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专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第二专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第二专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第二专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2013年“形势与政策”专题讲座

第二专题以改革红利释放发展潜力

从过去30多年的经验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重要的是要靠改革;从未来l0年、20年的大趋势看,实现这个伟大的“中国梦”,仍然要靠改革,靠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和转型中的大国,转型与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实现中国梦,仍有赖于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从而开创一个走向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黄金10年”。

改革红利,就是通过制度创新,破除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发展优势,提高发展效率,从而带来物质财富的增长。进入发展新阶段,我们说“改革是中国的最大红利”,就在于抓住国内巨大需求潜力释放的最大机遇、发掘人口城镇化的最大潜力,直接取决于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就是说,要以“最大的红利”,抓住“最大的机遇”,释放“最大的潜力”。

一、改革是最大红利

过去30多年,我国凭借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等,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传统红利正在递减。从2013年的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但经济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可为稳增长和调结构注入新的动力。未来5~10年,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何在?转型与改革的动力何在?从现实看,新的红利仍然来源于改革,来源于转型。

1.内需红利与改革

(1)我国的内需潜力是最大的战略机遇。随着我国由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

型新阶段,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内涵、结构与规模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消费结构正在由生存型需求向发展型需求、由物质性消费为主向服务性消费为主转变。在这个特定背景下,我国未来5~8年消费升级的潜力与提升空间巨大。初步测算表明,到2020年,我国城乡居民名义消费总量规模有望达到45万亿元左右;加上相关的投资需求,2020年内需规模有可能接近百万亿元。我国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的有效释放,不仅对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拉动世界经济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2)内需潜力可以支撑未来5~1 0年经济中速增长。分析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趋势,需要建立在对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增长趋势的客观判断上。初步测算表明,消费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将增长0.76个百分点。如果2012-2020年城乡居民消费年均实际增速达到7.66%~8.92%,推算同期经济年均实际增速可达到7.O7%~7.96%。这表明,如果潜在的消费需求能够比较充分释放,就有条件支撑未来10年7%~8%的中速增长。就是说,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尤其是消费需求潜力,是未来5~10年我国转型发展的突出优势和主要动力,并将决定未来l O年的增长前景。

(3)释放内需红利需要在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从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看,能否抓住国内需求潜力释放的重要战略机遇,取决于消费主导的转型与改革的实际进程,即能不能用5~8年的时间形成以释放国内需求支撑可持续增长的基本格局。

——以改革破题投资转型,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多年来投资率居高不下,投资规模增长过快,使投资消费失衡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经济增长的实践表明,长期依赖投资驱动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没有消费需求支撑和引导的投资,在保短期增长的同时,会给中长期的增长积累更多的结构性矛盾。适应消费需求释放和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大趋势,着力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重在以改革破题投资转型,改变投资结构,优化投资来源。

——以公益性为重点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本调整,日益成为影响和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无论是调整经济结构、优化投资结构,还是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顺利益关系,都要求调整国有资本配置结构,使广大社会成员能够分享国有资本增值创造的社会福利。

——以形成6亿中等收入群体为重要目标破题收入分配改革。2020年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关键在于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即在目前大约23%的基础上,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到2020年努力使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达到40%以上,规模扩大到6亿人左右。实现这一目标是个大战略,意味着消费主体的形成与稳定,利益关系调整的新突破,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趋势,“橄榄形”社会结构的初步形成。这就需要以民富优先破题收入分配改革,尽快扭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需要尽快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以制度公平为重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结构性减税。

2.城镇化红利与改革

(1)我国人口城镇化仍有倍增空间。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5%,远低于2011年世界52%的平均水平。在没有大改革的情况下,2010~2012年全国农业人口落户城镇的数量为2505万人,平均每年达到835万人;如果能打破政策与体制掣肘,每年就有可能提高1.5~2个百分点。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就有可能接近目前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70%的峰值,基本实现人口城镇化。就是说,未来的20年左右,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有望实现倍增。

(2)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城镇化将拉动消费潜力的释放。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将带来巨大的消费“累积效应”。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差距为3.34:1。城镇化率每提高l个百分点,意味着至少有1300余万人将从农民变为市民,这将直接带来l740亿元的新增消费;1 0年间城镇化率提高l 0~15个百分点,将带来1.7万亿至2.6万亿元的新增消费规模,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城镇化将带来巨大的投资空间。未来l 0年,我国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将再有2亿农民进入城镇,加上现有的1.6亿农民工,新增城镇人口将达4亿左右。按低标准,农民工市民化需要人均10万元的固定资产投资,由此需要新增40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3)明确人口城镇化的转型方向。释放城镇化红利,当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于,尽快实现从规模城镇化的扩张向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转型,切实防止以发展城镇化的名义重蹈盲目投资、盲目扩张的老路。近期看,需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明确人口城镇化转型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尽快让农民工

成为历史。

(4)关键是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重在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解开这个“二元方程”,尽快在八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一是让农民工成为历史;二是尽快打破城乡二元户籍结构,改革户籍制度:三是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尤其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四是调整人口政策;五是推进与人口城镇化相适应的财税体制改革;六是推进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七是以打破行政主导城镇化为目标,调整行政区域体制;八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

3.改革红利与改革突破

(1)发展依赖于改革红利。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制度变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未来1 0年,我国将面临内需红利、城镇化红利等新的红利,但无论是内需红利还是城镇化红利,都直接依赖于制度红利的释放程度。在改革远未完成的情况下,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潜力更大,更具有根本性。

(2)经济社会的突出矛盾根源于改革的不到位。从近些年的实践看,改革“久议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破”的特征比较明显。一些社会予以高度期盼的重要改革,长期缺乏实质性的突破。例如,一些既定的改革攻坚久攻不下,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垄断行业改革等至今仍未有实质性突破;一些改革久拖不决,最为典型的就是收入分配改革历时8年,一拖再拖;一些改革决策长期难以落地,突出表现在非公经济发展的“36条”和“新36条“上,出台后长期难以得到有效落实。

(3)改革突破可以释放巨大的改革红利。从现实情况看,由于多方面体制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制度创新与制度完善的空间巨大。由此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红利。以公平与效率关系为例,追求公平的改革可以带来直接的增长效应。长期看,公平与效率是持续稳定、相互包容的因果关系。高效率的发达国家也总是制度安排较为公平的国家,而低效率的发展中国家也总是制度安排不公平的国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在生存型阶段,为了解决广泛的贫困问题,客观上需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公平与效率正相关系数大大提高。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制度不公平对效率带来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发展的

新阶段,公平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效率、提高效率、放大效率,直接提高潜在增长率。

二、改革的突出特点

党的十八大后,破题改革、释放改革红利,要求我们全面把握新阶段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趋势,尽快实现改革的重大突破。

1.转型与改革直接融合

(1)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依赖于改革的突破。首先,没有改革的突破,很难实现从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的转变。从我国人均资本量偏低的现状出发,投资空间还很大。但问题在于,投资主导下投资的效率持续下降,投资产出率从1997年的3.17元下降到2010年的1.44元。如果这个下降的趋势持续下去,恐怕投资越多,效率越低,产能过剩的问题越严重,增长质量就越堪忧。

其次,改革不突破,很难调整经济结构。以产业结构为例,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业的开放,尤其是向民营资本开放的力度。仅通过政策调整,很难真正调整产业结构。

