望,使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即所归的“跳一跳,摘果子”。

2、竞争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为了自己的正当利益、要求和需要同他人(或群体)争胜的行为特征或心理倾向。竞争包括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同龄人的竞争。同学之间的竞争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对学生的自尊、荣誉构成威胁,因此是强化学习动机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也不能过滥地使用这一手段,因为同学之间的竞争是以人际比较为前提,带来的厌力较大.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会直接挫伤学习情绪和动机。有些老师喜欢将全班学生的成绩张榜公布,排名次,虽然对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的确会起到促进作用,但也应认识到它的负面效应。

3、奖惩

奖惩,奖是指用愉快的事件(或刺激)鼓励、激发个体正当行为的发生;惩是指用不愉快的事件和刺激抑制或消除个体不恰当的行为的发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就非常主张通过奖惩对学习行为起强化作用。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奖惩必须运用得当,否则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调查研究

(摘要)经过对榜头中心的9000名1—至6年级学生及350名教师进行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关系密切,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学习内容;教学态度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全过程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一种强大的内趋力,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提。一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热情,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改倡导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这样会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浓厚的兴趣、欲望,进而全身心地参与探索、研究等学习活动的全进程。

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明确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当前,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我选择了“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课堂教学关系”这一课题研究。本研究考察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旨在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时间:2004年6月至2004年11月。

2、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榜头中心一至六年级1000名学生,50名教师。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对榜头中心20所小学的师生进行了调查,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2000份,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992份。

三、现状与分析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存在显著差异。

表一: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结果调查表

调查内容选项与数据分析

你对数学学习很感兴趣有点兴趣没有兴趣

208份占21% 356份占36% 428份占43%

多么触目惊心的百分率!多么让人深思的事实!无独有偶,《江苏教育研究》2001年11月刊载的一则调查数据:某研究机构曾对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学校20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学生不喜欢数学。这一惊人数据警示我们,作为自然科学的支撑学科——数学,它应该呈现给学生的巨大魅力已丧失殆尽!

(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教师关系密切。

表二:学生学习兴趣与教师关系调查表

教学态度上课形式

和蔼散慢粗暴灌输式互动式自学式

喜欢88.7% 17.2% 0% 15.7% 72.3% 18.4%

较喜欢9.1% 23.6% 4.1% 28.1% 19.6% 21.5%

不喜欢2.2% 59.2% 95.9% 56.2% 8.1% 60.1%

从上表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态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成正比,民主型的教师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喜欢。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教法单一、枯燥学生学而无味,影响学习兴趣;教师放任自流的“自学式”教学使60.1%的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引发多数学生的兴趣。

(三)、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三:各年龄段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情况调查表

学习内容

计算概念定义综合应用题几何图形

一年级70% 5% 10% 15%

二年级67% 3.6% 13.4% 16%

三年级57.8% 4% 14.6% 23.6%

四年级41% 4.7% 27.8% 26.5%

五年级32% 5.6% 32.8% 29.6%

六年级23.2% 4% 39.5% 33.3%

从上表可以看出: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中的计算等过程感到新颖有趣,但还不去注意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开始追求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调查表明,从中年级起,学生就更加喜欢比较新颖、需要开动脑筋、有挑战性的学习作业。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更愿意去解答有实际意义的应用题,而不愿演算算式题。学生对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定义不感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对学习越感兴趣,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生活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知识较感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还在初步发展中,这正验证了小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由于数学学科更多地涉及到抽象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它的不利之处,但是,如果能够在教学中注意数学的趣味性,多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是可以培养起来的。

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学生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问题行为形成机制初探

提要: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测查了学生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问题行为间的关系。发现学业成绩不良者和受同伴排斥者的问题行为比其他学生更多、更严重,他们都表现出与学习有关的过失行为和攻击性行为。这一结果为"学业失败和交往失败所引起的心理挫折是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这一理论推断提供了实证依据。

关键词:问题行为学业成绩同伴交往心理挫折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于中小学生中的一类"有问题的"行为的总称,它总是以具体的行为方式体现在具体人的身上,如有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有的打架斗殴;有的说谎、欺骗;还有的学生孤僻离群、敏感多疑等等。问题行为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妨碍集体活动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它阻碍儿童的智能发挥、品格形成和个性发展,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因此,探明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和矫正措施十分必要。

