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试题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试题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试题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试题

第四节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男性,60岁,近1个月来每天午睡或夜间2点发生胸骨后压迫性疼痛,每次持续20分钟,含硝酸甘油5分钟缓解,临床诊断变异性心绞痛,胸痛发作时心电图的改变应是A: 有关导联的ST段抬高

B: 有关导联的ST段下移

C: 心电图无变化

D: 有关导联T波倒置

E: 有关导联有异常Q波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2、[1分]下述心绞痛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除了

A: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B: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C: 梗死后心绞痛

D: 变异性心绞痛

E: 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3、[1分]下列哪种情况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A: 夜间发生心绞痛

B: 卧位心绞痛

C: 缺血性胸痛持续大于30分钟

D: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E: 新近发生心绞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4、[1分]男性,70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下肢水肿2周,近3日来夜间不能平卧,以心力衰竭入院。既往冠脉造影示三支血管病变。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缺血性心肌病

C: 甲亢性心肌病

D: 克山病

E: 急性心肌炎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5、[1分]具有强大的扩张冠状动脉作用对变异性心绞痛疗效最佳的药物是

A: 美托洛尔

B: 硝酸异山梨酯

C: 卡托普利

D: 地尔硫革

E: 哌唑嗪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6、[1分]男,50岁。1年前发生急性心梗,下列哪项对心肌坏死的诊断最可靠

A: ST段压低

B: 冠状T

C: T波高大

D: 病理性Q波

E: 低电压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7、[1分]某一患者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突发晕厥约2分钟,最可能的诊断为A: 室性早搏

B: 二度Ⅰ型房室阻滞

C: 一度房室阻滞

D: 三度房室阻滞

E: 房性早搏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8、[1分]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用利多卡因无效,应优先选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 普罗帕酮

B: 普鲁卡因酰胺

C: 胺碘酮

D: 阿替洛尔

E: 维拉帕米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9、[1分]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

A: 心脏破裂

B: 心力衰竭

C: 低血压休克

D: 心律失常

E: 栓塞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10、[1分]急性心肌梗死时,最先恢复正常的心肌酶是

A: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B: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C: 肌酸激酶(CK)

D: 乳酶脱氢酶(LDH)

E: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11、[1分]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最有效的药物为

A: 吗啡

B: 地西泮

C: 硝苯地平

D: 硝酸甘油

E: 硝酸异山梨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12、[1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最好采用

A: 肾上腺素

B: 异丙肾上腺素

C: 阿托品

D: 临时心脏起搏器

E: 地高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13、[1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衰加重,同时心尖区新出现3/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提示

A: 并发室间隔穿孔

B: 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

C: 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

D: 并发心包炎

E: 并发心室壁瘤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14、[1分]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小时入院,首选以下哪项治疗A: 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B: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C: 急诊介入治疗(PCI)

D: 尿激酶溶栓治疗

E: 静脉注射复方丹参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15、[1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最可能为

A: 冠状动脉痉挛

B: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C: 冠状动脉内炎症

D: 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出血、不全或完全血栓形成

E: 冠状动脉狭窄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16、[1分]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不包括

A: 父母有早发冠心病病史

B: 血脂紊乱

C: 吸烟

D: 适量饮酒

E: 糖尿病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17、[1分]冠心病用药错误的观点是

A: 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症状

B: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考虑使用溶栓药物

C: 血脂不高也使用调脂药物

D: β受体阻滞剂可以预防缺血性猝死

E: 链激酶溶栓前不需要常规使用普通肝素抗凝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18、[1分]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哪项不正确

A: 非特异性ST-T改变

B: 静息心电图半数以上正常

C: 发作时原倒置T波可以直立

D: 心电图ST-T动态变化是诊断冠心病的主要依据之一

E: 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出现Q波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19、[1分]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之间主要的差别是A: 心绞痛的严重程度

B: 斑块表面是否存在血栓形成

C: ST段压低持续的时间

D: 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

E: 肌钙蛋白显著增高(>0.5ng/ml)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20、[1分]隐匿性冠心病诊断依据是

A: 血脂高

B: 肥胖

C: 有长期大量饮酒史

D: 有家族史

E: 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21、[1分]心绞痛诊断的最重要依据为

A: 典型症状

B: 运动平板

C: 静息心电图

D: 冠状动脉造影

E: 心肌核素成像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22、[1分]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为

A: 胸骨下段

B: 胸骨中、上段胸骨后

C: 心前区

E: 剑突下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23、[1分]心绞痛发生的原因和诱因不包括

A: 主动脉瓣狭窄

B: 肥厚型心肌病

C: X综合征

D: 二尖瓣狭窄

E: 冠状动脉畸形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24、[1分]决定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最主要的因素为

A: 心功能

B: 心律失常

C: 心肌梗死的范围

D: 年龄

E: 就诊的时间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25、[1分]诊断心绞痛型冠心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0.1mV以上

B: 静息时心电图表现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

C: 运动负荷试验,心电图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以上,持续1分钟D: 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

E: 冠状动脉造影示管腔缩小70%~75%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26、[1分]下述哪种药物最常用于变异型心绞痛发作

A: 胺碘酮

B: 地高辛

C: 钙通道阻滞剂

D: 硝酸甘油

E: 普萘洛尔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答案解析:

27、[1分]下述哪项最不可能是心绞痛发作

A: 多无阳性体征,但发作时可以闻及收缩期杂音

B: 发作时血压多数升高,也可下降

C: 疼痛呈游走性

D: 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

E: 可以表现为与活动相关的咽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28、[1分]女性,50岁,既往体健,近半年发作性胸部闷痛,持续数小时,轻微活动后闷痛缓解,常诉无力、睡眠欠佳,工作能力下降,无反酸,胸部无压痛,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能的原因为

