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全仗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对于刚迈进中专学校校门的学生来讲,入学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适应,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个人的角色,才能为今后的学校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才能成功地度过中专学习阶段。

1.社会角色

人的适应性实际上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作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但部分新生却并不具备这种适应性。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失落。产生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失去目标而带来的精神苦闷,或是由于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如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生容易想家、想念亲友等。二是失望。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产生失望的主要原因,如有些新生因没有被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或专业录取,而带着一种失望和沮丧的情绪走进学校。失落和失望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同学们对新的学习生活感到不适应,由此产生了郁闷和困惑。

中专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中转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基本是直接指向走入社会。因此,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中专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也许我站的位置比很多同龄人的都低,但是我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接近蓝天!”新生们要要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建议新同学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和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的方案。

2. 奋斗目标

我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会发现存在着两类差距。一类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弥补赶上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口语表达上的问题。学习、掌握知识是将来开创事业的必要基础,人际交往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与周围人有差别,一定要想办法缩短这种差距,但要允许自己有逐渐改善的过程。很多同学想在短期内弥补并超过其他人,这种期望是非常不现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把它解决掉?这就意味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变现状,同时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与周围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差距。

第二类差距是其他能力方面的,如果这种差距能被赶上,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赶不

上也无伤大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指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学校是个大集体,集体里每人都具备许多优点,包括你在内,在某一方面赶不上别人没是很正常的,我们应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具体问题上,用不着为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徒伤脑筋。

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在承认与别人有差距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自信心,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事事都超过别人。我们要心悦诚服地看待别人的优势,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彼之长补已之短。而不能耿耿于怀。每个人都有在某方面不如人的权力。

一年级的新生要在充分剖析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式,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这就叫做生涯设计。一个人的人生线是由自己描绘的,同样的起点,却不一定有同样的终点。如果你不愿意留下终生的遗憾,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设定出适合自已的奋斗目标。

另外,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3.生活

(1)生活环境

适应包括方方面面,首先是适应新的校园环境,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同学们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新的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所以新同学首先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在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自己消除陌生感,这样有利于新生角色的转变。寝室生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中专的管理制度和中学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奖学金评定、宿舍管理和饮食服务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这也会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不适应。要能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第二课堂活动。

新同学也要适应学校外的社会环境,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意味着踏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上商店买东西、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悉。

另外新生还应该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

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不要盲目攀比。

(2)生活方式

中专生活和中学生活相比,无论生活方式、习惯还是生活范围都有明显的不同。适应中专生活就是要调整和改变原来的习惯,由依赖到自理、由被动到主动。

中学时代,学生们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立能力比较差。进入中专后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都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和判断。当然也有部分新生由于长期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之中,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只强调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却不知道如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新生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以后就明显的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初来乍到一个与家乡情况完全不同的地区学习和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不适应。

4.交往

作为社会的人,应该懂得交往,善于交往。古人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一定的交往技巧是我们在整个社会生存的基础条件,有很多新生,他们害怕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力重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交往互相了解,逐步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

(1)师生交往

新的师生关系比起中学时代将变得非常离散,现在教学多的是大班额教学,因此任课教师不可能像中小学老师那样抽出很多时间与同学交往,大多数同学也已经习惯中学时期教师主动的方式,在和老师的交往上比较被动,偶尔有交往的机会,实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那种老师跟在身边的密切照料一去不返了。同学们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同学们若能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钦慕,无疑将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增强自己的学业技能。

有些学生因为以往一些不好的师生交往的体验,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认为老师管得太严,觉得不自由。其实,严,正是老师爱学生的表现,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的。在课间或课后建议同学们多和老师们沟通,有时候教师的人生经验比教学内容更能帮助我们成长。

(2)同学交往

在中专里的人际关系比中学时更为复杂。中学同学之间生活习惯相同,语言相通,又一门心思准备升学考试,使交往比较单纯。中专学校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由于班级和宿舍

的同学都分别来自全省各地的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贫困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里的想法和困难不愿也不知找谁诉说,经常感到孤独,思念家人,留恋中学的一切。此外交往知识和技巧的欠缺,也是造成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所以,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在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要求其他人。比如,你不能不顾别人在看书或休息,就大放歌曲。对于关系到他人利益时,彼此之间最好形成一种共同的约束,大家必须遵守。这个规矩可能跟原来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但也得遵守。这就是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强加给别人,否则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原则,重在相互协调,不断地调适,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服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在不断的调适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跟各种不同的人保持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在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中要注意的一点。

