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生态宜居城市汇报材料

尊敬的XX: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来到美丽神奇的XXX,这是对我市工作的莫大信任与支持,我代表XXX 市四大班子及各族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谢!根据安排,下面,我就XXX市建设宜居城市的相关情况做以简要汇报,请给予指导。

一、XXX市建设宜居城市的优势

XXX市位于中国版图"鸡冠"处,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级市。在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居住不到9万人口,平均每平方公里3人。境内共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4%,其中包括蒙古族、回族和俄罗斯族等,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小城。从XXX自身的资源、文化、区位及外部环境综合分析,主要呈现五个优势:生态完好。由呼伦贝尔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XXX河三大生态系统合围而成。涵盖陆地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类型,保持了原生态、全生态的自然景观。全市70%为林地,17%为天然草原,6%为耕地,绿色覆盖率达90%以上,是天然的植物公园、绿色的基因宝

库。境内河流密布,长度在2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81条,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均达到或优于国家Ⅱ类标准。全年降水量360~410毫米,大风日数10~23天,有气象记录以来一直气候温和,风调雨顺。自治区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占全市面积70%,其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保护区达万公顷,是亚洲原生木本湿地中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物种最丰富的湿地系统,堪称"亚洲第一湿地"。

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各类矿产资源七类19种,主要有煤炭、黄金、铅锌、铁、铜、钼等,素有"黄金镶边"的美誉。野生动植物80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63种,有经济价值的食用和药用植物达300余种。人均占有资源量大,淡水资源是全国的21倍,耕地是全国的19倍,草原是全国的23倍,森林是全国的211倍。

区位显著。隔XXX河与俄罗斯相望,边境线长达公里,约占自治区中俄边境线70%,有黑山头、室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为中俄贸易提供了有利条件。距离呼伦贝尔中心城区仅123公里,距离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满洲里仅2小时车程,是呼伦贝尔精品旅游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海拉尔-拉布大林一级公路的开工建设,将使XXX与中心城市交通更为便捷。

人文独特。XXX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蒙古族的发祥地。境内完整地保留着游牧民族的地穴、古城、古墓、界壕等珍贵遗址。这里不仅有蒙古先祖宽仁大气的王者风范,也有俄罗斯族的异域风情。其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曾被评为"ccTV·XX中国十佳魅力名镇"。

倍受关注。近年来,XXX引起了各级领导、国内外媒体、专家和企业家的高度关注,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摄影爱好者、商业精英前来观光考察,知名度和人气指数大大提升。先后被《经济观察报》评为"全国可持续发展十佳案例",被亚洲地产节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全生态城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生态示范区",被著名环保人士梁从戒先生称之为"祖国最后一块绿色净土",地球村寥晓义女士称"XXX 的山是最美的山,水是最美的水,森林是最美的森林,草原是最美的草原,这里是真正的天堂"。

二、XXX市创建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构想和主要做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XXX市最大的品牌和优势。特别是在能源短缺、资源过度开发、生态严重破坏的今天,这近三万平方公里的绿地显得更加珍贵和稀有。基于上述考虑,我市城市建设理念定位为"以人为本,

第 3 页共8 页

生态至上",以"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幸福XXX"为目标,以提升"宜居城市的六大标准"为抓手,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模式,努力营造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主要做法是:

狠抓生态建设,提升资源承载度。为守护好XXX 这颗祖国北疆的绿色明珠,我市将"生态立市"作为发展战略之首,对所有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大事项进行严格评估、把关,并于XX年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目标。近五年来,生态建设累计投资逾亿元,实施了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坚决打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行为,数年无重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504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单位GDP能耗降低率%,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降低率%,完成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指标的80%。

规范城市管理,提升环境优美度。大力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清理"脏、乱、差"现象,城乡面貌明显改善。重点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通过"拆墙透绿",加大广场、街道、商业区、居民区等重要节点绿化,呈现出"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的

