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五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述

一、老年人与老年期

(一)年龄界定

生理年龄:生理指标与功能确定

心理年龄:心理活动程度确定

社会年龄:与他人交往的角色确定

(二)老年期的划分

低龄老年人:60-69岁

中龄老年人:70-79

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

(三)划分的意义

1.三种年龄:不能仅凭日历年龄判断服务需求,而要关注不同个体在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的差异。

2.三个时期:关注老年同期群的共性需要。

二、老年期的特点

(一)生理变化

1.生理变化的特点:九大生理系统老化

2.对开展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1)要特别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2)处理好隐私的健康问题,如大小便;

(3)帮助机构和家庭策划环境的调整。

(二)心理变化

1.智力、人格、记忆力的变化

智力:结晶智力强,但处理问题速度下降

人格:总结自己生命的意义

记忆力:记忆速度下降,动机决定是否学习

2.对开展老年社工的影响

(1)提供机会但尊重选择

(2)所有事放慢节奏

(3)关注身体健康对心理功能的重要性

(三)社会生活方面的变化

1.对老年社会生活变化的理论解释

(1)角色理论: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

(2)活动理论:生活满足感与活动有积极联系

(3)撤离理论:接受减少与社会的交往

(4)延续理论:不能割裂看待老年阶段

(5)社会建构理论:老年是一个独特的个人过程

(6)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使老年人地位下降

2.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1)注意角色转变的重大生活事件

(2)注意老年个体的差异性,尊重其对生活意义的不同理解

(3)注意社会隔离可能对老年人造成的伤害

(4)改变总有可能

(5)关注社会变迁对老年人的影响,推动社会政策的调整

三、老年人的需要及问题

(一)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2.经济保障

3.就业休闲

4.社会参与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

7.后事安排

8.一条龙照顾

(二)老年人的问题

1.慢性病问题与医疗问题

2.家庭照顾问题

3.宜居环境问题

4.代际隔阂问题

5.社会隔离问题

四、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

1.老年人自身:空巢、残疾、高龄老人,也包括健康老人

2.老年人周围的人:家庭成员、亲属、朋友、邻居等

3.宏观系统:单位与服务组织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目的

根本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作用

1.个体层面:维持日常生活、获得社会支持

2.宏观层面:参与制定有关老年人的服务方案与政策

五、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老年歧视等社会价值观会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与行为

(二)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三)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督导机制

(四)需要多学科合作

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五、老年人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一)健康服务

治疗、康复、预防

(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

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服务、事务管理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处理

1.抑郁症:情绪低落、睡眠紊乱等→影响情绪、情感→自杀

2.痴呆症:记忆减退、失去时间与方位感、辨识不出人→影响认知与智力→日常生活力不从心

3.谵妄:失去定向感、精神紊乱等→类似痴呆,发病突然→身体衰竭

4.焦虑症:强烈的精神紧张和不安全感→过度忧虑、恐惧→加重社会隔离

社工:1.消除老年人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

2.帮助老年人改变认知,适应环境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1.珍惜生活

2.找到往事的意义

3.直面自身的局限

4.同时生活中接受好与不好的方面

5.拓展个人的圈子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要有“家庭思维”:

即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得多代关系系统的组成部分

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包括:

1.老年伴侣工作:婚姻生活回顾

2.家庭体系的工作:代表老人把家庭动员起来、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次序、制定行动方案

3.照顾人支持体系: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

4.促进老年人与社会融合:设计不同类型的社区活动项目

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虐待:1.身体虐待 2.性虐待 3.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 4.经济虐待

疏于照顾:1.他人疏于照顾 2.自我忽视

社工介入措施:

1.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剥夺

2.提供支持性辅导

3.发展支持性服务

4.改变和调整环境

(二)临终关怀

1.临终关怀四原则

(1)病人及其家属是主要照顾对象

(2)多学科:身心健康、精神需求

(3)控制疼痛和病症是第一位的:缓解疼痛的治疗

(4)提供丧亲后续服务支持家人

2.临终关怀主要服务:

(1)控制疼痛与症状

(2)协助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三)丧亲问题

1.接受死亡的几个阶段

(1)否认期(2)愤怒期(3)讨价还价期(4)抑郁期(5)接受期

2.社工的工作

(1)提供情感支持(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3)提供相关信息(4)做丧亲辅导(四)酗酒问题

酗酒的处理:

1.同医务人员合作,消除老人体内酒精

2.戒酒:药物、小组工作、个人辅导

3.协助建立有效应对压力的技巧

(五)自杀问题

1.自杀评估

(1)直接线索:“我要结束自己”

(2)间接线索:“我会很久不在这里”

(3)行为线索:留遗嘱、贵重物品赠人等

2.自杀干预

(1)设定极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

(2)清除危险,如储存的药物

(3)找人陪伴老人或住院

(4)安全约定

(5)缅怀往事治疗

(6)动员家人等资源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二、老人小组工作方法

三、老人社区照顾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一)缅怀往事疗法:关键事件的回顾

1.回忆成就:增强自尊

2.回顾过往兴趣:弥补目前能力的限制

3.回顾痛苦的经历:重整看法或予以解决

(二)人生回顾疗法

与缅怀往事的区别:既有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生命历程的考察。

步骤:

1.前测:建立评估的基线

2.介入:按人生阶段进行回顾

3.总结与后测:设计具体的成果,如录音带

4.讨论:剩下时间做些什么

(三)验证疗法

针对认知功能丧失的老年人,如老年痴呆症

假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所有行为都受需求驱动。

介入:不是引导老人有时间和空间概念,而是尊重老人的感知,理解其行为的意义。

老人问:“我老伴呢?”