同学交往还要正确看待同学间的小摩擦或冲突。首先,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因为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环境,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处事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达到完全一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来看待这种摩擦和冲突。大部分同学都不可能故意要跟谁过不去,只是有时说话的方式不当,或者是一时的不理智才出现矛盾。因此,同学之间是能够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和解。同学间大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所以作为一个具有成人意识的人应该也能够主动的去和解。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相反也正表明了你本人的高风亮节,宽阔的胸怀,也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

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一段迷茫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过程,它既是成长道路的起点,也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点。因此,积极地适应中专的学习生活是同学们进入学后的首要目标。我相信,尽管大家还不太熟悉大学这个环境,但不适应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接受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大学生怎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一.前言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如此,人生亦然。作为一名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自己的人生已经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目前大学生找工作,面临职业选择问题。选对了方向,走对了路,一路顺风,春风得意,步步高升;选错了方向,走错了路,步履维艰,事事不顺,事业难成。歌德曾说过:“垃圾就是放错位置的人。”作为一名大学生就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就得利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特别是在当今就业困难的形势下,更需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人生的方向,走出人生的关键一步。 二、自我分析 也许认识自己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件事了,所以人要花一辈子时间去认清自己,摸索自己。大学时光,匆匆而过,很关键的一件事就是要找准定位,发现自己的能力潜在处,然后伺机而发。我很理性,做事之前都会考虑事情的变故以及自己的做法是否妥当,寻求最佳的方案。同时富有正义感,做事说一不二,为人正值稳重。最重要的是本人对法律知识很感兴趣,尤其是对案件具有较强的敏感度。本人喜欢推理,喜欢对一些法律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尽管水平有限,但是激情颇高。同时做事细心谨慎,精益求精,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当然金吴足赤,人无完人。本人缺陷也很多,譬如有时不够自信,办事偶尔会犹豫,想法过于复杂,不喜欢在众

人面前说话等等。 三、职业选项 1、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国家司法机关 最近几年,国家通过司法考试招收国家的人数在逐年增加,但与逐年增加的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还很少,同时考试难度很大,录取率较低,出现众人过“独木桥”的局面。但是只要认真准备,充满信心,考取公务员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2、步入社会做完整的法律人 受大环境的影响,现在的律师事务所在找人的时候,如果应聘者没有通过司法考试,不能给他们带来案源,他们通常是不考虑的。但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有案源的恐怕只是很少一部分。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应该怎么样撬开律师事务所的大门呢?在我国仍然有一些律师事务所是通过办好每件案件来吸引案源的。法律毕业生应该找这样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在很多人眼里,律师是个看起来很美的职业:丰厚,衣食无忧。所以,当律师成了大部分法律毕业生共同的选择。 3、从事科学教研工作 在科学教研工作的好处是稳定,生活有规律。但是,法学毕业生有机会还是步入社会比较好。在现实社会中,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对社会生活了解不够多,科研和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精品文档]

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心理和谐的教育理念,以教育部颁发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方法和意识教育,推进全校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促进《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加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二、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和心理品质,提高全体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增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三、教育任务 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发展性教育为主导,以心理辅导和咨询为辅助,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学生由于心理失衡而引发过激行为和伤害事故,培养适应广东社会需要的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四、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提倡“以生为本、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保护隐私”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坚持“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预防与矫治相结合,教师科学辅导与学生主动参与相结合、助人与自助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主,以团体心理辅导和个别咨询为辅,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建立起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 (三)把握心理健康的教育特点,多渠道、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 1.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尤其是需要班主任教师的参与,全体教师分工负责,做到班级管理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专业教学渗透、教育活动渗透和家庭教育渗透,做到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跟进。 2.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为主,辅之主题班会课、心理教育活动课、学科教学渗透课、专题讲座、心理训练、游戏辅导、个别咨询与团体辅导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 3.采用“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为主,个别心理危机干预为辅”的教育方式,预防和减少学生心理失衡出现过激行为。 五、工作措施 (一)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培训 组织全校中职学校心理健康师资培训,2009年重点组织《心理健康》课任课教师全员培训。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范畴。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分为“A证”、“B证”两级培训。 1.“A证”师资培训 (1)“A证”师资培训课程(授课12天,连作业共120课时) 人的问题——咨询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工作目标 心理危机干预的策略与技术 中职学生行为与情绪障碍的识别与干预