最后,改革不突破,很难应对就业压力。我们初步测算发现,未来20年,第一产业需要转移出劳动力(包括现有的兼职农业人口转为全职非农劳动力)3.3亿人左右。如果就业弹性系数仍维持现有的低水平,不考虑新增劳动力因素,仅消化这3.3亿劳动力,未来2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至少要达到10.2%,这恐怕是很难实现的。

2009年,中改院在《“十二五”改革规划研究》中提出未来几年改革的总体思路,即: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两年的实践表明,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社会发展方式转变还是政府转型,越来越依赖于改革的全面突破。未来5~10年,我国的转型发展对改革的依赖正在全面增强。

(2)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赖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特定的经济增长方式只能适用于特定的发展阶段。如果发展阶段变化了,而发展方式长期得不到转变,

就有可能出现增长机制的锁定并带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2006年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明确提出,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成长为中等收入的战略,对于他们向高收入攀升是无法重复使用的,如果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的上限,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拉美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训。从过去几年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仅依赖一些政策性的调整,如家电下乡等,很难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反而有可能贻误时机。要防止被低收入阶段的增长机制所锁定,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必须实现全方位改革的突破。

(3)社会进步与社会转型,取决于社会领域改革的推进。例如,利益多元化的趋势要求有利益协调表达的合理途径,但尚未构建起有效的利益协调对话机制;公共治理成为基本趋势,但社会治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延续行政管制的方式。要在社会转型中推进社会进步,除了加快推进社会改革外,恐怕没有其他更有效的途径;社会结构要从“哑铃型”转向“橄榄型”,收入分配改革这一关不得不过;要构建一个适应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建设这一关不得不过。

(4)政府转型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突破。政府转型与改革是推进全面转型与改革的关键。从实际看,政府转型越来越依赖于政府自身改革。例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就需要改变“增长主义政府”倾向,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市场主导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政府主导下有限发挥市场作用;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就需要改革“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建立有活力的“大社会”,逐步走向社会公共治理。就是说,政府转型已经直接与政府改革联系在一起,并且高度依赖于政府改革的实质性突破。

2.利益失衡矛盾日益突出

(1)利益关系失衡的趋势明显。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转型中,由于相关制度创新的进程不一,尤其是政治领域改革相对滞后.利益关系随着利益多元化的趋势,呈现明显失衡的格局。李克强总理说,“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也可以说是攻坚期,的确是因为它要触动固有的利益格局。现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从这几年的改革实践看,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既得利益群体,他们人数不多,但掌握着社会的实际控制权和公共资源,能量非常大,无论出台什么样

的公共政策,他们总是利益的相对受益者甚至绝对受益者;而其他的社会群体总是利益的相对受损者。

(2)利益掣肘成为改革的重要阻碍因素。与30年前改革不同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改革之初主要掣肘是思想解放程度问题,现在改革的主要掣肘是利益调整问题:一方面,在利益格局下,任何一项改革,总有人赞同,总有人反对,要想形成广泛的改革共识很困难。例如,异地高考的问题,就面临着本地户籍家长的强烈反对。另一方面,在利益掣肘下,改革有可能陷入“转型陷阱”中。在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下,体制机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但随时也有可能在既得利益格局的掣肘下停滞不前,使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过渡性体制固定化和定型化。

(3)把打破既得利益格局、惠及l3亿人作为新阶段改革的重点。从现实需求看,如果改革不能促进公平正义,不能保障公平正义,不能让改革成果惠及全民,恐怕将失去全社会的广泛支持,改革共识难以凝聚,改革动力难以形成。新阶段的改革,要把调整利益关系,打破固有利益格局作为重点。不仅要通过增量改革,努力实现“帕累托改进”;更要通过存量利益的调整,改变利益集团的预期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改革的突破。

3.改革时间、空间约束明显增强

(1)改革需求全面增强,要求改革供给尽快跟上。在生存型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表现形式是私人产品短缺,人们希望通过改革,尽快解决私人产品短缺的突出矛盾与问题;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进入到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但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例如,人们对更大程度的市场化改革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把市场作为一种基本制度安排而不仅是资源配置的工具;人们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要求改善民生,而且要求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走向制度公平;人们对政府改革有了新的需求,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而且要求尽快打破政府利益化倾向,强化公共利益代表的角色。

(2)改革与危机赛跑。如果制度供给长期滞后于制度需求,改革供给长期滞后于改革需求,社会公共需求得不到有效的制度性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矛盾与问题恐怕难以得到有效化解,甚至不排除危机的集中爆发。从我国的改革

实际看,“改革与危机赛跑”并不是危言耸听。30多年的转型与改革,打破了一部分旧有的制度,建立起了一些新制度。但我国改革仍处于深水区和攻坚区,不完善的体制机制还相当多,制度性摩擦还相当突出,随着社会对改革的期望日益强烈,改革需求不断加大,如果改革供给长期不能满足改革需求,将积累越来越多的矛盾与问题,加大危机的风险,甚至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3)主动把握有限的改革时间和空间。今后的l~2年是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即能不能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并有大的力度部署和深化某些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改革;今后的3~5年是改革的“攻坚期”,即能不能实现重点领域和重大课题的实质性突破。

如果改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有重大突破,就可能迎来转型发展好的前景: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社会组织发展和社会自治有显著成效;政府转型有实质性突破;民主法制有所突破,依法治国格局初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红利将得到有效释放,发展将迎来又一个黄金l0年。

三、改革只有进行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5~8年的转型与改革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既需要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协调;也需要地方层面的改革试验,允许摸着石头过河;更需要尽快成立中央层面的改革协调机构,出台中长期改革规划,合理选择改革的主攻方向和优先顺序,创新改革的推进方式,有序有效地推进改革。

1.改革勇气与改革智慧

(1)要有敢得罪人、敢对利益群体“动刀子”的改革勇气和决心。内外环境变化下,改革面临多方面的挑战。改革到了“深水区”后,要敢于下水,敢于得罪人。过去30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客观上形成了“发展有政绩,改革得罪人”的格局,由此使得各级干部抓发展很重视、很实在,但抓改革很虚、很泛,缺少实实在在的措施。这种格局不打破,没有一点敢得罪人的勇气,恐怕改革很难突破。

(2)要有改革的大智慧。不怕得罪人并不是鼓励去得罪人,恰恰相反,改革要有极大的智慧。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利益关系的失衡,使得改革面临的风险、矛盾、问题明显增多。仅凭一腔热情推进改革,很容易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结果。我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改革,其决心不可谓不大,其勇气不可谓不强,但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实,甚至最终沦于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的策略性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注重改革的大智慧,其首要性不亚于改革的勇气。

首先,注重不同体制间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需要改革智慧。我国渐进式改革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同体制改革的进程不同,由此形成了多方面的制度性摩擦。制度性摩擦大到一定程度后,有可能形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冲击。改革智慧就是要密切关注不同体制间的制度性摩擦,抓住主要的制度摩擦并尽快予以解决。

其次,注重利益协调,需要改革智慧。以官员财产公开为例:激进的财产公开,恐怕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但是,合理地设计财产公开的路线图,设计有效的方式方法,将大大减轻财产公开的阻力,为构建合理的公共治理结构创造条件。

最后,注重改革的顺序,需要改革智慧。面临错综复杂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不同的改革顺序面临的阻力不同,改革效果也有明显差异。就每项改革而言,总有可以依托的强大力量。充分利用好这些力量,对打好改革的“攻坚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尽快形成改革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当前最为重要的是改革共识,是上下共识。决策层与社会就改革形成最基本的共识,可以大大降低改革进程中的不确定性。为此,需要尽快建立起主动倾听改革建议的机制,保障上下之间充分的信息交流,真正形成上下对话并达成共识的机制,由此才能形成改革强大的动力。

