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2008年10月24日

2008年3月因工作需要调到文化厅工作以来,我先后多次深入区直文化单位和部分市、县进行文化改革发展专题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并与部分文艺界专家学者和职工代表进行座谈的形式,对全区文化系统的改革发展状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9月份以来,为身体力行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专门对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疏理,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和改革态势

(一)广西文化系统的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12月,我区文化部门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1712个,在职职工13659人。其中:文艺院团118个,在职职工4370人;公共图书馆100个,在职职工1479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15个,在职职工1505人;文化站1139个,在职职工2200人;博物馆59个,在职职工825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181个,在职职工3280人。

自治区文化厅共有直属国有文化机构28个,从业人员1622人。其中,文艺院团8个,在职职工744人;公共图书馆1个,在职职工184人;群众艺术馆1个,在职职工34人;博物馆3个,在职职工145人;艺术创作研究机构2个,在职人员43人;中等艺术学校1所,在职职工116人;演出中介机构1个,在职职工70人;国有文化企业2个,在职职工122人;其他文化单位及附属机构9个,在职人员194人。

就总体而言,经过建国以来近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区已基本形成了体系较为完整、门类较为齐全的国办文化机构格局,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通过调研、考察,发现文化单位“老、小、多、难”的特点非常突出:

“老”——成立时间长,发展包袱重。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成立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16个,成立于70—80年代的5个,90年代成立的4个,2000年以后成立的3个。离退休人员占区直单位人员总数的40%。发展包袱重,问题积累多,矛盾爆发点多,发展活力不足。

“小”——单位规模小,竞争能力弱。区直28个文化单位中,人员编制在100名以上的仅有4个,50—100名的9个,30—50名3个,30名以下的11个。单位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竞争能力较弱。

“多”——单位数量多,类别繁杂。现有的国有文化单位涵盖文博、图书、群众文化、艺术创作研究、艺术教育、舞台工程、电影发行放映、演出中介、音像出版、学前教育、卫生保健、后勤服务、行政执法等10多个类别,“小而全”的特点明显,人员结构不一,发展状况各异。

“难”——经济状况差,改革难度大。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和国有企业占全系统单位总数的60%,自我创收、自我涵养能力弱,办公条件、职工福利相对较差,人才难引,骨干难留,工资福利遗留问题多,不稳定因素多,职工对改革的接受程度和承受能力较低,改革难度较大。

区直文化单位的上述特点,在全区文化系统具有普遍性,而且在经费保障、人才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呈越往基层越困难的趋势。基于这一情况,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不仅较教育卫生、科研院所的改革更具复杂性,而且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行业的改革也更具特殊性。

(二)广西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基本态势

1978—1992年,我区群众文化战线积极开展“以文补文”、“多业助文”,适度开展有偿服务,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化经费的不足,凸显了文化的产业属性,也催生了我国“文化市场”的最初形态,对“文化人”解放思想、思考改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992--2003年,区直文艺院团探索了团长负责制、演出承包制、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等改革措施,着力革除统得过死和“吃大锅饭”的体制弊端;电影发行放映由自治区“三权统管”转为“三权下放”,使电影经营放映单位成为自主经营、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区直文化单位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内部机制改革,在激发文化单位活力、积累改革经验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3年6月以来,根据中央关于推进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精神和要求,我区文化系统开始思考、研究体制层面的改革新路,并着手进行考察调研、方案准备等工作。2007年1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桂发[2007]9号),确定广西图书馆、广西杂技团、广西演出公司为自治区本级改革试点单位,至此,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攻坚阶段。

综观我区文化系统30年的改革历程,方向是正确的,态度是积极的,方式是渐进的,步骤是稳妥的。但由于体制层面的改革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一些长期制约文化发展的观念、做法、体制机制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文化改革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不相适应,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与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环境不相适应,与高新技术在