论文青少心理发展与教育

论文青少心理发展与教 育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浅谈“问题”中职学生 姜靖 (银川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750101) 摘要:本文通过对问题进行表述继而引出问题学生的含义,在对问题学生含义进行分析时指出中职学生中所具有的问题学生,并叙述问题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形成因素,列举出因素后,对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找到解决办法。 关键字:问题学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德育 正文: 中职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一直以来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中职学生为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可是我们在看到这些的光芒时却很少有人去反省,中职生在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职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尚处在青春期,正是人格发展和健全的关键时刻,所以除了关注中职生的技术技能成长时更应该关注他们内心的成长。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大纲中提到,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党爱国、拥有梦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成为敬业爱岗、诚信友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众所周知,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只有成绩差的学生最后才会选择上中职学校,所以由此就有一个现象,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比较爱捣乱比较容易出岔子,学生整体而言存在诸多问题,对于中职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一大难题。 一、什么是问题 2001年6月25日《北京青年报》在一则报道中提出,在我国当时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之众的青少年被当时的评价标准划入了“差生”行列。而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法国、十个瑞士、一百个卢森堡的人口。有的研究认为,学业不良学生在所有学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为8%——12%。揭示问题学生的内涵,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问题。英国心理学家茱莉娅贝里曼等人曾指出:“什么样的幼稚举动预示着可能存在某种行为异常,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与关注心理问题是否表现出某种能够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如何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面临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就业,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进步的节奏逐渐加快,社会对人才的复合性和适应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到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应学的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想狭隘,灵活性、创新性欠佳,动手能力较差,加之大学校园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刚进入社会时,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够;社会实践中表现出动手能力不足及社会责任感不强;人际交往存在较大的障碍,团结意识薄弱;认知能力较差,不能正确的评价自我和他人等等。综合起来,就是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差。这一现实的存在,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际,往往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感到陌生、茫然、恐慌和不知所措,以致难以适应工作环境 因此在这里我想强调适应社会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既要承担个体生活上的角色,又要扮演社会中的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推动变化下已经进进信息时代,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对每一个社会人提出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把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与当代世界的状况,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2、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担负着继续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3、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完善 心理学把每个人一贯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称为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会对大学生的行动乃至整个一生的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个性是在大学生的一系列熟悉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渐渐熟悉社会、感受社会、应对社会生活中所碰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这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外部条件,也是个性发展的基本过程。另一方面,只有具备完善的个性,大学生才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 4、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假如一个大学生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与同伴脱离交往,或者被同伴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发生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了独占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他们一般求知欲看和探索欲看强猎冬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日俱增,遇事喜欢独立思 考和判定,不愿盲从别人的意见,情绪反映强烈、易冲动,遇事有持续而深刻的情感体验。正由于大学生具有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轻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题目。在生活、学习顺利时,往往眉飞色舞、趾高气扬,碰到挫折就轻易一蹶不振,情绪陷进长时间的忧郁、苦闷、消极、自卑。大学生心理的这种两极性,很轻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从少年到青年初期的中职阶段,被人赞叹为“青春年华”,那是个无忧无虑的年华。但是人们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青年期面临着心理发展的狂风暴雨,是一个危险期和困难期。正如教育家杜威说的:“十几岁的阶段是人生根本上左右为难的阶段,他们要生长,要成熟,还要安全。” 一、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中职学生,是指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15、16至17、18岁之间。从大多数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年龄发展阶段的最佳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 由于中职阶段心理发展的优势和各种矛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在智能方面,中职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很迅速。主要表现在推理能力已达到成熟水平,但辨证推理尚未完全成熟。由于经验不足,他们往往变为有成见与不客观的思考者,喜欢与人作不成熟的辩论,对各种抽象的原则如公平、正义、牺牲、忠心等常做出不成熟的批判。 在自我意识方面,水平有多方面提高。如自我评价水平,开始愈来愈多地从具体评价转向抽象评价。初中时能注意到自己的躯体发育状况或某些行为特点,到中职阶段更多的寻找自己的个性特征。有些学生不仅不断改善自己的身体素质,还注意自己心理素质的完善。 在情绪方面,明显不同于儿童期的外露、易变、冲动、肤浅这些特点。常处于一种无名的烦恼中,情绪常激动着,不能理智的控制。由各种不适应造成的内在紧张状态,引起各不相同的行为。此时女学生常爱哭泣,男学生常表示忧郁的沉默、冷淡、顶牛、暴怒,故意损毁东西,歇斯底里的哭泣、沮丧等。此时的中职生的行为都伴有情绪色彩,他们自己的思想、文字和行动都有一种情绪的基础,并以为别人的态度或行动也有情绪的意义。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赞许和亲热,他们实在很希望受人注意,但却表示着躲避或憎恨别人的注意,似乎不屑一顾,故意装出对别人的注意漠不关心的样子,因为他们害怕所期望的注意不能实现。在精神需求方面,中职生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各项课外兴趣爱好很少单纯地做为游戏、闲玩,而是有目的地追求,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过渡。如阅读方面,对科技书、哲理书、修养书则有了兴趣,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社会今后负有的责任,能理解和领会一些学习活动本身的社会价值。 在社会行为方面,亲子关系逐渐松懈。其所接触的社会,由家庭发展到较大的社会方面去,此时他们对家庭生活渐感单调,父母的约束也失去效力,在价值观上与父辈出现不同的认识(代沟);中职生们常常愿意参加一二个兴趣相投的团体,如择友得当,可养成各种社会品格,反之就非常危险。有些过度受保护的学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有时急于谋求独立自主,甚至对忠告公然反抗,或采取极端的行为。中职生对同性朋友,能互诉衷肠,毫不保留,这些忠信的交换、友情的安慰非常有益;对于异性交往发生兴趣,也是正常的。在此时期,女学生特别注意自己的外貌与形态,并表示温柔、懦弱、胆怯,变得特别女性化;男学生则呈现男性化,表示着他们的勇敢、有力与刚毅。男女双方对浪漫的谈话、文学电影特别感兴趣,他们都设法去追求异性朋友,并做着未来家庭生活的美梦。 除上述的共同特点之外,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还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心理特点。 (1)中职学生的智力发展通常比较好,不存在智力低的问题。吴福元用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 AIS-RC)对中职学生进行了一项智力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学生的平均智商为116.08,属于中上智力或高智力水平。已故心理学家朱智贤主持的一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2)考试焦虑是影响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普遍性问题。所谓考试焦虑,是指与入学考

