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陈姿伶

中兴大学农业推广教育研究所

早在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即创用此一个案研究法来训练学生思考法律的原理原则。依叶重新(2001)的考证,此法最初多用于医学方面,应用于研究病人的案例;尔后,陆续地于心理学、社会学及工商管理学等领域相继被沿用,至今于教育界的运用也相当广泛,大都采此法于教学与相关的学习研究上,或者应用于教育心理与儿童心理等领域,特别对于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落后或低度缺陷儿童等类型学习者的心理研究。

而在这当中几位举足轻重的关键学者,如实验心理学家菲吉纳于1860年创立新物法,针对个别对象,进行有系统的感官研究,建立著名的Fecher’s Law。之后,弗洛伊德及皮亚杰等,于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中皆不难发现「个案研究法」被运用的例证。以弗洛伊德为例,可被视为是运用个案研究法于精神病学的先驱,就其处理精神神经症的病人方面言之,则是致力于发现所谓的「一致的经验模式」。在其细心的探求下,使得病人能够回忆自己在儿童及年轻时代所发生的,但却已遗忘良久的,有关创伤性的或与性有关的意外事件,根据弗洛伊德的假设:这些意外事件或可用来解释病人的神经性行为,以所曾研究之Sergei Petrov 的—位狼人(the Wolf Man)的生活史来说,其最后并以「来自婴幼期神经症的生活史」(From the History of an Infantile Neurosis)为标题,将研究结果撰写成书并于1918年出版问世,此书则是弗洛伊德应用个案研究的典型例举之一,且其所归结获致之个案的结果,事实上与其假设一致吻合,这亦使得心理的个案分析因此一时蔚为时尚,且被认定视为一项有效的处理事情的方法。

总言之,个案的运用与分析,在法律和医学知识的传授上,早就成为最基本的教学工具之一。法律的名词称个案为「案例」或「判例」,医学的名词则称其为「病例」。至于个案分析在社会学上的发展沿革,则可依年代顺序归纳如下:(1)1908年,哈佛大学创设企业管理研究所,由经济学家Edwin F, Gay担任首任院长,他认为企管教学,应仿效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方法,Gay称作「问题方法」(problem method),自此哈佛大学设置个案发展单位。

(2)在1920年代早期,Wallace B. Donam出任哈佛企管研究所主任。他到职后,敦促所属教授,从企业活动中直接搜集资料,拟订新的教材,鼓励教授搜

集有关市场交易,工商财务及其他方面的个案,并从事工商业的实验工作。

他亦吸收不受传统研究方法所约束的学者来一起从事研究。

(3)Elton Mayo,其中一位参与者。领导了「霍桑实验」(Hawthorn Studies)。在社会学方面,「实地研究」这个观念,从研究人类行为的个案已收到了效果。(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哈佛教授搜集了许多其他的个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用以促进个案研究之教学。该委员会于1937年致力介绍「个案报告」

之写作,个案报告都采用标准的结构,包括作者简要的提出问题,考虑各种解决方案,及最后决定采取的解决方案,总评等。当时,虽搜集了一百多个个案,但并未发挥效果。但其影响传到了公共行政研究所,其教授开始从研究生的题报告中搜集个案研究资料。

(5)1948年,在哈佛大学教授们领导下,美国五所大学组织一个个案发展委员会,并获得卡内基(Carnegie Corporation)的经费支助。

(6)1951年,该委员会的会员,扩展到其他大学,于是这个新的社团被命名为「大学校际个案教学组织」。

(7)1952年,大学校际个案教学组织发行一本个案汇编,由Harold Stein主编,以后个案由阿拉巴马(Alabamea)大学出版组刊行。

(8)1957年,从福特基金会得到一笔补助费,使此项个案计划得继续,并将个案研究的范围拓展到其他学习领域。

历经多年的发展,个案研究方法目前已被普遍地应用到社会科学之研究。包括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及应用领域的都市计划、公共建设、教育辅导等。

壹、定义「个案研究」

所谓个案,Andrews(1951)认为:个案乃对真实状况的一种描述。「个案」通常是被用文字书写的,而所描述的状况会刺激阅读者的思考,使其认清事实的真相如何?问题何在?以及如何处理?陈万淇(1995)则是指出,所谓个案,乃许多相关事实的说明,它提供问题的状况,以待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它所描述的事实或事件必须是真时真地的,不可杜撰,且应该有一个或数个中心问题,并作客观的描述不作主观的评论。总而言之,「个案」所代表的应是一项事实,或一组事件,它提供一个问题或一连串的问题,以供研究者思考,并尝试去解决它的一份数据,故个案可被视为是一能引发思考、判断、和正确行动的工具。

就研究上而言,狭义的个案意指个人;广义来说,个案可以是一个家庭、机构、族群、社团、学校…等,简言之,个案不仅限于一个人;因此,个案研究是以一个整体的社会单位为对象,这对象可能是一个人、家庭、社会团体、小区,这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而藉由对已选定的个案进行仔细地资料搜集与分析,以期最终从中获致结论。至于有关个案研究的定义,则可从文献中整理归纳如下:

一、根据叶重新(2001),个案研究是指对特别的个人或团体,搜集完整的资

料之后,再对其问题的前因后果做深入的剖析;

二、依陈李绸(1996)之见,个案研究可分狭义与广义两种。狭义:对某些

特定的人、事、物所作的描述、分析及报告。广义:采用各种方法,收

集有效的完整数据,对一个人或一个有组织的单位,作缜密而深入的研究历程。在此所指的组织包括:学校行政案例、家庭事件、工商业案件、医学临床诊断案例、社会事件或人口问题等;

三、陈品玲(1996)亦指出,个案研究乃是一种有系统地针对特定的个人、

家庭、团体或小区之背景、发展、行为、概念想法等,作深入的探讨分析之方法;

四、立基于Yin(1994)的观点,其认为不论是实验法、调查法、历史法、个

案研究法或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都可运用于探索性、描述性或解释性的研究,其区别的判准是依据「研究问题的性质」、「研究者对研究现象可掌控的程度」、及「研究现象是同时期或非同时期的事物」(contemporary events)来进行研究方法之选择。一般而言,当研究者对于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提出「为什么(why)」及「如何(how)」的研究问题,并对研究现象只有一些或没有控制性时,多数倾向采用个案研究法;

而若是对于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提出「who(是谁)」、「where(何处)」、「what (是什么)」的问题时,则多采用调查法;

五、依廖荣利(1992)的定义,个案研究是指针对一特殊事体,而非同时针

对众多个体所进行的一套研究程序,其研究的单元可以是一个人、一家庭、一机关、一小区、或一个国家等,以便对社会事实有一透彻认识,此一认识是无法经由统计分析得到的;

六、Alavi和Carlson(1992)则指出,个案研究首重于观察,是在自然实际的

环境下从事研究,并可有多种的资料搜集方法,且研究模式中的自变量与应变量及衡量方法尚未完全确定,因此可被归属为探索性研究;

