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应用 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 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应用 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 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应用 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 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应用 三维眼前段分析仪对人工晶状体 在眼内稳定性的研究

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功能研究进展(一)

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功能研究进展(一) 【摘要】近年来对拟调节功能的研究成为眼科领域关注的热点。现综述众多学者人工晶状体眼拟调节功能的研究,包括区分调节和拟调节的概念、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拟调节力的影响因素;并概述具有拟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发展近况。 【关键词】拟调节人工晶状体Progressinthestudyofpseudophakicaccommodation AbstractResearchonpseudophakicaccommodationisoneofthehottopicsinop hthalmology.Abriefreviewonthepseudophakicaccommodationisgiveninthis paper,includingtheconcept,themethodsofmeasuringandtheinfluentialfacto rsofthephsudoaccommodation.Recentadvancesofsomepseudoaccommoda tiveintraocularlens(IOL)arealsoreviewed. ·KEYWORDS:pseudophakicaccommodation;intraocularlens 0引言 自1949年HaroldRidley医师植入了世界上第一枚人工晶状体(Introculerlens,IOL)的近几十年来,白内障手术方式从白内障囊内摘除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及激光乳化白内障术等进程,以及透明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调节力丧失,视近困难。若预期保留了一定的近视屈光度数(通常为0.00~-0.75D),这样术后远近视力均不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一些学说、众

