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2014)

二○一四年一月

目 录

一、学校办学思想与发展定位 (1)

(一)办学思想体系 (1)

(二)战略发展定位 (2)

二、学校办学基本信息 (2)

(一)专业建设与特色 (2)

(二)师资队伍建设 (5)

(三)实践教学条件 (6)

(四)办学经费 (7)

三、学生成才与发展 (8)

(一)生源结构:招生报到人数同比增长,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 (8)

(二)在校生发展: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 (10)

(三)毕业生发展:计分卡关键指标高出全国示范性高职平均水平 (17)

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效 (30)

(一)探索多层次人才培养途径,扎实推进中-高-本衔接 (30)

(二)继续扩大单独自主招生,关注各种生源学生发展 (31)

(三)应对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31)

(四)推行聘期考核方案,深化岗位聘用制度改革 (32)

(五)完善多元协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水平 (32)

(六)加强社会培训内涵建设,打造优质共享的学习平台 (33)

(七)完善全程职业指导体系,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34)

(八)加强协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4)

五、政府引导与支持 (35)

(一)经费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35)

(二)强化政策导向与支持,完善教育体系和发展机制 (35)

(三)安排专项经费,促进高职教师发展和队伍建设 (36)

六、地方贡献与合作发展 (36)

(一)以服务市场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 (36)

(二)以专业发展为导向的职教师资培训 (38)

(三)以互促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技术服务 (38)

(四)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青年文明活动 (40)

七、问题与展望 (42)

(一)面向未来发展,协同创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42)

(二)面对生源变化,深化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43)

(三)面向市场需求,提高招生就业工作的针对性 (43)

(四)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44)

附表1:计分卡 (45)

附表2:资源表 (46)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教育厅直接管理。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8万余名学生。2007年,被列为省级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异等级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的国家示范院校项目验收,跻身全国高职百强前列。

作为广东省属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教育文件精神,继续推进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通过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中-高-本衔接人才培养途径,组建广东轻工职教集团、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探索协同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新途径,多形式开展技术服务和社会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巩固提高了示范建设成果和办学实力,促进广东区域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学校办学思想与发展定位

(一)办学思想体系

学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坚持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在80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植根岭南文化、传承职教精髓、锻造技能英才、创办高职名校”的办学思想、“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探索”的工作方针、“德能兼备,学以成之”的校训,以及“自强、敬业、求实、创新”的

办学精神。

(二)战略发展定位

1、专业发展定位

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工、经、管、文科类专业协调发展,保持轻工特色,调整专业结构,专业数控制在70个左右。

2、服务方向定位

面向生活产业,服务中小企业,积极为广东地方经济服务。

3、发展目标定位

苦练内功,深化改革,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建设与发展,全面深入开展内涵建设,以文化建设为载体,逐步推行文化管理;继续坚持特色发展之路,进一步打造学校品牌,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的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二、学校办学基本信息

学校下设14个院系(艺术设计学院、计算机工程系、轻化工程系、传播工程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经济系、旅游系、应用外语系、电子通信工程系、汽车系、环境工程系、继续教育学院)、2个部(思政部、体育部)。2012/2013学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数为18584人。

(一)专业建设与特色

1、专业结构与规模

学校共设置70个专业,覆盖12个专业大类。在校生规模最大的五个专业大类依次为:财经(16%)、艺术设计传媒(15%)、制造(14%)、轻纺食品(12%)、电子信息(11%)。

图2-1 本院2012/2013学年各专业大类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

表2-1 本院2012/2013学年各专业大类规模及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专业大

类代码专业大类名称

设置专

业数量

(个)

在校生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

占在校生

总数的比

例(%)

面向行业/产业

52 交通运输大类 1 199 40 76 83 1.1 汽车服务业

53 生化与药品7 1296 375 415 506 7.0 轻工食品、轻化工55 材料与能源 1 152 74 41 37 0.8 轻化工

56 土建 5 1392 517 433 442 7.5

金融业、商务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汽车服务业

58 制造9 2511 926 925 660 13.5 轻工机械、汽车服务

59 电子信息11 2053 734 610 709 11.0 信息服务业、电子信

息业

60 环保、气象与

安全

1 227 87 68 7

2 1.2 环保类

61 轻纺食品11 2236 867 667 702 12.0 轻工食品、纺织服装类、包装印刷业、

62 财经8 3028 1085 969 974 16.3 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物流业