回答:“你老伴已去世好多年了。” (×)

“你一定很想老伴吧?”(√)

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

(一)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性

1.身体的不便与知觉的限制:空间安排、使用辅助器具

2.老年人的被动性决定带领者始终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3.老年人小组的节奏比较慢

注意:老年人身体不好时不宜采用小组工作的方法

(二)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对象: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年人

目标:帮助老人确认时间、方位或者人

介入方式与活动:通过环境中的相关提示

局限性:不适用于痴呆症晚期,可采用个案工作的验证疗法

2.动机激发小组

对象:对眼前或将来不感兴趣的老年人,没有痴呆症或抑郁症,有一定的听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目标:激发兴趣

介入方式与活动:(1 )挑选相互了解或有共同兴趣的人;(2)拟定有感召力的活动;(3)聚焦在愉悦的活动上

(三)注意事项

1.尊重老人自决权,不应越俎代庖

2.平衡对小组和对个别组员的责任

3.保密

4.小组互动有可能对老人造成伤害时采取介入措施

三、老年社区照顾

老年人社区照顾的类型:

1.医疗性照顾:医学专业人员

2.社会性照顾:社会工作者

(一)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1.独居老人

2.高龄老人

3.伤残老人

4.困难老人

(二)老年社区工作方案

1.目标

统筹社区资源,提供优质服务,提升老人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

2.服务方案类型

(1)居家服务

(2)社区中心服务

(3)社区入住设施服务

3.工作内容

(1)需求评估

(2)服务的规划与传输

(3)服务的提供:生活照顾、健康教育、志愿者工作、法律援助、精神健康、出行、信息等。

4.原则

(1)优势视角(2)充权(3)统筹规划(4)资源链接与整合

(三)老年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1.咨询与转介

2.志愿者项目

3.代际融合项目

4.教育项目

5.老年中心与娱乐

6.就业项目

7.收入项目

8.营养与餐饮项目

9.健康照顾

10.法律服务

等等

四、老年机构照顾

(一)养老机构的类型

1.托老所:短期老人托管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场所

2.老年公寓:生活自理老人集中居住

3.护老院:生活需要协助的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4.敬老院:在乡镇、村的供“三无”、“五保”老人和接待社会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5.老年福利院:国家出资兴办、管理的综合接待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6.养老院或老人院: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7.老年护理院:专为接待自理有困难的介护老人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二)老年机构照顾理论

1.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

强调减少活动,重点放在少数能掌控的事情上,辅之以补偿措施

2.延续理论

强调内在品性爱好与外在物理、社会环境的延续。

(三)老年机构照顾的实务模式

1.爱登选择模式

摒弃僵化的院舍管理方式,倡导家居型、人性化方式。

2.住房与服务模式

环境:理想的居住环境要与家类似

服务:越容易得到服务越好

消费者的选择:最大限度给老人选择和自由

3.以延续理论和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为基础建立的模式

强调:院舍照顾是一项文化工作,增强积极的延年益寿,采取措施弥补丧失的技能。

单选题

1.一位老年人退出工作岗位做一个退休者,实际上满足了社会对老年人的期待与要求,这说明的是()现象。

A. 器官的老化

B. 生理的老化

C.社会的老化

D. 心理的老化

?答案:C

2.一位单身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小夏,在面对服务对象独身老人老吴的晚年照顾问题时,处理起来总是感到一种焦虑感,这是一种()现象。

A.移情

B. 反移情

C. 情绪枯竭

D. 专业冲突

?答案:B

3.()如不能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老年人尝试自杀以求解脱因长期悲哀和感到毫无价值带给自己的痛苦。

A. 抑郁症

B. 痴呆症

C. 谵妄

D. 焦虑症

?答案:A

4.高龄老人王阿婆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因为大小便失禁,家人不予护理,身上经常发出难闻的味道,社会工作者认为王阿婆正在遭遇()老人的问题。

A. 剥夺

B. 冷漠

C. 疏于照顾

D. 虐待

?答案:C

5.家庭体系的社会工作不包括()

A.帮助家庭解除羁绊,超越当前阻碍,代表老年人把社区动员起来

B.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

C.为老年人制定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D.帮助老年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次序

?答案:A 把家庭动员起来

6.以下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老年社会工作的是()

A.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

B.应对年龄渐长带来的挑战,享乐晚年

C.参与制定有关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方案及相关政策

D.为老年人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接触

?答案:C

7.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老年人()的需要。

A.一条龙照顾服务

B.社会参与

C.婚姻家庭

D.居家安全

?答案:C

8.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是()

A.经济保障

B.就业休闲

C.健康维护

?D.婚姻家庭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1.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有()

A.营造适宜于跟老人沟通的环境

B.对有沟通障碍的老人要替他做决定

C.受文化的影响,老年服务对象特点需要得到社会工作者的尊重

D.给老人自决权,尊重老人的选择

E.要有耐心,做好花较长时间处理个案的准备

?答案:ACDE

2. 在老年人群中运用小组方法有一些独特之处,即()

