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综合素质 教育观

综合素质 教育观

1.素质教育的内涵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素质教育的特点
(1)全体性
(2)基础性
(3)发展性
(4)全面性
(5)未来性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1)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是指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是教育T-作所存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其评价学生的方式太过单一,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①从指导思想上看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
(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
(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知识拓展
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强化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
2.培养受教育者独立的人格
3.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
2.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树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深化教育改革
(2)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3)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4)优化实施素质教育的环境
3.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
(2)学生缺乏足够的活动休息时间
(3)学生发展偏离正常轨道
(4)学生身心健康深受影响
知识拓展
当代教育观
1.终身教育
2.创新教育

1.教师的概念
教师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是指教育活动对教育对

象施加影响的人,教育活动主要通过他们的活动来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变化。他们既可以是家庭中的父母,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其他人。狭义上的教师是指以学校为其活动背景的教师,他们在学校中以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影响为职责。我同《教师法》对教师的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3.教师的社会地位及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
(2)教师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间接或直接的创造者
(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全面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4.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1)传道者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与朋友
(6)研究者
5.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
(2)示范性
(3)创造性
(4)长期性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
(5)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6.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职业素养是由教师的社会角色、地位及其职能等决定的。具体来说,教师职业素质的基本结构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道德素质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教师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2)知识素质
(3)能力素质

二、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是指教师对自己教育身份的认识和基本的态度。“教师中心论”曾经一度是比较盛行的观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这种观点强调教师在教育中的权威作用,认为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成为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来进行。“教师中心论”最大的一个弊端就是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而现代教师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身份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支配者,而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教育活动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其次,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和研究,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

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在课堂上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再次,教师不再是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而应该成为动态教育活动的研究者。教师应成为“行动研究者”、成为教学问题的探索者、新的教学思想的实践者。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和改进,达到教师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1.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的拓展与加深、学科专业素养的深化、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升华等方面。
2.教师的专业结构构成
(1)教师专业意识
①教育信念,是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
②专业态度和动机,主要是指教师专业活动和行为的动力系统。
③自主发展需要和意识,是指教师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
(2)教师专业知识
(3)教师专业能力
3.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教师成长的三阶段理论
①关注生存阶段
②关注情境阶段
③关注学生阶段

(2)教师发展的五阶段理论
①新手阶段
②熟练新手阶段
③胜任阶段
④业务精干阶段
⑤专家阶段
(3)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的比较研究
①课时计划的差异
②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
B.吸引学生注意力
C.教材的呈现
D.课堂练习
E.家庭作业的检查
F.教学策略的运用

③课后评价的差异

知识拓展
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差别
专家型教师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并能有效运用。
(2)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的问题。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的高效率不仅与他们有效地计划、监控和修正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有关,而且与他们将熟练的技能自动化的能力有关。
(3)善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很强的洞察力。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概述: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概念
2.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1)人的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他人之间的普遍的交往和全面的关系。因为只有进行普遍的交往才能扩大人的视野,才能造成人与人之间普遍的交往、全面的联系。
(4)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
(5)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
(6)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与素质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体来说,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保障和措施。
(1)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的
(2)素质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3)素质教育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统一
人类的社会发展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归宿。因此,教育的方针和目的最终也要转变到以“人”为中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上来。素质教育不但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此基础上,针对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展开教育,使人的全面发展与其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促进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尽其才的目的。

以人为本的内涵:
教育价值观是指一所学校用于指导教育教学行为与管理活动的最高价值标准与原则,是每个师生为人处世的最高价值导向,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其核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致。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指导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位,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和人的价值、丰富人的精神、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提升人的生存竞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人格完善和精神升华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提出要注重为学生获得终生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的理念;另一方面,超越个体本位论的教育——即在重视人的发展、把人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及社会发展的核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倡导通过教育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的运用:

人是教育生成、教育行为存在的前提,是推进发展的“思想内涵和逻辑内核”,所以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基石。教育首先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1.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学校教育不应像花匠摆弄盆景那样,按自己的意愿去随意剪裁学生,而要从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出发,给学生留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和余地;二是要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遵循学生的个性发展,绝不是放任不管,让学生像野花那样“自然成长”。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正朝

着实施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所需的人才,教师必须树立新型的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_丁.作者,教师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责任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坚持以学生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真正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1)一视同仁,正视差异
(2)体谅和宽容
(3)给学生提供多样的发展机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