(4)短期改革与中长期改革兼顾。转型改革会有阵痛,但不转型、不改革将会使矛盾和问题积累下来,中长期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危机挑战。当前,尤其需要防止以增长取代转型,以政策调整取代改革,以小修小补的改革取代深层次改革。既要充分考虑改革的可行性,也要考虑社会可接受度,给社会良好的改革信心和预期。建议优先部署和推进最直接、最有效化解危机的改革以及具有广泛社会共识的改革;对于社会有期待、一时难以实施的改革,要明确提出时间表,积

极创造条件尽早推出。

2.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

(1)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随着我国进入到发展型新阶段,改革的背景、改革的特点、改革的协调三大特点要求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一是现在的改革背景情况同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新的蓝图、新的行动路线;二是改革更具深刻性复杂性,利益关系失衡引发的问题更深刻更复杂:三是改革需要加强综合协调。为了顺应这个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一要明确改革的基本目标。我认为,未来5~10年的改革,需要以公平与可持续为目标,以协调利益关系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重点。

二要明确改革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改革,需要进一步具体化。建议未来5~10年的改革要把“消费主导、民富优先、绿色增长、市场导向、政府转型”作为改革的重点任务。

三要加强改革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在改革进入到“深水区”和“攻坚区”后,改革面临的利益掣肘更为突出,能否主动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协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不能实现改革的突破。

(2)鼓励地方政府的改革探索与试点。过去30多年,我国改革的一个有益经验与探索是鼓励地方试点,李克强总理指出,“一时看不准、吃不透的改革,可先选择一些地区和领域开展试点,以点带面,并有及时调整和纠错的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把体制机制变革与创新中的试错风险有效分散在局部地区,同时把试点中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因此,未来的改革突破仍要建立在试点的基础上,鼓励多元主体在统一的改革目标下,从多万向进行改革探索。

一要激励地方政府从总量竞争转向制度竞争。在当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基础上,应鼓励各地针对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先行试点,把改革试点作为衡量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激励地方从当前的经济总量竞争转向制度竞争,改革竞争。

二要鼓励多元探索,积极试点。例如,在金融体制改革上,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寻找新的创新路径;在社会体制改革上,鼓励红会、慈善总会等现有官办社会组织,探索转型之路。广东的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就是探

索的一条道路。

(3)形成全社会参与改革的基本格局。广大社会成员成为改革的主体,表达改革诉求,参与改革讨论,分享改革成果。

一要让群众成为改革的主体,开门搞改革。要让群众参与重大改革的讨论、决策,甚至可以在个别地方探索重大改革的投票制度。我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重大事项决策听证制度。

二要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在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在利益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新阶段,有组织的协商对话比无组织的对抗更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建立有序的公民社会和深化改革。为此,应积极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参与改革,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对推进改革的能动作用。

三要尽快建立及时有效的媒体信息公开制度。建议:一是要改变过去“政府发布、媒体公布”的“单向流动”惯例,凸显媒体信息公开的主动性;二是媒体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全面、如实、及时地报道和评析新闻信息;三是制定保障媒体权益的相关法规条例,确保媒体信息公开不受外部人为因素干扰。

(4)改革先行先试与立法推进相结合。改革既需要通过行政权威推动,也需要法律权威推动:既需要通过试点探索突破,也需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法律法规。对一时拿不准、难以“一刀切”的重大改革,鼓励地方、各类主体先行先试;对有试点基础、有广泛共识的重大改革,尽快进入立法程序,给社会明确的改革预期,降低改革的社会风险。建议用法律的形式将改革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强化法律约束性;加强改革程序立法,逐步将改革的社会参与、改革程序的透明等纳入法制化轨道。

3.把政府改革作为突破口

政府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应作为新阶段全面改革的主攻方向。建议以优化权力结构为主线,把政府改革与党的改革相结合,以务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新突破;以政府向市场放权为重点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带动市场化改革的新突破;以政府向社会放权为重点转变政府社会职能,带动社会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破题大部门体制改革。

4.改革的行动路线与时间表

(1)尽快破题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

争取2~3年时间内,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解决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从多方面看,“十二五”全面解决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时机成熟,且有望在发达地区率先取得突破。争取用5年左右时间,初步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基本格局。初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明显成效;重点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通过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安排,人口城镇化率保持l.3~1.5个百分点的增速,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5%左右。争取在8年左右时间内,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新格局。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基本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布局;以城镇化为主线综合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0%左右,初步接近60%的名义城镇化率。

(2)尽快破题收入分配改革。

争取近期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改革目标、改革重点、改革突破、改革实施等具体内容。并在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试点上取得重大突破。

争取3年内(2015年),以大规模结构性减税为重点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垄断行业过高收入得到控制;全国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初步建立;以官员财产公开为重点的收入分配基础制度建设有新的突破。

争取5年内(2018年),实现政府财政预决算全面公开透明,收入分配基础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争取8年内(2020年),实现收入分配关系基本理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40%左右;黑色和灰色收入得到制度性控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

(3)破题以价、财、税、金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

争取近期内(2013年),以价格改革为重点,重点推进煤电价格并轨,全面推开阶梯水价和电价,进一步完善阶梯水价与电价的制度安排。争取3年内(201 5年),基本完成理顺资源价格体系的相关配套改革,形成资源的市场均衡价格,保证这些行业净资产回报率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基本稳定;产权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农村土地产权、国有资本战略性配置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垄断行业改革有实质性突破。

争取5年内(2018年),以财税体制改革为重点。基本完成新一轮财税体制

改革。全口径财政预算决策体系初步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调整中央地方财税关系,使经济总量导向的中央地方关系得到根本改变;改革现行税制,建立适应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税制结构;垄断行业改革初步完成。争取8年内(2020年),以金融改革为重点。核心是在人民币国际化上实现重大进展;消费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价、财、税、金、产体制基本建成。

(4)破题国有资产配置改革。

争取3年内,逐步提高国有资产收租分红比重。对资源型国有资产,以收租为重点,争取比重不低于工业产值的25%;对金融、国有企业等国有资产,以分红为重点,争取比重不低于净利润的30%。争取5年内(2018年),垄断行业改革有实质性进展,国有资产基本退出一般性竞争性领域,向公益性领域和事关中长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兴战略产业的投资比重明显上升;全口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争取8年内(2020年),国有资产收租分红收益成为社会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成。

(5)破题政府转型与改革。

与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建议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垄断行业改革、资源要素价格改革的新突破,推动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与加快社会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建议通过3~5年的努力,把部分政府职能交给社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实现在创新社会管理、转变政府社会职能上的新突破。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总体实现相结合。建议未来3年左右,以服务业营业税转增值税改革为起点,初步形成公共服务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再通过5~8年的努力,建立规范的中央地方公共服务分工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进程相结合。建议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财政预算公开,加快推进官员财产公开、司法公开;通过5~8年的时间,以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为重点完成大部门体制改革,形成自上而下强有力的行政系统,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创造必要条件。

5.改革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

改革既涉及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又涉及中央与地方、各部门的利益调整,更涉及改革的综合配套推进。因此,强化改革的统筹规划和改革的顶层推进至关重要。从领导和谋划改革的要求看,建立改革协调机构的主要任务是:第一,