A.带领者要尽早退出小组

B.在空间安排和使用辅助器具上要做特别的考虑

C.带领者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D.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较慢

E.小组工作的节奏跟青少年小组一样

?答案:BCD

3.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者不宜采用小组工作方法的情形是()

A.老年人出行有实际困难

B.患有器质性疾病,头脑混乱

C.有精神疾病

D.痴呆症早期

E.正处于紧急的危机状况中

?答案:ABCE 痴呆症早期可采用现实辨识小组

4.对于老年社区照顾服务方案的绩效评估要力求多方参与,包括服务提供方的自评、服务接受者的他评等。既要有客观指标也要有主观指标,其中,主观指标包括()

A.服务是否充分满足了需求

B.提供服务的花费

C.使用是否方便

D.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E.提供服务的数量

?答案:ACD

5.要理解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年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有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的要点在于()

A.老年人珍惜当下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B.找到往事的意义

C.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D.拓展个人爱好的圈子

E.直面伴侣的局限

?答案:ABCD 直面自己的局限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姓名: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案例个案基本资料

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案例一、个案基本资料 案主姓名:Y某; 性别:男; 年龄:80岁; 社工姓名:刘佳 个案来源:单位转介给社工介入 二、求助问题 强烈抗议社区内建设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要求单位协助其抗议,阻止施工。 三、背景资料 (一)引发/重要事件 社区内建设新型垃圾压缩中转站; (二)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 到施工现场抗议,大声呵斥施工人员;施工人员为防止伤害到案主,有间歇性的停止工作,同时有跟案主进行一定的解释; (三)行为表现 言语激动,多次到施工现场实施阻挠行为,夺走施工人员工具,用木板挡住施工场地,并有用雨伞对施工人员有拍打的行为; (四)人际关系 与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单位其他同事关系融洽,会和熟悉的人开一些玩笑; (五)情绪状况 一谈到或者一看到施工就会变得很激动,满脸通红; (六)精神病记录:无; (七)健康状况:老年痴呆症、高血压、静脉曲张; (八)经济状况 良好,家庭成年成员都有固定收入且收入按地区标准算属于中等收入水平; (九)暴力倾向/虐待记录:无; (十)支援网络(能获得的资源): 1.妻子:医生,在案主的照顾上有很的帮助和支持; 2.社区:案主单位所在的社区,社区物业管理负责人能与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商; 3.案主所在单位:能够与相关负责部门进行直接对话,帮助社工与相关负责单位进行沟通或者帮助反映社工了解到的情况,以确定解决方案,同时对案主的安全能起到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家庭图: 四、服务记录 次数 日期、地点 讨论事项

介入重点 2007-9-5 1.案主抗议的原因1.建立专业关系 2.案主的需求、安抚案主情绪 2007-9-6 与案主协商,由社工帮助案主联系案主的单位领导、施工人员、社区物业管理处了解情况;帮助案主联系有效资源,联系相关单位,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2007-9-7 约好案主以及相关部门一起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向案主解释解决方案。使案主与负责部门有正面沟通,使案主得到尊重,在情绪上进行缓解,并让案主参与解决方案的确定。 2007-9-10 探索案主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案主认识理解非理性信念与困扰之间的关系。 2007-9-12 与家属建立关系,向家属了解情况,由家属帮助案主强化事情的解决结果,让案主了解事情已经解决。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五、协议个案目标 (一)短期目标 1.帮助案主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 2.帮助Y某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达成合理协商结果 (二)长期目标 帮助案主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 六、个案目标进展情况 (一)社工在与案主沟通中了解到,案主认为中转站的建立影响社区正常环境。而同时施工单位的不告知,社区相关领导没有迅速阻止的施工的“不作为”,以及Y过往组织社区居民抗议公厕建立的成功经验,共同导致了Y愤怒以及没有被重视和尊重的复杂情绪。 社工首先对Y在情绪上进行一定的宣泄处理。聆听Y的看法,耐心地倾听Y的不满和意见、建议,但同时也对案主的一些过激行为进行了控制,避免不必要的人身伤害。请施工人员进行了一些协助,暂时停止工作,避免案主情绪再次激起。社工在安抚好案主情绪送案主顺利回家后,立刻收集资料,了解相关情况,包括中转站设立是否会产生Y所疑虑的各种问题,便于向案主进行必要的澄清。 (二)社工请Y带领社工到施工现场,(此前社工有先去施工地了解情况)并多次的肯定了Y对社区的关心。同时把关于新型中转站的相关资料也拿出来,询问Y是否需要了解一下。Y认为即使是新型的设备,总会有气味的污染,所以仍然是不行的,拒绝看资料。社工提出这里是不是已经形成垃圾场,得到Y的肯定后,提出怎样能更好的减少这种情况呢?当Y了解到,阻止大家扔垃圾的方案的实施可行性不高时,对比建设垃圾中转站,效果可能会好很多。而后,Y表示可以不反对建设中转站,但是提出要求要远离住房四个坑位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人的这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改变情形,即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认知,帮助老人适应情形,因为老人所面对的情形是无法改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观察老人是否有抵触情绪。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

