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语文_14 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4 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4 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4 小蜗牛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蜗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住、孩”等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尝试借助图画、生活经验,读懂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

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2.课件出示“蜗牛”,(你们见过蜗牛吗?对蜗牛有哪些了解呢?)

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蜗牛的感受。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蜗牛的图片。

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小蜗牛的故事。伸出手指,跟老师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课文。)观察一下本课与其他课文的不同之处。

2.(大声读一读课文。自主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有注音的地方多读几遍,读不出的地方看图猜想。

4.(通过读书,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通过看图猜字,我们认识了“蜗牛”、“蘑菇”、“草莓”、“发芽”这几个词)

你们能把课文读正确吗?考考你们吧。

(1)拼读生字,全班齐读。

(2)在图画的帮助下,读词语。

(3)摘苹果的游戏。

(三)再读课文,学写生字。

1.再读课文,把句子读得更通顺。思考:(这篇课文写得是什么?)这篇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2..这篇课文讲了小蜗牛和蜗牛妈妈的对话。对话是指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对话的“对”字也是今天学习的生字。

3.观察一下这个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加一加的方法)

4.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对”字左窄右宽,“又”第二笔是长点,“寸”最后一点写到中心点位置。)

5.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书空并练写。

6.反馈评价:展示优秀书写;出示范例、师生纠正;自己改正。

(四)(图文结合,朗读感悟)借助插图,认识四季

1.(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找出每一次对话分别在第几自然段,并读一读)小蜗牛爬呀,爬呀,小树林里的小树变化可大了。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用“——”画出小树的变化。

2.(从他的读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春夏秋冬的哪些特点?)这是四幅小树的图片,还有四个句子,请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排一排。小树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小树发芽了。

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

树叶全变黄了。

树叶全掉了。

3.请看图说一说。小树分别在什么季节发生了这些变化呢?连一连。

4.请一位同学把这四幅图按顺序贴一贴。

(五)了解其他景物,认识四季

1.在小树不断的变化中,四季早已悄悄走过。小蜗牛爬呀爬呀,发现不仅是小树,还有其他景物也会告诉我们四季的信息呢!请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

2.同学们找到了“蘑菇”、“草莓”、“雪”这三种景物。请把图片贴在相应的小树下。

3.出示下面的句式,(自己大声说一说)同桌相互说一说。

小树_____,已经是______了。

树叶______,地上______,已经是_____了。

5.通过观察图片,我们知道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下面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蜗牛,女生读蜗牛妈妈,老师读旁白)

6.想一想,小蜗牛和妈妈一共进行了几次对话呢?小组讨论一下。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做了几件事?小蜗牛都做到了吗?从书中找出相关句子。

7.小蜗牛爬行速度太慢了,所以它没有完成妈妈让它做的事情。聪明的小蜗牛吸取了这次的教训,第二年,它早早的就出发啦!不信,你们听!(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六)总结课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蜗牛的故事,还了解了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回家请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

14.小蜗牛

红色为第一次修改后的内容,紫色为第二次修改后的内容,蓝色为第三次修改后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书写示范作用,指导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小蜗牛》课堂效果分析

参与测评的学生共32人,测评情况分析如下:

1、第一二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同学们都能回答正确,这两道题的设计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2、第三题“小蜗牛与妈妈进行了几次对话?”,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的总体感知,准确率为93.6%,说明大部分同学都能把握课文内容。

3、第四题“春天的主要特点”一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四季不同特点的掌握,根据生活常识以及课文中学习的内容,学生能很轻松的答对这道题目。

4、根据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一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词语、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体会出蜗牛爬行速度慢这一特点。

从测评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同学们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发展要求。对课文内容的把握较好,能够做到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认识到四季的不同特点。学生课堂积极性较高。

《小蜗牛》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科普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里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课文以小蜗牛的视角,生动鲜活展现了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

《小蜗牛》是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整本书中唯一没有全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借助生活经验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引导学生识字和阅读,在反复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书写生字时,通过教师的范写、学生的书空,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特点以及掌握书写规律。

《小蜗牛》评测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下面的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地上还长着许多()呢。”

A.爬回来碧绿碧绿的草莓

B.走回来碧绿碧绿的草莓

C.爬回来漂亮极了花朵

2.秋天,蜗牛妈妈让小蜗牛去()。

A.摘草莓

B.采蘑菇

C.堆雪人

3.想想课文蜗牛妈妈和小蜗牛有几次对话?()

A.二次

B.三次

4.春天的特点是()。

A.树叶黄了

B.树叶掉了

C.小树发芽了

5.从“爬呀爬”“好久”这些词可以看出小蜗牛()。

A.非常喜欢路边的景色

B.是爬行动物

C.爬得特别慢

《小蜗牛》教学反思

《小蜗牛》是一篇科普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课文借助小蜗牛先后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小蜗牛》是一年级上册最后一篇课文,也是整本书中唯一没有全注音的课文,只给部分难字注了拼音,配有四幅色彩艳丽、季节特征明显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旨在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独立阅读的能力。

因此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

能力。借助图画、生活经验,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一、激趣导入。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并配上蜗牛的图片,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交流,了解蜗牛的爬行速度缓慢这个特点。

二、巧用“借图猜想”,渗透阅读方法。在初读课文,遇到没有注音的生字时,我充分发挥了连环画的作用,引导学生大胆猜读。如“蜗牛、草莓、蘑菇、发芽”中的生字,图画已经做了明显的提示,联系生活经验,学生就能猜出是什么字。我安排了互动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出示“小树_____,已经是_______。树叶______,地上______,已经是______了。”句式,再次运用“借图猜想”的方法,扩充句子,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多种形式的朗读。本文浅显易懂,不必分析讲解,在自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图片,让学生梳理课文信息,弄清楚四季代表的事物,尤其是树叶的变化。我采用文字连线和贴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四季的变化。

但是在教学时,对于蜗牛妈妈对小蜗牛的隐形的爱,没有提出来,孩子们不能很准确的感受到,这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备课,钻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小蜗牛》课标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科普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