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课程中心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一般信息

课程编号:03.028.0.1

课程名称:护理药理学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开课学院:中药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学分:4.0

学时:56(理论36学时,实践12学时,自学8学时)

前期课程:正常人体学(一)、正常人体学(二)、疾病学基础(一)、疾病学基础(二)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

二、课程基本要求(或课程简介)

护理专业药理学课程主要由药理学基础和临床用药护理两大部分组成。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总论部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各论部分介绍作用于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内脏系统以及自体活性物质、激素类、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等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护理药理学紧密结合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教育模式,其任务是研究护理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任务和作用,指导护理人员在全面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合理用药、观察药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医疗水平。

The course of Pharmacology in Nurs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major parts:pharmacology basis and nursing for clinical medication.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studies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drugs and organisms,mainly including Pharmacodynamics and Pharmacokinetics.The introduction part deal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pharmacology.The specialized part introduce intracorporal process,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drugs that act on 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s,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visceral system and other drugs,such as autoallergic active compound,hormones,anti-microbial agents, antineoplastic drug and so on.Pharmacology in nursing closely to human health as the center of the holistic nursing education mode,the task is to investigate nurses task and role in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the clinic,guidance for nursing staff in a comprehensive grasp on the basis of pharmacology,basic theory and basic knowledge,using nursing procedure method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to observe the efficacy 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prevent and reduce drug-induced disease and kiosks accidents,to ensure safe and effective clinical use of drug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and medical level.

三、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总体目标

护理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以用药护理为应用导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的执业水平。从认知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入手,深刻领悟安全有效的用药原则,在药物治疗、用药咨询等相关岗位职能的各个环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避免或减少药物危害(如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药物依赖和滥用等),与护理专业相关学科有机整合,处处体现维护和促进环境中人的健康的职业宗旨。

(二)教学策略设计

护理药理学教学整合于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教育模式,以药理学为基础,密切结合护理学专业的理论与实践,贯彻护理程序,保障临床安全有效的合理用药。

教学内容包括总论及各论。总论部分介绍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规律、药物的一般知识;药理学在护理学专业中的应用和用药护理的基本知识,包括药物治疗的护理程序。各论部分涵盖各系统的药物,各章以常用代表药为重点,包含药理学基础和用药护理两方面内容。药理学基础重点介绍药物的药理效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简介药物的药动学、作用机制等;用药护理以药物治疗流程为线索,包括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和用药护理要点,用药护理要点介绍给药操作注意事项、用药期间监护和不良反应处理,提出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护理对策与措施。

以人的健康为全局,以护理专业为全景,明确药物参与全程的地位与意义。从药理学出发与护理学交汇,设定教学递进线索:药理学基础——理解药物;用药护理——把握专业应用方向;处方合理性辨析/病例讨论——拓展药物治疗及其与其他专业的协同。

配套网络教学课程全程同步教学的布局、进程及其反馈。

成绩评定方案:作业15%;测验15%;实验15%;期末55%。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理学、药物、药动学、药效学的概念。

2.深刻领会药理学在用药护理中的应用。

3.知道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1.药理学概念与任务。

2.药理学发展简史。

3.药理学在用药护理中的应用。

4.护理专业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和方法。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量效关系的知识及其基本概念。

2.熟知并能运用效价、效能、治疗指数、安全范围的概念及比较。

3.熟知并能运用亲和力、内在活性、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

4.深刻领会量反应、质反应和量效曲线的概念。

5.深刻领会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受体脱敏、受体增敏的概念及意义。

6.知道药物作用的性质、类型和特异性。

7.知道药物的构效关系。

8.知道药物非受体作用机制、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

【教学内容】

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的性质与类型;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特异性;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临床效果(治疗作用;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药物依赖性);药物量效关系及其一般规律、基本概念(最小有效量、常用量、极量、最小中毒量);药物量效曲线类型及其基本参数(效能、效价、斜率、半数致死量、半数效应量);评价药物安全性的指标(治疗指数、安全范围、安全指数、安全界限);药物的构效关系。

2.药物的作用机制:受体作用机制(受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结合的特性;亲和力、内在活性的概念;激动药、部分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非受体作用机制。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物体内基本过程的知识及药动学基本参数概念。

2.深刻领会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因素。

3.知道常见临床给药方案制定的特点。

【教学内容】

1.药物的跨膜转运:转运方式(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膜孔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包括膜泵转运、膜动转运);药物理化性质(分子量、极性、解离度、脂溶性)对简单扩散的影响规律;药物转运体的概念及其在体内过程的意义。

2.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首过效应的概念及其意义;游离型药物与结合型药物的区别和联系;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作用和合并用药的影响;药物代谢的意义;药酶诱导剂、抑制剂的概念及其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和意义;肝肠循环的概念及其意义;环境pH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3.药动学基本概念:药时曲线;药物消除的类型(一级速率、零级速率、米—曼氏速率);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消除半衰期的概念、意义及其计算方法;临床不同给药方案及其血药浓度变化规律和特点(稳态血药浓度、坪值、首剂加倍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深刻领会机体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知道环境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教学内容】

1.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剂型与制剂、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长期用药(耐

受性、耐药性)、药物相互作用(协同与拮抗;体外配伍禁忌、体内相互作用)。

2.机体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年龄、性别、个体差异(高敏性、低敏性)、遗传因素、病理因素、精神因素(安慰剂及其意义)。