关于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学者们作过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和分析。如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指出1,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是引起和加重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问题行为的出现往往是作为逃避由挫折引起的紧张和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与此相似,我国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2,学生在学习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的失败是其所受挫折的主要来源。有些学生在受到挫折后作出消极行为反应,这些行为可能导致学生再一次的失败和挫折……一旦对挫折的消极行为形成相对稳定的行为习惯,也就转化成了问题行为。上述推论侧重于思辨性的理论分析,本研究拟通过实验为这一假设性推论提供实证依据。具体将测查学生成绩好坏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学业失败学生的问题行为特点,测查同伴关系好坏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受排斥学生的问题行为特点,从而分析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学生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探明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为某中学初中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126名(男62人,女64人),平均年龄13.8岁。该校是一所普通初级中学,学生来自没考上重点中学和高级中学的落榜生,总体素质比较低。

(二)研究步骤

1、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选出

以该校语文、数学的入学考试及期中、期末共六次考试成绩的累积平均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指标。三个班学生成绩的F检验无显著差异(F=2.686,F(2.123)=3.07,P>0.05)。将成绩低于所在班累积总平均0.5个标准差的学生定为"学业失败学生"(共44人);将成绩高于所在班累积总平均0.5个标准差的学生定为"学业成功学生"人);其余的定为"学业中等学生"(共47人)。

2、不同同伴关系学生的选出

采用"社会关系测量法",分别算出各班肯定提名得分和否定提名得分的平均数、标准差,以此作为区分在同伴中受欢迎程度的指标。将正分高于平均肯定提名得分0.5个标准差,负分绝对值低于平均否定提名得分绝对值0.5个标准差的学生定为"受欢迎者"(共24人);将负分绝对值高于平均否定提名得分绝对值0.5个标准差,且正分低于平均肯定提名得分0.5个标准差的学生定为"受排斥者"(共14人);将正分低于平均肯定提名得分0.5个标准差,且负分绝对值也低于平均否定提名得分绝对值0.5个标准差的学生定为"受忽视者"(共25人)。其余属于同伴交往中的"普通者"。

3、"问题行为"评定问卷的编制和使用

笔者先以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为依据,列出40余种学生在学校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行为,然后请不同教龄的初中教师按这些行为在学生中发生的经常性和普遍性(发生次数和人数),根据经验对所列问题行为排序,在此基础上确定意见较集中的27种问题行为,制成学生评定问卷和教师评定问卷。学生卷,要求评定者按每条问题行为表现,写出班上3个最常出现该行为的学生姓名,学生每被提名一次记1分;教师卷,要求班主任对班上每个学生的各项问题行为按"经常如此"、"偶尔如此"、"从不如此"作出

评定,分别记2分、1分、0分。之后,将每个学生被同学提名的次数(分数)与教师评分加在一起作为衡量其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指标,得分越高问题行为越严重。将总分高于班级平级得分0.5个标准差的定为"问题行为严重者"(共28人);将总分低于班级平均得分0.5个标准差的定为"问题行为轻微者"(共55人);其余为"中等者"(共43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学业成绩与问题行为

1、不同学业成绩学生的问题行为比较

为了探明学业成绩好坏与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关系,特作3×3表的独立性X2检验(见表1)。

表1:学业成绩与问题行为间关系的X2检验

问题行为严重轻微中等

学业成绩

成功 3 20 12

失败227 15

中等 3 28 16

结果表明,学业成绩不同的学生在问题行为严重程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35.1,P<0.01),显示了学业成绩好坏与问题行为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依从关系。

为了进一步比较学业成功学生与学业失败学生问题行为严重程度的差异,作3×2表的X2检验(见表2)。

表2:学业成功者与失败者问题行为比较的X2检验

问题行为严重轻微中等

学业成绩

成功 3 20 12

失败22 7 15

检验结果表明,两组学生的问题行为在严重程度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20.27,P<0.01),学业失败学生与学业成功学生相比,不仅问题行为多,而且在程度上更加严重。

2、学业失败学生的问题行为特点

学业失败的44名学生中,有22人属于问题行为严重者。为了深入分析这些学生在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上的特点,分别统计了22人在各项问题行为上的得分,从中挑迭出在学生评定卷中得分高于10分,并且被教师评定为"经常如此"(记2分)的行为,作为该生的主要问题行为。在此基础上再综合考察22名被试的主要问题行为,将一半以上被试共有的四种问题行为挑选出来(见表3),作为学业失败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

