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来源: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4t、2.20t、0.56t、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策略和第三种策略都不足取,只有第二种策略比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承受力较小但又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多年谈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终于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到2000年使发达国家的GHG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上。1997年第二次公约缔约国会议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候,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GHG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的GHG排放目前尚不受限制。

二、需要采取的行动(略)

为招待稳妥的预防性策略和目标方案,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科学研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三、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到的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的策略手段主要有行政控制、征收碳税、排放许可证交易、清洁发展机制和技术措施等手段。

1.行政控制

行政手段是命令-控制型的。就是首先制定GHG排放量的控制标准,然后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污染者达到标准。目前的环境政策都是以命令-控制模式为基础的。行政管理意味着为初始的排污者设定一些必须遵循的目标。控制包括监测、监理和惩罚。这种手段既能直接有效,也可能产生两个方面的低效率,即管理者为获取污染者是否已遵从命令的信息,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由于污染者可以采取难易程度不同的方式来消除污染,他就可能只注意用花费最少方法而不注重消除污染源,以致造成治标不治本的后果,这种手段也不能迫使企业寻求新技术,因为该手段本身是以可得到现有最佳技术为基础的。

2.征收碳税

征收碳税是一种基础于市场的刺激手段,是污染税的一种。污染税是根据污染者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对其征税,它通过增大工业成本,使工业界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发生改变,或直接向那些使用污染商品的消费者征税。征收碳税的目的,在于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征税的具体办法是根据所烧燃料的含碳量对其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收税。因此,对煤炭的征税率比对石油的征税率要高,对石油又比对天然气高。征收碳税将会引导以含C量相对较低的燃料取代含碳量较高的燃料;以不含C的其他能源如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取代含C能源。碳税属于刺激性税收而不是敛财性税收,其本质在于鼓励那些能够获得免税的行为。因为征收碳税具有系统而持续的刺激作用,能促使GHG排放者去研究开发新技术来削减排放量,以便减轻其税赋负担。

有一种方案认为,征收碳税如进行国际性管理,对每个国家确定相同的税率,然后将碳税收入根据某种方法予以返还。这样,每个国家就会采取行动使其纳税总额及防治费用最小化。这是一种理想的做法,实施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而且可能成为一些发达国家控制国际能源市场及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途径。虽然其研究还在进行中,但应持极为谨慎的态度。

3.许可证交易

排放许可证交易也是一种基于市场的刺激手段。这种办法需要首先确定一个可接受的GHG总的排放水平,然后据此给各排放者签发排放许可证。至于如何签发初始排放许可证,一个流行的办法就是以过去的排放水平为基础,根据过去的排放量来确定排污权。一旦初始分配完成,污染者就可以自由交易其排污权了。这种可交易性是许可证制度的特色,因为它可以使污染者达到法规要求排放量的成本降低。一般情况下,消除污染代价较低廉的企业,将自己的排污许可证卖给消除污染代价高的企业,是有利可图的。因为该企业出卖许可证的价格要超过其目前必须承担的消除污染费用。而消除污染代价高的企业购买许可证的价格比自行消除污染的费用要低,所以对它也是有利的。因此,交易双方都可以从许可证交易中获益。由于许可证发放的总数没有改变,所以总的环境标准便能得到保障。这种交易不仅发生于不同的污染者之间,也可发生在同一污染者的不同污染源之间,其效果仍然相同。因为该企业将通过对治理成本低的污染源进行控制并将许可证转让给治理成本高的污染源而获益。一些国家和研究人员提出,对于GHG的排放控制来说,这种制度能使各国之间进行许可证交易,而且可以在不损害总排放目标的条件下获得净收益。但目前对此并没有达成共识。

4.清洁发展机制

清洁发展机制是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技术、管理、政策、法规为手段,通过对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全过程的排污审计,筛选并实施污染防治,以消除和减少经济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达到防治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双重目的的综合措施。它要求对生产工艺和产品不断运用一体化的预防性环境战略以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在生产工艺方面,清洁发展包括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消除有毒原材料,并在一切排放物和废物离开制作过程之前削减其数量和毒性。对于产品,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即从原材料提取到产品

