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_郝甜甜

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_郝甜甜

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_郝甜甜
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_郝甜甜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其最新进展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其最新进展 摘要:自从诺贝尔奖得主桑格于1977年发明了第一代DN测序技术以来,DNA测序技术已经作为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当中。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DNA测序技术日臻成熟,并且以单分子测序为特点的第三代测序技术也已经诞生。本文主要就每一代测序技术原理和特点及其最新进展做简要介绍。 关键词:DNA测序技术;第三代DNA测序技术;最新进展 The Development and New Progress of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Abstract: Since Nobel Prize Winner Sanger have founded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DNA Sequence technology in 1977,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odern biological researches as an important experimental. Over decades of year’s development, DNA sequence technology mature gradually and the thir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characterized by single-molecule sequencing have also emerged. The mechanisms and features of each generation of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their latest progress will be discussed here. Key Words: DNA Sequence technology ; third 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latest development 1.引言 DNA测序技术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自从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后[1],人类就开始了对DNA序列的探索,在世界各地掀起了DNA测序技术的热潮。1977年Maxam和Gilbert报道了通过化学降解测定DNA序列的方法[2]。同一时期,Sanger发明了双脱氧链终止法[3]。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荧光自动测序技术将DNA测序带入自动化测序的时代。这些技术统称为第一代DNA测序技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第二代DNA测序技术则使得DNA测序进入了高通量、低成本的时代。目前,基于单分子读取技术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已经出现,该技术测定DNA序列更快,并有望进一步降低测序成本,推进相关领域生物学研究。本文主要介绍DNA测序技术的发展历史及不同发展阶段各种主要测序技术的特点,并针对目前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及目前国际DNA测序最新进展做简要综述。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2010年第10期杨晓玲等: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等交叉学科的迅猛发展。 1.1第二代测序——高通量低成本齐头并进以高通量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第二代测序,不再需要大肠杆菌进行体内扩增,而是直接通过聚合酶或者连接酶进行体外合成测序¨】。根据其原理又可分为两类:聚合酶合成测序和连接酶合成测序。1.1.1聚合酶合成测序法Roche公司推出的454技术开辟了高通量测序的先河。该技术通量可达Sangcr测序的几百倍,而成本却只有几十分之一,因此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国际上基因组学专家的广泛关注。454采用焦磷酸合成测序法HJ,避免了传统测序进行荧光标记以及跑胶等繁琐步骤,同时利用乳胶系统对DNA分子进行扩增,实现了大规模并行测序。截止到2010年4月,已有700多篇文献是采用了454测序技术(http://454.com/publications.and—resources/publications.asp),对该技术是一个极大的肯定。 Illumina公司推出的Solexa遗传分析仪是合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延伸。该技术借助高密度的DNA单分子阵列,使得测序成本和效率均有了较大改善。同时Solexa公司提出的可逆终止子”1也是该技术获得认可的原因之一。与454相比。Solexa拥有更高的通量,更低的成本。虽然片段长度较短仍是主要的技术瓶颈,但是对于已有基因组的物种来说,Solexa理所当然成为第二代测序技术的首选。2008年以来,利用该技术开展的研究大幅度上升,报道文献达400多篇(http://www.illumina.com/systems/genome—analyzer_iix.ilmn)o 1.1.2连接酶合成测序法2007年ABI公司在Church小组拍1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出了SOLID测序仪。该技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双碱基编码…的应用,即每个碱基被阅读两次,因此大大减少了测序带来的错误率,同时可以方便的区分SNP和测序错误。