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 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2.在老年伴侣工作方面 通过婚姻生活回顾,追寻往事,解决旧时冲突。中华考试论坛 3.家庭体系的工作 包括:(1)帮助家庭“解除羁绊”,把家庭动员起来。(2)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3)帮助老人及其家人把有冲突的需求排出先后秩序。(4)为老人制订一个行动方案,帮助家人治疗旧伤,处理积怨。 4.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包括:开办照顾人支持小组;维系住照顾人,给他们提供情绪上的支持和具体的建议,让照顾事宜效率更高,更有收获。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理论

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常用理论 一、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针对社会撤离理论所提出的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生活中角色的丧失而愿意自动地脱离社会的观点,认为: 1、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够适应社会; 2、老年人应该尽可能长久地保持中年人的生活方式以否定老年的存在,用新的角来取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角色,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不过,对于活动理论也有人提出一些质疑:第一,怎样界定活动?退休以后在家并不参加社区工作而只是在家种花养鸟或者习字绘画,这是不是活动?第二,晚年生活的满意与否除了活动因素外,是否还和经济收入、生活方式、家庭关糸、机体健康等多个因素有关?第三,一味强调活动是否忽视了老年人个性因素的存在?正因为如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重视个性因素在衰老过程中的起重要作用的连续性理论。 二、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着重讨论的是,有时老年人一些正常的情绪反应会被他人视为病兆而作出过分的反应,从而对老人的自我认知带来损害。例如,因患老年病而健康受损的老人,询问子女自己是否应该搬过去与其同住。这种询问就很可能被子女视为老人无能力再作处任何决定的表现,从此凡事处处为老人作决定。这种关心久而久之就会对老人产生一种消极暗示,让老人觉得自己的确缺乏能力而把一切决定权都交给子女。也就是说,接受消极标志的老人随后会进入消极和依赖的地位,丧失原先的独立自主能力。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案例表明,对老年人的过分关心导致老年人认为自己无用的错误认知,从而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这一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它至少告诉我们,有些所谓的老人问题大多是被标定的结果,也是老年人自己受消极暗示所产生的连锁反应,因此,在帮助老年人的过程中,不仅要切实地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需要协助老人增强信心和提升能力。 社会重建理论就是意在改变老年人生存的客观环境以帮助老年人重建自信心。社会重建理论的基本模式是:第一阶段:让老人了解到社会上现存的对老年人之偏见及错误观念。第二阶段:改善老年人的客观环境,通过提倡政府资助的服务来解决老年人的住房、医疗、贫困等问题。第三阶段:鼓励老人的自我计划、自我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论文(“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学号:2010281246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老年社会工作 课程教师周昌祥 论文题目“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班级2班 学生姓名唐世昌 2013 年 6 月16 日

“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 专业:社会工作年级:2010级班别:二班姓名:唐世昌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现代建筑的设计格局,城市社区居民的活动范围大都只限在自己的家里,与邻里也往来甚少,传统的邻里互帮互助的精神几乎消失。社区老人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每天在家休息,不与外界来往,现象更加严重,因此使得他们社会交往的机会减少,生活变得更加单调枯燥,更易产生孤单寂寞无助感。运用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理论及方法,设计小组活动方案,开展本次小组活动,利用团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致力于使参加小组的老人获得行为的改变、社会功能的恢复和发展,使老人感受共同的经验和团体的温暖,获得归属感,使老人更愿意与其他人交往,提升长人的人际交往能力,让老人认识更多的同辈群体,并与其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老年社会工作;小组活动;交往;活动方案 “交往的快乐”之社区老年人小组活动方案 一、小组基本信息 1、小组名称:交往的快乐 2、理论架构 (1)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将人格的发展分为八个时期,认为每个时期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如果外在环境有利于个体顺利实

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人格就会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外在环境妨碍了个体实现这一发展任务,则个体就会出现发展“危机”,形成不良人格,并妨碍后来各时期人格的健康发展。老年期(60岁以后)的发展任务是力求对一生的回顾有满意之感。这取决于终身的努力奋斗。反之,会悲观绝望,认为人生走错了路。因此老年期虽然处于最后一个时期,但仍然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时期。这一时期老年人的心态很不稳定,大多数都有消极的思想,面对生活也失去信心。而增加社会交往则可以使他们获得支持,通过参加小组,利用小组的影响,可以使组员获得同辈群体的支持,从而改变消极的心态。 (2)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感情、友谊和归宿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学等对其表现爱护和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等。他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人也不例外,他们同样也需要这些。我们开展小组就是希望老年人能够通过小组的形式使他们获得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满足,并通过组员间的信任支援和相互学习,使他们获得发掘潜能的契机,提升社交能力。 (3)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而参加小组其实也是社交的一个方面,在小组中,组员可以在一个十分活跃的、轻松的环境下进行交流。通过相互认识、交流、信任的过程,帮助老人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交支持网络。 3、活动目标 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其他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和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和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和回顾往事,对老人的自信心和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和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单项选择题 1.( )就是老年人最为关注与渴望满足的需要。 A.经济保障 B.社会参与 C.健康维护 D.居家安全 2.谢慧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时,总就是把她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她总会潸然泪下。显然,在她心里这些孤寡老人也就是自己的亲人。谢慧的这种现象属于( )。 A.移情现象 B.情感转移 C.透支现象 D.反移情现象 3.有一天张奶奶突然对社会工作者小王说:“我已经厌倦了世上的一切。”这属于评估老人自杀倾向的( )。 A.间接线索 B.直接线索 C.行为线索 D.主观线索 4.小组工作有个主要原则就就是“小组中说的事留在小组中”,因此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 A.尊重自决权 B.尊重保密权 C.尊重选择权 D.干预小组动力 5.老年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的目的就是( )。 A.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 B.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

