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华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中华文化常识之天文历法

第十六编 天文历法
什么是盖天说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天文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在这段时期内,涌现出了许多讨论天地结构的学说,盖天说就是其中一种,它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
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倒扣着的大锅,它覆盖着像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因此,后来的盖天家们又主张,天好比是圆形的斗笠,地就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既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盖天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他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
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何谓浑天说
浑天说也是古代人讨论的天地结构说之一。浑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
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
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方,日落在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南点,周日平行圈有一大半在地下,一小半在地上,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少,而在地下的时间多,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在中国天文学史上,浑天说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浑仪和浑象的结构就和浑天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天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的解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宣夜说的认识观
很多人都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由气体组成的,日月星辰都漂浮其中,他因此非常担心天体会掉下来,害怕连安身的地方也没有了,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后来,他的一个朋友告诉他说:“日月星辰也不过是一团会发光的气体,就是掉下来,也是气体落入气体中

,不会造成任何损伤。”杞人听罢,豁然开朗,心头像放下千斤重担。
在盖天说和浑天说中,日月星辰都有一个可供附着的天壳,盖天说的附着在天盖上,浑天说的附着在像蛋壳一样的天球上,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后来人们观测到日月星辰的运动各自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根本就不像附着在一个东西上。所以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宣夜说”。
这种学说认为,天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没有任何形质,因为天离我们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它就是一种苍苍然的感觉。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天文学起源很早。殷商时代,据甲骨文记载,已经有了日食、月食的纪录,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春秋战国时期,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已经建立。所谓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是古人对星空的分析。
先说三垣,《史记·天官书》将地球上看到的北天极一片天空划为紫微、太微、天市,这就是“三垣”。紫微垣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区;太微垣包括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天市垣包括蛇夫、武仙、巨蛇、天鹰等星座的一部分。
其次说四象,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内移动的轨道,称为黄道。这是地球上最美妙的处所,因此又被古人视为“黄道吉日”。古人又将黄道附近的星空分出东、南、西、北四方,并分别用相应的吉祥灵兽代表,即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这就是“四象”(即表示星的形象)。
古人又将每象分七宿(一宿即一撮星的宿舍),则四象共二十八宿。
古代观察天象的仪器
古人用以观测天象的仪器,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表”, 形制是一根直立的杆子,人们通过太阳光照射下的“表”的投影方向和长度的变化来观测天象;一类是浑仪与浑象,浑仪专指测量天体在天球面上坐标位置的仪器,它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主要仪器。浑象则是我国古代演示天空星象的仪器,类似于现代的天球仪。
