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本文作者:葛喜俊

作者简介:葛喜俊,著名物流咨询规划专家,工学博士,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物流技术协会副秘书长、中物协(北京)物流工程设计院院长、北京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规划研究院技术总监、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等职务。

国家级重点项目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

《重庆两江新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2013年12月)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物流规划》(2008年7月)

《大郑州都市区国际陆港建设研究》(2010年12月)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基地规划》(2008年3月)

《苏州工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运营中心发展战略研究》(2007年12月)等20余项。

省部委地市级、大型企业集团的物流规划设计:

《广西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研究》(2005年12月)

《黑龙江商贸物流城规划设计》(2011年6月)

《中煤平朔集团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2012年6月)

《锡林浩特市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07年12月)等5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专著《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列入中国物流专家专著系列。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些地理位置相近、经济联系紧密的若干个城市集聚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城市群现象,由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群经济空间。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等城市群。本文利用实证数据,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产业关联特征、规模分布分形特征和异速生长特征。

一、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特征

(一)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是由不同节点城市所形成的物流需求集聚区按照区域经济关系构成的一种空间秩序,反映城市群区域经济系统中物流需求体系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包括各城市物流需求在空间中的相互位置、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集聚程度以及分布规律等,体现物流需求的空间属性,是经济社会活动所派生的物流需求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

(二)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结构的特征

1、物流需求产业关联特征

城市物流需求主要产生于产业经济活动,与产业经济活动的性质、规模、水平等密切相关。同一城市的不同产业对城市物流需求规模和发展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城市的相同产业对城市物流需求又具有不同的拉动力,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与其产生的物流需求关联程度也存在差异,从而引起各城市物流需求规模、构成及发展水平的差别。城市群物流需求具有产业关联性特征。

2、物流需求分布分形特征

城市群是由特定地域范围内产业经济联系密切的各类城市构成的集合体,各城市之间产生广泛的物流需求联系。因此,城市物流需求并不是独立地存在的,而是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城市群物流需求系统之中。分形是自然界的优化结构,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无标度性,具有分形特征。城市间物流需求联系越密切,空间结构越优化,城市群物流需求分布分形特征就越显著。

3、物流需求异速生长特征

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及所处地位的差异,其物流需求的增长速度各不相同,而各城市物流需求的增长速度又是建立在城市群区域物流需求相互作用基础上,并按照一定的机制和规则增长,呈现出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异速生长特征。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的异速生长特征越显著。

二、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基本情况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沿海开放带和长江的T字型结合部,具有靠海沿江、南北居中的优越地理区位条件。该区域包括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上海市为核心,南京市、杭州市为两翼,沿沪宁、沪杭两轴线辐射周边,通过“点轴发展战略”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上海市作为该区域的中心城市,为腹地城市提供高水平的金融、贸易、物流、中介科技等服务,并逐步将部分工业产业转移至江苏、浙江等地区,形成梯度分工、战略合作的局面;南京和杭州作为省会城市,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发展前景最好的经济区。

三、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本文以全社会货运量指标作为城市物流需求的特征指标,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作为城市物流需求的关联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计算二类指标的关联度和城市物流需求关联量(物流需求规模当量值)。通过测度各城市不同产业与物流需求的关联度,判断各城市不同产业经济活动对物流需求增长的拉动力,通过计算各城市产业物流需求关联量,分析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特征。选取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等13个城市,以1988—2007

年为观测期,分别考查各城市工业、商业和外贸与物流需求的关联度和物流需求关联量。

(一)关联度分析

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物流需求产业关联度如表1所示。

表1 各城市物流需求产业关联度

结果表明,工业关联度大于商业和外贸的城市有南京、常州、南通、镇江、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占区域城市总数的69%;说明现阶段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的物流需求与工业经济密切相关,工业物流需求是区域物流需求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商业关联度较高的城市仅有南京、无锡和扬州,但均不高于0.7,而且除了扬州市的商业关联度略高于工业和外贸的关联度以外,其他城市的商业关联度均低于工业和外贸的关联度,说明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工业经济和外贸经济与城市物流需求的关联性较强,工业和外贸对城市物流需求的影响总体上大于商业;无锡市和苏州市的外贸关联度较大,均大于0.8,说明二城市的进出口贸易对城市物流需求的影响较大,超过了其他城市的影响力。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增长极,工业、商业和外贸发展对城市物流需求的影响相对较为均衡,其关联度分别为0.64、0.53和0.64,工业经济和外贸经济对物流需求的影响旗鼓相当,商业经济紧跟其后,形成“三足鼎立”的物流需求增长格局;但从其关联度的横向比较看,工业、商业、外贸与物流需求特征指标的关联度不是很高,这是和上海市近年来发展战略调整、国际贸易结构变化等密切相关。上海市作为发展中的国际性大都市,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产业不断向外转移,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同时,随着20世纪后期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兴起,国际贸易中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规模相对萎缩,技术密集型产品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内容。这是