人工晶状体材料及设计研究的进展

人工晶状体材料及设计研究的进展 赵晶;万修华 【期刊名称】《国际眼科纵览》 【年(卷),期】2015(039)002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患者的数量逐步增加.IOL材料包括传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硅胶、水凝胶和丙烯酸酯等.开发与使用稳定性、光学质量及安全性更好的新型IOL是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的需要.新型材料及设计的IOL包括注入式IOL、纳米材料IOL、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HEMA)材料IOL等.含HEMA的IOL疗效更确实、术后并发症更低;新型丙烯酸酯IOL独特的后缘尖锐化设计进一步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IOL稳定性;注入式IOL实现了小切口手术、保留了晶状体正常的调节功能;纳米材料IOL提高了IOL生物相容性;新型黑色虹膜隔型IOL不仅使眼球美观,而且能够透过近红外线接受SLO、OCT等眼底检查.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新材料的开发应用,这些IOL将很快问世,为白内障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In the aging population,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OL) implantation are gradually increased.IOL materials including traditional PMMA,silicone hydrogel,acrylic and so on.Development and use of IOL with new design including better stability,optical quality and safety can improve the visual quality of cataract patient after surgery.New IOL including injectable IOL,nanocan materials' s IOL,hydroxyethyl methacrylate (HEMA) IOL and so on.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HEMA IOL is lower.The new acrylic IOL's unique sharp trailing edge can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儿童白内障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的研究 目的:比较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Holladay1、HofferQ、SRK/T、Haigis、Barrett Universal II(以下简称Barrett)应用于儿童白内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儿童白内障患者,通过术前生物测量数据(眼轴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求得患儿在植入同一屈光力人工晶状体时应 用各计算公式的预留屈光力,由术后1-3月验光结果求得实际屈光力,预测误差(PE)=实际屈光力-预留屈光力,绝对预测误差(APE)为预测误差的绝对值,分别对Master测量组和A超测量组进行分析,根据眼轴或角膜曲率进行分组,比较不同 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与0有无统计学差异;分析不同组内不同计算公式间绝对预测误差有无统计学差异;对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分析;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观察手术年龄、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测量仪器对各公式计算IOL度数的影响。结果:A超测量组共45眼, 平均手术年龄为6.30±2.99岁(范围2-14岁),当AL≤22mm时,Barrett公式预 测误差(PE)显著小于0(Mean=-0.24,Median=-0.27,P=0.014),而AL>22mm 时,HofferQ公式预测误差(PE)显著大于0(Mean=0.31,Median=0.33,P=0.039); 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当K≤43.5D时,Barrett公式APE显著较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小,(mean=0.29,median=0.17)。 Master测量组共26眼,平均手术年龄为7.19±2.86岁(范围4-13岁),在各组中,Barrett公式预测误差均显著小于0(P=0.031,P=0.008,P=0.023,P=0.019);当AL≤22mm或AL>22mm或K>43.5D时,Haigis公式预测误差也显著小于 0(P=0.022,P=0.015,P=0.045);对于绝对预测误差的比较,不同AL组或K组,不同公式间APE均无统计学差异。在A超组内,对不同公式预测误差在±0.5D范围内的占比进行比较,Barrett公式与Holladay1、HofferQ、SRK/T公式有显著差异,其中Barrett公式占比最大为68.2%。Master组内,各公式预测误差在±0.5D、±1D±2D范围内的占比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对不同公式绝对预测误差进行多 元回归分析,发现Holladay1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手术年龄、眼轴、角膜曲率及测量仪器的影响(P=0.006,P=0.008,P=0.008,P=0.021),Haigis、HofferQ公式绝对预测误差受眼轴影响(P=0.012,P=0.002),SRK/T公式受眼轴、角膜曲率影响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矫正无晶状体眼屈光的最有效的方法,它在解剖上和光学上取代了原来的晶状体,构成了一个近似正常的系统,尤其是固定在正常晶状体生理位置上的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用于单眼,术后可迅速恢复视力,易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 疾病简介 自从英国著名眼科医生Ridley找到合适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并于1949年植入第一例硬性人工晶状体以来,已有五代人工晶状体问世。第四代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可植入囊袋内,术后可以散瞳,便于检查眼底。第五代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可从小切口植入,与角膜内皮接触损伤小,重量轻,在术后短期内能恢复稳定的视力。制造最接近生理状态且具有调节功能的人工晶状体,一直是眼科专家梦寐以求的目的。目前已研制出了多焦点人工晶状体﹑可调节人工晶状体以及可以矫正散光的Toric人工晶状体等。 人工晶状体分类 1)按人工晶状体在眼内的固定位置分类:可分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因术后并发症多,现多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 2)按制作人工晶状体的材料分类 A. 聚甲基丙烯酰甲酯(PMMA):聚甲基丙烯酰甲酯是最先用来制造人工晶状体的材料,为硬性人工晶状体的首选材料,其性能稳定﹑质轻﹑透明度好﹑不会被机体的生物氧化反应所降解,屈光指数为1.49。缺点是不耐高温高压消毒,目前多用环氧乙烷气体来消毒,柔韧性差。临床用有两种:一是用PMMA材料一次铸压成型的人工晶状体,称一片式;二是用PMMA 制成晶状体光学部分,用聚丙烯制成支撑襻,称三片式。 B.硅凝胶:是软性人工晶状体的主要材料,热稳定性好,可高压煮沸消毒,分子结构稳定,抗老化性好,生物相容性好,柔软,弹性大,可经小切口植入。屈光指数为1.41~1.46。缺点是韧性差,受机械力作用可变性,且易产生静电效应,容易吸附异物。 C.水凝胶: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是一种亲水性材料,含水量一般为38%~55%,可高达60%,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好,耐高温,韧性大。人工晶状体可脱水植入,复水后恢复软性并且线性长度增加15%。因其富含渗水性,眼内代谢物可进入内部而粘附污染,影响透明度。D.丙烯酸酯:是苯乙基丙烯酸酯和苯乙基甲基丙烯酸组成的共聚体,具有与PMMA相当的光学和生物学特性,但又具有柔软性。屈光指数1.51,人工晶状体较薄,折叠后的人工晶状体能柔软而缓慢的展开。 度数的测算与选择 1)正视眼的标准度数:后房型需+19D。

眼科光学 人工晶状体 第9部分:多焦人工晶状体(标准状态:现行)

I C S11.040.70 C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 Y0290.9 2010 眼科光学人工晶状体 第9部分:多焦人工晶状体 O p h t h a l m i c i m p l a n t s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e s P a r t9:M u l t i f o c a l i n t r a o c u l a r l e n s e s (I S O11979-9:2006,MO D) 2010-12-27发布2012-06-01实施

