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基本简介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

等城市和皖、赣、浙、闽广大地区。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战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等城市和皖、赣、浙、闽广大地区。1949年11月~1950 年4月,在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主力部队协同下,进行西南战役,解放了四川、贵州、云南、西康;随后,又抽调一部分主力部队进军西藏,促使和平解放了西藏。解放战争时期,第二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200余万人,其中投诚、俘虏 160 余万人。在战斗中,第二野战军官兵牺牲3.7万余人,其中团以上干部200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各纵组成

1948年4月初,中共中央中原局和晋冀鲁豫野战军领导机关及主力进入豫西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为了适应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开展中原战局,于1948年5月9日决定,加强中共中央中原局的领导,以邓小平为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陈毅为第二书记,邓子恢为第三书记。同时决定,重建中原军区,任命刘伯承为司令员,邓小平为政治委员,陈毅(仍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先念为副司令员,邓子恢、张际春为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兼政治部主任,李达任参谋长,曾希圣任副参谋长。下辖皖西、豫皖苏、豫西、陕南、江汉、桐柏、鄂豫等7个军区。其编制序列和领导人如下:

皖西军区

(1947年11月15日在岳西县汤池畈成立)曾绍山任司令员,彭涛兼政治委员,鲍先志任

副司令员,徐立行任副参谋长,何柱成任政治部副主任。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孔令甫,政治委员卢仁灿)、第2军分区(司令员马忠全,政治委员张维民)、第3军分区(司令员曾庆梅,政治委员郭万福)。

豫皖苏军区

(1946年12月12日成立)张国华任司令员,吴芝圃任政治委员,陈明义任参谋长,王幼平任政治部主任。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戴文贤,代政治委员郑华)、第2军分区(司令员李国厚,政治委员李中一)、第3军分区(司令员张忠,政治委员寿松涛)、第4军分区(司令员宋文,政治委员李一非)、第5军分区(司令员王建清,政治委员王其梅)、第6军分区(司令员李浩然,政治委员洪流)、第7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太生)、第8军分区(司令员匡斌、政治委员谭冠三)、独立旅(旅长金绍山)。

豫西军区

(由第4纵队后方司令部、第38军军直合编组成)李成芳任代司令员,张玺任政治委员、文建武、孔从周任副司令员、雷荣天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李懋之任参谋长。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郭庆祥,政治委员刘道安)、第2军分区(司令员蔡爱卿,政治委员宋川)、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静宜,政治委员薜涛),第4军分区(司令员张显扬,政治委员李福祥)、第5军分区(司令员刘自汉,政治委员冷裕光)、第6军分区(司令员黎锡福,政治委员李立)。

陕南军区

(1948年6月7日成立)刘金轩任司令员,汪锋任政治委员,陈先瑞任副司令员,李耀任副政治委员。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段义成,政治委员唐方雷)、第2军分区(司令员孙光,政治委员王力)、第4军分区(司令员符先辉)、第17师(师长张复振,政治委员梁励生)、第12旅(旅长薜克忠,政治委员谭友夫)。

江汉军区

(1947年12月6日,由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2纵队和原中原军区独立旅合编组成)张才干任司令员,刘建勋任政治委员,韩东山任副司令员,郑绍文任副政治委员,辛元林任参谋长,张树才任政治部主任,宋侃夫任政治部副主任。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焕民、政治委员刘西尧)、第2军分区(司令员李学先,政治委员文敏生)、第3军分区(司令员李人林,政治委员杨殿奎)、独立旅(旅长吴世安,政治委员齐开宏)。

桐柏军区

(1947年12月13日成立)王宏坤任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孔庆德任副司令员,赵紫阳任副政治委员,靖任秋任参谋长,张力之任政治部主任,张西三任副参谋长,余成彬任政治部副主任。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方正平,第一政治委员赵武成,第二政治委员刘福胜)、第2军分区(司令员王海山,政治委员邓存伦)、第3军分区(司令员张廷发,政治委员吴罡)、第28旅(旅长杨秀昆,政治委员杨树根)。

鄂豫军区

(1947年12月15日在黄岗以北地区成立)王树声任司令员,段君毅任政治委员,郭天民、昌炳桂任副司令员,辖第1军分区(司令员雷绍康兼,政治委员刘毅)、第2军分区(司令员熊作芳,政治委员穰明德)、第3军分区(司令员罗厚福,政治委员谭善和)、第4军分区(司令员张体学,政治委员李友久)、第5军分区(司令员张国传,政治委员刘仰峤)、教导第1旅(旅长昌炳桂,政治委员李世才)和教导第3旅(旅长雷绍康兼)。