文化领域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趋势不相适应。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推动我区文化系统的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通过调研了解,我区文化体制改革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文化发展认识不够,对体制改革认识不足。在社会层面,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自然上去了,缺乏在新的起点上的文化自觉,对文化改革发展关注不够、支持不够;一些同志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甩包袱,减人减钱,就是一味地把文化单位推向市场,对改革的目的缺乏全面的认识。在文化系统内部,有的认为只有事业体制才是保护支持文化事业的最佳选择,实行企业体制会使文化单位失去发展优势,甚至会在市场的在潮中淹没,对推动经营性单位转企改制存在畏难情绪;有的片面强调国家的扶持和保护,认为文化必须单纯依靠财政投入来发展,对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释放全社会文化创造力的作用认识不足。在推进改革上表现为内外协调不力,干部举棋不定,职工等待观望,稳慎有余,主动不足,改革思路停留在方案上。

(二)配套制度不全,改革缺乏保障。虽然近年来中央先后出台了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文件,内容涉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扶持文化产业发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鼓励文化产品出口、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等方面,基本涵盖了改革发展的主要环节。但涉及“人”、“财”、“物”等关键问题的相关规定操作性还不够强,一些政策措施与单位、职工的期望值尚有较大差距。如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按企业核定的基本养老保险金仅相当于按事业标准核定的退休金的45%--50%,待遇差别过大,职工难以接受;在改革成本支付、促进事业发展的的经费保障上尚缺乏法定性的制度保障,不确定因素较多,单位和职工心中无底;土地管理政策越来越刚性化,文化体制改革中争取土地优惠政策的空间越来来小,“盘活存量”面临较多束缚等等,在具体实施中协调、落实难度较大。

(三)文化系统改革具有行业特殊性,改革任务较为艰巨。一方面,文化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产业属性,文化体制改革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的某些领域,与其他行来相比具有其特殊性、敏感性;另一方面,文化单位自身具有“老、小、多、难”的特点,改革任务较为艰巨、复杂。

三、关于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思考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区的经济实力已大大增强,为文化改革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经济领域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伐有加

快,为文化体制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改革先行省区的有益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便利、高效的平台,大大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为改革传统产业和管理模式创造了条件。在深入分析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困难因素的同时,我们必须同时看到有利条件,增强改革的坚定性。综合近期的调研结果,深化我区文化体制改革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也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既是指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也是指导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思想。当前文化系统解放思想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用科学发展观统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充分调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一切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把改善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上升到改善民生的高度予以贯彻落实。

——要努力使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同步,使文化体制改革与劳动人事、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相衔接,为文化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文化体制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工作方针,统筹兼顾不同地区改革的进程,统筹兼顾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的方法和措施,统筹考虑各方面的利益调整,总揽改革全局,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积极稳妥推进。

(二)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构建改革发展的保障体系。体制是具有长期性和稳定制的制度。机制是保证制度实施的程序、规则和运作方式。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根本的目标就是逐步建立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是要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2号),以文化厅“三定”方案的修改和调整为契机,着力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组织分开,推进管办分离,把不该由文化行政部门管理的事项转移出去,把该由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的事项落实

好,将文化部门的职能转到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进一步理顺文化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的关系,使政府的工作重心由过去的办文化转向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研究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保障全体公民的文化权益。着办创新文化管理机制,改变较为单一的管理手段和方式,逐步实现从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到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管理方式并重的转变。

二是要创新投入保障机制。把加大投入和改善投入方式同时列入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一方面要通过改革形成文化投入的制度性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争取地方财政每年对文化建设投入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人员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改革完善投入方式,以项目投入为手段,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估体系,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服务合同外包等办法,推动政府政府投入以“养人”为主向鼓励“干事”为主转变。

三是要创新内部运行机制。利用自治区将于近期实施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利时机,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着力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扎实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和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的改革,通过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激发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是要创新政策保障机制。结合广西实际,以完善地方性改革政策为重点,结合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出台我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激励保障政策,妥善处理改革成本支付、企业与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待遇的衔接问题;争取出台文化行业杂技、舞蹈等特殊工种的退休转岗政策,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争取出台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土地资产处置的优惠政策等,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提供更为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下决心在以下三个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突破:

一是以重塑文化市场主体为重点,加快推进广西演出公司转企改制。培育合格文化市场主体,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广西演出公司为我厅直属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成立于1958年的一个演出中介机构。公司下辖南宁剧场、红星城、艺苑饭店等3个经营实体,总资产5159万元,核定事业编制91名,截止2007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在编在册正式职工70人,离休人员6人,退休人员70人。另有编外聘用人员20人。具有资产较大、人员较多、发展潜力较大的特点,2007年1