前言 Y Y0290‘眼科光学人工晶状体“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术语; 第2部分:光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第3部分:机械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第4部分:标签和资料; 第5部分:生物相容性; 第6部分:有效期和运输稳定性; 第8部分:基本要求; 第9部分:多焦人工晶状体; 第10部分: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三 本部分为Y Y0290的第9部分三 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11979-9:2006‘眼科植入物人工晶状体第9部分:多焦人工晶状体“(英文版)三 本部分与I S O11979-9:2006的主要差异如下: 对其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修改; 对5.3成像质量评估要求进行了修改; 将原I S O国际标准中的单位c y c l e s/mm修改为l p/mm(l i n e p a i r/mm); 删除I S O标准中附录B临床调查部分; 删除I S O标准中附录C样本大小统计三 本部分由全国光学和光学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医用光学和仪器分技术委员会(S A C/T C103/ S C1)提出并归口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杭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冯勤二贾晓航二何涛二齐伟明三

人工晶状体的研究进展

人工晶状体生物材料 的研究进展 摘要R idley于1949年用聚甲 基烯酸甲酯(polym ethyl2methacrylate, PMMA )制 造的人工晶状体(Introculer lens, IOL)植入后房,使视力得以恢复, 1953年以来各种类型的前房型 工晶状体应运而生, 1977年 Shearing设计了J形袢后房型人 工晶状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显微手术的日趋成熟,人工晶状体材料和植入技术的成熟以及与白内障摘出手术的完美结合,使得人工晶状体在性能越来越接近理想的自然晶状体,甚至比它功能更全。 关键词人工晶状体调节植入 前言人的眼睛如同照相机,光线穿过眼睛的角膜通过晶状体聚焦而投射到视网膜上,再通过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由神经纤维传输到人的大脑内,使人看到了五彩缤纷的世界。水晶体为一个双凸面透明组织,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一旦混浊了就会阻挡光线进入眼内,影响到人们的视力。现在恢复视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已变得不透明的晶状体拿掉,换上一个人造的晶体,这就是人工晶体。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白内障等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矫正视力最彻底的方法。 1 概念 人工晶体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 mm 左右,这是因为在夜间或暗光下人的瞳孔会放大,直径可以达到 6 mm 左右,而过大的人工晶体在制造或者手术中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主要生产厂商都使用5.5~6 mm 的光学部直径。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形态就很多了,基本的可以是两个 C 型或J 型的线装支撑袢。 按照安放的位置,可以分为前房固定型人工晶体,虹膜固定型人工晶体,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通常人工晶体最佳的安放位置是在天然晶状体的囊袋内,也就是后房固定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在这里可以比较好的保证人工晶体的位置居中,与周围组织没有摩擦,炎症反应较轻。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眼科医师也可能把人工晶体安放在其他的位置,例如,对于校正屈光不正的患者,可以保留其天然晶状体,进行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PIOL )植入;或者是对于手术中出现晶体囊袋破裂等并发症的患者,可以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或者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 按照硬度,可以分为硬质人工晶体和可折叠人工晶体。首先出现的是硬质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度数的计算 角膜屈光手术如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角膜切削术PRK激光角膜原位磨 镶术LASIK激光角膜热成形术LTK在矫正屈光不正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但是随着时 间的推移该类患者中发生白内障的数量将愈来愈多从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相关文献报道 常规人工晶体计算方法造成IOL度数不足白内障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远视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角膜生物物理行为的改变角膜屈光度的计算眼轴的测量计算公式的 选择几方面讨论它们对该类手术的影响 一角膜生物物理行为的改变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通过角膜放射状切口使角膜中央区变得扁平从而矫正屈光 不正,其切口较深中央光学区在3至4毫米左右 1 Koch报告四例RK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短期远视漂移高达+6D可能是因为放射状切口的机械不稳定性和角膜水肿所致这些变化是可逆的,几周内随角膜水肿的减退视力逐渐提 高同时视力也有昼夜波动12但是对于PRK/LASIK术后白内障的病人来说植入按常规方法计算得出的人工晶体术后角膜保持稳定的状态将造成持续的远视状态22 二角膜屈光度的计算 1正常角膜屈光度的测量 角膜曲率计及角膜地形图是通过测量光线投射到角膜表面的反射像的大小计算出该点 角膜曲率再转换为屈光度可表达为 P=N -1/R 1 其中,P为角膜屈光度N为屈光指数R为该点所在曲面的半径 100年前Javal光学系统假想中央区角膜为近视球面或者为一球柱面通过测量值近似地将角膜前表面曲率半经定为7.5毫米并且相当于45D屈光度2由公式1计算出 45= N -1/0.0075 N=1.3375 对于每一个所测定的角膜曲率R相对应的屈光度为: P=0.3375/R (2) 公式(2)的缺陷在于未能够充分考虑空气—泪膜界面泪膜—角膜界面角膜—房水界 面角膜厚度的作用(如图1-B)根据Gobbi泪膜角膜界面屈光度+5.20D可被角膜房水界面的屈光度-5.88D所大致抵消5因此光学上角膜屈光度计算应该以下公式为基础如图 1-A P= N 2-N1/R1+N 3-N2/R2 3