A: 肋软骨炎

B: 反流性食管炎

C: 劳力性心绞痛

D: 变异型心绞痛

E: 心脏神经症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29、[1分]男性患者,65岁,胸痛4小时急诊。心电图检查:胸导联V1~V3出现QS波群,ST段抬高,并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除吸氧镇痛及心肌再灌注治疗外还应尽快应用

A: 硝酸异山梨酯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洋地黄

E: 硝酸甘油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30、[1分]男性患者,58岁,10天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现最有可能异常的血清酶是

A: 肌酸激酶(CK)

B: 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C: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

D: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E: 乳酸脱氢酶(LDH)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31、[1分]男性患者,46岁,急性心肌梗死,伴四肢厥冷,出汗。检查:心率110次/分,血压90/70mmHg,尿比重1.024,中心静脉压30mmH2O。首要治疗是

A: 毛花苷C

B: 呋塞米

C: 硝普钠

D: 补充血容量

E: 地塞米松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32、[1分]男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2周后出现发热、胸痛,无咳嗽,查体颈静脉怒张,X 线胸片示心影明显增大,超声心动图提示中等量心包积液,双侧中等量胸腔积液,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右心衰竭

B: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C: 全心衰竭

D: 肺栓塞

E: 室壁瘤形成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33、[1分]男性,71岁,3年前患急性前壁心肌梗死,1年前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33%。患者平时无症状,应当长期服用的药物不包括

A: β受体阻滞剂

B: 阿司匹林

C: 钙通道阻滞剂

D: 螺内酯

E: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34、[1分]男性,55岁,胸痛8h,心电图下壁导联和右胸导联ST段抬高0.3mV,经过补液治疗,血压仍然偏低,考虑血压低的原因

A: 心源性休克

B: 慢性心力衰竭

C: 急性右室梗死

D: 输液过多过快

E: 血容量不足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答案解析:

35、[1分]男性,45岁,快速行走后胸痛发作,休息缓解,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中段心肌桥,下列哪项不正确

A: 主要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治疗

B: 可以有典型的劳力性胸痛

C: 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减轻症状,甚至预防猝死

D: 可以手术分离受压的冠状动脉

E: 严重病例可以考虑搭桥治疗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36、[1分]男性,50岁,2年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1个月活动后喘憋、口唇发绀、下肢水肿、双肺底可闻及湿啰音。该患者可能存在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有

A: 交感神经系统抑制

B: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

C: 心钠素分泌降低

D: 水钠潴留

E: 心排血量增加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37、[1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依据是

A: 多伴有斑块破裂

B: 多数急性心肌梗死尸检证实为冠状动脉栓塞

C: 斑块严重狭窄

D: 多伴有斑块内出血

E: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男性,60岁,诊断冠心病5年,咳嗽1周,诉上腹痛、呕吐2小时,伴气短,难以平卧,查体血压100/70mmHg,患者出冷汗。

38、[1分]最不应该遗漏

A: 胸部X线

B: 心电图

C: 肌钙蛋白

D: 适当补液

E: 电解质检查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39、[1分]患者的诊断不应忽视哪种疾病的可能性

A: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B: 急性胃炎

C: 食物中毒

D: 急性心肌梗死

E: 急性肺炎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5日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出冷汗,不能平卧,查体心底部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

40、[1分]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感染性心内膜炎

B: 急性主动脉夹层

C: 室间隔破裂

D: 二尖瓣后乳头肌断裂

E: 可能不是杂音,而是心包摩擦音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41、[1分]最有效的治疗应该是

A: 洋地黄类药物

B: ACEI

C: 利尿剂

D: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E: 循环支持下外科手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2小时后EKG示Ⅱ、Ⅲ、aVF导联ST段较溶栓前下移不到50%,患者烦躁、冷汗,尿少,血压90/70mmHg,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下壁节段性运动减低,左室内径48mm,EF值50%。

42、[1分]患者血压降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A: 心脏破裂

B: 心源性休克

C: 心力衰竭

D: 血容量不足

E: 低血压状态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43、[1分]该患者应采取下述何种治疗方案

A: 多巴胺维持血压

B: 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C: 静脉注射吗啡5mg镇痛

D: 适当补充血容量

E: 改善心脏功能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男性,60岁,半年前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原有间歇房颤病史8年,超声心动检查发现左室附壁血栓,血栓附着部位向外扩张,呈矛盾运动,左心室显著扩大。

44、[1分]引起左室附壁血栓最可能的原因是

A: 房颤

B: 室壁瘤形成

C: 心衰

D: 与卧床有关

E: 抗凝治疗不足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45、[1分]患者的治疗不应包括

A: 华法林抗凝治疗

B: 低分子肝素与华法林同时应用

C: 介入治疗

D: 改善心脏功能

E: 外科手术治疗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患者女性,50岁,发作胸痛2个月,持续闷痛,有时左乳刺痛,常常持续数小时,在情绪不稳定时症状加重,心电图有ST段下垂型下移0.05mv,T波倒置,睡眠差,胃区不适。

46、[1分]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稳定型心绞痛

B: 不稳定型心绞痛

C: 心脏神经症

D: 胃炎

E: 心肌炎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47、[1分]如何诊断和治疗

A: 入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B: 首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 有ST段改变,应按照冠心病处理

D: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治疗

E: 行运动心电图检查,如阴性则给予精神安慰和地西泮类药物,必要时可考虑行冠状动脉造影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男性,67岁,8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近2个月快速行走时发生胸痛,休息片刻即可减轻,近2日休息时也有胸痛发作,有时持续20分钟才能缓解,未发作时心电图正常48、[1分]不正确的处置是