七、依Gay(1992)的界定,个案研究是为了决定导致个人、团体,或机构之

状态或行为的因素,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对此研究对象,作深入研究;

八、Platt(1992)提出,个案研究系以一种「设计的逻辑」开始的,亦即「……

较好研究策略要量情境跟研究问题是否合适,而非不管在什么情境,都遵循对意识型态的承诺;

九、依教育百科辞典的诠释,个案研究法是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研

究的方法,且所研究探讨的人或事可能具备或呈现出某种典型,也可能不具备任何典型;

十、Leonard-Barton(1990)认为个案研究乃是多重数据源所重组的一段过去

的或正发生的历史,它可以包括直接观察、系统的访谈、政府与私人收藏的档案数据;

十一、Eisenhardt(1989)则认为个案研究方法是一种将研究注意力集中于单一环境中所可能发生各种变化的研究策略,且在本质上应属于一种探索性的研究;

进一步而言,个案研究是为了决定导致个人、团体,或机构之状态或行为的

因素,或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对此研究对象,做深入而缜密的研究,广泛地搜集个案的资料,彻底的了解个案之现况及发展历程,并予以研究分析,以确定问题症结,进而提出矫正的建议,其首重在个案发展的资料分析,同时,一般的研究者皆以具有代表性的个别团体为对象,经由仔细分析样本的数据,务期从中获致结论,以概括所属的母群体(叶重新,2001)。

而就教育领域而言,其意涵则是指针对一个人的独特、偏差或特殊的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此过程须透过各种方式及管道搜集数据,并加以分析整合,以了解其行为背后的成因,进而提出适当的教育相关之因应策略,除设法协助改善现状外,亦以增进个人适应性为依归,易言之,教育个案研究旨在探讨个人某些偏差的或特殊的问题或行为,期以深入了解问题或行为形成的症结,进而谋求归结得出因应或解决的对策。

总而言之,个案研究的意涵为透过针对单一或若干个案进行研究,藉由多元资料的搜集及多重的比较分析,以期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故是一种逻辑性的导向思考过程,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貳、实行个案研究之目的

运用个案研究的目的在于彻底地检视存在于个案当中许多不同的特性,研究人员长期地经由会谈、相关次级数据的搜寻以及观察等方式搜集数据,而和经验法的不同点在于研究者所需的相关资料部分是从客观的观察中取得,而非全然来自于主观的参与者手中,因此,个案研究一般被认为是一个比较客观的方式。至于在教育的领域中,个案研究法之实行基本上不脱离以下陈述目的:(1)透过相关资料之搜集与分析,深入了解所欲探讨个案之问题,并找出全方位的问题解决模式;(2)同时邀集相关人员透过沟通与协调,取得共识,并就份内工作针对问题界绝模式进行适度地调整并配合之;(3)并透过召开个案研讨会,教师相互分享经验,以增进其专业知能。由此可知,其目的不仅在探究问题的症结所在,且希望能够更具体地归纳得出适当的因应对策,并引导将解决问题的方案付诸相关的行动。

而根据叶重新(2001)的归纳,个案研究依其所具备之探索性(exploratory)、描述性(descriptive)与解释性(explanatory)的目标,而可以区分成探索性个案研究、描述性个案研究,以及解释性个案研究:

一、探索性个案研究与处理「是什么(what)」形式的问题有关;

二、描述性个案研究与处理「谁(who)」、「何处(where)」的问题有关;

三、至于「如何(how)」与「为什么(why)」的问题,则多属解释性个案研

究的任务。

除上述的探索、描述及解释性此一分类方法外,Yin(1994)也提出了依所选取或涉及探讨的个案数目多寡,则可依次区分为单一个案(single-case)与多重个案(multi-case)的个案研究;和依欲探讨事件的数量来加以分类为:单一事件(single-incident)与多重事件(multi-incident)的个案研究等类型。再者,Creswell (1998)则是从个案在整个研究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来加以奠定某一研究所应归属的个案研究类型,倘若研究者所感兴趣的是个案本身所呈现出来的特质,且最终结果在于呈现出个案的全貌以供参考或参照,则可称之为本质性的个案研究(intrinsic case study);但倘若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所深感兴趣的是某特殊或特定之议题,个案仅提供作为深探此议题的辅佐例证之分析,焦点在于议题或事件而不在个案本身,则可称之为工具性的个案研究(instrumental case study),即个案的作用只是辅助进行议题或事件探讨的工具而已。综合上述,于实际进行个案研究时,其主要目的可归纳包含:

一、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问题解决的对策

二、深入探讨问题或议题,并归结出重大发现,以为接下来行动之依据

三、发现个案的潜在能力,协助个案适性发展

四、当个案研究以组织为研究对象时,可藉由研究诊断其经营管理上的缺失,

进而提出改进方案,提振组织的绩效与竞争力

參、个案研究之特性

由于个案研究法所着重的是深度的、重质的及精密的研究过程。其设计的逻辑含括:(1)个案研究是一种实征研究(empirical inquiry),是在真实的背景下,研究当时的现象,特别是在现象跟背景间的界线不是非常清楚的时候;(2)有关个案研究的探究,在处理技术上特殊的情境,在此情境中,研究者所关心的变项会比资料还多,因此,非常倚赖多重证据的来源,不同数据需能在三角检定的方式下收敛并达成相同结论,此外,个案研究得益于事先发展(prior development)之理论的命题,以引导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故个案研究并不是一种收集资料的做法,也不仅只是一种设计特征,而是一种周延而完整的研究策略。就其本质而言,其特性可整理如下:

一、叶重新(2001)

1.注重个体的研究

个案研究常以个人为研究对象,对个体的身心特质做深入剖析,但

有时以某特殊团体作为个案研究的对象;

2.以多元方法搜集个案资料

个案资料的搜集方法相当多元,包括观察、晤谈、心理测验、问卷

调查、家庭访问与个案的师长、朋友或亲人晤谈等

3.注重分析工作

每一个个案有其独特的背景,个案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因此,分

析个案问题需考虑许多变项,不只探讨目前存在的问题,也要探讨

目前问题的来龙去脉。其资料搜集范围甚广,包括过去的及目前,

数据显得很繁杂琐碎,因此必须精细分析,方能找到真正问题所在;

4.注重诊断补救

个案研究常以反常特殊的个体为对象,其目的即在诊断个体的问题,

并提出矫治措施,因此个案研究是注重诊断补救的;

5.合乎科学原理

个案研究之对象,虽仅针对单一个体,但探求的变项及情境包罗万

象,个案研究分析需取纯粹客观的态度,是合乎科学原理的。

二、白锦门(1994)

1.质的研究

因涉及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宗教信仰、心理冲突等,不易以数字

表达,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情形,可由个案研究求得;

2.详尽深入

个案研究不仅要有表面的观察,而且还要有深度的探讨;