表3:学业失败学生的主要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人数比例

上课不注意听讲2195.9%

拖欠作业17 77.3%

考试作弊13 59.1%

骂人、讥讽人11 50%

由表3可以发现,学业失败学生在问题行为的具体表现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大量的问题行为属于学习上的过错,如上课不注意听讲、拖欠作业及考试作弊;另一个特点是攻击性问题行为比较多,如骂人、讥讽人。

(二)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

1、不同同伴关系学生的问题行为

比较不同同伴关系的126名学生,通过"问题行为评定问卷"的测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行为,其间的关系及人数分布如表4.X2检验的结果表明,不同同伴关系的学生在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上存

在着极显著的差异(X2=32.79P<0.01),同伴关系好坏与问题行为严重程度间有依从关系。西方有研究指出3,受排斥儿童与其他儿童相比,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都表现出更多的问题行为。为了解本研究中不受欢迎学生(受排斥与受忽视)与受欢迎学生及普通学生在问题行为上的差异,分别作表4,表5的X2检验。

表4:受排斥者与其他三类学生问题行为比较的X2检验

受欢迎(24人)受排斥(14人)受忽视(25人)普通者(63人)

问题行为

严重 3 11 5 9

轻微14 0 932

中等7 3 11 22

由表4可见,受排斥的14人中,问题行为严重者占绝大多数(11人),而受欢迎的24人以问题行为轻微者居多(14人),二者差异非常显著(X2=18.84,P<0.01);受忽视的25人中,以问题行为中等及轻微者居多(共20人),而受排斥者大多问题行为严重,差异非常显著(X2=13.8,P<0.01);普通同伴关系的63人中,大多数是问题行为轻微者(32人),与受排斥者相比,二者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X2=25.98,P<0.01)。

以上结果表明,受排斥者与其他三种同伴关系的学生相比,问题行为明显严重。

表5:受忽视者与普通学生问题行为比较的X2检验

同伴关系受忽视普通学生

问题行为

严重 5 9

轻微932

中等11 22

表5的检验结果表明,受忽视学生与普通学生相比,?二者在问题行为严重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X2=1.60,P>0.05)。说明同属于不受欢迎者的受忽视者并不像受排斥者那样,问题行为既多又严重。他们的问题行为并不比普通同伴关系的学生严重。

表4和表5的结果与前述西方研究结果相似,反映出"受排斥儿童问题行为较多"是个普遍现象。

2、受排斥学生的问题行为特点

西方研究表明4,受排斥儿童的问题行为倾向于攻击性的、过失性的、过度活动及社交退缩性的。此外,他们为了逃避学校中遭受的挫败而退学、犯罪和精神异常的可能性也都比较高。为探明本研究中受排斥学生在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上的特点,据"问题行为评定问卷"的测查,选出其中问题行为严重的11人,在27项问题行为上分别统计每人每项的得分,以得分高于12分(学生评分高于10分加上教师评为"经常如此"即2分)的问题行为作为该生主要的问题行为。一半以上被试共同的问题行为代表了受排斥学生的问题行为(见表6)。

表6:排斥学生主要的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人数比例

上课不注意听讲10 90.9%

拖欠作业8 72.7%

考试作弊763.6%

骂人、讥讽人654.5%

从表6可看出,受排斥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上课不注意听讲"等过失行为,以及"打架、骂人"这类攻击行为。这与西方研究结果相似。限于本研究样本比较小,没有发现这类学生的退缩倾向,这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三)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学业成绩,同伴关系都与问题行为有依从关系,那么,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是否有关?由学业成绩差和同伴关系不良所导致的问题行为有何异同点?基于这种思考,本研究首先作了

4(受欢迎、受排斥、受忽视、普通者)×3(成功、失败、中等)表的独立性X2检验(见表7)。

表7:同伴关系与学业成绩间关系的X2检验

受欢迎受排斥受忽视普通者

学业成绩

成功10 1 2 22

失败 4 9 14 17

中等10 4 924

检验表明,同伴关系不同的学生,其学业成绩也明显不同(X2=18.87,P<0.01),显示了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之间的依从关系,学业成绩的好坏与同伴关系好坏是相互影响的。进一步比较学业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受欢迎程度(人数分布见表7),二者差异十分显著(X2=14.9,P<0.01),表明学业成功的学生比学业失败者受欢迎,学业失败的学生大部分也是受同伴排斥的学生。