月已被定为自治区本级经营性文化事业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现相关的方案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争取尽快报批、实施。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的时候,以广西演出公司为核心企业,对文化厅直属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整合、重组,组建集演出经营、文化旅游、艺术培训、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功能与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体系。广西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公众提供书刊文献阅读和知识咨询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典型特征。核定事业编制202名,现有在职人员195人,离退休人员85人,分别占文化厅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30%、24%,2007年1月已被定为自治区本级公益性文化事业改革试点单位,现改革方案已基本成熟,计划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抓紧实施,通过广西图书馆的试点改革,积极探索公益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同时,结合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争取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机构正常运转的经费保障机制,重点加强县、乡镇和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的人员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经常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调整文艺院团布局结构,稳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文化厅共直属广西歌舞剧院、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广西京剧团、广西话剧团、广西杂技团、广西木偶剧团等8个艺术院团,共核定事业编制871名,在职人员783名,离退休人员538名。其中,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于2005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上述3个地方戏曲剧团共核定事业编制289名,在职人员269人,离退休人员161个,分别占直属文艺院团编制、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3%、34%和30%。根据“保护和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艺术院团”的改革精神,针对直属戏曲团体“小而全”、综合竞争能力不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我区演出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文艺院团的生存发展能力,按照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增强活力、做大做强的基本思路,拟将广西桂剧团、广西壮剧团、广西彩调剧团进行重组,组建“广西地方戏曲剧院”,实现排练、剧场、一般演员、道具、舞美、市场渠道等资源的合理共享。将其职能重新确定为进行戏曲研究、保护和开发,并面向社会提供演出服务的文艺院团,明确为代表和体现民族特点和国家水准的自治区重点院团,实行事业体制,由自治区重点扶持。同时,按照“因地制宜、一团一策”的工作思路,稳妥推进其他直属文艺院团的改革工作。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 研报告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营商环境是发展的体制性、制度性安排,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兴衰、生产要素的聚散、发展动力的强弱。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来优化营商环境,从根本上说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市知联会经济发展组组织部分委员赴**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经验做法 近年来,**市各地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的有关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强化措施落实,有力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1.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一是大力实施简易注销登记,取消了注册资本实缴制,改为认缴制。二是推进“互联网+”,全面实行电子化登记,通过“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工商登记越来越便利。目前,息县各乡镇、办事处已经全部开通了政务外网,15445项便民服务事项已经全部录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三是全面落实“多证合一”改革,正式实施“三十五证合一”,同时在“多证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涉企证照事项,探索推进“证照分离”改革,以“减证”

促“简政”,不断提高市场准入便利化程度。四是不断推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长效化、制度化,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制度,信用约束机制逐步完善。五是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着力点,积极营造安全规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比如息县,截止**年度,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全面完成。企业公示率100%,个体工商户公示率99.96%,农业合作社公示率100%,为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2.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一是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都已对接省政务服务网站,并通过在线受理、线上审核等形式开展业务,为方便单位办事,线下办理渠道依然畅通。二是为提高办事效率,明确专职人员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 3.不断改善民生服务。一是通过推行不动产登记、税费征缴、房屋交易“一窗受理,并连办理”,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情况下,对梳理确定的不动产登记事项,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打造优质服务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从受理申请到办结“只上一张网、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二是在行登记服务大厅设立“雷锋岗”,实现每天有一人为人民群众做咨询、做引导。三是在审批中心大厅设置了服务台,由专人负责解答办事群众咨询和进行办件指引,还添置了叫号机和自助办件、查询一体机,并可自助免费扫描、复印,方便办事群众。 4.“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与老百姓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政务服务事项如不动产登记、社