的最终处置,减少其各种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建立清洁发展机制是控制各种温室气候排放的一项根据措施。

5.技术措施

能源获取和使用技术的开发和进步,在控制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大气污染等方面,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影响。在能源获取技术领域,那些生产非矿物燃料能源的技术,为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风险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尽管许多这类技术尚处于早期开发阶段。在能源使用技术领域、技术的革新和进步,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集约程度和减轻环境污染负荷,也有巨大潜力和作用。各种GHG排放控制技术的开发,应与各产业部门自身的技术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对工业、民用、交通农业等部门的终端节能技术,先进的能源转换技术,能源替代技术,以及减排其他温气气体如甲烷的技术,应予特别重视。

四、几点讨论

就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而实施削减GHG排放量的长期策略而言,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策略的有效性,即如何对人类福利水平的降低影响最小;二是如何使所花费用和所取得的效益在不同国家间的公平分配问题。

第一个问题涉及如何设定有效指标。比较明确的是,为各国制定统一的指标,会使有些国家比其他国家付出更多的调整费用;而为每个国家设定不同的指标,将能降低为实现全球GHG削减目标所需的总费用。由于气候变暖的程度是GHG累积量的函数,而不是排放量的函数,所以给GHG排放设定每年削减量指标,可能是缺乏费用有效性的。因此,如果GHG累积量没有超过安全水平,就应该允许各国灵活选择降低排放量的速度,而不必固定每年的削减百分率。但是,这样做很可能导致各国把承诺的削减任务都推迟到最后期限,以致最后使削减要求落空。为此,需要建立一种保证机制,促使有责任减排的国家遵守自己作出的削减承诺。

第二个问题是全球大气对GHG承受能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如果按目前各国的GHG 排放水平规定统一的削减百分率,将明显对发达国家有利,国灰发达国家人均排放二氧化碳或GHG的数量一般都高出发展中国家的好几倍。同样,如果按收入分配削减指标,就会出现平分削减责任的情况,也是有利于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因此,比较切实的方法,应该是按人口分配削减指标。这样,既体现了地球上每个人对大气资源拥有相同的权利,也不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总之,不论采取何种分配方案,都必须考虑过去的排放量积累,既明确已经出现的GHG主要排放者或温室效应的主要责任者。发达国家对造成全球气候变化负有主要责任同时也拥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能力,因此在防止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应做出特殊的贡献,率先在国内采取行动,限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应向为保护全球气候变化和适应这种变化造成额外负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资金,并建立相应的技术转让机制,以最优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

全球气候变化与世界气候 作业时间:月日 (2020四川成都实验学校模拟)读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1~2题。 1.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属于() 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甲、乙两地气温数值大小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和洋流B.风带和洋流 C.纬度和风带D.地形和纬度 答案:1.B 2.A解析第1题,甲、乙两地均雨热不同期,且最冷月均温在0 ℃到15 ℃之间,为地中海气候,选B项。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海拔高于乙地,且甲地位于南美洲西部,受秘鲁寒流影响;而乙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不受寒流影响。因此,无论最低气温还是最高气温,都是甲地明显低于乙地,选A项。 (2020甘肃武威六中模拟)下图为局部气压带、风带模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D.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4.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答案:3.C 4.D解析第3题,0°~10°位于赤道附近,受热多,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带,受其影响,易形成降水;30°~40°位于副热带,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带,受其影响,不易形成降水;南半球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左偏转形成东南风,因此图中10°~20°、20°~30°均盛行东南风,干燥,选C项。第4题,图中M位于30°~40°之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若位于大陆西岸,易形成地中海气候,夏季(该地为南半球,1月份前后为夏季)降水少,因此D项正确。 (2020广东广州质检)2016年12月,我国首颗全球CO2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这将使我国初步形成监测全球大气CO2浓度的能力。卫星监测结果表明:CO2浓度全球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夏季最低,最大季节变化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大陆地区;在半球分布上,春季、冬季和秋季北半球CO2浓度都高于南半球,而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世界气候变化问题分析报告 [摘要]: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不可再 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本文综合分析了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和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缓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现状,原因,影响,对策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剧烈增长,矿质燃料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导致大气中CO2、CH4、O3、氟氯烃化合物等温室气体剧增,全球气候发生变化。气候变化正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各种自然和生物系统,如冰川退缩、永久冻土层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洪水、暴风雪、土地干旱、森林火灾、物种变异和濒临灭绝、饥荒和疾病以及中高纬度地区生长季延长,影响到物种分布区域,生物种群结构与多样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等,气候变化超越了国界,危及所有的生灵,包括人类自身。 一、全球气候变化现状 1、气温变化 观测记录和研究结果表明,自l861年以来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20世纪升高了大约0.6℃左右。就全球而言,20世纪90年代是自1861年以来最暖的10年,1998年则是自l861年以来最暖的1年。近百年的全球温度仪器测量记录还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最主要的增暖发生在1910-1945年和1976-2000年期间。观测资料显示,1951-1989年全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0.04℃的速率上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自1987年以来出现了持续14年的异常偏暖,最暖的1998年偏暖1.4℃。这一变暖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美国宇航局公布了两测绘地图(如图1、2),显示了的全球气温变化,并指出未来地球温度将继续升高。自2000年至2011年,全球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十年(如图2)。就中国而言,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西部增温最显著,而且冬季比其他季节增温明显,晚上增温比白天明显。