在测序过程中,仪器自动加入4种荧光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探针与引物发生连接反应,通过激发末端的荧光标记识别结合上的碱基类型。目前SOLID3.0测序通量可达20G,而测序片段仅有35—50bp,这使得该技术与Solexa相比,应用范围还不够广泛。ABI公司正加快研发进度,争取在片段长度方面做出重大突破。 DanaherMotion公司推出Polonator¨1测序仪同样也是基于Church小组的研究成果,但是该设备的成本要低很多,同时用户在使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设置不同的测序条件。而CompleteGe—nomics公司推出的DNA纳米阵列与组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1则具有更高的容错能力,试剂的消耗也进一步减少,目前已顺利完成3个个体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1.2第三代测序——单分子长片段有望实现第二代测序技术虽然在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建立在PCR扩增的基础上。为了避免PCR扩增带来的偏差,科学家目前正在研制对DNA单个分子直接测序的第三代测序仪。最具代表性的包括Heliscope单分子测序仪,单分子实时合成测序法,纳米孔测序技术等。 Helicos技术仍然是基于合成测序原理¨…,它采用了一种新的荧光类似物和灵敏的监测系统,能够直接记录到单个碱基的荧光,从而克服了其他方法须同时测数千个相同基因片段以增加信号亮度的缺陷。PacificBioscienees公司研发的单分子实时合成测序法充分利用了DNA聚合酶的特性,可以形象的描述为通过显微镜实时观测DNA聚合酶,并记录DNA合成的整个过程。纳米孔测序技术[11’121则是利用不同碱基在通过纳米小孔时引起的静电感应稍有不同,或者不同碱基通过小孔的能力各有差异,来加以区分不同的碱基信号。 2应用与实践 Kahvejian在2008年的一篇综述中提到¨“:“如果你可以随心所欲地测序,你会开展哪些研究?”。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近年来高通量测序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认识到,我们对于生物界的认识才刚刚起步。基因图谱的绘制并不意味着所有遗传密码的破解,癌症基因组的开展也没有解决所有的医学难题。DNA变异的模式和进化机制,基因调控网络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方式,复杂性状及疾病的分子遗传基础等,仍是困扰生物学家和医学家的难题,而高通量测序的广泛应用,也许可以让我们知道的更多。 2.1DNA水平的应用 2.1.1全基因组测序新一代测序技术极大地推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及意义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其意义 近年来,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研究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所谓基因组研究是指对微生物的全基因进行核苷酸测序,在了解全基因的结构基础上,研究各个基因单独或数个基因间相互作用的功能。由于过去人们大多从表型分析入手,寻找已知功能的编码基因,实际只了解微生物中极少数的基因,如链球菌的链激酶基因、结核杆菌编码的热休克蛋白基因等。还有大量未知基因未被发现。通过基因组研究,则从根本上揭示了微生物的全部基因,不仅可发现新的基因,还可发现新的基因间相互作用、新的调控因子等。这一研究将使人类从更高层次上掌握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及其规律,从而得以发展新的诊断、预防及治疗微生物感染的制剂、疫苗及药品。此外,新发现的微生物酶及蛋白还可能有在工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价值。因此,全球除已完成了70余株覆盖重要病毒科的病毒代表株全基因组研究外,据美国基因组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Genomic Research, TIGR)报道,目前已完成了19种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其中11种与人类及疾病相关(嗜血流感杆菌,生殖道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幽门螺杆菌,枯草杆菌,伯氏疏螺旋体,结核杆菌,梅毒螺旋体,沙眼衣原体,普氏立克次体)。另外,还有40余种微生物已被登记正在进行测序,预计在1999~2000年完成〔1〕。 病毒基因组研究进展 病毒因其基因组小,是进行基因组研究最早的生物体。早在1977 年已完成了噬菌体DNA的全基因测序。存在于脊髓灰质炎疫苗中的SV40,是最早完成全基因测序的与疾病相关的病毒;此后,许多病毒均已完成了全基因测序,并根据序列的开放阅读框架(ORF)对编码蛋白进行了推导。已对相当一些病毒蛋白进行了重组表达,还对一些病毒基因编码的调控序列进行了研究。除一般大小的病毒已完成了基因组测序,对大基因组病毒,疱疹病毒科,如水痘病毒基因组为0.125Mb(Mega-basepair,兆碱基对)〔2〕。巨细胞病毒,基因组为0.229Mb〔3〕。我国已对痘苗病毒天坛株(约0.2Mb)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发现与国外的痘苗毒株序列有明显的差异〔4〕。我国还对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进行了国内毒株的全基因测序。近来还对国内2株发现的虫媒病毒毒株完成了全基因测序。我国从不同来源的标本中发现了不少乙肝病毒变异株,有的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5〕。对病毒基因中调控因子的分析,发现了与乙肝病毒增强子作用的新细胞核因子〔6〕。 因此,目前对病毒的基因组研究已进入了后基因组阶段,即从全基因水平研究病毒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发现新的基因功能。对于医学病毒学当前主要方向是研究病毒基因组中与致病及诱生免疫应答相关的基因,从而揭示和解决迄今尚未解决的问题,以达到控制或消灭一些重要病毒感染的目的。 建议目前可进行后基因组研究的领域为: 1.病毒持续性感染:基因组中与持续性感染相关的基因,基因变异或调控因子研究。已报道的乙肝病毒的前核心基因出现终止密码突变,