引起上海市物流需求关联度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物流需求关联量分析

2007年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物流需求关联量和观测期年均增长率如表2所示。工业物流需求关联量排名前二位的是苏州市和上海市,分别是16184.00亿元、14789.12亿元,且遥遥领先于与其他城市;上海市处于商业物流需求关联量的首位城市,其值是其他城市的数倍,区域内商业物流需求关联量的集中度很高;外贸物流需求关联量的分布类似于工业的情况,上海市、苏州市分别为25074.88亿元、15508.13亿元,上海市为首位城市。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三类物流需求关联量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和苏州市,上海市物流需求关联量的三项指标均名列前茅,成为综合物流需求量最大、最集中的城市;苏州市除了商业物流需求的地位略有下降,工业物流需求和外贸物流需求仍是区域内较为旺盛的城市。

从2007年物流需求关联总量来看,排列前四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关联量分别为41899.06亿元、32378.12亿元、11166.04亿元、10572.19亿元,上海市占有绝对优势,说明这四个城市的物流需求规模较大;从各城市关联量增长幅度分析,苏州、宁波、绍兴三城市年均增长率达20%以上,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其物流需求总量增长迅速;苏州市和绍兴市的工业物流需求关联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0%以上,表现出工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南京、无锡、常州、宁波和嘉兴五城市的商业物流需求关联量年均增长率达15%以上,表现出商业物流需求快速增长的趋势;各城市外贸物流需求关联量年均增长率均在20%以上,特别是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嘉兴、绍兴等城市年均增长率

高达40%以上,呈现对外经济贸易物流需求迅速增长趋势。

结合城市群各城市地理空间分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内呈现出以上海、苏州、南京和宁波为中心的四大物流需求圈,即上海物流需求圈,以苏州为核心的无锡、常州、南通、苏州物流需求圈,以南京为核心的镇江、扬州、南京物流需求圈,以宁波为核心的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物流需求圈。其中,上海和苏州物流需求圈的物流需求发展水平较高。

四、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分形特征分析

通过分析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的分形分维数D,来判断其空间结构的优化程度和发展趋势。当D<1时,表示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较为松散,首位城市的垄断性较强;当D>1时,表示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较为集中,处于中间位序城市分布的数目较多,物流需求规模空间分布比较均衡。根据1988—2007年各城市物流需求关联量数据,计算长三角城市群20年间的物流需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及变化趋势如表3和图1所示。

表3 1988-2007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分维数

图1 1988-2007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分维数变化趋势图观测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D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93年之前

的分维数均小于1,之后上升到大于1的水平,说明空间关联程度逐步增大,首位城市的物流需求垄断性在减弱,整个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逐步得到调整和优化。

随着长三角城市化群落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特别是以上海市为中心的大都市连绵带的形成,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效率不断增强,这些城市呈梯度排列,不仅为本地生产生活服务,同时也为周边的城市和区域服务。目前,该区域的一体化程度迅速提高,区域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和市场交易效率不断提高,使得区域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的关联性逐步增强。另外,以长三角区域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为重要内容的区域一体化建设,不仅决定了区域内交易效率的改善,而且必然会加速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联动发展,部分城市会主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使得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断增强,形成较密切的区域空间经济联系,而物流需求空间分布关联性的不断提升和空间结构的优化,则是长三角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五、长三角城市群物流需求异速生长特征分析

利用异速生长理论方法,计算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的异速生长系数,通过整理得出各城市物流需求发展潜力(增长速度)与空间份额,一定程度上能够预测未来城市群物流需求空间分布的发展趋势。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物流需求发展潜力与2007年空间份额如表4所示。

表4 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物流需求发展潜力及空间份额

计算结果表明,物流需求发展潜力排列在前四位的城市为扬州市(12.37%)、南通市(8.79%)、湖州市(8.13%)、常州市(8.01%),均超过了8%,而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的物流需求发展潜力分别为7.13%、5.59%、7.14%、6.32%,说明前三城市的当前物流需求增长速度要高于后三城市;但从2007年各城市物流需求空间份额分析,上海

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的物流需求空间份额分别为31.23%、18.92%、7.90%、7.38%,排列在13城市的前四位,其中上海市占有绝对优势,该四城市的物流需求空间份额总和超过区域总量的65%,而扬州市、南通市、湖州市、常州市的所占份额分别为2.91%、3.34%、1.10%、4.90%,在区域物流需求空间总量中占有比例较小,说明尽管物流需求增长速度较高,但由于发展基础较弱,未来物流需求发展总体规模受到限制,虽然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的物流需求发展潜力不及扬州市、南通市、湖州市、常州市,但由于其发展基础较好,未来物流需求发展规模还是处于优势地位。因此,从物流需求规模空间分布来看,未来一定时期内,将形成以上海市、苏州市、无锡市、宁波市为重点的物流需求分布格局。