景象。城市主干道已实现机械化清扫,实行24小时动态保洁,道路清扫保洁率100%。城市公园和公共健身娱乐设施全部免费开放,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宜居城市的建设成果。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活便宜度。大力完善城市道路交通、市政、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完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切实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目前,我市已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电覆盖率达100%。各类住宅建设强力推进,形成了由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和廉租房构成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充分满足了市场经济下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住房需求。优化住宅小区布点,使地块开发与基础设施配套相结合,切实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富裕度。在一产中,大力发展畜牧业,改善种植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产业。全面实施天保工程,禁止乱采乱伐乱捕,切实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在二产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现了"点状布局、集中发展",并逐步向"深度开发、循环利用"转变,坚决限制有污染和消耗资源大的加工项目。目前,绿色产品加工业已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瑞士雀巢。雀巢在我市的远景目标为建成日加工能力XX吨鲜奶的现代化工厂,届时可以吸纳全部一

第 5 页共8 页

产从业人员成为雀巢奶户,全市将有一半以上人口得以就业和拥有稳定收益。在三产中,重点扶持旅游和对俄贸易。近五年间,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增长倍和倍,呈"井喷式"增长,被人民评为"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对俄贸易日益繁荣,随着口岸通货量的逐年增长,渐已成为呼伦贝尔第二大中俄贸易战略通道。

创建文明城市,提升社会文明度。深入开展了"十佳文明和谐家庭"、"十佳道德模范"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组建了中老年艺术团、少儿艺术团、俄罗斯族民俗表演艺术团等10余支业余文艺团体。举办了"广场百日文化活动"、群众合唱节、青年歌手大奖赛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了俄罗斯族民俗馆、三河马科技博物馆、哈撒尔广场等标志性文化设施。承编了书籍《XXX的华俄后裔》、《俄罗斯族百年实录》、《天骄故地·XXX》,画册《美丽·发展XXX》及自创歌曲集等一大批文艺作品。全社会形成了讲文明、知礼仪、崇尚道德的浓厚氛围,市民文明素质大大提高。

强化社会管理,提升公共安全度。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应急演练。逐年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格化"巡逻,升级市区电子监控系统,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

罪,高度关注校园安全。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组织干部下基层,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近十年来,全市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公共安全事故、越级进京访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发生。被自治区评为"平安稳定创建先进旗市",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市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这一目标,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好做法、好经验,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创建工作,努力把XXX建成中国北方最佳人居环境城市。一是要做好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在自治区潘逸阳主席的关怀下,我市有幸结识了中国规划界的"城市医生"饶及人先生,并有幸约请国际规划界的"精英"美国龙安集团为XXX做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前瞻性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这对于XXX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二是要突出生态主题。国内外创建宜居城市各有特色。除公共的"六大标准"外,XXX的特色就是"生态"。我市将全力做好生态文章,进一步增强生态环保意识,深挖生态文化内涵,开发生态产业,生态理念覆盖到每一角落,细化到每一细节。三是要抓住全球倡导生态文明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森林、草原、河流、湿地资源富集的优势,争取国家各类生态补偿政策,积极谋求碳汇资金收入。

第7 页共8 页

加大对环境工程、民生工程的建设投入,使市民充分享受到人居环境改善的成果。

以上是我市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情况汇报。借助游建华主席、饶及人总裁一行莅临XXX的东风,恳请将我市列入"人居署100个论坛城市"中,这不仅关系到XXX当前的发展定位,更关系到XXX的未来,是XXX 人民的热切企盼和迫切愿望。请游主席放心,XXX一定珍惜这次机会,不辜负您的厚望!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信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九月八日) 在市创建指挥部的领导下,我委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经济建设发展紧密结合,严格按照《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任务分工》的要求,认真对照《信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任务分解表》的各项任务指标,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创建各项 一、抓全员创建,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委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列入全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具体措施上全面进行落实。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委成立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帅,全体班子参与,各科室、各二级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明确了分管领导,形成了创建工作的组织网络。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专题对全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制定了《市工信委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全委文明城市创建有计划有措施有成效。 三是健全创建网络。对创建目标及具体措施内容进行细化量化、逐项落实,层层落实目标责任,管人与管事、抓业务工作与