下一代DNA测序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深度DNA测序技术在基因组测序中的研究策略和进展 摘要:回顾了经典DNA测序技术原理,重点阐述了深度测序技术在基因组测序中的研究策略,并结合目前比较常见的二代测序仪来分析比较相互之间的特点和优势,最后,对即将到来的三代测序法的研究进展给予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深度DNA测序基因组测序仪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过程漫长而艰辛,然而,我们现在获取的大部分DNA序列信息还是依靠基于Sanger在1977年建立的“DNA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测序法”的DNA测序技术获得的。另外就是Maxam和Gilbert建立的“化学降解测序法”。在过去的七年当中,DNA测序技术的发展至少受到来自四个方面的影响:首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出现,这项计划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家们面临了巨大的经费问题,因为传统的Sanger测序法无论怎么优化,都无法大幅度降低测序的成本,这很大程度促进了人们对在测序过程中如何降低成本的技术方面的研究。第二,人类以及其他主要模式生物参考序列数据库的建立使得短片段阅读(short-read)成为可能,这极大的促进了短片段测序技术的发展。第三,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诸如RNA表达染色体构象等生物现象的出现,这就需要有高通量DNA测序手段去解释这些问题,这也极大的促进了新型测序技术的发展。第四,其他学科领域的技术的发展,例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存储及分析技术,聚合酶工程技术等,极大地支持了DNA测序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是对目前新一代DNA测序(也叫深度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ies)的研究策略及目前国际DNA测序最新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1.Sanger测序法 先来回顾一下经典的DNA测序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开始,几乎所有的DNA测序都是利用半自动化的毛细管电泳Sanger测序技术完成的(图1-a)。后来出现了高通量测序法,这种方法首先要对DNA预处理,获取大量的待测序模板即质粒或PCR产物。然后在测序一种发生测序生化反应,这个过程会产生大量长短不一(因为终止位点不一样),末端被荧光标记的延伸产物。再用分辨率高的毛细管凝胶电泳分离这些延伸产物,通过对延伸产物末端四种不同荧光颜色的区分,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读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基因组学课程论文 题目: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姓名:秦冉 学号:11316040

植物基因组学的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水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近年来关于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式植物在结构基因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所使用的技术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植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The recent progress in 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mpletion of genome sequencing ofthe model plant-- Arabid opsis and rice,more and more researches on plant genomics emerge in recent yea r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2 important model plant--Arabidopsis and rice in structural genomics,comparative genomics,functional genomics and technology methods u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introduced briefly in this paper. Keywords:plant; genomics; research advances 前言 基因组是1924年提出用于描述生物的全部基因和染色体组成的概念。1986年由美国科学家Thomas Roderick提出的基因组学是指对所有基因进行基因组作图(包括遗传图谱、物理图谱、转录本图谱)、核苷酸序列分析、基因定位和基因功能分析的一门科学。自从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基因组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发展成了一门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领域。而植物基因组研究与其他真核生物和人类基因组研究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不同植物的基因组大小即使在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种类之间差别也很大; 其次,很多植物是异源多倍体,即便是二倍体植物中有些种类也存在较为广泛的体细胞内多倍化( endopolyp loidy)现象[1]。基因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层次:①结构基因组学,以全序列测序为目标,构建高分辨率的以染色体重组交换为基础的遗传图谱和以DNA 的核苷酸序列为基础的物理图谱。②功能基因组学,即“后基因组计划”,是结构基因组研究的延伸,利用结构基因组提供的遗传信息,利用表达序列标签,建立以转录图谱为基础的功能图谱( 基因组表达图谱),系统研究基因的功能,植物功能基因组学是当前植物学最前沿的领域之一。③蛋白质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的深入,因为基因的功能最终将以蛋白质的形式体现。 近来,以水稻( Oryza sativa)和拟南芥(Arabadopsis thaliana)为代表的植物基因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植物分子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已经在植物基因组的组织结构和基因组进化等方面得到了有重要价值的结论; 植物基因组物理作图和序列测定的研究集中于拟南芥和水稻上; 植物比较基因组作图证实在许多近缘植物甚至整个植物界的部分染色体区段或整个基因组中都存在着广泛的基因共线性,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同源性对各种植物的基因组结构进行研究、分析和利用。本文主要对拟南芥、水稻2种重要的模