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预备命令 (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三日) (甲)济南大捷后,刘匪为防我进击徐州及新、海、两淮地区南下华中,刻以黄兵团主力守备新安廿地区;十三兵团之九军守备运河以西徐州、赵墩段铁路,其八军亦正自丰、砀地区东开除州中;七十二军似任徐州城防守备;冯治安部主力控制韩庄、台儿庄及柳泉、贾汪及运河沿线正加修工事中;邱兵团主力亦已东移砀山、丰县、黄口地区集结待机,似随时作机动增援准备;孙(元良)兵团及刘汝明部六十八军、五十五军控制于商汴段,并有继续东开模样。我陈军长邓政委率部已于二十二日攻占郑州,并将继续转兵东进夺取开封,尔后继续向徐蚌段前进。 (乙)我为继续歼灭中原战场敌之机动兵团有生力量,使山东、华中解放区联成一片,暴露津浦南段,孤立徐州,进一步开展中原战局更有利之形势,决集中华野全力(包括西兵团、山东兵团、苏北兵团及鲁中南主力)首先歼灭据守新安镇为中心之黄伯韬兵团(包括二十五军、六十四军、六十三军、一百军各部),并求歼徐州外围韩庄、台儿庄、贾汪地区之冯治安一部或大部,尔后视情况发展,进击两淮、高、宝及新、海,或再歼由徐东援之邱、李兵团之大部或一部;乘胜扩张战果,西进津浦,南逼长江,打烂蒋匪之华中防御体系,迫敌完全转入防御。估计战斗发起时,冯治安部可能收缩韩庄、台儿壬及运河沿线;黄伯韬兵团亦可能缩集新安镇为中心周围地区固守待援,徐州以西之邱兵团可能向徐州集结,会同李兵团向徐州东北出动,以保徐州,但发觉我主力围歼黄兵团时,该两兵团有先后沿陇海路两侧东援,或同时集中东援之可能;同时海州、两淮之敌亦可能以小部出扰策应。 (丙)各部作战任务预定区分如下: (一)集中一、六、九、鲁中南、四、八、十一、及苏北兵团(二、十一、十二、)十个纵队并特种纵队担任围歼以新安镇为中心之黄百韬兵团,约七至八个旅兵力,其任务区分; 1.以四、八纵附东兵团炮兵团之野炮营首先围歼运河车站、炮车地区之敌,并扫清+口至猫儿窝段运河两侧及邳县、官湖地区之敌,开辟与控制阻援阵地;尔后该两纵主力即沿运河以东、+口、滩上,邳县、官湖及运河车站、炮车沿线,并以南至猫儿窝、窑湾、纪集之间地区部署阻援,并应以运河线为主要阵地,构筑坚固工事,尽量伸派精干部队挺进至运河以西,协同江淮军区武装,逼近赵墩、土山镇、睢宁地区游击侦察活动,坚决阻击李、邱兵团之东援,保障主力围歼黄兵团之作战安全,该两纵统归四纵陶司令、郭政委指挥,其具体部署由陶郭决定之。 2.以九纵沿沐河两侧前进,担任包围新安镇及红花埠附近地区之敌(黄伯韬兵团部附四十四旅)任务,俟我围歼瓦窑地区之敌得手后,配合一、六、鲁中南纵围歼新安镇之敌。 3.以一、六纵队、鲁中南纵队(附特纵日式榴弹炮二个连及野炮三个连——其日榴二个连及野炮一个连附一纵,另野炮二个连附六纵)由本部直接指挥,担任围歼瓦窑地区之十三军主力。一纵经郯城、马头之间地区开进,应以主力首先由红花埠以西,杨家集、程家集以东之间,插至前后沙墩、底湖、候墩、东马港之线。背靠九纵,尔后由东向西配合六、鲁中南纵围歼瓦窑、程家集、马圩地区之六十三军生力。六纵经马头、重坊之间地区开进,应以主力沿杨家集、程家集(不含)以西沂河以东之间插至青石桥、大小新庄、松园、老庄、并以一部由马圩以南向东与一纵打通联系,由西向东及由南向北攻击,配合一、鲁纵围歼马圩、瓦窑、程家集地区之六十三军主力。鲁中南纵应以一部包围监视郯城之王洪九部,主力尾一纵之后跟进至瓦窑以北之杨家集地区,担任由北向南攻击。配合一、六纵围歼瓦窑、程家集、马圩地区之六十三军。一、六、鲁中南纵围歼瓦窑、程家集、马圩地区之六十三军作战,应力求速战速决,尔后即转兵东向,协同九纵围歼新安之敌。 4.苏北兵团之二、十二纵(欠三十四旅)并指挥王、张纵队(附特纵日式榴弹炮一个连,野炮四个连),

1939--1944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1939--1944年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 1939年国军战斗序列编列发布于1939年,这里的国军是指中华民国所属国民革命军。该战斗序列是中日战争爆发后,统治中国之中华民国政府为了迁都重庆后的持久抗战需要所编列的中国全境国军战斗序列,此序列大致沿用至1944年。 战斗序列列表 军事委员会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 o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卫立煌 ?作战地区:河南及安徽一部份 o第2集团军:孙连仲 o第40军庞炳勋(战区直辖) o第3集团军孙桐萱 o第76军李铁军(战区直辖) 兵力:12步兵师、1步兵旅、1骑兵师、1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及陕西一部份 o第14集团军:卫立煌 o第4集团军孙蔚如 o第5集团军曾万钟 o第9军郭寄峤(战区直辖) o第6集团军:杨爱源 o第7集团军傅作义 o第18集团军朱德 兵力:32步兵师、14步兵旅、5骑兵师、3骑兵旅,其他特种部队或地方部队在外 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为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福建 o第25集团军:陈仪 o第10集团军:刘建绪 o第32集团军:上官云相 o第23集团军:唐式遵 ?新编第四军叶挺(独立) ?共辖22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及游击部队。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张发奎 ?作战地区为两广方面 o第9集团军:吴奇伟 o第12集团军:余汉谋 o第16集团军:夏威 以上共辖18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不含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 ?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区为安徽西部湖北北部及河南南部 o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廖磊 o第33集团军:张自忠 o第11集团军:李品仙 o第22集团军:孙震 o第29集团军:王缵绪 以上共辖26个步兵师,1各骑兵师、不含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 ?司令长官朱邵良 ?作战地区为甘肃、青海及绥远一带 o第17集团军:马鸿逵 o第80军:孔令恂(独立) o第82军:马步芳(独立) o骑5军:马步青(独立) o第191师:杨德亮(独立) o骑2军:何柱国(独立) o新2军:鲁大昌