全球变暖带给我们的思考

全球暖化问题的反思 摘要:借纪录片《An Inconvenient Truth》阐述了全球变暖的严峻现实,提出全球变暖这一课题。指出近年全球变暖的现状,提出了影响全球变暖的两大原因,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列出全球变暖的十大灾害及可能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特别针对中国依凭发展现状提出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同时认为全球变暖应对不仅仅是政府职责,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关键词:全球暖化;温室气体;节能环保 前言 《An Inconvenient Truth》。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用铁一样冰冷坚硬的事实带给人们震撼。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录。无需任何高深的理解力,每一个人都能被它唤起最深层的担忧和恐惧。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的电影使用的是最单调老土的手法——戈尔的学术性演讲,其中戈尔提到很多内容——比如温度曲线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的关系,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灾变临界点的模拟预测,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电影中戈尔像一个执著的传道者,向世人警示人类末日的危险。 正文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正是全球变暖带给人们最直观的感受。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的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自从全球变暖这一现象被观测到,就不断有人怀着各种目的提出置疑或者淡化它的严重性。如果说以前的争论还算学术之争,到现在就几乎全是出于学术之外的目的,就像基督教反对进化论一样,可以理解,这种言论在美国一向都不缺市场。更何况,美国的民主政治,不过就是政客们玩的游戏,他们拿着国家甚至人类的利益作为竞选的筹码。而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全球变暖已经是人类命运的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上的重大问题之一。那么是什么造成的,如何应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自西方工业化以来,世界人口在 (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急剧地增长,人类在日益强大的大规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模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大量开垦耕地、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掠夺与毁坏森林资源,大量地燃烧化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工原料,释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致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使大气成分发生变化,导致了全球气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候日趋变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目前,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个全球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关于全球气高的

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上升。 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目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今年8月份前,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CCTV报道,由于气候变暖的影响,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米。祁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连山冰川缩减危及河西走廊:近年来,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祁连山冰川融化比上个世纪70年代减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少了大约10亿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区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的雪线正以年均米的速度上升。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专家分析,冰川退缩,雪线上升除自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然气候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人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口膨胀,超载超牧,过度开垦,乱砍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 破坏的主要因素。 滥伐,滥采地下水有关。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 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

全球变暖带来的思考

全球变暖带来的思考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得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与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与居住环境。 面对全球变暖的可怕后果,人们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球变暖的含义尚处于一知半解状态。有许多人并不关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事,什么全球变暖、海平面升高。 近年冬季反常的气候,引起了世界舆论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让人们突然感觉到,异常气候的频频出现,使人类处于危险之中,原以为可以驾驭自然界的人类开始坐立不安。气候变暖究竟给人类带来什么祸害?一是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二是天灾威胁加重:热带风暴与飓风的次数与强度都可能增加。三是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复存在。四是夏天热浪频现: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