参考文献:

[1]葛喜俊.城市群物流需求网络结构特征分析方法研究[J].物流技术,2005,(5)

[2]朱英明.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2,(7)

[3]张祥建,郭岚,徐晋.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空间特征、发展障碍与对策[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3,(6)

[5]陈涛,刘继生.城市体系分形特征的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1994,9(1)

[6]刘继生,陈彦光.长春地区城镇时空关联的异速生长分析:1949-1988[J].人文地理,2000,15(3)

成都市物流发展调查与分析

《物流地理》课程 区域物流发展调查报告题目:成都市物流发展调查与分析 姓名 学号 系(部)财经物流管理系 专业物流管理 年级2012级 完成时间2013年11月12日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成都市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成都市物流发展的经济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成都市物流发展的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成都市物流发展的物流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成都市物流发展的政策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成都市的交通运输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成都市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物流发展规划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著名的物流企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物流业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四)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成都市促进物流发展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剖析长三角地区五大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结合国家、区域近年来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政策文本与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是当前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五大产业方向。 五大重点方向 一、集成电路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龙头,其产业销售规模占全国逾6成,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共有4个城市进入全国集成电路设计

业十大主干城市的行列,集聚了国内55%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80%的封装测试企业以及近50%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芯片产能占全国的63%,已形成了包括研究开发、设计、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及支撑业在内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涌现出中芯国际、长电科技、中微半导体等全国集成电路领军企业。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成立了长三角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此外,三省一市科技部门还率先在全国开展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规划研究。 二、生物医药 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大、质量高,产值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产业集聚化程度较高,建成了上海生物及新型医药研发与生产中心,并形成了以上海、杭州、泰州三大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药谷”为核心,苏州、连云港、湖州、金华等中医药、化学原料药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基地,以及上海临港、盐城、宁波、舟山等海洋生物产业基地为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 各地都涌现出了一批龙头企业,形成了区域品牌效

应,如江苏的扬子江药业、先声药业等。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总量达3046亿元,其中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109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江浙沪累计医药制造业已占全国企业数量的25%,其占比27%的销售收入实现了全国30%的利润总额,显示出长三角地区医药制造业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产业协同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和长三角干细胞产业联盟已经成立。上海牵头,联合江浙两省共同发布了《江浙沪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跨省委托监管规定(试行)》,在药品监管政策及标准统一、检查员资格和检查结果互认、监管信息与资源共享方面跨出了第一步,对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融合、打造高质量的产业集群意义重大。 三、智能制造 在我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制造,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齐头并进,引领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成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区。

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 课程论文 题目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院系______经济与贸易系___________ 专业______国际经济与贸易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 二O一一年十二月十二日

关于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南京 210044 摘要:长三角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好的经济区,但还存在着条块分割、部门分立等弊端,造成了物流规划资源分散。作为多物流中心区域,长三角地区应加快物流资源的整合,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要树立区域协调发展和全局性、系统性观念,以保持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长三角物流、物流中心热、新机遇 引言:由于宏观调控、国际市场疲软等因素的影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速明显趋缓,传统制造业面临困局,每个城市都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门槛相对较低、易见成效的就是物流业。滨江沿海、公路通畅、空港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基础条件,这个产业也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和增长空间。随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呼声日高,长三角诸多城市纷纷宣布,将建设长三角区域物流中心作为未来发展方向。面对众多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显然市场是有限的,很多物流园区已经面临闲置率高等问题,物流园区都想成为“区域物流中心”是不现实的。可见,如何防止盲目发展、低水平重复建设,对区域物流进行系统地研究,构建出一套区域物流发展模式,不仅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同时也是区域物流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长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接着对“物流中心热”、物流新的发展机遇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长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由于物流总量的持续增长,长三角各地港口、公路、内河及信息平台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以港口战略合作为重心、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的发展。 (一)长三角物流业发展迅猛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经济增长持续强劲,根据《2009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2008年长三角25座城市GDP达到65185.07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1.68%。长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落。有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仅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就有35个,其中包括19个沿海港口、10个内河港口、5个国际航空港口和1个国际临时铁路口岸。2007年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107.2亿美元,对外贸易总额约占全国的37%。2007年全国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为64.1亿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PL) 1.引言 开发背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物流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各类物流企业有14万家左右,展望整个21世纪,可以说现代物流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物流理论促使物流实践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化等趋势,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传统物流行业的操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物流行业,如何缩短物流过程,降低产品库存,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这是所有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本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物流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优化调度和动态控制,高效整合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提供高效、实用、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运营手段。 物流管理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调度、跟踪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商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可行性分析 由于传统物流行业操作过程复杂,手续繁多,业务信息多,围绕这些信息的处理也很纷杂。而且,物流行业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一方面表现在发展客户的市场开拓上,另一方面也存在于收集处理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以