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 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下面XX 为大家搜集的一篇“关于教育改革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要在公平的基础上尊重和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规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更要培养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只有这样我国的教育才能实现“人才纷涌而出,学术百花齐放,大师引领变革。”的局面。 实现教育的公平就是要让每个人都能读书,都能享受高等教育和优质教育,并且在就业方面没有任何用人单位的限制和歧视,在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以及国家组织的大型特种考试上都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所谓个性发展特点规律就是要求我们尊重学生的爱好,兴趣,偏爱,特性,优势,特长,长处,缺点,短处等。独立思索的创新能力和胆识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灵魂和源泉。我们国家和民族就需要这种人才,这种大师人物绝不是应试教育所培养的悲剧产物,更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人才,他是什么?他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教育改革这个词很早就是一个热门的争议词和讨论词。从新中国成立到现代,教育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突破。也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科学界赫

赫有名的大人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了。但是大人物并非大师,而大师是引领时代,变革时代,站在科研最前沿的领军者和开拓者。 钱老走之前给温总理説:“我们总培养不出大师级的人物”。这句话的本质就是在提醒我们——原先的教育和现代经济发展已经脱节了,教育应该改革了。而改革的本质是什么?那就是创新+学习+借鉴。对此我有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 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 大学就好比生产企业,学生就好比原材料,只有加工才能变为合格产品,但是企业在最后一关对质量把控得很好,一般的企业都要建立质检岗位,也就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淘汰不合格的产品。同理,我们高校也要建立国家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来把控最后一关。我认为最后这一关如果把控得很好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选拔最优秀的人才,还可以鞭策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温习原先知识。最后一关可以説很关键。我建议以综合性论文加三个月实践体会和感受的形式来进行考核(在大四下半期就要做这事情),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偏爱在本专业的范围内进行自由研究(论文必需有水平,对某个行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题目自拟。这样可以发掘人才在同一专业领域的多样性,也可以为就业的方向提供依据。综合素质高的可以报送研究生,合格优良者可以调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 工作调研报告 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做好准备 近年来,我县编办从我实际出发,按照“抓重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工作目标,突出机构编制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建设,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事业单位改革做好准备工作,进一步开创了机构编制工作的新局面。现将我县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及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调研情况交流如下: 一、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我县共有事业机构385个,其中,

全额事业单位329个;差额事业单位17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37个;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2个,全县共有事业编制7505名,其中,全额事业编制6510名;差额事业编制523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414名;企业化管理事编制58名,实有在职人员6292人,其中,全额拨款5463人;差额拨款425人;自收自支358人;企业化管理46人,全县事业编制空编1213名。 二、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机构庞大,人员过于臃肿。我县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占全县财政供养人员的85%,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与此同时,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弱化,一些事业单位人员整天无事可做,在编不在岗、混岗现象时有出现。[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 2、事业单位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县卫生系统,在这一两年中,虽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经验

交流等方法,使医资、医技、医质有所提高,但人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旧比较突出,全县卫生系统,工勤人员就有183人之多,占全系统在职人员的29%,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不足,有些卫生院中防保人员为非专业人员,使各项预防保健任务的落实受到影响,给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隐患。诸如向卫生系统一样,县教育系统、文体系统以及各乡镇事业站所,也都因缺乏专业教师、专业演艺人员及技术人员等原因,使本职工作开展被动,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不高。 3、部分事业单位政事不分。一些单位名义上是成立了事业单位,但其实是一个单位的内部科室,需要用事业单位的名义就用,这种现象以党政机关所属居多。如计生局下属的计生指导站、城建局下属的规划室等,以及一些大单位系统的培训中心等,这些部门单位即以行政面孔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进行干预,又以事业单位的名义进行经营,

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全面深化改革调研报告 篇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汇报 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为了全面反映全市上半年深化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经认真了解掌握各领域改革进度,现将深化改革重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以来,各县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和市委九届四次全委会精神,积极稳妥推进20XX年度各项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 环节取得初步成效。 (一)改革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成立了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6个专项小组和改革办,制定了《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 规则》、《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工作规则》、《市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细则》,明确了领导小组、专项小