C.协助老年人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 D.协助老年人解决由于年老而带来的问题,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6.提高老人的照顾质量就是养老机构的工作目标,不同的照顾模式有不同的工作目标与重点。“园艺模式”的工作重点就是( )。 A.满足老人的社会与情感需要 B.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C.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D.延长老人的寿命 7.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与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而无暇休闲9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她们的新需要。以上这些需要属于老年人需要中的( )。 A.经济保障 B.就业休闲 C.居家安全 D.健康维护 8.石板房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常年推出“关爱老人”服务项目,主要就是为社区残疾、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送餐、洗衣与家居清洁等服务。该项目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属于( )。 A.居家养老 B.家务服务 C.生活保障 D.日托照顾 9.下列各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的就是( )。 A.送餐服务 B.提供精神健康服务 C.家务服务 D.照顾人缓解服务 10.( )就是老年人最显着的特点。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老年社会工作者会处理老人的这些认知和情绪方面的问题,在有些个案中,社会工作者帮助老人改变情形,即消除产生情绪问题的因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社会工作者要致力于改变老人的认知,帮助老人适应情形,因为老人所面对的情形是无法改变的。特别要注意的是老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观察老人是否有抵触情绪。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包括:第一,老人珍惜生活非常重要。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个人爱和同情的圈子。社会工作者要把握这些,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人。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1.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2.在老年伴侣工作方面通过婚姻生活回顾,追寻往事,解决旧时冲突。 3.家庭体系的工作包括:(1帮助家庭“解除羁绊”,把家庭动员起来。 (2识别成功的家庭应对技能,并根据需要拓展新的技能。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的定义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老年社会工作机构和老年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或方法,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解决老年人的社会问题,是老年人能够继续参与社会生活,幸福安度晚年的社会生活 老年个案工作 老年个案工作就是老年社会工作者依托老年服务机构对老年个人或者家庭提供物质和情感支持与服务,旨在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与条件,增强其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和应对困难的能力的活动过程 老年小组工作的定义 老年小组工作既通过组织老年人存于小组活动,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生活功能,协助老年人更好地处理个人、家庭。团体及社区的问题 老年小组活动制定计划 老年人的活动小组根据小组的目标和任务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成长小组。学习小组、康乐小组、任务小组、任务小组、治疗小组、教育小组、志愿小组、兴趣小组等 老年社区工作含义 老年人社区工作主要以社区中的老年人为工作对象,通过发动的和组织区内居民参与集体活动,确定老年人在社区中的问题和需求,动员社区资源来预防和解决老年人问题,培养老年人的自助、互助、自觉精神,让老年人有愉快晚年生活并维护社区的稳定 社会撤离理论的主要观点 1.老年人身衰体弱,形成了撤离社会的生理基础 2.老年人心理较为消极,经常想到死亡,甚至盼望死亡 3.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可能由老年人启动,也可能有社会启动 4.老年人的撤离状态有利于老年人晚年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 5.老年人的撤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 对社会撤离的批评(对社会撤离理论的评价) 1.忽视个体差异 2.忽视个性差异 3.忽视地位差异 4.忽视撤离造成的弊端 5.忽视撤离的文化特征 6.忽视老年完全撤离社会的负面意义 活动理论主要观点 1.活动理论的要点 ①老年期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 ②非强制性角色有益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 ③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精神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2.活动理论观点的基础 ①老年人角色丧尸越多,参与的活动越少 ②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 ③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 ④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 对活动理论的评价 1.有利于老年人的重新认识自我 2.活动理论符合社会的价值体系

4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习题

一、单选题 ()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经济保障 B.社会参与 C.健康维护 D.居家安全 答案:C,请参考P104 谢慧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时,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她总会潸然泪下。显然,在她心里这些孤寡老人也是自己的亲人。谢慧的这种现象属于()。 A.移情现象 B.情感转移 C.透支现象 D.反移情现象 答案:D,请参考P105 有一天张奶奶突然对社会工作者小王说:“我已经厌倦了世上的一切。”这属于评估老人自杀倾向的()。 A.间接线索 B.直接线索 C.行为线索 D.主观线索 答案:A,请参考P112 小组工作有个主要原则就是“小组中说的事留在小组中”,因此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A.尊重自决权 B.尊重保密权 C.尊重选择权 D.干预小组动力 答案:B,请参考P117

老年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的目的是()。 A.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 B.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 C.协助老年人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 D.协助老年人解决由于年老而带来的问题,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答案:D,请参考P100 提高老人的照顾质量是养老机构的工作目标,不同的照顾模式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园艺模式”的工作重点是()。 A.满足老人的社会和情感需要 B.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C.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D.延长老人的寿命 答案:A,请参考P122 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而无暇休闲9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以上这些需要属于老年人需要中的()。 A.经济保障 B.就业休闲 C.居家安全 D.健康维护 答案:B,请参考P104 石板房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常年推出“关爱老人”服务项目,主要是为社区残疾、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送餐、洗衣和家居清洁等服务。该项目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属于()。 A.居家养老 B.家务服务 C.生活保障 D.日托照顾 答案:C,综合理解