及在业务操作中对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而更高层次上,还牵涉到公司决策层对整体业务的控制和协调。 物流管理系统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领先的物流公司实际的运营流程开发而成,系统从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到货物的托运管理、在线跟踪,信息查询、到最后各种报表的生成,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清晰的进行实际的操作,保证物流运作有序而高效的进行。 2.业务流程概述 业务流程图 业务描述 2.2.1 订单 客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订单操作: (1).网上下订单(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都可以下单,只是前者更容易对 自己的往来业务进行查询操作) (2).客户上门下单,订单管理人员在系统中填写订单内容 (3).客户通过电话下单,订单管理员在系统中填写订单内容 2.2.2 订单有效性确认 对于客户亲自上门或通过电话下单的可靠性较高,但对于网络订单则需要订单管理人员进行进一步信息确认。经确认,如果订单情况不属 实,则需要点单管理员删除该订单,或对订单信息进行修改 2.2.3 入库安排

浅析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精)

浅析城市物流配送系统 摘 要:通过对城市物流配送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城市物流配送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电子商务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系统构建提出了解决城市物流配送的优化调度方案。 关键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配送模型;优化调度 引言: IT技术与传统物流活动的有机结合,提升电子商务的运作水平和经营规模,特别是从城市现代物流发展的角度,促进城市工业生产、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在这种模式下的调发展,对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城市物流配送的现状分析 随着城市内电子商务、大型百货、连锁商业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时间和成本大大降低,商品流通时间和成本水平更多地取决于其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效率的高低。城市大量商品的消费需求,连锁商业、大型批发市场和百货商场等商贸流通企业的集聚,引发了城际物流、城市配送商品流通,由于城市配送物流更多的是短距离配送过程,是直接面对消费的流通,所以也常常被称为“最后一公里”,是众多消费品流通供应链和工业品销售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城市配送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1、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城市配送设施少 在全国大部分的城市物流配送中,现仍大量使用手工整理、手工票据、人工装卸作业以及信息系统比较落后,不能及时跟踪货物以取得在途信息。正是由于城市配送物流作业缺乏相应的搬运装卸工具、计算机管理系统、射频设备和条码管理系统,所以货损货缺失的状况时常发生,客户的配送需要不能得到有效地满足,同时配送公司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2、自用型配送点居多,公用型过少 据初步调查统计,浙江的城市配送中大约60%以上是自营配送,所以配送网点有很大一部分是企业自用,面向社会的不多。一方面是社会共用型配送节点缺少,配送组织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自用型物流配送节点相应较多,仓储利用效率不高,设备闲置严重。3、城市配送通道限制,设置不合理 调查发现,城市配送中的道路通行限制限行很多,在大型的商业聚集区和重要物流节点,配送拥堵现象严重,配送运输通道不通畅,同时在很多地方没 有根据土地利用情况,设置不同的配送通道区域,只是简单地按照城市中心区与非中心区的划分,来标定路段,限制车辆通行。 第二、城市配送物流管理现状 1、城市配送涉及管理部门众多,协调管理难

北京地区物流市场分析报告

北京地区物流市场分析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达到16.7%,比发达国家高出近一倍。在中国的工业生产中,物流占整个生产周期约百分之九十的时间和百分之四十的生产成本。而据有关专家估计,在中国内地,货物遗失、受损及积压存货占了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二。 从一定角度上来谈,我国物流市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物流市场主体不成熟并且主体错位。第二,物流客体的包装、自动识别与自动计量落后,物流过程破损率高、浪费极大。第三,现有管理体制把铁路、公路、集装箱、船舶、飞机、港口、机场、管道、仓库、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资源分割。第四、物流市场组织及信息化程度严重落后。第五,物流市场中介组织的自律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下面主要谈谈北京地区物流的发展情况。 北京地区物流发展现状 北京市公路、铁路线路发达,公路货运站场、装卸点有6000余个,铁路分局管辖内的铁路货站有122个,铁道专用线连接的工厂货站、货场、仓库有几百个,但除首都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枢纽、丰台的铁路路网编组枢纽外很少有成规模的称得上现代化水平的结点。各物流领域各自规划自己的发展,公路系统规划了23个一、二级货运枢纽,铁路部门也规划了16个主要货站,其中规划中共同提到的只有良乡地区。这些货站就位