组、改革办的工作职责,建立了深化改革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2.分解落实重点改革任务。审议通过了《中共市委关于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党发?20XX?1号),明确了深化改革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推进步骤、重点任务。制定和印发了《贯彻实施责任分工方案》(党办发?20XX?41号),确定了6大块、23个方面、175项改革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协调单位、牵头单位、配合单位和完成时限。各专项小组发 挥综合协调作用,指导和督促各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制定了本专项小组承担的改革工作方案。市改革办制定了《市20XX年度深化改革任务及推进计划表》,确定了71项重点改革任务。全市32个主要牵头单位制定了深化改革推进任务表,明确了重点改革事项计划,为扎实有效推进改革奠定了基础。 3.调查摸底重点改革进度。协调各部门报送了20XX年以来承担全国、自治区改革试点和全市性重大改革事项进展情况,收集了近三年来我市已经出台的改革规划、方案、政策、办法、制度等资料,为做好重点事项备案、评估重点改革实效、深入谋划重点领域改革提供了依据。 4.开展重点改革事项调研。各专项小组及相关部门围绕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组织开展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府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于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调研报告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调研报告 :01-10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

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____。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机构编制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着实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而乡镇机构改革又是最关键的一步。20xx年底**市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改革。20xx年全市乡镇街道区划调整后,又顺利完成了乡镇街道机构编制调整工作。目前,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效果怎样?乡镇街道机构编制管理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矛盾?我们最近到全市15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与领导班子成员,一般干部和事业站所负责人共200余人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 一、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主要成效 我市现共有12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38个行政村,32个社区居委会。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为249名,后勤事业编制18名,财政所行政编制51名,编制合计318名,实有人数376名。乡镇街道“七所八站”事业单位共有120个,事业编制共347名,实有人数为346名。自20xx年以来,我市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机构设置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 机构精简到位,机构设置规范。全市乡镇街道在近年的机构改革和调整中,由20xx年的18个乡镇街道机构,减为现在的15个乡镇街道机构,精简17%;内设机构由126个减

少为现在的83个,精简了%;每个乡镇街道事业单位由原来的10个减为8个,精简了20%。在机构改革和区划调整后的机构设置工作中,我市按照清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及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把职能重复、交叉或相近的机构合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如将乡镇事业单位的农技、水利等站合并为农业水利服务站。初步实现了精简、高效、规范的目标。 人员编制压缩,人员结构优化。乡镇街道机关行政编制由327名减为249名,减少65名,编制压缩了%;乡镇街道事业机构编制由566名减为347名,减少219名,编制压缩了%。全市乡镇街道领导职数的配备,按照三类乡镇不超过9名、四类乡镇不超过7名的标准进行配置。15个乡镇街道共精简领导职数17名,精简%。与此同时,乡镇街道干部在年龄、文化、专业等方面初步得到了优化组合,人员结构比较合理。 政府职能转变,关系初步理顺。按照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一件事由一个部门主管”的原则,界定了乡镇党委、人大、政府的职能分工,强化了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初步理顺了市直主管部门派驻乡镇街道机构管理体制的关系。确定各乡镇站所共设8个,各街道站所共设8个。其中农业水利服务站、动物防疫站、农村合作经济与统计管理站、文化体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所等5个站所的人、财、物权均放到乡镇街道,以乡镇街道管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研究报告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研究报告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和明天。过去30多年,我们党和国家用改革的方法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但同时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旧的问题解决后,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因而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最广泛、最深刻的一场变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下是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中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一、深化经济改革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要正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把经济体制改革引向深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行改革开放以来,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主要依靠工业劳动,过于依赖物质资源的投入以及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仍然比较突出。此外,世界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所有这些都对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

《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 单位:阳谷县李台中学 课题组成员:杨留杰王洪光孙正一朱美静李文辉 摘要:课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策略以及提高课堂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自身发展的新方法、新思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达到特定目标。课题通过多种方法,运用多种形式,辐射多种学科,构建了一批优质高效的学科教学形式,建立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乡镇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家长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学校周围的环境复杂,学校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进行教育思想、教材教法、学校管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但在调研考试和一些家长片面追求高分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老师们不得不实施灌输式、填鸭式、题海战术等短期有效的强化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素质教育和课程目标的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足发展都造成了较大的妨碍。近几年,教育教学领域不断进行着更新和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广大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学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育评价方式向多元化转变。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