加强对改革的统一领导,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综合协调,保障各方面改革的顺利推进;第二,强化改革的决策机制,对每一项重要的改革做好总体部署,使改革决策机制更加统一有力;第三,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对各方面的改革实施具体、统一协调;第四,综合把握改革的总体情况,并推进综合性改革试验和专业性、地方性的改革试点。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我们同样可以说,现在看,改革开放后面临的问题不比不改革开放初期少。适应于内外环境变化,从社会需求的变化出发,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我们尽快实现改革的实质性突破,以此释放巨大的内需红利、巨大的城镇化红利和巨大的制度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5~10年改革的历史作用和地位,丝毫不亚于以往的改革。

链接资料

链接一:数据

1.我国投资主导面临产能过剩压力

(1)传统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以钢铁行业为例。1998年钢铁行业的产量达到l亿吨,2003年达到2亿吨,从l亿吨到2亿吨花了5年时间;但2003年后,钢铁行业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产量增加了4亿吨,2010年超过6亿吨。2012年,除了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传统行业产能大量过剩外,氮肥、电石、氯碱、甲醇、塑料等一度热销的化工产品也因为产大于需而销售困难;铜、铝、铅锌冶炼等有色行业生产形势低迷,产能过剩问题凸现。据《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显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6亿吨,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

(2)新兴产业也面临产能过剩。以光伏产业为例。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报告》的资料显示,我国光伏产业在2004年之后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连续5年的年增长率超过l00%。在投资快速扩张后,产能出现严重过剩。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能利用率为52.94%,硅片硅锭为47.83%,晶体硅电池为40.48%,太阳能薄膜电池仅为20%。2012年,光伏产业处境更加艰难。截至2012年12月,光伏组件的价格从2008年以前的每瓦3.8美元降至每瓦0.6美元。2012

年,全球光伏组件的需求量约为25G瓦,而仅我国的光伏组件产能就高达40G 瓦,产能严重过剩。数据显示,90%以上的多晶硅企业已经停产,仍在生产的企业只有5家,但开机率也在下降。专家预计在2013年多数停产的多晶硅企业将会被淘汰。

2.我国消费率的提升空间巨大

(1)我国消费率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相比(金砖国家),消费率相差l5~20个百分点。例如,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3.8%,2010年印度为63.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费率相差得更大一些,差距有近30个百分点。这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率水平的差距,更要看到未来5~10年我国消费率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2)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将释放消费需求。城市是重要的消费载体。过去l0多年,城镇化在加快推进,从2001年的37.66%提高到2011年的51.37%,年均提高l.37个百分点。按这个趋势发展,城镇化率在未来5~8年至少还有l0~15个百分点的空间。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中国的城市消费量在2008年到2025年的增量,就足以创造一个相当于2007年德国市场总规模的新市场”。

(3)服务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将释放消费需求。我国的服务业比重只有43%左右,远低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未来10年,如果服务业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将带来巨大的消费市场。以文化产业为例,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占GDP 的总量仅为2.75个百分点,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例如,日本、韩国为15%左右,美国达25%,欧洲平均为10%~l5%。如果未来5年文化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将新增约4万亿元的消费规模。在医疗方面,要实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均等化的目标,8500亿元投入还远不够,实际可能需要上万亿元。

(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将释放消费需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具有明显作用。研究表明,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每提高l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将提高0.2个百分点。根据中央部署,到2020年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此将明显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高消费率。

3.中西部地区城镇化提速

云南目前的城镇化率是36.8%,按照该省的规划,至2015年,力争城镇化水平达到45%左右,2030年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云南会有较快的增速。2012年9月,云南省提出将利用山地资源,推动“城镇上山、工业上坡”。

新疆公布的城镇化发展目标,则提出到2020年,新疆城镇化率达到58%,而2010年新疆城镇化率仅为41.33%。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新疆城镇化必须大提速,年均增加速度要从0.74个百分点,提高到2.0个百分点。

广西也是大力推进城镇化的典型。按照广西的规划,2015年广西城镇化水平力争达到50%。而2010年广西城镇化水平为40.6%。这意味着,广西的年均增速将达到1.88%,远高于广西“十一五”期间的1.4%的增速水平。

安徽的城镇化规划显示,至2015年,该省城镇人口将达到3200万,城镇化率超过50%。而2011年底安徽的城镇化率为44.8%。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安徽将一直要保持l.5个百分点左右的增幅。

链接二:词语解释

1.改革红利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人还是那些人,地还是那块地,但通过改革破除了制约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带来了生产力解放、生产效率提高和物质财富增长,这正是我们所讲的“改革红利”。

从“改革红利”的定义和本质来看,“改革红利”的内涵至少应当包含三层含义。第一层,通过体制机制变革和创新,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是创造改革红利的前提;第二层,通过要素资源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使制度红利进一步转变为发展红利,是创造改革红利的支撑;第三层,创造改革红利离不开公平公正地分配改革红利,只有做到共同创造和共同分享,才能为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提供保障。(摘自2013年6月14日《光明日报》)

2.人口红利

一国人口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在造成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同时,少儿抚养比亦迅速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轻、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人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口红利”。中国过去一段时间的人口年龄结构就处在人口红利的阶段,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l000万,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

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严格来说,任何完成了人口转变的国家,都会出现这样一种“人口红利”。但最早实现人口转变的西方发达国家,人口转变因经历时间较长,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关联并不十分明显,也很少有人注意到所谓的“人口红利”效应。而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是东亚国家因为人口转变的历程较短,往往只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历程,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经济高速增长之间因而表现出了非常强的关联性,人口转变给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效应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

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比上年减少345万,这意味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导致未来中国经济要过一个“减速关”。

3.土地红利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认为,所谓土地红利,是指土地资本化所得到的红利。如何利用土地红利发展经济?地方政府通过合理使用这些土地红利,可以不断改善城乡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反过来,土地增值的再投入又可以对土地增值起到正的反馈作用。

两个例子说明土地红利在过去30多年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第一个是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发展就是遵循土地资本化的发展模式:将土地资本化获得的巨大收益投入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此结合优惠政策吸引巨大的产业资本进入,从而实现地方经济快速起飞;第二个在1998年的房改中,为中国的土地、资源以及老百姓未来劳动收入的资本化开了大门,截至2006年,住房改革为经济注入了至少2.2万亿元的流动性。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的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令世人瞩目:l979年至2008年间GDP平均增长率为9.8%,在2006年和2007年甚至达到了l2%。尤其是进入2002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投资主导型特点更加突出,基础设施的不断改进,产业集聚效应显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中国经济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包括土地)大量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明显,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日益突显,社会财富快速积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农业、农村向非农产业和城市急剧转移。据统

计,l978年城镇化率仅为18%,2007年已经上升到45%,这意味着3.5亿农村人口已经通过跨地区转移和就地转化变为城镇人口。l978年至2004年间,全国约有497.78万公顷的耕地转变为非农利用,平均每年占用耕地18.44万公顷。土地红利不但与中国的发展与改革如影相随,而且在未来较长的时期仍然是我国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积累资金。

链接三:历史由来

1.改革开放是过去30多年最大的红利

关于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增长,有人从经济学角度将其归因于“人口红利”,有人从政治学角度将其归因于“政治红利”,也有人从国际关系学角度将其归因于“和平红利”。我认为,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而言,最重要的恐怕还是“改革开放红利”!