RAD-seq技术在基因组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Hereditas (Beijing) 2014年1月, 36(1): 41―49 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 综 述 收稿日期: 2013?07?16; 修回日期: 2013?08?15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编号:2011CB109300)资助 作者简介:王洋坤, 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基因组生物学。E-mail: cherrywyk@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 通讯作者:张天真, 博士, 教授, 研究方向:作物遗传育种。E-mail: cotton@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 DOI: 10.3724/SP.J.1005.2014.0041 网络出版时间: 2013-10-16 19:05:20 URL: 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kcms/detail/11.1913.R.20131016.1905.003.html RAD-seq 技术在基因组研究中的现状及展望 王洋坤, 胡艳, 张天真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杂交棉创制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210095 摘要: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技术是在二代测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基于全基 因组酶切位点的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该方法技术流程简单, 不受有无参考基因组的限制, 可大大简化基因组的复杂性, 减少实验费用, 通过一次测序就可以获得数以万计的多态性标记。目前, RAD-seq 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超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重要性状的精细定位、辅助基因组序列组装、群体基因组学以及系统发生学等基因组研究热点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RAD-seq 的技术原理、技术发展及其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鉴于RAD-seq 方法的独特性, 该技术必将在复杂基因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RAD-seq; 基因组; 遗传图谱; SNP; 双酶系统的RAD(ddRAD)测序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of RAD-seq in genomic research Yangkun Wang, Yan Hu, Tianzhen Zh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Cotton Hybrid R & D Engineering Center of the Ministre of Educa-tion ,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The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 (RAD-seq) is 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 de-veloped from the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mplex genome while mapping thousands of polymorphic markers with or without a reference genome.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for high-density genetic map construction, fine mapping of important genes, genome sequence assembly, population genomic research, as well as phylogenetic research and so on. Here, we introduce the technological principle and development of RAD-seq combined with the sequencing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species. Due to its uniqueness, RAD-seq will have a wide application in genetic analysis of complex genomic research in the future. Keywords: RAD-seq; genome; genetic map; SNP; double enzyme system of RAD (double digest RAD ddRAD) sequencing 2005年, 美国454生命科学公司Margulies 等[1] 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上报道了一种快速简单 的测序方法:结合 DNA 扩增的乳胶系统(Emulsion system)和以皮升为单位的焦磷酸(Pyrophosphate)为

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人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基础医学院09法医王琪2009062040124 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序列如何应用的一门科学。人类有30亿个碱基对,基因组学最终的目的就是弄清全部的基因序列。它是生物和医学的基础研究,在基因诊断、基因疗法、基因药物上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带动着一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基因组学最早是因为鉴定和测定基因序列的研究而兴起的,比如著名的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组得到测序,基因链锁图谱、物理图谱和转录图谱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现在的基因组学已经从研究基因序列转移到研究基因功能上来,成为功能基因组学,也叫做后基因组学。 基因组学目前常采用的技术有:以生物信息学为基础的基因功能预测和同源性分析比对;基因的敲除和敲入;基因沉默技术,利用反义RNA、核酸酶和小干扰RNA;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多态性分析研究基因的时空表达差异;基因诱捕技术;基于高通量微阵列片段排列的基因芯片技术;人工染色体转导等等。 1999年12月初英国的《自然》杂志报道了完成人22号染色体DNA核苷酸全序列测定的学术论文,这是世界首次提供的在一条完整染色体上的全部遗传信息。对此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在生物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它是最终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的重要里程碑。 众所周知,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是当代生命科学一项伟大的科学工程,它奠定了21世纪生命科学发展和现代医药生物技术

产业化的基础。其原计划用15年时间完成人基因组30亿碱基对全部序列测定。具体工作分为作图和序列测定两个部分。HGP自1990年正式实施以来,工作进展甚速,1996年己基本完成遗传图、物理图的制作。遗传图的分辨率己精确到0.75CM左右,物理图已定位了52000个STS;基因的鉴定,己测定有新的EST180万条,全长cDNA和转录图的工作进展甚速。1998年5月美国原TIGE公司的G.Venter博士领衔与PE公司联合成立Celera公司,提出将在2001年完成人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轰动了全世界。Venter不用物理图谱,转而依靠有序克隆,他认为可以采用鸟枪法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即先将人类基因组随即拆散并克隆,随后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最后依靠强大的计算机功能将片段进行拼接,最终获得人类基因组的全序列。美国政府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此修改原来计划,提出了1998至2003年的新目标,要提前两年完成全序列测定,而且在2001年要完成全部染色体的“工作草图”。当前的中心工作是序列测定,包括模式生物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同时,更多的实验室正积极开展功能基因组和基因多态性研究。 我国的人类基因组研究正式启动于199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中华民族基因组若干位点基因结构的研究》,然而,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计划)自1987年开始就注意资助研究基因组的有关技术。目前,基因组研究继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以及地方政府等多种渠道的经费资助。1998年实