社区老年人活动方案

社区老年人活动方案 导语:“敬老爱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长者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充分体现青年人对长者的关怀,让青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青年节,本文是本人精心编辑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社区老年人活动方案 “敬老爱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弘扬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长者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同时,充分体现青年人对长者的关怀,让青年度过一个有意义的青年节,我街道党工委号召广大社区青年参加街道青年中心和街道义工联在青年节前组织的“社区青年敬老爱老”探访活动。 一、活动意义: 为社区青年人与老年人一个很好的互动机会,增进他们相互的沟通与交流; 丰富社区老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充分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体现当代青年关爱老人、奉献社会的高尚品德,同时为青年人展现才华和爱心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在街道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风气。

二、活动时间和地点: 活动时间:20xx年4月底某周末上午(具体时间待定) 活动地点:街道内的独居、残疾或低收入长者家庭 三、参加人员: 青年中心将尽可能动员社区的热心青年参加,尤其是**地区的青年义工。 现预计参与人数为:20人左右。 四、活动具体安排: 分组:把参与者进行分组,每组5-6人(每组人数按招募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入户探访前,对参与者进行简单的培训,扼要介绍注意事项和探访技巧; 分组入户探访:每组大概走访3-4户长者家庭,探访的主要活动如下: 1.帮助长者料理家务; 2.免费为长者提供简单身体检查,现场回答咨询; 3.与长者进行面对面的倾谈,为长者提供心理辅导和情绪疏导。 4.青年进行即兴表演;(视当天具体情况而定) 五、经费预算:(略) 六、工作安排: 1.撰写活动策划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掌握重点1:老年人的特点 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化是其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生理的老化 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关注这些变化,如老人在感觉系统方面的一些变化,例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的退化。 心理的老化 是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社会的老化 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角色,退出工作岗位、丧偶或者是同辈人死亡带来的关系和角色的变化。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掌握重点2: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2.经济保障 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在“反哺式”供养的社会习俗中,老年人基本没有后顾之忧。现代社会中,在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领到养老金够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3.就业休闲 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 4.社会参与 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尝试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5.婚姻家庭 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是所有人追求的目标。老年人也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居家安全 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7.身后事宜安排 老年属人生最后一个历程和阶段,因此许多老年人十分关心自己身后事宜的安排,包括子女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第四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中华考试论坛 一.老年个人与家庭工作方法 1.缅怀往事疗法 是指社会工作者引导老人回顾以往成功的事、过往的兴趣及痛苦的经历等,从而帮助老人完成“自我完整”的人生任务。此方法对于老人的抑郁症、自尊和社会化有积极的作用。 2.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疗法的重点既有一生中的正性事件,也有负性事件。它的目的是重新建构老人对人生历程一的感悟,使老人现在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建设性。在实施人生回顾疗法时,特别注意前测(建立评估基线)和后测(评估介入的效果)两个环节。 3.验证疗法 验证疗法是尊重头脑混乱的老人所感知的世界,运用他所感知的现实,而不是照顾人或社会工作者感知的现实,了解老人想表达什么。明白老人行为的意义,

而不是让老人意识到现实是什么样,是应用验证疗法的要旨。验证疗法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对改善患痴呆症老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有成效,但它还是一个尚在实践中验证的疗法。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人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 首先,社会工作者要注意老人在身体上的不便和知觉方面的限制。 其次,还领者自始自终都要扮演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 第三,老人小组工作的节奏要比年轻人的小组慢许多。 2.专门适用于老年人的小组 (1)现实辨识小组 现实辩识小组的成员一般是有轻度到中度认知混乱的老人,通过环境中的一些提示,帮助他们确认时间、方位或者是人。现实辨识小组一般是在护理院、医院或者成人日间护理设施中开办。 (2)动机激发小组 动机激发小组的目的就是要激发那些不再对眼前或将来感兴趣或投入的老人。小组活动是通过愉悦的活动,帮助老人重新与他人建立联系,摆脱一直满脑子装的都是自己和自己的麻烦的状况。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案例的服务方案

老年社会工作针对案例 的服务方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案例关某今年60岁,刚刚退休在家,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平时很少回来,就老两口在家。关某擅长写、画,退休前是某乡文化站站长,乡里上上下下文化事宜全由关某来承担,甚至乡里出一个板报也要找他来匦。每天上班让关某感到很充实,而且文化方面的工作正是他非常喜欢的,虽然琐事特别多,天天不着家,但是每天都感到特别地快乐。他妻子是一个热心肠,在家自己干点农活,平时做豆腐卖给村里,规模不大,但是满村的人都喜欢吃她做的豆腐,她也小有名气。平时她从不埋怨关某不帮她干活,非常支持老伴的工作。关某退休后,就一直在家闲着,一下子没有事情可做了,他感到非常失落。关某最近都闷在家里,哪也不想去。老伴让他帮她干活,他也不想做,这使老伴心里特别着急。 一、理论分析: 1.活跃理论 活跃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需求,不会因为生理、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变而改变。一个人到年老时仍然期望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保持中年生活型态,维持原有角色功能,以证明自己仍未衰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如果个人生理和安全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了,那么就会出现尊重、归属的需要,如渴望自己有所归属,被人认同和承认,成为集体中的一员。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人生的满足感、被认同感,感知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认为,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对他的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不当,就会出现角色模糊、角色失调。老年人退休的角色转换,包括由劳动角色转换为供养角色,这容易使老年人产生经济危机感;决策角色转换为平民角色,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和寂寞感。 二、方法:个案工作 三、服务方案设计: 1.问题分析 本案例中,关某当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1)关某退休在家,克服不了内心的障碍,一时难以接受退休的生活; (2)关某的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只有老两口相依为命,退休后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空虚、孤独。 2.方案目标