3.环境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温度、湿度、噪音、光照、通气。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五章用药护理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处方正文及用药医嘱基本书写结构。

2.深刻领会用药护理程序基本流程。

3.知道药品及相关概念、药品管理法规。

【教学内容】

1.药品的一般知识:药品及相关概念(药品、新药、假药、劣药、制剂、剂型、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失效期);药品管理及法规(药典、药品管理法、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用药剂量的换算与调配;处方学基础。

2.用药护理:按护理程序(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计划实施、护理评价)执行药物治疗,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六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传出神经系统按递质分类、受体及生理效应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3.深刻领会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消除方式。

4.知道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的合成、贮存、释放。

【教学内容】

1.传出神经系统分类与递质。

2.传出神经系统受体及其效应:M、N

N 、N

M

胆碱受体;α、β

1

、β

2

肾上腺素受体。

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课堂讲授。

第七章拟胆碱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毛果芸香碱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的知识及滴眼应用的护理要点。

2.熟知并能运用新斯的明的作用、应用的知识。

3.熟知并能运用有机磷的中毒机制、中毒表现的知识及其治疗原则。

4.深刻领会新斯的明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

5.深刻领会胆碱酯酶复活药的作用、作用机制及应用。

6.知道卡巴胆碱和氯贝胆碱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内容】

1.M、N胆碱受体激动药:卡巴胆碱和氯贝胆碱的作用和应用。

2.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的药动学、药理作用(眼、腺体)、临床应用(眼科)、不良反应。

3.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新斯的明的药动学、药理作用、兴奋骨骼肌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4.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有机磷的中毒途径、中毒机制和中毒症状。

5.有机磷的中毒解救原则;中毒解救药(胆碱受体阻滞药、胆碱酯酶抑制药)的作用机制及特点。

6.毛果芸香碱、新斯的明的用药护理要点。

7.有机磷中毒解救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八章抗胆碱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阿托品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的知识。

2.深刻领会东茛菪碱、山茛菪碱、后马托品、哌仑西平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3.知道溴丙胺太林、贝那替秦、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的作用特点和应用。

1.M受体阻滞药:阿托品的作用(腺体、眼、内脏平滑肌、心脏、血管、中枢)和用途、不良反应;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后马托品、溴丙胺太林、贝那替秦、哌仑西平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

2.N受体阻滞药:筒箭毒碱、琥珀胆碱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阿托品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九章拟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作用、用途的知识。

2.深刻领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要点。

3.深刻领会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滴注的注意事项及防治局部组织缺血坏死的措施。

4.知道麻黄碱、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羟甲唑啉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碱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2.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甲氧明、羟甲唑啉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3.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4.拟肾上腺素药的共同禁忌证。

5.麻黄碱的作用特点、用途、主要不良反应。

6.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章抗肾上腺素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酚妥拉明的作用、用途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β受体阻滞药的作用、用途的知识。

3.深刻领会酚妥拉明的不良反应。

4.深刻领会β受体阻滞药的禁忌证。

5.知道酚苄明、妥拉唑林、育亨宾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6.知道β受体阻滞药的分类与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1.α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酚苄明、妥拉唑林、育亨宾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2.β受体阻滞药的分类;共性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证。

3.普萘洛尔、美托洛尔、吲哚洛尔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4.酚妥拉明、β受体阻滞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不作要求)

第十二章全身麻醉药(不作要求)

第十三章镇静催眠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地西泮的作用、用途的知识。

2.深刻领会地西泮的不良反应与静脉给药注意事项。

3.深刻领会巴比妥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以及中毒的解救原则与措施。

4.知道水合氯醛、甲丙氨酯、佐匹克隆、唑吡坦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苯二氮?类:地西泮的药动学、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

2.巴比妥类:药动学过程和分类;作用、用途、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的表现及其解救。3.其他类:水合氯醛、甲丙氨酯、佐匹克隆、唑吡坦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4.地西泮、巴比妥类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四章抗癫痫药与抗惊厥药(不作要求)

第十五章抗帕金森病药(不作要求)

第十六章抗阿尔茨海默病药(不作要求)

第十七章抗精神失常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氯丙嗪的作用、用途的知识。

2.深刻领会氯丙嗪的不良反应、禁忌证与用药护理要点。

3.深刻领会利培酮、氟西汀、丁螺环酮的作用、用途。

4.深刻领会碳酸锂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

5.知道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抗精神失常药的定义及其分类。

2.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的药动学、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作用机制、用途(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神经官能症、呕吐、人工冬眠)、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锥体外系反应、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利培酮、氟哌啶醇、氯氮平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3.抗躁狂药:碳酸锂的药动学、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4.抗抑郁药:氟西汀的药动学、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5.抗焦虑药:丁螺环酮的药动学、作用、用途、不良反应。

6.氯丙嗪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八章镇痛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吗啡、哌替啶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证与用药监护的知识。

2.深刻领会可待因、美沙酮、芬太尼、喷他佐辛、罗通定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3.知道布托啡诺、丁丙诺啡、曲马多、布桂嗪、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1.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吗啡的构效关系、药动学、作用(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缩瞳、催吐,对内脏平滑肌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锐痛、心源性哮喘、严重腹泻)、不良反应(急性中毒、成瘾性)、急性中毒的解救方法。可待因的作用特点和主要用途(无痰干咳)。