基因组学研究进展论文

TILLING技术 姓名:罗洁学号:M201071486 院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TILLING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它提供了一种高通量,低成本,规模化和高效筛选化学诱变剂EMS诱发产生点突变的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TILLING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对其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作物品种改良和在生物进化及检测多态性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Abstract: TILLING technology is a kind of brand-new reverse genetics study method, it provides a high throughput, low cost, scalization and efficient screening chemical mutagen EMS induced produce point mutations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d the TILLING technology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s, and in its functional genomics, crop cultivar improvement and in biological evolution and testing polymorphism application was discussed 关键词:TILLING技术反向遗传学点突变 前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植物的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以表型筛选为主的正向遗传学方法正逐步被反向遗传学方法替代而成为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反义RNA抑制、RNAi和插入突变是植物中常用的用于反向遗传学研究的方法,但这3种技术均需复杂繁琐的植物转基因表达载体构建过程以及组织培养、基因转化和周期极长的转基因植物筛选过程,作为常规方法仅限应用于极少数物种[1]。 基因组靶向定位诱导损伤技术(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简称TILLING)是美国华盛顿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以Henikoff为首的科学家发展建立的[2]。它将诱发产生高频率点突变的化学诱变方法与PCR筛选技术和Li—Cor公司生产的4300DNA遗传分析系统的双色红外荧光高通量检测技术有效结合,快速有效地从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诱变产生的突变群体中鉴定出点突变,这一全新的、高通量、低成本的反向遗传学研究方法大大地方便了植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在TILLING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cotilling(ecotypic TILI ING)技术不用化学诱变,可以直接探知存在于特定群体中某个基因或基因群的多态性(等位基因),识别单碱基突变(SNP)、小片段插入、微卫星重复等,为基因功能研究和生物进化提供重要信息[3]。 最初的TILLING是利用DHPLC对DNA池中的突变进行检测(McCallum et al., 2000a; 2000b)。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个方法的效率,适应大规模筛选的要求,Colbert 等(2001)对TILLING 作了改进。他们将所获PCR 片段先用特异性识别错配碱基的内切酶酶切异源双链核酸分子,再用变性的序列胶电泳分离酶切产物,用标准的图像处理程序分析点突变的存在。有几种酶已经被用于错配碱基的特异性识别、切割,包括S1 核酸酶(Howard et al., 1999)和T4核酸内切酶Ⅶ(Youil et al., 1996)。目前,使用较多的是S1核酸内切酶家族中的CELI酶,它是一种从芹菜(celery)中分离出的植物所特有的核酸内切酶(Oleykowski et al.,1998)。CELI 酶能够识别错配碱基并在错配碱基的3' 端进行切割,再用变性的序列胶(PAGE)分离酶切产物,能够将超过1kb的PCR扩增产物内的点突变定位在几个碱基对内。因此,改进的TILLING 充分运用了CELI 酶和凝胶电泳技术,从而使其成为一个低成本、高通量的筛选突变基因的技术平台。 TILLING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是运用化学诱变剂诱发产生一系列的点突变而获得突变群体,提取DNA并把多个待测样品DNA混合建立突变群体及其DNA池,然后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特定DNA区段进行PCR扩增,通过变性和复性过程得到异质双链。如果有突变发生,那

