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语言学概论串讲

语言学概论串讲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13、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 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

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答: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

3.两者在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

4.书面语是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可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综·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

2.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

3.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1.语言=“言语活动”-“言语”,是指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具有规律可寻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有内在一致的规律。2.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的行为和结果,具有个人特色,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

综·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1.对建立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的语言学是必需的。只有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严格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均质的系统的范围内,才能建立科学的语言学体系。

2.对研究具体语言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3.对语言研究也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根据语言和言语的区分理论,两者应该分开研究。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研究时,可以先搞清语言本体,建立语言体系,再研究言 语及相关的问题。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即是使用声音这种物质实体来表达语言意

义内容的一种符号系统。(故只有表达语言意义的声音,才是语言符号,即语音。象人感冒时发出的咳嗽声、或者几个人相互约定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咳嗽声,都不能算是语音。因为前者没有代表什么语言意义,后者所代表的意义没有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指)及其所代表意义(所指)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声音(物质实体)“所指”→意义(意义内容)“能指”语言符号。

①语言符号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②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e.g不同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声音符号来表示同一意思。

③强制性和可变性:细微偏离的漫长时间累积,是语言演变产生的主要原因,甚至完全演变成为另一种“话”。

④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可以重新组合,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

综·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的结合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不同的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的意义,或者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都可以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特性而言的。极少数的语言符号如拟声词、另外还有复合符号则都是有理据的。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或每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关系,而是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

语言系统

①系统性: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合而成,每个子系统又由不同层次的更小系统组成。系统性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②层次性:指整个语言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语素有一定的语音形式和相应的语义内容。从语言系统的角度来说,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分,但从

语音学和语义学的角度来说,还可以进行分解。

聚合关系/联想关系

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聚合类是句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类如词类。

组合关系/句段关系/句法功能

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之中。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1.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或曰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原则。

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好像几何学中的横轴和纵轴,如图:①②③三个句子中的每个词依次出现,各自形成横向的组合关系;④⑤⑥三栏内的词分别可以在主语、谓语、宾语的位置上互相替换,各自形成纵向的聚合关系。如:

④我们 ⑤爱 ⑥祖国 ①我们爱祖国

大家 讲 卫生 ②大家讲卫生

他 学 英语 ③他学英语

重点思考内容

1、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民族又突破了语言作为标志的现象,这样看来,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2、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答:1)“相互理解程度”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即他们认为: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同时主张: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其实,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单凭“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依据语言结构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即可能会把本属于同一民族但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所使用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当作不同的“

语言”,从而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

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

3)实际上,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区分“语言”和“方言”才是正确和可行的处理方式。

3、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答:1)对语言的观察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素材不同等因素会造成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

2)即使以上都相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不同,结论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3)客观语言是浑然一体的,并和参与交际的各方、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是分不开的。语言学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现有的研究手段对研究现象加以切割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

4)作为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永远处于发展演变中。

第二章 语音

1. 解释“语音”。

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

2. 解释“音高”。

答: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3. 解释“音强”。

答: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4. 解释“音长”。

答: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

5. 解释“音质”。

答:音质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个性特征,它决定于声波的形式。

6. 简答语音中最基本的要素。

答: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要素。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有:(1)发音体不同;(2)发音方法不同;(3)共鸣器的形状不同。

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即(1)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2)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3)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

7. 简答语音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语音的社会属性首先体现为:语音与语义的结合由社会约定俗成,离开了社会的约定俗成,就没有语言

的产生,也就没有语音的存在。语音的社会属性还体现为语音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8. 简答国际音标与音素之间的关系。

答:国际音标是由国际语音学会制定、用来标写世界上各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的标号。它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可见,它与音素的关系是一一对应的。9. 简述元音分类的依据。

答:(1)可将元音按舌头起作用的部位分为舌面元音与舌尖元音两大类。(2)舌面元音内部又依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分为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依舌位前后分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依唇形的圆展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3)舌尖元音内部又按舌尖的不同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4)元音内部又可根据软腭升降的情况把它们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两类。