此外,比较受排斥者与学业失败者的问题行为931学业成绩、同伴交往与学生问题行为关系的研究特点不难发现,二者都较多地表现出"上课不注意听讲"、"拖欠作业"等与学习有关的问题行为。

四、讨论

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总的来看,它是环境和个体或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在有关理论分析基础上,以实验结果为依据,对问题行为的形成机制,及学业成绩、同伴关系、问题行为三者间的关系作如下讨论。

(一)学生在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败是导致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

问题行为和其他任何行为一样,都是由动机驱使和维持的。动机以需要为基础,以需要的满足为目标。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有时会受到阻碍,致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这时便产生了心理挫折,并通过一定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出来。采取消极反应方式的人们往往通过幻想、倒退、回避、自我惩罚或敌对、攻击等行为方式,试图以此来减轻由挫折造成的紧张和焦虑。但这些消极反应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却可能导致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造成恶性循环。本研究对不同学业成绩和不同同伴关系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表明,学业失败者和受同伴排斥者比其他学生的问题行为更多,更严重。

根据这一结果,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学业上和交往上常遭失败的学生,由于其成就需要和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经常体验到由挫折引起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引发了消极行为反应,当它反复出现并成为学生惯用的反应方式固定下来后就转化成了问题行为。本研究对学业失败学生和受排斥学生问题行为特点的调查,有助于说明这一分析的合理性。

研究表明,学业失败者和交往失败者都有攻击性行为表现。这都可解释为他们对学业和交往失败所引起的不良情绪的发泄。此外,受排斥学生还表现出"起哄"、"出风头",这可能是他们为引起同学和老师的注意而故意表现自己,也是对正常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消极行为反应。通过上述论证,我们认为,作出学业失败和交往失败所引起的心理挫折,是导致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的推论是合乎逻辑的。

(二)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和问题行为三者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

通过研究和进一步思考,笔者认识到,学业成绩、同伴关系与问题行为三者之间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复杂的交互作用关系。学业失败和交往失败既是造成问题行为的原因,也是某些问题行为引起的结果。

首先,学业成绩不良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其中同伴关系不良影响学习情绪而导致成绩下降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应考虑到因上课不注意听讲等问题行为导致了学业失败。

其次,学生的同伴关系不良与学业成绩不良及某些问题行为的影响有关。笔者调查和访谈发现,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及经常骂人、打架、说谎的学生最容易受到排斥;而长期的同伴排斥导致儿童消极看待自己和他人,产生了更多的问题行为。因此,研究虽表明学业成绩不良和同伴关系不良是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学生不良和同伴关系不良在先,问题行为在后。

此外,也不是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就一定有问题行为,只能说他们比学业优秀的和受欢迎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大。

五、小结

1.本研究发现,经常遭受学业失败的学生比学业成功学生的问题行为多,主要是学习上的过失行为。表明学业失败可能是导致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

2.在同学中受到排斥的学生,比其他学生的问题行为明显严重,主要是学习上的违规行为、攻击性行为和出风头,起哄。表明同伴交往失败是产生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3.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多数也是不受同伴欢迎的学生。表明学业成绩与同伴关系对问题行为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交互作用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概要 Ⅰ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 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构成来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意义表征。学习可以分为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低级学习属于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所包含的原理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高级学习属于结构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概念,各种原理与概念的相互作用不一样,是非结构化的、情境性学习。传统学习领域,混淆了低级、高级学习的划分,把概念、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学习应是要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策略概括化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 二、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 1、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应善于引发学生观念上的不平衡,高度重视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充分注意每个学生在认识上的特殊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元认知能力。教师是解决问题教练和策略的分析者,应十分注意对于自身科学观和教学观的自觉反省和必要更新。 2、注重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教学。开发围绕现实问题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尽量创设能够表征知识的结构,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尽可能将学习者嵌入到和现实相关的情境中,作为学习整体的一部分,更有利于促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内容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已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的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育的诸多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意义。一、学习是主体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识论反对机械反映论。它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的、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而成的。在认识论的基础上建构主义提出