集中反映。所以,我们需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转变和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及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学校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的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研究。 二、课题的研究价值 在理论上,有助于丰富和发展教学策略理论,为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在实践上,有助于有效落实国家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深化课程改革实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体表现在: 1、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通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新课程标准三位一体的目标。 2、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成长”。新课程主张以人为本,以学促教,教学相长,追求教学整体效应和最大价值,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正是本课题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所在。 3、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学策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并通过教师教学实践的总结反思,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主力军,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其稳健经营关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但是,从市场经济机制和行业管理体制双轨运行中的情况来看,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资产质量低劣,不良贷款比重大,资金周转缓慢,盈利性太差,负债结构粗放,筹资成本偏高,组织资金处于劣势,况且社会拖逃赖废贷款现象严重,维权难度较大。诸此矛盾都因政策扶持不力所致,对农村信用社生存发展构成威胁,本课题组就“纵观财务状况,呼请政策扶持”、“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维权现状与思考”作了调研,并对农村信用社稳健经营亟需政策支撑作了呼吁,现分项报告如下。 一、纵观财务状况,呼请政策扶持查阅最全面的金融信息和最有价值的金融资源请登陆中国金融资源总库 ##市农村信用社现有24个中心农村信用社,60多个分社、380多名员工,截至9月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5678万元,比上年底净增17580万元,增长19.96%,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0752万元,比上年底净增12576万元,增长21.62%,存款、贷款增幅增额居同城同业首位。但是,财务状况堪忧。今年9月底止,财务总收入1515.4万元,其中利息总收入1305.6万元,财务总支出1673.2万元,其中利息总支出712.9万元,税金支出64万元,亏损157.8万元。2003年,财务总收入4410万元,其中利息总收入3486万元,财务总支出4553万元,其中利息支出1499.4万元,亏损93.7万元,历年亏损12331

万元。2000年底前待核销应收利息569.2万元。近三年来,缴纳各种税收602.8万元,其中2001年缴纳193万元,2002年底缴纳195.5万元,2003年度缴纳214.3万元。 为适应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需要,信用社自身要清产核资,明晰产权,澄清底子,认真分析经营中的问题和矛盾,取得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实行以联社为一级法人机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同时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精神,对农村信用社税收应出台减免政策,以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定、持续、健康发展。一应减免营业税或降低营业税率。二应减免企业所得税或税前利润弥补前五年亏损延长弥补前十年亏损。三应减免核收抵贷资产产权过户的各项税费。四应减免处理抵贷资产、闲置房产的土地增值税。五应减免户产税土地使用税。六应对2000年底以前待核销利息政府实行专项资金扶持。如果省政府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到位,就##市农村信用社2003年底而言,核销2000年底待核销利息125.9万元,缴纳税收214.3万元,缴纳拍卖抵贷资产增值税70万元,那么,2003年度会实现盈利316.5万元,增效410万元,利润率由-2.16%,提高到7.3%,增幅9.46%,资本金利润由-5.4%,提高到18.2%,增幅23.6%。 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 根据调阅有关资料,##市农村信用社2002年底不良贷款占比为65.55%,2003年底不良贷款在上年底基础上绝对额压缩6478万元,比例下降11.31%,但仍然占贷款总额的44.24%,农业贷款、其他贷

年轻干部调研报告2篇

年轻干部调研报告2篇 *目录年轻干部调研报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调研报告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

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基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进行培训。通过高层次的学习培训,使年轻干部不断丰富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济理论,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层次。 3、深化改革,为选拔年轻领导干部创造条件。一是建立干部辞职制度。把由于个人能力不够,自身行为不当,未能很好履行领导干部的职责,身体状况欠佳,不适应现任职务,或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损失和影响的领导干部,通过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办法调整下来。二是实行干部任期制。对领导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在同一职位的任职年限作出规定,为年轻干部“腾位子”。对超过任职年龄的干部在班子换届时,一般不安排进班子,而改任非领导职务。对在同一职位上工作超过规定年限的,在班子调整时,原则上规定必须调离原工作单位。三是实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在机构改革过程中,拿出部分领导职位进行公开选拔,在机关部门积极推进中层干部竞争上岗,为年轻干部上岗创造更多机遇。四是规定班子年轻干部的配备比例。抓住党委、政府、人大等班子换届时机,明确班子配备的年轻化目标,提高年轻干部在班子配备中的比例。 4、加强管理,建好管好后备干部人才库。一是推行后备干部公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的基本情况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推行工作评议制。有计划地组织后备干部每月向所在部门、每季向班子成员、