大学生如何更好的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其价值观、人生观、心理、思想能力等诸方面,都有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有机统一的纵深发展与完善的历程,现实的社会要求和学校育人功能亦不同程度地影响乃至制约着学生个体身心成长和思想品德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因此,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确立全面发展目标,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一个目标”,抓住“一个核心” (一)坚持“一个目标”,就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全面发展教育中,首先,要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德育对智育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思想政治觉悟越高,就越能自觉地、刻苦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越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智育又是德育的必要条件,只有搞好了智育,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行为准则,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要处理好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关系。体育和德育、智育互相配合,而道德和知识都寄托在身体上,没有身体就没有道德和知识。再次,要处理好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的关系,美育既独立于德智体三育之外,又渗透在德智体三育之中。在德智体各育之中,增加上美育的因素,就会使各育的内容更丰富多彩,从而向更高的程度升华。 (二)抓住“一个核心”,就是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必须紧紧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冲破各种艰难险阻,战胜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根本原因就在于她一直有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必须以深厚的科学理论修养作依托,在工作中必须坚持注重以德育为先,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当然,这是从办学指导思想上说的,不是指工作安排上的孰先孰后。由于德育的内容集中反映了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也是加强智育和增强体育的动力。因而只有加强德育,才能把智育和体育搞好。 二、依靠“三支队伍”,做到“五个统一” (一)依靠“三支队伍”。一是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二是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要培养一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新)

