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

连词

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1.表并列,不译,也译“又”。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2.表递进,并且、而且。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3.表转折。但是、却。

4.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4.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5.表承接,就、接着,或不译

6.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6.表目的。

7.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7.表因果。

8.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8.表假设。可如果、假如。

9.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9.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你。

10.军惊而坏都舍。《察今》10.通“如”:好像,如同。

11.【而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1.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2.【而后】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2.才,方才。

13.【而况】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13.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4.【既而】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14.不久,一会儿。

【何】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1.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2.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3.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3.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哪”。

4.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副词。常表示反问,译为“为什么、怎么”。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5.副词。表示程度深,译“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6.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6.语助词,相当于“啊”。

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检查盘问。)《过秦论》7.通“呵”,喝问。

8. 【何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8.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9. 【奈何】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9.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10.【若何】若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10.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11.【何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11.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12.【无何】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12.译为“不久”“没多久”。

13.【何乃】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13.译为“怎能”

1.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1.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2.语气助词,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语气助词,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4.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4.语气助词,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

5.于是乎书。5.语气助词,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6.介词,于

7.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7.介词,在

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8.介词,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9.吾尝疑乎是。9.乎:对。

1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10.介词,对。

11.亦无怪乎其私之也。11.介词,对于

1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12.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乃】

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1.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2.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3.副词。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4.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4.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用作代词。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6.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7……..7.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8.【无乃】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8.表猜测,译为“恐怕……”。

9.【乃尔】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9.译为“这样”。

【若】

1.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1.动词,像,好像。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代词,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属:你们这些。

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3.代词,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4.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4.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5.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5.连词,至,至于。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6.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7.【若定】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7.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8.【若何】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8.怎么样

9.【若干】①车后若干递送夫。9.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所】

1.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1.名词,处所,地方。

2.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名词,处所,地方。

3.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3.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

事物"、" 所……的情况"等。

4.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4.助词,“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5.【为……所】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5.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6.【所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①.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7.【所谓】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7.所说的。

8.【所在】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①.到处。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②.所在之处,处所。

【为】

动词。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①-④.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⑤.演奏

⑥.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⑥.帮助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⑦.划为

⑧.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⑧.治理

9.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9.以为,认为。

10.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10.判断词,是。

1.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2.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3. 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4.为之奈何?(《鸿门宴》)4.对,向。

5.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6.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6.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呢

【焉】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4.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5.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6.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7.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8.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1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1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12.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也】

语气助词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语气。

2.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6.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6.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7.【……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7.“说的就是……啊”

8.【也哉】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8. 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问之意。

(一)介词

1.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2.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3.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4.以八月十三斩于市。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5.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6.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1.表并列或递进。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省去。

2.各各竦立以听。《促织》2.表承接,译为“而”或省去。

3.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3.表目的,译“而”“来”“用来”“以致”等。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4.表因果,译为“因为”。

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5.表修饰,译为“而”,或省去。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①无以,则王乎?

1.认为,把……当作或看作。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 把……作为或制成。

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以为:把它设为。)②铸以为金人十二。

【有以】【无以】意思分别是“有什么办法用来……”“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③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劝学》)

④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陈情表》)

【因】

介词。

1.变法者因时而化。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1.依照,根据。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2.依靠,凭借。

3.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3.趁着,趁此。

4.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4.通过,经由。

5.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5.因为,由于。

6.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6. 副词,于是,就;因而。

7.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7.名词,原因,缘由,机缘。

8.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8.动词,根据

9.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9.动词,沿袭,继续。

【于】

介词。

1.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1. 在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2. 前一个“于”:从。后一个“于”:比

3.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到

4.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4. “在…方面,从…中”

5.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5.由于

6.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6.向,对。

7.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7.被。

8.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8.与,跟,同。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9.比。

【于是】

1. 相当于“于+此”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1.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2. 在这种情况下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3. 对此

④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4. 因此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5. 从此

2.连词,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1.介词。和,跟,同。

2.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介词,给,替。

3.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3.介词,比,和……比较。

4.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4.连词。和,跟,同。

【与】

1.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1.动词。给予,授予。

2.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2.动词。结交,亲附。

3.庞煖易与耳。3.动词。对付。

4.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4.动词。参加,参与。

5.①吾与点也。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5.动词。赞许,同意。

6.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6.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感叹或疑问。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连词。

1.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1.表承接。译“就”“便”,或译“原来是”“已经是”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2.表条件、假设。译“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表并列。译“就”,或不译。

4.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4.表转折、让步。译为“可是”“却”;译为“虽然”“倒是”。

5.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5.表选择。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6.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

7.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7.副词。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8.《论语》六则。8.名词。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9.以身作则。9.名词。准则,法则。

10.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10. .动词。效法。

11.居则曰:“不吾知也!”11. 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则是】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①. 赞叹的声音。【则则】①连呼则则。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1.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1.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3.助词,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助词,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5.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6.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代词,我

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7.前一个“之”指示代词,这,此,这样。后一个“之”,它。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8.动词,到…去。

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二:《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记》)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与蔺相如》) ③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烦顼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结合具体实例对其用法作简要分析。 之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在者谋之。(《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作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例:公将鼓之。(《刿论战》) 9、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作实词) 以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楼记》) 2、作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可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楼记》) ②也可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作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涉世家》) 4、动词,用作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作实词) 而1、作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高中语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大全

