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肝细胞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多学科专家共识

(2020版)》要点

近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仍呈上升趋势。在癌症诊疗的历程中,临床和基础研究均认识到癌前病变的诊断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比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子宫颈慢性炎症、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和乳腺囊性增生病等癌前病变的确立,以及规范而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降低部分癌症的发病率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我国是肝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有上亿的人群罹患肝脏疾病。每年因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的病例达数十万之多。我国HCC的发生过程大多遵循“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三部曲”模式。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病例发现时已届晚期,失去了外科根治的机会。因此,肝癌的五年总生存率目前仅为12.1%,名列17种常见恶性肿瘤总生存率的倒数第二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的HCC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相近,这表明现有的诊疗策略和措施对降低HCC 的五年总死亡率非常有限,因此探索新的HCC诊疗策略极其迫切。

1 HCC癌前病变的定义

近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NIH)制定了癌前病变的五条标准,内容如下:(1)该癌前病变与相应的癌发生率增高有关;(2)当癌前病变进展到癌时,所发生的癌应产生于该癌前病变中的细胞;(3)癌前病变应不同于其发生的正常组织;(4)癌前病变与相应的癌在分子和表型特征上

有部分相似,但又有明显区别;(5)该癌前病变应有一种方法可以诊断。

目前病理学上对HCC癌前病变的认识通常为:在慢性乙型肝炎等肝病背景下,肝组织出现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的异型性,形成具有潜在恶变风险的异型增生结节,常见病理类型包括LGDN和HGDN,两者的恶变风险依次增加。

2 HCC癌前病变的筛查

2.1 筛查人群

建议对于HBV感染,年龄≥20岁,有肝硬化表现的人群应当定期筛查。对HCC风险人群,应当进行分层认定,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筛查手段。特别对于HCC高风险人群,应当及早开始筛查工作,包括: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及病毒携带者,40岁以上男性或50岁以上女性,有长期酗酒和糖尿病者,有肝硬化者,有HCC家族史者。

2.2 筛查方法

首先通过病史回顾的方式确立高风险人群,对高风险人群发现直径≤2cm 的肝内结节或病灶,推荐行超声造影及肝胆特异性对比剂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尤其是EOB-MRI对于鉴别LGDN、HGDN

和早期HCC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当然,肝内结节的活组织病理学检查仍然是HGDN诊断的金标准,但检查前需评估血小板、凝血象和腹水等临床指标。

2.3 筛查流程

初筛应针对所有HBV感染的成年人,通过病史调查确立高危人群,初筛后人群可采用较为经济易行的方法。对于再生结节(RN)和LDGN 患者建议筛查时间为3~6个月,目的是监测其大小的变化和影像学特征的改变,且6个月左右应做一次EOB-MRI检查。

3 HCC癌前病变的诊断

由于HCC癌前病变的直径多小于2cm,目前早期诊断仍然较困难,临床上术前缺乏可靠的检测手段及依据,实际的检出率较低,大部分多在术后切除标本中明确。目前HCC癌前病变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病理学及分子诊断学技术。

3.1 病理诊断

病理学仍然是诊断HCC癌前病变的金标准。

3.1.1 异型增生灶(DF)

3.1.2 异型增生结节(DN)DN通常出现在具有肝硬化背景的肝组织内,包括LGDN和HGDN。

(1)LGDN:

(2)HGDN:

3.1.3 HGDN与eHCC的病理鉴别诊断

3.1.4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于常规病理切片下难以明确病变性质时,需要借助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国《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提出了CD34+GPC-3+GS+HSP70的免疫组化诊断标志物谱推荐方案,对于肝细胞性良恶性肿瘤具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3.2 影像诊断

3.2.1 常规超声主要作为筛查方法,可观察结节大小、回声强度、回声是否均匀等情况,癌前病变可表现为肝脏内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与早期HCC难以鉴别。

3.2.2 超声造影(CEUS)CEUS可观察常规超声显示的内容,另可根据造影后血管增强模式的改变,进一步区分LGDN、HGDN和HCC。在造影剂注入后,LGDN主要以“慢进等出”增强模式为主,多表现为等增强。

3.2.3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虽是诊断HCC的常规方法,但在HGDN 的诊断上较为困难,在一些报道中敏感度仅为10%。组织学上DNs可能比背景肝含有更多的铜和(或)铁,动脉血供少,在CT平扫和多期增强上相对于周围肝实质呈等密度。通常HGDN在CT平扫中可表现为稍低或等密度的结节,其密度较均匀,边界欠清,增强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无明显强化,延迟期轻度强化,程度接近或稍低于周围肝实质。

3.2.4 磁共振成像(MRI)与CT相比,MRI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分辨率高,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常规序列之外的多种技术如动态增强动脉三期扫描,动脉期同层减影技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的综合应用,被认为是诊断和鉴别诊断DN相对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3.2.5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因DSA为侵入性检查方法,不推

荐其用于HCC癌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2.6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碳-11标记的乙酸盐(11C-acetate)或胆碱(11C-choline)PET显像可提高对高分化肝癌诊断的敏感度,与EOB-MRI有互补作用。不推荐采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诊断HCC癌前病变。

3.3 血清学诊断

甲胎蛋白(AFP)为肝癌诊断中最常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有待提高。

异常凝血酶原(DCP)为维生素K缺乏/拮抗诱导蛋白,是伴随HCC特异产生的异常凝血酶原。

GPC-3是一种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分化、迁移及黏附的作用,通常在少数器官组织中低水平表达。

骨桥蛋白(OPN)是一种多功能的磷酸糖蛋白,

在多种实体肿瘤中均呈高表达,部分释放入血致使血浆中OPN的表达水平升高。

综上所述,肝癌的癌变过程中可能伴随着一种或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单项检测或多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肝癌诊断的阳性率,同样也可在癌前病变的诊断中提供借鉴。

4 HCC癌前病变的治疗

4.1 随访监测

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监测,是降低HCC发病率和提高HCC根治率及总生存率的重要方法。