“表”是起源最早的天文仪器。它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通过观察太阳投影的变化而发明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在太阳光下,很多物体的影子都在变动,于是人们便为了观测的方便,在平地上专门直立一根杆子,通过杆影来研究太阳的运动。最初的“表”,可以是木杆、竹杆,也可以是石柱。它在古书中还有许多不同的名

称如“竿”、“染”、“臬”、“髀”、“碑”、“式”等。古人利用“表”可达到定方向、定节气、定时刻的目的。
浑仪与浑象是中国古代两种功用不同的天文仪器。但在隋唐以前的古代记载中常把浑仪和浑象统称为浑天仪,隋唐以后,多用浑象与浑天象来称呼天球仪,这就比较明确地把浑仪和浑象区别开来了。
浑仪是由许多带有刻度的同心圆环及中间设有窥管组成的一种观测仪器。其主要用途是测定昏、旦和夜半中星以及天体的赤道坐标,有时也能测黄道经度和地平坐标。浑象是在一个大球面上刻画或镶嵌有星宿、赤道、黄道、恒隐圈、恒显圈等的演示天象的仪器。可能由西汉人耿寿昌发明。
仰仪是什么仪器
仰仪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天文观测仪器,由元朝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制造。
仰仪的主体是一只直径约3米的铜质半球面,好像一口仰放着的大锅,因而得名。仰仪的内部球面上,纵横交错地刻画出一些规则网格,用来量度天体的位置。
在仰仪的锅口上刻有一圈水槽,用来注水校正锅口的水平,使其保持水平设置;在水槽边缘均匀地刻画出24条线,以示方向。在正南方的刻线上安置着两根十字交叉的竿子,呈正南北方向,一直延伸到仰仪的中心,把一块凿有中心小孔的小方板装在竿子的北端,并且小方板可以绕着仰仪中心旋转。
仰仪是采用直接投影方法的观测仪器,非常直观、方便。例如,当太阳光透过中心小孔时,在仰仪的内部球面上就会投影出太阳的影像,观测者便可以从网格中直接读出太阳的位置了。尤其在日全食时,利用仰仪能清楚地观看日食的全过程,连同每一个时刻,日面亏损的位置、大小都能比较准确地测量出来。
简仪: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
简仪是郭守敬于1276年创制的一种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该仪器的结构和使用上都比浑仪简单,而且除北极星附近以外,整个天空一览无余。故称简仪。
简仪的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环面平行于地球赤道面,叫做“赤道环”;另一个是直立在赤道环中心的双环,能绕一根金属轴转动,叫做“赤经双环”。双环中间夹着一根装有十字丝装置的窥管,相当于单镜筒望远镜,能绕赤经双环的中心转动。
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有两个支架托着正南北方向的金属轴,支撑着整个观测装置,使这个装置保持着北高南低的形状。这是我国首先发明的赤道装置,要比欧洲人使用的赤道装置早500年左右。
世界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
我国是一个地震发生较频繁的国家,《吕氏

春秋》云:“周文王立国八年(公元前1177年),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可算是我国关于具体可靠的地震的最早记载。
到了汉代,东汉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观测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又称地动仪,制成于阳嘉元年(公元132年)。
关于这架仪器,《后汉书》中记载:“地动仪以精铜制成网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酒尊就是酒坛)仪体内有一根高且细的铜柱称为“都柱”(类似惯性运动的摆),都柱在仪体内居于顶天立地的位置,是按古代天柱之说设计的。都柱旁有八组滑道(装置在摆的周围和仪体相接联的八个方向的八组杠杆机械)。外面相应设置八条龙,盘踞在八个方位上。每个龙头的嘴中含有一个小铜球,每个龙头下面都有一只蟾蜍张口向上。
地震时,传来地震的震波,倾斜的都柱倒向地震方向的滑道,倒到尽头后推动杠杆,通过杠杆作用引发一个牙机,龙首打开,铜球当啷一声掉在下面的蟾蜍口里。司仪之人根据落球的方位,便可报告地震发生的方向。
地动仪制成以后,安置在洛阳,并且观测到了永和三年(公元138年)陇西发生的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开创了人类使用科学仪器观测地震的历史。
五星与五行
所谓五星,就是古人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由于这五颗行星在天空上像纬线一样由东向西穿梭行进,所以也称作五纬或五曜。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五颗行星,有关木星的记载甚至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战国时期就有了五星的说法,最初,这五颗行星分别叫做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这也是古代对这五颗星的通常称法。
之所以把这五颗星又分别叫金木水火土,那是用地上的五个元素配上这五颗行星产生的。《史记·天官志》中说“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其中,阴阳与日月相符,五行也相应于五星。
金星,古称太白、明星、大嚣,因为金星在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就数它看起来最为明亮了。早晨,它出现在东方黎明前的夜空,人们又叫它“启明星”;傍晚,它出现在西方日落时的天际,人们又称它为“长庚星”。《诗·小雅·大东》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古人误以为启明与长庚是两颗星,所以给它起了两个名字。而实际上都是金星,只不过出现的时间和位置不一样罢了。
木星,古称岁星或岁,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岁字就是指岁星。岁星在《史记·天官书》中还有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等别名。木星在五星中是体积最大的一颗,所以古人特别注意对它的观测