2020年乡镇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乡镇机构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照市政协20xx年工作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麻占平带队,市政协科技和民宗委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部分委员于x月x日至xx日赴xx 四县区,就乡镇机构改革情况进行视察,通过实地查看、个别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基本掌握了这项工作的整体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市本轮乡镇机构改革正式开始于20xx年xx月,即市编委会对12县市区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改革方案批复之后进行实施,20xx 年xx月基本结束。 1.适度调整乡镇、街道办事处行政区划 全市本轮乡镇机构改革前共有乡xx个,镇xx个,街道办事处x 个;改革后有乡xx个,镇xx个,街道办事处xx个。为解决历次乡镇机构改革的遗留问题,缓解撤乡并镇后消化干部的压力,特别是方便群众办事,在撤并乡镇所在地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便民服务中心xx个,作为临时性过度机构(不作为机构统计)。临时设置的便民服务中心均隶属于改革后的乡镇建制。 2.合理设置乡镇、街道办事处机构 乡镇统一按“六办三站”设置机构。六办:即党政办公室(加挂财政所牌子);人大主席团办公室;经济发展(市场监管)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加挂民政工作站牌子);维护稳定办公室(加挂司法所牌子);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均为乡镇政府内设机构。三站:即

经济综合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用事业服务站,均为乡镇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副科建制,并各核定副科级领导职数1名,经费财政全额预算。 街道办事处统一按“六办一中心”设置机构。六办:即党政办公室;人大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维护稳定办公室;宣传科教文卫办公室;均为办事处内设机构。一中心:即xx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为街道办事处下属事业单位,副科建制,核定副科级领导1名,经费财政全额预算。 3.严格核定领导职数 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设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副书记兼乡镇长),纪检书记1名,人大主席团主席1名,若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可设专职副主席1名,乡镇长1名,副乡镇长2名,辖区人口超过5万人或中省重点示范镇、重点镇、文化旅游名镇,可增配1名副镇长;人武部长1名。 街道办事处党政领导班子设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副书记兼办事处主任),纪工委书记1名,人大工委(县市区人大派驻街道办事处)主任1名,办事处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人武部长1名。 便民服务中心设过渡性工作岗位,主任1名(正科),副主任2名(副科级),人员在改革后的乡镇调整解决。 4.理顺县市区派驻乡镇机构的职责关系 全市除法庭、派出所(含林业派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等机构外,将食药所、司法所、国土所、工商所、财政所等具有管理职能

2019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工作总结

20XX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 发展工作总结 上半年,区政协认真贯彻区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区政协八届四次会议精神,按照“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要求,不断创新履职形式,以界别为纽带、以小组依拖,通过会议、视察、调研、座谈、提案办理等各种协商形式,进一步拓宽社会各界有序参与的渠道和平台,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渠道作用,不断推进区政协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做到聚焦铁东改革、建言铁东改革、服务铁东改革,为XX全面深化改革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要做法有四点: 一、注重会议协商 区政协上半年共召开1次全体会议、2次常委会议和10次主席会议。 一是八届四次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听取了“一府两院”工作报告、《XX区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XX区人民政府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在进行充分的协商讨论后,提出28条有见地、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二是围绕区委、区政府18年中心工作,上半年共召开2次常委会议,即八届十四次和十五次常委会议。其中,在八届十五次常委会议上,协商通过《政协XX 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18年工作要点》、 《XX区政协18年专题调研活动实施方案》、协商确定八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本次常委会议经反复协商,提出要继续强化区政协常委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常委的表率作用,增强履职实效,要强化学习提升认识,为XX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工作特点,区政协共召开10次主席会议,分别就区政协全年履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协商,对机关作风建设、各办工作职责、学习制度、委员培训制度、活动设计等作明确规定。其中,在八届第98次主席会议上,对机关“两学一做”活动进行了充分协商,提出要注重加强区政协机关党支部建设,支部活动要进行科学设计,扎实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机关党支部建设要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2020-04-18 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了一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现措施和方法如下: 1、建立研究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把所任教的班级进行分组,每个班分成12小组一般一个小组有5个学生,相对有二位低层生,两位中层生和一位高层生。高层学生当组长,中低层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小组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教学任务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