10.解释“音位”

答: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11.论述音位的性质(特征)。

答:(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总是特定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12.音位的划分。

答:音位从构成材料上看,可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调位”、利用音强等方面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重位”和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时位”。

13.解释“音位变体”。

答: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又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自由变体是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

14.简答“对立关系”与“互补”关系。

答:音素之间存在着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是“对立关系”,一是“互补关系”。对立关系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

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

15.简答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16.解释“音位的区别特征”。

答: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就叫做音位的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不仅可以使不同的音位相互区别,形成对立,而且还可以使不同的音位通过相同的区别特征联系在一起,聚合成群。17.音位与音素的区别。

答: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8.解释“音节”。

答: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

19.简答复元音与几个相连的单元音的区别。

答: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独立的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20.解释“复辅音”。

答: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的组合叫做“复辅音”。

21.解释“语流音变”。

答: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有:(1)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2)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3)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4)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5)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

22.解释“韵律特征”。

答:韵律特征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韵律特征的

构成要素有两个特点,(1)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2)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

23.解释“音渡”

答:人们在说话时,音位与音位、音节与音节连成一串,形成前后相连的连续语流,这些语音单元在前后过渡、相互连接时,会因为自身性质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过渡和连接方式,这些方式叫“音渡”或“音联”。24.解释“二合元音”

答:由两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

25.解释“三合元音”。

答:由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复元音叫“三合元音”。三合元音一般都是中间响两头弱,因而又叫“中响复元音”。

26.简答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答:(1)汉语普通话具备V、C-V、V-C、C-V-C这四种音节结构的基本类型,但是汉语普通话的音节中不允许出现两个或几个辅音相连的辅音群。(2)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只能是鼻音。(3)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超过四个。

27.解释“时位”。

答:长短音也可以像元辅音那样起区别意义作用,所以可以把它们看作一种音位,这种非音质音位叫“时位”。

元音指由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使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所发出来的声音。所有元音的发音体都是声带。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口腔、鼻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辅音辅音是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音。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辅音的发音过程可以分为成阻、持阻、除阻三个阶段。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最主要区别:发音时声道内是否形成阻碍。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3.发元音的时候,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气流较强。

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口元音指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包括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舌面元音指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其音质差别由口腔不同形状决定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嘴唇圆展。高元音舌位最高的元音

半高元音舌位略高于自然状态位置时发出的元音

半低元音舌位略低于自然状态位置时发出的元音

低元音舌位最低的元音

前元音舌位靠前的元音

央元音发音时舌位不前不后、位置居中的元音

后元音舌位靠后的元音

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收圆的元音

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平展的

元音

舌尖元音指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的元音。有前与后、圆唇与不圆唇的区别。

卷舌元音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这样发出的音叫卷舌元音。它是由舌面和舌尖同时起作用发出的元音。如“儿”“二”等。

鼻化元音指利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鼻化元音的标写方法是在元音符号上面加一个表示鼻化的符号“~”,如ê等。

定位元音/标准元音指舌面元音中在分析和描写其它元音的舌位时可以作为定位基准和参照的元音。共八个,分别是ieεаuo α。

辅音的发音方法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发音特征。阻碍声带送气

塞音/闭塞音/爆发音/破裂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这样发出的辅音就是塞音。如[p,t,k,p‘,t‘,k‘,b,d,g]

擦音/摩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这样发出的辅音就是擦音。[f,v,x,h]

塞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入持阻阶段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这样发出的辅音就是塞擦音。如汉语z,c,zh,ch,j,q等。鼻音指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如汉语m,n,ng等。

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或一边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而产生的辅音就是边音。[l]