。《淮南子·天文训》中记载道,“岁星之所居,五谷丰昌。”把木星的周期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可能因为木星和太阳活动周期相近。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所以被称为岁星。
水星,古称辰星,它是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看上去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古人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因此将水星称为辰星。在《五星占》中,水星还被称为小白。
火星,古称荧惑,因为火星的红光荧荧似火,而且它在天空中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很迷惑人,故名荧惑。此外,古人还将火星的红色同雷厉风行的执法官联系起来,又将火星称为“罚星”或“执法”。《广雅·释天》中记载道,“荧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
土星,古称镇星。土星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所以被称为镇星。
在“五行”中,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行就是运动变化、运动不息的意思。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是自然界客观事物内部阴阳运动变化过程中物种状态的抽象概括。
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古人把五行学说纳入预测术的范畴,以全息系统的观点,来观察、解释自然现象和人事,并依据自己的理论体系,综合推衍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细节。
史籍中的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是以著名天文学家哈雷名字命名的著名彗星,它每隔76年绕太阳一圈。我国是最早发现和记载哈雷彗星的国家。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公元前1057年,武王伐纣时有“彗星出”;之后,《春秋·文公十四年》记载,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公羊传》:“孛者何?彗星也。”再后,《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厉公十年(公元前467年)云“彗星见”。
但以上三次记录由于文字太简,均未被世界公认。被世界公认的最早一次哈雷彗星观测记载是由《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的: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彗星光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这比外国最早的记录早228年。
从公元前240年到公元1910年的2000多年间,哈雷彗星共出现过29次,每一次中国都有详细记录,早期最详细的一次记载见于《汉书·五行志》汉成帝元延元年条,共百余字,将哈雷彗星的出没时间乃至视觉速度,描绘得栩栩如生。宋、元以后,对哈雷彗星的观测越来越精确,记载越来越详细。
这种长

期连续的观测记录是我国所独有的,也表明了我国古代天文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古代对流星的记载
我国古人对流星雨、流星的记载是很早的。古书《竹书纪年》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
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夏四月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在公元461年出现的一次令人惊心动魄的天琴座流星雨,《宋书·天文志》更是做了十分精彩的记述:“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晚而止。”
据统计,我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纪事有180余次,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了大约10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大约7次。
在《史记·天官书》中还有“星坠至地,则石也”的记载,这是对流星体坠地便成为陨石或陨铁的解释。到了宋代1064年,中国著名科学家沈括更是首次发现陨石中有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陨石,而欧洲到1803年以后才知道。
新星和超新星
有些星辰的亮度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甚至达到10万倍以上,这就是新星;有的亮度会增强一亿甚至是几亿倍,这叫做超新星。以后它们又渐渐暗弱下去,犹如在星空中做客似的,因此中国古人称这类天体为“客星”。
我国是最早记载新星的国家。商代的一片甲骨上刻着“七日己巳夕,……新大星并火。”意思是:七日(己巳日)晚上,有一颗很大的新星出现在大火星的近旁。这片甲骨的年代是公元前3300年左右,比欧洲的新星记载早1100年。
在甲骨卜辞中,新星被称为大星,而“客星”之名最早见于汉代,如《汉书·天文志》中记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这是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也是中外史书均有记载的第一颗新星。