文言虚词大全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根据能同哪些实词或短语发生关系,发生什么样的关系,可以把虚词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见“《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副词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介词不能单独充当谓语;经常附着在名词、代词、动词前边组成介词结构;有些介词可附着在动词后构成一个整体,相当于一个动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矣、乎、哉、焉、耳等。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及练习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总结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该考点在《山东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表述为“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 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 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 ④修饰限制 ⑤称代(代词) 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 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还”。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递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行事就可以了。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其疾病而死,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完整版)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练习题)

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表并列) 2.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表承接) 3.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表假设:如果) 4.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表假设:如果) 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表承接) 6.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表转折,标因果) 7.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表修饰) 8.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表转折) 9.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表修饰)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表承接) 1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表转折) 12.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语气词) .后私仇也(表并列) 1.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疑问代词“什么”) 2.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也(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3.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何.者?(疑问代词“什么原因”) 4.今仆不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如的宾语) 5.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疑问代词“哪”)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副词“怎么”) 7.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疑问代词“什么”) 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3.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语气助词,表商量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介词,于) 作词尾,“……的样子”“……地”) 1.且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箠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2.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不得已也(判断词,是) 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连词,于是) 4.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副词,表承接,不译) 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副词,竟) 6.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父之志。(代词,你的) 1.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指示代词,那)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例①:儿寒乎?欲食乎? 例②: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18个文言虚词(含用法 例句 翻译)

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螃蟹有六只脚两只钳头,然而没有蛇和黄蟮的洞穴就无处藏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阁高峻崎岖而突兀不平,一个人守住关口,万人也打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向北解救赵国,向西击退秦国,这是如同春秋五霸那样的功业。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经常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楚怀王贪婪,相信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了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头看日观亭以西的山峰,好象都弯着腰,有些被太阳晒到,有些没有,都呈现出各种班驳的颜色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因此我离开你而旅居长安,以寻求微薄的俸禄。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青是一种染料,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18个文言虚词及120个文言实词的用法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主要用法表解

18个常见文言虚词主要用法表解 1、而 用法类型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黑质而白章 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子灿寐而醒,客则酣睡炕 上矣 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连词 可连接词、 短语和分句,表示 多种关系 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译为 “地”,也可不译 吾尝终日而思矣 面山而居 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 汝朝夕侍母。 复音虚词 “而已” 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攻,如是而已。 2、乎 用法类型 具体用法解说 用法举例 疑问语气 可译为“吗”“呢” 儿寒乎?欲食乎 测度语气 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感叹语气 可译为“啊”“呀”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语气助词 用在句中 的停顿处 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

用作助词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3、何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 “哉”也”,可译为“为什么” 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 里”“什么”。译时,“何”要 后置大王来何操? 疑问代词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 么…‘怎么” 徐公何能及君也? 副词用在形 容词前 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 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 也! “何如” 用于疑 问句中 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 样”或“什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 复音虚词 “何如”、 “何以” “何以” 即“以 何”,介 宾短语 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 “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 “拿什么”“凭什么”等 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何以战? 4、乃 用法类型具体用法解说用法举例 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于 是”“就”“才”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情理上是逆转相背可译为“却”“竟 (然)”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副词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 制 可译为“仅”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译为“你”、“你 的” 家祭无忘告乃翁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及课文例句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师说》) ⑤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登泰山记》)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鸿门宴》)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④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⑤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③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④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 ④夜缒而出(《烛之武退秦师》) ⑤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7、表示因果关系,可译成“因此”“因而”。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可译成“以”“以此”。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18个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测试题 (总分100分考试45分钟) 1.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吾尝终日而思矣”的“而”字相同的一项是 A. 犹且从师而问焉。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C.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下列各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的“则”相同的一项是 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D.吾属今为之虏矣 4.下列句中加点的“且”与“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且”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B.示赵弱且怯也。 C.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D.且适南冥也 5.下列句中加点字“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犹且从师而问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B. 且焉置土石? 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C. 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D.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乎”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知不可乎骤得 7.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与“关山度若飞”相同的一项是() A.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B. 天若有情天亦老 C. 若入前为寿 D.天涯若比邻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是谁之过与 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D.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与例句“娘以指叩门扉曰”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D. 铸以为金人十二 10.与“苛政猛于虎也”中“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思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今者出,未辞也

2014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

2014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一、而 (一)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升斗之禄。(《祭十二郎文》)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可译为“你”“你的”。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译为“好像”“如同”。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二、何

(一)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翻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气助词,相当于“啊”。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可译为喝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喝斥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三、乎 (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1)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揣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高中文言文18个文言虚词用法详解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螃蟹有八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高考全部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最新最全)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中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18个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解析权威

18个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解析 (权威) 顺序: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与其何若于乃则焉而且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三)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 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常见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含例句翻译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考纲划定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译文:剑门关既气象非凡,也格外高险。一人来把守,万人难过关。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译文:北边援救赵国,西边打退秦军,这是五霸的功勋啊!”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译文:楚怀王起了贪心,并且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译文: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得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尾“就”“接着”“来”。可不译。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来”。可不译。 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译文:把它丢在地上,拔出剑砍,使玉斗破碎。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 译文: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 ⑤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文: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了。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译文:声音并没有变大,可是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