数将增加3至8倍。五是生物链被打乱: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迁入地与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六是传染病肆虐:许多通过昆虫、食物与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七是经济发展蒙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60年代的40亿美元飙升至290亿美元,人类正在遭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困扰,这已成为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 造成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人类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对全球变暖科学理解的加深,人类对全球变暖的意识正逐步增强,气候变暖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并威胁人类安全。我们对此再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了。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子孙后代着想,我们都应该积极应对,寻求行之有效的对策。古人尚有“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何况是21世纪的我们。 气候变暖虽然人类无法左右,但它毕竟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果地球上的人类都在大力削减污染物的排放,并能利用各种方式降低能耗,推广能源新技术,就可影响局部地区以至整个地球的变化,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发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其实可从许多小事做起,比如坐飞机时少拿份报纸,开车时不带非必需的东西等等。温室气体减排,关系地球上每一个人的生存环境,这些小事虽小,但大家都应该“勿以善小而不为”。 应对全球变暖,人类该如何发展,才能让气候灾难的预警化险为夷?毋庸置疑,只有改变发展观,学会与自然与谐相处,维护人类赖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过程和方法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3、国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做的事情(文件,措施,实际目标) 4、以前、现在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 5、存在分歧的地方 6、最新的研究数据的来源 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两个作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气候的变化不仅取决于大气内部的状态和行为,而且还取决于与大气有明显相互作用的海洋、冰雪圈、陆地表面和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系统。人类活动不仅对局部地区的区域式气候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到全球气候。这正是当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因素是矿物质的燃烧和森林的毁坏。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只占全球很小的一部分,可能这一小部分的变化可能就会引起CO2和CH4的巨大变化。 从科学的角度看,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涉及 5大科学问题,即: 气候变化的基本科学事实与证据,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机理,气候变

化的影响,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简言之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应基于对事实、机理、影响、预测和策略这五大科学问题的清楚认识。其中,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与观测证据包括气候系统主要要素(如气温、降水量、海平面、雪盖和冰盖的变化等) 的变化趋势、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概率的变化等;气候变化的机理(原因) 包括自然和人为驱动因子的变化及其所引发正负反馈过程与相互作用,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率 ,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相互作用等;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对资源与业(农、林、牧、渔、水) 的影响,发生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等;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主要包括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重大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影响的预测等;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包括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2个主要方面。 2、国际上应对它都出台了什么纲领性文件和组织 1988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通过《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4年3月生效。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缔约国第二次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2002年第八次缔约方大会通过的《德里宣言》。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出到90年代未使发达国家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是:稳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温室气体的来源: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5.34t、2.20t、0.56t、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用效益分析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每一种策略和第三种策略都不足取,只有第二种策略比较符合大多数国家的情况,特别是那些承受力较小但又可能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 通过多年谈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终于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到2000年使发达国家的GHG排放量控制在1990年的水平上。1997年第二次公约缔约国会议又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规定了6种受控温室气候,明确了各发达国家削减GHG排放量的比例,并且允许发达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履约的行动。发展中国家的GHG排放目前尚不受限制。 二、需要采取的行动(略) 为招待稳妥的预防性策略和目标方案,需要加强信息收集和科学研究,大力提高能源效率,并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三、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提到的及一些国家采用的控制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全球气候变化》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 2.4节 四川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蒋李军课程标准: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⑴根据图表,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 ⑵阅读图表资料,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⑶根据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阅读图2.28、图2.29,归纳不同时间尺度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规律,培养读图、析图能力。 ⑵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提高资料整理分析的能力,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讨论和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态度 ⑵渗透环境教育和情感教育,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具有人文关怀和国际视野的人。 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教材的顺序是: ⑴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出不同时间尺度下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以阅读的形式解释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⑵图文结合案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以“活动”的形式预测其它可能影响。 ⑶以角色模拟的形式说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以“活动”的形式分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 2、教学顺序,先由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的例子来设置悬念,激发学生认识的欲望,探究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推测其可能影响,最后寻找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