抓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从而形成了创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为了确保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委领导不定期督查,针对薄弱环节认真抓好查漏补缺,并及时进行通报,在全委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建、支持创建的浓厚氛围。 二、抓机关创建,确保不留死角 一是完善硬件设施。为搞好创建工作,设置了文明创建宣传橱窗,楼道里设置了文化长廊,加强了公共设施的经常性维修、养护,盆景全部进行了换新,会议室、办公室设置禁烟标志,完善了阅览室、活动室、道德讲堂等文体设施,办公环境得到全面改善,硬件水平得到提高。 二是美化办公环境。对办公区进行了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立卫生责任制,执行卫生保洁制度,做到室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整齐。 三是整顿办公秩序。认真组织学习《市民日常文明用语》《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手册》《公共道德格言》等公共文明礼仪读物。在机关广泛开展了外学英模、内学榜样等活动,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开展了“文明信阳、我在行动”道德教育专题活动,组织了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文明礼仪我知行”知识竞赛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教育意识,提升了文明道德素养。为规范办公秩序,委领导经常性到科室,开展督导检查,对科室文明办公、规范办公等方面进行突击检查,发现有不文明行为及时整改。 三、抓活动开展,提升创建水平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的经验 人口的急剧增长曾给温哥华的城市发展带来结构上的转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城市地域的蔓延,迅速而又稳定地增加了汽车的使用,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连续增加等。对此,温哥华在城市发展建设中,遵循“精明增长”的理念,走发展紧凑型都市区之路。市政当局通过刺激中心城区的人口增长,促进就业岗位和住宅数量之间达到平衡以减少对机动车交通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形成更加紧凑的城市形态,而且避免了低密度的城市扩散及其对城市周围富庶的佛斯河谷底的威胁。 具体而言,温哥华注重营造多中心、多级别的都市中心;运用“集中增长模式”,在划定范围内统一公共基础建设及其他城市服务;增加公共交通,鼓励人们改变出行方式,劝诫单独使用交通工具;减少土地消耗,防止低密度扩张,集约和“精明”地使用土地。为营造亲切宜人的城市氛围,温哥华城区的设计指导思想是通过贯穿整个地段类型多样的开敞 空间体系将建成区分为若干独立规划的居住组团,合理布置低层和高层住宅,在保持人性化尺度的同时实现居住高密度。对于高密度的中心城区,温哥华的城市设计注重规划、比例和色彩等。城市用地生态空间富裕,建筑物以花草树木作为屏障,控制商店店面宽度以适应行人的要求,加设遮蔽设施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干扰。建筑的底层部分道路红线取齐,以加强街道上的城市气氛;所有的高层塔楼避免直接进入行人视觉范围,以提高街道的舒适宜人度并保证街道上阳光充足,令现代化的城市设计与自然风光相互辉映。可以说温哥华是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下创造了宜居和充满活力的空间,市内交通便利,公共服务完备,景观优美且丰富多样,这些铸就了温哥华优质的城市生活品质,也树立了大城市打造宜居的典范。 新加坡发展最大的约束是土地资源,但城市的发展并未受其影响,其开发成功主要归因于有一个明确、清晰和强有力的政府控制体制。它依据坚实的政策环境,使专业规划者与企业很好地合作;它果断地执行了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规划,才使新加坡有了今天的宜居环境。新加坡最引人注目的是其良好的绿化环境,这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规划部门精心编制了“绿色和蓝色规划”,这确保新加坡在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的同时仍拥有绿色和清洁的环境;其次,新加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提出不同的绿化美化目标;保证与城市变化的方向相一致;此外,政府出台了诸如《公园与树木法令》、《公园与树木保护法令》、等一批法律法规,要求所有部门都必须承担绿化责任,对损坏绿化的行为实行严厉处罚。 在新加坡,政府充分发挥职能,实现“居者有其屋”。政府设有建屋发展局,专门解决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问题。新加坡的经济适用房称为组屋,政府对购买组屋人群的收入有一定限制。至于商品房,政府只根据政策批租土地。其次,为了让居民都能买得起房,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制定公积金制度;坚持组屋小户型、低房价原则;对居民购买组屋实行免税优惠措施等。另外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建屋发展局在组屋的地址选择、样式设计及配套设施建设上都颇费心思。 此外,在交通建设方面,新加坡政府重视公共交通发展,制定和完善了城市交通总体规划,投入巨额资金,加快城市陆路交通网络的建设并且通过将快速轨道系统延伸到新城镇和居住区中心来获得一个整体有效的交通系统;在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把人才培养与引进放在了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如文体活动、娱乐活动、知识讲座、法制宣传、讨论会等社区教育来丰富民众业余生活,提高全体市民素质。 总之,新加坡政府完善的规划体制为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保障,并避免了城市发展中很多缺少控制的问题。管理机制能保证不同的规划和执行部门间的紧密合作,保证公众充分参与规划进程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从而获得一个可信而可行的规划。公私之间的紧密合作是成功开发中整合意见和资源的一条值得世人借鉴的途径。 2.3.1城市发展背景概况 西雅图属纽约州,是美国太平洋西北海岸一个商业、文化和技术中心,也是美国的高科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