自商代至17世纪末,我国史书共记载了新星、超新星大约90颗左右,其中大约12颗属于超新星,这么丰富而又系统的超新星纪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我国史书所记载的新星、超新星中,最精彩的要算《宋会要》中的一段记载:“至和元年(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为太白,芒角四出,凡二十三日。”意思是说:有一颗客星出现在现今金牛座的区域,白天都能看到像金星那样的光芒,其亮度维持了23天。
银河的传说
夏夜的晴空,满天星斗,一道宽宽的银白色的朦胧光带横贯天宇,这就是“银河”。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织女耐不住神仙生活的寂寞,便偷偷地溜到人间,和勤劳的农夫牛郎结了婚,还生了一双可爱的儿女。
这件事触怒了天宫的最高统治者——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他们派来天兵

天将,把织女抓回天宫。可怜的牛郎挑着一对儿女,一直追到天上。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只一划,眼前就出现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河,把牛郎、织女分隔在河流两岸,这就是“银河”,又叫“天河”。
不过,他们坚贞的爱情最终还是感动了天帝,天帝同意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农历)夜晚见一次面。
可是,银河那么宽,过不去啊。这时,好心的喜鹊便都飞到银河上,翅膀连着翅膀,搭成一座美丽的鹊桥,让牛郎、织女踏着鹊桥相会。
古代太阳黑子的记载
清晨或者傍晚,当太阳光不是很强烈的时候,人们可以在太阳中看到一些暗黑色的、不规则的斑点,科学界把它称为“太阳黑子”。
公元前2000多年,我国就发现了太阳黑子的存在。我国古代神话说,太阳里有只三脚的乌鸦。从甲骨文到现代楷书,“日”字中都有那么短短的一横,就是表示这只“三足鸟”的存在的。所以,我国古代文学家又把太阳称为“金乌”或者“阳乌”。
《汉书·五行志》,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的一天,“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是举世公认的关于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而欧洲的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载,在800年后的公元807年。
事实上,在这以前,我国还有更早的黑子记载。在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中,就有“日中有跋乌”的叙述。跋乌,也就是黑子现象。
古代日食的记载
我国古代对于日食的最早记录是在《书经·胤征篇》中,据考证,这次日食大概发生于夏代仲康元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
在此后的古籍中,有关日食的记录越来越多。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被认定的日食纪事就有5次。
在古书《诗经·小雅》中,也有日食纪事:“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据考证,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
到了汉代时,古籍中已不再是简单的记录日食发生的时间了,而是对日食时的太阳位置、起止时刻、见食时间、食分(即日面所食部分占整个日面的比例)以及日食初亏所起的方位等,也多有详细的记录。
在《汉书·五行志》中,就这么记载了一次发生在汉征和四年八月辛酉晦(公元前89年9月 29日)的日食:“不尽如钩,在亢二度,晡时食,从西北,日下晡时复。”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次日食食分很大,光亮的太阳圆面只剩下一个钩形了,食起于西北方向,这时太阳位于亢宿二度等。
据统计,仅春秋时代记载的日食就有37次,其中33次已经被证明是完全可靠的。如果从春秋时代起算到清乾隆年间为止,我国记录了大约有1000次左右,这可以说是世界上

最完整的日食记录了。
古籍中的飞碟
在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早就已经有了关于飞碟的记载。
在《梦溪笔谈》的“异事”卷中,沈括讲述了一件发生在嘉祐年间(公元11世纪)的奇事:“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处,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初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
有不少人认为,沈括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记述应当是可信的。何况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他的友人、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游金山寺》一诗作印证:“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有人进而认定,这首诗中所说的长江中的“火炬”肯定是UFO无疑。既然这位大诗人在镇江也亲眼见到了这种飞碟,镇江与扬州相距不远,只有一江之隔,不是相互可以印证吗?
此外,又有人考证,在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上所记载的17种“异星”中,至少有5种是飞碟。之后,中国古代UFO记录真是可以用“不绝史书”来形容。如《汉书·天文志》中有:“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二月甲申,晨有大星如月,有众星随而西行。”“阳朔……四年(公元前21年)闰月庚午,飞星大如缶,出西南,入斗下”……直到清代,这种记载实在多得无法一一列举。
何谓石氏星表
星表,是天文观测者长期观察后,将大量测得的恒星以坐标系统性的汇编而成的图表。