人工晶状体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附件一 人工晶状体上市前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一、目的 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工晶状体产品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并指导该类产品申请人在申请产品注册时临床试验资料的准备,根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撰写本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随着人工晶状体产品以及眼科学诊疗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法规政策、标准制定等情况的变化,本指导原则将会不断地完善和修订。 二、适用范围 结合法规的具体要求,要求其进行完整的上市前临床试验时,适用于本项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无晶状体眼患者使用的单焦点设计的人工晶状体产品。特殊设计或者采用新材料制成的人工晶状体产品须结合申报产品自身特点并参考本项指导原则另行制定其上市前临床试验方案。 三、基本原则 在我国进行的人工晶状体上市前的临床试验应当满足法规要求。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过程中,包括方案设计、实施、监查、核查、检查、数据采集、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等,均应遵循《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并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科学、可靠和可追溯。 四、临床试验方案 (一)临床试验目的及注意事项 人工晶状体产品的临床试验目的是评价申报产品是否具有预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临床试验中推荐使用LogMAR视力表(也称为EDTRS视力表),同时涉及屈光度检查时,均应以受试者主觉验光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为准,客观验光数值(包括球镜度及柱镜度)应记录并作为参考。 (二)临床试验设计

试验设计应为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照用医疗器械应选择我国境内已经批准上市的同类产品,应当重视对照产品的合理选择,建议可从材料、制造工艺、主要功能、植入位臵等方面考虑,需对照产品与受试产品尽可能接近。试验组和对照组应采用统一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应按统一的方案进行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观察及随访时间应相同。 (三)临床试验样本量 临床试验样本量的确定应当符合临床试验目的和统计学要求。申请人/生产企业应提供样本量足以评价人工晶状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统计论证,给出样本量计算的过程、重要参数、界值及计算公式、统计软件等。 随机对照试验为与对照产品进行的1:1的临床试验。要求受试者只能一眼入组观察。为综合评价申报产品安全有效性,并考虑临床可操作性,以评价产品有效性指标为例计算样本量如下:样本量应当符合统计学的要求,并且建议有效病例至少为74对;当试验器械与对照器械有效率差值的双侧95%可信区间下限高于-10%时是可接受的。 应保证每个时间点的受试者人群相对于初始受试人群的随访率尽可能高。临床试验报告应明确所有病例是否全部完成随访,完成的随访病例是否均纳入统计。失访病例应明确失访原因。较高的失访率会影响临床试验的说服力,因此应提供一项具有完整数据受试者与无完整数据受试者的基线特征的对比,以查明是否存在非应答性偏差。应在临床试验结束时联络在随访中丢失的受试者,以确定这些受试者的结果是否与那些配合随访的受试者一致。 (四)临床试验随访时间 人工晶状体的临床试验随访时间至少为12个月,基于风险分析,随访时间也可以延长。同时,应当科学设臵访视时间点(至少应包含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最终时间点)。 (五)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入选标准应当考虑申报产品的适用范围。入组过程中,应在遵循随机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兼顾组内及组间均衡性。 考虑到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建议至少将以下情形纳入排除标准