A: 立即收入院治疗

B: 测定血肌钙蛋白

C: 心电图负荷试验

D: 积极抗缺血和抗血栓治疗

E: 准备行冠状动脉造影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49、[1分]治疗不包括

A: 阿司匹林

B: 低分子肝素

C: 尿激酶

D: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E: β受体阻滞剂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男性,52岁,1年前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此后未再发作胸痛。20多天前快速行走时发作胸痛,1周来饱餐后和稍用力大便后也发作,每次持续时间约20分钟左右,血压90/60mmHg。

50、[1分]该患者的心绞痛是哪种类型

A: 不稳定型心绞痛

B: 梗死后心绞痛

C: 变异型心绞痛

D: 卧位心绞痛

E: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51、[1分]患者用药不合适的是

A: 阿司匹林

B: 氯吡格雷

C: 低分子肝素

D: 硝酸异山梨酯

E: 硝苯地平片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男性,48岁,剧烈胸痛2小时,呈闷痛,查心电图示V1~V5 ST段抬高0.3mm,T波倒置。

52、[1分]该患者应首选何种治疗方法

A: 尿激酶溶栓

B: r-tPA溶栓

C: 链激酶溶栓

D: 直接介入治疗(PCI)

E: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53、[1分]如果该患者被送往基层医院应首选下述何种治疗方法

A: 复方丹参注射液

B: 参麦注射液

C: 尿激酶溶栓

D: 静脉注射硝酸甘油

E: 皮下注射吗啡解除胸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54、[1分]如果该患者发生休克下述何种治疗方法最有效

A: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B: 多巴胺

C: 多巴酚丁胺

D: 补充血容量

E: 去甲肾上腺素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组5选1 (每组试题与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55、[1分]诊断心肌梗死最敏感和特异性最高的生化指标是

A: 肌钙蛋白

B: CK-MB

C: 心电图

D: 超声心动图

E: 心脏PET检查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

56、[1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前必须行哪项检查

A: 肌钙蛋白

B: CK-MB

C: 心电图

D: 超声心动图

E: 心脏PET检查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57、[1分]判断心肌梗死后有否室壁瘤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 肌钙蛋白

B: CK-MB

C: 心电图

D: 超声心动图

E: 心脏PET检查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58、[1分]判断心肌存活的最佳检查方法是

A: 肌钙蛋白

B: CK-MB

C: 心电图

D: 超声心动图

E: 心脏PET检查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59、[1分]阿替洛尔

A: 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

B: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氧耗量

C: 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

D: 抗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

E: 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B

答案解析:

60、[1分]氨氯地平

A: 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

B: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氧耗量

C: 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

D: 抗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

E: 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C

答案解析:

61、[1分]硝普钠

A: 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

B: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氧耗量

C: 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

D: 抗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

E: 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E

答案解析:

62、[1分]氯吡格雷

A: 扩张冠状动脉,减慢心率

B: 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氧耗量

C: 扩张冠脉,解除冠脉痉挛

D: 抗血小板聚积,防止血栓形成

E: 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D

答案解析:

是非(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纸答卷正确用√错误用×表示)) 63、[1分]Killip分级法心功能Ⅱ级肺部啰音>50%肺野。

正确

错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64、[1分]心肌桥患者在心室舒张期出现冠状动脉血供减少。

正确

错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65、[1分]对发病3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宜对非梗死相关的动脉施行PCI。

正确

错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66、[1分]再灌注损伤常表现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最常见的为一过性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对此不必特殊处理。

正确

错误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答案解析:

填空(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文字、得数、编号或图形)

67、[1分]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C是指________、________。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cholesterol lowering(控制血脂水平) cigarettes quiting(戒烟)

答案解析:

68、[1.5分]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处理宜________,不宜用________,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者可予以________。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扩张血容量利尿药临时起搏术

答案解析:

解词(解释下列名词,缩写应先写(译)出全文再解释)

69、[1分]稳定型心绞痛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稳定型心绞痛:亦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上肢尺侧,常发生于劳力负荷增加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症状消失。

答案解析:

70、[1分]急性冠脉综合征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D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其共同发病机制为冠脉内存在不稳定斑块,绝大多数情况是由于不稳定斑块溃破,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闭塞。少数情况下由于冠脉血管持续痉挛,也可使冠状动脉闭塞。

答案解析:

71、[1分]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发生率约10%,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答案解析:

72、[1分]猝死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作者主张定为1小时内,但也有人将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也归入猝死之列。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

答案解析:

问答(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

73、[5分]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分级。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病学会(CCS)分级分为Ⅳ级。Ⅰ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和登楼)不受限,

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200m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答案解析:

74、[5分]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适应证。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2mV,肢导联≥0.1mV),或病史提示AMI 伴左束支传导阻滞,起病时间<12小时,患者年龄<75岁。②ST段显著抬高的MI患者,年龄>75岁,经慎重权衡利弊仍可考虑。③ST段抬高性MI,发病时间已达12~24小时,但如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广泛ST段抬高者也可考虑。

答案解析:

75、[5分]直接PCI的适应证。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直接PCI的适应证为:①ST段抬高和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影响ST段的分析)的MI;②ST段抬高性MI并发心源性休克;③适合再灌注治疗而有溶栓治疗禁忌证者;④非ST段抬高性MI,但梗死相关动脉严重狭窄,血流≤TIMIⅡ级。应注意:①发病12小时以上不宜施行PCI;②不宜对非梗死相关的动脉施行PCI;③要由有经验者施术,以避免延误时机。有心源性休克者宜先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待血压稳定后再施术。

答案解析:

76、[5分]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隐藏答案收藏到目录试题评价

标准答案:

无ST段抬高的MI其住院期病死率较低,但再梗死率、心绞痛再发生率和远期病死率则较高。治疗措施与ST段抬高性MI有所区别。非ST段抬高性MI也多是非Q波性,此类患者不宜溶栓治疗。其中低危险组(无并发症、血流动力稳定、不伴反复胸痛者)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为主;中危险组(伴持续或反复胸痛,心电图无变化或ST段压低1mm上下者)和高危险组(并发心源性休克、肺水肿或持续低血压)则以介入治疗为首选。其他治疗原则同上。

答案解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筒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冠心病。 【病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缺少活动、家族史,其他如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或女性绝经后,进食许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性情急躁竞争性过强,工作专心而不注意休息、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的A型性格者均易患冠心病。 一、心绞痛 【概念】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和(或)痉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时,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也可在饱餐、寒冷、阴雨天气、吸烟酗酒时发病。

【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其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肩、左譬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背、上囊部等。胸痛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煞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诱发症状的活动后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多次发作。临床上男性多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肥胖、吸烟史者,发病率更高。 【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静息时,约半数患者为正常,也可出现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也可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发作时,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有时可出现T波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波抬高,运成形术或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也可行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健康教育指导】 1.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可使病情得到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心肌及血管功能的恢复;忌饱餐,宜少食多餐,每顿七八分饱,每日可增至五餐,两餐之间可增加些水果;伴有糖尿病及肥胖者要控制热量,减轻体重,食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并控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要选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烹调油。如豆油、菜籽油等。避免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肝、脑、肾、肺等内脏以及蛋黄、奶油等;戒烟、戒酒、戒饮浓茶、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四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四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表现可有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 本病在欧美诸国多见,如美国每年约有130万人发生心肌梗塞,而我国较少。北京、天津华北地区较华南,华东稍多,每年发病率男性为3.40‰,女性0.9‰,60-64岁男性可达13.2%。 发病机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由于下述原因加重心肌缺血即可发生心肌梗塞。 一、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血管粥样斑块内或内膜下出血,管腔内血栓形成或动脉持久性痉挛,使管腔发生完全的闭塞。 二、心排血量骤降休克、脱水、出血、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外科手术等引起心排出量骤降,冠状动脉灌流量严重不足。 三、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重度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血压剧升时,左心室负荷剧增,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增加。 心肌梗塞往往发生于饱餐(尤其是进食大量脂肪)后,安静睡眠时,或用力大便后,此因餐后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也高,血小板粘附性增强,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以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易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用力大便增加心脏负荷,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急性心肌梗塞亦可发生于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痉挛,也偶有由于冠状动脉栓塞、炎症、先天性畸形所致。 心肌梗塞后发生的严重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均可使冠状动脉灌流量进一步降低,心肌坏死范围扩大。 【