我国古代最早的星表是由战国时代的魏人石申(约在公元前4世纪)编制而成的,他编的《天文》一书共八卷,被后人誉为《石氏星经》。可惜至宋代后失传,还好在唐代《开元占经》中可看到《石氏星经》的一些片断,并整理出一份《石氏星表》,其中明列28 宿距星和一百余颗恒星的赤道坐标位置。
依据岁差规律推算证明,石氏星表中至少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公元前4世纪测定的,远比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2世纪编制的星表还早。
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长期观测天象的基础上,战国时期楚人甘德(今属湖北)、魏人石申(今属河南开封)各写出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把这两部著作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
在《甘石星经》中记录了800个恒星的名字,其中121个恒星的位置已经测定,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书里还记录了木、火、土、金、水等五

大行星的运行情况,发现了它们的出没规律。相传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他所测定的恒星有138座,800个。
观星台的由来
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观星台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高9.46米。观星台台体平面近于正方形,四壁有明显的收分,台基每边长16米余,台顶每边仅长8米余。在台顶北部,现存有明嘉靖七年(1528年)增建的小室,全台连同小室高度达到12.62米。台的北壁中部有一凹槽,槽底连接向北伸展的石圭,二者之间有36厘米长的间距。
石圭,俗称“量天尺”,圭座用砖砌筑,上铺设青石圭面,共铺青石36方,全长共计31.19米,宽53厘米。北高南低,北端高62厘米,南端仅高56厘米。圭石的厚度一般在20厘米左右,石面上刻有平行双股流水渠。
观星台的主要作用在于测量太阳的影长,即所谓“测景”(影)。但历代记载都称之为观星台,可见我国古代,观星和测影常常是互相配合的。
在近代,登封观星台屡遭破坏,石圭面上的青石也只剩下35方。抗日战争时,观星台建筑又遭日本侵略军炮火轰击,残损严重。现在这座古天文台已经修复,石圭面上散失的一方青石也已找回复原。
小谈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我国古代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系统,天干也叫“十干”、“岁阳”,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文字符号的总称。地支也叫“十二支”、“岁阴”,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文字符号的总称。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干支纪法的发明者是谁?最早出于何时?始终都是一个谜。
民间传说中说:开天辟地之初,玄黄骑着混沌兽到处遨游,遇到女娲。女娲身边有两个肉包,大的肉包里有十个男子,小的肉包里有十二个女子。玄黄说:“这是天干地支神,来治理乾坤的。”于是,为他们分别取名,配夫妻,成阴阳。男的统称天干,女的则为地支。
那么,天干地支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在《史记》、《汉书》中可以找到答案。
十天干的含义如下:
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甲而出;
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
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
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
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盏;
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记可辨;
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
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
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
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

影响。因此,十天干又叫十母。
十二地支的含义如下:
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开始萌芽于既动之阳气下;
丑是纽的意思,指阳气在上而未降;
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始生寅然;
卯是茂的意思,指万物生长繁茂;
辰是震的意思,指万物经震动而长;
巳是起的意思,指阳气之盛;
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
未是味的意思,指万物皆成有滋味;
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
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之衰老;
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尽灭;
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
由此可见,十二地支指地上的万物,与太阳息息相关,因此,十二地支又叫十二子。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纪年方法。办法是,在采用天干配地支纪年的同时,又用十二地支各配一种相应的动物名字,表示这一年的顺序和名称,排列办法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免、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如甲申年又称猴年,这一年出生的人便属猴。