颤音指当气流通过时,双唇、舌尖或小舌发出连续的颤动而产生的辅音。

闪音/单颤音当气流通过时,发音器官有弹性的部分只颤动一次而产生的辅音就是闪音。

半元音/无摩擦音发音的成阻阶段口腔通道只形成很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有极轻微的摩擦,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半元音。

清辅音指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如[p,t,k]

浊辅音指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如[b,d,g]

送气音指有送气的辅音。

不送气音指没有送气的辅音。国际音标标写送气音的方式是在辅音符号后加“h”,或者在辅音符号的右上角加“‘”或小“h”。如[p,t,k]的送气音可分别标写为:[ph,th,kh]、[p‘,t‘,k‘]、 [ph,th,kh]辅音的发音部位指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形成阻碍部位分11个

双唇音指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b,p,m[p,p‘,m]

唇齿音指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齿间音指舌尖置于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舌尖前音指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d,t,n,l,z,c,s[d,t,n,l,ts,ts’,s]舌

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指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zh,ch,sh

舌叶音指舌叶和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舌面前音指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j,q,x

舌面中音指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舌面后音/舌根音指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g,k,h,ng。

小舌音指舌根和小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喉音又叫声门音。指在喉部声门处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

1. 解释“语汇”。

答: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2. 简答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答:(1)语言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

3. 简答语汇的作用。

答:就语汇在每一种语言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它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我们平时说话、写文章,都是先由一个个的词组成句子,再由句子组成段落、篇章的。所以,语汇在语言构成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没有语汇就没有语言。

4. 解释“词”。

答: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5. 解释“语”。

答: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

6. 解释“基本语汇”

答:基本语汇是语汇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7. 解释“一般语汇”。

答:语汇中除去基本语汇以外的那一部分即一般语汇,它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8. 解释“惯用语”。

答: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

9. 解释“成语”。

答: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为四个字。

10.解释“歇后语”。

答: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

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11.论述一般语汇与基本语汇的关系。
答:语汇中基本语汇以外的词构成语言的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不为全民常用、使用范围窄、产生历史较短、构词能力较弱。一般语汇所包含的词的数量大大超过基本语汇的数量,内容也非常复杂。一般语汇对社会的变化很敏感,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反映在一般语汇中。一般说来,新词、古语词、外来词及行业用语、科技术语、方言俚语等都属于一般语汇。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语汇中大量的词都是在基本词的基础上构成的,反过来,一般语汇又不断地充实基本语汇。

12.简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

答: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1)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但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会造成语音相同。(2)历史音变。在历史上本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3)词义分化造成。13.简答同音词与同形词的关系。

答:同音词指语音相同的词,同形词指字形相同的词,它们的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音不同形;(2)同形不同音;(3)同音又同形。

14.简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的关系。

答:单纯词与单音节词,不是相同的概念,它们的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15.简答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

答: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注意:语素首先必须具有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指语汇意义——词根或自由语素;也可以指语法意义——词尾、词缀或虚词等。)(1)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 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因为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

汉语语素分类

语素可以从多个角度分类。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语素都必定同时属于以下各类:

成词语素实

词和虚词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如笔、灯、蜻蜓、雷达、轰隆、巧克力等;也、再、与、吗、呢、的、了(走-)、着(躺-)、被、忽然、似的等;

不成词语素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如机(机械)、企、体、民、技、性、迹、无、员、反、半、坚、式、者等; -子、-儿、-头、-人、阿-、第-、老-、-乎乎、-滋滋、-咕隆咚、-里吧唧等;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即单用),有时又可单独说出来(作为独字句子)。如“他好吗?——好”中的好;

不自由(黏着)语素指不能成词和虽然能够成词但不能够单独说出的语素。如企(企业)、技(技术)、-头(木头)、老-老虎)、了、吗等

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或词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总前置、或总后置的语素。如-了(后置)、阿-(前置);

不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既可能前置,也可能后置的语素。如笔(铅笔、毛笔、笔杆、笔头)、体(身体、肌体、体育、体操);