了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传统的学习是一种"反映"的观念更能体现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的角度来看问题强调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的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了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的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烈主张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习者个体出发从人出发以人为本真正把学习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放在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首位。这种观点尊重学习者个体的观点与个性把学习者看作一个发展的、能动的个体。虽然每个个体都会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又都有其独特的内部文化。

【VIP专享】简述建构主义理论

一、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主要观点:(P33) 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②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即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对旧知识的重组; ③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对教育技术的影响:(P36) 1.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 a.自上而下的展开教学进程 b.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概念 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非线性、网络化的设计思想,更符合人类学习特征。 2.情境化教学:使得教学形式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自主学习。 3.重视社会性互动:建构主义的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在教学中广为采用。 二、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P48) 主要内容: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概述(三大类十个层次) 1、做的经验: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演戏; 2、观察的经验: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影和电视;录音广播和静态图像; 3、抽象的经验: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基本观点: ①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住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②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③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⑤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三、简述常用的视听媒体及其教学应用方式(P70,79) 常用的视觉类教学媒体设备:光学投影仪、照相机、视频实物展示台、大屏幕电子投影仪等。 听觉类教学媒体:录音机、CD唱机与CD光盘等。 视听类教学媒体:电视系统和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与DVD等。 教学应用方式 1利用视觉媒体辅助教学常用的方式有:图示讲授法、实物实验演示法、录音配合教学法 2利用听觉媒体辅助教学主要作用于应用方式是:扩大教育规模和范围、提供标准典型的声音示范、提供个别化学习的听觉自学材料。 3利用视听媒体辅助教学常用的方式有:主体式教学、补充式教学、示范式教学、个别化教学 四、简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P87) 模式1.操练与练习。主要用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练习阶段的功能。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 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②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面发挥指导作用: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②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③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第二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不同的建构主义理论在具体观点上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有关知识、学生、学习和教学等基本问题上还是存在一些共识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些基本的共识和观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在一定程度上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知识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能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因为这些理解只能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用我们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具体情境总有自己的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二、学生观 建构主义者完全否定心灵白板说,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并且,这种解释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作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

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静海县2015年暑期培训作业姓名:刘宝双乡镇:中旺学校:大庄子中学您的教龄:13 培训类型:骨干培训_ 培训学科:语文 培训时间:2015.8.18 主讲人:刘金明_ 培训内容:学习理论与教学 作业题目: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 作业成绩:_____________

教学中如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三种。无论哪一种形式,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特别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其次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及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中,我得到启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中心的确立,教学目标的设定,内容意义的建构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教学中较好地体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就结合一些案例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支架式教学的案例 支架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的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我在教学八年下《巴东三峡》之前,先钻研了教材,收集了一些参考资料,抓住了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的特点。教此文时,我以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概念为突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试验。课前,我拟定教学目标为: 1. 了解游记的一般特点。 2. 掌握作者的游览行踪,理清写作思路。 3. 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围绕这一目标我设计了三课时: 第一课时我在进行常规教学之余,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基本内容:“谈谈对长江三峡的总体印象”待学生弄清楚后再品读:“西陵峡”,这部分主要引导学生品语言、品画面、悟谚语等;第二课时品读:“巫峡”时,抓修辞;第三课时品读:“瞿塘峡”,看两岸的人文景观,揣摩作者感情。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能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建构还是十分满意的。因为这样做实际上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话题的问题。 2. 教学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能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关。

建构主义教育观

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般认为,建构主义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认知主义,其核心主要体现为对两个问题的探究:知识是什么?学生如何获得知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和认识显然也将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建构主义有不同的学术派和理论观点,如个人主义和教师建构主义,前者以瑞士的认知心里学家皮亚杰为源头,后者以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家维国茨基为代表。但从根本上讲,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以符合或对应客观存在为依据,也不是以此作为判断其真假的准则,认知或学习也不是机械地复写客观世界。相反,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一种学习者的主观建构,学习者积极、主动并有意义地面对、接纳外界的各种刺激,解决各种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从而适应并改造世界。概括而言,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基本主张。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先于或者独立于学习者而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具有个人性、情境性; (2)学习观。学习者的学习或知识建构是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其基本模式或流程就是:面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学习者产生困惑、问题或兴趣→学习者调用自己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的身心器官和己有知识结构→学习者强化与他人、社会、整个世界的相互作用→学习者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