西周春秋时期,开始有了十二种动物与地支的对应关系。如《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吉日庚午,既差我马”,以午对马;《左传·僖公五年》有“龙尾伏辰”,以辰对龙。这都是与现在通行的对应关系完全相同的。
人们以动物来对应十二地支,是因为受了上古动物图腾崇拜的影响,所以总是习惯于把各种自然现象与动物联系起来。在古代天文学上,就有孔雀、巨蛇、狐狸、狮子、天猫、蝎虎、飞马等星座名称。在同样的心理支配下,人们也就自然会用一些动物的名称来标识那些抽象的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从而形成了十二地支与动物的对应关系。
根据前些年出土的马王堆帛书可以推知,在战国时期,人们不但用干支纪月、纪日,而且已经开始直接用来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85年),政府正式颁布法令通行干支纪年。
出现了干支纪年,将与之对应的十二样动物作为年的代号就是很自然的事了。慢慢地,人们认为生在某年就肖(象)某动物,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十二生肖就这样形成了。
至迟到了南北朝时期,文献里就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当时叙事述人每每称人的属相,如“东昏侯属猪”、“崔慧景属马”等等(《南齐书·五行志》)。
到了唐代,十二生肖更为流行,出现了将它作为纹饰的铜镜,有的墓葬中还出土了成套的十二生肖俑。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还有许多民间传说。有的说,轩辕皇帝要选十二个动物担任宫廷侍卫,动物纷纷报名,猫托老鼠代为报名,但老鼠忘了,所以十二生肖中没有猫,猫从此成了老鼠的天敌。也

有的说,某次动物比赛本身,最后剩下武艺高强的象、鼠、牛等十三位。老鼠钻进了象鼻,弄得大象狼狈而逃,于是十二生肖中没有大象,老鼠占了第一。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在中国汉代,人们就用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用来纪时,叫做十二生肖。人们先是用此法区分每天的十二时辰,后来发展到用此法纪年。王充的《论衡》中就记载了以十二禽兽配十二地支的方法。
子时(夜11~后半夜1点):在深夜时分,老鼠最活跃,所以子时属鼠。
丑时(后半夜1~3点):牛是最早耕地的家畜,所以丑时属牛。
寅时(后半夜3~5点):寅字可解释为害怕的意思,古人最害怕的动物是百兽之王——老虎,所以寅时属虎。
卯时(早晨5~7点):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传说月亮中有玉兔,所以卯时就属兔。
辰时(早晨7~9点):传说此时是群龙兴云行雨之时,所以辰时属龙。
巳时(上午9~11点):据说蛇喜欢在此时利用青草掩护自己,所以巳时属蛇。
午时(上午11~下午1点):午时阳气到顶,阴气始生,正是骏马驰骋之时,所以午时属马。
未时(下午1~3点):据说羊在未时吃过的草,草根再生力很强,所以未时属羊。
申时(下午3~5点):天快晚了,猴要呻吟,所以申时属猴。
酉时(下午5~7点):此时正是日落月出之际,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
戌时(晚7~9点):此时正是夜晚的开始,犬要守夜,所以戌时属犬。
亥时(晚9~11点):据说晚上9、10点钟天地最混沌,而猪喜欢睡觉,混沌不清,所以亥时就属猪。
十二生肖纪时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它通俗易懂,使用方便,所以直到今天仍然沿用。
夏历、阴历、农历
夏历、阴历、农历都是中国的纪年历法的名称,表示的是同一种历法。“历”就是历法的意思,是推算天象以定出岁月时日之法。夏历、农历、阴历三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说中国历的。说“夏历”,是指从夏代已开始使用的历法,比“公元”早了足足两千年。称它为“农历”,是说此纪年法配合农时,能指导耕作的历法。
“阴历”这个名字,则是从月的计算推演方法而来。中国人自古早有阴阳之说,把世间万物以阴阳界定。因此,“阴历”的来源,也就是比对“阳历”的。
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0秒)为一年。为方便计,以365天为一年,叫平年。余下的时间,每四年加一天,这一年叫闰年。但这样,每四年又亏44分56秒,所以每400年少两个闰年。阳历的4、6、9、11是小月,30天;2月28天(平年);其余的月份是大月,31天。
阴历则主要以朔望月作为标准。它以月亮的一

次圆缺循环为一个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共354天或355天。这比一个回归年少了10天零21小时。于是就设置“闰月”,规定每隔2~3年加1个闰月来调整节令。这样,闰年就变成了13个月。
可以看出,我国的阴历并不是那种完全根据月亮盈缺变化的周期来制定的纯粹阴历,而是阴阳合历。这种历法,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授时历》:古代最优秀的历法
《授时历》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行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从元代颁布开始,一直沿用到清初,共360多年,行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授时历》能够长时间地被沿用,和它的计算精度高有着密切关系。《授时历》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天文资料,如它的回归年的长度365.2425日,这和现行的公历所采用的数值是一样的;它还吸收了《统天历》首先发现的回归年长度在逐渐变小的观点,规定100年中回归年的长度减小0.0001日,虽然这个数值有点大,但它与《统天历》相比,还是要精确一些。