实义语素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曰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如灯(开灯)、大(宽大)、民(人民)、迹(痕迹)等;

虚义语素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曰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它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单位时,才能使词或更大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如被(他→他被)、的(吃 →吃的)、-子(锯→锯子)等;外语语素的分类与汉语语素分类大体一致。但对于形态比较丰富的语言中的语素,可以只分成“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

成词语素

虚词语素没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如in,to,with,by等;

自言自语论坛https://www.sodocs.net/doc/404985513.html,om/bbs lazzycat整理词根语素指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即使与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也负载最主要词汇意义。Head- headline-ahead

不成词语素英语中-ful,-able,-ly,-tion,-ness等语素,其作用介于构词和构形之间,基本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但却改变了词的语法类别,所以可算作词尾,也可算作词缀。

构词语素(词缀)指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词缀语素也具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如-er(worker)、anti-(antibody)、in-(incorrect)中的前后缀。

构形语素(词尾)指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词尾语素本身并没有任何词汇意义,而只是在与其它词

结合后反映某种语法范畴的意义。如work→works,worked,working中的-s,-ed,-ing等语素16.简答语素、音节与字符之间的关系。

答:语素、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单的对应了。

17.解释“变性成词”。

答: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18.解释“变形成词”。

答: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19.解释“复合构词”。

答: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种。

20.解释“附加构词”

答: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21.解释“重叠构词”。

答: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加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本身的词类。

22.简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的区别。

答: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有共同点,他们都不能单独成词。但二者又有所区别:从表意功能的角度看,后缀一般可以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这是一种词汇意义。而词尾只表语法意义,而不表示什么词汇意义。23.简答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的形式和作用。

答:词根语素简称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主要词汇意义由它体现出来。词根语素都有一定的实在意义,与别的语素一起构成合成词时,也负载最主要的词汇意义。词缀语素又叫构词语素,构词语素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部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的新词。词缀语素也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构造新词。

24.简答离合

词和词组词。

答: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

第三章 语汇

词的分类

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语音形式):

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书、看、吗、sun、天t’ian等

双音节词由二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干净、罢了、water、提案ti’an等。

多音节词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如半导体、冰糖葫芦、罗曼蒂克等。

特点:英语等语言中词的音节的多少跟词的用法和构造关系不大,而汉语词的音节的多少却反映了汉语词的一些特点,其中最明显的是文言词语和白话词语的区别。古代汉语中是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则是双音节词占优势,有时甚至不是双音节的词也要变成双音节词才能使用。如:宜→宜于、重大事→大事等。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有一些重要作用:首先是减少同音词,其次是减少多义词,另外还有韵律的作用,读起来比较顺口。

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构造形式):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如man、in、sick、人、病、了、哗啦、咖啡等。

合成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都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如icebox→ice+box、slowly→slow+ly、图书馆→图+书+馆、道+路

特点: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不是相同的概念。①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合成词是从包含的语素的数量上划分的;单音节词、多音节词是从包含的音节数量上划分的;

②单纯词不一定就是单音节词,也可能是多音节词,如拟声词、连绵词、译音词、叠音词等单纯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单音节词除极个别的合音词外(如俩、仨、廿),基本上都是单纯词。

③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一定是合成词。如三明治、柯达等多音节单纯词。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

同音词指语音相同的词。如机、迹、等。

同形词指语形相同的词。如book(n.书;v.预订)、well(adj.好;n.井)等。

特点这种分类就是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拼法或写法)是否相同。各种语言都有同音词和同形词。同音词和同形词交叉起来有三种情况:

①同音不同形。如意义和

异议、原因和元音、right和write、there和their等;

②同形不同音。如音乐/快乐、爱好/好事

③同音又同形。如花钱/鲜花/眼花等。

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

基本语汇根据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 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 心和基础。基本语汇主要类别有:①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 词,如“天”、“山”等;②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房”、“车”等;③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好;④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南、秋、里、二、母等;⑤一部分虚词,如的、了。特点