(3)学生观。学习者之所以积极主动地对面临的各种刺激产生反映,是因为学习者本身就有建构知识的潜能、动机和可能性,所以,认知或学习不是发现已经客观存在的知识、接受知识的活动,而是探究、发明、建构知识的作用或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这些观点主要通过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大量研究体现出来,综合看来,建构主义的学习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2)建构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总是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从而获得具有独特意义的知识。 (3)累积性的学习。建构主义认为,任何学习都建立在先前学习的基础上,知识的累积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这不是知识的剪刀堆积,而是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和质变。 (4)目标指引的学习。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学生之所以主动积极,是疑问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为自己设定了目标。显然这些目标也是学习者建构学习的一部分。 (5)反思性学习。学习者结合自己的先备知识,能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任务,是因为学习者对学习者情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自我监控、自我检查和自我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革命,是影响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发展走势的重要力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即关于人是如何学习的和知识的本质观点,日益成为教育领域的流行话语。固然,我们没有必要趋附于某种流行,但是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G.Hein,1991)。[1] Jonassen(2000)认为,过去的十年见证了人类有史以来学习理论发生的最本质与革命的变化。当代学习的情境概念、社会文化概念和建构主义概念是建立在跟传播学、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不同的本体论与认识论基础上。人类已经进入学习理论的新世纪。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理论基础分享着如此多的假设和共同基础,也从来没有关于知识与学习的不同理论在理念和方法上是如此地一致。[2]一场改变人类学习理念与教学设计的革命已经兴起。 一、建构主义的十大理念 (一)建构主义的渊源与流派 建构主义的渊源主要有哲学和心理学两大渊源,在流派上表现出六大类型。 1.哲学渊源。主要包括18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G.Vico的“新科学”,19世纪德国哲学家LKant的“哥白尼式的哲学革命”和20世纪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学家J.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3]Vico认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当今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V.Glasersfeld称Vico是“第一位清楚明确地描述建构主义的人”。Kant创建了以主体能动性为中心的批判哲学,其主要价值在于全面提出了主体性问题,揭示了认识的双向性运动: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构与创造自身。Kant被建构主义者奉为鼻祖之一。Dewey认为,经验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心思想是主体有目的地选择对象的基础上的主观“创造”,特别强调经验的能动性和发展性,认为经验是由现在伸向未来的过程,是对现有事物的一种改造,学习是基于行动的、在不确定性情境中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显然,Dewey的经验自然主义已经蕴涵着丰富的建构主义思想。 2.心理学渊源。主要包括J.Piaget的结构与建构观、L.Vygotsky的心理发展理论和J.Bruner 的认知学习理论。Piaget从主客观相互作用,即从活动一动作的角度研究了认识的发生问题,突出强调了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能动性,认为知识是一种结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产生。Vygotsky主张,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必须以文化历史的观点,在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作用的相互联系之中来进行。人的心理发展有两条相互联系的一般规律:一是人的心理机能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二是人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有可能转移至内部, 内化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Bruner认为,学习是一种积极的过程,学习者依靠自己现在和过去的知识建构新的思想和概念。其认知学习理论特别关注知识的结构、学习者的内部动机、多种认知表征方式(动作、图像和符号)、探索与发现未知知识、直觉思维、从多重观点中建构知识和价值等。Bruner的认知学习理论革命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雏形。 3.流派。建构主义是一种流派纷呈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目前主要有6种类型: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社会文化认知、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系统论。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谈谈你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影响着后继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思想观念反映在教学上,认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世界的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者根本无视在这种传递过程中学生的理解及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认知主义者,基本上还是采取客观主义的传统。他们认为世界是由客观事物的特征以及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构成。他们与行为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认知过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这些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由于建构主义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学习者就更具有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提供个体的学习风格。因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会带来一场教学或学习的革命。 例如:一个经验丰富的学习者和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的学习者在同样的学习方式下进行学习.经验丰富的学习者肯定比一个没经验或经验不足者学习要学得好、学得快,因为现代的教学方式跟以前的大不一样。教师不只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主要是直根于学生的先前本有的经验去进行学习。主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外部的环境等也是重要因素。 从心理学技术的角度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 为了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应该从学校抓起,从教育教学抓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这是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本人浅谈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通过少先队活动、小学生活动、班会课、劳动课和思想品德及思想政治课等,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校规校纪,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 在语文教学中,把文明行为教育融入在课堂当中,让学生懂得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孝敬父母、说话文明等。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课文“打赌”中,作者和他的父亲有不良的行为,爱吃零食,爱吸烟,通过学习课文,我让学生说出自己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比如说脏活、不讲卫生等方面,从而使学生懂得了文明行为和文明习惯是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是提高基本素质的要求。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细心计算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让学生认真审题,看清数字,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细心计算,对计算结果自觉检查,作业整洁,有负责的精神;在教学平面图形时,细心画图,达到准确无误;在教学应用题时,要逐字逐句地读题,一字不漏,做到读准读好读懂,一丝不苟;在作业布置中让学生书写数学笔记,使他们养成总结,概括,归纳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的能力 在解应用题中,审题是重点,运用对比分析、直观演示及画图示意等方法,让学生说出思路过程,动手操作,灵活运用解题方法来体会设想,通过思考,让学生以分析思路、自问自答、书信等多种形式来写数学笔记,写出解题过程,写出本课学习的收获,也可以以意见建议,说出不成功之处,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 例分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建构主义”简单介绍及案例分析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所蕴涵的教学思想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学习环境和教学原则等6个方面。在师生定位方面,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案例分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教材分析:内容史实比较多,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建构网络环境下 “自主学习”的教学课堂 一、基本环节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在传统的教学观中,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而不是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这样做虽然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方便,但却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建构主义教学就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教师的职责就是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4个要素。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的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网络教学不受时空的限制,注重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它使教学机会平等的原则得以贯彻,使因需学习的愿望得以实现,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据此,我们确定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课堂的基本环节为:“创设情境,激发动机——独立操作,自主探究——交流