4.2 局部消融治疗

对于临床明确诊断或高度疑似的HGDN,可推荐行RFA治疗,治疗的适应证:(1)单发或多发,未临近肝内一级血管、胆管分支,肝功能Child-PughA、B级;(2)HCC外科切除术后新发病灶,无法耐受手术切除,肝功能Child-PughA、B级;(3)合并HCC,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禁忌证:(1)意识障碍;(2)合并全肝弥漫型HCC;(3)心、肺、肝、肾等主要器官功能衰竭;(4)胆系感染、败血症;(5)不可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4.3 手术切除

根据HCC癌前病变的自然病程研究结果,HGDN其1年内的恶性转化率达到30%~40%,恶变率高于其他病变,因此对确诊HGDN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是以达到根治性治疗目的为原则。

4.4 其他治疗

其他治疗可包括TACE、分子靶向治疗等。目前TACE治疗HGDN的临床报道极少,其治疗的效用仍需大量前瞻性临床实验来评估,目前推荐TACE治疗的适应证:(1)多发或弥漫发生的HGDN,无法行根治性治疗,无肝肾功能严重障碍;(2)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病灶位于某些特殊部位,无法行RFA治疗。同时,对于HBV并伴有肝硬化的患者必须行核苷类似物等抗病毒治疗,且应尽可能使病毒量降低到不可检测。

5 HCC癌前病变治疗后随访监测

在治疗后的第1年,推荐每3个月复查一次,后续每半年复查一次。如有可能应做EOB-MRI检查。对于术后病理发现伴有局灶癌变的患者,应按照肝癌的随访原则进行。肝癌癌前病变的诊治流程见图1。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解读完整版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05年世界糖尿病日聚焦糖尿病和足部管理开始,各国都先后制定了糖尿病足诊治指南。2011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糖尿病足部问题住院管理指南,同年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IWGDF)发布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2012年澳大利亚发布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实践指南,2012年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发布了更细化的关于糖尿病足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年美国足部协会(APMA)发布通过优化减压管理糖尿病足溃疡指南。2016年IWGDF对2011年的指南进行修订更新。我国尚未拥有符合我国糖尿病足特点的防治指南,为进一步规范糖尿病足的诊断和治疗,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组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冉兴无教授牵头制定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从糖尿病足病的流行病学和防治策略等方面给出建议。 一、糖尿病足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糖尿病足溃疡的患病率是6.3%,男性高于女性,2型糖尿病高于1型糖尿病。各国和不同地区之间糖尿病足溃疡患病率差距极大,波动于1.5%~16.6%[1]。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45%的患者为Wagner 3级以上(中重度病变),总截肢率19.03%,其中大截肢2.14%,小截肢16.88%[2]。

确切的有关糖尿病足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数据仍很有限,根据现有文献报告的数据,往往低估糖尿病足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截肢率。 糖尿病足病预后很差,甚至比除肺癌、胰腺癌等以外的大多数癌症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还高。全球每年约有400万糖尿病患者发生足溃疡。足溃疡是糖尿病足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更是高达22%[3]。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相对于非卧床的糖尿病门诊患者,糖尿病足病患者接受住院/急诊诊治、转诊给其他医生以及1年就诊次数分别增加3.4倍、2.1倍和1.9倍,医生花费在诊治上的时间更多;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直接转诊到急诊或住院诊治的概率增加6.7倍[4]。2017年全球糖尿病的医疗费用高达7 270亿美元,其中中国为1 10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糖尿病足病占用了12%~15%的糖尿病医疗卫生资源,而在发展中国家,则高达40%[5]。 二、糖尿病足的筛查与预防 早期筛查并矫正糖尿病足病危险因素对避免及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具有关键作用。筛查需涵盖整体与局部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整体危险因素是指:男性、糖尿病长病程、吸烟、视力障碍、并发症与合并症多,此类患者需要重点关注足部情况。而局部危险因素更多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疡的诱因方面,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动脉病变、足部力学变化、足溃疡病史、截肢史等。本次指南的亮点之一就是参考中国临床研究数据,针对糖尿病足主要诱因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提出了具体的筛查流程与频次,使指南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此外指南结合我国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内科腹痛的特点 A.以下腹痛为主 B.先有腹痛 C.可有腹部肿块 D.先发热,呕吐后腹痛 E.常有腹膜刺激征 ()2、外科腹痛的特点是 A.先发热后腹痛 B.腹痛及压痛点不固定不明确 C.常伴有白带增多 D.腹痛位于下腹,盆部 E.常有腹膜刺激征 ()3、妇科腹痛的特点是 A.腹痛位置不明确 B.先发热后腹痛 C.常伴有腹膜刺激征 D.可有阴道流血,停经史 E.可有腹部肿块 ()4、急腹症诊断不明确时,下列哪一项处理是错误的 A.严密观察,及时反复检查 B.禁用泻药及灌肠 C.可以适当地应用吗啡药物止痛 D.在观察过程中防治休克 E.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5、以下不属于急腹症患者术前评估内容的是 A.腹痛的发生时间 B.腹痛的性质和程度 C.腹痛的部位 D.腹痛与饮食的关系 E.有无腹痛家族史 ()6、急性腹痛诊断未明时,严禁随意使用 A.针灸 B.解痉药 C.舒适体位 D.强效镇痛药 E.局部热敷 ()7、急腹症最突出的表现为 A.腹痛 B.败血症 C.休克 D.恶心呕吐 E.腹泻 8-9题共用病例 患者,女,32岁。因车祸撞伤腹部,诉腹痛剧烈,伴恶心、呕吐,疑有外伤性肠穿孔 ()8、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的体征是 A.腹式呼吸消失 B.腹膜刺激征 C.肠鸣音消失 D.移动性浊音阳性 E.高热、脉快、口渴()9、急诊护士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禁食、胃肠减压 B.建立静脉通道,补液 C.纠正酸碱平衡紊乱 D.肌内注射吗啡 E.做好手术前准备 二、简答题 1、急腹症病人的护理有哪些? 三、论述题 女,35岁,突发性上腹部疼痛2h来院急诊,体格检查:腹平,全腹均有压痛,腹肌呈板样强直,肠鸣音消失,肝浊音界缩小。病人呈急性病容,心肺检查未发现异常。T39.2℃,P98次/分,BP112/68mmHg,化验WBC18×109/L,N0.80,X线检查见膈下有游离气体。 请问:(1)本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该病人目前的护理诊断有哪些? (3)术前准备包括哪些内容?