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汇报材料 根据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工作安排,城市管理局主要牵头负责“市容环境整治工程”。自全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启动以来,我局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扎实开展了市容环境整治工作,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1、重拳出击,春末夏初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本次整治主要对违章占道、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写、乱吊乱倒、破坏城市设施及余土污染等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截止目前,共走街上户宣传1600余人次,规范占道经营710余处,清理各类“牛皮癣”小广告12000余处,劝导流动摊点390余次,规范摩托车、非机动车停放840余辆次,暂扣违规停放车辆67辆,暂扣占道灯箱广告牌及经营物品259件,依法拆除街道两侧乱搭乱建棚亭388平方米。通过整治,着力解决近期城市管理中突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大街小巷市容环境大为改观。 2、加强巡查,建筑垃圾及余土抛洒行为得到有效遏制。5月份,我局联合交管大队、公路分局、交通局等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城区建筑垃圾(余土)处置管理和散装货物车辆运输专项整治行动。整治组采取发放整治宣传单、设岗检查、机动巡查等方式,对违法违规处置、运输、倾倒建筑垃圾(余土)等散装货物及污染路面的行为依法责令限时整改和严查重罚。截止目前,联合整治组已出动执法人员19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0余辆次,共检查过往余土运输车辆216起,发放整治宣传单600余份,查处违规运输行为48起,暂扣驾驶证、行驶证、准运证共58本,违法违规运输余土等散装货物和污染损坏路面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有力维护了城区路面