64 旅游 4 997 355 326 316 5.4 旅游业、会展业

66 文化教育 5 1709 615 506 588 9.2 商务服务、外包服务

67 艺术设计传媒7 2809 1200 797 812 15.1 文化创意产业

合计70 18609 6875 5833 5901 100

数据来源:学校统计

2、重点专业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

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

财政重点支持专业6个,校级及以上重点专业30个。重点专业数约占全院

专业总数的43%,覆盖到学院各系。

3、课程建设与质量

全校共开设课程总数为2226门,理论+实践课程(B类)和实践课程(C

类)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2.8%和37.1%。

表2-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

类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

理论课(A类)44433 20.1

理论+实践课程(B类)94619 42.8

实践课程(C类)81876 37.1

合计(2226门)220928 100

数据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全校共有1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覆盖到8个专业,21门省级精品课程,

22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12/2013学年,有4门课程被评审

专家建议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有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和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进入省厅立项建设项目名单。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教师队伍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1人,兼职教师891名,生师比为14.38。

(1)专任教师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71人,人均企业实践实践为45天,而2012年为42天。队伍数量能够满足教学要求,结构日趋合理。其中,正高职称71人,副高职称25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60.16%;“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总数的82.15%;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为65.44%。

图2-2 专任教师情况

数据来源:学校统计

(2)兼职教师

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全面推进“兼职教师建设工程”,学校已建立一个由企业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及能工巧匠组成的优质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兼职教师891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能的兼职教师占37.9%。

2、高层次人才培养

学校非常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通过投入大量经费、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实施“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等,不断扩大了人才优势。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珠江学者、南粤优秀教师等高层次人才118人。

图2-3 高层次人才情况分析图

数据来源:学校统计

(三)实践教学条件

通过积极申请中央、省级财政专项对重点专业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支持,加大实验实训条件投入,探索建立实验实训管理系统平台等措施,学校极大地改善了教学实训条件。

1、校内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实验实训场地面积14.86万平方米,校内实训基地25个,实验实训室286个。全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教学设备台套数17328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6646台。

2、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现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25个,年接待学生量19320人次,在校外实习基地接受半年顶岗实习的学生数2776人。在顶岗实习之后,经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实习基地接收毕业生921人。

(四)办学经费

1、年度办学经费总收入及其结构

2012年,全院办学经费总收入为38343.21万元,主要来源依次为财政经常性补助收入39.57%,学费收入34%,中央、地方财政专项收入11.62%,其他收入14.67%,社会捐赠收入0.15%。

图2-4 2012年办学经费收入构成

数据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2、年度办学经费总支出及其结构

2012年度办学总支出为42249.3万元。主要支出依次为其他支出67.53%,基础设施购置24.61%,教学设备购置2.24%,日常教学经费4.18%,其余为

教学教研师资建设等1.44%。

图2-5 2012年办学经费支出构成

数据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三、学生成才与发展

(一)生源结构:招生报到人数同比增长,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学校2012年计划招生7500人,实际录取8575人,报到6925人,报到率为80.76%(2011年计划招生6300人,实际录取7359人,报到5929人,报到率80.57%),广东省生源报到率为80.80%,广东省生源占报到学生数的90.51%,其中,自主招生计划612人,实际录取620人。

1、生源分布地区

90

2

26广东

河南

安徽

其他

20

406080100(%

)

图3-1 本校2012级新生的生源省份构成

注:“其他”省份比较分散,覆盖了湖北、贵州、广西、甘肃等19个省市。 数据来源:麦可思-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及期待调研报告

2、生源家庭背景

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八成以上的新生是初高中家庭背景,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

(1)六成新生来自农民与农民工家庭

60

19

10

6

5

47

24

12

8

9

农民与农民工

产业与服务业员工

管理阶层

无业与退休

专业人员

20406080(%

)