2.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的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美沙酮、芬太尼、曲马多的作用特点和主要用途。

3.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布托啡诺、丁丙诺啡的作用特点和主要用途。

4.其他镇痛药:罗通定、布桂嗪的作用特点和主要用途。

5.阿片受体阻滞药: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和主要用途。

6.阿片类镇痛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十九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及抗痛风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阿司匹林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对乙酰氨基酚的作用与应用的知识。

3.深刻领会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性作用及作用机制。

4.知道解热镇痛抗炎药、抗痛风药的分类。

5.知道抗痛风药的作用与应用。

【教学内容】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性(作用及机制、应用)。

2.解热镇痛抗炎药:阿司匹林的药动学、作用、用途、不良反应;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安乃近、吲哚美辛、布洛芬、吡罗昔康、塞来昔布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3.抗痛风药:常用抗痛风药的作用环节与应用特点。

4.常用复方解热镇痛药的组成。

5.阿司匹林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二十章中枢兴奋药(不作要求)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及脱水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高效、中效、低效利尿药的作用部位和机制的知识。

2.熟知并能运用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蝶啶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知识。

3.深刻领会利尿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4.深刻领会甘露醇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5.知道布美他尼、阿米洛利、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利尿药: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利尿药的分类及作用部位和机制。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氨苯蝶啶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布美他尼、阿米洛利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2.脱水药:脱水药的作用特点。甘露醇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山梨醇、高渗葡萄糖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3.利尿药和脱水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的降压作用机制、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的知识。

2.深刻领会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3.深刻领会吲达帕胺、哌唑嗪、可乐定、肼屈嗪、硝普钠、吡那地尔的降压作用机制、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4.知道抗高血压药合理选用和联合用药的原则。

【教学内容】

1.抗高血压药的分类。

2.一线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的降压作用机制和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吲达帕胺的降压作用及应用特点。

3.其他抗高血压药:哌唑嗪、可乐定、肼屈嗪、硝普钠、吡那地尔的降压作用机制、用途和不良反应。

4.抗高血压药的应用原则。

5.抗高血压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十三章抗心绞痛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的抗心绞痛作用及应用的知识。

2.深刻领会硝酸甘油的药动学特点及用药护理要点。

3.知道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及联合用药。

4.知道硝酸甘油的作用机制。

【教学内容】

1.抗心绞痛药的分类,作用环节与机制。

2.硝酸酯类:硝酸甘油的药动学、作用及机制、用途、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的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用途。

4.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维拉帕米、地尔硫?的抗心绞痛作用及机制、用途。

5.硝酸酯类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种类。

2.深刻领会他汀类、贝特类药物的作用及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知道考来烯胺、普罗布考、硫酸软骨素A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种类。

2.调血脂药:洛伐他汀、考来烯胺、氯贝丁酯、烟酸、阿昔莫司的作用及机制、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抗氧化药:普罗布考的作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4.多烯脂肪酸类:α-亚麻油酸、EPA、DHA的作用和应用。

5.血管内皮保护药:硫酸软骨素A抗动脉硬化作用。

6.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的相互作用与合理联用、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二十五章抗心律失常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的知识。

2.深刻领会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的心肌电生理作用。

3.知道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作用的机制。

【教学内容】

1.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正常心肌电生理;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

2.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腺苷的心肌电生理作用及机制、抗心律失常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4.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的合理选用。

5.抗心律失常药的用药期间监护。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二十六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强心苷作用及正性肌力机制、应用、不良反应表现及防治措施的知识。

2.深刻领会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3.深刻领会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作用环节与应用。

受体激动药、醛固酮拮抗药、血管扩张药、4.知道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钙增敏药、β

1

钙通道阻滞药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1.概述:CHF的病理过程;抗CHF药物的作用环节;抗CHF药物的分类。

2.常用药物:强心苷类的药动学、作用、正性肌力机制、用途、不良反应及防治、用法。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药、醛固酮拮抗药、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磷酸二酯酶抑制药、钙增敏药、β1受体激动药、血管扩张药、钙通道阻滞药的抗CHF作用环节与应用。

3.地高辛的用药护理。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二十七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不作要求)

第二十八章呼吸系统药物(不作要求)

第二十九章消化系统药物(不作要求)

第三十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不作要求)

第三十一章组胺及组胺受体阻滞药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H

受体阻滞药的作用、用途。

1

受体阻滞药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要点。

2.知道H

1

【教学内容】

1.组胺的作用、组胺受体分型及效应。

受体阻滞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的作用、用途及2.H

1

不良反应。

受体阻滞药的用药护理。

3.H

1

【教学方式】

自学。

第三十二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证的知识。

2.深刻领会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护理要点。

3.知道盐皮质激素、促皮质素和皮质激素抑制药的作用和应用。

【教学内容】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构效关系。

2.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禁忌证、用法与疗程。

3.盐皮质激素、促皮质素、皮质激素抑制药的作用和用途。

4.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十三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胰岛素的作用、应用的知识。

2.深刻领会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要点。

3.深刻领会磺酰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的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

4.知道氯茴苯酸类的作用与应用特点。

【教学内容】

1.胰岛素:胰岛素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常用胰岛素制剂的作用特点。

2.口服降血糖药:磺酰脲类、氯茴苯酸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药、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用途、不良反应。