心脏冠状动脉硬化

心脏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本文由-济宁众和医院-李医生编辑整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病因] 本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来说,最重要的易患因素是高龄、男性、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冠状动脉有左右、两支,开口分别在左、右主动脉窦。左冠状动脉有1~3cm 长的总干,然后分为前降支和回旋支。前降支供血给左心室前壁中下部、心室间隔的前2/3及心尖瓣前外乳头肌和左心房;回旋支供血给左心房、左心室前臂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及心脏膈面的左半部或全部和二尖瓣后内乳头肌。右冠状动脉供血给右心室、心室间隔的后1/3和心脏膈面的右侧或全部。这三支冠状动脉之间有许多小分支互相吻合,连同左冠状动脉的主干,合称为冠状动脉的四支。 粥样硬化可累及四支中的一、二或三支,亦可四支冠状动脉同时受累。其中以左前降支受累最为多见,病变也最重,然后依次为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和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在血管近端较远端多,主支病变较边缘分支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影响心肌的供血。心肌的需血和冠状动脉的供血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两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当血管腔轻度狭窄时(<50%),心肌的血供未受影响,病人无症状,各种心脏负荷试验也未显示出心肌缺血的表现,故虽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不能认为已有冠心病。当血管腔重度狭窄时(>50%~75%),其对心肌血供的能力大减,心肌发生缺血,是为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范围的大小,取决于病变动脉支的大小和多少,其程度取决于管腔狭窄程度及病变发展速度。发展缓慢者,细小动脉吻合支由于代偿性的血流量增大而逐渐增粗,增进了侧支循环,改善心肌血供,此时即使动脉病变为较严重,心肌损伤也不重;发展较快者,管腔迅速堵塞,心肌出现损伤、坏死;心肌长期血供不足,引起心肌萎缩、变性、纤维组织增生,心脏扩大。 此外,粥样硬化斑块的出血或破裂,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亦可无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痉挛或病变动脉内血栓形成,均可使动脉腔迅速严重地狭窄或堵塞,引起心肌急性缺血或坏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单位: 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非冠状动脉性原因引起心脏生理需求超过冠状动脉释氧或心肌灌注不足,如贫血、严重心肌肥厚、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关闭不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冠状动脉栓塞等则不包括在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较多。 【病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 1.血脂异常目前认为和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关系最密切的血脂异常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它的亚组分Ⅱ(HDLⅡ)减低,载脂蛋白A(Apo A)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 B)增高也被认为是致病因素。新近研究认为脂蛋白(a)增高是独立的致病因素。 2.高血压血压增高与本病关系密切。高血压病人患本病者较血压正常者高3-4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60%一70%有高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都与本病密切相关。 3.吸烟吸烟可造成动脉壁氧含量不足,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比较,本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与每日吸烟的支数呈正比。吸烟者戒烟后发病危险可减少。 4.糖尿病糖尿病多伴有高脂血症、血Ⅷ因子增高及血小板活力增高,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糖尿病病人心肌梗死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倍。 5.肥胖肥胖者(超标准体重10%为轻、20%为中、30%为重度肥胖)易患本病,体重迅速增加者尤其如此。 6.缺少活动缺少体力活动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而经常体力锻炼者血脂常较低,较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7.家族史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比无此类家族史者明显增高。 8.其他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或女性绝经期后,进食过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性情急躁、竞争性过强、工作专心而不注意休息、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的A型性格者均易患冠心病。 近年发现的危险因素还有:饮食中缺少抗氧化剂;存在胰岛素抵抗;血中一些凝血因子增高等。 【临床分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程度,可将冠心病分为以下各型: 1.隐匿型冠心病亦称为无症状型冠心病。病人无自觉症状,而静息时或负荷试验后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 2.心绞痛型冠心病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时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可无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改变。 3.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闭塞以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症状严重,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 4.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 5.猝死型冠心病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新近文献中常提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被认为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性阻塞所致。约占所有冠心病病人的30%,可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 心绞痛 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最基本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和(或)痉挛。其他病因以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较为常见,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扩张症、冠状动脉栓塞等亦可是本病病因。 心肌平时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冠状动脉中的氧,当氧的需求量增加时,只能依靠增加冠脉血流量来提供。在正常情况下,冠脉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运动、心动过速使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可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以进行代偿,故正常人不出现心绞痛。 当冠状动脉病变导致管腔狭窄或扩张性减弱时,限制了血流量的增加,使心肌的供血量相对地比较固定。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使心肌氧耗量增加时,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或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其血流量减少;或在突然发生循环血流量减少的情况下,冠脉血液灌注量突降,其结果均导致心肌血液供求之间矛盾加深,心肌血液供给不足,引起心绞痛发作。 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一、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这一简称,目前虽被普遍应用,但它未表达出动脉粥样硬化这一病因,而有更广泛的含义。因为是以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冠状动脉病,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外,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一词事实上包括所有这些情况所引起的心脏病变。但由于绝大多数(95%~99%)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因此用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心病一词来代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虽然不甚确切,在临床上还是可行的。 本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流行病,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主要死因。我国目前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较低发国家的行列,然而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一样,近年有升高趋势。 二、诊断依据 诊断冠心病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各项实验室检查资料,其中最肯定的客观诊断依据是发现心肌有缺血的表现,同时证明病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阻塞性病变。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最常用的无创伤性方法。如在静息状态中未见心肌缺血的表现时,还可进行动态心电图记录和(或)心脏负荷试验。后者常用活动平板运动、踏车运动等动力性负荷试验,或心房调博、过度换气试验等非动力性负荷试验。对不能急性运动试验的病人还可用药物负荷试验包括双嘧达莫(潘生丁)试验、腺苷试验、多巴酚丁胺试验和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麦角新碱诱发试验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痉挛。 放射性核素心脏显像是无创性检查,主要包括心肌灌注显像、心肌代谢显像、核素心室显像等。心肌灌注显像常用201TI或99mTc-MIBI静脉注射使正常心肌显影而缺血或坏死区不显影的“冷点”显像法和用99mTc焦磷酸盐静脉注射使新近坏死的心肌显影而正常心肌不显影的“热点”显像法。也可用201TI或99mTc-MIBI作为指示剂结合运动、或药物负荷试验,查出静息时心肌无明显缺血的病人。用113mIn、99mTc标记红细胞或白蛋白行血池显影有助于了解室壁运动、心室的射血分数等,可起与左心室造影相类似的诊断作用。目前常用的显像法有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后者的心肌灌注-代谢显像是目前估价心肌存活性最可靠的方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题库1-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题库1-1-8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A.室速伴急性左心衰 B.B.室速伴心源性休克 C.C.室速演化为室颤 D.D.急性心梗合并室速 E.E.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此时治疗上述心律失常,应首选() A.A.西地兰 B.B.普罗帕酮 C.C.利多卡因 D.D.腺苷 E.E.艾斯洛尔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能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的辅助检查是() A.A.超声心动图 B.B.血清心肌酶谱 C.C.X线胸片 D.D.Hoher E.E.血脂分析 (辽宁11选5 https://www.sodocs.net/doc/3816154866.html,)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首选的药物是() A.A.β受体阻滞剂 B.B.钙拮抗剂 C.C.硝酸酯 D.D.抗凝剂 E.E.抗血小板制剂

问题: [单选,案例分析题]一急性心梗患者,突然晕厥,心电图为室速160次/分,查血压为80/60nmmHg,脉搏触不清,心音弱,无杂音。 本例急性期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应是() A.A.病理性Q波 B.S-T段弓背样抬高,可见病理性Q波 C.S-T段水平样压低 D.T波高耸,ST段位于基线 E.室性心动过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护理常规 (一)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绞痛的发作影响活动有关。 3.脉律不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肌病变所致心律不齐有关。 4.水肿、呼吸困难与冠心病晚期心力衰竭有关。 (二)护理措施 1.心绞痛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应保持环境安静。 2.了解病人心理状态,消除不良情绪,避免各种诱因,加强生活护理。 3.心绞痛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同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观察抗心绞痛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亚硝酸类用药后常有头痛、头胀、面红、头昏等血管扩张作用的表现。对此药物敏感者易发生直立性低血压。 4.给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禁烟酒。 5.室温不宜过冷过热,因冷与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心绞痛易发作。 6.给予氧气吸入,3 -4升/分。 7.严密观察下列各项: (1)心率、心律,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用药后是否好转。 (2)夜间应加强巡视,因心绞痛常在夜间及清晨发作。 (3)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或心绞痛增频、加重,若病人疼痛持续15分钟以上或服药不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 8.疼痛稳定后,可做适当的体力活动。 (三)健康指导 1.合理饮食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多食素菜,水果等清淡食物,戒烟酒。严禁暴饮暴食或过饱,不饮浓咖啡和浓茶。 2.心态平衡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和发怒,保证充足睡眠。 3.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切忌用力。