一代至四代测序技术详细讲解

一、我们将如何应对海量的基因信息 新一代测序技术带给人们大量遗传信息的同时,却成为限制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障碍。 198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与美国生物化学家Walter Gilbert建立了DNA测序技术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至今已有近三十年了。在这三十年,DNA测序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已进入市场的循环阵列测序平台采用的是与Sanger生物化学测序方法完全不同的原理。在过去几年,应用极为广泛的毛细管电泳测序法采用的则是多线并行阵列格式,它运用尖端的荧光成像技术进行碱基识别。上述各类新技术为生物学研究领域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使实验研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界对开发这类新技术的兴趣持续高涨,与此同时,人们却发现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量信息数据的产生限制了技术更加广泛的应用,并降低了其市场价值。 过去,研究人员使用Applied Biosystems(ABI)公司的3730XL毛细管电泳测序仪进行基因分析,每年至多能完成六千万碱基的测序量。随着测序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这种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在2005年刚刚开始进行新一代测序技术开发时,Roche公司和454公司联合开发的焦磷酸测序仪的分析速度就已经达到了上述提及的ABI仪器速度的50倍之上。也就是从那时起,因基因数据过多而产生的问题凸显了出来,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其他制造商开发出更多更快的测序仪而愈加严重。举个例子,ABI的新一代测序平台SOLiD(supported oligonucleotide ligation and detection)单次运行,便可以分析6Gb的碱基序列;而Roche/454测序仪单次运行可以将上述结果转换成12-15个千兆字节(gigabytes)的数据信息;Illumina Genome Analyzer(GAII)测序系统仅在两个小时的运行时间里,就得到10兆兆字节(terabytes)的信息。尽管对于像Applied Biosystems这样的制造商而言,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达11.25TB的存储量,但对于多数实验室所具有的信息管理系统来说,规模如此庞大的数据信息,就好像是迎面而来的洪水,让人感到难以控制。 过量信息所带来的一个副作用在于,用户无法将初始图像数据进行分类存档,而必须交给相关公司,利用软件对数据进行读取,然后才能对数据进行保存。对于大多数研究人员来说,像这样在每次实验后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的方式既繁琐又不经济。与花费上万美元对每一段序列进行备份分析相比,对每一次测序结果进行重新测定显然是一个更简单、更便宜的选择。测序仪制造商称,对原始数据再次进行分析并不能得到更多新的信息。但是,对于454测序仪而言,用户至少可以通过更新的软件从原始数据得到质量更高的序列,从而提高碱基识别分辨率,减少误差。 除数据处理问题之外,研究人员还需要拥有一个足够强大的计算机平台,以便将来自多个测序技术的短小基因片段进行组合,形成基因组外显子。目前问题在于,测序仪生产商仅仅提供用于某些特定基因信息分析的软件,如靶标重测序、基因表达分析、染色质免疫沉淀反应或基因组从头测序等,而并未提供任何其它类型的下游生物学信息分析软件。研究界越来越熟悉这些测序平台对循证生物学的巨大潜力,这也就产生了新的研究问题以及全新类型的试验方法,而这单凭依赖目前的生物学信息是无法满足的。 从这个角度看,SOLiD软件研发公司(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gf/)于今年七月刚刚兼并了两个新的软件公司,这一举动无疑朝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该公司在开放源码许可证下开发软件分析工具,目的就是为了给生物信息学领域提供支持,并为其开发新的算法。 对用户而言,如果能够将数据格式与不同测序平台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所得的统计数字进行标准化,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由于目前以测序平台为核心的市场竞争激烈,因此每个生产商都努力提供最好的数据结果。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_田李

·特约综述· 2015, 31(11):1-8 生物技术通报 BIOTECHNOLOGY BULLETIN DNA 测序技术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一代测序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技术,它的出现使得科研人员能够以相对较少的经费获得以往望尘莫及的海量DNA 序列,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研究生命科学的方式 [1] 。现阶段,生命科学的研 究已经从以往研究单一基因转变为研究整个基因组,其中既包括了基础研究中的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遗传,也涉及了应用研究中的医学诊断和农作物育种等[2] 。本文回顾了DNA 测序技术的演化,并论述了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测序技术的发展 1.1 第一代测序技术 Sanger 等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明了DNA 末端终止法测序技术,他的发明第一次为人们开启了解读生命遗传密码的大门,Sanger 本人也因此获得了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3]。DNA 末端终止法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DNA 聚合酶、模板、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引物、dNTP 和ddNTP 的作用下发生延伸反应,由于ddNTP 的存在,会形成长度不一的DNA 延伸片段;然后采用平板凝胶电泳,用4 收稿日期:2015-04-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0158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14T706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CQ018)作者简介:田李,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及比较基因组学;E -mail :tianlister@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 通讯作者:赵云峰,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细胞生物学;E -mail :yfz667788@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田李1?张颖2?赵云峰1 (1.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曲阜 273165;2.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日照 276826) 摘 要: DNA 测序技术是人类探索生命秘密的重要研究手段。自第一代的Sanger 测序技术诞生以来,DNA 测序技术经历了三代变革,产生了第二代到第四代测序技术,统称为新一代测序技术。目前,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数据产出能力呈指数增长,而且这一技术本身也从依赖DNA 聚合酶的生化反应转变为面向物理学中纳米技术的新领域。新一代测序对生命科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引领了科学研究模式革新和研究思维的转变。科研人员可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对基因组、转录组和表观组等诸多领域展深入的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测序技术的特点,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新一代DNA 测序;边合成边测序; 单分子测序;纳米孔;应用DOI :10.13560/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ki.biotech.bull.1985.2015.11.003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Tian Li 1 Zhang Ying 2 Zhao Yunfeng 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2. Shandong Water Polytechnic ,Rizhao 276826) Abstract :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method in life science. Since the birth of the Sanger sequencing technology, DNA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experienced three generations of change, resulting the second generation to the fourth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DNA sequencing not only has been improving its productivity in an exponential growth rate but also been evolving into a new technological territories toward physical disciplines of nanotechnology.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that has landmark significance of life sciences, can improve researches in the genome, transcriptome and epigenome. This review analyze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sequencers and provide prospective insights into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Key words :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sequence by synthesis ; 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 ; nanopore ;applications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6 15:41:55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sodocs.net/doc/4c2926473.html,/kcms/detail/11.2396.Q.20151126.1541.001.html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进展