本校

全国高职2011届

图3-2 本校2012级新生的家庭职业阶层构成

数据来源:麦可思-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及期待调研报告

(2)八成以上新生来自初高中教育背景家庭

大学, 5%

小学及以下, 14%

高中, 32%

初中, 49%

图3-3 本校2012级新生的家庭教育背景构成

数据来源:麦可思-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及期待调研报告

(3)九成以上新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不是家庭第一代

大学生, 5%

是家庭第一代

大学生, 95%

图3-4 本校2012级新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比例

数据来源:麦可思-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教育及期待调研报告

(二)在校生发展: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优势,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学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凸显核心技能培养,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和创新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表3-1 专业对接产业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及专业群专业对接的产

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髙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专业群

内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妆品营销与使用技术轻化工

“以典型塑料产品加工过程为主线,职业

典型工作任务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群内专业:

生物技术及应用、生物化工工艺、生物制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轻工食品

“食品检验项目驱动,专业技能分项集

成”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群内专

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技术轻工机械

“课堂与车间交替、仿真与生产结合,专

职与兼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专业群内专业: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项目驱动到工作体验,创意策略到设计制作”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群内专业:装潢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文化创意

产业

“职业技能+项目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专业群内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服务

“项目驱动教学、教与练交替、三阶段

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酒店管理专业;专业群内专业:旅游管理、涉外旅游、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业、会

展业

“七双一合多证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

龙头专业: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业;专业群内专业:出版与发行、包装技术与设计、印刷设备与工艺包装印刷

“以真实印刷产品加工过程为主线,教学

项目与真实印刷产品加工任务同步”的

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通信技术专业;专业群内专业: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监理电子信息

“职业引导、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专业群内专业:应用英语、商务日语、应用德语商务服务、

外包服务

“一条主线,两个突出,三个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专业群内专业: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文秘物流业、商

务服务业

“以岗位为点,以物流运作过程为主线,

工作任务驱动教学与实践实境耦合”的

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群内专业: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信息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证劵与期货金融业、商

务服务业

“课堂与公司交替,从仿真到真实,实训

与经营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群内专业:汽车运用技术、制冷与空调、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服务

“以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功能为主线,典型

工作任务教学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人

才培养模式

龙头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群内专业:园林工程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基础设施

与公共服

务业

以人居环境工程的服务项目为主线,职

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教学、实训与职业素

质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据来源:学校统计

2、校企合作,强化实训与实习

学校充分利用行业与办学优势,以内涵建设和提高质量为核心,整合各项资源,通过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学生的实训与实习,不仅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提供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所需的物质条件、时间保障和技术支持等,更实现了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职业与相关专业的对接,在工学交替中促进了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端培养,初步实现了从学生向高技能人才的转变。例如,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班培养企业急需人才,现有订单班7 个。

校企合作案例1:校企合作搭建倍儿悦学生职业发展平台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增强职业发展意识和就业能力,学校与倍儿悦公司合作建立了倍儿悦游戏工作室,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游戏设计开发相关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资源,还在提供真实工作项目和针对性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高校杯软件设计大赛,获奖颇丰。近两年来,超过80人次学生在倍儿悦公司网络平台部、测试部、游戏策划部等岗位实习并顺利就业,部分毕业生成为公司骨干。

图3-5 倍儿悦工作室之企业工程师走进课堂活动

校企合作案例2:周生生珠宝班学生发展潜力大

管理系与香港知名珠宝企业周生生珠宝公司合作举办周生生珠宝班,双方共同开发了《珠宝市场的认识与发展》、《优质服务与店铺礼仪》、《阳光心态》、《销售技巧》等课件,重点强化学员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工作态度、营销管理等的培养,学生整体水平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肯定。如连续二届,学生在分店实习阶段的三个月中,平均每月30%的学生进入到分店销售业绩前五的水平,人均业绩达到分店销售额的8.2%,最高的一名同学林璇珠更达到16.14%。