置而言.铁路货站更接近于市区,其中在市区的就有6个,而公路主枢纽则更多的分布在四环路外的郊区。在货运方面,全市货运总量约3亿吨。 北京市政府提出了北京物流未来三个关键发展环节的设想:计划在本市西南的房山区良乡闫村、东南的通州马驹桥、西北的昌平区沙河规划三个物流基地;准备在东北方向的朝阳天竺、东南的朝阳十八里店、南边的大兴大庄、西边的门头沟建设四个大型物流中心;建成若干专业化配送中心,与三个物流基地、四个物流中心以及企业自己建立的分散仓库或者配送中心一起,共同构成北京物流网络系统。 可以说,北京地区物流发展存在着以下有利因素。 一是经济活跃物流市场需求量大。物流最终目的是配合商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物质需求。北京的消费市场巨大,相对而言,在电子、医药、汽车、机器等行业具有优势,其物流潜在市场巨大。 二是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地处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要道,紧邻天津港、秦皇岛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机场之一,公路网是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些地理位置优势是北京发展物流业的有利条件。 三是2008年奥运会物流。2008年奥运会将带来巨大的物流市场,这是其他地区所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与合作障碍机制分析

■谭 龙/文 长三角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20多年来,一体化的进程仍然较为缓慢,存在着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顽症”,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诸多的问题。区域规划各自为政,产业同构、重复建设现象依然突出。长三角地区16个市(本文选取的长三角范围为两省一市)在各自的区域规划中都以“国内先进”、“国际接轨”为目标,自定目标、自成体系,缺乏统一的视角和引导,彼此之间不能“兼容”。以新兴产业发展为例,在国家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为获得新一轮先发优势,长三角城市群又同时瞄准了产值高、能耗低的新兴行业,缺乏分工与合作的产业导向,使得长三角面临继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之后的另一问题:新兴产业产能过剩。由于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基础好、科技水平高,新兴行业产能过剩比其他地区突出(见表1),长三角城市群产能过剩也较为明显。16个城市中,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作为重点产业的城市分别有15、13、14个;在创意产业发展上,长三角地区形成上百个创意产业园区,仅动漫产业而言,园区数量多、结构雷同的现象就很普遍,产业的雷同直接导致产能过剩。 在区域的产业发展中,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存在诸多的矛盾与问题,影响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和合作的主观与客观因素有哪些方面?从区域产业合作与分工的一般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即受政府主体行为的约束,同时也受到制度要素以及外部环境客观因素的制约。本文从三个不同的约束要素对长三角城市产业分工与合作进行分析,从区域的制度障碍探讨制度要素对产业合作与分工的影响机制,从分工与合作技术障碍方面探讨合作的实施主体以及基础建设的重要性,从政策障碍探讨人才流动以及市场准入条件对区域之间一体化的影响。 一、制度障碍分析 (一)区域机构管理职能缺失 长三角城市群合作领域不断深化、合作机构不断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与 合作障碍机制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P L)1.引言 开发背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物流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各类物流企业有14万家左右,展望整个21世纪,可以说现代物流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物流理论促使物流实践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化等趋势,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传统物流行业的操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物流行业,如何缩短物流过程,降低产品库存,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这是所有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本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物流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优化调度和动态控制,高效整合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提供高效、实用、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运营手段。 物流管理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调度、跟踪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商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可行性分析 由于传统物流行业操作过程复杂,手续繁多,业务信息多,围绕这些信息的处理也很纷杂。而且,物流行业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一方面表现在发展客户的市场开拓上,另一方面也存在于收集处理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以及在业务操作中对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而更高层次上,还牵涉到公司决策层对整体业务的控制和协调。 物流管理系统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领先的物流公司实际的运营流程开发而成,系统从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到货物的托运管理、在线跟踪,信息查询、到最后各种报表的生成,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清晰的进行实际的操作,保证物流运作有序而高效的进行。