《教育心理学》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不定项选择题 1.()阶段是青少年儿童开始发展自我同一性的时期。 A.小学B.初高中C.大学D.成年 2.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 4.根据Piaget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5.下列情形中没有使用支架的是()。 A.教师给学生做示范B.优秀生给差生讲解应用题 C.教师告诉学生,物理很难学D.计算机提示学生如何解题 6.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正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7.Piaget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 8.有些中学生在学习抽象概念和规则时,仍需具体经验支持,从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看这是因为()。A.他们尚未达到形式运算阶段B.这些概念、规则太复杂 C.具体经验可以帮助他们加深印象D.有利于他们进行发现式学习 9.Vygotsky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10.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D.以上都对 11.个体认为别人总是无理由的取笑自己是()阶段危机没有解决的表现。 A.信任对怀疑B.自主对羞愧C.主动对内疚D.勤奋对自卑 12.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Vygotsky 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13.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深思型 1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学习 15.场独立且沉思型的学生适合选修的学科是()。 A.数学B.历史学C.教育学D.心理学

中职生开学第一课设计教案

中职生开学第一课设计教案 开学第一课的教案写呢?这是每个教师在开学前必须要准备好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生开学第一课教案欢迎大家阅览与学习 开学第一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从xx年开始在新学年开学之初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学校的欢迎;美国总统**在每学年的开学第一课都要进行演讲虽然备受争议但一直坚持至今其他很多国家也都非常重视开学第一课的教育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式来看待融入到学校教育的整体环节之中 开学第一课为什么如此受重视? 第一对于每一个学生开说新学年都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一个新的开始 新入学的学生自不必说到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之中心中充满着期待又有些忐忑 体贴入微的开学一课会让学生消除疑虑迅速融入学校生活之中对那些老生来说新的学期升上了新的年级会有新的老师加入会有新的同学进来每个人都对这新的集体、新的生活充满着期望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给他们更多的信心 第二从假期的生活状态调整到学校学习状态需要适应期 喜欢体育运动的人们都明白在剧烈的运动之前先要进行热身运动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学生经过一个暑期的休整已经习惯了假期悠闲的生活节奏在开学之初通过特别的课程设置让他们“热身”有利于后续整个学期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有人觉得搞活动太耽误时间总想在开学的第一天就让学生立刻进入学科学习的状态之中 其实欲速则不达还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第三为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一个暑期的时间内教师和学生很少见面学生有很多见闻希望能够有一个场所进行表达教师也有很多想法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在新学期加以实施开学第一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搭建起师生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在理解、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之中起航新学期在所有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中师生关系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要素各个国家的学业质量调查分析都显示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的学业成绩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在这个方面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真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让学生感到在校园生活中还有比学习更加重要的事情值得期待 学校的作用?学科知识的学习只是一个载体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的是设法促进孩子与他人、自然、社会即与世界的联结让孩子明白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了解社会发展变化,具有亲社会行为。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具有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2.亲社会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3.亲社会行为的具体途径有哪些? (1)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关注身边小事。 (2)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的美好:遵守社会公德;遵守秩序和规则,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爱护公共设施。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对遭遇挫折和不幸的人表示同情和关心,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在共同的事业中能与别人合作,面对利益能与别人分享;参加公益活动,造福社区,造福社会。 4.如何正确认识好奇心? 好奇心强的人,兴趣广泛,对生活有强烈的情感,用强烈的好奇心去接触社会,感受生活。对好奇心把握不好容易误入歧途,沾染一些不良行为。好奇是兴趣的开始,我们应该由好奇开5.什么是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盲目效仿,要独立思考,理性选择。 青少年应该怎样面对“社会流行”?(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流行风”?) “流行风”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看到它的两面性,不要盲目崇拜、效仿,要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自觉摆脱消极影响,跳出“流行风”旋涡;善用“明星”的优秀品质和成功经验来鼓励自己 始,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爱好,进而发展为高雅情趣,促进自己身心健康。 (二). 能够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具有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能够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1.学会辩证的看待网络:一方面,网络可以使我们更多、更快的感受社会生活和多元的文化信息,提高社会参与度;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可以更方便的与他人交流沟通;网络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促进了我们的成长。但另一方面,网络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沉迷网络,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交流交往;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使还不成熟的我们形成不良的品质和错误的价值观;此外,在网络生活中,我们还可能受到不法侵害,或者受到不良影响,误入歧途。 2.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应逐步培养对于各种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3.行为要求: A.应当明白网络所构建的虚拟环境,并不是现实世界的真实“拷贝”,是经过刻意筛选的,一些不良信息被刻意放大; B.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盲从,要理性评判的看待; C.对于那些非法的、垃圾的、庸俗的信息,要学会明辨,以丰富的知识和正确的道德品质抵制这些不良影响;积极同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提高警惕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严守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如不在网络上使用不文明的语言,不攻击别人的网络账号,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探究别人的隐私等),做文明