华东野战军(三野)战斗序列

华东野战军(三野)战斗序列 1947年第一季度,山东与华中我军进行统一整编,撤销山东军区、山东野战军和华中军区、华中野战军,组成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 华东军区以陈毅为司令员,饶漱石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司令员,黎玉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舒同为政治部主任,辖鲁南、鲁中、胶东、渤海、苏北、苏中等六个军区及滨海分区和东江纵队,共约 36.6万余人。 华东野战军以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粟裕任代理司令员兼代理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谭震林为副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参谋长,唐亮为政治部主任。 辖第1纵队(含第 1、第 2、第3师和独立师),叶飞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2纵队(含第 4、第 5、第6师),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第3纵队(含第 7、第 8、第9师),何以祥任司令员,丁秋生任政治委员;第4纵队(含第 10、第 11、第12师),陶勇任司令员,王集成任政治委员;第6纵队(含第 16、第 17、第18师),王必成任司令员,江渭清任政治委员;第7纵队(含第

19、第 20、第21师),成钧任司令员,赵启民任政治委员;第8纵队(含第 22、第 23、第24师),王建安任司令员,向明任政治委员;第9纵队(含第 25、第 26、第27师),许世友任司令员,林浩任政治委员;第10纵队(含第 28、第29师),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 特种兵纵队,陈锐霆任司令员,张潘任政治委员。 另外,原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改为第11纵队,兼苏中军区(辖第 31、第32旅和三个军分区),管文蔚任司令员,吉洛任政治委员;第10纵队与苏北军区一部合编成第12纵队,兼苏北军区(辖第 34、第35旅和三个军分区),陈庆先任司令员,曹荻秋任政治委员。整编后,华东野战军约有 27.5万余人(不包括第 11、第12纵队)。 华东野战军引向蒋管区战略方针1947年8月,遵照党中央关于将战争引向蒋管区的战略方针,中共华东野战军前委确定: 以第 1、第 3、第 4、第 6、第

淞沪会战(国军日军)作战序列

淞沪会战(国军日军)作战序列 淞沪会战国军作战序列(1937年9月23日~11月12日)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蒋介石(兼)副司令长官:顾祝同左翼军:总司令陈诚 第15集团军:罗卓英 第4军:吴奇伟 第18军:罗卓英(兼) 第39军:刘和鼎 第54军:霍揆彰 第73军:王东原 第74军:俞济时 第44师:萧之楚 第77师:罗霖 炮兵第16团第19集团军:薛岳第2军:李延年 第20军:杨森 第25军:万耀煌 第66军:叶肇 第69军:阮肇昌 第75军:周磊江防军:总司令刘兴 第15军团:刘兴(兼)

第57军:缪征流江阴要塞:司令许康镇江要塞:司令林显扬江苏省保安队炮兵第8团第11军团:上官云相 第33师:冯兴贤 第40师:刘培绪第12军团:张钫 第76师:张钫(兼) 第43军:郭汝栋 第144师:郭勋祺 第145师:饶国华 第146师:范绍曾 第147师:杨国祯 第148师:陈万仞炮兵第3团 炮兵第4团 重炮兵第10团中央军:总司令张治中、朱绍良第9集团军:朱绍良(兼)、香翰屏 第8军:黄杰 第71军:王敬久 第72军:孙元良 第78军:宋希濂淞沪警备司令部:杨虎上海保安总队:吉章简第21集团军:廖磊 第7军:周祖晃 第48军:韦云淞 第16师:彭松龄第17军团:胡宗南

第1军:胡宗南(兼) 第19师:李觉 第32师:王修身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第8集团军:张发奎(兼) 第28军:陶广 第67军:吴克仁 第55师:李崧山 第79师:陈安宝独立第45旅:张銮基炮兵第2旅:蔡忠笏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桂永清第10集团军:刘建绪 第45师:戴民权 第46师:戴嗣夏 第52师:卢兴荣预备第11师:胡达新编第34师:顾家齐独立第37旅:陈德法暂编第11旅:周燮卿暂编第12旅:李国钧暂编第13旅:杨永清空军:第1~第9大队淞沪会战日军作战序列(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 中国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 第3师团:藤田进中将 步兵第5旅团:片山理一郎少将 步兵第29旅团:上野勘一郎少将 骑兵第3联队:星上太郎中佐 野炮兵第3联队:武田精一大佐 工兵第3联队:中岛三栖夫大佐

国民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简称革命军、国军)是中国国民党在1925年师法当时苏联共产党军事制度后创设的一支主力重要军队,也是中华民国在北伐后到行宪前的国家武装力量,为中华民国国军的前身。 国民革命军建军之初,将领和军官均由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创设的黄埔军校所加以培养训练。国民政府发动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是主要的武装力量。1928年北伐完成后中国统一,国民政府定于一尊,国民革命军也被称为国民政府军,简称为“国军”、“国府军”,并同时效忠党与国家,期间历经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对内对外之战争。至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国民革命军改名为中华民国国军,成为完全效忠国家的武装力量。 创建国民革命军(8个军) 国民革命军未成立前,孙中山为首的南方政府倚靠南方军阀作为武力基础,但是在六一六事变后孙中山决定重新建立一批效忠于中国国民党思想的军事武力。为此,1924年在苏联支持下,孙中山在广州创立黄埔军校。面对这批非我族类的军队,当时盘据在广东省的各路军阀皆想尽方法欲加以排除,然而在1925年2月由黄埔军校培育出之军官团发动之东征成功击溃陈炯明为首的粤系军阀势力,国民党军系势力自此站稳脚步逐渐扩充。 1925年7月,护法政府于广州改组为国民政府,其军事最高领导组织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8月18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将辖下各地方军队名目取消,统一名为“国民革命军”,简称“国军”。由黄埔军校训练的军官组成的黄埔军校校军为第一军,军长蒋中正。“建国湘军”为第二军,“建国滇军”改为第三军,“建国粤军”为第四军,福军为第五军。初期的国民革命军依照苏联体制,在军、师两级设党代表及政治部。 虽然黄埔军校提供了一定军力让国民政府控制广州,但这几千人守省有余,要打垮其它军阀仍差距甚远,为了弥补军力差距国民政府不断以纳降改编的方式吸收各地的军事武力。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及吴铁城的“警卫军”、并和广东的“潮梅军”等合组为第六军,军长程潜。3月,收编广西新桂系军队为第七军,军长李宗仁。6月,湖南的唐生智因败于吴佩孚因而加入国民政府,部队改编为第八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号称八个军,总兵力约十万人。蒋中正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何应钦/缪斌;(二军)谭延闿/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李济深/廖干五;(五军)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刘文岛。 以上部队序列如下: 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原黄埔党军) 国民革命军第一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师 国民革命军第三师 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原建国湘军) 国民革命军第四师 国民革命军第五师 国民革命军第六师 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原建国滇军) 国民革命军第七师 国民革命军第八师