国内城市物流的特征

国内城市物流的特征 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是指以城市为主体,围绕城市的需求所发生的物流活动,它服务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城市物流的范围比较小,就如密巴巴,定位就是城市物流综合服务商。 国内城市物流特征如下: 1.城市物流主体的一元性。我国所有城市的物流分管部门虽然不同,但均统一由政府部门管理和统筹。因此,城市物流有非常强的可控性。 2.公路运输是城市物流主要方式受城市范围的制约,城市物流短程性非常突出,灵活便利的公路运输自然成为城市物流主要方式。随着绿色物流的推广,低噪音、低排放、小吨位、封闭型的物流车辆将成为城市物流的主要工具。 3.配送物流是城市重要的特征物流。由于城市物流的最终对象为企业、商店、个人等,所以配送这种物流形态和服务方式为城市物流的主要特征。同时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即城市物流体系中的最后环节—末端配送物流)带来的人、物混流和环境混杂等一系列消极影响,共同配送、宅配将成为城市物流的主要配送形式。城市物流的配送必须有效结合信息平台,才能实现货物快速正确准时配送到位。 针对城市物流体系,亿博主要提供城市配送等方案制定与实施。 一、政府与企业双向对货运车辆的管理与控制【主要为政府服务】 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对城市配送管理的单元与核心,即是货运车辆,但各自所需不同。本方案有针对性地提供政府监管平台和企业管理平台,满足不同主体的需要。两个平台实现的功能简要如下: 一、实现货运车辆动态指标的实时申请与分配、货运车辆总量的实时监管与控制(取代入城证)。 二、实现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城市配送的实时监管和统计分析(主管部门可根据监管目标自行设置监管项目)。 (一)对货运车辆监管:货运车辆总体在线运行及分布情况监管;车辆实时监控、调度与控制;货运车辆查询统计分析;车辆基本情况监管等。 (二)对城市配送企业监管:企业基本资料、在线运行情况、使用情况日志监管;政府对平台巡检;政府监管平台与企业运营平台实时沟通;政府对企业查询/统计。 (三)政府对人员管理、货物监管及地图操作 三、实现城市配送企业对业务的实时管理和统计分析 对日常车辆操作和管理,可实现申报车辆入城指标、监控本公司内所有车辆动态、发布指令给相关车辆、查看车辆运行轨迹与历史数据、对城市配送地图的操作等。具体包括:对车辆、对人员、对货物、对地图的管理。 二、城市配送业务流程与功能系统解决方案【主要为企业服务】 城市配送业务流程与功能系统解决方案主要基于城市配送业务的流程需要,按照城市配送全套环节流程,站在系统功能的角度,进行规划设计的。 该流程及功能设计方案,以不介入企业内部管理为前提,但为企业提供进行城市配送业务管理的标准规范和操作平台,这种规划设计可根据企业自身需要,进行度身定制,企业可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国内物流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 物流市场总体状况 我国流通体制改革和流通产业发展近年来取得显著成绩,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200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37595亿元,同比增长10.1%。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进展很快,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涌现。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商业网点达到1000多万个。但我国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商品流通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还较低,商品市场体系缺乏规划和资金投入,流通企业组织化程度低,亟需大力推进流通现代化。 而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指出,中国物流市场总值达1000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值仅为市场潜力的1/3,换言之,中国物流业,将演变成一个3000亿元的市场。 根据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分析结果,仅从运输看,2001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46304亿吨公里,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24亿吨,其中主要港口的国际集装箱吞吐量达2700万标准箱,近10年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30%。同时,我国的物流存在着巨大的成本空间。据专家分析,我国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GDP比重的20%至30%,而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这一比重仅在10%左右。我国是目前全球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许多跨国公司有意将制造中心或采购中心转移到我国,我国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面向全球生产和经营,中国也正在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因此,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快速、机动、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支撑。 当前在没有系统的社会物流量统计的情况下,由于货物运输是物流过程中实现位移的中心环节,用货物运输量的变化趋势来衡量社会物流规模的变化趋势是最接近实际的。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网络模型的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体系研究-长三角地区城市群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系(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指导教师职称 2016 年05 月10 日

网络模型的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体系研究-长三角地区 城市群 摘要:当前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群经济高速发展,物流要求水平不断提高,大多 大中型城市群的网络物流配送问题变得十分严峻,城市群群网络物流配送体系规划 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系统工程,其涉及的方面众多,对现有的城市群也有着极为 重要的影响且关系紧密,对城市群群的经济影响也极为深远。本篇论文选出长三角 城市群群为案例分析现阶段网络模型下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体存在的问题,其城市群 群网络物流规划现在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是现代物流企业对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要求更好的物流环境;二是兼顾城市群群商品物流配送流通的辐射范围,提升网络物流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三是注重城市群群网络模式下 物流配送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硬性要求,促进城市群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其 协同作用;四是注重建设城市群群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枢纽,利用现有阶段和未来阶 段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优化城市群群为了配送系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效率;现阶段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体系存在诸多问题,本篇论文运用先进网络模 型的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体系,发挥其便捷、灵活、准时、集成化等特点在很大程度 上提高城市群群物流配送的速度和效率。首先前篇通过对城市群群物流配送特点和 应用进行研究,分析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城市群群物流配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城市群群物流配送优化调度模型,结合电子商务城 市群物流配送中心系统构建提出了解决城市群群物流配送的优化调度方案。 关键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配送模型;优化调度

快递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快递管理教学系统 需求分析 目录

第1章项目概述 随着快递公司业务的发展,业务量不断增多,跨区域工作的需求,客户需要一种能够运行于B/S 模式的网络数据管理系统。本软件能满足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业务需求和快递公司与承运人之间的业务需求,并能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管理,最后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出来。本系统新增了客户服务,使快递公司与客户之间能随时沟通。 1.1 目的 本手册对《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文档参考。 1.2 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与客户进行需求的沟通与确认,及所有《快递管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 1.3 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系统的新建,开发和维护。 第2章业务需求 2.1 业务描述 首先,发货客户与快递公司签订货运合同(货运单),把货物交给快递公司来托运,并按照货运合同的付款方式付款。快递公司根据货物运输线路,为货物配车,找到合适的车辆后,与司机签订运输合同(回执单),并按照运输合同的运费结算方式结算。司机对货物检查无误后,装车,然后发车,发车后,货物的任何损失由司机承担。 司机到达目的地后,需要经过货物验收,验收通过,填写一份司机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到达。如果货物没有通过验收,则填写差错记录。如果该货物不需要中转,通知收货客