另外,《授时历》废除了沿用了上千年的上元积年和用复杂分数表示天文资料的办法,不仅大大简少了计算量,也保证了计算精度。《授时历》在计算方法上也有很大的创新,如为了对太阳、月亮的不均匀运动进行改正,创造了三次内插法;为了进行黄道和赤道宿度之间的转化以及太阳视赤纬的转化,而创立了类似球面三角法的数学方法。
黄历和皇历
“黄历”和“皇历”都是我国古时使用的历书,读音又相同,但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黄历”,即黄帝历。考古发现,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了历法,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用甲骨文记载的历书。我国古代使用的历法有皇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和鲁历六种,其中以传说是由轩辕黄帝创建的“黄历”最为古老。正如唐朝诗人卢照邻《中和乐·歌登封章》所言:“炎图丧宝,黄历开睿。”
由于古时我国使用“黄历”的区域广阔,影响很深,所以人们习惯把历书称之为“黄历”。不过,民间在使用“黄历”的过程中,给其添加了许多宣扬吉凶忌讳的内容,迷信色彩很浓,黄历便成了旧历书的代名。
而“皇历”则属于“官方”历书。历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代皇帝都很重视历法的颁制。从唐朝起,各代王朝开始对历法实行严格的管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唐王下令编制了我国第一本雕版印刷的历书《宣明历》。《宣明历》对日月、时辰和节令有着详细的记载。当时,为了防止民间滥印历书,唐文宗下令今后历书必须由皇帝亲自审定,官方印刷。从此

,历书就被称作了“皇历”。
“皇历”中所写历法,一般是以一年为限,第二年变更,如果拿起去年的皇历来查看今年的历法,就一定是错误的。因此“老皇历”就有因循守旧、不思变革的意思。
万年历的由来
人们常用“万年历”这个词。那么万年历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商朝时,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他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想把节令定准,但始终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一次,他受树影移动的启发,设计出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计算出一天的时间。又一次,他受山崖滴泉的启发,制作出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万年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商王祖乙,讲清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把万年留下,希望他能创建历法,为天下百姓造福。
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王时,已是满面银须。国王为纪念万年的功绩,就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
农历十二个月的别名
一月:正月、陬(邹)月、孟陬、端月、孟春;
二月:如月、杏月、仲春;
三月:桃月、季春;
四月:余月、清和月、槐月、孟夏;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
六月:且月、荷月、伏月、季夏;
七月:相月、巧月、霜月、孟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
九月:玄月、菊月、季秋;
十月:阳月、小阳春、孟冬;
十一月:辜月、葭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腊月、嘉平月、季冬。
农历一月为何称正月
农历一月,往往被人们称为“正月”。那么,“正月”是从何而来的呢?
在我国历朝历代,以哪个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各不相同的。
夏朝以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称改正的第一个月为“正月”。
一年的第一个月,为什么叫做正月呢?据春秋时期《春王正月》上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故月称正也。”意思是: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
到了秦朝,因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字音读“征”。正(征)月的叫法,从此一直沿用到今天。
农历十二月为何称腊月
中国人习惯将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古代,一年之中人们要进行多次祭祀,在冬季举行的祭祀称为“腊”。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就称为“腊日”。这个习俗是从周代开始的。
汉代时,把冬至后第三个戊日定为腊日,在这一天,人们把打猎获得的禽兽拿来祭祀先祖。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说:“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后来改为夏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冬至后三戊也好,十二月八日也好,总之,腊祭的日子都在十二月。
于是,人们就把举行腊祭的十二月习惯称为“腊月”。在秦朝时,这个名称就已固定下来了。
闰月的由来
如果你常翻日历,你会发现阴历上总是出现闰月。闰月是怎么来的呢?
气候由冷到热,再由热到冷,这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在这个回归年内,月亮的圆缺变化会发生12次。所以,阴历的一年分成12个月,共有354天或355天。例如丙申年(1956年)就是354天(6个大月,6个小月),戊戌年(1958年)是355天(7个大月,5个小月)。阴历一年是354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1天多,一年是355天的时候,比回归年短10天多。