【疾病名】神经性皮炎【英文名】neurodermatitis

【疾病名】神经性皮炎 【英文名】neurodermatitis 【缩写】 【别名】1ichen simplex chronicus;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肤炎 【ICD号】I28.0 【概述】 神经性皮炎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lichen simplex chronicus),和中医所谓的牛皮癣、摄领疮相似。是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炎症。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长期搔抓、摩擦和神经精神因素及某些外在刺激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是一种慢性常见的皮肤中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占皮肤科初诊病例的2.1%~7.7%。 【病因】 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有关,因患者常伴有神经衰弱、失眠和更年期综合征,每因情绪波动、精神过度紧张而病情加重或复发。本病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牛皮癣”, “摄领疮”相类似,如《外科正宗》顽癣中记述的:“牛皮癣如牛项之皮,顽固且坚,抓之如朽木”。《诸病源候论》摄领疮候记之:“摄领疮……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尚不很明确,但长期搔抓、摩擦为本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如日光照射、多汗及其他机械性、物理性刺激因素常促使本病发生。此外,可能与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或体内感染病灶有关。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老人、儿童少见。 2.慢性经过,时轻时重,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解。全部病程可分为3期: (1)静止期,表面炎症轻微或缺如,病变局限,境界清楚。 (2)进行期,炎症著明,浸润明显,皮损扩大,边缘模糊不清。

(3)退行期,浸润轻微,皮损变薄,倾向愈合。 3.从分布的角度,可将该病分为两类,限局性和泛发性。好发部位主要为颈侧(图1)、项部、额部、其次为骶尾、肘窝、胭窝,有可见腰背、两髋、外阴、肛门、腹股沟、眼睑、头皮、四肢等处。常呈对称分布,有可沿皮肤皱褶或皮神经分布呈线状排列。 4.初时先感觉局部瘙痒,由于搔抓皮肤迅速呈苔藓化,典型损害为多数米粒至高粱米大小,淡红色至黄褐色或与皮色一致的圆形或多角形坚硬有光泽的扁平丘疹,密集成片,表面附少量鳞屑,伴有抓痕、血痂。皮损以中央最为显著,愈近边缘愈轻微,境界不清,时久,由于搔抓刺激皮肤浸润肥厚,嵴沟明显。发生于小腿者,时久,表面可呈疣瘤状。持久性搔抓摩擦胫部或上背部可引起淀粉物质沉积于真皮,进而分别发展为斑状和苔藓性淀粉样病。长期搔抓可有感染,如毛囊炎、疖肿等。 5.患者自觉阵发性瘙痒,夜间尤甚,可影响睡眠、工作和生活。

急腹症入院护理常规

急腹症入院护理常规 1.病区接急症患者入院通知后,立即准备床单位及所需急救用物, 并通知主管医生尽快到位。 2.医务人员主动热情迎接急症患者,迅速安置急症患者到病床,并 与护送患者的医务人员了解患者正在输注的药物等,了解患者目前治疗、护理情况及效果。危重患者的贵重物品交家属妥善保管。 3.根据医嘱和病情的需要,立即给予吸氧、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心 电监护、采集各种标本等,协助床旁检查。如是危重患者应做好急救准备,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于床旁,遵医嘱及时准确用药并协助医师进行抢救。 4.尽快对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情绪 反应等,询问患者的主诉,了解目前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明确主要的护理问题,立即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并按要求书写体温单、入院患者护理评估单、护理记录等。 5.办公室护士办理入院手续,医师接诊新患者。住院证和病历首页 并置于对应的病例夹中,核对患者医疗保险诊疗手册或农村合作医疗手册,准确填写一览表、姓名牌、床头卡片及相关登记。 6.入院指导。向患者或家属详细介绍住院指南,包括主管医生、责

任护士、护士长及联系方式,病室环境、餐饮服务、休息时间、探视制度、陪护规定、住院安全事项、医保用药、用材须知等,并用“入院须知”书面指导,请患者或家属详细阅读后签名。7.患者病情平稳后,给予患者入院卫生处置,如修剪指甲、剃胡须、 更换病员服等,多余物品交代家属带离医院。 8.按医嘱落实患者正确的饮食和指导。 9.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完成各项治疗,观察用服药后的反应。 10.运用护理程序,及时报告医师;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征求患者意见,明确护理问题;及时解决患者的需要,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做好住院期间特殊检查、治疗、手术阶段的健康指导和护理效果评价并记录。 11.每日发放患者住院费用清单。 12.可疑传染病例,应按隔离原则进行处理。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Ⅳ)

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Ⅳ) 糖尿病足截肢 糖尿病足从足部皮肤到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均可受累,严重者可发生局部或全足坏疽,治疗困难,为非创伤性截肢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截肢是糖尿病足治疗的终末手段,包括小范围截肢和大范围截肢:踝关节及其以远水平的关节离断为小截肢,踝关节水平以上的截肢为大截肢。鉴于目前糖尿病足的手术治疗缺乏专业性、适用性和标准性指导意见,一些能够保肢患者因治疗方法选择不当最后导致不同程度的截肢。 一、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糖尿病足患者的截肢(趾)率从2010年的27.3%降至2012年的19.03%,其中大截肢率从2010年的12.1%降至2.14%,但小截肢

率没有变化,分别为15.2%与16.88%,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4.5%~39.5%[11,481],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严重肢体缺血患者即使行血管重建手术,术后3年累积截肢或死亡率仍高达48.8%,远高于间歇性跛行患者(12.9%)[482]。 (一)糖尿病足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 1.DFU患者大截肢的危险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升高和既往足溃疡史,小截肢的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病程长、白细胞计数升高、DFI、足畸形以及血管重建手术史[11]。 2.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年龄越大及糖尿病病程越长,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越多越重,其住院截肢率明显增加[11,14-15,293,481]。 3.血糖水平:HbA1c越高,预后越差[483],HbA1c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15,293,481,484]。积极控制高血糖,可缩短足溃疡愈合所需时间。 4.LEAD:糖尿病足合并LEAD是截肢的独立危险因素[14- 15,293,481,482,485],LEAD病情越重,截肢风险越高[482]。

外科护理学图文讲义-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总结性章节 本节主题——回忆 那些我们曾经复习过的重点