近百年来全球年平均气温的变化 【板书】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组讨论】 阅读教材P47,据图2.29-2.30讨论: 1、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CO2含量变化之间有什么相关性? 3、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板书】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概论

全球气候变化概论 全球气候变化含义: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气候发生过显著的变化。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在当前人类习以为常的状态。地球的温度是由太阳辐射照到地球表面的速率和吸热后的地球将红外辐射线散发到空间的速率决定的。从长期来看,地球从太阳吸收的能量必须同地球及大气层向外散发的辐射能相平衡。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氟利昂等,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球的长波辐射。因此,这类气体有类似温室的效应,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吸收长波辐射并再反射回地球,从而减少向外层空间的能量净排放,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将变得热起来,这就是"温室效应"。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已经发现近30种,其中二氧化碳起重要的作用,甲烷、氟利昂和氧化亚氮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从长期气候数据比较来看,在气温和二氧化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温室气体增加产生的气候变暖问题。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 自然界本身排放着各种温室气体,也在吸收或分解它们。在地球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变化是很缓慢的,处于一种循环过程。碳循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元素的自然循环过程,大气和陆生植被,大气和海洋表层植物及浮游生物每年都发生大量的碳交换。从天然森林来看,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排放基本是平衡的。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土地利用形态,特别是工业革命后,大量森林植被迅速砍伐一空,化石燃料使用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应不断增加。 从全球来看,从1975年到1995年,能源生产就增长了50%,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应有了巨大增长。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消耗了全世界所生产的大部分化石燃料,其二氧化碳累积排放量达到了惊人的水平,如到90年代初,美国累积排放量达到近1700亿吨,欧盟达到近1200亿吨,前苏联达到近1100亿吨。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美国是世界上头号排放大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前苏联解体后,中国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一个国家。但从人均排放量和累计排放量而言,发展中国家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人为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趋势,主要取决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技术进步、能效提高、节能、各种能源相对价格等众多因素的变化趋势。几个国际著名能源机构--国际能源局、美国能源部和世界能源理事会,根据经济增长和能源需求的不同情景,提出了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各种可能趋势。到下一世纪中叶,发达国家仍将是大气中累积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主要责任者。当然,如果世界各国采取更加适合环境要求的经济和能源发展战略,二氧化碳排放

全球气候变化

2.4全球气候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认识全球气候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并呈现一定的变化周期。 2.举例说明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人类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知识梳理】 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2.全球变暖的具体对策 1.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 2.温室气体是指大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成分,不仅仅指二氧化碳,另外还有水汽、臭氧、甲烷、氟氯烃化合物等。其共同特点是能够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其中对人类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3.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但冰川融化不会使淡水资源更加充沛。事实上,冰川融化的水基本上都流入海洋或被蒸发,很难转化为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再加上全球变暖使世界各地的蒸发量普遍增加,从而使得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更加缺乏。

【直击高考】: (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图7 (1)选择图6和图7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 (2)据图6和图7,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 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1.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变大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海陆火山活 洋地动太阳活 动自然变 率温气土城室 溶地 市气利体胶用化生命期(年) 50-200 12-17 120 1 3."3 500?种类 二氧化碳(CO2) 甲烷(CH4) 氧化亚氮(N2O)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化碳(PFCS) 六氟化硫(SF6)及其它增温效应(%) 63