户来提货,客户验收通过后,填写客户回执单,快递公司这时通知发货客户,所发货物已被提走。如果该货物需要中转,则填写一份中转信息单,快递公司这时同时通知发货客户和收货客户,货物已被中转。中转成功后,收货客户来提货,并通知发货客户,货物已被提,然后进行转货结算。 2.2 业务流程 第3章需求分析 3.1 业务需求 3.1.1 票据管理 1.功能描述: 票据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票据本的分发,查询,修改和删除。以及票据的已填、作废、结帐查询。当货运单或回执单填写完后,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已填;当已填的票据被删除时,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作废;当票据已完成结算,则该票据的状态便是结帐。注:货运单和运输合同只是票据本中的一张票据。 2.流程图: 3.1.2 接货管理 1.功能描述: 接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填写一份货运单合同,该合同的内容包括货运单编号、发货客户信息、收货客户信息、运费、保险费等,提交合同后,同时修改该合同状态为待运,票据状态为已填。填完货运单后,需要为本次货运添加货物。在货物列表中,添加货物,主要填写货物的名称、重量、体积、货物价值等信息。

物流园区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需求分析(Demand Analysis of Logistics 物流园区是对物流组织管理节点进行相对集中建设与发展的、具有经济开发性质的城市物流功能区域;同时,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 (1)中国各地兴起物流园区热 物流园区需求分析

物流行业的兴起,中国物流有了快速发展,与之相应的物流园区发展也很快,各地兴建物流园区的热潮已成为近两年中国经济现象中的“绚丽”风景。2005年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正在建设和正在规划的物流园区多达几百家;中国有十几个省已出台了省内的物流规划,各地方物流规划也纷纷出台,物流经济俨然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支柱,而物流园区也似乎成为各地发展物流经济的引擎。深圳已规划出六大物流园区;上海计划建设三大物流园区;天津推出物流五大形象工程;广州计划构筑三大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北京百亿打造物流港,建设五大物流园区;江苏省仅省政府规划的物流园区就多达14家……物流经济掀起了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各地物流园区建设规划屡见不鲜。 一时间;似乎又看到了前几年的工业园区建设热、开发区热。而过去开发的这些园区到今天真正发挥其预期功能的又有几家?今天,物流园区热是否会重蹈覆辙呢?物流园区应该是何物?中国需要多少物流园区?需要怎样的物流园区……这些问题都值得每个人深思熟虑。 (2)已建物流园区空置率居高不下 据中国仓储协会2004年对物流园区的调查报告显示,当时中国物流园区的空置率高达60%,已建园区无人入驻的现象非常普遍。据调查研究,从1999年开始,一些地区开始建立物流园区,2003年中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达到了高潮,而同时物流园区盲目建设的危害也开始显现,由于大多数物流园区盲目建设,定位不清,功能单一,一大批物流园区将会陆续死去,估计至2006年已建或规划建设中2/3的物流园区将会胎死腹中或被淘汰。 中国物流园区空置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缺乏有效的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需求分析 在中国,虽然物流概念已引入多年,但由于经济基础和各种基础设施总体上的薄弱,物流经济并不成熟。而一些地方政府往往过分热情,把物流园区项目作为政府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物流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

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 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物流管理系统需求分析(3PL) 1.引言 1.1开发背景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现代物流行业突飞猛进发展,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我国各类物流企业有14万家左右,展望整个21世纪,可以说现代物流业还将有更大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物流理论促使物流实践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仓储运输的现代化和综合化等趋势,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全方位的挑战。传统物流行业的操作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物流行业,如何缩短物流过程,降低产品库存,加速对市场的反应,这是所有企业所面对的问题。本系统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开发的一套物流管理系统。系统的开发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对物流全过程的优化调度和动态控制,高效整合企业的物流业务,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提供高效、实用、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和运营手段。 物流管理系统是集现代运输、仓储配送、搬运、调度、跟踪为一体的网络系统,系统的开发实现了商品从原料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到零售商再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 1.2可行性分析 由于传统物流行业操作过程复杂,手续繁多,业务信息多,围绕这些信息的处理也很纷杂。而且,物流行业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一方面表现在发展客户的市场开拓上,另一方面也存在于收集处理信息的速度、广度和深度,以及在业务操作中对业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严密性,而更高层次上,还牵涉到公司决策层对整体业务的控制和协调。 物流管理系统从物流行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参照先进的物流理念和多家领先的物流公司实际的运营流程开发而成,系统从完善的基础信息设置到货物的托运管理、在线跟踪,信息查询、到最后各种报表的生成,清晰的业务流程,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流程清晰的进行实际的操作,保证物流运作有序而高效的进行。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