的干净整洁。 3、强行入轨,城区机动车停放秩序大为改观。一是开展了城区机动车辆停放秩序集中整治活动。对在城市道路乱停乱放影响市容,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依法采取强制拖离、锁车等措施,并予以处罚。截止5月28日,共暂扣违规停放摩托车、电动车66辆,处罚乱停乱放行为56起。通过整治,乱停乱放现象明显减少,市民自觉意识不断提高。二是积极筹划城区出租两轮摩托车停靠秩序管理。在城区主要路段、商场、公园和广场等位置划定了90余处出租摩托车停靠点,并设置了25个出租摩托车停车提示牌。计划从6月10日起,对城区两轮出租摩托车进行规范化管理。 4、强势推进,始终保持对“两违”建设的高压态势。以“巩固整治成果,严防新生两违”为目标,加大了违法违章建筑的拆除工作力度,经过努力,上半年共计制止违法建房行为33起、违章搭棚行为3起,拆除违法建筑(含构筑物、模板)32处、拆除面积3937平方米,拆除违章棚亭11个、拆除面积945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的蔓延势头。 5、加强维护,老城区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小街小巷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了祝捷巷、大西门等5条改造工作,正在对建国路、利井路等2条小巷进行改造,预计上半年全面完工。认真组织了公厕、垃圾中转站改造,年内将完成9座公厕、垃圾中转站改造。今年以来成立了两支专业小修小补工作队,对老城区破损道路、积水路面等进行了大范围的维护翻新,更换修补人行道3000余平方米,铺设花岗岩、吸水砖4000余平方米,改造积水路96米,修补破损路面800余平方米,更换铺设路灯管线4200平方米,有效维护了市容市貌及市民出行安全,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借鉴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做法探讨 作者:沈超来源:城市观察添加日期:11年01月16日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尽管各个城市发展条件不同,发展的具体目标和路径也不一致,但发展观却是相同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概念,而是要使人类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得到全面优化;发展也绝不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还要顾及人类的长久生存。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当代城市保持良好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以及提供宜人居住条件开拓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理论溯源与研究成果 城市是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主要场所。生态城市则是人类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探索过程中所提出的关于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理想形态。国外对生态城市的探索起源较早,1898年英国社会学家 E.Howard创建的“田园城市”学说,标志着近代生态城市思想的发端。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自那以后,健康城市、清洁城市、绿色城市等一系列旨在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城市改造运动在西方兴起,促使生态城市概念不断丰富和完善。1984年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Yanistky认为,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最大限度发挥,居民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以保证的一种人类聚居环境。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将建设生态城市的原则从最初的简单的包括土地开发、城市交通和强调物种多样性的自然特征,发展到涉及城市社会公平、法律、技术、经济、生活方式和公众的生态意识等多方面的丰富体系。根据理查德?雷吉斯的观点,生态城市应该是三维的、一体化的复合模式,而不是平面的、随意的。同生态系统一样,城市应该是紧凑的,是为人类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汽车设计的,而且在建设生态城市中,应该大幅度减少对自然的“边缘破坏”,从而防止城市蔓延,使城市回归自然。 在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生态专家提出生态城市是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并从社会生态文明度、经济生态高效度和自然生态和谐度三个方面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建设指标。生态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等成为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常用术语,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用地结构得到重视。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生态城市是从全局和系统的角度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而建立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畅通的生态系统。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and Its Enlightenment of Livable City Abroad 姜煜华 甄峰 魏宗财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启示 1 国外宜居城市研究概述 1.1 关于宜居城市的定义 宜居城市,即适宜居住的城市,这是一个极其概括而又内涵丰富的概念。在国外,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的概念、标准和认识的看法不同,实践的侧重点也不同。 哈尔韦格(D.Hahlweg, 1997)认为:在宜居城市中,能够享有健康的生活,能够很方便到达要去的任何地方——不论是采取步行、骑车、公共交通或是自驾车的方式,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民共享的生活空间[1]。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2]。埃文斯(P.Evans, 2002)认为城市的“宜居性”概念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适宜居住是其中之一;宜居城市还应该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伦纳德(Lennard.H. L. t, 1997)则提出了如下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宜居城市中,人们可以彼此自由地交流;健全的平等对话机制是很重要的;城市公共管理机构应该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庆典和公众集会;一个好的城市不应该为恐惧的气氛所主宰,不应该有歧视异族、认为他们低人一等或是天生邪恶的观念;一个好的城市能够提供合适的公共设施,以作为社会学习和成员社会化的场所,对于儿童和青年而言,这些场所是他们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城市应该是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有机体;城市中的居民应该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我们应该注重城市建设中的审美考虑、建筑美学和实体环境的深层次文化含义[4]。1.2 理论与实践进展 宜居城市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不是一种运动,而是城市发展水平进入高质量阶段的一种必然,是随同城市建设过程“生长出来”,被逐步认识并因此开始频繁使用的概念。如果回溯城市发展历史,有相当共通含义和比较完整的认识体系的概念应是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该理论的出现正式吹响了改善城市质量、关注城市生活的号角。 《雅典宪章》和《马丘比丘宪章》首先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这种适合居住的城市观,两个宪章一致认为要争取获得城市生活的基本质量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摘要:城市宜居性是当前国际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外已经拥有一批宜居性建设较好的城市,而在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中国仍处于理论与建设的摸索阶段。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本文选取了国外不同规模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宜居城市建设案例并对其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及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目前我国宜居性建设的不足,提出了几点对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启示。Abstract: Livable city is a hotspot of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rrent international cities. There has been a set of nice constructed livable cities abroad. However, in China, which is a fast urbanized and industrialized country, we are still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theory and construction. Through a large amount of references, this paper selects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vable cities in various scales abroad, and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exercises.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talks about the defects of livable c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proposes enlightenment for Chinese livable cities. 关键词:国外;宜居城市;建设案例 Keywords: Abroad; Livable City; Construction Case 作者:姜煜华,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硕 士研究生。carrie.008@https://www.sodocs.net/doc/3616378599.html, 甄峰,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博士,教授 魏宗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助理规划师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篇一:街道办事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街道办事处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总结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南宁市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人居共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复评是对南宁市文明成果的一项验收,也是对南宁市文明程度的认可与肯定。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我街道在西乡塘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创城复评迎检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较好的实现了复评工作的顺利完成,现总结如下: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是首府南宁市201*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创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办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复评工作提上街道每周议事日程。成立街道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同志、街道办事处主任**同志担任组长,街道党政副职担任副组长,街道各部门主管、社区、村书记、主任担任组员,按照创城工作测评体系,从宣传氛围营造、外部环境整治、迎检材料收集、创城入户调查准备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扎实推进街道创城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全面开展创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市之力、举全街道之力。街道作为主管部门在创城中起着指导、协调、配合的作用,社区做为街道的板块,在创城工作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我街道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坚持条块结合,以块