4.介绍心绞痛的预防方法,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心痛定或速效救心丸,如频繁发作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5.做好心理护理,心绞痛发作时病人有濒死恐惧感,要关心安慰病人,解除思想顾虑。 6.教会病人使用硝酸甘油及其保管方法,熟悉药物的副作用,并告知其随时携带。 7.坚持按医嘱服药,家庭备有急救药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 (2009版)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ICD-10:I25.1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 :36.1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 病史:可有心绞痛发作史。 2. 临床表现:可有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或饱餐时心前区憋闷、不适,心律失常等。 3. 辅助检查:心电图和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心血管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ICD-9-CM-3 :36.1)。 (四)标准住院日11-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I25.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脏病疾病编码 2. 已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诊断明确。 3. 有手术适应证,无禁忌证。 4. 年龄≤70 岁。 5. 心功能≤III 级或EF≥45%。 6.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 天。 1. 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型,尿常规,血生化全项(血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气分析; (2)胸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2.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血肌钙蛋白、胸部CT,肺功能检查、颈动脉血管超声、取材血管超声、腹部超声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 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 天。 1.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题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课时安排(3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病因及发病机制 2、了解本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3、掌握临床表现 4、掌握实验室检查 5、掌握诊断方法 6、熟悉本病的治疗方法 教学重点: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教学方法、手段、媒介:(教科书、板书、多媒体)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一、概念: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一起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二、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1:冠心病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常见病 2:年龄:多发生在40岁以后; 3:男性多于女性; 4:脑力劳动者多。 发病率:①我国近年呈上升趋势,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 ②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美国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0%。

三、分型 (一)无症状型冠心病(亦称隐匿性冠心病Latent CHD)无症状,但静息时或负荷试验后有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 病理学检查:心肌无明显组织形态改变。 (三)心肌梗死型冠心病(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C H D)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四)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三)心肌梗死型冠心病(m y o c a r d i a l i n f a r c t i o n C H D)症状严重,由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致。 (四)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五)猝死型冠心病(Sudden death CHD)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所致。上述五种临床类型可以合并出现。 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的冠状动脉不完全或完全阻塞所致。其临床表现可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源性猝死。四、病因 主要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器质性) 其次:冠状动脉痉挛(功能性改变)少见:冠状动脉的其他病变:如梅毒、炎症、栓塞、结缔组织病、创伤、先天畸形等。 第一节:心绞痛Angina pectoris 一、概念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

第二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冠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上成人,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分型】 由于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变化的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表型。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曾将之分为五型:①隐匿型或无症状型冠心病;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 ⑤猝死。近年趋向于根据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不同分为两大类:①慢性冠脉病(chronic coronary artery di。.ease,CAD),也称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chronic ischemic syndrome,CIS); ②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前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性冠心病等;后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也有将冠心病猝死包括在内。 【发病机制】 当冠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就可以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而持续的、严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坏死即为心肌梗死。 心肌能量的产生要求大量的氧供,心肌细胞摄取血液氧含量达到65%—75%,明显高于身体其他组织的10%—25%。因此心肌平时对血液中氧的摄取已接近于最大量,氧需再增加时已难从血液中更多地摄取氧,只能依靠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来提供。在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循环有很大的储备,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着的变化,使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心肌的需血两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地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决定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心率、心肌收缩力和心室壁张力,临床上常以“心率×收缩压”估计心肌耗氧量,心肌供氧量取决于冠状动脉血流量和血液的携氧能力。冠状动脉固定狭窄或微血管阻力增加可导致冠状动脉血流减少,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主要发生在舒张期,心率增加时导致的舒张期缩短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舒张压降低也显着影响冠状动脉灌注。即使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正常,严重贫血时心肌氧供也可显着降低。 当冠状动脉管腔存在显着的固定狭窄( >50%~75%),安静时尚能代偿,而运动、心动过速、。情绪激动造成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可导致短暂的心肌供氧和需氧间的不平衡,称为“需氧增加性心肌缺血( demand ischemia)”,这是引起大多数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发作的机制。另一些情况下,由于不稳定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破裂、糜烂或出血,继发血小板聚集或血栓形成导致管腔狭窄程度急剧加重,或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均可使心肌氧供应减少,清除代谢产物也发生障碍,称之为“供氧减少性心肌缺血( supply ischemia)”,这是引起ACS的主要原因。但在许多情况下,心肌缺氧是需氧量增加和供氧量减少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心肌缺血后,氧化代谢受抑,致使高能磷酸化合物储备降低,细胞功能随之发生改变。产生疼痛感觉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人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

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介绍

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方法介绍 其实随着现在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很多人都步入了亚健康的队伍之中,也不注意平时好好的休息,只顾着拼自己的事业,忽略了身体的健康,就会导致自己有可能得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穿刺周围动脉将带球囊的导管送人冠状动脉到达狭窄节段,扩张球囊使狭窄管腔扩大,其主要作用机制为球囊扩张时:①斑块被压回管壁;②斑块局部表面破裂;③偏心性斑块处的无病变血管壁伸展。在此过程中内皮细胞被剥脱,它的再生需1周左右,此时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游移,使撕裂的斑块表面内膜得到修复。 2.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将以不锈钢或合金材料刻制或绕制成管状而其管壁呈网状带有间隙的支架(裸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已经或未经PTCA扩张的狭窄节段支撑血管壁,维持血流畅通,是弥补PTCA的不足特别是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PCI。