3.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十四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不作要求)

第三十五章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不作要求)

第三十六章维生素类药物(不作要求)

第三十七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不作要求)

第三十八章抗菌药物概论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抗菌药物的概念及常用术语、抗菌作用机制。

2.深刻领会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3.知道机体、病原体和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抗菌药物概念及常用术语(抗菌谱、抗菌活性、抗菌后效应、耐药性、化疗指数)。

2.抗菌药物作用环节与机制:干扰细胞壁合成、增加胞浆膜通透性、抑制蛋白质合成、影响叶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3.细菌耐药机制:产生灭活酶、降低外膜的通透性、改变靶位结构、加强主动流出系统。

4.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三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β-内酰胺类的抗菌机制。

2.熟知并能运用青霉素G的抗菌谱、体内过程特点、应用、不良反应及变态反应防治的知识。

3.熟知并能运用各类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4.熟知并能运用各代头孢菌素作用特点比较。

5.深刻领会细菌对β-内酰胺类的耐药机制。

6.深刻领会β-内酰胺酶抑制药的作用特点。

7.知道其他非典型β-内酰胺类的抗菌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

2.青霉素类:青霉素G的理化性质、药动学、抗菌作用及其机制、耐药性、用途、不良反应、变态反应防治。青霉素V、苯唑西林、氨苄西林、羧苄西林、美西林的抗菌作用及应用特点。

3.头孢菌素类:代次及常用药物、作用特点、用途、不良反应。

4.非典型β-内酰胺类: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拉氧头孢、氨曲南的抗菌作用及应用特点。

5.β-内酰胺酶抑制药:克拉维酸的作用特点及配伍用途。

6.青霉素类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十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红霉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不良反应的知识。

2.深刻领会大环内酯类的共性及常用药物应用。

3.知道林可霉素类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应用。

4.知道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的抗菌谱、抗菌机制及应用。

【教学内容】

1.大环内酯类:共性;红霉素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其他大环内酯类的作用特点。

2.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分布及应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

3.其他: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的抗菌作用及应用特点。

4.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的特点。

5.伪膜性肠炎的治疗原则。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四十一章氨基糖苷类及多黏菌素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氨基糖苷类的共性。

2.熟知并能运用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应用特点。

3.深刻领会氨基糖苷类的用药护理。

4.知道多黏菌素类的作用特点、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教学内容】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共性:药动学、抗菌作用、抗菌机制、耐药性、应用及不良

反应。2)常用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抗菌作用及应用特点。

2.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抗菌作用特点、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3.氨基糖苷类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目的要求】

1.深刻领会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抗菌机制、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要点。

2.知道常用四环素类的药动学特点。

【教学内容】

1.四环素类抗生素:1)分类;2)概述:药动学、抗菌作用、抗菌机制、耐药性、应用及不良反应。3)常用药物: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氯霉素类:氯霉素的药动学、抗菌作用、抗菌机制、耐药性、应用及不良反应。

3.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四十三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知识。

2.深刻领会磺胺类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其防治措施。

3.深刻领会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联用协同抗菌的机制。

4.深刻领会喹诺酮类、磺胺类的用药护理要点。

5.知道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的作用特点及应用。

【教学内容】

1.喹诺酮类:1)共性(药动学、抗菌作用及其机制、耐药性、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2)常用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抗菌作用特点、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

2.磺胺类:1)共性(药动学、抗菌作用及其机制、耐药性、用途和主要不良反应。2)常用药物:SD、SMZ、SASP、SA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3.甲氧苄啶:抗菌作用、用途、不良反应,与磺胺药协同作用的机制及配伍制剂。

4.硝基咪唑类:甲硝唑的抗菌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5.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的抗菌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6.合成抗菌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课堂讲授。

第四十四章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目的要求】

1.熟知并能运用常用一线抗结核病药的作用特点。

2.深刻领会二线抗结核病药的作用特点

3.深刻领会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4.知道抗麻风病药的作用特点。

【教学内容】

1.抗结核病药:一、二线抗结核药的分类;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对氨基水杨酸的作用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

2.抗麻风病药:氨苯砜的作用特点、应用和不良反应。

3.抗结核病药的用药护理要点。

【教学方式】

自学。

第四十五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不作要求)

第四十六章抗寄生虫病药(不作要求)

第四十七章消毒防腐药(不作要求)

第四十八章抗恶性肿瘤药(不作要求)

第四十九章影响免疫功能药物(不作要求)

第五十章解毒药(不作要求)

第五十一章诊断用药(不作要求)

第五十二章抗骨质疏松药(不作要求)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双语)