最新中职《心理健康》教案完整版

备课本 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姓名:李菲菲 第1课心理健康促成长 教育目标: 1.引起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兴趣和重视; 2.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3.使学生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4.帮助学生初步分析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 识,学会求助和自助。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对心理健康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健康保健的关系;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2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激发兴趣:讨论青少年吸烟的原因,对吸烟的原因作出总结, 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讨,用一种健康合理的方式来代替吸烟。 (2)讲述心理艺术片《爱德华大夫》的故事,说明“人的心理问题与童年经历 有关”。 (3)引入:我们身边的“心灵故事”。得出本课的主题“心理健康促成长”。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健康? (4)通过教材中吕晓雯的故事,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以及包含的内容。 (5)针对教材“思考苑”中心理辅导的三个层次,让同学讨论这三个层次的心 理辅导都分别适合哪些人群。 (6)布置教材中的“自我剖析”作为课后作业。 第2课心理健康哆来咪 教育目标:

1.正确对待心理问题,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 2.能够区分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以及两个问题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消除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误区;了解心理健康对成长的意义。 2.教学难点:懂得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正确对待心理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2.教学准备:课前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下载的有关资料 3.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设置导疑:让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辨识,感性 的体会健康的含义。并进一步引出健康的含义。 (2)板书:心理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引导学生探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心理问题进行说明。 (3)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以 及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4)对教材中王佳瑶的故事进行总结; (5)布置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第3课心理发展你我他 教育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中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体会并分析自己身心理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2.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逐步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 维和行为习惯,开发自己的心理潜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并分析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掌握相应的发展策略。 2.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把握自身自身心理发展的优势与不足,能够有意识的做到扬长避短,培养自己成熟理智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体验 教学设计: 1.教学时间:1课时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课后习题答案01