3、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彼此交往,学会宽容、理解和合作,学校多途径塑造了浓厚的文化、艺术、科技等校园文化氛围,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寓教于乐的学生活动。学校鼓励和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成立了社团联合会,包括49个社团,分别为体育类社团(12个)、艺术类社团(13个)、学术类社团(14个)和实践类社团(10个),通过开展“学术科技节”、“文化艺术节”、“企业文化进校园”、“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等多层次、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丰富了第二课堂,构筑了健康的育人环境。

表3-2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

社团类别社团构成

体育类社团Free Show轮滑协会、UC电竞协会、ZWTZ定向越野协会、飞翔排球协会、弘博乒乓球协会、活力TD网球协会、毽舞飞扬协会、聚龙武术协会、篮球协会、绿茵足球协会、轻翼羽毛球协会、跆拳道协会

艺术类社团NF舞蹈协会、翰阳书画协会、激越话剧社、吉他协会、啦啦操协会、零星收藏协会、美之约化妆品协会、魔术协会、棋艺协会、翘楚民间艺术协会、摄影与影视鉴赏协会、瑜伽协会、自由天空动漫协会

学术类社团ERP协会、彩虹推理协会、电子商务协会、房地产协会、金融协会、旅游协会、马列主义思想研究会、轻风文学社、市场营销协会、心理协会、英语协会、樱花日语

协会、应用数学协会、纸文化协会

策划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协会、电子协会、读者协

实践类社团

会、花缘协会、计算机协会、轻绿环保协会、社会实践协会、言鼎口才协会

4、完善学生服务体系

(1)构建一站式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学校贯彻“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将大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业务与相关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建设一个融合学校管理与服务信息集散和利用、师生生活事务、校园安全应急、学生综合服务与管理、教学管理、心理咨询、垃圾分类管理等与学校各类管理与服务需求的综合性校区管理与服务平台和场所,构建大学生社区服务网上业务大厅,以窗口、自助、网络三种方式向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一站式”大学生社区服务中心。

(2)创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为了服务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继续加强就业创业课程的“三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计划大赛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创业教育平台。2012年12月,学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在南海校区正式启动,16个学生创业项目进驻孵化中心;20项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成为广东省201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同时,学校积极整合了企业和校友资源,加强了校企文化的对接,广泛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和培训项目,让学生“真刀真枪”地训练就业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实践,学生丰富了创业知识、培养了创业精神、强化了创业意识,并端正了就业态度,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3)完善奖、助、贷大学生资助体系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奖、

助、贷工作,使之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需求,进一步完善了贫困生认定和评优评先制度,积极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012/2013学年,共发放奖助学金及补贴18项,惠及学生20092人次,总金额1916.7万元。

5、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为了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优化质量监控管理流程、完善多元评价机制、构建开放的课堂教学质量信息发布体系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别是通过每月出一期质量监控月报、每学期对学生评价75分以下教师进行“地毯式”重点听课、将社会参与教学过程质量评价纳入系部二级督导考核评优指标体系等针对性措施,教师授课质量学生评价和三方综合评价结果稳步提高。社会参与教学过程质量评价比例逐年提高。毕业前顶岗实习企业对学生各项满意度(5分制)逐年提升(见图3-6)。应届毕业生对学习过程中教学质量的满意度2012年为3.54、2013年为3.60(各分项满意度见图3-7)。

图3-6 2013年毕业前顶岗实习企业对我校学生满意度

数据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顶岗实习企业评教评学调查系统

图3-7 2013年应届毕业生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数据来源: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调查系统

6、以赛促学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授职业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德,使学生成为职业的胜任者、文明社会生活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为了充分体现能力为本、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积极引导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成绩斐然。2012/2013学年,学生在国家级、省部级以及省级各类竞赛中多处获奖。其中,国家级获奖项目37项,省部级获奖项目213项。

学生发展案例:设计学院学子获“2013韩国釜山国际广告节”最佳创意奖

2013年8月底,在韩国釜山举行的“2013韩国釜山国际广告节”上,“Young Stars青年之星”国际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吸引了来自韩国、日本、中国、俄罗斯等世界各地共36支国家大学生代表队。经过30个小时期限的现场命题广告设计的角逐后,我校艺术设计

学院广告专业学子摘走评委会特别奖暨最佳创意奖——“水晶奖”。获奖作品是叶军老师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