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献综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文献综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文献综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文献综述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文献综述青少年自杀现象

的社会学分析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国青少年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 suicide phenomenon

XXXXXXXXXXXXXXX

【摘要】自杀,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就出现的问题。WHO的统计结果表明,自杀死亡高居人类意外死亡的榜首,每年世界上有逾百万的人自杀身亡,也就是说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死亡,每3秒有一人自杀未遂。而在2004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我国每年约有25至30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位居青少年的死因首位。国内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压抑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1/3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9%的承认确实尝试过自杀。很大程度上,自杀并不仅是单纯的个体行为。将自杀现象放到社会学的背景中,就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成为一个公共议题。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社会学

一、引言

近年青少年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因思维方式、情感模式、价值观念、社会压力的加大,导致青少年自杀、自残现象不断发生,其中影响青少年产生自杀意念,并付诸行动的影响因素多与青少年的自身心理因素有关,但更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社会学原因。在青少年自杀队伍中,每增加一人,就不止一人在遭受生死离别的折磨。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三十年来,青少年的自杀对于一个家庭相当于一次毁灭,其灾难性影响是巨大的。

二、研究现状

自杀指本人自愿或被迫结束自己生硬的一种手段。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现象,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发生自杀现象。自杀反映个人

或群体对社会失范的反抗,是社会解组的象征。[1]1974年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将自杀行为分为三类,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

自杀意念指的是个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表达自己终止生命的意思, 但没有采取伤害自己的行动。自杀未遂指的是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行为结果未引起个体死亡, 一定强度的死亡愿望是自杀未遂的必备条件。自杀死亡指的是各种故意自我伤害行为, 结果引起个体死亡。

迪尔凯姆认为,自杀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对正在解体的社会的反应。由于社会的动乱和衰退造成了社会文化的不稳定状态,破坏了对个体来说

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和交往。因而就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这时往往导致自杀率的明显提高。迪尔凯姆还依据社会对个人关系及控制力的强弱,把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他性自杀、自我性自杀、失调性自杀和宿命性自杀。[2]

而从青少年群体的特征出发,则可以分为权意性自杀、自喻性自杀和逼胁性自杀三类。权意性自杀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得过程中,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权力限制而发生的。自喻性自杀是在象征性的自我内省中发生的,包括自尊性自杀和自怯性自杀。逼胁性自杀是由外部的压力而在自我无法承受的情况下发生的。

在中国,青少年指年满13周岁但不满20周岁的人群,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期之后,成人期之前(或者包括成人早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划分,这段时期与青春期的时间段大致相同。这段时间的人多为学生(初中学生、高中学生、大学生),且进入一种人生的转变期,是个人社会化的重要阶段,也是逃学、早恋、网络成瘾、青少年犯罪、自杀等,各种问题多发的特殊阶段,青少年群体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

北京心理危机和研究与干预中心估算,每年我国约有10万个15至34岁的人死于自杀。[3]且以近期报道的几例自杀事件为例。2013年1月17日,成都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因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并逼写一千字检查,称写不到就去跳楼,最后孩子从教学楼5楼跳楼自杀。2015年

4月10日,天津师范大学大一女生因患乙肝遭歧视,在宿舍烧炭自杀。2015年6月5日,湖南绥宁小学生因与同学打架,遭到对方父母连日辱骂骚扰,留下遗书跳楼身亡。2016年2月23日,西安中学“史学奇才”,因抑郁症从家跳楼身亡。2016年3月9日,河南大学生因赌球债台高筑,巨额网络贷款将其逼上绝路。青少年是未来的主人,是民族的希望。而这些报道刺痛着每个人的心。

分析可知,诱发青少年自杀的因素主要有各种压力事件:学校事件如老师的批评(服装、头发、成绩);身心发育(身高、体重、性征等);家庭事件(家庭氛围、单亲、重组家庭、经济、家庭暴力、忽视、家长过分期待等);同伴压力(同性、异性竞争、被拒绝等);自我压力(对自己期望过高)等。青春期的孩子通常自闭,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很好泄压,甚至选择服毒、跳楼、自虐等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矛盾,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青少年自杀除了因为他们面对的社会压力比较大之外,自身心理素质较低,无法成功应付和克服困难和挫折也是导致他们自杀的重要原因。这和他们在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有很大关系,有烦恼无处倾诉、有矛盾无人化解、有问题不敢言说,造成了我国青少年群体普遍心理素质低下。

青少年身心发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反抗性与依赖性的矛盾、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勇敢与怯懦的矛盾、高傲与自卑的矛盾。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思维再度出现自我中心,就不能区分自己关心焦点与他人的不同所在。在心理上制造出了假想的观众,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与批评,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感到自责的时候,便感到别人也在责备自己,所以,常会有加倍的“疚罪感”。会沉溺于想象那些自己死后所留给后人的哀伤和后悔之中。