【大纲】 1.急腹症的鉴别诊断(1)病理生理 (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5)治疗要点 2.护理(1)护理评估(2)护理措施 第一节急腹症的鉴别诊断 (一)腹痛类型 1.内脏性疼痛 2.躯体性疼痛 3.牵涉性疼痛 还记不记得?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1.内脏性疼痛——特点 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牵拉、膨胀、痉挛)及缺血、炎症等刺激较敏感; 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 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常伴有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反应。 2.躯体性疼痛 是壁腹膜受腹腔病变(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刺激所致。 特点:定位准确,且感觉敏锐。 3.牵涉性疼痛 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二)临床表现 1.现病史 (1)腹痛 1)腹痛的部位及范围: 腹痛部位一般就是病变器官的部位,且范围越大提示病情越重。 但是某些炎症性、梗阻性疾病等早期,腹痛的定位常不明确,或引起一定部位的牵涉痛。 2)腹痛的性质——重要! A.阵发性绞痛——平滑肌痉挛所致,见于机械性肠梗阻等; B.持续性钝痛——腹腔炎症、缺血、出血性病变的持续性刺激所致;但溃疡病穿孔等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刀割样锐痛; C.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空腔脏器梗阻合并绞窄;

D.持续性胀痛——麻痹性肠梗阻; E.间歇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痛——胆道蛔虫病。 3)腹痛的程度: A.炎症性疾病——较轻; B.梗阻性疾病的绞痛——较重; C.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化学性腹膜炎——剧烈。 腹痛加剧常提示病情加重,例外——阑尾炎穿孔后腹痛减轻。 (2)伴随症状 1)呕吐: 初期——反射性呕吐,呕吐次数少,为少量胃内容物; 机械性肠梗阻——频繁而剧烈; 麻痹性肠梗阻——溢出性; 高位肠梗阻——吐出多量胆汁; 低位肠梗阻——粪臭样呕吐物; 绞窄性肠梗阻——血性或咖啡色呕吐物; 幽门梗阻——呕吐物无胆汁。 2)腹胀: 逐渐加重——低位肠梗阻,或腹膜炎病情恶化而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3)排便改变: A.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肠梗阻; B.大便次数增多或里急后重感——盆腔脓肿;

广药皮肤试卷B.doc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 1. 以下皮损属原发性损害的是A A.斑块 B.瘢痕 C.萎缩 D.浸渍 E.抓痕 2. 以下哪种细胞在正常表皮中不存在B A.棘细胞 B.淋巴细胞 C.郎格汉斯细胞 D.黑素细胞 E.Merkel细胞 3. 患者,女性,26岁,请人在家中油漆家具,并用手摸过家具,三天后,面部及手背出现红斑、水肿、剧痒,有密集小水庖,渗出较多,外用药首选下列哪一项C A.去炎松霜 B.克霉唑霜 C.3%硼酸溶液湿敷 D.氧化锌糊剂包敷 E.氯霉素膏 4. 黑素细胞存在于表皮的E A.角质层中 B.棘细胞层中 C.透明层中 D.皮肤全层中 E.基底层中 5. 以下哪种情况不能使用软膏A A.有渗出的急性期湿疹 B.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C.进行期银屑病 D.慢性湿疹 E.慢性接触性皮炎 6. 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病毒性皮肤病D A.手足口病 B.口唇疱疹 C.传染性软疣 D.扁平湿疣 E.趾疣 7. 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要点,下列哪项是错的A A.皮疹双侧对称 B.群集性水疱 C.自觉疼痛 D.皮疹呈带状排列 E.沿神经分布 8. 患儿男性,5岁,因面部皮损两天伴瘙痒就诊,查体:口周、鼻孔附近密集分布粟粒至黄豆大小的薄壁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混浊,疱壁薄,有的表面已破溃糜烂,上有蜜黄色厚痂。最可能的诊断是B

A.寻常型脓疱疮 B.单纯疱疹 C.深部脓疱疮 D.脓癣 E.水痘 9. 哪种头癣可出现高位断发和菌鞘C A.黄癣 B.脓癣 C.白癣 D.黑点癣 E.以上都不是 10.黑点癣临床常见的表现为B A.圆形鳞屑斑,并有露出头皮4mm长的断发,带有白色菌鞘 B.2cm大小的鳞屑斑,病发出头皮即折断 C.群集性毛囊炎样损害,继而形成暗红色隆起性斑块 D.圆形斑状脱发,脱发区皮肤光滑无炎症 E. 渗出明显,形成黄色痂皮 11. 患者女性,12岁,春节随父母去乡下,回城后出现全身瘙痒,夜间尤甚,躯干、四肢可见丘疱疹、小水疱、抓痕及血痂,以下腹部、外阴、指间为多,母亲有类似症状,首先考虑为C A.水痘 B .脓疱疮 C.疥疮 D.荨麻疹 E.接触性皮炎 12. 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是A A.斑贴试验 B.血清IgE测定 C.血清IgG测定 D.血清免疫复合物测定 E.皮内试验 13. 湿疹的急性期, 有大量渗液, 外用药选择 B A.去炎松软膏 B.3%硼酸溶液湿敷 C. 薄荷冷霜 D.氧化锌糊剂 E.洗剂 14. 关于淋病说法错误的是E A.传染源主要为淋病患者 B.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宫颈炎 C.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D.尿道黄色脓性分泌物,晨起可有“糊口”现象 E.治疗首选青霉素 15. 醋酸白试验用于诊断C A.梅毒 B.淋病 C.尖锐湿疣 D.生殖器疱疹 E.痤疮