其作用机制为支架植入后满意的结果是所有支架的网状管壁完 全紧贴血管壁,支架管腔均匀地扩张,血流畅通,可减少PTCA 后的血管壁弹性回缩,并封闭PTCA时可能产生的夹层,可使术 后残余狭窄程度降低到20%以下。术后支架逐渐被包埋在增厚的动脉内膜之中,内膜在1~8周内被新生的内皮细胞覆盖。支架 管壁下的中膜变薄和纤维化。药物洗脱支架又称为药物涂层支架,是在金属支架表面涂上了不同的药膜,此种支架植入后,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被抑制,使再狭窄率进一步降低,但药物洗脱支架使血管内皮化过程延迟而造成支架内血栓发生率较裸支架为高。 3.PCI术前、术后处理PCI术前需作碘过敏试验,查血小 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择期手术者,术前禁食4~6小时,术前3~5天开始服用氯吡格雷 75mg/d,阿司匹林100~150mg/d;如为急诊手术,术前未用抗 凝药者,应于术前嚼服阿司匹林300mg,口服氯吡格雷300mg。 术中常规使用肝素抗凝,急诊PCI时有时需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以抑制血小板聚集。术中及术后鞘管拔出前应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鞘管 拨出后局部压迫止血15~20分钟,如无出血则可加压包扎,包 扎后仍应密切观察,防止局部出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讲课教案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指导 【概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筒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临床分型:隐匿型冠心病、心绞痛型心病、心肌梗死型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猝死型冠冠心病。 【病因】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目前认为主要和下列因素有关: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缺少活动、家族史,其他如年龄在40岁以上,男性或女性绝经后,进食许多的动物性脂肪、胆固醇、糖和钠盐,性情急躁竞争性过强,工作专心而不注意休息、强制自己为成就而奋斗的A型性格者均易患冠心病。 一、心绞痛 【概念】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病因】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和(或)痉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缺氧时,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传至大脑,产生痛觉。常因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而诱发,也可在饱餐、寒冷、阴雨天

气、吸烟酗酒时发病。 【临床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其特点是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和左肩、左譬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背、上囊部等。胸痛常发生于劳累或情绪激动时,疼痛出现后常逐步加重,煞后在3—5分钟内逐渐消失,一般在停止诱发症状的活动后缓解,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能在几分钟内缓解,可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内多次发作。临床上男性多与女性,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的女性,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肥胖、吸烟史者,发病率更高。 【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静息时,约半数患者为正常,也可出现非特异性ST段和T波异常,也可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改变。发作时,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有时可出现T波倒置。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ST波抬高,运成形术或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也可行外科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 【健康教育指导】 1.饮食指导合理的饮食可使病情得到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饮食宜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高纤维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心肌及血管功能的恢复;忌饱餐,宜少食多餐,每顿七八分饱,每日可增至五餐,两餐之间可增加些水果;伴有糖尿病及肥胖者要控制热量,减轻体重,食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并控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摄入。要选用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烹调油。如豆油、菜籽油等。避免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健康教育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供应心肌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变窄,心肌供血不足造成的。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经过的时间长短、程度轻重不同,可表现为隐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肌硬化和心源性猝死等形式。【心理指导】 1.保持良好的心态,因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状态,可使体内茶酚胺 释放增多,心率加快,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和加重病情。 2.对心肌梗塞病人,克服焦虑、恐惧等情绪更为重要,改变这不良的心理状态,是病人心 情放松,安心治疗,以最佳心理状态,度过危险期。 【饮食指导】 1.心绞痛病人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2.心肌梗塞病人前三天进食流食,特症状减轻后改为半流食、软食、普食,进食不易过饱, 因为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进食过多可增加胃肠血流量而使心脏负担加重。 3.戒烟、酒。 【休息、活动指导】 严格按医务人员指导和活动。 1.心绞痛发作时立即休息、发作频繁者卧床休息。 2.心肌梗塞病人必须保持环境绝对安静,严格限制探视和不良刺激。 3.心肌梗塞一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一切日常活动由他人护理。以降低心脏耗氧,防梗塞面 积扩大;无严重并发症者,第二周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活动,第三周在床边活动,第四周可在室内活动。 【用药指导】 1.硝酸甘油是缓解心绞痛的首选药,正确的用药方法:如心绞痛发作时可用短效制剂1-2 片含化,勿吞服,如药物不易被溶解,可轻轻嚼碎继续含化。 2.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时可能出现头昏、头胀痛、面红、心悸,继续用药数日后可自行消失。 3.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可有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点、鼻紐等,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4.输液过程中如低右、利多卡因等应严格由医护人员控制滴数,其他人员不可自行调整。【出院指导】 1.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劳累,冬天避免寒冷刺激。洗澡时水温与体温相当,时间不宜过长。

(推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人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病例简介 患者,陈国强,男,78岁,因“反复胸闷胸痛5+年,复发加重1+天。”入院于2015年9月4日 23:08。 主要表现:因反复胸闷胸痛发作,我院住院,经冠脉CT等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长期服用相关药物治疗。本次入院主要因患者活动后出现阵发性前胸骨下段及心前区胸闷,胸痛1+天,多为隐痛,持续10+分钟,频繁发作,精神不佳,肢体乏力,胸痛无放射及转移,症状与进食无明显关系,无心悸,无心前区频死感,无呼吸困难;患者交替含化速效救心丸及硝酸甘油片,症状有减轻,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既往史:有“高血压3极极高危,左房增大”,前列腺增生,胆囊结石,病毒性脑膜炎,2型糖尿病,糖尿病伴皮肤溃疡,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下肢静脉曲张及动脉粥样硬化症,阑尾切除术等病史。 查体 T36.1℃,P80次/分,R22次/分,BP166/78mmHg ;步入病房,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精神欠佳,口唇发绀,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确切干湿罗音,心界饱满,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低,未闻及杂音;腹部区阳性体征右下腹可见陈旧手术瘢痕;右下肢小腿外侧可见纱布覆盖,内见大小约1*2.0cm部分结痂皮肤溃疡,未见明显渗液及渗血,双下肢可见多条曲张静脉,双下肢略肿。 辅助检查 2015.08 川医心脏彩超:左房增大,室间隔增厚,升主动脉稍增宽。 2015.09.04 门诊心电图: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2015.9.05 血常规WBC8.8*109/L,N70.4%,Hgb151g/L,C反应蛋白1.1mg/l。 生化:ALT,AST,肾功能,电解质未见异常,心肌酶CK,心肌肌钙蛋白异常。 凝血三项及D二聚体未见异常。 2015.9.06