《组织行为学》(双语)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课程代码:B27052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学时: 32 学分: 2 适用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 一、课程介绍 1.分别从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面上帮助读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行为,内容包括:组织行为学导论、态度和工作满意度、情绪与心境、人格与价值观、知觉与个体决策、激励理论及其应用、群体行为的基本原理、工作团队、沟通、领导力、权力与政治、冲突与谈判、结构与组织行为、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部分。 2.组织行为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它的先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与发展规律;指导学生阅读相关组织行为学案例,培养学生以现代组织行为学理论为依据,培养学生在团队建设与管理、人际沟通、领导、组织结构设计、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变革与发展、跨文化沟通、学习型组织建设等组织行为学的实务能力。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阅读:本科程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泛读规定的参考教材。老师随堂抽查学生阅读情况。 2、听课:本课程要求学生进课堂听讲全部课程,并做好笔记。听课和笔记情况随时检查,记入平时成绩。 3、辅导: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随时提出问题,老师随堂辅导。要求学生与老师建立电话、电子邮箱、QQ、微信联系,交流自学情况。另外,每学期期末集中大型辅导1次。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含考勤、回答问题、作业等)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tephen P. Robbins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 执笔人:蔡东宏审核人:批准人: 审定时间:2014 年 6 月 11 日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药理学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护理学专业用) 本大纲是在《护理药理学》(肖顺贞、孙颂三主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我院四年制护理学专业 的培养目标而编写的理论教学大纲。 一、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护理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基础课程,是治疗学的基础。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 (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护理 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是药物学与护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 护理药理学的任务是研究护理人员如何应用药理学知识在临床防治疾病过程中发挥积极作 用,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护理药理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对教学内容的要 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掌握”是指护理药理学的重点内容,“熟悉”是指 护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其他的内容则要求学生“了解”。 三、教学的基本内容和重点

教学内容和重点分为三个层次:重点和难点内容、基本内容、一般性内容。对重点和难点内容教师作 详细讲解,对基本内容教师作一般讲解,对一般性内容安排学生自学。具体详见各系统药物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方法、手段和特点 为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学习能力、科学分析综合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和初步科学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护理药理学教学是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进 行的。理论课主要是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启发式教学,着重阐明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禁忌症,适当介绍药理学的重大进展,并指导学生自学。实验课是通过药理实验、 课堂讨论等方式,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 度和工作作风。 五、学习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学生在学习护理药理学时,应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应有笔记本)。必须以药理作用机制及特点为核心,通 过推演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再联系其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这种纵向链式联系学习的效果比死记硬背要 好得多。以各系统的典型药为代表,突出有关各药的特点进行选择用药及联合用药。新药不断涌现,老药

最新《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作业)并且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人性假设的认识,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方式;群体冲突的来源及冲突的处理的方式,各种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有效激励的要求和方法,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变革内容和过程;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施;信息沟通的常见方式和管理。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学时数:54 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阶段,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人性假设的认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学时)、

第一节组织与组织行为(2学时) 一、组织的涵义 二、组织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类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复习与思考题: 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2、组织行为学研究为什么会涉及道德问题? 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管理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8学时)、讨论(2学时) 第一节关于人的理论(1学时)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中国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 Teaching Syllabus for Fundamental Nursing 一、课程任务与性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是护理专业主干学科之一,是护理患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满足患者清洁、舒适、休息活动、营养排泄等需要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用药知识与技能;常用抢救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掌握评估和满足患者各种基本需要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情景式模拟实验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满足服务对象整体护理的需要,为后期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实践打下重要基础。 二、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单元测试、阶段测试、期末测试、操作考核及实验报告测评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价。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理论考试占70%,技能考试占30%。 三、学时分配表 理论课教学内容学时数实验(见习)课教学内容学时数 绪论 1 环境 3 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3 铺备用床法、铺麻醉床法12 舒适与安全 3 卧位与搬运3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9 无菌技术、隔离技术 6 患者的清洁卫生 6 口腔、皮肤、头发护理 6 休息与活动 3 协助患者活动 3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8 T、P、R、BP测量及绘制、鼻导管 吸氧法 9 冷、热疗法 1 冷、热疗法 3 饮食与营养 6 鼻饲法 3 排泄 6 女患者导尿术、灌肠法 6 给药9 摆发口服药法、肌内注射法、静脉 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肤过敏试 验法 15 静脉输液与输血8 周围静脉输液法 6 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6 基础生命支持技术 6

组织行为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54课时)3-19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理论课程) 开课系:工商管理系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课学期:2或3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述 组织行为学,是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本课程是为适应学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而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是管理类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要求 (一)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案例讨论及课外作业为辅。 (二)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设施。 (三)课外作业 不少于五次课外作业。 (四)辅导答疑 授课过程中的辅导不安排专门的课时,以课间和课后为主。考试前可酌情安排一次复习答疑。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试课以学期末的统一闭卷考试为主,评定成绩时期末考试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查课的期末考试由课任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次课随堂考试,此外还需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开闭卷均可,期中成绩归入平时成绩。最后的成绩评定亦按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三、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教材 (1)孙健敏、李原编著.《组织行为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美] 斯蒂芬.P.罗宾斯著.《组织行为学》(第12版).李原、孙健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美] 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贾奇著.《组织行为学精要》(原书第9版).吴培冠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教学参考书 关培兰.《组织行为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该教材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以表格形式表现各章节的学时分配,表格如下: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禾日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地掌握组织行为学中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组织行为的相关理论,并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相关理论的认识,使学生有机会探讨不同的观点,了解不同观点如何互相补充,从中获得启发。学会权变的思想,权变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作业(案例分析报告、小组作业)并且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与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人性假设的认识,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群体行为的一般问题,影响群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群体决策的方式;群体冲突的来源及冲突的处理的方式,各种激励理论及其应用、有效激励的要求和方法,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特征、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组织文化建设,组织变革内容和过程;组织发展的内容及措施;信息沟通的常见方式和管理。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 教学时数:54 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4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阶段,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发展状况,了解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对人性假设的认识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4学时)、