为主,上下联动,把测评项目的七大工作进行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到 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持之以恒,不留死角,全面开展创城工作。 三、广泛宣传,积极动员群众。 为使创城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我办各社区、村采取多种形式对创城工作进行了大力、有效的宣传。街道办投入经费统一制作、发放:创城宣传横幅50条、创城宣传版报40张、社区、村各类活动场所门牌64块、上墙制度牌66块。督促辖区单位、社区、村均悬挂了各类宣传横幅、出版创城版报、粘贴各种创城宣传挂图,确保各类创城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入户率达100%。将创城宣传到辖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街口巷道、每一个居民家中,做到辖区人人知道创城工作、户户知晓创城意义,为复评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市容市貌管理。 **街道地处老旧城区,市政设施陈旧、道路狭窄,路面上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跨门槛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辖区路面垃圾、小广告比比皆是。对此我办党政领导多次组织各分管领导、城管、环卫、辖区单位、社区、村等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地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综合市场,因环境卫生差、无序经营等问题多次被城区创城办督办,街道针对这些情况,三番五次组织街道城管大队队员、街道综合执法队员、**社区等人员对**综合市场开展一次又一次的清理整顿工作,终于使**综合市场的经营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城区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宜居生态城市规划 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各种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得到充分的肯定,这样才有助于全人类的长期可持续化发展,维护好整个生态系统。本文对城市规划和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及规划进行阐述,以期指导。 一、城市规划与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 1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流思想。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新方向。城市建设由单纯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是城市建设理论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生态宜居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协调人、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城市理念将引导城市的稳健发展。 2城市规划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城市交通、绿地率控制、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均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设施布局、城市细节设计和城市功能布局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交通通行和工作环境等,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建设枢纽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多方力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而共同努力,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规划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规划便利、安全、景观宜人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户外运动。 二、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最直接的实践,是一项全局建设工程。将生态宜居作为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建设能够满足居民健康生活和发展的需求。将以人为本作为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原则的出发点,并结合当地相关政策导向确立了规划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原则。第一,以人为本和面向大众的原则。将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第二人人参与和共建共享的原则。在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应当广泛地动员单位、家庭等全社会成员积极参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在人人参与规划建设的同时确保建设成果的共享。第三,坚持突出特色和夯实基础的原则。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和城市规划现状,探索具有城市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项目,并且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工作,从而逐步建成生态宜居城市。 三、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总体战略 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目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构建和居民的健康生活。采取以项目建设为带动建设的策略,以影响生态环境改善的城市规划建设因素为切入点,制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总体控制的建设战略。首先,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应当将相关项目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细化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和条目,从较为具体的建设项目出发,提高项目建设的针对性,促进生态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建设内容越具体、越细致就越能促进规划建设的发展。项目可以是以某项内容为单元的专项城市建设项目,或是以地域范围为单元的整体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是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细胞,只有局部功能得到合理有效的建设,城市整体规划建设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将城市环境建设作为建设的切入点。日常生活环境和相关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居民的健康生活水平,以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内容为依据,进行生态依据城市专向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从而达到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目的。 四、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 1区域绿地规划 改善区域绿地体系是区域绿地规划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区域绿地的控制力度,对区域绿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交流发言材料、汇报材料