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3月25日青化砭之战 1947年4月14日羊马河之战 1947年5月蟠龙之战、 1947年8月20日沙家店之战 国民党重点进攻的计划国民党军队在全面进攻失败后,对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目的击断解放区的左、右臂;然后从东西夹击华北解放军主力,阻断华北解放军和东北解放军的联系,各个击破,最后出关占领东北。同时利用黄河为屏障,将解放军主力阻击在黄河以北,使战争始终在解放区内进行。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陕北作 战 1947年3月13日,国民党调集34个旅23万人大举进攻陕北解放区,企图3天占领延安,3个月内聚歼中共军队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逼解放军东渡黄河。当时,西北解放军只有2万余人,在南线阻击敌军7天7夜,大量杀伤敌人后,中共中央于3月19日主动撤出延安。之后西北野战军在延安东北青化砭全歼敌第31旅,取得了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战斗中的第一个重大胜利。4月12日,西北野战军又在羊马河地区歼敌4700余人,取得第二战的胜利。

羊马河战役后,西北野战军集中主力4个旅,于5月2日-4日,在蟠龙歼敌6700余人,之后又从5月21日至7月7日,进行了陇东战役和三边战役,歼敌4000余人,解放了边区西部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区。最后西北野战军于8月20日在米脂县沙家店歼敌第36师,并在追击作战中歼敌9000余人。至此,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彻底破产。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的山东作战 1947年4月,国民党军开始对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共出动24

个整编师60个旅,约45万人,在4个月内先后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三 次进攻,均被华东野战军粉碎。第一次攻势在4月下旬,华野进行了泰(安)蒙(阴)战役,歼敌4.5万。5月11日,敌军又发动第二次攻势,由临沂、泰安一线分三路北进,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将突进的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包围在孟良崮,15日发起总攻,经一天一夜激战,全歼敌整编74师。孟良崮战役共歼敌3.2万余人,打乱了敌军重点进攻山东的计划。 6月25日至7月中旬,敌人又调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 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治部主任罗荣桓 政治部副主任肖华 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陈士榘 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 参谋长卢绍武

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 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 第120师师长贺龙 政委关向应 副师长肖克 参谋长周士第 政治部主任甘泗琪 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 参谋长姚哲 政治部主任张平化 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 参谋长刘子奇 政治部主任袁任远 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 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 通讯营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政委张浩 副师长徐向前 参谋长倪志亮 副主任宋任穷 第385旅旅长王宏坤

副旅长王维舟 参谋长耿飙 第386旅旅长陈赓 副旅长陈再道 参谋长李聚奎 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 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 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 (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 (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38年1月) 军长叶挺 副军长项英 参谋长张云逸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副参谋长周子昆 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 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 副司令员傅秋涛 参谋长胡发坚 政治部主任刘炎

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 副司令员粟裕 参谋长罗忠毅 政治部主任王集成 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 参谋长赵凌波 政治部主任胡荣 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 参谋长胡维先 政治部主任肖望东 教导队 特务营 (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 (1941年3月) 代军长陈毅 政治委员刘少奇 副军长张云逸 参谋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二战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

德军的指挥序列和德军战斗序列 德军的指挥序列 一、德国武装力量统帅机构(1939—1945年) 元首、帝国总理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 党卫队指挥部领袖希姆莱(1939.1.6—1945.4.25) 国防军统帅部最高统帅希特勒 参谋长凯特尔元帅(1939.9.1—1945.5.8) 武器弹药部部长托特(1940.3.17—1942.2.8) 施佩尔(1942.2.9—1945.5.8) 国防部部长戈林帝国元帅(1939.8.30起) 二、战争初期国防军作战序列 国防军统帅部 元首和国防军最高统帅希特勒 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凯特尔元帅 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参谋长约德尔大将 国防处处长瓦利蒙特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 参谋长哈尔德中将 集团军群司令部 集团军司令部 军司令部 师 海军总司令部总司令雷德尔元帅 参谋长施尼温德 海军集群司令部

舰队司令 分舰队司令 海岸司令 潜艇舰队司令 驱逐舰舰队司令 鱼雷艇舰队司令 扫雷艇舰队司令 巡逻艇舰队司令 空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戈林帝国元帅 参谋长耶顺内克 航空队司令部 航空师 侦察机、战斗机、歼击机、驱逐机、俯冲轰炸机编队空军省分区司令部 三、1939年9月德国陆军战斗序列 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冯.布劳希奇元帅 参谋长哈尔德中将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龙德斯泰特大将 第8集团军总司令布拉斯科维茨上将 第10集团军总司令赖兴瑙上将 第14集团军总司令利斯特上将 第4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勒尔上将 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大将 第3集团军总司令屈希勒上将 第4集团军总司令克卢格上将 第l航空队(协同作战) 总司令凯塞林上将