动脉硬化性脑病

患者姓名:周兴莲性别:女性年龄:64岁职业:退休婚姻:已婚。主因"眩晕、恶心、呕吐1+天",以"高血压病"于2014年06月22日由门诊收入院。 病例特点: 1 患者系老年女性,64岁;20年前车祸伤后右下肢高位截肢史,有糖尿病、高血压病20年,常有便秘,长期服药调节,疗效差。左耳听力差。半月前因"左侧肢体无力、恶心"于我科住院治疗,诊断"脑梗塞;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界扩大心律齐2级心功;2型糖尿病;高脂高胆固醇血症;高尿酸血症",予以"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皮下注射甘舒霖胰岛素"控制血压、血糖,经治疗后血压控制尚平稳,血糖在4-10mmol/l,具体不详。 2 以眩晕为主要表现,体位改变诱发,平卧位休息1-2分钟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伴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无耳鸣、头痛、心悸、胸闷、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3 入院体检:T36.5℃P80次/分R23次/分BP16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慢性病容,轮椅推入病房。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高枕卧位,查体合作。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颈软。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齐,心率80次/分,A2大于P2,心律齐。右上肢、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巴氏症阴性。右下肢高位截肢。 4 辅助检查:空腹指血糖:14.4mmol/l。血分析、肝功、心肌酶谱、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异常。血脂:TG2.34mmol/l,余值未见异常。血糖:14.97mmol/l。肾功:Cr131umol/l,Ua342.4umol/l。 初步诊断:1、眩晕症:颈椎病?动脉硬化性脑病?2、高血压病3级高危组;3、高血压性心脏病心界扩大心律齐2级心功;4、高血压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5、2型糖尿病; 6、高脂血症。 诊断依据:患者老年女性,半月前曾于我科住院治疗,2、3、4、5诊断明确,患者此次发病以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体位改变诱发,故考虑。 鉴别诊断:梅尼埃病。患者以眩晕、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左耳听力差。故应考虑此病,但患者老年女性,首次发病,左耳听力差具体不详,暂不支持,必要时可五官科专科诊治进一步鉴别。 诊疗计划: 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糖尿病饮食,予以改善脑循环、抑酸、止吐、降脂、抗PLT聚集、监测控制血糖及血压对症治疗。避免突然体位改变。 主诉:眩晕、恶心、呕吐1+天 现病史:患者于1+天前体位改变时突然出现头昏,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色液体,平卧位休息1-2分钟可自行缓解,但体位改变诱发,反复发作,无耳鸣、头痛、心悸、胸闷、晕厥、抽搐、大小便失禁等,院外未诊治,家属遂于今日带患者再次入我院就诊,门诊以"高血压病"收入我科,患者自病后精神、睡眠尚可,未进食,亦未服药,小便正常,大便1次,色质正常,体重无变化。

第四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第四章:第五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以及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死的一种心脏病。冠心病是全球性的重大健康问题。 疾病负担中,在男性为第2位,在女性为第3位--2006年WHO 中国及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城市化及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不断上升。 1979年,WHO将冠心病分为5型: 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②心绞痛; ③心肌梗死; ④缺血性心肌病; ⑤猝死。 近10余年来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 慢性冠脉病: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正常的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缺血性心力衰竭。 一、冠心病的分型、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1.诱因 常由于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 也可发于夜间。 2.部位及放射部位 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心前区, 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 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 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 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3.性质 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 疼痛发作时患者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

4.持续时间及缓解 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 急性心肌梗死突出的症状: 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的升高,一般并不困难。 二、冠心病流行病学 1990年以来,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心血管病死亡率和死因构成比均居首位。 2015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分别为264.284/10万和298.42/10万,心血管病死因构成比分别为,42.61%和45.01%。 全国33个省监测资料显示: 2013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372.24万,比1990年增加46%, 其中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人数分别增加91%、143.3%和18%。根据生命损失年估计,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我国人群死亡和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 三、冠心病危险因素 (一)高血压 (二)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三)超重和肥胖 (四)糖尿病 (五)生活方式 (六)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 (七)其他 (一)高血压 高血压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都随之增高。 血压愈高,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愈严重,发生冠心病或心肌梗死的可能性也愈高。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血压>160/90mmHg者,冠心病患病率高2.3倍;舒张压>94mmHg)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比正常血压者高3.6倍;高血压患病年龄越早,以后患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二)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定义和病理学基础 (一)定义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elerotic heart disease),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或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IHD)。指由于冠状动脉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二)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病变过程 冠心病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血流减慢、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有3种基本的病理改变:脂肪条纹形成;纤维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变形、血流缓慢,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和各种临床症状的最主要原因;进展性斑块形成,大量的脂质聚集、逐渐坏死、崩解,并引起结缔组织的增生和炎症,发生钙化,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性闭塞。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患者从青少年起即开始有血管壁的脂肪条纹形成,至40岁左右病变的血管逐渐明显变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并可能发生出血、溃疡、血栓等改变,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猝死等。 二、流行病学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表明,每年死亡的4000余万例(发达国家1200余万,发展中国家2800余万)中有1000多万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占1/2。 三、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危险性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载脂蛋白(a)水平增加等。其中许多可以通过膳食和生活方式来调控,膳食营养因素无论是在冠心病的发病和防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