154117温室气体的 化石能源燃烧活动(二氧化碳等) 化石能源开采过程(二氧化碳和甲烷) 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 农业和畜牧业(甲烷) 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 土地利用变化(二氧化碳) 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和目标 一、策略和目标的选择 温室效应具有很强的滞后特性。在科学家们研究的基础上,UNIPCC将各种假设条件组合成四种方案,然后对各方案下的GHG排放量及21世纪的地球温度变化作了预测: 方案1:按目前GHG增长速度排放,不作任何控制。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3。方案2:停止砍伐森林、用天然气代替煤和采取能源保护措施。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2。方案3:逐步实施日益严格的削减GHG排放量措施,以及用可再生能源取代矿物燃料。结果每10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 0."1。方案4:与方案3内容相同,只是比它削减和取代的程度更高而已。结果气候变暖趋势将最终趋于稳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预测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在这些变化的地区分布方面。对于方案1而言,不同纬度地区,夏季和冬季的温度变化都有所不同,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撒哈拉和地中海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制定适当的控制策略,既是必要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国际上在制定这些政策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如下各项因素: 一是气候变暖在全国或地区间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损失是不同的,有的甚至会产生效益;二是各国对GHG的排放量负有不同的责任,如1988年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5.34t、 2."20t、 0."56t、 0."20t;三是直接削减排放量与采取适应性的预防投资这两种策略,其相对费用和效益的国家间分布不尽相同,应对严重依赖矿物燃料的国家采取特殊的政策;四是由于行动和效果之间的时滞是长期的,变化与结果之间又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策略的选择要考虑风险因素。 要作出正确的策略选择,必须首先对减缓气候变暖的相对费用和效益作出估计。一般而言,防止气候变暖的费用随着GHG削减量的提高和削减速度的加快而增加。可接受的变暖水平可以通过比较费用与效益的方法,将现在做出的牺牲同未来获得的效益相权衡来确定。 对于是否采取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行动以及采取什么样的行动,科学家们大致提出三种策略: 第一种策略主张“等着瞧”,现在什么都不要做。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有许多确定性的因素,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其他证据,那么现在采取行动可能是徒劳的。尽管现在什么也不做的策略似乎更应受到谴责,但它可能有助于将来找到更好的费用有效的解决办法,最终必须做出的决策会因信息更完备而提高了决策的质量。可是,什么也不做会增强损害性变暖效应,决策迟延可能会造成代价更高的损失。第二种策略主张执行稳妥的预防性策略,虽然会增加一些费用,但可降低将来采取措施的费用。第三种策略主张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稳定或降低GHG总排放量,当然这比前两种办法费用都高。从对控制GHG排放的费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应对措施

气候变化及我国的应对措施探讨本文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全球气候变化是全世界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摘要提出了我国应对金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若干建议和总结了引起气候变化的成因,的科学背景,对策。对策成因:气候变化关键词引言 0 气候变化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学科问题,而日渐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重大社会问题。全这一变化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社会活球气候正在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国际社会加快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推进《公,世纪21动,不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入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履行的步伐。随着《京都议定书》的实施以及气候变化问题谈判进如何认在这样一个新的政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承担减限排的潜在压力,程的加快,识我国面临的形势,从而提出应对策略,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气候变化的现状 1 再次确认了全球气候变(2007)次评估报告4第(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称,目74.0年前相比,全球平均气温已经升高了100年止,与2005化事实: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过万年中任何一段时期都高,1前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比过去月,全球地表温度更是打4~1年2007%。35万年中任何时候都高,比工业革命前高65去℃。因为人为加剧的温室效应,1年以来的所有记录,平均气温比往年上升了1880破了自地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近年来,世界风暴、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次数明显增加,