①产生的历史长;②使用的范围广;③构词能力强。

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

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

古语词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古语词包括两小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这种词又称“历史词语”,如皇帝;另一类是古代的事物或概念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这种词又称“文言词语”,如余(我)。

方言词指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有广、狭义之分:①广义的汉语方言一方面既包括官话方言本身使用的词语,也包括官话方言以外方言地区的词语;另一方面既包括只在方言地区通行的词语,也包括方言词语中进入共同语语汇的词语;②狭义的汉语方言指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如粤方言老公;③来自方言但进入共同语时间很长并已经固定下来的词就不再是方言词了,如“搞”;进入共同语时间很长 但是没有取得通用语汇地位的词是一种特定作用的词,如“俺”。

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狭义的新造词只指利用原有词并按照通常的构词方式创造出来的词,如汉语“电脑”就是用原有的词“电”和“脑”作为语素,并按照偏正形式构造的一个新的复合词;广义的新造词也包括原有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如英语用mouse(老鼠)表示电脑光标器装置。

外来词/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词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纯粹音译词。如咖啡、拷贝等。②半音译半意译词。如新西兰、冰岛等。③音译兼意译词。如幽默、基因等。特点

1.除基本语汇以外的其它词,就属于一般语汇。一般语汇的特点有:

①一般语汇中词的数量比基本语汇的词要多得多;

②一般都是产生历史较短、使用范围较窄、构

词能力较弱的词;

③语汇的任意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往往是基本语汇的特点,而语汇的理据性、民族性和活跃性则更多地是由一般语汇体现出来。

2.从词的重要程度分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如果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分成:

①常用语汇和罕用(非常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频率上说的。使用频率高的就是常用语汇,反之为非常用语汇;

②通用语汇专用(非通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就是通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语就是专用语汇。专用语汇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两类。科技术语即某种科学技术学科大专门用语。行业语即某 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专用语汇具有通行范围窄、意义单一且有特定含义的特点。此外,某个社会帮派使用的隐语(又称黑话)、特定阶级的习惯语、禁忌语)等也可算是某种专用语汇

第四章 语法

语法指组词造句的规则。准确地说,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句子的规则。它本质上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

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

1.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指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类的概括;

2.具有强大的递归性,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3.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指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

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指语法规则与其它语言要素相比,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语法和其它一些现象的关系

语法和语音的关系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如“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 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想”和“起来”的轻读和重读。

语法和语汇的关系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如“长2米”有两个意思两种结构:长度是2米(主谓)、长出2米(动宾)。

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调整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如“两个红领巾”即是用借代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

语法和语境的关系语境指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语境对语法的影响有时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上课了,已经。

语法和逻辑的关系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 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

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然符合语法,但由于不符合逻辑,所以是不正确的句子;但个别例子有时看似不大合逻辑,但大家都这么说,也懂得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求。如“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意思一样
语法和语法学(“语法”的两个不同概念):

1.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2.语法规则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

语法研究的内容:

1.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分为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 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2.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分为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计算机语法)。教学语法指用来进行语言教学的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研究结果面对的是人,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指建立一套用于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特点是精确和可靠,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3.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分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普遍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个别语法指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语法现象的分类:

1.传统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即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词法也称形态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2.结构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指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实际上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指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互相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

3.现代形式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即核心语法层面和外围语法层面;核心语法又称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又称大语法。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

义知识和语音知识。语法的单位:

1.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能独立使用是指“聚合关系”。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最小的交际单位,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句组(句群、语段和篇章)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

2.各种语法单位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组成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一种是质变关系(形成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

3.语法单位之间的组成关系:语素→语素组;词→词组;句子→句组;

4.语法单位之间的形成关系:语素/语素组→词;词/词组→句子。

语法手段语法形式的几个基本类别

词法手段/综合性手段指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尾。如book/books中的 后缀-s表复数。汉语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和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附加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屈折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如man/men。汉语也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作用与附加、屈折相同,但不如这两种形式活跃,只涉及到个别现象。如go/went。汉语没有这种语法手段。