IOL-Master A超 B超 人工晶体度数操作流程

IOL-Master A超B超人工晶体度数操作流程 IOL-Master 眼轴长度: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 3 请患者坐在仪器前(年幼儿请家属抱坐于检查凳,行动不便患者直接推轮椅置于仪器前),调节座椅和仪器的高度,帮助患者取得舒适坐位; 4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下颌托和额托,嘱咐患者将下颌搭到下颌托里,额头顶住额托,调节下颌托的位置,使得患者眼睛位于可操作范围内; 5 嘱咐患者盯住仪器中的固视灯(视力不佳或斜视的患者辅助其调整眼位),保持不动,确保眼位正,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可靠性; 6 测量患者眼睛轴长:根据患者眼睛情况,选择测量参数,每只眼睛测5次,取平均值; 7 告知患者检查完成,请等待报告单; 8 核对打印出的报告单,操作者签字并交给患者。 IOL-Master人工晶体度数: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出生年月日; 3 请患者坐在仪器前(年幼儿请家属抱坐于检查凳,行动不便患者直接推轮椅置于仪器前),调节座椅和仪器的高度,帮助患者取得舒适坐位; 4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干净下颌托和额托,嘱咐患者将下颌搭到下颌托里,额头顶住额托,调节下颌托的位置,使得患者眼睛位于可操作范围内; 5 嘱咐患者盯住仪器中的固视灯(视力不佳或斜视的患者辅助其调整眼位),保持不动,确保眼位正,以保证测量数值的准确性、可靠性。 6 测量患者眼睛轴长:根据患者眼睛情况,选择测量参数,每只眼睛测5次,取平均值; 7 测量患者眼睛角膜曲率:每只眼睛测3次,取平均值; 8 如有必要测量患者前房深度、白对白等数值; 9 告知患者检查完成,请等待报告单; 10 根据医生要求选择计算公式、IOL参数、保留度数,计算并打印结果; 11 核对打印出的报告单,操作者签字并交给患者。 注:如果仪器不能测出患者的眼轴长度,则换用接触性测量法或用B超测量;如果仪器不能测出患者的角膜曲率,则请医生另行测量曲率,输入相应公式,进行计算。 B超: 1 告知患者检查项目,取得患者配合; 2 输入患者姓名、年龄、性别; 3 请患者仰卧在检查床上(辅助行动不便患者平卧,辅助有疾患不能平卧的患者取适宜检查的舒适体位),头朝检查者。协助患者摆放好头位,嘱咐患者轻闭双眼不要睁开; 4 将适量耦合剂分别涂抹在患者双眼眼睑和探头上,探头用一次性塑料布包裹防止交叉感染; 5 检查前、检查期间与患者做必要的交流,对患眼情况有初步认识; 6 全面检查患者双眼,(如有必要嘱咐患者眼球转动、头部偏转或者取适宜体位进行检查,对于外伤、术后、眼痛强烈或角膜怀疑存在异物等特殊情的患者检查时轻压眼球,避免造成患者痛苦或二次损伤)。调节增益,对病变区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探查。截取有价值的图片供医生参考; 7 测量眼轴长度:嘱咐患者被检眼微闭,另眼注视正上方目标,确保测量眼正位。探头与被检眼眼睑垂直进行水平轴位扫描,截取晶状体及视神经同时显示在声像图中央时的图像。测量距最

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种类 人工晶体(IOL):是一种植入眼内的人工透镜,取代天然晶状体的作用。 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和周边的支撑袢组成光学部的直径一般在5.5-6.0mm左右 原因:在夜间或暗光下,人的瞳孔会放大,直径可以达到6mm左右,而过大 的人工晶体在制造或者手术中都有一定困难。 支撑袢的作用是固定人工晶体,形态多样,基本的可以是两个C型的线装支撑袢 人工晶体按照硬度区分可以分为 硬质人工晶体(非折叠式人工晶体) 软性人工晶体(折叠式人工晶体) 分类对比 其 折叠以缩小其面积后,可以通过更小的手术切口植入 到眼内。 非折叠式:其晶体有序材料是硬性的,手术中不能将其折叠缩小 故手术切口相对较大。