异常的暴雨、降雪和严酷的热浪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频现。变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中国近百年的气候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8"C.0~5.0势基本一致:一是近百年来,中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增暖速率为每1.1年变暖尤其明显,地表气温年均升高50平均值,近℃,22.0年50突出体现在冬季增温、连续出现全国性暖冬和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二是近而区域降水变化波动六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都呈下降趋势,年来中国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华北大部分地区、西北东部和东北地毫米。9.2年减少10较大。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20---40年减少10区降水量平均每华南与西南地区降水明显其中华北地区最为明显;毫米,年来,中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频50毫米。三是近60~20年增加10增加,平均每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面积扩大,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5.2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50加重,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四是近毫米,五是中国山地冰川海岸带的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灾害更明显。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加速趋势。中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中国21快速退缩,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气候变化将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如不能有效应对,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还将进一步加剧。社会经济发展也将受粮食安全等危机,人类健康、人类社会将面临水资源短缺、复的影响,年来的50次评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气候变化概况及成因 --------------《大气环境学》专题报告 曾华化学化工学院 151130004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温室气体的不断 排放,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日渐突出,由自然活动正常调配的气温,逐渐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20世纪暖期可能成为千年来最强的暖期,与此同时其他气候要素,如降雨等,都受到或大或小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极大的影响了地球环境,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概况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随逐年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导致后期的冷年相对于之前的暖期,平均气温也有提升,冰川消融加快,等温线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位移,植物开花期提前等都从一定程度佐证了气候变暖的事实。降雨量虽无明显的提升,但降雨的时空间分布已有较大改变,与此同时,统计数据显示,虽然有些地区的降雨量有下降趋势,但全球总体降雨量仍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它气候状况也有改变,如厄尔尼洛现象异常增加,热浪增加等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全球气温升高,降雨增加,已经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其成因复杂多变,但人类活动的影响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各种温室气体的含量从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增加则是这一现象背后极为影响深远的一个因素。 2.气温升高 2.1气温升高的表现 气温的下降、回收和波动本是自然的正常过程,在近千年的气温变化中有着明显的由暖到冷再回暖的过程,在近百年的尺度中也有着类似的过程,而从20世纪末到现在似乎正处在这样一个气温回收的阶段,我们无法肯定这样的过程究竟是自然起主导作用还是人类活动引导着这一过程的发生,但我们了解到这一过程似乎有着更为显著的特征,以至于我们认为这一次回暖或许是近千年来最强的,包括: 1.根据仪器观测,全球平均气温20世纪上升了0.6℃,21 世纪初的5 a 又 上升了0.1℃。 2.对1700种生物的研究发现,在20世纪后半叶,每10 a 向极区扩展6 km, 向高山抬升6 m,为1950-1995 年地面等温线扩展速度的2 倍。如果只分 析最近30 a(1975-2005年),等温线扩展的速度达到40 km/10 a。 3.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41.5℃,破139年来的记录。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质疑的思考

全球气候变暖”及其质疑的思考 这是我自己写的, 不一定很对,大家可以看看 自1988年IPCC 成立以来,先后四次发布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全球变暖 的看法似乎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最近几年各种新的问题发现以及包括今年极寒 天气的出现,使得不少人开始质疑全球变暖,并且抛出了阴谋论,这其中有经济 学家,也有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 先看看经济学家对全球变暖的质疑。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于 2月10 日在其新浪博客上撰文《极寒天气揭穿西方全球气候变暖谎言》 。纵观全文,主 要表达了对全球变暖的质疑,认为当前气温是稳定的,甚至他还担心会变冷,此 外还认为造成气候变化的主因非温室气体而是太阳黑子, 即人类不是影响气候变 化的主因。总结郎咸平教授的质疑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人类生产排放 的CO2只占自然界中很少一部分,其最大来源是海洋。其二,冰芯数据被提取 并绘成的图表中,气温先达到峰值而 CO2含量在800年后才达到峰值。他认为 是温度影响了 CO2在大海中的溶解能力。其三,公元 11世纪到14世纪也曾出 现很热的一段时期。其四,“气候门”表明有人为篡改数据的可能。其五,今年 中国北方和欧洲极寒天气的出现。 我们再来看看全球十六位科学家联合对全球变暖说提出的质疑。在 16位科 学家共同署名的文章中,我并没要找到大量反驳全球变暖的证据。但有一条很关 键,即文中提到对气候变暖论挑战最大的事实也许是, 迄今为止全球气候已有十 多年未呈变暖趋势了,这是直接证据。而另外一条只能算间接证据就是他们认为 某些政客为了自身利益夸大全球变暖。 虽然我并非一名研究者,但也愿意在自己文章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看法,先 说说CO2含量到底有没有影响全球气候。我们首先看一下图 3-8很明显自1900 年以后快速增长这是过去一 千年不曾发生的,而且人类 工业革命恰巧是在那个时间 段发生的,国际上对由人类 生产生活所造成的 CO2含 量增加早有定论。所以郎咸 平教授第一个理由站不住 脚。与此联系较为密切的的 第二条理由也有问题,郎教 授认为是温度影响了 CO2 在大海中的溶解能力,原因 是从统计图表上看气温先达 到峰值而CO2含量之后才 达到峰值,而其中的时间跨 度是800年。我认为这也是 站不住脚的我们可以比较上 下两幅图,下图是全球温度 异常情况。我们看到过去 1200 130Q :砸去1十堆九亂中二匕啸渥屢妁燮临-所商it 料甲自南桂不St 1 {康谏:JPCC.沖対、 ft h POO 1 940 J 9CID L 0*00 Yeur f 1O 4尊 £ 1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经历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变化专题练习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2012·安徽示范校联考)第十六届亚运会于2010年在中国广州举行,开幕时间为2010年11月12日。回答1~2题。 1.读下图,其中符合广州气候特点的是() 2.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份举办,从气象的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广州11月份严寒干燥,雷雨天气少B.广州11月份降水较多,气候湿润 C.广州11月份秋高气爽,气候宜人D.广州11月份高温少雨,适于观赛读图,完成3~4题。

