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古代文学——论元杂剧

古代文学——论元杂剧

论元杂剧

摘要:元杂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其发展中经过了萌芽、兴盛、衰退的历程。从元杂剧的发展历程来看,杂剧大致形成于蒙古灭金时期,在其随后的发展中,伴随着蒙元帝国的建立和发展,元杂剧的勃然兴起与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文人群体更是息息相关。到元代晚期,元杂剧日渐走向衰微,北杂剧与南戏交汇,戏曲艺术随着杂剧的衰微与蜕变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关键词:元杂剧;兴盛;衰落;历程

一、引言

元杂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在其发展中经过了萌芽、兴盛、衰退的历程。随着元杂剧的兴衰及其对后世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历代学者关于元杂剧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戏曲研究的开拓者——王国维先生就曾高度赞扬元杂剧,称其为“一代之绝作”“中国最自然之文学”。研究元杂剧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戏曲发展史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二、元杂剧的起点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着萌芽、成长、兴盛、衰落的发展规律。对元杂剧的兴衰史的研究与探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其起点的时限。

早在明代初期,朱权《太和正音谱》,就说是元代关汉卿“初为杂剧之始”。无可否认,关汉卿对元杂剧的兴盛和发展,曾有过杰出的贡献,但说他始创元杂剧,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关汉卿是元代初期的杂剧作家,到这时,元杂剧已渐兴盛起来了,而在这之前,还应该有个萌芽成长的过程,决不会突然一下子兴盛起来。而在明人所修的《元史》中,把元灭南宋、统一全国作为元朝的起点,这显然也不能取作元杂剧发展史的开端,因为元杂剧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早在蒙古灭金与南宋对峙时期即已进入了兴起和发展阶段。

直至清代,王国维最先注意到朝代更替与艺术自身发展之间并非同步,在其《宋元戏曲史·元剧之时地》中,他将蒙古灭金、占有中原的元太宗六年(1234)作为元杂剧的起点。以此为始,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元杂剧经历了134年的兴衰历程。其后。持此观点的学者渐多,因此,对于元杂剧的起点,一般都是从蒙古灭金(1234)算起,没有太大的争议。

三、元杂剧的兴盛

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考》中评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之小说……此可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作为“一代之文学”

之元曲的元杂剧,在13世纪中叶,伴随着蒙元帝国的建立而勃

然兴起,也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继的一大奇迹。作为特定时期的文艺现象,对其兴盛发展的内部外部原因的探究是近代以来文史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历代学者亦是见仁见智,各立学说,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达成诸多的共识。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文人群体是元杂剧的兴盛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支配力量。

(一)元代社会经济与元杂剧的兴盛

元杂剧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性文艺样式,其兴盛必依赖

于相对繁荣的社会经济条件。这一点,在明清以迄近代的文学界和史学界,有着大致相近的看法。早在明代嘉靖年间,李开先就曾指出:“元不戍边,赋税轻而衣食足,衣食足而歌咏作”。20世纪初叶以来,绝大多数研究者都肯定元代经济尤其是城镇

商业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元代经济繁荣的具体状况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经济繁荣

对元杂剧的成熟和勃兴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并为元杂剧的兴盛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和群众基础。具体来说,一方面表现为“演出场所和观众数目的众多,舞台设备、道具、服装的改进,剧本的要求,特别是演员剧作家大都集中于城市”。另一方面,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传统的诗词歌赋或茶肆的清唱歌吟变得单调枯燥,索然无味,已经不能适应生活在都市环境中的商贾、市民的审美需要。由此,戏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便在元代这一

特定的土壤上应运而生,并在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剧作家的不断创造下迅速兴盛发展起来。

(二)元蒙政治文化与元杂剧的兴盛

元代蒙古大帝国是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并存的特殊社会历史条件下的建立并壮大起来的。学者们在蒙元王朝的政治举措对元杂剧的兴盛所带来的影响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近代学者张大新在其著述《二十世纪元代杂剧研究》中提出三种意见:一是“喜好提倡说”,二是“高压统治说”,三是“放任自由说”。然综合各家之说,宽松灵活的元蒙文化政策给予了元杂剧相对自由的精神空间,为其兴盛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同比于宋代统治者和儒教汉族而言,元代时期的封建统治和思想控制相对薄弱,蒙古贵族也更注重军事和武力的统治,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与灵活。虽然元朝史料记载的法令律录是文网森严的,但元代官吏对于“妄撰词曲”的律令则是一种“宽严相济,以宽为主”的态度,对于元杂剧的发展并未起到实质性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元金民族对歌舞有着深切的喜爱,对于这些来自草原外族的征服者,与其去领会典雅而古典的中原艺术文化,还不如观赏民众通俗易懂的戏剧俗乐。元代统治阶级对于戏剧艺术的倡导和重视助成了中国北方通俗音乐趋于繁盛的气运,且诱导金院本的盛行与元杂剧的改进与兴盛。