3.正确的描写

个案研究的技术,如会谈控制技巧及记录方式一致等技术,均有长

足的进步,所以透过问卷法及访问法,运用一致的纪录格式而将所

得予以记载,可说是正确描写的研究;

4.非正式手续

个案研究可不拘时地,只要时时注意,留心观察,对研究对象做深

入研究。

三、陈万淇(1985)

1.探讨性

研究者除了要对个案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并搜集有关的事实资料外,

还要辨明事实之间的关系;

2.诊断性

研究者在寻求问题是,不仅需要以逻辑与系统的方法来思考,也要

有良好的判断力;

3.可行性

提出问题后,必须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或途径,而这些方法必

须是可以执行的;

4.比较性

在做成决定前,先要对各个方案作分析与比较,评估其利与弊;

5.确定性

从各种方案中选个方案来执行。

肆、个案研究实施的流程

基本上,其实施的流程可精简地归纳为包含以下叙述的三个步骤:先确定个案研究对象、透过各种方式调查并搜集所需数据、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再写出分析报告(如下图所示)。

而为协助研究者在采用个案研究法时,有一明确、可依循的研究步骤,诸多学者亦提出相关的落实步骤以供参考:

一、王文科(1998)

包括(1)叙述目标:所欲研究的个案是什么?及其特征、关系和历程为

何?(2)设定研究的途径:研究个案如何选取?可用的数据源有哪些?

使用那些方法搜集数据?(3)搜集资料;(4)组织数据:以统合成一完

整结构的研究个案;(5)撰写结果报告并讨论结果的重要性。

二、Yin(1994)

(1)确定研究问题的性质、(2)搜集有关数据、(3)分析数据、(4)撰

写报告。

三、廖荣利(1992)

(1)先选择某一个社会现象为研究个案;(2)继之收集与此现象相关的

一切资料,并详细分析与描写它的发展过程与它的内在、外在的各种因

素之间的相互关系;(3)最后将它与其他类似个案做一相互比较分析;(4)

然后将研究结果归纳整理而下一概括论断或定出某种原理法则。

四、Eisenhardt(1989)

(1)定义研究问题、(2)撰择个案、(3)善用各种工具与数据、(4)进

入现场、(5)分析数据、(6)形成假说、(7)文献比较以及作出结论。

伍、个案研究的数据源

数据搜集的多元化与数据型态的多样化为个案研究的特性之一,因此,有关个案研究之资料的主要来源可含括如下:

一、文件

一般而言,信函、备忘录、其他公报、会议的议程及其纪录报告、行

政管理文件,如提案、进度报告及其他内部文件、正式的研究或对同

样「场所」的评鉴、剪报及其他大众媒体上出现的文章等皆能为个案

研究者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事实上,使用文件必须要小心,而

且不应该把文件当作是发生过之事件的原样记录。文件的最重要用途,

在于为其他的数据源提供左证,或增加数据之用。

二、档案记录

档案记录常是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可能包括:服务记录,如显示在一

段特定时间内,所服务顾客的数目;组织的纪录,如组织结构以及一

个时期的预算;记录一个地方地理特征的地图和路线图;名称和其他

相关商品的列表;调查报告数据,如人口普查纪录,或是先前对一个

「场所」所收集的资料;个人记录,如日记、行事历,和电话通讯簿。

档案记录可以和个案研究的其他信息来源链接,然而跟文件证据不同

的,这些档案记录的有用性会因不同的个案而有所差异。对某些研究

而言,这些记录相当重要,因此可能成为广泛检索和分析的对象;但

在其他研究中,他们却只有粗略的相关性。当档案的证据是相关且重

要的,调查者必须小心地确认档案数据产生时的状况以及其正确性。

三、访谈

访谈是个案研究最重要的基本信息来源之一。访谈可以采取数种形式:

(1)开放式的,我们可以问关键回答者有关的事实,或是问回答者对

于事件的看法。在一些情境中,甚至可以要求回答者提出他或她自己

对于某些事件的深入看法,并利用这些命题做为进一步探究的基础;(2)焦点式访谈一种在一段短时间中访谈一位回答者的方法,例如一小时。

在这种情况下,访谈可能仍旧维持开放式并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但是

我们很可能会遵循一组由个案研究的计划书所衍生的特定问题来访问;

(3)延伸自正式的问卷调查,限定于更为结构化的问题,这种问卷可

以设计为个案研究的一部份。这类型的调查应该包含抽样的程序以及

一般调查中所用的工具。

四、直接观察

当实地拜访个案研究的「场所」时,就创造了直接观察的机会。假设

想要研究的现象并不全然是历史性的,透过观察,就可以取得一些相

关行为以及环境条件的信息,这种观察可以做为个案研究另一种证据

的来源。这种观察包括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资料收集活动。对最正式

的观察来说,观察计划会成为个案研究计划书的一部分,计划中可能

要求研究者观察一段时间内某种类型行为发生的次数,这可能包括观

察会议、街头活动、工厂作业、教室、和其他类似的场所;比较不正

式的观察中,直接观察可能是在实地拜访的过程中进行的,包括了在

收集如访谈等其他证据期间的机会。举例来说,建筑物的状况或是工

作空间会指出一些有关组织气候、或是组织衰退的事情。同样地,回

答者办公室的位置或内部陈设,也可能指出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由于

观察可能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可能甚至会考虑在个案研究的场所拍照,这些照片至少将有助于传达给外界观察者一些重要的个案特征,不过

要注意在某些情境中,可能需要事先得到书面的许可。

五、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的方法最常被用在不同文化或次文化群体的人类学研究中,

这个技术也可以用在属于日常生活的环境中,如组织或是其他小群体。

参与观察提供了收集个案研究资料某些特殊的机会,不过也有一些重

要的问题。其中最特殊的机会是我们能够接触某些透过其他的科学调

查方法,所无法触及的事件或团体。换旬话说.对某些研究主题,除

了参与观察之外可能没有其他收集证据的方法。另一个特殊的机会,

是由个案研究的「内部」某人,而非外人的观点,来理解现实的能力,

许多人认为这种观点对「准确的」描绘而言是没有价值的。最后,有

些机会来自于我们可能有能力操弄一些次要的事件,如在个案研究中

召集一群人开会。这种操弄只有在参与观察时才会发生,在其他比如

文件、档案纪录、和访谈等数据收集方法中,调查者都是被动的。参

与观察的操弄不曾像实验研究一样准确,不过可以产生更多不同的情

境来收集数据。

六、实体的人造物

实体的或是文化的人造物是最后一种证据的来源,包括了技术的设备、

一个工具或仪器、一件艺术作品、或是其他实体的证据。这些人造物

可以在实地拜访时收集或观察,而且也已经广泛地应用在人类学的研

究中。实体的人造物可能跟最典型的个案研究关系比较少,然而在有

关系的时候,人造物可以是整个个案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可以建立一

个在短时间内直接观察的范围之外,更为广泛的观点。

而以上各类数据的优缺点,则可比较整理如下所示:

陸、个案研究的报告撰写

个案研究没有刻板的样式可循,有的甚至不需以文字撰写的样式完成报告,尽管如此,个案研究报告的提供,仍受人瞩目,其样式也随之与个案研究有关者的需要而变化。根据叶重新(2001),关注个案研究的人士,比关注其它研究的人

士为多,这些人士大致有:

一、同领域的同僚

同领域的同僚关注个案研究发现与以前的学理或研究的关系;

二、决策者、领导者,以及不擅长个案研究的其他专业人员

个案研究为这些非专家提出的报告,宜以描述某种宾际的生活情境,以

及行动上的启示为要;

三、学生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

由于有不少的学位论文依赖个案研究而来,于是该委员会的成员即成为

个案研究报告的消费者,而此类个案研究侧重研究主题的方法论以及学

理上的问题;

四、研究经费的支持者。

而个案研究报告不一定只有书写的方式,个案的信息也可以用其他方式报告,如口头报告、甚至是一组图片、或录像带。虽然大多数的个案研究到最后都还是以书写作品的方式呈现,但进行任何「报告」时,仍然需要仔细选择最恰当且有效的方式,这个选择很明显的会跟确认个案研究读者相关。

【大黄蜂的故事】

在自然界当中,有一种十分有趣的动物,叫做大黄蜂。

曾经有许多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社会行为学家,联合起来研究这一种生物。

根据生物学的观点,所有会飞的动物,

其条件必然是体态轻盈、翅膀十分宽大的;

而大黄蜂这种生物,却正好跟这个理论反其道而行。

大黄蜂的身躯十分笨重、而翅膀却是出奇的短小。

依照生物学的理论来说,大黄蜂是绝对飞不起来的。

而物理学家的论调则是,大黄蜂身体与翅膀比例的这种设计,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同样是绝对没有飞行的可能。

简单地说,大黄蜂这种生物,根本是不可能飞得起来的。

可是,在大自然中,只要是正常的大黄蜂,却没有一只是不能飞的;甚至于,牠飞行的速度,并不比其他能飞的动物来得差。

这种现象,彷佛是大自然正在和科学家们开一个很大的玩笑。

最后,社会行为学家找到了这个问题的解答。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

大黄蜂根本不懂「生物学」与「流体力学」。

每一只大黄蜂在牠成熟之后,就很清楚地知道,

牠一定要飞起来去觅食,否则就必定会活活饿死!

这正是大黄蜂之所以能够飞得那么好的奥秘。

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设想,如果大黄蜂能够接受教育,学会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而且也了解了流体力学。

根据这些学问,大黄蜂很清楚的知道,

自己身体与翅膀的设计,完全不适合用来飞行。

那么,这只学会告诉自己「不可能」会飞的大黄蜂,你想,牠还能够飞得起来吗?

或许,在过去的岁月当中,有许多人在无意间,灌输了你许多「不可能」的思想,但请你把这些种种的「不可能」完全抛开;再一次明确地告诉自己,生命中,是永远充满希望与值得期待的!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习题 一、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 所谓公共管理, 就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 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 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1)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2) 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3) 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4) 公共管理的过程是公共权利的运作过程 2、政府职能演变经过的阶段: ( 1) 限制政府干预( 2) 主张政府干预( 3) 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 3、简述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政府失效的表现: 政府失效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对人的”经济人”的假设。即认为人是自利的、理性的, 而且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政府公务员也不例外。由此看来, 在政治决策过程中, 人的一切行为都可看成是经济行为, 而使”政府政治过程的目的肯定是增进公共利益的假设”受到质疑而不得不被放弃。( 1) 公共政策失效 ( 2) 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 3) 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4) ”寻租”及腐败 4、简述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 ( 1) 非政府性( 2) 公益性( 3) 正规性( 4) 专门性( 5) 志愿性 5、公共政策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 1) 公共性( 2) 利益选择性( 3) 目标指向性( 4) 权威约束性 ( 5) 功能多极性( 6) 动态稳定性 6、简述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和基本原则: 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是指参与政策方案设计与研究的所有机构和人员。 ( 1) 执政党( 2) 立法机关( 3) 行政机关( 4) 利益集团( 5) 大众传媒 政策规划的原则是指政策规划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 ( 1) 公正原则( 2) 受益原则

案例研究法及其相关学术规范

案例研究法探析 摘要:案例研究法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案例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案例研究法这一研究工具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应当注意的技术规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评述。 关键词: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设计;案例研究规范 案例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研究方法已经得到社会学、人类学(包括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以及公共管理等学科研究者的认可并且被运用到特定问题的研究之中。然而,究竟什么是规范的案例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如何定义案例研究法?怎样确定案例研究法的适用范围?案例研究设计中有哪些规范性要求?这是一些需要从理论上厘清的基础性问题。 一、案例研究的概念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尽管案例研究法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但如何界定案例研究法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在众多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著作的论述中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对案例研究法的界定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科学家德尔伯特· C·米勒和内尔· J ·萨尔金德在《研究设计与社会测量导引》一书中对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对案例研究法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他们指出:尽管文化共享群体或具体的个人会被视为一个个案,但是定性研究中的个案研究法不那么关注群体的模式,而更在乎对一个过程、事件或行动的深度描述。有人认为个案只是研究对象( Stake,1995年),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研究方法( Merriam, 1988年) 。只不过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个案研究是通过在多种信息来源和丰富的背景中收集深入、详细的资料, 对一个或多个个案进行历时性的探讨。 美籍华人学者应国瑞( Robert K. Yin)是案例研究法理论探讨和建构方面有突出影响的学者,他对案例研究有过如下的一些看法:首先,案例研究定义的核心精神在于其研究的范围:案例研究是一种实证研究,它在不脱离现实生活环境的情况下研究当前正在进行的现象;待研究的现象与其所处环境背景之间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案例研究法处理有待研究的变量比数据点还要多的特殊情况,所

7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1.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教育研究从研究对象的数量上可分为个案研究和成组研究。研究者可以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也可以把一组或许多被试当作一个组群进行研究。例如,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都属于成组研究。在教育统计学上,30个被试以下属于小样本组,30个被试以上属于大样本组。成组研究取样较多,可以作统计处理。所以成组研究的科学性比较大,代表性也强,但成组研究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有时需要对个别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而不需要大面积的成组研究。这时,个案研究便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对单一的研究对象进行深人而具体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别团体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少数几个优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一般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也就是所谓“解剖麻雀”的方法。同时个案研究不仅停留在对个案的研究和认识的水平上,而且需要认识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一些积极的教育对策,以便因材施教。 2.个案研究法的特点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