北伐军的战斗序列

北伐军的战斗序列 总司令:蒋介石(保定速成学堂1期、08年入日本振武学校) 总参谋长:李济深(1909年保定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 总参谋长次长:白崇禧(保定3期) 总政治部主任:邓演达(保定6期) 前敌总指挥:唐生智(保定1期) 第一军:军长何应钦(09年入日本振武学校、日本士官学校27期步科),党代表缪斌,参谋长蒋伯诚;总预备队指挥部:指挥官王柏龄(保定速成1期),参谋长叶剑英 第二师:师长王伯龄(保定速成学堂1期),副师长王俊(日本士官学校14期),参谋长郭俊(保定6期) 第二师:师长刘峙(保定2期),党代表缪斌,参谋长胡树森 第三师:师长谭曙卿,副师长顾祝同(保定6期),代副党代表尤开运,参谋长赵启? 第十四师:师长轶裴,参谋长吴文献 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二期) 第二军:军长谭延?,党代表汪兆铭,副军长鲁涤平(湖南陆军兵目学堂),副党代表李富春(中共党员) 第四师:师长张辉瓒(湖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和08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党代表李六如(中共党员) 第五师:师长谭道源(03年入湖南陆军兵目学堂),党代表方维夏(中共党员) 第六师:师长戴岳(保定军校2期炮科),党代表肖劲光(中共党员) 教导师:师长陈嘉?,党代表石陶钧

第三军:军长朱培德(云南讲武堂三期),党代表朱克靖(中共党员),参谋长黄实 第七师:师长王钧,副师长张近德,参谋长厂式鼎 第八师:师长朱世贵(云南讲武堂七期),副师长杨?函,参谋长刘发良。 第九师:师长朱培德(兼),副师长顾德恒,参谋长李明杨 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党代表廖乾吾(中共党员),副军长陈可钰(广东将弁学堂第二期),参谋长邓演达(保定六期) 第十师:师长陈铭枢(保定一期),副师长蒋光鼐(保定一期),参谋长朱绍良(日本士官学校) 第十一师:师长陈济棠(广东陆军速成学校),副师长邓世增(广东陆军速成学校炮科),参谋长李扬敬(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步科、保定六期) 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16年武昌陆军第二军官预备学校),副师长朱晖日(保定六期),参谋长吴奇伟(保定六期) 第十三师:师长徐景唐(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三期),副师长陈章甫,参谋长李务滋 独立团:团长叶挺(中共党员) 第五军:军长李福林,党代表李朗如,参谋长刘敏 第十五师:师长李群,副师长林驹,参谋长何家瑞 第十六师:师长练炳章,副师长王若周,参谋长陈柱 第六军:军长程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六期),副党代表林伯渠(中共党员),参谋长唐蟒 第十七师:师长欧阳驹,党代表陈雁声,参谋长曾则生 第十八师:师长胡谦,党代表李隆建,副师长苏世安 第十九师:师长杨源俊,党代表张振武,副师长王邦吉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二野)战斗序列 中原野战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它是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129师及地方部队为基础,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基本简介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组编野战军的指示,1945年冬,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整编为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辖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等5个纵队。1946年6月底,以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的第三、第六、第七纵队和冀鲁豫军区主力一部,组成晋冀鲁豫野战军。1948 年5月,改称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1949 年2月,中原野战军编为第二野战军,辖第三、第四、第五 3个兵团。第三兵团辖第十、第十一、第十二军;第四兵团辖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军;第五兵团辖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军。 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晋冀鲁豫军区野战军1945年9~11月,先后取得了上党、邯郸战役的胜利;1946年 7月~1947 年5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又取得破击陇海路和定陶、鄄城、晋南、豫北等战役的胜利;1947年6月30日~1948年10月,又取得鲁南战役胜利,随即挺进大别山,进军豫西,与华北野战军密切协同,纵横驰骋于长江、淮河、黄河、汉水之间的广大地区,歼灭大量国民党军;1948年11月~ 1949年1月,与华东野战军一起,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基本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东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并肩发起了渡江战役,突破了西起湖口,东至江阴的国民党长江防线,解放了南昌

国军抗战时期各战区序列

【抗战时期的国民党战场各战区序列表】(1937—1938年)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 委员长蒋中正 参谋总长何应钦 1.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 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兼) 骑兵第14旅张占魁 第1集团军宋哲元 第53军万福麟 第77军冯治安 第181师石友三 第17师赵寿山 骑兵第3军郑大章 第68军刘汝明(直属) 第92军李仙洲(直属) 第106师沈克(直属) 第118师张砚田(直属)

新编第8师蒋在珍(直属) 新编第35师王劲哉(直属) 骑兵第4师王奇峰(直属) 以上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2.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 第3军曾万钟 第9军郭寄矫 第14军李默庵 第93军刘戡 第15军刘茂恩 第17军高桂滋 第19军王靖国 第47军李家钰 第61军陈长捷 第14军团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 第35军傅作义(兼)

新编第2师金宪章 骑兵第1军赵承绶 骑兵第2军何柱国 第18集团军朱德 第66师杜春沂(直属) 第71师郭宗汾(直属) 第33军孙楚(直属) 第34军杨澄源(直属) 以上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其他特种部队在外。 3.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作区:苏浙方面 兵力—— 第10集团军刘建绪 第28军陶广 第70军李觉 第79师陈安宝 暂13旅杨永清 宁波防守司令王皞南辖第一九四师陈德法 温台防守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一二旅李国均 第19集团军罗卓英