(三)元代文人群体与元杂剧的兴盛

关于元杂剧的兴盛缘由的探讨最不可忽略的就是剧本的创作者。学术界关于元代杂剧作家群体对元杂剧的兴盛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已取得基本一致的意见。构成元杂剧的作家队伍主要是数量众多的“沦入社会底层的落魄书生”这一独特的阶层。这批在空前的民族动乱中沉沦的市井的失意文人失去了科举这条入仕之路,经历过抗争求索、流放颓废、沉沦失落的心理演变过程后,转而编撰杂剧,流连往返于勾栏瓦肆之间,一方面元杂剧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谋生之路;另一方面,他们也借由创作杂剧宣泄时代郁愤,使他们的创作蕴含作家的社会使命感,迎来了元杂剧的兴盛时代。

四、元杂剧的衰落与蜕变

元杂剧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体式,在历经萌芽、发展,兴盛

繁荣,到达制高点之后,要么蜕变革新,要么就注定会逐步走向衰落,这是艺术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到元代晚期,元杂剧日渐走向衰微,北杂剧与南戏交汇,戏曲艺术随着杂剧的衰微与蜕变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一)元杂剧衰微的表现与原因

关于元杂剧后期的衰落表现,顾学颉《元明杂剧》归纳为“作家和作品数量上的减退”和“作品质量上的降低”。具体表现在:一是优秀杂剧作家、作品大量减少,创作杂剧的文人变少,剧本的整体质量大不如从前。二是作品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大为降低,杂剧题材较前狭窄,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远不如前期宽广。三是

杂剧演出活动范围变得狭隘,日益成为宫廷、藩府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联系越来越疏远,也失去了广大的群众基础作为支持。

论及元杂剧衰落的原因,学者吕薇芬《元代后期杂剧的衰微

及其原因》认为,一是在统治者的倡导下,杂剧的学道味和头巾气渐渐地重了,产生了不少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作品;二是随着元代统治的巩固,对知识分子的态度有所改变,仁宗皇庆二年下诏实行科举,开辟了一条进仕之路,使士人们埋头经书、受束于儒道统,致使士人群体逐渐脱离人民,作品也日渐失去战斗精神。综合各家学说,元杂剧衰微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首先,随着蒙元统治者的汉化程度的提高,封建统治的加强,教化意识得到强化甚至达到膨胀程度,超过了文艺对教化功能的负载程度,以致教化功能失范。其次,北剧南迁,使元杂剧失去了繁荣的土壤,在与南方戏曲的磨合兼容中个性消磨,逐渐失去了曾经的群众意识。再次,专业剧作家退出舞台并转向仕途,观众审美趣味的改变,演员素质的降低等等,最终导致了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失衡,元杂剧也因此走向衰微。

(二)元杂剧的蜕变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杂剧南移与南戏并行的结果是促

进戏曲的蜕变,明代传奇的兴盛正式建立在元代杂剧和南戏的发展基础之上的。以现存的剧目为依据,深入分析可概括出元代晚期剧坛存在三种倾向:一是杂剧作家中有意宣传封建道德;一是

适应观众需要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一是杂剧与南戏的合流。这些也预示着中国戏剧学随着元杂剧的盛极而衰到最后蜕变而日

渐兴起。

五、结语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历史上各种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金灭北宋、元灭金的过程,同时是北方人民反抗女真贵族、蒙古贵族的过程。元初,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没有恢复科举制度,中下层文人的仕进道路受阻,生活窘迫,部分文人和民间艺人结合,组成书会,把自己的才能贡献给杂剧的创作。元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为杂剧的兴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适应统治阶级宴乐和广大市民的文化要求,元杂剧这一综合性艺术形式便在在观众的热烈追捧和剧作家的不断创造下

迅速兴盛发展起来。到元代后期,由于统治阶级封建教化的加强、在北剧南迁中的磨合等原因,元杂剧走向衰退之路,逐渐与南戏交汇,促使戏曲艺术步入下一个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 刘荫柏.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评论[J].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04)

[2] 奚海著.元杂剧论[M].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3] 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4] 吴玉琴,武秋丽. 谈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03)

[5] 杜桂萍.论元代文人在杂剧兴衰中的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1997(02)

[6] 尚作运. 元杂剧兴盛原因之我见[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7] 赵艳艳.浅论元杂剧繁荣之内因[J].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3)

[8] 云峰.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