神经性皮炎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神经性皮炎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常见的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以剧烈瘙痒,皮肤局限性苔藓样变为特征,分为局限性和播散性两种。局限型好发于颈项、肘等处,播散型好发于头、四肢、肩、腰等处,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可外用焕清吾源霜局部涂抹治疗,限制酒类、辛辣饮食,注意避免情绪紧张、焦虑、激动,生活力求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神经性皮炎的症状表现 1、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 2、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先感觉局部瘙痒,后出现集簇的多角形扁平丘疹,粟粒至米粒大,正常皮色或淡褐色、淡红色,有融合倾向,上面覆盖着少量秕糠状鳞屑,伴随着瘙痒感。 3、神经性皮炎的发生还与季节有关,春秋季常见或加重,冬夏季节多缓解,初发时局部先瘙痒,由于长期搔抓,局部皮肤呈多角形丘疹片块,或呈皮肤肥厚,皮沟加深的苔藓化片块。 4、皮炎发作瘙痒难耐,晨起、晚睡时,皮炎瘙痒尤甚。患者不停的抓挠,只会加重瘙痒。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剧烈瘙痒,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 神经性皮炎的常见症状 1、造成皮肤搔痒,疾病在出现之后,患者会感觉到皮肤瘙痒难耐。严重的影响了皮肤健康,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很多的患者会感觉到虫爬,有灼热感。这种疾病容易出现在很多的部位,还会出现在膝关节,会出现红斑,丘疹,表面比较粗糙,剧烈瘙痒,多见于成年人。 2、一般会出现在腋窝处,但是患者在搔挠之后,还会出现脱屑的现象。出现在钱币,大腿,小腿,成片的出现,呈三角形,会有很多的丘疹,而且皮肤增厚,感觉像是苔藓。 3、会造成皮纹加深,皮肤隆起,干燥。而且,还会有很多细碎的皮屑,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在出去的时候,这种疾病一般很难轻易发现,仅有瘙痒感,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中医皮肤科学》 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八月制定

《中医皮肤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医、中西医结合、针灸专业及骨伤、养生康复方向使用) 课程名称:中医皮肤病学 学时:36(20/1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皮肤科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皮肤及附属器疾病及性传播疾病规律和防治的一门临床医学专业学科。中医皮肤科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其特点是虽然疾病大部分发生在体表,但“有诸内,必形诸外”,“治外必本诸内”,故中医皮肤科学是用中医的整体观念结合皮损辩证去认识皮肤病的发生和演变规律,用内治、外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疾病。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是学生系统掌握中医皮肤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及预防知识;了解某些疑难杂症的诊治要点,达到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上篇总论(4学时) 皮肤的结构 了解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生理功能 了解皮肤的生理功能 3皮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了解脏腑经络与皮肤的关系 4皮肤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皮肤病的内外致病因素,以及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 皮肤病的症状辩证 熟悉瘙痒的辩证,掌握原发性和继发性皮损的形态特征及中医辩证。 内治法 熟悉常用内治法的适应症,掌握常用方剂。 外治法 了解各种外用药剂型,熟悉各种剂型的适应症,掌握外用药使用原则。 难点:皮损辩证,外用药使用原则。 下篇各论 热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辩证论治,了解本病的预防措施。 蛇串疮(学时) 熟悉本病的定义、洗衣病名和病因病机,掌握临床表现】与热疮的鉴别诊断及辩证论治。 难点:蛇串疮与热疮的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疣(1学时) 了解疣的定义及不同疣(如疣目、牛程蹇、扁瘊、鼠乳等)的西医病名。掌握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了解疣的防护。 难点:各种疣的诊断。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最新资料推荐------------------------------------------------------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 关于糖尿病足的预防与护理张新红张亚蕊(福海县人民 医院 836400)【摘要】目的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 之一,一旦发生难以治愈,是造成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给患者带来 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所以,加深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程度、积极预防和正确护理,是预 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摘要目的探讨糖病尿足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降低因糖尿病足部 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率的有效性。 方法在内科系统组织开展糖尿病患者联谊会,进行健康教育,发 放《糖尿病知识手册》。 教会他们合理控制饮食、适度锻炼、正确应用胰岛素治疗及早进 行足部护理等等。 结果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患者满意。 【关键词】糖尿病足预防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9) 05-0228-0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侵犯全身 各个系统的器官及组织。 目前,全球已有 1.5 亿以上糖尿病病人,我国糖尿病病人已超过 9 千万人,患病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 25%的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 足。 1 / 7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非创伤性下肢坏疽截肢的主要原因。 所以,加深患者对糖尿病足的认知程度、有效预防及护理,是控制因糖尿病足溃疡、坏死而致截肢的最有效方法。 一、发生机制糖尿病足的发生与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继发肢体血管闭塞性缺血和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导致下肢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的功能异常和关节畸形有关。 二、致病相关因素(1)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造成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易发生感染。 (2)长期使用抗生素造成二重真菌感染。 (3)摩擦、挤压等都可能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 (4)足癣、甲癣、跖疣、鸡眼、胼胝等足部疾患引起感染。 三、不良后果足部细菌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 这些感染很多都开始于轻微的表皮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提供了细菌感染的有利环境,而感染一旦发生,常经久不愈,当感染难以控制时,不得不采取截肢手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造成严重后果。 四、现将预防及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 年 1 月~2010 年 1 2 月,共收住糖尿病患者 660 例,并发糖尿病足的165 例(均为入院时带入)。 根据 Foster 等提出的简单易记的糖尿病足分类方法: 1 级为正常的足; 2 级为高危的足; 3 级为溃疡的足; 4 级为合

皮肤病重点剖析

皮肤病重点 一、皮肤的结构解剖和分层表皮层: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麦克尔细胞1、解剖: 皮肤真皮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表皮:复层鳞状上皮 1、角质形成细胞:由外胚层分化而来,分化过程可产生角蛋白 分层: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黑素细胞: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 3、朗格汉斯细胞:起源于骨髓单核巨噬细胞并通过一定循环进入表皮的免疫活性细胞 4、麦克尔细胞 二、皮肤的功能 皮肤的功能:屏障、感觉、吸收、分泌、排泄、体温调节、物质代谢、免疫 【屏障】:物理损伤性防护、化学刺激性防护、微生物的防御作用、防止营养的丢失 【吸收】:①角质层;②毛囊、皮脂腺;③汗管。其吸收功能阴囊>前额>大腿屈侧>上臂屈侧>前臂>掌跖 【感觉】:分单一感觉(触、痛、压、冷、温)和复合感觉(湿、糙、硬、软、滑) 【排泄】:小汗腺(显性、不显性、精神性、味觉性出汗)、顶部汗腺、皮脂腺(B-顺维A 酸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治疗痤疮) 【代谢】:糖代谢、蛋白质代谢、脂类代谢、水和电介质代谢 三、斑疹、丘疹、水泡、糜烂的皮损特点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为斑丘诊;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丘脓疱疹。水泡: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糜烂:表皮或粘膜上皮的缺损,露出红色湿润面,愈后不留疤痕。 四、抗组胺、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维生素的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抗组胺: 1、药理作用: 2、适应症: 糖皮质激素: 1、药理作用: 2、适应症:变应性皮病(药疹、多形红斑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某些严重