4 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习题

一、单选题()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A.经济保障 B.社会参与 C.健康维护 D.居家安全 答案:C,请参考P104 谢慧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时,总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来照顾。面对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她总会潸然泪下。显然,在她心里这些孤寡老人也是自己的亲人。谢慧的这种现象属于()。A.移情现象 B.情感转移 C.透支现象 D.反移情现象 答案:D,请参考P105 有一天张奶奶突然对社会工作者小王说:“我已经厌倦了世上的一切。”这属于评估老人自杀倾向的()。 A.间接线索 B.直接线索 C.行为线索 D.主观线索 答案:A,请参考P112 小组工作有个主要原则就是“小组中说的事留在小组中”,因此社会工作者采用小组工作方法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时应注意()。 A.尊重自决权 B.尊重保密权 C.尊重选择权 D.干预小组动力 答案:B,请参考P117 老年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的目的是()。 A.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支持性服务 B.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 C.协助老年人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 D.协助老年人解决由于年老而带来的问题,维持良好的日常生活功能 答案:D,请参考P100 提高老人的照顾质量是养老机构的工作目标,不同的照顾模式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园艺模式”的工作重点是()。 A.满足老人的社会和情感需要

B.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 C.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D.延长老人的寿命 答案:A,请参考P122 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而无暇休闲9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以上这些需要属于老年人需要中的()。 A.经济保障 B.就业休闲 C.居家安全 D.健康维护 答案:B,请参考P104 石板房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常年推出“关爱老人”服务项目,主要是为社区残疾、生活困难的老人提供送餐、洗衣和家居清洁等服务。该项目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属于()。 A.居家养老 B.家务服务 C.生活保障 D.日托照顾 答案:C,综合理解 下列各项不属于老年社会工作中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的是()。 A.送餐服务 B.提供精神健康服务 C.家务服务 D.照顾人缓解服务 答案:B,请参考P106 ()是老年人最显著的特点。 A.老化 B.沉默 C.怀旧 D.孤独感 答案:A,请参考P102 老年社会工作中,社会工作作者在做丧亲辅导时,提供的支持性服务不包括()。 A.家庭辅导 B.家务服务 C.技能培训 D.提供情感支持 答案:D,请参考P111 老陈今年62岁,他日益感到自己与新的科学技术,比如网络、电脑等的距离越来越远,他曾经

老年社会工作个案

2010-2011学年秋季学期老年社会工作试卷 一、请编写一个老年人社区照顾或老年个案管理的案例,并设计出 服务方案 要求:1. 其案例内容具有该类型案例的要素和特征 2. 上交一份纸质答卷和电子版答卷 案例 李奶奶今年已经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了,她有两个子女,都已经成家立业。儿子在大学毕业之后去美国留学,完成学业后便在美国定居,女儿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在另外的城市任职,后与当地的人结婚后便在另外的城市定居。两个子女都很少回来看望她,自从李先生去年去世之后,老房子里便只剩下李奶奶一个人生活着,前几年李奶奶还觉得身体很硬朗,可自从老伴去世后,李奶奶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曾经还一个人昏倒在老房子里,邻居发现后将她送往医院治疗。以前在李先生的陪同下李奶奶还经常参加社区里的老年活动,可今年李奶奶除了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外,几乎没有出过门,特别是现在身体不好,更是不出门了,与社区之前要好的老人们都断了联系。李奶奶的情绪也很低落,没了老伴,李奶奶很悲观,认为自己也快要不行了。 李奶奶问题的初期评估 个人层面:李奶奶自从老伴去世后,身体情况日趋下降;两个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没有人照顾;一个人居住在老房子里,情绪低下,很悲观,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家庭层面:子女远在他乡,工作又忙,很少回来看望李奶奶,与子女间缺少亲情的交流,老伴去世后,心里的话没有人倾诉,又因为身体状况不佳,容易产生对死亡的恐惧。 社区网络层面:李奶奶不再参加社区老年人活动,长期一人独处,容易产生孤独、空虚、寂寞的感情。 制定服务计划 (1)人的情绪除了受到事件本身的影响外,更是人们对事件的错误看法的结果。当人们处在不良环境中,就容易产生非理性情绪,当这种非理性情绪与人们的需求相违背时,人们就会产生心理失调。理想情绪行为治疗模式就是帮助人们辨识这种非理性情绪。 在这个案例中,李奶奶因为老伴去世,加上自己身体不佳,所以产生“自己不行了”的想法,产生的非理性情绪就是悲观、消极。针对李奶奶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就是帮助李奶奶对其情绪进行调理,进行心理咨询,开展上门陪聊得活动,转变李奶奶的生活态度。 (2)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人的主要动机有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当这些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则会产生挫败感等不良情绪。其中安全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的需要。