一.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来临,克隆、研究并利用生物的重要基因、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和进化已经成为遗传学领域的热点之一。和原核生物相比,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复杂,研究起来较为困难。随着大片断DNA克隆技术的发展核完善,构建真核生物大片断DNA的基因组文库,并以之为平台进行基因组序列测定、物理作图、基因分离、以及基因结构核功能的分析等研究,已经成为真核生物基因组研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1]。 基因组文库是指含有某种生物全部基因的随机片断的重组DNA克隆群体。这个文库象是一个贮存有基因组全部序列的信息库,故称为基因组文库(genomic library),又称为人工构建的基因“活期储蓄所”(genomic bank)。人们既可以通过基因组文库的构建、贮存和扩增特定生物基因组的全部或部分片段,同时又能够在必需时从基因组文库中调出其中的任何DNA片段或目的基因[2]。 1 基因组文库的产生和发展 克隆载体作为基因组文库构建的重要媒介,提高其容纳量一直是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自1973年Cohen构建了第一个质粒载体pS101以来,越来越多的克隆载体相继出现,使得克隆载体的整体结构和克隆效率有了很大改善。载体的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代是以λ噬菌体和粘粒为代表的载体;第二代的代表为YAC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BAC(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及PAC (P1-derived artificial chromosome);第三代为BIBAC(binary BAC)及TAC (transformation –competent artificial chromosome)为代表的新型文库载体,不仅具有第二代载体的所有特征,而且具备了植物的转化功能[3]。 1.1 第一代载体 λ噬菌体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载体,其插入片断仅20 kb左右[4]。1979年Royal 等确定了在粘粒(Cosmid)载体中克隆大片断的可能性[5]。此后粘粒载体用于构建果蝇、小鼠、人等基因组文库,并从这些文库中成功分离得到基因。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就是粘粒文库的基础上完成的[6~8]。粘粒是用包含λ噬菌体cos位点的质粒。载体长4~6 kb,平均插入一般为40 kb左右。重组的粘粒可承载

新一代测序技术solid

新一代测序技术(下)-SOLiD (ABI) 摘要:2005年454公司首推划时代的新一代测序仪,从而引发了测序市场上454、Illumina、ABI等公司在新一代测序技术上的比拼高潮。也正是这种你追我赶,让绘制人类全基因组图谱由过去的耗费亿美元和13年时间,骤然缩短到如今SOLiD 3运行一次即获得50GB可定位测序数据。生物通6月重磅推出新一代测序技术专题,将逐个为你解析Illumina、ABI、Roche(454)的新一代测序仪,并汇集世界各大基因组中心诸多牛人对新一代测序仪的选择标准及使用反馈。敬请期待! 过去20年,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ABI)在测序方面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自公司的共同创始人Leroy Hood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设计了第一台自动荧光测序仪之后,生命科学研究就摆脱了手工测序的繁琐和辛劳,骄傲地迈入自动测序的新时代。直到2005年,454推出了FLX焦磷酸测序平台,ABI的领先地位开始有些动摇。之后,ABI迅速收购了一家测序公司——Agencourt Personal Genomics,并在2007年底推出了SOLiD 新一代测序平台。从SOLiD 到如今的SOLiD 3,短短一年多时间,它已经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一级方程式赛车”。 SOLiD全称为supported oligo ligation detetion,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四色荧光标记寡核苷酸的连续连接合成为基础,取代了传统的聚合酶连接反应,可对单拷贝DNA片段进行大规模扩增和高通量并行测序。就通量而言,SOLiD 3系统是革命性的,目前SOLiD 3单次运行可产生50GB 的序列数据,相当于17倍人类基因组覆盖度。而其无以伦比的准确性、系统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更让它从其他新一代测序平台中脱颖而出。为什么SOLiD能轻松实现貌似不可能的任务?让生物通带你从测序原理入手,一探究竟。 SOLiD工作流程