四大特点帮你确诊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的诊断要点有哪些?专家介绍,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临床诊断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下面我们就和专家一起来看看。 神经性皮炎的四大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一、 好发于颈、项部、四肢伸侧及骶尾部等处。 诊断要点二、 先有局部间隙性瘙痒而无明显皮损,经反复搔抓或摩擦后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密集或散在。呈正常皮色或谈褐色,表面光滑或有少量鳞屑。 以后丘疹增多,扩大并融合成片,皮纹加深,边缘清楚,呈苔藓样变。由于搔抓还可见抓痕、血痂或继发感染。 诊断要点三、 自觉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情绪被动、局部刺激、饮酒及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常可使病情加重或诱发本病。 诊断要点四、 病程慢性,反复发作。可分为限局性和泛发性两型。 神经性皮炎有哪些症状表现?神经性皮炎初发时,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

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对于神经性皮炎来说,瘙痒是最让人忍受不了的,所以搔抓是造成病情加重的重要原因,所以一定要避免,当然这种瘙痒可能实惠严重影响大家正常生活的,可以选择一些有止痒消炎作用的凝甫集护理软膏,能够通过作用于患处直接快速的止痒消炎,不含有刺激性添加物,皮损伤口处也可以使用,温和有效。此外所穿衣物的衣领不要太硬,尽量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避免化学物质的刺激都可以很有效的避免病情加重。

2019年糖尿病足防治指南文档

【标准与规范】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Ⅰ) 摘要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着"中国实践,中国证据,中国指南"的原则,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联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此部适合我国糖尿病足现状的临床指南,旨在规范我国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本指南有以下特点:(1)突出临床实用性;(2)充分纳入糖尿病足领域的中国证据;(3)重视早期筛查与管理,强调糖尿病足的预防胜于治疗;(4)强调规范化综合管理的重要性;(5)强调糖尿病足的多学科协作诊断与治疗。另外,参照2017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增加了要点提示和证据级别,根据证据质量、临床意义、普遍性、适用性等将证据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Meta分析。B级:证据基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C级: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前言 糖尿病在我国已从少见病变成流行病,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明显增加,我国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病率高达8.1%。据估计,全球每20秒钟就有一例糖尿病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年死亡率高达11%,而截肢患者死亡率更高达22%;国内外研究表明,糖尿病足花费巨大,约占整个糖尿病医疗费用的三分之一。因此,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社会沉重负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有鉴于此,199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变学组成立后,一直致力于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我国糖尿病足相关领域学术交流以提高学术水平。除了组织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召开全国糖尿病足病及相关疾病论坛外,还积极制定糖尿病足相关共识与诊疗手册,以帮助各级医师提高糖尿病足相关知识,组建多学科协作的治疗团队,同时积极探讨糖尿病足的诊疗新技术。近20年来,虽然我国糖尿病足的小截肢率没有变化,但大截肢率从12.1%降至2.14%,从而降低了糖尿病足相关社会和经济负担。 纵观全球,自2005年以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关注足以预防截肢",国际上开始重视糖尿病足并发症,一系列足病相关的指南相继问世,如在2011年开始,英国国立卫生保健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NICE)糖尿病足问题住院管理指南与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Group on the Diabetic Foot,IWGDF)糖尿病足管理和预防实践指南,2012年澳大利亚糖足网糖尿病足溃疡的管理临

内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急腹症是外科常见的疾病,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必须早期诊断和紧急处理的腹部疾病。特点为发病急、病情重、进展快、变化多、有一定的死亡率,需予以足够重视。急腹症病人的愈后与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急腹症的观察及护理对达到上述要求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现代影像技术非常发达给临床诊断提供了便利,但在临床工作中还会遇到一部分急腹症的病人,诊断不明,是否有外科急腹症的存在,一时难下结论。对此,均需严密观察。 一.急腹症病人的病情观察 1.病史的采集 病人入院后首先了解病史非常重要,详细询问有无外伤史、 慢性胃肠道疾病史、女性病人有无停经史等。 2.生命体征的观察急腹症病人应及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液体出入量,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或早期休克表现,尤其是伴有腹膜炎体征的病人,更要防止其休克的发生。脉搏细弱,血压水平低下,病人表情淡漠或烦操不安,出冷汗,口唇发绀,有休克可能。对休克症状的病人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1).体温的观察一般外科急腹症常无明显的高热,若出现反复发作的寒战、高热则是菌血症的特征。持续发热或体温进行性增高

多提示腹内感染蔓延和加重,如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体温突然 下降伴皮肤湿冷应警惕休克的可能。 (2).脉搏与血压的观察若发现血压下降,脉压差缩小,脉搏快、弱,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减弱等都是腹部病变加重的表现。如脉快 而细,很可能有腹膜炎、肠绞窄或内出血;如脉搏由前者向后者转化,则说明病情在进展;对此,应及时报告医生。 (3).呼吸的观察腹部损伤病人出现呼吸节律异常变化时应考虑合并颅脑损伤可能;出现呼吸困难、青紫等缺氧表现时,应考虑合 并胸部损伤或严重腹膜炎、败血症。 (4).神志的观察烦操不安、谵妄等往往是内出血、休克或腹部炎症扩散、败血症形成、感染加重的征兆。 2.临床症状的观察 恶心呕吐是外科急腹症常见症状,且多在腹痛之后出现。对 有恶心、腹泻者要注意观察其颜色、量、性质、气味等。若恶心、 呕吐症状明显者,则应考虑急性胃肠炎,高位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 的可能;便秘且无肛门排气,则是肠梗阻症状;若出现血便、血性 腹泻,应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或肠系膜动脉栓塞等可能。腹痛的性质 和程度是反映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在观察过程中,病人腹痛加重,往往提示病情进一步加重,如炎症加重、发生穿孔等。若出现持续 性钝痛或隐痛通常是炎症或出血刺激腹膜的结果,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则是肠道发生阻塞后痉挛收缩的缘故;若上述两种腹痛 兼而有之,则提示炎症与梗阻并存。