一、组织的涵义 二、组织行为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发展阶段(1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二、组织行为学的发展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学时)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分类 二、组织行为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方法 三、组织行为学研究的道德问题 复习与思考题: 1、组织行为学的内涵? 2、组织行为学研究为什么会涉及道德问题? 3、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与管理学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第二章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10学时) 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影响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个性理论与人的行为、个性非倾向性心理特征与倾向性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影响、知觉、态度、价值观与人的行为。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需要层次理论,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8学时)、讨论(2学时) 第一节关丁人的理论(1学时) 一、人性假设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完整版)护理药理学大纲

《护理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护理药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学时:72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三年制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护理药理学是护理学专业一门必修基础课。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主要包括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两个方面。护理药理学不仅介绍了药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还着重阐述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疗监护须知及护理人员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使护理人员掌握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疗监护、禁忌症、防治措施,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为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药物的毒副反应和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疗监护须知。 本课程的难点: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1.药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2.药物和药理学发展简史 3.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药理学、药物的概念。 2.熟悉我国药物发展简史。 3.了解药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4.树立合理用药、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理念。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主要教学内容】 1.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2.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两重性 3.药物的量效关系 4.药物的作用机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不良反应、副作用,药物剂量的定义, 量效曲线。 2.熟悉药物的基本作用、变态反应、依赖性等概念,受体的概念,药物与受体的相互 作用。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要教学内容】 1.药物的跨膜转运 2.药物的体内过程 3.药物的速率过程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药物的首关效应、药物生物转化及意义、肝药酶、半衰期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2.熟悉稳态血药浓度、药物经肾排泄和消除。 3.了解药物的跨膜转运、时量关系和时效关系。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120102 2.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3.学时/学分:51学时/3学分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 5.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 6.面向对象:生物工程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微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的科学。以微生物作为研究材料,往往会加速生物学基本问题研究的进展;微生物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在工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行业有着广阔的应用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微生物还在基因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等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微生物学是生物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微生物学通常在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先行课程之后开设,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奠定了基础。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3课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了解微生物的发现与微生物学发展;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环境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推荐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掌握环境微生物学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础知识、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原理;理解环境微生物在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以及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作用;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微生物在环境工程领域应用的新工艺和新方法;并能利用所学的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环境微生物学的发展、重要概念和研究任务 第一节环境微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 1.人类对环境微生物的认识; 2.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 3.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4.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习题要点: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的应用。

1.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 2.环境微生物的分类; 3.环境微生物的多样性; 4.微生物的环境适应性。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的概念、分类以及主要特性。第三节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和意义 1.环境微生物学的范畴; 2.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3.环境微生物学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促进;

习题要点:环境微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难点:重点是环境微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和专业术语以及环境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难点是微生物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微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发展趋势及研究意义;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以及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相关的概念和术语以及基本特征。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环境 第一节微生物的生长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征; 2.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3.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测定;

工商管理专业组织行为学S大纲

《组织行为学S》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131005 课程英文名称: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上机:0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在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中,该课程为未来的管理者提供了解释、预测和控制员工行为的理论基础,从而有助于改善组织的有效性,以更好的实现组织既定目标。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除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外,通过案例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了解和体会到组织行为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实用学科; 3.掌握组织行为学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学会运用组织行为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组织行为学的一般知识,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行为的特点、组织行为学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明确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独特性和普遍性,个体差异性及在实践中的应用,群体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组织文化在管理中的作用,心理契约的构建与维系等。 3.基本技能:掌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能够设计并编制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能够运用基础知识对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等。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是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理论来分析和判断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并以不同方式组织讨论;教师在整个环节中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实现教学互助,有力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创新。 3.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以多媒体教学系统为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丰富教学内容,扩大课堂知识容量,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应用知识,充分体现管理学科的特色。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管理学》。本课程将为工商管理的其它专业课、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急救护理学》教学大纲 学时:54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护理。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在紧急情况下对患者实施及时、准确的救治和监护,以提高救护的成功率。 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护理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学会有关急救的一般概念 2.学会常用的急救监护技术和常用的急救救护技术。 3.能对临床各科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提出护理问题并给以处理的能力。 4.认识和珍爱生命,初步养成自觉地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观念与行为意识,爱岗敬业,具有协作精神。 5.养成自觉按照护理程序工作的观念和认真、热情、主动地执行护理措施的工作意识,具有反应敏捷、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6.有学习、尝试临床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教室、护理实训室、教学医院急诊病房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采用讲授、多媒体、录像、示教、讨论、角色扮演、见习、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 2、本课程系理论教学课,兼有一定的实践教学。教学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树立“启发式”教学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从而培养学生具

有自主学习、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本课程采用期中考试、书写见习报告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期中考试占学期总成绩的25%;见习报告两份占学期总成绩的25%;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 七、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急救护理学》周秀华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总学时: 108 讲课学时: 54 实验学时:54 学分:3 适用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学科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病毒的结构、复制、防治;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综合”生物学的科学思想,从而使学生能够运用“综合”思想解决生物学中的问题,为学生学习有关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领域发展中的作用;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及控制;了解微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与人类; (2)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3)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 (4)微生物学研究对象与任务; (5)本课程的目的、要求及范围。 2.要求:通过教学,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它们与人类的特殊关系;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展望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二)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原核微生物 1.教学基本内容: (1)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细菌的群体形态; (2)放线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放线菌的群体形态; (3)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3~5部分用图表形式概要描述)