全民参与群策群力 “三抓三促”扎实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在全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情况做 一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我县自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表彰为省级文明县以来,特别是2014年我县被确定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县 以来,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围绕创建全国 文明城市这一目标,群策群力、共识共动、务实创新、强化 实效,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城乡面貌不断改观,市 民素质明显增强,城市品位显著提升,投资环境极大优化,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为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 发展特色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环境支撑。 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展情况 (一)领导带头抓落实,健全机制促推进在创建全国文 明城市工作中,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立足于创建工作的长效性,着力强化领导、责任、考核三大 工作机制,保证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效开展。一是提

高思想认识。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宗旨,牢牢把握中央文明办将创建重点放在中西部和放在县级城市的良好机遇,全面落实各级领导班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目标,县委常委会、县文明委定期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做到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县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了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按照创建内容,设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九个专项工作组,确保了任务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三是强化责任落实。围绕《测评体系》,制定下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把各项指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通过“定部门、定领导、定任务、定进度、定责任”的五定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了各乡镇、有关部门单位的任务和职责。同时将创建工作纳入乡镇、部门单位的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加大考核力度,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二)部门联动抓重点,服务群众促成效我县的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群众需要为第一追求,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立足富民强县,群众受惠,狠抓惠民工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 1、引言 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

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 2.1生态城市的起源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又称生态社区( eco - community)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5]。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6],并从生态学

2020年街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范文合集

【篇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南宁市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文化传播、人居共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复评是对南宁市文明成果的一项验收,也是对南宁市文明程度的认可与肯定。自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我街道在西乡塘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创城复评迎检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较好的实现了复评工作的顺利完成,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部署。 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评是首府南宁市201*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为确保创城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办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将复评工作提上街道每周议事日程。成立街道创城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同志、街道办事处主任**同志担任组长,街道党政副职担任副组长,街道各部门主管、社区、村书记、主任担任组员,按照创城工作测评体系,从宣传氛围营造、外部环境整治、迎检材料收集、创城入户调查准备等方面进行精心部署,扎实推进街道创城工作。 二、明确责任,分工负责,全面开展创城。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举全市之力、举全街道之力。街道作为主管部门在创城中起着指导、协调、配合的作用,社区做为街道的板块,在创城工作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我街道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下联动,把测评项目的七大工作进行层层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持之以恒,不留死角,全面开展创城工作。 三、广泛宣传,积极动员群众。 为使创城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我办各社区、村采取多种形式对创城工作进行了大力、有效的宣传。街道办投入经费统一制作、发放:创城宣传横幅50条、创城宣传版报40张、社区、村各类活动场所门牌64块、上墙制度牌66块。督促辖区单位、社区、村均悬挂了各类宣传横幅、出版创城版报、粘贴各种创城宣传挂图,确保各类创城宣传材料、宣传手册入户率达100%。将创城宣传到辖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街口巷道、每一个居民家中,做到辖区人人知道创城工作、户户知晓创城意义,为复评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四、狠抓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市容市貌管理。 **街道地处老旧城区,市政设施陈旧、道路狭窄,路面上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跨门槛经营等现象屡禁不止,辖区路面垃圾、小广告比比皆是。对此我办党政领导多次组织各分管领导、城管、环卫、辖区单位、社区、村等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地方多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如**综合市场,因环境卫生差、无序经营等问题多次被城区创城办督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 城市发展 >> 城市建设 >> 内容阅读 关于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思考 作者:李炜来源:网络搜集添加日期:07年12月26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描述城市的功能:“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而居留于城市。”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城市的管理者往往更多地关注物质的极大丰富而忽略了城市的主体———人,或者只注重城市精英的生活质量,而忽略了占城市人口大多数的普通市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人居环境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正在向着它的本义回归。本文拟对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作一点探讨。 一、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思考 1、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从全球角度来看,城市经历了一个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进入后工业阶段后,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主流社会意识,城市居住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2、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一般理论分析。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包括经济持续繁荣、社会和谐稳定、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景观优美怡人、公共秩序安全这六个方面的内涵。 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如下: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扬州就确立了跳出老城、建设新城的思路。2001年又提出建设“人文、生态、宜居”城市。这是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城市建设中最直观的反映和要求。200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06年,又历史性地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在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扬州综合实力的增长,是扬州城市品位的提升,是扬州人民安居乐业的最好体现。 二、扬州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2020年物业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汇报材料