大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简答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 么?P34 A 能保持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B情绪协调,心境 良好。C 意志健全,热爱生活,乐于工作。D 人格完整,悦纳自我。E 人际关系和谐,适应力强。F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2、什么是学习动机,说明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P87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增强学习动机,而学习动机又可推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二者相互关联。如奥苏伯尔所说“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 3、什么是情绪?情绪与情感有 什么异同?P131 情绪是多成分组成、多维量结构、多水平整合,并为有机体生存适应和人际交往而同认知交互作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动机力量。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情绪主要指感情性反应的过程,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面减弱或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情感的基本内涵是感情性反应方面的“觉知”,它集中表达了感情的体验和感受方面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情绪与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又要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绪的变化反映着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涵着情感。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主要 表现在哪些方面?P282 (1)自卑与退缩是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最主要表现。(2)优越感的消失与自我迷失也是许多大学生常遇到的交往障碍问题。(3)性格发展不完善所致的“自我孤立”是人际交往障碍的另一种表现 。 论述题: 1、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当前大学 生的健全人格应具备哪些特点? P241 健全人格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 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其特点是 : (1)自我悦纳,接纳他人。人格 健全的学生能够积极地开放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 己的囿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 态度。(2)人际关系和谐。人格 健全者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 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也合 适的态度。(3)独立自尊。人格 分健全者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 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 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 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4)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人 格健全的大学生具有自我发展, 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5 )具有健康、崇高的审美情趣。 有正确的审美理想、审美态度、 审美情趣和对美的正确追求;抵 制低级趣味的各种腐朽思想的侵 蚀。(6)坚守道德和法律底线。 2、在大学生自我的完善过程中, 如何促进其“不断的自我成长”? P215 (1)正确的自我认知。“人贵有 自知之明”,全面而正确的自我认 知是培养健全的自我意识的基础 。自我认知是从多方位建立的, 既有自己的认识与评价,也有他 人的评价。(2)客观的自我评价 。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 进行正确的、全面的评价,就能 够取长补短,处理好自我与他人 、社会的关系,实现自我完善。 其方法:对镜评价、自省评价、 悦纳自我。(3)积极的自我提升 。这就是所谓的提高自我效能感 ,它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对自我 完成某项工作的期望与预期。其 方法:调整自我期望、积极自我 暗示。(4)不断的自我成长。自 我的完善要不断的自我反思、自 我监控,将成长作为一条线索贯 穿始终。要不断整理自己的成长 轨迹,依照过去、现在、未来进 行清理,深刻了解与把握自己。 也要分享他人成长的硕果,以促 进自己的成长。其方法:以科学 精神设计自我、以社会实践展示 自我、以不断完善超越自我。所 以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在自己的 优点面前固步自封,更不能在自 己的缺点面前陷入泥潭,而要不 断追求新的自我,不断超越自我 。 填空题: 1、对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提供专 业咨询与治疗,这体现了高校心 理健康教育的:补救性功能。 2.危机干预有三种基本模式:平 衡模式、认识模式、心理转变模 式。 3.行为主义心理学把“学习”定义 为经过练习产生的:行为变化。 4.条件反射的两大范型是:经典 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 5.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 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使 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 通常可分为复述策略、精加工策 略、组织策略。 6.在学校教育领域,情绪教育方 式主要分为:发展性情绪教育、 矫正性情绪教育。 7.增强挫折承受力需要做到以下 几点:确定合适的抱负水平;调 整认识,改变归因;接受自我, 悦纳自我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 折。 8.人的一切交往活动都是因一定 的交往动机所引起的,并指向一 定的目标。 9.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密切及融洽 程度是以时空为主要参照系统的 。 10.大学生自我意识体现了特殊性 、矛盾性、复杂性和可评估性等 特点。 11.克朗伯兹认为四类因素将影响 到一个人的生涯决定,这就是遗 传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和事件 、学习经验以及任务取向技能。 简答题: 1、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与塑造 的途径是什么?P245 (1)了解自己的人格类型及特点 。人格的培养与塑造,其最终目 的是改正缺点、吸收优点、不断 完善自我。(2)学会自我教育。 其内容:学会反省、培养自我调 控能力、保持良好的心境。(3) 增强挫折承受力。需做到:确定 合适的抱负水平、调整认知、改 变归因、接受自我,悦纳自我、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4)积 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良好习惯 。(5)扩大社会交往,建立良好 的人际关系。(6)在业余爱好中 培养健全的人格,求助于心理咨 询。 2、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需 要解决哪些矛盾?P211 (1)前瞻性的时间观与混淆的时 间观(2)自我肯定或自我怀疑( 3)预期职业成就与无所事事。( 4)性别角色认同与两性混淆。( 5)服从与领导的认同。(6)价 值观形成。 3、青春期性心理发展大体经历 哪三个阶段?P294 第一阶段是异性疏远期。这一时 期主要发生在青春期早期。主要 表现为对性的差异极为敏感,引 起心理的不安,对异性的冷漠。 第二阶段是异性接近期。第三阶 段是两性恋爱期。 4、如何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开 展教育工作?P392 第一,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 想政治教育,促进其自信意识的 确立。第二,加强大学生特殊群 体自立精神的培养。第三,加强 对大学生特殊群体自强意识和敬 业精神的陶冶。第四,加强大学 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五,加强大 学生特殊群体恋爱观及性道德观 教育。 论述题: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 哪些原则?P39 (1)教育性原则。教育者必须根 据学生的具体体情况,提出积极 中肯的分析,始终注意培养他他 积极进取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主体性原则。心理理教育 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因此,在教育中要 遵循主体性原则,不管何种形式 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要以大 学生为出发点,使其主体地位得 到实实在在的体现。(3)全体性 和整体性原则。(4)民主、平等 的原则。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尽管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 所处的地位不同,但他们在人格

如何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民族的发展情况,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那么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呢?:首先、要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学习,包括动机职能、行为职能、知识职能等方面不断的追究进步,而且在宏扬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需要学习和发展社会。这要求大学生自己通过书籍、影片、舆论以及可以参加个人能力相关培训等手段学习。通过自身的学习,也是了解事物发展的内因,在认识时代的使命和自身压力后坚持学习,才可以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决定要素是大学生自身的修养。古话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只有自己不断的挖掘出先进的个人或者先进的事例才能从中学到认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几年内学完了所有的课程且考生也通过,可是当他找工作的时候,他的思想品德也会是考察内容,人才市场需要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好多外资企业在招聘面试时故意设置考察个人素质的题目。因此大学生素质的高低不仅关系国家,对个人也是至关重要的。大学生应该如何才能够走对自己人生的下一步相当重要。 再者,大学生素质教育另外一个因素是外部条件,就是教育。为师,为父母者,都需要加强对学生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可以同过教学,谈话以及各种其他方式促使大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有句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很容易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各个方面要求都很高,那么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就不断的更新自己,以适应这样好的优良环境,自身的素质也会自然提高,相反如果是一个形如黑社会的环境,那大学生自己想好也很难,因此要求社会、国家、学校等要合作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那么怎样创造好的环境来提高大学生素质。比如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活动来达到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目的。 提高大学生素质并不是很难的事,关键是要大学生每个人付出实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慢慢累积,日久必成大事!相信一定能够成功大学生中的精英。