(4)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繁殖; (5)古生菌的概念、细胞形态和细胞结构。 2.要求:掌握细菌、放线菌的个体形态、细胞结构、化学组成、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了解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及古生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活特性。 (三)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真核微生物 1.教学基本内容: (1)真核微生物的概述; (2)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酵母菌的群体形态; (3)霉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重点以青霉和曲霉为主,霉菌的群体形态; 2.要求:掌握酵母菌、霉菌的个体形态、结构、群体形态特征、繁殖方式。 (四)病毒 1.教学基本内容: (1)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2)病毒的形态、种类、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重点) (3)病毒的复制和感染;(重点) (4)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重点与难点) (5)亚病毒因子; (6)病毒与实践: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2.要求:了解病毒类群的划分,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化学组成,重点掌握病毒的复制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五)微生物的营养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2)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光能营养型微生物和化能营养型微生物); (3)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和膜泡运输); (4)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重点与难点) 2.要求:掌握微生物所需营养素、微生物营养类型、吸收营养的方式,学会培养微生物的各类型的培养基配制原则及其应用。 (六)微生物的代谢 1.教学基本内容: (1)微生物产能代谢 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自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光能营养微生物的能量转换过程,能量转换方式(2)微生物特有的耗能代谢——二氧化碳的固定,固氮作用,肽聚糖的合成及其它

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dical Nursing课程编码:Z103205 总学分:8.5总学时:134 理论学时:96 实验学时:32 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单位:医学院护理系 大纲制定者:倪志宏大纲审定 者:审定日期: 课程简介: 《内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学中的核心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和治疗要点,重点阐述各系统主要症状的评估与护理及各系统疾病护理与健康教育等。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临床内科护理思维,能够在内科护理理论框架下通过运用护理手段观 察和处理患者的健康问题而达到维持和促进患者健康。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建立在基础医学理论、内科学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还有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上的一门护理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认识疾病、防治疾病、护理疾病、促进疾病康复的一门重要临床护理学科,是临床其他各专科护理学习的基础与关键。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临床知识及护理思维的训练,集中表达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中。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为目的,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护理价值观,扎实的内科护理学专业理论及技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一定程度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从事临床护 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护理学专业学生能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掌握内科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说明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doc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前言 一、组织行为学的作用 1、科学管理的内涵,严格的狭义的科学管理的三个特点:制度 化、程序化、数量化; 2、科学管理的广义要求,严格的制度与感情调动,组织行为学 等学科就是发挥这个方面的作用。 3、组织行为学的三重目的: 对于个人,调动积极性; 对于群体,鼓舞士气; 对于组织,创建一种有效的文化。 二、组织行为学的特点 1、组织行为学发展的历史:从管理心理学到组织行为学 2、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 组织理论; 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 文化学,特别是人类文化学; 三、组织行为学的学习 1、所有管理科学的特点:归纳性的科学,从实际经验进行归纳 的科学,所以,大多数人不经过系统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组织行为学知识;

2、学习,课堂、课程的作用主要是系统化, 3、交流、观察、总结三者相当重要; 交流:教师与同学、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所以要求不应当攻击,而应当宽容; 观察:有心的观察,日常的工作中,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 总结:主要是对自己的管理,对他人的管理进行思考、理论的总结; 四、组织行为的教学 1、基本的理论讲解; 2、案例的讨论; 3、尽可能的实验; 4、学生的讲演、交流。 五、学习组织行为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组织行为学的作用是让大家通过学习树立起一种观念(科 学的分类:一种是技术性的,主要是教给学生一种技能,立竿见影;另一种则是改变观念的,树立新观念的,大多数的人文学科都属于这样的学科,因此发挥作用是比较缓慢的,是潜移默化的发挥作用,而且还要求将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组织行为学更多的是让大家形成一种观念,技能性的有,但是比较少; 2、组织行为学更多的是解决问题原则,但是不能希望通过组 织行为学的学习就成为一个管理的专家。成为一个管理专家,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微生物学课程英文名称:Microbiolog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编号: 09003011 课程归属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制定时间:2007年7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微生物是生命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学生应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上系统地了解微生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对微生物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系统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生物技术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教学的基本要求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 (1)系统地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掌握其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 (2)较全面的了解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3)掌握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论基础。 (二)基本技能要求 (1)掌握微生物学的制片、染色和观察技术。 (2)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小和数量的测定方法。 (3)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 (4)了解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适用专业和学时数 本大纲适用于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总学时数81,其中理论学时数为54,实验学时数为27。 3、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学习该课程必须具备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4、推荐教材和参考书 (一)教材 (1)周德庆编著《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2)沈萍等编著《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二)参考书 (1)沈萍著《普通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J. Nicklin etc《Microbiology》,科学出版社,1999。 5、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的理论课要求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理论教学部分54学时。 第一章绪论(2学时)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专科) 一、课程的性质 《组织行为学》是河北电大为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的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组织行为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此学科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所属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及时地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组织行为学是本专业的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使学员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有较明确的了解,并能结合实践解决管理中涉及到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各种问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其前导课程主要是《管理学基础》。 二、教材及其特点 选用的教材是由顾培忠、任岫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行为学》,2008年9月版。 多年来,我省电大高职高专一直延用中央电大本科的教材。但是因为本、专科在培养目标、教学层次、内容遴选、理论阐述、应用能力训练、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不相同,借用本科教材给专科专业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与不便。现在选用的《组织行为学》是专门针对专科量身编写的。 《组织行为学》教材的特点是:从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实际出发,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宗旨,通过通俗简明的理论阐述、综合性案例及分析、应用能力的实务训练等环节,突出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本教材从适应高职高专学生的岗位所需知识点出发设计课程的知识板块,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在讲解基本原理的应用,并在跟踪国内外理论最新发展的前提下,保证理论知识的健全、简洁、新鲜和生动。 本教材的体例设计为:“本章提要”提供每章内容的要点,以帮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理清脉络头绪;“学习目标”提出本章学习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以提高学习的针对性;“章前引例”以典型案例导出核心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叙述中不时以小资料的形式给出紧扣上下文内容的参