第18军罗卓英(兼) 第79军夏楚中 第25军万耀煌 第73军王东原 第23集团军唐式遵 第21军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潘文华 第23军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叶挺(直属) 独立第6旅周志群(直属) 游击总司令黄绍竑 以上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其他特种及游击部队在外。 4.第四战区: 司令长官:何应钦(兼) 作战地区:两广方面。 兵力—— 第12集团军余汉谋 第62军张逵 第63军张瑞贵 第64军李汉魂

盐城抗战史料收集整理

盐城抗战史料搜集整理 活动时间:2015年5月2日 史料来源:盐城新四军纪念馆 主题:新四军建军的背景 内容:新四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新四军是主要由项英创建的,实质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中共军事力量。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对日作战二万四千六百余次,毙伤日伪军二十九万三千七百名。对国民党顽固派作战三千二百次,毙、伤、俘顽军十四万三千余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红军的一部分成功突围,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指挥官顾祝同),并规定在苏北、皖南地区担任游击。 随后,经国民政府与中共中央协商,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兼政委,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周子昆为副参谋长,邓子恢为副主任。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江西南昌。后移至皖南歙县之岩寺。新四军下辖4个支队和1个特务营。全军共约1.03万人。新四军改编后,各支队随即相继开赴江南抗日前线。 新四军同八路军一样,也是左臂戴臂章,臂章正面为“N4A”三字(即为新四军的英文缩写),背面是部队番号及佩戴者姓名,八路军军服一般为土黄色或黄绿色,新四军一般为灰色军服。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双方战斗序列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中国共双方战斗序列 辽沈战役 中国国民党军 东北剿匪总司令卫立煌(国民党二级上将) 所属部队: 第一兵团(驻长春)司令:郑洞国,辖新编第7军和第60军。 新编第7军,军长李鸿——该军辖新编第38师、253师和290师 第60军,军长曾泽生——该军辖182师、265师和286师第八兵团(驻沈阳):司令周福成,辖第53军和第6军。 第53军,军长周福成——该军辖116师、130师和270师 第6军,军长罗又伦,后由赵家骧接任——该军辖第207师、195 师(后该师改隶第49军) 第九兵团(驻沈阳):司令廖耀湘,辖新编第1军、新编第3军、新编第6军、第49军、第71军和第52军以及骑兵司令部。 新编第1军,军长潘裕昆——该军辖新编第30师、50师和287师 新编第3军,军长龙天武——该军辖第14师、54师和292 师 新编第6军,军长李涛——该军辖新编第22师、169师和296师(后 改隶第52军) 第49军,军长郑庭笈——该军辖第79师和105师 第71军,军长向凤武——该军辖第87师和91师 第52军,军长刘玉章——该军辖第2师和25师 骑兵司令部,司令徐梁——辖骑兵第1、2、3旅 锦州指挥所(驻锦州):司令范汉杰,辖第六兵团、新编第5军和新编第8军,第54军一度归其指挥。 第六兵团:司令卢浚泉辖第93军和第184师。 第93军,军长盛家兴——该军辖第263师、264师和266师 新编第5军,军长刘云瀚——该军辖第26师、293师和284师 新编第8军,军长沈向奎——该军辖第288师、289师和88师 第54军,军长阙汉鶱——该军辖第8师、36师和198师 东北人民解放军 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在东北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司令部

南京保卫战国军序列

司令长官唐生智 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 参谋长周斓 副参谋长佘念慈 第71军军长王敬久 第87师师长沈发藻副师长陈颐鼎 第259旅旅长易安华 第260旅(原补充旅)旅长刘启雄 (下辖第××团团长谢家询) (下辖第××团团长蔡祺) 第261旅旅长陈颐鼎(兼) 副旅长孙天放 (下辖第521团团长郏国选) (下辖第522团团长不详) 第72军军长孙元良 第88师师长孙元良(兼) 参谋长张伯亭 第262旅旅长朱赤 (下辖第523团) (下辖第524团) 第264旅旅长高致嵩 (下辖第527团) (下辖第528团) 第74军军长俞济时 第51师师长王耀武 第151旅旅长周志道 (下辖第302团团长程智) (下辖第305团团长张灵甫) 第153旅旅长李天霞 (下辖第306团团长邱维达) (下辖第××团团长不详) 第58师师长冯圣法 第172旅旅长(不详) 第174旅旅长(不详) 第78军军长宋希濂 第36师师长宋希濂(兼) 第106旅旅长李志鹏 第108旅旅长刘英 补充旅旅长李钦若 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副总队长周振强参谋长邱清泉 第1旅旅长周振强(兼) (下辖第一团团长秦士铨)

(下辖第二团团长谢承瑞) 第2旅旅长胡启儒副旅长温祖铨参谋主任廖耀湘 (下辖第三团团长李西开) (下辖第六团团长刘子淑) 第3旅旅长马威龙(代) (下辖第四团团长睢友蔺) (下辖第五团团长马威龙) 直属炮兵团团长不详 直属骑兵团团长王翰卿 直属兵工团团长杨厚灿 直属军士团团长吴曙青 第66军军长叶肇参谋长黄植南 第159师师长谭邃副师长罗策群 第475旅旅长林伟俦 第477旅旅长司徒非 第160师师长叶肇(兼) 第478旅旅长喻英奇 第480旅旅长(不详) 副旅长莫福如 第83军军长邓龙光参谋长陈文 第154师师长巫剑雄参谋长张驰 第××旅旅长(不详) 第××旅旅长(不详) 第156师师长李江参谋长姚中英 第468旅旅长黄世途 第××旅旅长(不详) 第2军团军团长徐源泉 第41师师长丁治磐 第121旅旅长张习崇 第123旅旅长芮勤学 第48师师长徐继武 第142旅旅长(不详) 第144旅旅长郭浚 (下辖第287团团长赵我华) (下辖第288团团长曹毅) 江防军军长刘兴 第57军军长缪流 第112师师长霍守义 第334旅旅长马万珍 第336旅旅长李德明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战斗序列