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国外资本和广阔的国际市场,更重要的是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首先,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人口红利”就无从谈起。为什么同样的人口结构,在改革开放以前,不仅没有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红利,反而成为沉重的“包袱”事实上,恰恰是因为有了改革开放,所谓“人口红利”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政治红利”就无从谈起。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才真正得到了巩固,社会才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再次,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所谓“和平红利”也无从谈起。由于有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周边无战事,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国际环境和重要战略机遇期,否则,我们的“人口红利”也只能用于应付战争了。

所以说,对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而言,最大的红利莫过于改革开放。 (摘自2012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2.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制度创新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从改革前“一大二公”的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公有制经济仍然保持主体地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性行业和支柱产业中国有经济仍居于支配地位。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并对经济快速增长、扩大社会就业、活跃城乡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等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

(2)资源配置方式实现转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经过改革,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基本实现了由国家计划配置为主向市场配置为主的转换。这对增强经济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农村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经过改革,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经济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

(4)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0多年来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大部分国有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持股的公司制企业,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不断推进,极大激发了企业活力,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5)新型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健全。打破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管理体制,实现简政放权,发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作用。逐步建立适应社会王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宏观调控体系,转变政府职能,计划、投资、财税、金融、外汇、价格等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6)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构建。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和多元化市场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格局。各类要素场的培育和建设不断推进。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市场定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7)收入分配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建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重视处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8)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形成。建立并不断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城乡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普

遍建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9)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重要进展。(摘自2008年10月15日《人民日报》)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未来5~10年,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及转型与改革的动力?

2.新阶段我国改革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3.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是什么?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大趋势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三大趋势 来源:中国网 2014-03-11 从两会内外讨论的重点看,从政府改革的主攻方向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三大趋势:以政府放权换取市场活力;以法治增强治理能力;以有为政府实现民之所望。 作者:沈荣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执行副会长 中国网互动中心对两会网友的调查显示,“国家治理”首次成为社会的热门话题。这想来也情理之中。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目的就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一新愿景,体现了时代变化的要求,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理所当然会引起广泛关注,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关系重大。从两会内外讨论的重点看,从政府改革的主攻方向看,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呈现三大趋势。 以政府放权换取市场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面临的重大考验。三中全会决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定位和制度安排,也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必然要求,指明了国家治理改革的方向。 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标杆来衡量,目前政府仍存在着干预过多的越位问题,如审批事项过多过繁,要素市场还未完全放开,民间投资面临“玻璃门”等。政府越位了,市场作用就不能到位。在过去一年,新一届政府把职能转变、简政放权作为开门第一件大事,作为改革的“当头炮”,大力减少行政审批项目,改革工商登记制度,从越位领域退出,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松绑。有数据显示,全国新注册企业增长27.6%,民间投资比重上升到63%,改革成效逐步显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进一步简政放权,列出的改革清单包括继续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前置性审批,公开政府审批权力清单,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事项,实施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等,让市场主体迸发新的活力。同时,坚持放管并重,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体系方面,推出了系列“组合拳”。对此,两会代表委员表示充分肯定,社会舆论予以高度关注。可以相信,政府放权到位了,市场活力就会增强,释放更多的改革红利。 以法治增强治理能力 国家治理的法治化,党和政府历来重视,社会充满期待。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中国网互动中心的调查结果也表明,社会公众期待国家治理法治化,具有最大公约数。法治为什么重要?原因在于法治作为一种治国理政的方式,具有规范性、统一性、强制性、权威性、指导性,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根本保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完善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注重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建设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履行职责,接受人民监督。这些新部署、新指向,必将大大增强治理国家的能力。 以有为政府实现民之所望 根据中国网互动中心的调查,社会公众认为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事实上,有效的市场,和谐的社会,有为的政府,在现代治理中都不可缺少。世界各国的现代化进程表明,没有一个有效有为的政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不可能的。发达国家的政府,早已不是什么“守夜人”,也在运用“看得见的手”。有的新兴国家,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离不开一个有为的政府。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行列后,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与没有很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直接相关。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建设有为的政府,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现在,我国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期,改革进入攻坚期,面临着诸多新挑战,解决好经济发展、污染治理、公平正义、反腐纠风、社会矛盾等问题,不断改善教育、医疗、住房和就业,是人民群众的期盼。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政府实施有效治理。在过去的一年,政府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依法履行职能,各项工作开局良好。在新的一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把改革作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动改革取得新的突破,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从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信息看,民之所望就是政府施政所向,令人振奋。

用好“三张清单”释放改革红利

用好“三张清单”释放改革红利 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秭归县不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推进群众和企业办事流程便利化。以“三张清单”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助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行政审批事项清单”让部门职能职责更明确 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审批,放宽市场准入。大幅度减少政府审批,全面清理规范各类行政许可,彻底终结非行政审批,最大限度地拓展市场作用空间、释放企业发展活力。 秭归县按照国务院、省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落实衔接、调整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目录化、动态化管理。2014年在2009年确定的370项行政审批事项基础上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43项、取消130项、转其他权力62项,承接上级下放和部门申报新增63项。梳理确定206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行政许可173项和非行政许可33项。2015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市(州)级和县(市、区)级行政审批事项通用目录的通知》(鄂政办发﹝2015﹞2号)有关要求,全面调整规范县级行政审批事项。保留40项、规范名称68项、调整事项设置65项、取消或转其他32项,

新增78项,调整规范后的行政审批事项共计225项(行政许可208项,非行政许可17项)。2016年按照上级要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项、承接新增5项、调整为其他类11项、调整事项名称4项、合并7项,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202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2017年提请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14项、承接新增9项、调整14项,秭政发[2017]4号公布调整保留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94项。2018年初按照省市关于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取消18项、调整10项、承接新增3项,公布县级行政审批事项清单185项。制定实施《秭归县行政审批目录管理办法》,编制办事指南和服务流程,对审批事项的准入、实施和监管进行规定。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在政府门户网公开每一项权力的依据、流程、责任,接受社会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切实强化“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清单之外无权力”意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让市场环境更公平 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推广应用中介服务管理平台,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预防寻租腐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的需要,是“互联网+放管服”改革的具体抓手,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县自2015年开始对涉及行政审批的中介服务事项、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收费等全面进行了清理登记,公布县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53项。重点整治“红

最新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三版)课后翻译中译英资料

Unit 1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交流思想、继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unique art and the unique art treasure in the world.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long evolutionary proces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exchanging ideas and transmitting culture but also developed into a unique art form. Calligraphic works well reflect calligraphers' personal feelings, knowledge, self-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 forth, thus there is an expression that "seeing the calligrapher's handwriting is like seeing the person". As one of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alligraphy shines splendidly in the world's treasure house of culture and art. Unit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多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数字化教学在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数字化教学方式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全球共享;另一方面,它拓展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进入数字化的虚拟学校学习。这使得人类从接受一次性教育走向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体会

上海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体会 以“两高两少两尊重”为目标,着力建设“四个政府”,启动新一轮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入总结了中国35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系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通过多年努力已取得了一系列改革成效,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紧迫。迫切需要科学研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改革创新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敢于探索、敢于冒险、敢于担当,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改革开放的实际行动,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和开放红利。 上海已探索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凝聚各方共识,统筹协调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度的关系,初步形成了相互支撑、相互推动和相互融合的改革新局面。 1.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获准建设,形成全国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自贸试验区聚焦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和综合监管制度大胆改革突破,尤其是在企业登记制度、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形成了开放倒逼改革