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例如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对少数儿童的个别谈话法,揭示出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当然,我们需要正确处理好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虽可以反映某些一般的特征,但个别毕竟不等于一般。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械地推广到一般中去,需要谨慎地思考和分析,以免犯以个别代替一般的错误。此外,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与众不同的典型特征,不具有典型性的个别,显然没有多少研究价值。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比如对某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可以看一下他是否经常有些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在创造力测验上的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论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结合 摘要: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是管理研究领域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将其恰当地结合使用可以使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可信。本文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通过对其研究方法的分析进一步说明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结合开展研究的过程、结论和重要性。 关键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实证研究法 1引言 (1) 1.1研究目的................................. 1.2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3研究背景................................. 2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2.1案例研究法................................ 2.2实证研究法的概念............................. 3案例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法的关系........................... 3.1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目的不同........................ 3.2主观意志对案例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数据分析中的影响............. 3.3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不同..................... 4案例分析.................................... 4.1 采用实证研究法............................. 4.2采用案例研究法............................... 5总结.....................................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大全题库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1(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 、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2(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事务官 8、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公共” 11、资源配置、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3(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信息接收者 2、欧洲 3、知情权 4、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

5、绩效评估 6、方向标准,优化标准 7、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8、用户满意原则 9、道德定位 10、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人本原则 11、公共管理主体 12、回应性,负责性 13、行政控制,立法控制 14、诉讼责任 二、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4(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市场失灵 3、价值标准 4、反比 5、工作内涵 6、财政预算预决算 7、以不公开为例外 8、绩效评估 9、行政控制机制 二、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C 7、A 8、A 9、A 10、D 《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 三、简答题 (一) 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1.本题考核知识点: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2.解答提示: (1)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义: 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④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电大公共管理学作业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第一章 一、单选题 最基本的手段是( B ) 1(公共管理 A(利用科学技术 B(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 C(获取人力资源 D(行政管理 2.公共管理的客体是(C)。 A.公共组织 B. 公共利益 C.公共事务 D.公共权力 3(公共管理的客体是(A)。 A.各类社会公共事务 B. 政府 C.公共政策 D.公民 4(公共组织的权力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国家权力,这决定了公共组织具有(D)。 A(社会性 B(程序性 C(系统性 D(权威性 5.以实现公共利益目的,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社会组织是(B )。 A.非政府组织

B.公共组织 C.中介组织 D.非营利组织 6.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C )。 A.公共组织 B.社会公共事务 C.公共利益 D.公共权力 二、多选题 1.公共管理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BCDE )。 A.公共性 B.管理性 C.公众性 D.公开性 E.非营利性 2(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本质区别体现在(ABCDE)。 A.公共管理必须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企业管理则以利润为导向 B.公共管理具有公共性与权威性,而企业管理不具备 C.公共管理运作是在政治环境中进行的,而企业管理是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 D.公共管理主要通过政府机制来实现,企业管理则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完成 E(公共管理需要平衡各种社会利益和价值,而企业管理则以效率与利益为导向,只承担有限社会责任 3.下列哪些选项不是公共管理的原则( AD )。 (( A.保密原则 B.以人为本

C.公共信息公开 D.效率至上 E.依法管理 4.公共问题纵向上可以划分为( ACDE )。 A.社区性公共问题 B.社会保障问题 C.全球性公共问题 D.地区性公共问题 E.全国性公共问题 三、判断题 1.公共管理的任务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公共秩序。对 2.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是一回事。错 3.公共管理应该遵循大多数人利益至上的原则。错。 4.公共管理问题的确立是公共管理的第一个环节,它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对 5.反恐问题属于全国性公共问题。错( 6.人口与计划生育问题属于全国性公共问题。对 7.公共问题从横向上来看,可以划分为管制性公共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基础性公共问题、社区性公共问题以及服务性公共问题。错。 8.公共资源包括公共人力资源、公共财税、公共物品、自然资源、公共信息等。对 9.公共管理的内容包括:公共问题的确定,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项目的选择,公共资源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公共物品的合理利用与监管,以及为社会成员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对第二章 一、单选题

幼儿个案分析记录

幼儿个案分析记录 一、研究前个案情况分析 我班林烜小朋友今年5岁,生性活泼好动,独立性很强,善于发现和观察事物的不同与变化,反应快,能自信的对自己的发现做出肯定的判断,懂得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习惯指挥他人,比较任性,脾气暴躁,容易生气。 二、个案观察记录 (一)饭后折纸、看书。拿着纸折一折,看一看。没人理会他。过一会,他把纸张放回,去拿书(自带)走到几个小朋友前面:“你们看,我的书是奥特曼,谁要和我一起看。”几个男孩围过来。林烜:“这个叫超级威力脚,这个叫超变身。”其他幼儿:“这有什么,要太阳射灵炮才厉害。”林烜:“要不然我们比一比。”说完,站起来,对着他人玩攻击性游戏。 (二)集中活动。幼儿自由坐在地上,林烜坐在最后一排。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让幼儿自由讨论,则伸手抓前面小朋友的衣领,摸一摸前面小朋友的头,老师发现,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回答正确。 (三)、表演游戏活动。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和材料。在第三组,他拿了一个小熊的头饰跑到第一组:“你们看,我今天要当小熊。”这时候他发现两位小朋友为了争小熊角色互不干相让。林烜:“你们用剪刀石头布,谁赢谁就来当小熊。”其中一位幼儿杨若虚输了,但他不认输,要再剪一次,林烜一步上前从他手中抢回头饰,杨若虚不给他,他用力一推,杨若虚摔倒在地上,林烜把头饰给另外一个小朋友。

(四)分组活动。老师引导幼儿自由观察图片,林烜站起来,四处走一走,看一看,与其中一位小朋友在开玩笑,老师发现了,瞪他一下,他又回去看图片,等到老师又不注意,他又到另一名幼儿后面,用肘绕住他的脖子,把那位小朋友绊倒在地上,他却很开心。 三、原因分析: (一)家园交流在园在家表现: 园:老师把在园表现向家长反映,主要反映以上情况。 家长:(1)说自己一个人很无聊,经常提出要去小朋友家,或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家与他一起玩。 (2)老师布置的任务记得很牢。做事情动作很慢。对事物的兴趣时间很短,但如果他有兴趣又能持续半个小时以上。 (3)会主动关心妈妈,自己能做的事情会自己做,但没有耐心。会关心比他小的小朋友。 (4)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但很爱发脾气,急躁。 (二)家园共同分析原因: 1.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生性活泼好动,喜爱表现自己。聪明理解力强,悟性比较强,往往寻找各种方式来突出表现自己。但他选择的方式不恰当,表明他的心理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往往采用惹人注意的方式甚至进行攻击来引发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2.自我控制能力差。从小受爷爷奶奶的溺爱,养成不看场合,时间对象,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顾及他人的习惯,养成我行我素。再加上幼儿的认知水平低,考虑问题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大人所说的“打人不对的道理”。即使很乐意地检讨也是“言行不一”。