国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战斗序列(1937年8月) 总指揮部(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 司令部:秘书长舒同 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副处长闫揆要 作战科:科长黄鹄显(罗舜初) 情报科:科长袁晓轩 通备科:科长杨梅生 机要科:科长黄友风(孙开楚) 副官处:处长唐延杰,副处长余忠良 炮兵主任武亭 政治处:主任李文楷 政治部: 宣教部:部长陆定一,副部长黄镇 组织部:部长黄克诚(谭甫仁) 组织科长王平,干部科长李信,青年科长王宗槐 敌工部:部长周桓(蔡乾) 保卫部:部长杨奇清 地工部:部长傅钟 民运部:部长傅钟,副部长唐天际 军法处:处长吴溉之 总务处:处长年合成 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谢今古 兵站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周玉成 卫生部:部长姬鹏飞 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张平凯 特务团(原红軍前敌总指挥部特务团): 团长韦杰,政委邱创成 一营: 二营: 三营: 后方留守处: 主任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 第115师(原红1軍团指挥机关) 师长:林彪(抗几軍政大学校长、前红1軍团軍团长)副师长:聂荣臻(红1軍团政委)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政训处副主任肖华 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李雪三 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情报科:科长苏静 侦察科:科长李作鹏(胡云生)

机要科:科长刘彬 管理科:科长肖鸣 政训处:组织部:部长李子芳 宣传部:部长肖向荣(周炎一) 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 敌工部:部长石新安 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 炮兵营: 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 连指导员蔡顺礼 工兵营:营长王耀南 辎重营: 教导大队:大队长陈士榘(孙毅) 后方留守处:主任陈先瑞 独立团(原红1軍团1师) 团长杨成武(红1軍团1师师长兼政委)参谋长熊伯涛(红1軍团1师参谋长)政训处主任罗元发一营(红1軍团1师1团): 营长曾宝堂,副营长袁升平,教导员张文松 二营(红1軍团1师13团): 营长季光顺,副营长肖思明,教导员张襄国 三营红1軍团1师3团): 营长黄寿发,副营长邱蔚,教导员李水清 笫343旅(原红1軍团) 旅长陳光(红1軍团代軍团长)副旅长周建屏(曾任红軍軍长)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上将)) 第685团(原红1軍团2师) 团长黄永胜(上将)(杨德志(上将))副团长邓华(上将)(陈正湘,肖远玖)参谋长彭明治政训处主任邓华(兼)副主任呉法宪 一营(原红1軍团2师4团): 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教导员李士才,特派员王东保(少将) 二营(原红1軍团2师5团): 营长曾国华,副营长王麓水(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 三营(原红1軍团2师6团): 营长梁兴初(中将),副营长周长胜 连长:龙宗义,曾贤生,周志辉,匡斌,龙书金,潭端志,王志华,齐丁根, 指导员:陈德,杨俊生 笫686团(原红1軍团4师、前红3軍团彭德怀部队部队) 团长李天佑(红1軍团4师师长、上将)副团长杨勇(红1軍团4师政委、上将)参谋长彭雄 政训处主任舒同,(符竹庭)政训处副主任欧阳毅 一营(原红1軍团4师10团): 营长徐德操(张仁初),副营长戴润生

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

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通令,对全军的组织编制、番号作了统一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野战部队的纵队改称军,军以上设兵团、野战军两级,军以下各级一般按三三制编组。1949年1月15日,中央军委决定各野战军改为按序数排列,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淮海战役结束后,第三野战军转入整训,2月9日实施统一整编,部队编成4个兵团、15个军、1个特种兵纵队,以及教导师等。司令员陈毅,政治委员陈毅(兼),副司令员粟裕,第一副政治委员谭震林,第二副政治委员粟裕(兼),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唐亮,政治部副主任钟期光;后勤部部长刘瑞龙,政治委员刘瑞龙(兼)。 教导师1949年2月组建,师长冯文华,政治委员卢富贵,副政治委员汪大漠,政治部主任汪大漠(兼)。 特种兵纵队(兼炮兵司令部)司令员陈锐霆,政治委员张凯,副政治委员刘述周,参谋长叶超,政治部主任俞新华,副参谋长董尧卿。 一、第七兵团 1949年1月22日由原山东兵团改称,辖4个军。司令员王建安,政治委员谭启龙,副政治委员姬鹏飞,参谋长李迎希,政治部主任姬鹏飞(兼),副参谋长陈铁君。 第二十一军1949年1月由原第二纵队改称,辖3个师。军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康志强,副军长高志荣,参谋长吴咏湘,政治部主任邓逸凡。 第六十一师由原第四师改称。师长胡炜,政治委员王静敏,副师长叶太清,参谋长李挽伦,政治部主任李清泉。 第六十二师由原第五师改称。师长周纯麟,政治委员周世忠,副师长沙风,参谋长姜仕安,政治部主任宋治民。 第六十三师由原第六师改称。师长吴华夺,政治委员谢锡玉,副师长闻盛森,参谋长李光军,政治部主任王绍渊。 第二十二军1949年2月由原第三纵队改称,辖3个师。军长孙继先,政治委员丁秋生,副军长彭德清,参谋长来光祖,政治部主任刘春。 第六十四师1949年2月16日由原第八师第二十四团和胶东军区南海独立团编成。师长马冠三(代),政治委员李荆山,政治部主任李明刚。 第六十五师由原第八师改称。师长陈士法,政治委员王六生,副政治委员陈德先,参谋长毕庆堂,政治部主任王良恩。 第六十六师由原第九师改称。师长谢斌,政治委员刘伟,副师长王明礼,参谋长石一宸,政治部主任王崇礼。 第二十三军1949年1月28日由原第四纵队改称,辖3个师。军长陶勇,政治委员卢胜,副军长梅嘉生,副政治委员刘文学,参谋长梅嘉生(兼),政治部主任谢云晖,政治部副主任符确坚。 第六十七师由原第十师改称。师长杜屏,政治委员李彬山,副师长黄胜,参谋长刘春山,政治部主任谭成章。 第六十八师由原第十一师改称。师长张云龙,政治委员陈茂辉,参谋长曾旦生,政治部主任陈绍海。 第六十九师由原第十二师改称。师长谭知耕,政治委员伍洪祥,副师长余光茂,参谋长陈桂昌,政治部主任梁竹吉。