的新态势。 2.加快经济转型的制度创新,形成产业升级的新动力。根据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聚焦财税、土地、科技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开展“营改增”试点,探索产业升级的土地利用新机制,加大财税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力度等。 3.持续推进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其他专项试点,形成改革突破推广的新经验。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已完成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通过率先探索,积累经验,为上海深化改革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作用。同时,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闸北现代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专项改革工作有序推进,通过点上的改革创新,总结出具有示范效应的经验,逐步在全市进行推广。 4.加快调整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形成政府自我革命的新气象。上海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以“两高两少两尊重”(即高度透明、高效服务;少审批、少收费;尊重市场规律,尊重群众创造)为目标,着力建设“四个政府”(即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并启动新一轮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专项调研,边调研、边落实、边改革,形成了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改革的路线图。 5.深入推进国资国企、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机制改

心得体会:释放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红利(最新)

心得体会:释放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红利(最新)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职业教育提升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内容篇幅之多、涉及范围之广、功能定位之高、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今后我国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释放了多个红利。 置顶宏观政策层面,彰显新时代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根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就业优先政策,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并将职业教育与国计民生的“促进就业”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并列“置顶”于宏观政策层面。 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既可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同时也可提升劳动者的素质,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将职业教育作为就业优先政策的重要途径,把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审视和推动,既体现了重视职业教育的导向,也体现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既是民生之本,更是立国之本。

扩招100万人,赋予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空间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助推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丰富高等教育办学的主动诉求,也是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最突出的量化指标,就是提出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并在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补助标准,证书互通衔接、办学体制优化和财政投入方面给予多项政策保障。这既是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享受高等教育的合理合法要求,更是优化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和规模结构的必然选择。 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扩招,不仅是数量规模的扩大,更是生源对象结构的丰富。在过去,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以18—22周岁适龄人口为主,即主要是传统生源。但今后,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非传统应届生源比例将持续提高,因其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不可避免地带来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结构和供给结构的调整变革。 高等职业教育不能盲目乐观于扩招带来的福利而停止优化自身内涵的努力。可以设想,扩招百万背后,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师资配备,教学资源优化,专业

以深化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以深化改革释放人才红利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加快培育优秀学术带头人而设立,累计资助超过3000人。李克强观看了“杰青”基金成果展示,对基金获得者在免疫医学、纳米材料、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等众多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及基金在发现人才、激励创新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予以充分肯定。 座谈中,老科学家张存浩和陈竺、白春礼、潘建伟、杨卫等十几位“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踊跃发言,就加大对基金支持力度、创新基金扶持方式等建言献策。李克强对他们的建议积极回应。他说,人才特别是优秀青年人才是国家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代表着国家创新的未来。做好这方面工作,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李克强指出,要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既有诸多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个关键阶段,不仅继续需要财力物力投入和付出辛勤汗水,更要依靠13亿人的创造潜能和无穷智慧,通过深化改革挖掘人才资源富矿,使改革红利与人才红利叠加,推动中国经济在发展中提质增效升级,跃上新台阶。 李克强强调,要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为千千万万人创业提供支撑,促进创新创造创业的深度融合。要打破束缚人才的制度羁绊,让创新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让创造活动拥有更广阔空间。鼓励更多科技人员积极创业,用创新创造成果引领新一轮生产力解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更多就业岗位,提供更多适应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更好发挥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作用。 李克强指出,要完善创新的激励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杰青基金的支持,做好与各类相关基金的衔接,更好发挥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把更多资源用在“人”而不是“物”上,做到看准人、多支持、少干预;保护科研人员知识产权和合法权益,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使创新人才不为侵权剽窃所扰,不为不必要的审批、评比所累,专心致志搞创新、出成果。 李克强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靠数亿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大军。青年人最富创新梦想和激情,在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许多新技术、新创意往往出自那些有初生牛犊、“青苹果”之称的年轻人。要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优秀人才的扶持,不搞论资排辈,摒弃门户之见。老一辈科学家要奖掖后学、甘为人梯。广聚天下英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座谈后,李克强与专家学者们合影留念、亲切握手话别。

2017-2018大数据公需考试多选题及答案

2017-2018大数据公需考试多选题及答案 多选题 1、阿拉伯之春中两大自媒体工具是( A D )。 A.FACEBOOK B.推特 C.INSTGRAM D. 新浪微博 E.Wiki解密 2、(ABCDE )造成了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实力较弱。 A.缺乏自主技术体系 B.对新兴技术信息安全反应过慢 C.对网络犯罪技术缺乏有效应对 D.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E.对新兴技术信息盲目跟风 3、(ABC )并驾齐驱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A.网络媒体 B.传统媒体 C.社交媒体 D.新媒体 E.纸质媒体 4、本讲提到,物联网在逻辑上包含( ABCD )几个层级 A 感知层 B 网络层 C 理论层 D 应用层 E 物体层 5、本讲提到,《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目标就是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坚持(ACDE) 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A 创新驱动 B 提高产量 C 智能转型 D 强化基础 E 绿色发展 6、本讲提到,通过利用不同的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云计算的云可分为( ABCDE ) A 数据云 B 公有云 C 私有云 D 混合云 E 电子云 7、本讲提到,目前信息化已经进入DT时代,其特点有( ABCDE )。 A、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流程驱动 B、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以数据驱动 C、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D、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E、各种数据业态的创新 8、本讲认为,终端安全有三大目标,分别是(ACD)。 A、数据安全 B、技术安全 C、账户安全 D、连接安全 E、支付安全 9、本讲指出,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具有(ACD )的特性。 A、适合数据批量处理 B、数据处理能力极强 C、最大化吞吐率 D、允许计算向数据迁移 E、适合多线程问题 10.本讲指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ABCDE)的新发展理念,按照新发展理念推 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的总要求和大趋势。 A 创新 B 协调 C 绿色 D 开放 E 共享 11.本讲提到,在整个软件体系里,现在是三驾马车并行,其中,“三驾马车”是指(BDE)。 A、塞班 B、Windows C、UNIX D、安卓 E、苹果 12.本讲提到,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有( ABCDE ) A 虚拟化技术 B 分布式数据储存技术 C分布式并行编程模式 D 大规模数据管理 E 分布式资源管理 13.本讲提到,运营商生态链由(ACDE)构成。 A 通信运营商 B 开发环境提供方 C 手机制造商 D 手机经销商 E应用服务商 14.本讲提到,在实践层面上,大数据可分为( ABCE ) A 个人的大数据 B 企业的大数据 C 政府的大数据 D 高校的大数据 E 互联网的大数据

2018公需课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2018公需课在线测试题1及答案(50道单项选择,共100分,每一个人题一样,但题的顺序不一样) 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关键。(单选题)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 2、游人去Chester的Alstede农场可以获得哪类娱乐()(单选题) A.过山车 B. 摘苹果 C.酿酒 D.滑冰 3、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服务乡村振兴。(单选题) A.乡情乡愁 B.资金 C.项目

D.事业 4、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单选题) A.产业兴旺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5、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单选题) A.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B.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C.所有权、资格权、经营权 D.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 6、四川崇州“农业共营制”的企业家能力交易平台是()(单选题) A.土地股份合作社 B. 服务超市

C.职业经理人 D.信托公司 7、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要素流动和参与分配等方式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单选题) A.小农户 B.大农户 C.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D.龙头企业 8、当前重点是抓好承包地()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制度性供给,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增强农民获得感。(单选题) A.确权登记颁证 B.流转 C.转让 D.经营 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