什么是神经性皮炎(描述)

什么是神经性皮炎(描述) 神经性皮炎,顾名思义和精神、情绪紧张有关系,主要变现为皮肤瘙痒、局部肥厚表面有少量的皮屑。最常见的是手、颈部和头皮,外生殖器也可以有。其实神经性皮炎是没有传染性的,不会感染给其他人也不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他具有自体传播的性质,会慢慢蔓延到全身,所以治疗要及时!中医是能治好神经性皮炎的。 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一般认为神经性皮炎主要以内因为主。因此,中医治疗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中医治疗风湿热型神经性皮炎: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清热祛湿、疏风上痒,常选用消风散或疏风清热饮加减。 中医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皮损色淡或灰白,肥厚粗糙,常伴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妇女月经量过多,舌质淡,脉沉细治宜养血润燥,祛风止痒,常选用四物消风饮或止痒合剂加减。 中医治疗脾虚湿盛型神经性皮炎:皮损呈暗灰色,肥厚光滑,伴腹胀纳差、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脉濡缓。治宜健脾除湿,常选用除湿胃苓汤加减。 中医治疗肝郁化火型神经性皮炎:皮疹色红,心烦易始或精神抑郁,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下,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滑,治宜疏肝解郁,清热养血,方用泻肝安神丸或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或用斩痒汤、水煎服。 中医治疗以祛风止痒为治则,用四物消风散、当归饮子、丹桅逍遥散

加减。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逐日3-4次;或用疯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分钟,烘后即可将所涂药膏擦去,逐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或用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逐日1-2次。什么是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有剧烈瘙痒、伴有皮肤损害的神经机能障碍性皮肤病。根据病发时皮肤出现的症状,神经性皮炎可以分为下面四类: 1.限局性神经性皮炎:本病多发生颈侧、项部、肘膝关节的伸侧面或骶尾部。但头部、四肢、腰部及会阴部也可发生。皮疹树木往往是1~2处。多见于青年或中年人。初发时局部先瘙痒,因为长期搔抓,局部皮肤呈多角形丘疹片块,或呈皮肤肥厚,皮沟加深的苔藓化片块。边界明白。可数厘米直径大小或更大。表面光滑或有少许鳞屑。颜色多为正常皮肤颜色,但也在早期有红色或褐色扁平丘疹。长期搔抓的病人皮疹上有血痂或色素沉着。苔藓样改变一般表现为局限的皮肤肥

临概外科学习题1

临床医学概论外科学部分习题-01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下列哪项违反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A、洗手护士腰以下,肩以上视为有菌区 B、手术台边以下的器械不能使用 C、器械不能从手术者背后传递 D、手套接触非无菌区后,应用乙醇消毒 E、前臂碰触有菌物,应更换无菌手术衣或加套无菌袖套 2、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为() A、呼吸快而浅 B、呼吸慢而浅 C、尿液呈碱性 D、呼吸慢而深 E、呼吸快而深 3、休克代偿期的临床表现为() A、血压稍低,脉快,脉压缩小 B、血压稍低,脉快,脉压正常 C、血压稍升高,脉搏无变化,脉压缩小 D、收缩压正常或稍高,脉稍快,脉压缩小 E、血压稍升高,脉细速,脉压缩小 4、关于腹外疝手术前后的护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术后患侧膝下垫枕头 B、术前应治愈或控制引起腹内压升高的症状 C、严格准备会阴部皮肤 D、腹股沟斜疝术后不需要托起阴囊 E、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5、甲状腺危象多发生于术后() A、12—36小时 B、1~4小时 C、4-6小时 D、8~12小时 E、24~36小时 6、开放性气胸急救首先是() A、抗生素治疗 B、药物止痛 C、颈封 D、手术治疗 E、闭合伤口 7、肋骨骨折最常见于

A、1~3肋骨 B、4~7肋骨 C、7~9肋骨 D、9~10肋骨 E、11—12肋骨 8、膀胱肿瘤术后化疗灌注常用药物为() A、等渗盐水 B、0、02%呋喃西林 C、塞替派 D、3%硼酸溶液 E、庆大霉素 9、肾损伤患者绝对卧床时间为() A、2周 B、尿液转清后 C、1个月 D、不需卧床休息 E、尿液转清后继续休息2周 10、上尿路结石主要症状是() A、肾绞痛呈放射状 B、尿频、尿痛 C、疼痛、血尿 D、尿频、血尿 E、血尿并发热 11、骨牵引患者为防止针孔感染,护理上应注意() A、除去针孔血痂D、全身应用抗生素C、移动钢针调正位置 D、定期更换牵引钢针 E、每天2次乙醇滴针孔处 12、骨盆骨折最常见并发症() A、尿道损伤 B、膀胱破裂 C、血管损伤 D、直肠损伤 E、脾脏破裂 13、下列哪种症状不是骨折特有的表现() A、畸形 B、反常活动 C、疼痛与压痛 D、功能障碍 E、精神障碍 14、男,5岁,烧伤总面积为30%(Ⅱ度),则该患者烧伤严重程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特重度 E、深度 15、防止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是() A、保暖 B、镇痛、镇静 C、创面处理 D、补液治疗 E、多饮水 16、患者手指并拢一手掌面积为体表总面积的() A、0、5% B、0、75% C、1、0% D、1、25% E、1、5%

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学

第三十三章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本节主题——回忆 那些我们曾经复习过的重点(TANG) 【大纲】 1.概述(1)腹痛的病理生理(2)临床表现 (3)辅助检查 (4)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5)治疗要点 2.护理(1)护理措施 第一节概述 (一)腹痛的病理生理 1.内脏性疼痛 2.躯体性疼痛 3.牵涉性疼痛 还记不记得? 【西游记】三盗芭蕉扇