专才比全才更适应社会发展一辩稿

专才更适应社会发展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认为:专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人才是指有某种特长的人。专才指精通一、二门专业的人才。其特点是,致力于某一方面或学科的研究,在这学科中,有较深的造诣与功力。说明一点:既然专才精通该其领域的知识技能,显然也是熟知其领域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否则不能说在其领域有精深造诣。全才是指全面发展的人才,他是对各个领域都有所涉猎的知识面广博的人才。显然,专才没有全才涉猎面广,但专才比全才在其领域有更深的造诣和功底。社会发展指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运动过程。适应:适合客观条件或需要。我方判断更适应社会发展的标准是:谁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说谁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人。 第一,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与分工相对应的知识结构也越来越细,故专业也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社会中越来越细的分工,越来越多的领域要想进一步,深一步发展自然要求对该专业有着及其精深的造诣,显然专才满足了该需求。不仅如此,创新进步必须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现代社会要求分工,当然也要求整合。难道专才就做不到整合吗?我们说分工不等于分裂。分工要求的是更加有效的合作,大家想到整合,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合作,而合作谁更有效率?当然是该领域专才与该领域相关领域的专才合作更为有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当然更需要专才了。 第二,专才拥有某一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会比全才更具有吸引力。而在复合交叉领域内,最终的研究与实现,也落实在单一领域。每一领域都有每一领域的专才,相比之下全才的个人作业缺乏效率,分工把精力集中于个别的领域,更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适合社会发展。 第三,适应社会发展在于适应社会需要,人才与社会之间则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全才选择面广,却同一时间只能被社会选择其涉猎领域的某一领域,而且还有不确定性。全面广博只是炫耀的资本,分工细化的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求的是高精尖的人才,也就是专才。 综上所述,专才更适应社会发展。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中职生时代,一个人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急剧变化。如果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本应无忧的年纪,也会从此蒙上阴影,种种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都显示,目前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因此特别选取最常见的几大心理问题,希望中职生有了心理问题要及早诊治。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之:强迫症 心理案例:自从进入中职后,琳琳觉得学习没有以前紧张,可是她晚自习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抽屉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 面对方法: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带孩子去看医生。 [小贴士]强迫症是一种通过仪式化行为来减轻内心焦虑的精神疾病,病患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想法,出现不得不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

法、冲动、情绪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十分苦恼。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之:体象烦恼 心理案例:小亮今年正读中职,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只是身材瘦长,长相不佳。情窦初开的年纪,他喜欢上了班上的一位女孩子,没想到表白后,女孩转身就逃,一边逃还一边喊:“难看死了。”“我是不是真的很难看?”小亮不停地问自己,当天回去就照镜子,镜子里的他小眼睛、塌鼻子,他越看自己越难看,于是产生了自卑心理。他想“改头换面”,但没办法,于是常常失眠,开始在意别人对他的评价,人多的地方是再也不敢去了,成绩终于一落千丈。 面对方法:男孩更多地忧虑自己的身躯不够高大,女孩则担心自己的形体不够优美。进入中职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变化,都渐渐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其中不少学生甚至由于容貌或生理上的缺陷而产生了严重的精神负担,可以说体象烦恼在中职生各种心理烦恼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心理专家建议,告诉这类孩子,体象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俊男美女也有不足,告诉他们气质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欣赏自己的才华,比如小亮虽然眼睛小,但很有神,虽然长相普通,但身材不错。[小贴士]体象烦恼是一种性心理障碍,一般出现在青春发育期。此时面对性别差异的突然出现,中职生往往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进行对比,一旦出现较大的差距,其中的一些人就会产生体象烦恼。 中职生常见心理问题之:恋爱受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