2018年电大公共管理学期末复习答案小抄已排版【含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单项选择题 1.在消费上,公共物品区别于私人物品的特征的是() A.竞争性 B.排他性 C.自然垄断性 D.顾客导向性 答案:C 2.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是() A.公共性 B.历史性 C.政策引导性 D.管理参与性 答案:A 3.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相同之处是() A.管理的一般职能 B.管理的性质 C.管理的使命 D.责任的性质 答案:A 4.按照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公共管理资源与公共管理手段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的公共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管理主体、公共管理价值与规范、公共资源管理、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公共管理改革与发展。其中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公共危机管理 B.传统行政管理方法 C.政务信息资源管理技术 D.当代公共管理治理的新工具 答案:C 5.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者们由于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研究取向上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从而显现出不同的研究途径。美国著名学者波齐曼主张的研究途径是() A.公共政策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 B.管理途径 C.政治途径 D.法律途径 答案:A 6.通过分析公共管理人员怎样进行实际操作进行研究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 A.案例分析法 B.实体分析法 C.系统分析法 D.实践抽象法 答案:D 7.提出“政治—行政”二分理论的人物是() A.威尔逊 B.韦伯 C.泰勒 D.西蒙 答案:A 8.组织成员对命令的服从仅仅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感召力和煽动力的组织是() A.神秘化组织 B.传统组织 C.合理—合法化组织 D.商业组织 答案:A 9.第一次运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公共行政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次将公共行政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使之成为一门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学者是() A.古利克 B.厄威克 C.福莱特 D.伦纳德·D·怀特 答案:D 10.揭示了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两大动力:“一是官员想要增加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二是官员们相互之间制造工作”这一理论的是() A.帕金森定律 B.公共选择理论 C.瓦格纳的理论 D.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理论 答案:A 11.提出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的理论是() A.新公共管理理论 B.新公共服务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答案:C 12.提出公民的需要就像“顾客”的需要的公共管理理论是() A.传统的行政管理理论 B.新公共管理理论 C.公共治理理论 D.新公共服务理论 答案:B 13.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矛头直接指向() A.公共经济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B.公共行政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C.公共服务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D.公共责任范式下的公共管理实践 答案:B 14.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A.产权理论、演化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B.产权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C.演化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理论 D.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 答案:D 15.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最明显的动因是() A.政府和社会的需要 B.政府和财政的需要 C.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D.财政和经济的需要 答案:D 16.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初期的改革对象主要是() A.政府内部管理的模式和方法 B.公共部门私有化 C.公共服务代理化 D.建立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伙伴关系 答案:A 17.“新公共管理”最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欧洲现象,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行政改革实践中的() A.政治途径 B.法律途径 C.管理主义 D.宪政主义 答案:C 18.公共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权威性 B.独占性 C.政治性 D.公共性 答案:D 19.被称为“军队型组织”,又是最常被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是()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矩阵制 答案:A 20.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是()A.政府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准政府组织 D.事业单位 答案:B 21.下列组织属于非营利组织的是() A.国务院 B.妇联 C.红十字会 D.共青团 答案:C 22.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创建科层制理论的是() A.泰勒 B.韦伯 C.梅奥 D.法约尔 答案:B 23.非营利组织区别于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 A.民间性 B.志愿性 C.非分配性约束 D.公共性 答案:C 24.领导连续流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管理学家坦南鲍姆和() A.施米特 B.利克特 C.布莱克 D.罗伯特 答案:A 25.强调没有唯一的绝对的合理领导方式,领导的有效性关键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因素之间的互动的领导理论是() A.特质理论 B.行为理论 C.权变理论 D.变革型理论 答案:C 26.根据行政组织中最高决策权所属人数可以将行政组织体制划分为() A.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B.层级制与职能制 C.集权制与分权制 D.完整制与分离制 答案:A 27.领导机关中平行地设置若干部门,如国务院设各部、委、办;省政府设各厅、局等,这种领导体制属于() A.层级制 B.职能制 C.分权制 D.首长制 答案:B 28.当事情已经按照它固有的规律运行的时候,领导者就不要再左右它,而是让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这种领导方式属于() A.集权型领导方式 B.民主型领导方式 C.参与型领导方式 D.放任型领导方式 答案:D 29.公共领导者素质的核心是() A.领导能力 B.领导沟通 C.领导激励 D.领导协调 答案:A 30.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问题特征的是() A.选择性 B.动态性 C.时效性 D.静态性 答案:D 31.在下列选项中,既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阶段,又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的是() A.政策议程 B.政策沟通 C.政策执行 D.政策评估 答案:C 32.政策生态环境可以分为() A.经济资源环境与政治法治环境 B.社会总环境与工作环境 C.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环境 D.输入—输出环境 答案:B 33.公共政策发展对实现公共管理的价值是() A.公共政策对公共管理的价值进行规制和调节 B.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履行各项功能的基础 C.公共决策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又贯穿于公共管理过程的始终 D.实现公共管理价值导向与建构公共管理运作平台 答案:D 34.公共政策在现代公共管理中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行为引导功能 B.利益协调与分配功能 C.行为限制功能 D.调控和规制功能 答案:C 35.选择政策工具的基础原则是() A.以公共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B.以个人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C.以团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D.以群体理性为主导的多元综合理性的原则 答案:A 36.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一切资源的最根本的特征是() A.再生性 B.社会性 C.生物性 D.能动性 答案:D 37.通过霍桑实验,形成人际关系学派,奠定行为主义理论基础的学者是() A.梅奥 B.马斯洛 C.弗鲁姆 D.麦格雷戈 答案:A 38.20世纪80年代,起因于对日本管理模式的研究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是() A.科学管理理论 B.企业文化理论 C.现代管理理论 D.行为主义理论 答案:B 39.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的立体交叉方式来全面评价员工绩效的评估方法是() A.目标管理评估法 B.360度评估法 C.行为对照表法 D.行为锚定评价法 答案:B 40.中国开始探索公务员制度的时间是()年 A.1988 B.1992 C.1993 D.1978 答案:C 41.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始于19世纪中叶的()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个案研究法43086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就是以单一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的方法。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是一个组织或机构。前者如对一个或几个优等生或差生进行个案分析;后者如对某个先进班级或学校进行个案研究。 个案研究用于教育领域,主要还是对学生而施。例如,有的学生才能特别优异或极端低劣,以常用的教学方法无助于其发展或进步;或者有的学生行为和情绪与一般学生不同,一般的教育方法不能改变其行为或性格。凡此等等都需要予以单独而深入的研究,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确定矫正的适当方法,以便使学生得到正常的发展。由于个案研究一般是对研究对象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其过程与解剖麻雀相似,因此,人们还将个案研究法称为“解剖麻雀法”。另外,由于个案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不断的追踪调查研究,故个案研究法,又称为“个案追踪法”。 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个案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进行。现介绍几种基本的个案研究方法,供研究者选择使用。 1.追踪法 所谓追踪法,就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某一研究对象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