1.内脏性疼痛——特点 ①痛觉迟钝,对刺、割、灼等刺激不敏感,但对较强的张力和压力性刺激(如牵拉、膨胀、痉挛、缺血)所致疼痛较敏感; ②痛感弥散,定位不准确; ③疼痛过程缓慢、持续,常伴有焦虑、不安、恐怖等情绪反应。 2.躯体性疼痛 是壁腹膜受腹腔病变(血液、尿液、消化液、感染)刺激所致。 特点:定位准确,且感觉敏锐。 3.牵涉性疼痛 如急性胆囊炎出现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伴有右肩背部疼痛。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1)腹痛 1)腹痛的部位及范围: 腹痛部位一般就是病变器官的部位,且范围越大提示病情越重。 但是某些炎症性、梗阻性疾病等早期,腹痛的定位常不明确,或引起一定部位的牵涉痛。 2)腹痛的性质——重要! A.阵发性绞痛——平滑肌痉挛所致,见于机械性肠梗阻等; B.持续性钝痛——腹腔炎症、缺血、出血性病变的持续性刺激所致;但溃疡病穿孔等可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刀割样锐痛; C.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空腔脏器梗阻合并绞窄; D.持续性胀痛——麻痹性肠梗阻; E.间歇性剑突下“钻顶样”剧痛——胆道蛔虫病。 3)腹痛的程度: A.炎症性疾病——较轻; B.梗阻性疾病的绞痛——较重; C.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等化学性腹膜炎——剧烈。 腹痛加剧常提示病情加重,例外——阑尾炎穿孔后腹痛减轻。 (2)伴随症状

17-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桂林市卫生学校教案首页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神经性皮炎 一、概念:又名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阵发性剧痒及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二、病因:病因尚不明确。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生有明显关系。患者常伴有疲劳、紧张、焦虑、情绪易激动等精神症状。内分泌紊乱、胃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搔抓及摩擦、日晒、食辛辣食物、饮酒等也会促发及加重本病。 三、临床表现: 病程呈慢性经过,时轻时重,易于复发,没有渗出倾向。依据受累范围,可分为限局型及播散型。 (1)限局型 :表现为局部皮肤阵发性瘙痒,皮损初为成群粟粒至米粒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渐融合形成境界清楚的损害,呈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的苔藓样变,淡红、褐黄色或正常肤色,表面光滑或有不易刮除的鳞屑。好发于小腿、腕、踝、颈后侧、肘、腰骶、眼睑、外耳、会阴等部位。 (2)播散型: 成年人及老年人多见,皮肤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及色素沉着,皮损广泛分布于全身多处,奇痒难忍,严重影响睡眠和工作。 四、临床诊断: ◆好发于颈侧、腰骶、肘部等部位,病程慢性。

◆皮损为典型的苔藓样变,无渗出倾向,阵发性剧痒。 五、临床处理原则: ◆祛除诱发因素。 ◆局部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或局部注射为主。 ◆全身治疗:镇静止痒。 六、护理 1、不吃刺激性食物,不能搔抓,忌用热水及肥皂洗擦。局部涂擦神经性皮炎药水,或含有皮质激素的软膏,贴用肤疾灵或特美肤涂膜,皆有效果。严重的病人,局部可用深度X线照射,或用同位素锶90贴敷,皆有效果。如局部有红肿,则需用抗生素治疗。 2、克服烦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等不良精神因素,待人接物保持随和态度。 3、尽量避免搔抓患处。如实在奇痒难忍时,可用冷毛巾适当冷敷一下,或立即擦药,不应以热水烫来止痒。 4、避免饮酒、饮浓茶及食用辛辣食品。有胃肠到道功能失调者应予纠正。 5、必须坚持用药,不可以为不痒了即自行停药。 第二节瘙痒症 一、概念:指临床上仅有瘙痒症状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 二、病因:多种多样,比较复杂.内脏疾患;局部疾患;理化因素;生

神经性皮炎辨治选用经方 - 临床诊治 - 王付经方

神经性皮炎辨治选用经方- 临床诊治- 王付经方 神经性皮炎辨治选用经方 田某,女,39岁。在半年前原因不明出现过敏性皮炎,几经中西药治疗,可未能有效控制症状表现,近因病证加重而前来诊治。刻诊:颜面疹痒,红肿疼痛,眼睑水肿,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无变化。辨为风水夹热证,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麻黄6g,连翘24g,杏仁9g,赤小豆24g,大枣12枚,丹皮15g,生姜6g,炙甘草6g,花椒 6g,地肤子12g,赤芍15g,生地24g。6剂,1日1剂, 水煎2次合并分3服。二诊:颜面疹痒、红肿疼痛减轻,又以前治疗12剂,随访1年,未再复发。 用方点拨:根据颜面疹痒红肿疼痛,舌红辨为热,再根据眼睑水肿辨为风水上壅,以此选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发汗散水,清热利湿,加丹皮、生地、赤芍清热凉血散瘀,地肤子清热止痒,花椒温化止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2、桑菊白虎汤辨治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中比较顽固而又难治的皮肤病。引起神经

性皮炎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精神神经因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疾病等有关。因神经性皮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所以预防神经性皮炎复发亦非常重要,即平时应注意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紧张和精神刺激,限制酒类,少食海鲜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咖啡、辣椒)等。目前西医治疗神经性皮炎常用药如谷维素、维生素B1、扑尔敏、以及地塞米松等,外用药如0.25%氟氢可的松、二甲亚砜等,这些药虽然见效比较快,但易于复发;而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虽然见效比较慢,但远期治疗效果则比较理想。笔者根据多年治疗体会,认为神经性皮炎若属于风热营卫证者,可用桑菊白虎汤,常常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如刘某,男,40岁。有神经性皮炎1年余,近因皮肤瘙痒明显而前来诊治。根据病变部位在关节附近,尤其是疹痒具有对称性,恶风,口渴,舌质红,苔薄黄,以此而辨为风热营卫证,遂给予桑菊白虎汤6剂,瘙痒有缓解,又以前方治疗30剂,诸证悉除。至今已2年,未再复发。 【临床表现】风热营卫证:局部皮损呈鲜红或玫瑰红色,中心黄褐色,边缘微隆起,或瘙痒,恶风,或身热,口渴,舌红,苔薄或黄,脉浮或数。病变证机是风热侵袭肌肤营卫,灼损脉络,壅滞气血,以此而变生为风热营卫病理病证。【治疗方药】疏风清热,凉血愈疮。 【方药组成】桑叶15g 菊花15g 升麻12g 连翘24g 银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