心得体会:释放改革红利,用水更可持续(最新)

心得体会:释放改革红利,用水更可持续(最新) 农业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所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农业节水工作的“牛鼻子”,事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水安全。自2017年11月被确定为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后,X县积极探索完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不断改革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有效提高了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水利体系,夯实改革基础 X县立足当地水资源条件、种植结构、耕作方式等实际,多措并举,全面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一是强化队伍建设。组建县水利服务中心1个、乡镇水管站7个、农用水协会27个。其中,县水利服务中心下设水利工程及设备抢修队、水利物资储备库等机构,为全县各参改工程提供全程优质服务;7个乡镇水管站按辖区对水利工程进行监督管理;27个农民用水协会共有管理人员222个,涉及39个行政村,覆盖参改农户1.57万户,管理灌溉面积6.68万亩。二是精心组织施工。根据各参改工程实际,精心设计规划,严格质量管理,完成提水泵站改造3处,实施节水工程1处。编制了41个村庄、1.8万户、7.4万亩灌溉面积的水权分配测算方案,建立水权

台账7册,核发水权证1.35万套,为全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了数据支撑。三是严格工程管理。结合不同工程类型,分别在汾河小型提水泵站灌区、禹门口提水泵站灌区、小型自流灌区、机井灌区等4大类型,配套便携式流速仪2套,卡片式超声波流量计和智能管网流量监控终端176套,机井IC卡灌溉控制系统16套,便携式流量1套,建设渠道量水槽267个,为项目区农户用水精准计量提供了硬件保障。四是建立信息系统。研发和建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信息系统,开展实时数据监测、报警预警、数据统计分析、设备参数配置等。该系统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现了工程项目信息可视化和工程取水总量、用水总量等部分重要数据的自动采集、传输、接收、处理、存储。 二、建立七大机制,深化水价改革 X县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统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形成了促进农业水价改革的制度合力。一是水权分配机制。通过分析用水总量、调研基础数据、复核灌溉面积、编制分配方案等,实现了县、乡、村、户水权量四级分配,共分配水权量1126.7万m3,取得了灌溉总量可管控、农业用水有指标、年终对比有考量的良好效果。二是水价确价机制。通过基础数据调查、测算水价构成、召开听证会等工作步骤,对参改区29处工程的人员工资、维护费、电费(燃动费)、管理费等进行分

新视野大学英语2(第三版)课后翻译中译英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Unit 1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交流思想、继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书法能够通过作品把书法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的说法。中国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Chinese calligraphy is a unique art and the unique art treasure in the worl d. The formation and d evel opment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is cl osely related to the emergence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l ong evolutionary process,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not on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 e in exchanging id eas and transmitting culture but also d eveloped into a unique art form. Calligraphic works well refl ect calligraphers' personal feelings, knowl edge, self-cul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so forth, thus there is an expression that "seeing the calligrapher's handwriting is like seeing the person". As one of the tr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alligraphy shines spl endidly in the worl d's treasure house of culture and art. Unit 2

2018公需课在线测试题及答案

2018 公需课在线测试题 1 及答案 (50 道单项选择,共100 分,每一个人题一样,但题的顺序不一样) 1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关键。(单选题) A.产业兴旺 B. 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 2 、游人去Chester 的 Alstede 农场可以获得哪类娱乐()(单选题) A.过山车 B. 摘苹果 C.酿酒 D.滑冰 3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以()为纽带,吸引支持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服务乡村振兴。(单选题) A. 乡情乡愁 B.资金 C.项目

D.事业 4 、下面哪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单选题 ) A. 产业兴旺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村容整洁 5 、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单选题 ) A. 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 B.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C.所有权、资格权、经营权 D.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 6 、四川崇州“农业共营制”的企业家能力交易平台是()(单选题) A.土地股份合作社 B. 服务超市

C.职业经理人 D. 信托公司 7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现()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要素流动和参与分配等方式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单选题) A. 小农户 B.大农户 C.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D.龙头企业 8 、当前重点是抓好承包地()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 权制度改革,强化制度性供给,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增强农民获得感。(单选题 ) A. 确权登记颁证 B.流转 C.转让 D.经营 9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来重大改革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高歌行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大改革举措扫描 2014年11月11日11:04:42 来源:人民日报 11月的北京,天高云淡。继2001年主办APEC会议之后,中国时隔13年再当东道国。13年弹指一挥,世界和中国都走到了新的历史节点。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和亚太地区能否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中国如何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是否顺利实施、能否惠及全球?种种话题,世界关注。 中国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一强一美一富,判断源自国情,动力来自改革。2014年元旦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新时期“三农”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新年伊始,“一号文件”聚焦“三农”,这一传统已延续十一载,体现了发展中农业大国的首要关切。 此前10年,中国粮食生产“十连增”,农民收入“十连快”。2013年,全国粮食总产迈上1.2万亿斤新台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面貌有新的改善。与此同时,中国人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仍处转型期,农村改革

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尖锐。“三农”发展的诸多难题,依靠改革才能破解;农民群众的新期盼,依靠改革才能实现。 仓廪实,天下安。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农村改革的八大任务,第一条就是“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既为国内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这是13亿人口大国的现实选择与历史担当。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一号文件”提出了5项改革举措: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合理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强化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这些举措,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具体部署,涵盖价格与流通,打通国内与国际,涉及生产与监管,为粮食安全编制了严密的保障体系。一年下来,粮食生产稳步向前,夏粮连续丰收,秋粮丰收在望,中国粮食有望迎来第十一个丰收年。 “一号文件”统领“三农”全局,涉及方方面面,改革气息浓厚: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

2018公需课在线测试题答案

2018公需课在线测试题答案 (50道单项选择,共100分,每一个人题一样,但题的顺序不一样) 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关键。(单选题)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 2、游人去Chester的Alstede农场可以获得哪类娱乐()(单选题) A.过山车 B.摘苹果 C.酿酒 D.滑冰 3 A. B.资金 C.项目 D.事业 4 A. B. C. D. 5、2018(单选题) A. B. C. D. 6 A. B. C. D. 7 主体通过要素流动和参与分配等方式分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单选题) A.小农户 B.大农户 C.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D.龙头企业 8、当前重点是抓好承包地()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强化制度性供给,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增强农民获得感。(单选题) A.确权登记颁证 B.流转 C.转让 D.经营 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之间的矛盾。(单选题)

A.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B.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 C.不协调不充分的发展 D.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发展 10、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根本。(单选题) 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生活富裕 11、中国北方的农机跨区作业属于哪方面的例子()(单选题) A.农业社会化服务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一 B.二 C.三 D.四 15 A. B. C. D. 16 A.2022 B.2020 C.2019 D.2018 17、2012年,美国家庭农场面积的均值是()(单选题) A.100英亩左右 B.200英亩左右 C.300英亩左右 D.400英亩左右 18、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是保障。(单选题) A.产业兴旺