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如林召凯老师在讲授《幻灯片的制作》时,通过“展示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想去做的冲动,于是老师做出简单的“讲解演示”后,调动了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好。 3. 师生角色的.变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知识不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自己获得的。老师的使命应该是:一个热情的“指导者”,一个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益、最有力的“教学工具”,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强有利的“引导者”。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初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第一课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硬件的组成,包括名称、生产厂商、图片、作用等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来,发到教师的邮箱里,第二课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视频,并当场拆开主机让学生观看,第三课时让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进行质疑讨论,我在一旁进行指导,效果相当不错。 4、上课实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独特优越性。因为网络教学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 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二、存在的问题: 1.分组、分层教学实施的不够好,各环节的落实不到位。 2.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往往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要求的步骤操作、练习。 3.课时少,时间短,对上机实验遇到的问题很难一一解答。 4.重点和难点有时把握不准。 5.教师授课不够精练。三、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1.利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设计适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深度,只有深度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 2.利用好“学案”。让学生通过“学案”引领他们自主的学习。 3.可采用基于网站式的教学,进行资源共享,便于师生交流,同时可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作品展示的平台,激

如何选拔年轻干部 [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调查报告]

如何选拔年轻干部[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调查报告] 最近,××区委组织部采取问卷、个别走访、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区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近五年特别是县乡机构改革之后,全区年轻干部、妇少非干部培养选拔力度不断加大,年轻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一、主要做法 1、加强交流,为年轻干部积累经验提供舞台。我们一方面实行年轻干部定期交流制度。针对一些年轻领导干部长期在一地任职,作用发挥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制定干部在一地任职的期限和重点热点岗位交流的规定,让那些较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全面的培养锻炼。近两年,我们利用县乡班子换届的契机,共交流年轻干部184人。另一方面采用各种交流形式培养锻炼干部。选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企业“两个置换”、“三个代表”教育学教活动、农村建整、农业结构调整等中心工作,让年轻干部在多个岗位上得到锻炼和充实。 2、强化培训,为年轻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年轻领导干部有激情、有干劲、有文化,接受新事物快,创新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实践经验不足、领导方法简单、知识结构单一等问题。我们针对这些情况,一是重点办好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班以基础理论、领导科学、政治与经济形势、科技现代化知识、党的建设为教学主要内容,突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述学、评学、考学,不断增强年轻干部的理论功底,推动理论学习的深入。二是注重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实践锻炼,结合“三个代表”学教活动、社区党建活动把中青年干部放到条件艰苦的村居中开展工作,通过实践,年轻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一定锻炼提高。三是抓好年轻干部的经常性培训。在大专院校、沿海地区开设培训

2019年整理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乡镇机构改革调研报告 中共乌敦套海镇委员会   一、基本概况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2004年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04年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二、人员编制及工资现状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

工龄21年,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18年,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2002年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2004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三、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哪些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四、取消农牧业税后,哪些职能不存在了,哪些需保留,哪些需强化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 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调研报告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XX品牌,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倒逼政府简政放权的重大决策部署。区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3月份,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实地考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现场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区编办、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际五金城、钢领国际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近年来,我区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取消审批事项实现有效衔接。截至去年底,共承接下放取消审批事项13批次65项,其中已承接55项,衔接取消1项,上级暂未下放9项。今年以来,按照市编办要求,对省取消下放的7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衔接。其中衔接取消的18项;衔接下放的52项(涉及县区级衔接下放的有3项,我区已全部衔

接)。目前,仍有一批取消下放事项正在逐步推进当中。二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按照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相关要求,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根据《河北省县级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和区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2017年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请要件。目前,压缩审批时限达80.4%,即办件数量达到所有审批事项的56%,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提前率达到95%。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目前全区涉及行政审批的21个部门132项事项(行政许可事项100项、公共服务事项32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其中7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延伸至10个乡镇(街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企便民。五是建立了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服务模式、评价体系标准化,建立了包括3大体系、20个子体系、共230项服务标准。二、我区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与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改革实效与社会各方期盼还有差距。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一个窗口办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