合作,信息重构——诊断反思,自我评价” “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就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产生冲动,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变过去的被动接受学习为因需的自主学习。 “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指的是学生在自己确定的学习目标指引下,按照自己设想的探索途径去学习,以达到自定的学习目标,它包括教材的学习、课件的利用、网上资料的查询等。这样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 “交流合作,信息重构,”是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交流,它包括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过程和方法的交流、个人观点的探讨等。这种既尊重个人意见,又注重互动学习的方式,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以各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澄清所生的疑虑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形成正式的科学知识。 “诊断反思,自我评价”意思是学习者通过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评价自己学习过程和方法,为今后更成功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二、基本类型 (一)、情境模拟:利用网络虚拟现实情景,提供给学生一个多途径的、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通过情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的基本理论,我们已经学习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现在我们要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建构主义是继认知主义后学习理论的又一场变革。它对当前的教学改革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建构主义者喜欢讲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鱼的故事”。鱼心目中出现的是“鱼化”了的鸟、牛和人。鱼只能依据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虽然这是一则夸张化得寓言,但是冷静的反思一下现实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寓言的影子。 这个故事形象的向我们揭示了建构主义的思想: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对世界赋予的意义,却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人们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世界,建构主义者关心的是如何以自己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什么是建构:建构一词本用于建筑加工中,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把已有的零件、材料制成某种结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引入“建构”的概念,把学学习过程比拟成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加工和处理,把新知识和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联系,建构成认知的结构。 建构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形成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 在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对当前信息的理解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但不是简单地提取和套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而是要依据新经验对原有经验本身做出某种调整和改造。

下面,我们就从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看法、对学习的看法、对学生的看法、对教师的看法、对教学的看法来全面认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什么是知识呢?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成果。我们首先会想到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历史知识等不同学科的知识。这些不同学科的知识,作为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成果,通常以书本等各种载体的形式存在,并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当一个人通过各种载体获取知识,并将知识贮存于头脑中时,知识便为个人所拥有,成为个体的知识。建构主义是如何看待知识的呢? 1、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反映。知识不等于与绝对真理。它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它并非绝对真理,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发生变化,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深入,会出现新的假设。 2、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法则,需要具体情景对知识再创造。意思是知识并非绝对真理、万能的,能解决任何问题。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能够变通。例如:1+1=2?在某些情况下不成立。如一群羊+一群羊=?;一块橡皮泥+一块橡皮泥=?一桶水+一桶水=? 3、知识具有个体意义。虽然可以以文字符号把知识表达出来,但是不同的学习者对同一知识形式有不同理解,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起来。“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经验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经验理解也不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也就不同。 建构主义的这种知识观虽然过于激进,但是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值得我们深思。课本知识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比较正确的解释而已,并非绝对正确。也不要把课本知识看成绝对权威。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