云南玉溪: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云南玉溪: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红利 作者:李文雯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2020年第4期 李文雯 2002年,云南省玉溪市中心城区探索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居民变股民,股民领分红。16年后,一项被称为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在玉溪大地徐徐展开,立足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让农民实现持久收益,享受到改革释放的红利。 家底怎样,股权如何划分,管理怎么规范?牵一发而动全身!玉溪承担着为全省积淀经验、提供借鉴的使命,答卷书写牵动人心—— 万家社区的民间智慧 2019年春节前,通海县秀山街道万家社区3组居民洪满拿到了2.1万元的集体分红。这是 自2017年8月万家社区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工作以来,洪满第二次拿着股权证领分红。这个小小的股权证,让他对每年的分红有了固定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村民当家 做主的底气。“有了股权证,我们就有权利说话了。”他说。 洪满家有六口人,按照3组的股权设置,拥有人口股6股、土地股36股。此外,最让他高兴的是他早已出嫁的3个姐姐也都享受到每人8股的土地股,年底据此分红。 据介绍,在万家社区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根据各组历年分红实际,以土地承包农户为 基础,以土地承包和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为主线,分为土地类成员和人口类成员,股份也 就相应地划分为土地股和人口股。根据1983年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享有底分(或工分)分数来确定土地类成员身份,各组的分田工分或底分一般是大人10分、小孩8分。1983年,洪满的父母各有10分工分,各对应10股,洪满和3个姐姐各对应8股,洪满娶了本 村的媳妇,所以媳妇自带8股。 土地股兼顾了多方利益关系,有效解决了外嫁女、入赘男、失地农民的利益问题。部分小 组集体修沟、修路、建洗菜池等占用的土地,以前每年支付租金,现在折合成土地股。当然, 在进行土地股确认时,土地补偿款是兑付到集体的才确认,兑付到个人的,拿钱交地,一次性 了清。 除土地股之外,截至2017年12月31日零时零分,户口为本组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且健在的人口纳入人口股范畴。土地股和人口股的设置被形象地称为:“姑娘有土地股,媳妇有人 头股,一派和谐。”更难能可贵的是,此次改革涉及的万家社区4个小组都不约而同地设置了 老人股,并分别以55岁或60岁作为老人股的界定依据,有的还特别设置百岁老人股。 作为玉溪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试点,从2017年8月启动试点工作至2018年2月4个试 点组首次进行产权改革后的股份收益分配,万家社区的产权制度改革大致走完全程。对此,全 程参与此项改革的秀山街道农经站站长普菊华深有感触地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了 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关系,实现了农民对集体经营性资产由共同共有到按股份共有的转变;居民 变股民,增强了农民当家做主的积极性,通过确权颁证,农民吃上了‘定心丸’。同时,改革 还使村组集体、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群体(含外嫁女)、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等多方利益关 系达到相对平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玉溪产权改革时间表

“改革”试卷参考答案.doc

谢谢你的观看 谢谢你的观看“改革”试卷参考答案 一、根据“给定资料2”,概括我国儿童大病救助的几种慈善参与模式。(20分) 要求: (1)内容全面、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2)不超过300字。 【参考答案】 我国儿童大病救助的慈善参与模式有六种:一是财政出资模式。政府出资支持慈善组织开展儿童大病救助;二是政府协助。某些慈善组织缺少相应的资源去筛选需要救助的患儿,而政府可以利用相应资源提供支持;三是儿童大病公益保险模式。为困境儿童购买大病保险,在患儿生病前给予保障,一旦患病能及时得到救助;四是公益项目式救助模式。采取民间筹资、民间运作的项目式救助模式对大病儿童进行救助;五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模式。公益组织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筹款,需求信息进入新媒体平台之后,可以迅速引起公众关注;六是儿童大病救助的互助金模式。儿童医疗互助金模式在儿童医疗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空格282字) 二、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总结S省农村信用社创新金融服务的成功经验。(10分) 要求:内容准确全面,总结有深度、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参考答案】 成功经验: 一是用好金融手段引导社会诚信。陕西农信社对于无抵押物的农民,采取五户联保方式帮助农民贷款,培训农民诚信,破解农民拒贷、银行惜贷的难题; 二是资金、技术相结合。强化信贷管理,一手给资金,一手给技术,确保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放款的目标有效落实,让信贷员们“心里有档,放款有胆”。(计空格186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4”,假如你是相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请你就当前“网约车”合法化的具体情况,给新闻发布会写一篇发言稿。(25分) 要求:文字简明,分条撰写,内容生动、全面,语言流畅,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界的朋友们:

北语19秋《形势与政策》作业_3满分答案

19秋《形势与政策》作业_3 一、单选题 (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 1.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B )发展阶段(4分) ? A. 高效益 ? B. 高质量 ? C. 高收入 ? D. 高收益 是否存疑 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A )是重点(4分) ? A. 产业兴旺 ? B. 生态宜居 ? C. 乡风文明 ? D. 生活富裕 是否存疑 3.崇州“农业共营制”的企业家能力交易平台是( D )(4分) ? A. 土地股份合作社 ? B. 服务超市 ? C. 职业经理人 ? D. 信托公司 是否存疑

4.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容、有(D)的要求,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 (4分) ? A. 资金 ? B. 平台 ? C. 观众 ? D. 人才 是否存疑 5.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振兴,(D )是根本(4分) ? A. 产业兴旺 ? B. 生态宜居 ? C. 乡风文明 ? D. 生活富裕 是否存疑 6.(A)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 国的战略(4分) ? A. 1995年5月6日 ? B. 1992年3月10日 ? C. 1997年8月8日 ? D. 1994年11月8日

是否存疑 7.改革是一场接力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 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必须认识到( A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改革要在不断解决矛盾中推动社会发展③改革是发 展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动力④改革成功最终取决于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4分) ? A. ①② ? B. ①③ ? C. ②③ ? D. ①④ 是否存疑 8.莫干山民宿是属于哪方面的例子(C )(4分) ? A. 农业现代化 ? B. 乡村组织振兴 ? C. 农场资源功能性开发 ? D. 文化振兴 是否存疑 9.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人均 GDP 达到( B )美元以后,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才基本稳定下来 (4分) ? A. 1万 ? B. 2万

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政治下册第二次模拟试题

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8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试卷(01) 高三文综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答题无效) 12..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接受采访时表示“网 络购物已经成为必然的潮流,网店的价格比实体店低了 很多,实体店经济注定要被淘汰,就像狮子注定会吃掉 绵羊一样”,“我们双十一要做100年,还有93年要做, 这才刚刚开始”。如果经济发展水平用E表示,互联网需求用I表示、价格用P1表示,实体店需求用R表示、价格用P2表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能支撑马云“狮羊论”的是() I E P1 P2 0 R 0 I 0 I 0 R ①②③④ A. ①→③→② B. ④→①→② C. ②→③→① D. ②→④→③ 13.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图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情况,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下跌②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 ③从M3到M4,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④从M3至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8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

作座谈会时指出,化解过剩产能要加大财税支持,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对地方和企业筹集的化解过剩产能资金进行补助,主要用于人员安置,支持力度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这里的中央专项资金() ①发挥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平稳运行的作用 ②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③作为国家行政管理支出,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有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杆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②需要构建相关的体制机制,实施精准扶贫③应把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作为重中之重④有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16.新一轮农村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将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改革层面,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从哲学角度看,这表明()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农村体制变革是人民利益与社会规律性内在统一的要求 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7.商人带两袋大蒜到某地,当地人没见过大蒜,极为喜爱,于是赠商人两袋金子。另一商人听说,便带两袋大葱去,当地人觉得大葱更美味,金子不足以表达感情,于是把两袋大蒜给了他。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 ①乘势待时,把握事物发展状态②知难而进,顺应事物发展趋势 ③敦本务实,要使主观符合客观④系统优化,把握整体部分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