家庭影响方面则存在家庭结构残缺、不良的教育方式和其他直接诱因,都是家庭方面对于青少年自杀频发不可忽略的责任。家庭结构残缺指的是父母离异、残缺松散家庭及父母对于子女疏于照顾,父母离异情况下双方都不愿抚养和双方争夺抚养权两种情况,会分别造成孩子对人不信任

的厌世心理和遇到困难采取极端手段的影响。残缺松散家庭情况下,孩子容易消极悲观。父母对于子女疏于照顾情况下,隔代教育最为明显,孩子往往难以管教并利用亲情作为惩罚父母的手段。不良的教育方式指的是冷漠型、溺爱型、专制性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无疑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其他直接诱因指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及被虐待。

学校教育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学校生活压力、抗挫折能力的低下和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缺失。其中学校生活的压力主要集中在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成绩与考试、来自学校的批评与处罚。

社会影响因素分为三个方面:社会变迁、媒体报道和文化偏差。社会变迁指的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新人际关系网、新竞争环境等,大大地加重青少年的心理负荷,使他们失去安全感,继而引起严重适应不良、精神病态的反应乃至自杀行为。社会对自杀的否定以及对自杀者家属的排斥态度,可能对有自杀企图的青少年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同时,社会与他人对自杀未遂者的偏见和歧视又可能促使自杀未遂者再次自杀。媒体报道指的是报刊、影视、网络等传媒对自杀行为的细致描述、对悲观厌世情绪的过度渲染、对名人自杀的大肆报道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还缺乏足够识别能力和抵抗能力的青少年,可能诱发某些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文化偏差指的是社会文化的反常、不稳定状态往往会影响和冲击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破坏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社会支持与交往,削弱青少年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由此可能导致自杀率的增高。

三、研究内容

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1897)出版的《自杀论》,该书从的角度分析自杀的动因及分类。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他认为失范是自杀增多的原因之一。“老的标准被打破了,新的标准又不能建立。只要这种失控的社会动力没有达到新的平衡,这段时间各种价值观都无一定,规则标准也无从说起。”[4]

2009年,吴飞在《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场的文化解读》一书中,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书中主张“缘情制礼,因礼成义,以理成人,以法立国”。

2011年,美国.贾米森,在《生命逝如斯:揭开自杀的谜题》一书中,从人类演化的观点出发,认为暴力、粗野、彻底的社交退缩、自残等行为,都不是人类这个物种所独有的,可是,自杀却可能是人类专有的权利。自杀的行为会被不断重复和模仿。一方面是因为自杀的理由和方法,已经与心理和物理环境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类和动物会通过模仿而学习。自杀有很强的传染性,也有致命的吸引力,脆弱的人很容易将自杀视为解决问题的最后手段。

2013年,李建军在《自杀研究》一书中,对我国农村女性、青少年、老年人这三个自杀率较高的群体的自杀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传统价值观、社会文化习俗、宗教观对自杀的深刻影响。他认为自杀率居高不下意味着社会组织形式本身存在缺陷。

2014年,吴飞在《自杀作为中国问题》一书中透视自杀问题,以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中国的自杀问题,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的相应观念去理解。而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个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

2014年,刘燕舞在《农民自杀研究(田野中国)》一书中,揭示了中国农民自杀现象在不同社会类型、不同区域以及不问时间段中的差异性分布及其机理。一是,中同农民自杀现象存在类型化与空间化的典型特征;二是,农民自杀并不是由单一的结构或行动决定的,而是社会结构与自杀行动两者互构共变的产物;三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同农村妇女自杀问题较为严重,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妇女自杀已经退潮,农村老年人自杀渐趋严重,预计未来10至20年内,中国农村老年人自杀潮将加剧。

三、总结

青少年好比蝴蝶他们经历着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层层蜕变。这种蜕变充满潜能,但又很脆弱。在生活节奏快、社会压力大的当前社会环境下,中国青少年面对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成人感与幼稚性的并存,使他们表现出种种心理冲突。预防自杀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发现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行为的发生。社会、学校、家庭对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1]邓伟志主编.社会学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P289

[2](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着,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何剑.浅析青少年自杀心理因素及其危机干预.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法)埃米尔·迪尔凯姆着,冯韵文译.自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5]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场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美).贾米森,一熙译.生命逝如斯:揭开自杀的谜题.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7]李建.自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8]吴飞.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9]刘燕舞.农民自杀研究(田野中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10]风笑天.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1]尼克·霍恩比.自杀俱乐部.北京:人民文学书版社,2007

[12]邱泽奇.社会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王玲.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预防与矫治.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