(最新整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

(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对教学的启发的全部内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及对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新世纪善于学习的终身学习者,使他们能够自我控制学习过程,具有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反思与批判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知识观,也给传统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使教学的中心由教师向学生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彻底地改变传统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 1.知识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号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征.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是他对客观世界的心理体验,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和改写,随之出现新的解释和假设. 知识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自然与社会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都适用的解决方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是需要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 2.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个体之外,尽管通过语言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且获得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对这种知识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叫理解,而是被动的复制式的学习,学生掌握的所谓“知识”只是一些抽象的、无意义的符号。 3.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或假设,并不是解释现实世界的“绝对参照”。某一社会发展阶段的科学知识固然包含真理,但并不意味着终极答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有更真实的解释。 4.任何知识在为个体接收之前,对个体来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也无权威性可言。所以,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要以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者是谁?后来继承和发展这是谁? (1)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自191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2)基本观点: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假设是:认识既不起因于主体(成熟论者所强调的),也不起因于客体(行为主义者所强调的),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相比之下,学习从属于发展。皮亚杰不认为认识的生长仅仅是经验的结果,而是强调个体在认知生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皮亚杰坚持认为,只有在学习者仔细思考时才会导致有意义的学习。学习的结果,不只是知道对某种特定刺激作出某种特定反应,而是头脑中认知图式的重建。决定学习的因素,既不是外部因素(如个体生理成熟),而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在他看来,对儿童思维运演变化过程的描述,本身就构成了对学习的解释。 (2)维果斯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白俄罗斯人(Belorussia),前苏联(俄国)的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他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和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与言语、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他毕生从事心理发展问题,重点是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生和发展。他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维果茨基与A.H.列昂节夫和A.P.鲁利亚等人由此形成了一个极有影响的文化历史学派——“维列鲁学派”,在30年代显得特别活跃。维果斯基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学者,他既提出了有独到见解的理论,又创造性地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在思维和语言等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中,他提出的观点和应用的方法都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在苏联心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是什么? (1)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 (2)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因为个体先前的经验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的意义,无法确定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就是世界的最终写照; (3)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与他人磋商并达成一致,并不断地加以调整和修正,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4)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由于事物存在复杂多样化,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经验存在独特性,每个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 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观点是?

建构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作者:温彭年;贾国英教育理论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 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们认为,主体不能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识原则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主要有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等人。 1.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 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由此出发,他将立足于“行动”的学习与不确定情境中的探索联系在一起,正是情境内在独特的、积极的、不确定性才能使探索存在并激励和指导着探索的前进。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成和经验的改造,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运用探索的知识产生新概念。 2.维果茨基教育思想 俄国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也是十分重要的。维果茨基坚信,儿童是在摆脱日常概念和成人概念的“张力”中学习科学概念的。如果仅仅将源于成人世界的预成的概念呈现给儿童,那么他就只能记忆成人有关这一想法所说的一切。他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茨基很重视学生原有的经验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他们将学习者的日常经验称为“自下而上的知识”,而把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称为“自上而下的知识”,自下而上的知识只有与自上而下的知识相联系,才能成为自觉的、系统的知识;而自上而下的知识只有与自下而上的知识相联系,才能获得成长的基础。 3.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观点 建构主义的先导当属皮亚杰。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基于他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的观点。他发展了发生认识论,区分出一个孩子在建构一种世界模式时,必须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他确信,学习最基本的原理就是发现。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他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 从现实缘起来看,建构主义是针对传统教学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像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这种观点很快引出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他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有人对传统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做了这样的概括:(1)不完整,过于空泛,过于脆弱;(2)惰性,无法在需要的时候运用;(3)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如何缩小学校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这是建构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与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作为教育界的一种新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对学习和教学作出了新的解释,以这种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设想,这对改革传统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