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战斗序列

中国国民革命军五大主力各时期战斗序列国民革命军第18军 1930——1931 军长陈诚 第11师师长陈诚罗卓英 第14师师长陈诚(兼)周至柔 1931——1933 第11师师长罗卓英肖乾黄维 第14师师长周至柔霍揆章 第43师师长刘绍先 第52师师长李明 第52师师长陈时骥 1933——1937 军长陈诚罗卓英 第11师师长黄维 第14师师长霍揆章 第43师师长邹洪李士林 第67师师长傅仲芳 第94师师长李树森 第97师师长孔令恂 第98师师长夏楚中 第99师师长郭思演

军长罗卓英黄维 第11师师长彭善 第67师师长李树森黄维 第60师师长陈沛1938——1940 军长彭善 第11师师长彭善叶佩高方靖第43师师长金德洋 第67师师长莫与硕(调第三战区)新编第23师师长盛逢尧1940——1943 军长彭善方天 第11师师长方靖胡琏 第18师师长罗广文 第199师师长宋瑞珂1943——1944 军长罗广文 第11师师长胡琏 第18师师长覃道善 第55师师长武泉远 独立工兵第36营营长李凤标

军长胡琏 第11师师长刘云瀚杨伯涛 第18师师长覃道善 第118师师长戴朴1948——1948年底 军长杨伯涛 第11师师长王元直 第49师师长何竹本 第118师师长尹钟岳 国民革命军第74军 1937-1939 军长俞济时 第51师师长王耀武 第58师师长俞济时(兼)冯圣法1939-1940 军长俞济时王耀武 第51师师长王耀武李天霞 第57师师长施中诚余程万 第58师师长冯圣法陈式正1940-1941 军长王耀武

第51师师长李天霞 第57师师长余程万 第58师师长廖龄奇张灵甫1941-1944 军长王耀武 第51师师长李天霞周志道第57师师长余程万 第58师师长张灵甫 1944-1945 军长施中诚 第51师师长周志道 第57师师长李琰 第58师师长张灵甫蔡仁杰1946-1947 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第51旅旅长陈传均 第57旅旅长陈嘘云 第58旅旅长卢醒 国民革命军第5军 1939-1941 军长杜聿明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

国军战斗序列

国军战斗序列(全) 1938年1月国军战场各战区序列表 ★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参谋总长何应钦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域:平汉路方面 兵力:第一集团军宋哲元部、第二十集团军商震部及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五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二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域:陕西方面 兵力:南路前敌卫立煌部、北路前敌傅作义部、第十八集团军朱德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兵力:第十集团军刘建绪部、第十九集团军罗卓英部、第二十三集团军唐式遵部、第二十八集团军潘文华部、游击总司令黄绍雄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四个步兵师、六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何应钦 作战地域:广东、广西方面 兵力:第十二集团军余汉谋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九个步兵师、二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 作战地域:津浦路方面 兵力:第三集团军于学忠部、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第二十二集团军邓锡侯部、第二十七集团军杨森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二十七个步兵师、三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副司令长官朱绍良 作战地域:甘肃、宁夏、青海方面

兵力:第十七集团军马鸿逵部、东北挺进军马占山部及战区直辖部队,共计五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五个骑兵师、四个独立骑兵旅及特种部队。 ☆武汉卫戍司令部:总司令陈诚 兵力:第二军李延年部、第四十九军刘多筌部、第五十四军霍揆彰部、第六十军卢汉部、第七十五军周垒部及卫戍总司令部直辖部队,共计十四个步兵师、一个独立步兵旅及特种部队。 ☆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 兵力:第十一军团毛炳文部、第十七军团胡宗南部、第二十一军团邓宝珊部及行营直辖部队,共计十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三个骑兵师及特种部队。 ☆福建绥靖公署:主任陈仪 兵力:共计二个步兵师、四个独立步兵旅及其他部队。 ☆军事委员会直辖部队: 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第八集团军张发奎部、第二十六集团军徐源泉部、第二十军团汤恩伯部,共计十七个步兵师,此外尚有后方整训部队二十六个步兵师,担任后方警备任务的十四个步兵师、七个独立步兵旅。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 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 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 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 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 军委秘书长:杨尚昆 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 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 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 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 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 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 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 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 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参谋长:叶剑英 副参谋长:左权 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 总政副主任:邓小平 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 总部秘书长:舒同 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 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 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 主席:毛泽东 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 副校长:罗瑞卿 教育长:刘亚楼 政治部主任:傅钟 副主任:张际春 训练部部长:陈伯钧 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 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 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 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 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 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 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

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 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 书记:朱德 副书记:彭德怀 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 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 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 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 参谋长:周昆 政训处主任:罗荣桓 副主任:肖华 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 侦察科科长:苏静 管理科科长:石新安 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 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 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 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 副部长:谷广善 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 旅长:陈光 副旅长:周建屏 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 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 副团长:邓华 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 副团长:杨勇 政训处主任:符竹庭 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 旅长:徐海东 副旅长:黄克诚 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 政训处主任:崔田民 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 副团长:韩振纪 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 副团长:田守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