自言自语论坛https://www.sodocs.net/doc/404985513.html,om/bbs lazzycat整理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如books表复数,则其原形book表单数意义。

词的轻重音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

重音移动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做“重音移动”。它一方面强调重音,即不是轻音;另一方面强调移动,即不固定的重音。

轻声形式有些语言的轻音也有语法作用。如汉语就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也就是轻声音节必须轻,而重音只是相对的。

词的重叠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

而且重叠的形式都有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所以也还算是词的一种变化形式。如人/人人

句法手段/分析性手段指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虚词:指语言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辅助词:指多多少少与另一个词的变化还有些关系的虚词,或者说只要有别的词就需要同时出现的词。如英语中的助动词 shall、冠词the、a/an等。

功能词:指与另一个词没有必然联系的虚词,或者说是不由别的词决定而又决定别的词的关系和意义的一种词。最主要的是介词、连词和语气词三种。

语类选择:指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指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类选择是讲词的类别语序是讲词的顺序语类选择从词对结构要求上说是看什么类的词能进入某个位置,如一般说名词能进入主谓结构主语位置但很少能进入谓语位置。

语序: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序的形式,但作用有所不同。如果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表示,语序所起的作用就小,相反如果缺少形态变化,语序的作用就大些,如汉语。天气好是主谓、好天气是偏正等。语调:指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表达层面上的语法手段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调这种形式表达语气意义。一般说,陈述句和祈使句用低调或降调,疑问句用高调或升调。

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几个基本类别:

词法范畴/属性范畴指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这些意义是围绕词形变化即综合性形式而表示出来的,所以又叫属性范畴。

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

性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阴性、中性、阳性。

数指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数大多用词缀表示。一般可数名词分单数、复数。

格指表示名词与其它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主格、宾格。

有定和无定指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用有定冠词“the”和无定冠词“a/an”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

谓词属性范畴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也都有词形变化。

时指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

体指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等。

态指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

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用介词被引出。

人称指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汉语动词与主语名词没有人称的一致变化。句法范畴/类别和关系范畴指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这些意义主要用词汇和句法形式即分析性形式表示,又叫类别和关系范畴。

类别范畴指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

语类意义的差异:从词的类别看,不同语言都需要词的语法类别意义。如建立名词类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动词类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等。但不同语言在语类意义上也有差异。如英语修饰名词的词必须是形容词。如果原来不是,大都要先变成形容词才能有修饰意义。但汉语没有这种限制,原来是什么词类就还是用什么词类。所以汉语的不同词类都可能表示修饰义词类。

语类选择的意义:从词与词的选择类别看,各种语言都需要某类词与某类词组合所产生的意义,如:名词+动词→人或事物被陈述的意义。但不同语言在语类选择的意义上也有差异。

关系范畴: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

表示特定语法关系意义:有些缺少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中词与词的组合构成句法结构时,由于语类意义不是单一的,语类组合也比较灵活,因此必须通过虚词来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意义。如“学生家长”通过添加连接词“学生和家长”或“学生的家长”就可以区别这两种关系意义了。

区别不同结构关系:除了虚词,有些语言更多地是使用语序变化来确定结构的语法意义。如英语动词+动词可以通过动词的词形变化来表示不同意义如stoptalking、stop totalk;但汉语只能靠语序和其它办法来区别不同的结构关系如:停止说话→动宾关系;说话停止→主谓关系

综合性语言:指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在语法范畴方面,一般来说,主要使用形态变化等综合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意义。

分析性语言:指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如汉、英语等。在语法范畴方面,一般来说,主要使用虚词和语序等分析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句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用句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词法范畴的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

词的聚合和组合:

聚合关系

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叫词类

类型划分标准(如何得到词类):

形态标准:指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来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