世界不同地点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图 3.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4.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2011·四川文综,7~9)下表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5~7题。 5.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度附近

6.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7.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2012·海淀模拟)读右图,回答8~10题。 8.图中所表达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A.洪涝灾害 B.全球变暖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9.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度开采矿产资源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10.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A.全球各纬度河流径流量增加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2012·泉州模拟)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产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全球变暖带给我们的思考

摘要:借纪录片《》阐述了全球变暖地严峻现实,提出全球变暖这一课题.指出近年全球变暖地现状,提出了影响全球变暖地两大原因,进一步探讨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地影响.列出全球变暖地十大灾害及可能对人类造成地危害.特别针对中国依凭发展现状提出应对全球变暖地对策.同时认为全球变暖应对不仅仅是政府职责,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地意识. 关键词:全球暖化;温室气体;节能环保 前言 《》.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地电影用铁一样冰冷坚硬地事实带给人们震撼.这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警示录.无需任何高深地理解力,每一个人都能被它唤起最深层地担忧和恐惧.这部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地电影使用地是最单调老土地手法——戈尔地学术性演讲,其中戈尔提到很多内容——比如温度曲线和二氧化碳浓度曲线地关系,对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及灾变临界点地模拟预测,以及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电影中戈尔像一个执著地传道者,向世人警示人类末日地危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正文 近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升高, 原本凉爽地秋天现在几乎要到月下旬才开始,月份最热地天居然达到了度以上,这正是全球变暖带给人们最直观地感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随着人类高科技发展进程越来越快,科学随之产生地副作用逐渐体现出来,全球变暖就是一个例子. 自从全球变暖这一现象被观测到,就不断有人怀着各种目地提出置疑或者淡化它地严重性.如果说以前地争论还算学术之争,到现在就几乎全是出于学术之外地目地,就像基督教反对进化论一样,可以理解,这种言论在美国一向都不缺市场.更何况,美国地民主政治,不过就是政客们玩地游戏,他们拿着国家甚至人类地利益作为竞选地筹码.而从来没有被意识到全球变暖已经是人类命运地问题.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人类地短视和自大,或许真地像很多美国电影里想象地那样,大难临头还浑然不知,一帮自以为是地精英们还在为鸡毛蒜皮争论不休,而发出警告地“先知”却往往遭到误解和打压,直到一切都无法挽回.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几十年来,全球变暖地证据在不断积累,越来越多地学者对此坚信不疑,并且对它地后果作了仔细地研究.戈尔地演讲中已经把关键地问题说得很清楚,这都是几十年来科学家研究地真实结果.而最新地数据发现,事实甚至比预计地更可怕.由于冰川融化是个急剧地正反馈效应,极地冰川融化地速度超过预言地两倍.以这样地速度下去,不出年,光是格林兰岛地冰川融化就能让海平面上升米,而不是预计地米.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全球变暖概述 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近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地看为上升趋势.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年前上升了℃.导致全球变暖地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地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地可见光具有高度地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地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地吸收性,也就是常说地“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为了阻止全球变暖趋势,年联合国专门制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于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约热内卢签署生效.依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同意在年之前将他们释放到大气层地二氧化碳及其它“温室气体”地排放量降至年时地水平.另外,这些每年地二氧化碳合计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地国家还同意将相关技术和信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地这些技术和信息有助于后者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地各种挑战.截止年月,已有个国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全球变暖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