小切口优势:手术切口越小,恢复快越快,术后的反应也越轻,术后术 源性散光越少。 特殊人工晶体简介: 边缘和表面形态设计(方形边缘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的边缘和表面形态设计,近年来对后发障的研究肯定了方形边缘设计的人工晶体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有周边囊膜向视轴中心生长,从而抑制后发障,故人工晶体的方形锐缘有屏障作用。最近研究发现方形边缘设计、相对扁平的前表面、 高折光指数是加重术后眩光等不良光学现象的主要原因。为解决方形边缘在光学上的缺陷,各公司推出各种新型材料和设计的人工晶体,博士伦公司的Akreos采用低折光指数的新水性丙烯酸酯结合等凸的表面设计,希望使方形边缘带来的眩光现象减少。AMO公司的Sanser型人工晶体,在后光学边缘直角边设计的基础上,将光学边缘设计为圆钝形,从而起到减少眩光的作用。(具体效果待观察) 非球面人工晶体: 球面像差是植入球面人工晶体后,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功能性视觉的主要原因,各种非球面人工晶体设计目的均是为了消除人眼的球差,以提高光学质量,获得良好的视网膜图像。博士伦非球面人工晶体本身采用双面非球面零像差设计,有均一的 屈光力,因此成像质量受人工晶体位置影响小,同时角膜的形状及瞳

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临床体会(一)

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计算临床体会(一)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人工晶体计算准确性的方法。方法620眼(610例患者)白内障超乳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及术后屈光度测算。结果术前评估测量值与术后屈光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人工晶体屈光度准确性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体;屈光度现代白内障手术的发展已要求术后达到最佳的裸眼视力而不是最佳矫正视力〔1〕。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恢复和屈光状态重建的关键之一是术前准确计算所需人工晶体的屈光度。由于多种因素可造成测量错误,从而影响效果。现将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手术治疗的620眼,白内障患者人工晶体测量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0例(620眼)。其中男360例(365眼)占59.01%,女250例(255眼)占40.99%,年龄25~79岁,平均52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对610例患者术后随访11~37周。 1.2术前检查对全部患者术前常规行视功能、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并行眼科B超检查以了解术眼玻璃体和视网膜情况。并检查眼底情况。 1.3手术方法患者采用标准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切口,术中超声能量设定50%,应用Storz 公司提供的Protege100型超声乳化仪器完成乳化吸出手术,植入ALcon公司生产的MA60AM 或MA60BM人工晶体。常数118.9,光学部直径6.0mm。 2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裸眼视力均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超过1.0者占86%,其中有2眼,因为有严重视神经萎缩,最佳矫正视力为0.15,12眼因高度近视最佳矫正视力为0.3~0.5。术后屈光度平均值(-1.50±1.12)D,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平均值(-1.85±1.32)D。 3讨论 3.1影响人工晶体屈光度数测算因素首先,眼轴长度是影响计算结果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现代测量是同时进行A型超声和B型二维图像显示。测量时严格操作规范,表麻剂用量1~2滴,眼内泪液不要存留过多;探头不要压迫眼球,轻放于角膜顶点并与之垂直,告知患者尽量放松,并告知配合好的必要性。1mm的测量误差可影响计算结果2.5D~3.5D的测量结果〔2〕。其次,角膜屈光度即角膜曲率半径测量。为测量准确,一般取相互垂直2个子午线方向数值加以平均〔2〕。对于同时患有翼状胬肉、角膜斑翳、斜视或外伤所致角膜曲率发生变化者,测量时尽量让患者向健侧注视,必要时测量健眼以评估,角膜曲率半径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影响:0.1mm误差可使计算结果产生0.5D变化〔2〕。再次,选择计算公式:一般SPK-Ⅱ公式常用于眼轴较长或较短的眼。特点为根据眼轴长度的不同对A常数进行修正。第三代公式包括公式SPK-T,Holladay-Ⅰ及Hoffer-Q公式,尤其用于高度近视眼(眼轴29mm)的准确性明显优于第二代。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