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水平,而我国目前物流发展水平已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的发展已有明显的差距,难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使经济能够得到持续、高速的发展,必须对区域物流进行整体规划,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推动经济的发展。许多省市政府已开始认识到发展物流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或正在着手进行物流规划。 作者参与了安徽、郑州、邯郸、石家庄等省市的区域物流规划,从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物流需求分析是区域物流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物流需求分析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区域物流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关系到物流发展规划成功与否,同时也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因此,对物流需求分析进行理论研究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一、物流需求、需要与潜在需求 “需求”与“需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构成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在物流的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物

流需求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呈现出来的,是对社会化物流服务产生的需求,是经济社会中的经济运行主体(工商企业、经济社会的各个部门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个人),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事业开展以及生活之需要,产生的对物流服务的需求。 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需求是通过各种物流需求量(如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等)的形式反映出来的。物流需求量是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服务水平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在一定的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下所实现的物流需求。 物流量与物流需求密切相关,但物流量并不完全代表经济社会活动对物流的需求。在物流服务能力完全满足物流需求的条件下,物流量基本上反映物流需求。在物流服务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物流需求的条件下,物流量不能代表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需求,仅代表被一定物流服务设施所限制的物流需求量,尚未满足的物流需求部分就是潜在的物流需求。图1表明了物流需求与物流需求量以及潜在物流需求之间的关系。显然,当物流服务设施得到改善,物流服务能力得到加强时,潜在物流需求就会转化为物流需求量。城市居民等)、不同产品(工业用品、农产品、居民生活用品等)对物流服务有不同的要求。区域物流需求的构成要素是十分复杂的,其中还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因素。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归纳了物流需求不同主体对物流需求的共同点,将区域物流需求要素分为物流需求的数量、时间、空间、结构和层次等。

中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市场需求情况分析报告

行业发展现状与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21世纪是物流挂帅的世纪。物流发展的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和亮点。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兴未艾,预计将在新世纪里得到更快的发展。 (一)发展我国物流业的重要性 当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竞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企业竞争的焦点开始由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导致了现代物流这一货运流通领域全新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促使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意义上的物流转变。许多国家政府以及有关业界纷纷开始意识到: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我国2001年GDP总量为95933亿元,当年全社会的物流费用支出为19186亿元,如果将这笔物流费用平均每降低1个百分点,全社会就能节约190亿元,而要达到发到国家的10%左右的水平,还有10个百分点的发展空间,粗略的估计也有9000亿元。 由此可见,发展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 对于我国企业来讲,物流管理不仅在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库存水平和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方面卓有成效,更重要的是,物流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打破部门本位主义思想,协调各部门的努力,使之方向一致。因此,物流管理问题对于企业来讲,应该放到战略角度来考虑,

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充分发掘第三利润源。需要更多的分析报告,请到vip.******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现代物流在中国已经起步,标志主要有以下三点: (1)工商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传统储运企业的单一、单项、分散的储运服务,正在向社会、向市场寻求现代物流服务。 (2)传统储运(运输、仓储、货代、邮电等)企业纷纷包装,改换门庭,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工商企业内部的储运机构也有独立化的趋势,向物流企业发展。 (3)陆续产生了一批三资、民营或股份制的现代物流企业。 1.物流需求市场现状 物流费用是我国工业企业仅次于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最大支出。我国的流通费用约占GDP的20%,而发达国家如美国仅占10%左右。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我国现在的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经营的产品呈多样化格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投入较高的存置成本(carrying cost),需要对多类型货物在存储上加以区分,物流对象的复杂化也给物流经营带来更大的挑战。目前我国生产企业中,43%的企业销售在全国范围内,57%的企业的销售在全球范围,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的销售需要全国范围的物流网络的支持。 我国目前的物流系统运作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工商企业库存期长、周转慢。 (2)物流作业指标维持往年水平,物流经营成本有所上升。 表1-1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仓储协会对中国物流市场的第三次调查报告。结果表明,不同的行业物流量和物流费用的差异较大。 表1-1:我国企业物流量以及物流费用情况

关于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关于xx城市群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张大亚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同城化建设问题,在经过我们所探究和调研过后,确实存在许多相关措施和影响,在此我仅对其自身和周边环境所带来的优势和相对需要面对的挑战方面给出我组的相关分析和结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方面所拥有的一些优势。 第一、xx的自身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有成为亚太地区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面向国际、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化港口群,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自然禀赋优良。属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港口岸线及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具有适宜发展的自然条件。 3经济基础雄厚。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发达,服务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4体制比较完善。较早地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试验地。已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5城镇体系完整。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目标明确,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地位突出。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