第十章 老年社会工作

第十章老年社会工作 案例: 李奶奶今年已82岁了,老伴去年去世。李奶奶共生有二子一女,均已成家立业。大儿子15年前留学美国,一家人现在美国定居;二儿子1969年到江西插队落户,早在1978年就上调县城工厂,娶妻生子,现在夫妻俩都被选拔在县政府当干部;小女儿从戏剧学院毕业当了演员,结婚后住在婆家,经常出外景拍戏。现在老房子里就李奶奶一人“留守”着,前几年李奶奶身体还算硬朗,这两年每况愈下,特别是老伴撒手人寰后,李奶奶总感觉到“下一个该轮到我了”。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需要,比如健康、生活照料精神或心理、社会需要等,案例中的李奶奶即是一例。那么什么是老年人,他们面临着哪些普遍的问题和需要?以老年人为工作对象的老年社会工作及工作内容和基本原则是如何? 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概念 一.老年期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称老年群体中60~69岁的人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身体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参与社会活动、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心理需求等方面都有不一样的特点。许多低龄老人并不需要特别的服务,而大部分高龄老人都或多或少地需要一些社会服务。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服务规划和提供上要做特别的考虑。 二.老年人的需要 包括:健康维护、经济保障、就业休闲(如重新就业工作、外出旅游等)、社会参与(如意愿表达、利益维护等)、婚姻家庭、居家安全、后事安排等(如子女生活、财产处置、后事操办等)。 三.老年人的问题 老年人问题,是由老化而引起的社会问题。包括因个人的老化而导致的问题,以及由于社会人口老龄化而出现的问题。 1.由老年人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老年人自身的社会问题,称之为老龄问题的人道主义方面的问题。 2.由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上升,而导致的人口年龄化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问题,国际上称之为老龄问题在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 (1)国民寿命延长与老年慢性病增加; (2)家庭结构改变与无人照顾老人增加(“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增加); (3)工业化都市的迅速发展与老人生活环境的恶化; (4)教育文化进步与严重的代际隔阂; (5)医药发达与老人医疗费用负担; (6)老人闲暇的增多与社会交往的减少。 四.老年社会工作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书

.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策划书 项目名称:第二人生 申请团队:蜗牛小组 组员:谭姝 班级:社工121

2014年 12 月 30 日

要求清晰界定本项目可以服务到的人群,并提供其数量、基本特征、具体需求或问题状况等信息。请着重分析受益群体需求。 退休综合征是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惧等消极情绪,或因此产生偏离常态的行为的一种适应性的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往往还会引发其它生理疾病、影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性情变化明显,要么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不言不语,要么急躁易怒、坐立不安、唠唠叨叨;行为反复、或无所适从;注意力不能集中,做事经常出错;对现实不满,容易怀旧,并产生偏见。据统计,1/4的离退休人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休综合征。 退休后,离开了原有的工作岗位和社会生活,即从职业角色转入闲暇角色,这种角色转换对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是一次很大的冲击;其一,工作是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离退休首先意味着老年人经济收入的减少;其二,职业历程是人们获得满足感、充实感和成就

感的重要形式,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而老年人正在丧失这一体验;其三,离退休还打破了老年人在工作时养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常使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从主体角色转变为配角,老年人退休前,有自己的工作、人际关系和稳定的经济收入,子女在很多方面特别是经济方面依赖于父母,这使老年人在社会上有被认可、被尊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在家庭中则有一家之主的权威感。退休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消失,老年人的社会价值下降,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转变为社会财富的享受者,同时经济收入的骤减,使老年人从过去被子女依赖转向依赖于子女,在家庭中原有的主体角色和权威感也随之丧失,失落感、自卑感也由此产生。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老年社会工作常用的九种的理论(上) 在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中,曾经产生了不少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借用了许多有关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生回顾理论、人格类型理论、社会撤离理论、活动理论、连续性理论、社会环境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符号互动理论、交换理论、方形生存曲线理论,等等。 一、人生回顾理论 布特勒(Butler)在1963年提出这个理论。它认为有许多老年人在老年期的一个基本的人格特征就就是喜欢回顾往事。这种特征的产生主要缘于老年人的一种观念,认为自己已经日渐暮年,余日无多,因此在心理上产生“人生回顾过程”。老人们回顾往事的方式包括: (1)与亲朋好友或晚辈谈论往事; (2)怀念家乡,尤其回顾自己孩童时期家乡的生活情景; (3)对镜凝视追忆自己从前的容颜,与目前的鸡皮鹤发相比较,并且发出由衷的感慨; (4)一些有较高文化的老人还喜欢撰写有关怀旧的文章。 人生回顾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启发在于:在对老年人开展辅导或个案工作时,恰当地引导老人怀旧与回顾往事,对老人的 自信心与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 二、老年人格类型理论

美国有心理学家按照人格与调适情况,将老人分为下列五种类型: (1)成熟型(Mature Type) 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与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 (2)摇椅型(Rocking Chair Type) 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瞧成就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她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 (3)防卫型(Armored Type) 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与 消除对衰老的恐惧。 (4)愤怒型(Angry Type) 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与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 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她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与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与寿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