2020年物业行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汇报 材料 现在全市上下都在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认真排查梳理物业服务企业隐患点,及时对接整改,坚决打赢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翻身仗。 一、开展情况 1、积极营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氛围。居民小区充分利用宣传栏、LED电子大屏、单元门口、电梯内、刷卡小门张贴创城宣传标语、海报及彩页,营造人人参与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本月悬挂创建条幅280条、悬挂文明养犬条幅261条、悬挂垃圾分类条幅150余条,设立垃圾分类四分类亭90个(总数),利用LED电子显示大屏滚动播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创文明城等宣传标语24处。保安、保洁佩戴文明督导员袖标2000余个,制作文明创建展板270块,努力营造创建文明城市良好环境和氛围。 2、各居民小区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对服务区域进行绿化补植、垃圾清运、“三乱”整治、道路维修、洒水降尘。目前绿化补种补栽树木5万余棵,绿化补种草坪面积102万平米,每日清

运建筑垃圾约110车,生活垃圾约190车。对沉降及裂缝破损道路进行维修300多处7700余平方米。“三乱”整治出动共计7000人次,清理小广告1.3万处,清理乱堆杂物500余车,粉刷遮盖老旧小区单元楼道小广告50余万平米。创城期间保安、保洁全部佩戴创建文城市文明督导员红袖标,对业主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劝阻和督导。 3、继续开展洒水降尘作业。134个居民小区利用购买的小型洒水车、简易洒水车及水管等洒水设施每日早中晚、上下班高峰期前进行洒水作业。同时建设规划配备有喷泉和水系的33个居民小区对水系进行注水,喷泉全部开放,给辖区居民营造一个风清气爽、洁净舒适的居住环境。 4、补短板、找差距全力开展2019年**区物业行业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检查,以行业信用监管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按照**市、**区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我中心安排所有工作人员除做好日常投诉受理、物业各类备案、租赁中介管理等工作的同时,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严格按照文明城市创建标准(统一着装,持证上岗,文明礼貌,公开公示公开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受理电话和监督电话、全天候值班,报修及时、保安、保洁、绿化服务到位及有效开展各项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对287个有物业服务的居民小区全面开展物业服务企业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检查工作。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范文2018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总结范文2018 自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我局始终紧扣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城市的主题,按照县委县政府xx年创文明城市的总体要求,以创建为人民,创建靠人民为理念,以提高广大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为目标,大力培育四有新人,全力开展创建工作。 一、围绕组织落实,强化创建之本 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我局始终坚持做到领导重视、纳入日程、统筹规划、分段实施、任务明确、责任清楚。 ㈠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局长任组长,各副职领导副任副组长、各股室长为成员的创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xxx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各股室相互配合,把文明建设工作内容融合各项工作中去,形成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文明创建体系。 ㈡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局多次在全局大会上部署创建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职工。通过宣传学习,统一了思想认识,使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了参加创建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㈢确保规划内容到位。我局领导班子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总链条,围绕水务工作任务制定了文明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创建办公室根据全年工作,细化创建内容,分解到月,制定出全局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目标、方法、步骤、组织措施等具体要求,使文明建设活动有章可循。 二、围绕素质提高,强化学习实践 高度重视干部职工的理论业务学习:一是在全局系统认真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全面提高党员党性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单位的各项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三是学习业务、提高服务技能。今年组织全局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四是组织了以《旺苍县城市管理实施纲要》、《旺苍县文明市民守则》、《旺苍县城市管理实施细则》等为中心内容的学习活动。教育职工坚持学习,提高素质,提高专业技能,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三、围绕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活动 ㈠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活动 开展了以诚信为主的教育活动,为创建大造声势。制作了宣传标语11幅、宣传专栏3个,形成了创建工作资料专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