角膜屈光术后人工晶体屈光度的计算 发表时间:2011-11-10T13:33:50.29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李宏宇韩素珍[导读]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眼科医师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面临大量的接受过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 李宏宇韩素珍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6-0257-02 【摘要】目的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IOL 屈光度的计算方法18例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10例分别用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后测视力,及电脑验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术后电脑验光值在+-0.5以内,以上两种方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简单准确实用。 由于激光的高精度和准确的计算机控制,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LASIK)的手术人群已越来越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患者中会有部分人发生白内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白内障患者对手术效果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希望能达到最佳的裸眼视力而不是最佳矫正视力。因此,对所需植入人眼的人工晶体屈光度预算至关重要。我们对2008-2010年我院或外院会诊18例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的IOL屈光力进行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或外院会诊的18例接受过角膜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男8例,女10例;年龄30~57岁,平均(46.45±9.34岁。其中接受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表面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 11眼,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7眼,接受角膜屈光手术至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时间为3~18年, 平均(11.39±4.38) 年。A 型超声测量眼轴25.29~29.81mm,平均(27.41±1.55)mm。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能提供角膜屈光手术前后的眼屈光状态及角膜屈光手术的矫正量。分别用下列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后测视力,及电脑验光。 1.1.1临床病史法,又称术前资料法, 由Holladay和Guylon,于1989年首先提出, 主要根据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的变化和术前角膜屈光力来计算术后角膜屈光力。具体方法是用术前角膜屈光力减去近视或加上远视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的改变量(等效球镜), 得到术后角膜屈光力,再选用RSK-T等公式计算IOL度数。计算公式为K1=K2-(R1-R2)。该方法在计算手术前后眼球屈光度改变量时又可分为角膜平面和眼镜平面两种, 二者屈光度间的转化为R1=1000/(1000/R2)-V, 眼镜平面近视屈光度的改变量高于角膜平面, 而远视屈光度的改变量则低于角膜平面。 1.1.2 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1]:主要理论依据为:①LASIK手术导致的眼球屈光度改变可用IOL屈光度的变化来权衡;②根据虹膜后IOL的位置和镜距(眼镜片距角膜前表面的距离, 1 2.0-1 3.0mm),IOL 每改变1D, 等效球镜改变0.7D。其计算公式为:IOL= IOL+(R1-R2)0.7,此方法理论上可以准确地计算出LASIK术后屈光误差在以1.5D内的度数。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达到1.0.术后电脑验光值在+-0.5以内,以上两种方法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3 讨论 由于角膜屈光性手术后角膜曲率、角膜基质屈光指数、角膜中央非球面等发生改变, 用常规方法测量角膜曲率并计算屈光度时常造成患者自内障术后出现明显的远视状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就曾遇到这类患者术后出现2D的远视误差,导致IOL屈光度计算错误的原因主要为:①用角膜曲率计或电脑角膜地形分析图不能准确测量角膜前表面曲率;②由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 去除了中央区部分角膜组织, 使角膜前后表面曲率的比值发生改变, 因而应用标准的角膜屈光指数(1.3375)不能准确计算角膜前表面曲率;③当使用术后角膜屈光力值时, 应用第三、四代计算公式(除了不使用K值的Haigis公式)并不能准确计算前房深度, 或有效晶状体位置[2]。由此可见, 角膜屈光力的测量与计算是影响这类特殊患者IOL屈光度准确性的最主要因素。 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广泛开展,眼科医师在未来的几年内将面临大量的接受过屈光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国外的临床资料显示接受过此手术的患者在IOL植入术后常发生显著的远视性屈光误差[4-6]。屈光手术后IOL屈光力计算的误差主要来源于计算公式的误差与角膜屈光力的测量误差。我们这些患者采用临床病史法和Feiz-mannis法及其计算图表都得到了准确的结果,并且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这就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遇到资料齐全的患者可以应用此方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此方法准确、简单、实用,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Feiz V.Mannis MJ.Garcia-Ferrer F.et al.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nsis for myopia and hyperopia;a standardized approach.Cornea,2001,20:792-797. [2] Wang L.Booth MA.Koch https://www.sodocs.net/doc/403695388.html,parison of intraocular lens power calculation methods in eyes that have undergone LASIK.Ophthalmology,2004,111:1825-1831. [3] Koch DD, Liu JF, Hyde LL, et al. Refractive comp lications of cataractsurgery after radial keratotomy [J]. Am J Ophthalmol, 1989, 108∶676-682. [4] Howard G, Sun R, Geoffrey BK. Refractive error in cataract surgery afterp revious refractive surgery [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0, 26 ∶142-144. [5] Seitz B, Langenbucher A, Nguyen NX, et al. Underestimation ofintraocular lens power for cataract surgery after myop ic 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J]. Ophthalmology, 1999, 106∶693-702. [6] Gimbel HV, Sun R. Accuracy and p redictability of intraocular lens powercalculation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01, 27∶571-5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