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追踪研究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或更长的时间。 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先生从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之时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用日记方式作出详细的文字记载,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的追踪照片,连续追踪808天,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据此撰写了我国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名著<《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也曾采用个案追踪的方法,以智能超常的儿童少年进行了研究,证实了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受过优越的早期教育,遗传素质的差异只为他们的超常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优良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则是使这种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这项个案研究为我国婴儿教育的开发与实践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个案追踪法主要适用于三种研究情境。一是探索发展的连续性。因为追踪法一般以相同的对象作长期的研究,通过追踪可以掌握研究对象的发展连续性。二是探索发展的稳定性。例如,研究智力测验分数的稳定性问题,即可从幼儿开始测量直至成年,由此可以看出智商是否具有稳定性。三是探索早期教育对以后其他教育现象的影响。 总之,个案追踪是对相同的个案进行长期而连续性的研究,研究者能真实而直接获得研究对象发展变化的第一手资料,能深入了解个人或某一教育现象的发展情况,弄清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现象。它对于研究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成熟期、关键期,以及研究复杂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某一教育理论的验证、某一教育措施的实施、某一新方法的探索、某些教育现象之间前后发展的关系等都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几个月、几年乃至更长时间)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case study method)追踪研究某一个体或团体的行为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对一个或几个个案材料的收集、记录,并写出个案报告。在现场收集数据的叫做“实地调查”。它通常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 特点 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 一般来说,作为个案研究对象的个别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在某方面是否有显著的行为表现; 第二,与这方面有关的某些测量评价指标是否与众不同; 第三,教师、家长等主要关系人是否都有类似的印象和评价。 研究内容的深入性和全面性 个案研究既可以研究个案的现在,也可以研究个案的过去,还可以追踪个案的未来发展。个案研究可以做静态的分析诊断也可以做动态的调查或跟踪。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不多,所以研究时就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透彻深入、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 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 个案研究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如下面要介绍的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和产品分析法等。但是,个案研究又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方法。为了搜集到更多的个案资料,从多角度把握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就必须结合教育观察、教育调查、教育实验、教育测量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各种研究手段。 类型 一是理论探求、理论验证的个案研究,尤其是研究一般论点,目的在于弄清楚那些模糊的问题,并使读者产生兴趣。 二是故事讲述、图画描绘的个案研究,叙述和描绘那些有趣的、值得仔细分析的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 三是评价型个案研究,需要研究者对教育事件、方案、计划、章程和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其价值,使读者确信。 基本程序 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个案研究方案是指实施研究的计划,是进行个案法研究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为了有效地开展研究,进行个案研究之前,需要制定个案研究方案。 确定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现状评定 个案研究对象的确定,一般可以选择有一系列不同于他人的行为表现,而且对这些行为

2017年电大公共管理学形考作业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形考1(1-3章)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S形考1(1-3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1887年在美国《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的学者是() A.古德诺 B.斯坦因 C.泰勒 D.威尔逊 2、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 A.法约尔 B.赫伯特?西蒙 C.马克斯?韦伯 D.泰勒 3、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 C.胡德 D.史蒂文?科恩 4、政府失效,政府对人的本质和行为的基本假设是()。 A.社会人 B.经济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5、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6、自下而上的政策执行政府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保罗?萨巴蒂尔 B.本尼?杰恩 C.丹尼尔?马兹曼尼安 D.J.佛瑞斯特 7、在《行政之研究》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的思想的是() A、威尔逊 B.凯恩斯 C.泰勒 D.法约尔 8、1926年美国出版的行政学教科书《行政学研究导论》的作者是() A、怀特 B.凯恩斯 C.泰勒 D.法约尔 9、非政府公共组织,也可称作() A、第一部门 B.第二部门 C.第三部门 D.私人部门 10、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 A、小政府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 A、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 B、政府组织与其它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 C、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 D、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 2、公共管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A、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B、系统分析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分析法 3、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A、公共管理学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 B、是一门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 C、公共性与管理性相统一 D、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4、广义的政府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所有机关,包括() A、立法 B、行政 C、司法机关 D、营利组织 5、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限制政府干预 B、主张政府干预 C、对政府职能的重新思考和定位 D、进行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 6、综合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职能的论述,将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主要职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建立并维护社会和市场秩序 B、提供公共物品及基础服务

第九章 教育个案研究法3

第九章教育个案研究法 本章要点: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特征;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程序;教育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近年来,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在教育科学研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研究范式。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被研究对象的互动,获得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解释性理解。进行质的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个案法是其重要方法之一。个案研究强调对一个人、一件事物、一个社会团体或是一个社区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通过个案研究能够提供对教育问题成因的理解,对复杂的关系作全面的涵盖,对动态变化的情境条件作适当分析。 第一节教育个案研究法概述 一、教育个案研究法的含义 个案研究法是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方法,其任务是揭示研究对象形成、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个案研究法不只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门复杂的认知课程,是帮助个人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通常个案研究法是在对象总体中选择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深入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 个案研究法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狭义的个案研究法是指对单一特定的人、事、物所作的描述、分析及报告的方法。广义的个案研究法则可界定为:采用各种方法,收集与研究问题相关的资料,对单一个体或一个单位团体作深入细致研究的过程。个案研究法也秤麻雀解剖法或个案历史研究法。 二、教育个案研究法特征 个案研究常被看成是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质化的研究,与实证主义的、验证性的、量化的研究相对应。事实上个案研究不是以质化与量化研究来划分的,而是以研究对象的单一性来界定的。个案研究是所有研究方法中最生动、最有趣的,在学校教育教学、心理咨询、行为矫正等工作上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说来,个案研究主要有以下特征: 1、研究对象的个别性与典型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是个别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个别,而是与其他个体相联系的,是某一个整体中的个别,因而对这些个别对象的研究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他个体和整体的某些特征和规律。个案研究的目的固然是了解、把握某个个体的具体情况,但也要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揭示出一般规律。个案研究取样较少,其研究的结论代表性也就较小,因此不宜机

幼儿个案追踪观察与教育指导记录【最新】

幼儿个案追踪观察与教育指导记录 一、个案基本情况: 1、来自于教师的,XXX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知识面广,参与活动时的领导能力特别强。但是,许多老师都觉得XXX很特殊,特殊在哪儿呢?首先,他不喜欢幼儿园,甚至对幼儿园有点仇恨感;其次,不会交往,是个“独行狭”,没有好朋友,下课时总是一个人玩,分享玩具时会表现出很自私蛮横;第三,心理行为与同年龄孩子不一样。比如,他对自己的物品的表现类似于小小班幼儿,过分依恋。再如,对那些反映真、善、美的童话故事不屑一顾,而整天沉浸在反映打斗的动画片中,并坚信自己有如同“奥特曼”般的力量;第四,有入睡困难、遗尿等睡眠问题。 2、来自于父母的XXX求知欲很强,喜欢与父母一起看书,了解各方面的知识。但极少与小朋友交往。 二、个案生活背景XXX的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且很有才干。没上幼儿园之前,XXX虽然常住在爷爷奶奶家,但是妈妈只要一有空总会把他带在身边,对他的教育问题,妈妈一贯是十分重视的。 三、个案分析幼儿开始上幼儿园,经历了从一个“家庭人”变为