Roche 454(GS FLX Titanium System)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Roche 454(GS FLX Titanium System)超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 2005年底,454公司推出了革命性的基于焦磷酸测序法的超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系统——Genome Sequencer 20 System,被《Nature》杂志以里程碑事件报道,开创了边合成边测序(sequencing-by-synthesis)的先河。之后,454公司被罗氏诊断公司以1.55亿美元收购。2007年,他们又推出了性能更优的第二代基因组测序系统—— Genome Sequencer FLX System (GS FLX)。2008年10月,454推出了全新的GS FLX Titanium系列试剂和软件,让GS FLX的通量一下子提高了5倍,准确性和读长也进一步提升。 想当年,GS 20的出现,揭开了测序历史上崭新的一页。Jonathan Rothberg博士就是大规模并行测序的发明者,同时也是454的创始人。上世纪90年代,很多学者也都想到了大规模并行测序,他们试图将Sanger测序移到芯片上,但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这项技术没有可扩展性。1999年,Rothberg的儿子出世,他放了两个星期的陪产假。小家伙出生后被送入婴儿特护病房,Rothberg非常担心,甚至想获取儿子的基因组信息。这段担惊受怕的经历给了他灵感,他突然意识到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不仅简单,而且具有可扩展性。两个星期之后,Rothberg就开始设计芯片和流动室,让测序在更小的反应室中进行,并同时进行几百万个反应。 硬件的设计和制造也只是成功的一半,在样品制备上还有同样漫长的路要走。Rothberg摒弃了传统的细菌克隆与挑选,将DNA打断成随机片段,并寻找一种方法来克隆每个片段。受到其他学者乳液实验的启发,他也想将DNA放入油包水的乳液中,这样就省去了反应管。一个好汉三个帮。在Joel Bader等人的帮助下,Rothberg验证了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利用了炸药中的表面活性剂来维持乳液的热稳定性。就这样,乳液PCR终于诞生了。 对细菌的16S rDNA的V6/V3可变区进行测序分析,不需进行克隆筛选,测序的通量高,获得的数据量大,周期短,能更加全面的反映微生物群体的物种组成,真实的物种分布及丰度信息。 GS FLX 测序原理 GS FLX系统的测序原理和GS 20一样,也是一种依靠生物发光进行DNA序列分析的新技术;在DNA聚合酶,ATP硫酸化酶,荧光素酶和双磷酸酶的协同作用下,将引物上每一个dNTP 的聚合与一次荧光信号释放偶联起来(图 1)。通过检测荧光信号释放的有无和强度,就可以达到实时测定DNA序列的目的。此技术不需要荧光标记的引物或核酸探针,也不需要进行电泳;具有分析结果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自动化的特点。 Roche GS FLX System是一种基于焦磷酸测序原理而建立起来的高通量基因组测序系统。在测序时,使用了一种叫做“Pico TiterPlate”(PTP)的平板,它含有160多万个由光纤组成的孔,孔中载有化学发光反应所需的各种酶和底物。测序开始时,放置在四个单独的试剂瓶里的四种碱基,依照T、A、C、G的顺序依次循环进入PTP板,每次只进入一个碱基。如果发生碱基配对,就会释放一个焦磷酸。这个焦磷酸在各种酶的作用下,经过一个合成反应和一个化学发光反应,最终将荧光素氧化成氧化荧光素,同时释放出光信号。此反应释放出的光信号实时被仪器配置的高灵敏度CCD捕获到。有一个碱基和测序模板进行配对,就会捕获到一分子的光信号;由此一一对应,就可以准确、快速地确定待测模板的碱基序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