药理学基础教案资料

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教学大纲 建桥学院护理系 2012年

建桥护理护理系三年制专科护理专业 《药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一)本课程的性质 药理学是一门研究药物和机体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护理专业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是每位护理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二)本课程的任务 护士在疾病防治、药物实施和用药前后的监护中起重要作用。通过《药理学基础》学习,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主要不良反应及药疗监护等内容,使护理学生掌握临床各类常用药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和熟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疗监护、禁忌症、防治措施,了解剂量和用法,并联系其临床实际,以达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效应和减少药物毒副反应的目的。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医学基础课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来进行《药理学基础》的学习。同时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组织相应的实验,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掌握"、"熟悉"、"了解",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是护理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约占考核内容的90%,了解的内容约占考核内容的10%。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章至第四章总论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3.了解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4.掌握药物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基本规律。 5.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6.熟悉药物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7.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其它因素。 [教学内容] 1.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组织行为学》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一、课程简介 《组织行为学》主要涉及到组织行为研究的三个基本层次,即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层面。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对这一领域的概念和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人格差异、激励、领导、团队冲突和组织沟通等内容。课堂活动包括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主题演讲、阅读、自我评估、延展性的讨论、视频观看和分析,以及从学生视角进行的个体或小组展示,因此学生也会学习到如何把这些专题内容进行整合,并有效地应用于多元化的组织情境中去。此外,今天的企业组织通常是由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构成的,这一课程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展必要的智力能力和行为技能,这些将有助于提高他们有效地处理各种工作环境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互动时产生的问题。 This course will cove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t three levels—the individual, group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In the class, students will develop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in this field, including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motivation, leadership, group conflict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etc. Course activities include case analyses, role plays, lectures, readings, self-assessment tools, extensive discussions, video watching and analysis, and students’ presentations (individual and group), so they will also learn how to integrate these topics and effectively apply them in pluralistic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In addition, business today is conducted with and through people from various cultural backgrounds. Anothe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intellec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behavioral skills that will increase their effectiveness in dealing with problems that arise from the interaction of people from difference cultures in a variety of work settings.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学时数:72 讲课:72 学制:四年制本科 适合专业:生物科学相关专业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一门理论与实践性较强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的学科,故本课程分为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实验部分另有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主要讲授微生物发展的历史、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营养和代谢特征、遗传规律、生态、传染与免疫和系统分类等内容。 (二)课程的任务: 本课程主要面对生物科学专业的本科学生授课,是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在工、农、医等方面的应用,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和问题,使学生牢固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与许多课程关系密切,应在生物化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为今后专业课,如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第一章绪论 一、本学期的教学安排

二、微生物和你 三、微生物学 四、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发展 五、20世纪的微生物学 六、21世纪微生物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教学基本要求:学习微生物学这门课程,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微生物、主要种类、特点、发展状况、研究意义等等。本章要求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情况下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并提起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兴趣。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类群及特点。 (二)第二章微生物的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 二、用固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三、用液体培养基获得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 第二节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第三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 一、细菌和古菌 二、真菌 三、藻类 四、原生动物 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及显微镜技术。熟悉显微观察样品制备的一般流程和显微镜下的微生物形态(细菌和真菌)。了解显微镜种类和原理、藻类、原生动物的形态。 主要知识点与重点:无菌技术、获得纯培养的方法及其比较、菌种保藏技术以及各类显微镜的应用。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组织行为学》教学大纲 Syllabu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课程编号:150052B Course code: 150052B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Course type: Discipline Elective Course 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0 Instruction time: 32 Lecture:32 Experiment and exercises:0 学分:2 Grade credits: 2 适用对象:金融学(金融经济) Audience: Finance(Finance and Economics Experimental Class) 先修课程:无 Prerequisite: N/A 一、课程的教学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组织行为学》课程主要讲授个体、群体、结构及这些因素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组织中个体行为与心理、群体行为和属性、组织系统特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结合经典案例和企业实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人与工作、组织、环境要素间的匹配,激励,和组织变革等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其他管理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全方位描述、分析、解释组织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自己的行为。 Organization behavior mainly introduces individuals, group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organization behavior at multiple levels. The target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s and theories of individual behavior, psychology, the behavior and the nature of group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 systems. The course will integrate typical cases and corporate practices, improve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matching individuals, work,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 The course will set up the bases for students’ future studies of management principles. It cultivates students’ capabilities of describing, analyzing, and explaining practical problems in organizations an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