社会人的过程。在顺利转变角色,幼儿要在家庭中掌握一些最简单的做人处世的原则,如尊重别人,友好相处等。但是,据我们老师观察到的情况看,XXX的家庭教育总的来说是轻自理重知识,轻德育重智育。所以XXX没有掌握好这些,给他融入集体带来了障碍。 另外,作为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他所知道的东西远远多于同龄孩子,幼儿园面向全体孩子的语言活动、科学活动、数学活动等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无法使他获得很满足的成功感;在他的心目中,妈妈比老师聪明得多。而由于自理能力差,在画画、手工以及日常生活中他却又远远落于人后,更无法获得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做手工时有点自卑,脆弱得经常掉眼泪。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使XXX依恋家庭,不喜欢幼儿园,不喜欢集体生活。 四、个案指导设想 1、以尊重为原则,循序渐进地改变XXX的不良习惯,帮助他与小朋友较和谐地相处。 2、教师给予XXX特殊的关爱,在生活方面给予帮助,在学习方面开点“小课”,与XXX建立情感联系。 3、家园配合,调整XXX的家庭教养方式。 五、观察与教育记录3月27日星期四在平静了一段时间后,XXX 又开始哭哭闹闹,不肯上幼儿园了。我问他:“为什么不想来幼儿园呀?”他恨恨地答道:“我不喜欢幼儿园,我要把实验小学炸掉!”一个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着实让我吃了一惊。然而静下心来分析一下,绝对不应该把XXX归入品德恶劣的范畴内。因为成人有时也会产生类似的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中央电大师范部闫平 (2004 浏览人次15782 年12月 13日) 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 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 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 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 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 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 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与此相适应,政府机构的改革也随之展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机构分别在1982年、1988年、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改革。 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明确规定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的职数、年龄和文化结构,要求减少副职,提高素质。通过 这次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减少到61个,同时也精简了大量的领导职数。此次改革加快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但 没有摆脱就机构论机构,就编制论编制的老框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改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 分析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公共管理学案例及案例分析 中央电大师范部闫平 ? ( 2004年12月13日)浏览人次15782案例一 温州市政府的“无为与有为” 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无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自身的动力和内因,而政府的“无为”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外部环境。温州市市长曾说:“在温州,凡理论和实践发生矛盾时,先服从于实践。”于是个体工商业、服务业、家庭工厂、挂户经营、雇工经营、买卖合同、长途运输等,只要上面不管,就都让它发展。 1984年在平阳县钱库镇出现了私人钱庄。当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坚决取缔,而温州各级政府因为考虑到钱库镇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没有强制取缔,而是在争取钱库镇的银行和信用社率先实行利率浮动改革的试点后,最后钱庄于1989年在无证经营了五年后自行关闭。 在温州人民群众自发发展民营经济的推动下,温州政府顺经济改革的需求,先后出台了许多突破当时政策或在全国率先改革的法规和措施,如中国首份个体工商执照、首个关于私营企业的地方法规、首家实行利率改革的信用社等。 强化市场和质量管理的有为八十年代末,温州的形象和声誉曾一度出现空前的危机。如温州低质皮鞋在杭州武林广场被焚;永嘉的虚假广告;仓南的假商标等。温州的信誉危机强烈震撼着温州政府。为此温州政府转变强化管理职能,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开始全面整顿。并加强质量管理,在外出水陆交通要道设立检查站,对皮鞋、低压电器等产品的出境实行“准运证制度”,严堵假冒伪劣产品的外流。在此基础上温州政府提出“质量立市”的口号,在全国率先制定“质量立市”的地方法规。1992年温州政府继而提出以质量和品牌为核心的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 总之,温州政府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人、物、信息、资金流通的成本。同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主体干预,简化和减少行政审批手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限时办理制度,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请结合本章政府基本职能的有关理论分析此案例,对温州市政府的“有为”与“无为”,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 案例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简要回顾

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个案研究法及其应用 第一节个案研究法的概述 一、个案研究法及其类型 (一)什么是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指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的东西,以指导工作①。 个案研究实际上如同解剖麻雀,通过对某一个体深入研究考察,可能会得到重大的发现,影响总体发展。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从对自己孩子观察、访谈、实验的个案研究中受到启发,从而创立了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这一理论对儿童总体发展具有普遍意义。 个案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不只限于“不良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这项研究已扩大到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具有丰富教育改革经验的学校等方面来。例如:①北京市某小学一年级教师针对班级小 A 同学不能集中精力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的问题,采用 观察、访谈、实验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这项研究就是针对学生学业不良问题展开个案研究。②上海某中学积极探索,大胆进行教材课程改革,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的案例,用实验、成品分析、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个案研究。③北京市教育学会某专业委员会采用科学培训与科学研究方式,不断推出年轻的骨干教师的个案研究。后两种个案研究显而易见是从正面对成功经验进行挖掘、研究。 从上述提出的个案研究分析,不同的个案研究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科学方法,以便收集个案研究需要的资料,或反映特定问题。这里应该强调的是,任何研究既对总体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面,同时也有受限制的一面。所谓有普遍意义主要指个案的研究结果一般对整体的发展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例如,上述案例①对“小 A 同学课上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困难问题”的个案研究,对教师寻求普遍注意力的特点及其培养方法方面有一定的帮助;案例②上海某中学的个案研究为其他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案例③某专业委员会采用科学培训与科学研究方式,不断推出年轻的骨干教师的个案研究为其他一些群众学术团体开展研究活动和培养人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所谓受限制是指个案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数量少,研究结果的外部效度较差,这样有可能影响到研究结果的推广。例如:案例①由于小 A 个人学习习惯的特殊情况,教师对其有效的培养方式不能直接用于他人;案例② 受领导科学研究意识及改革魄力的影响,某中学的案例不可能完全照搬使用。案例③其他专业委员会受秘书长基本素质的限制,不能直接采用案例③中专业委员会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是受限制的方面。 (二)个案研究法的类型 个案研究法可以依据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目的进行分类。 如果我们从研究对象分类,可分为: 1.以个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单人的个案。上述案例①就是关于学习适应不良个人研究。 2.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机关等的个案。上述个案②属于此类研究; 3.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研究,即学术团体、群众组织等的个案。上述个案③属于此类研究。 如果我们从研究内容、目的分类,可分为: 1.诊断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主要用于考察特殊儿童,研究异常行为和患有生理疾病者等,目的在于对研究对象的问题现状作出判断。例如,案例①小 A同学课上集中精力学习数学困难的个案研究,需要采取诊断的方法,对其精力不集中的问题作出判断,以便寻求出 研究的对策。 2.指导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如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新的教育方案尝试,然后将研究成果推广到普遍的教育实践中去。 3.探索性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常用于大型研究的准备阶段。例如,目前由于城市改造,北京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