这样三年不是就要短30多天吗?为了适应气候冷热的周期,就要增添一个月。这个额外增加的月就叫闰月。有闰月的阴历年是383天或384天,如乙未年(1955年)就是384天(7个大月,6个小月),丁酉年(1957年)是383天(6个大月,7个小月)。
但是每三年增添一个闰月,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阴历每三年比回归年短33天左右,而增添一个闰月只是增添了29天或30天,仍短3天左右,为此,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就是每19年中,有7个闰月。如此一来,19个阴历年和19个阳历年只有2个小时之差。
旬的由来
旬是从古时候遗留下来的。
那时用的是纯粹的阴历,把一个月分成上、中、下三旬,每旬10天,以10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10天的名称。但是小月只有29天,下旬是9天,所以壬是小月的最后一天,下月第一天依然从甲开始。
现在我们还习惯用旬这个名称,把一个月的前10天称为上旬,当中10天称为中旬,21日到月底称为下旬。
十二个月月令
正月里是新春,立春雨水紧相跟。
二月里龙头抬,惊蛰春风就到来。
三月里布谷叫,清明谷雨春播到。
四月里有十八,立夏小满种庄稼。
五月里五端阳,间苗锄草忙插秧。
六月里暑三伏,天长夜短日头毒。
七月里立了秋,处暑割麻是时候。
八月里月中秋,白露秋分庄稼熟。
九月里九重阳,寒露霜降天变凉。
十月里立了冬,小雪插河江也封。
冬子月冷如冰,科技夜校学愈浓。
腊月里小大寒,过了元旦过大年。
朔望月、上弦、下弦
当月亮轨道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朔,正是农历每月的初一。
当月亮绕行至地球的后面,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对着地球,这时叫望,一般在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在农历每月初八前后,这时月亮的西半边是明的,东半边是暗的,叫做上弦。
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前后,这时月亮的东半边是明的,西半边是暗的,叫做下弦。
漏壶是做什么用的
古时,人们没有钟表,计时所用的仪器是漏壶,又叫壶漏、铜漏、刻漏、漏刻、铜壶漏刻或铜壶滴漏等。据《周礼》、《史记》等记载,周朝时,漏壶就已出现,至春秋时期已经被普遍使用了。
我国最早的漏壶是用铜壶盛水,壶底穿一小洞,壶中插一只标杆,叫做箭,它的上面刻有度数,箭下有箭舟托着,浮在水面上,当壶里的水慢慢漏下时,箭上的度数也开始陆续显现,用这种方法来计时。这种漏壶也称为箭漏。
我国还曾使用过以滴水的重量来计时的称漏,最早制造于北魏时期,唐、宋时代盛行过。此外,还有一种以沙代水的沙漏,其记载最早见于元代,但使用得并不普遍。中国历史上用得最多、流传最广的还是箭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漏壶的制法也日渐复杂。起初的漏壶,在水逐渐减少时,水流的速度就会变慢,这也影响了计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后来人们发明了补给壶,补充漏壶的水,使水流速度保持稳定。如果水速还不够稳定,人们就开始增加补给壶,这就形成了后来的多级漏。这种补给壶可能于西汉末年开始出现。东汉张衡已使用二级漏壶。晋代出现了三级漏壶,到唐代的吕才设计了四级漏壶。多级漏壶可以提高漏刻的稳定性,但漏壶总不能无限地增加。
怎样能使各级漏壶的水面保持恒定的高度,是漏壶发展史上的关键问题之一。北宋燕肃创造的漏壶叫莲花漏,北宋时曾风行各地。到我国使用钟表计时以后,漏壶开始遭到废弃。
古代的计时单位
在古代,人们常用时、刻、更、鼓、点来作为计时的单位。
时:即时辰。古代一昼夜分为12时辰,子时,从夜间11点起算,到凌晨l点。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依次类推。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共100刻,一刻合现在14分24秒,因此“顷刻”指很短的时间。
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从晚上7点开始起更。一更约两小时,三更就是半夜11点至1点。
鼓:古代夜间击鼓报更,所以用鼓作为更的代称。四鼓相当于1点至3点。
点:古人一更又分五点,一点合现在24分钟。三更四点,就是半夜12时36分。
一天为何从半夜开始
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球自转,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那么,一天的开端该定在什么时候呢?
古代人们把太阳经过当地子午圈的两个瞬间,分别称为上中天(中午12点)和下中天(半夜12点)。下中天人们

是无法见到的,因为太阳在地球的背面。古人把上中天的时辰定作“午正”,下中天定作“子正”。
由于太阳经过子午圈上中天的瞬间,正是太阳当空,观测起来简单易行,如果把这瞬间算为一日的开始,似乎也合理。但这样,就会把好端端的一日人为地截成两半,无疑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少的麻烦。所以,古代的天文学家就将子正时辰(半夜12 点,即0点)作为一天的开始。当人们甜甜熟睡之时,新的一天也就悄然诞生了。
一刹那是多久
我们经常会在书报上看到“刹那”、“瞬间”、“弹指”、“须臾”等字眼,这些都是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概念。那么,这几个形容时间短暂的词语意思有没有分别呢?它们指的究竟是多长时间呢?
在古代的梵典中,我们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在《僧只律分》中即有这样的记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据此,可推算出具体时间来?即一天一夜24小时有480万个“刹那”,或24万个“瞬间”,12千个“弹指”,30个“须臾”,再细算一下,一昼夜有86400秒,那么,一“须臾”等于2880秒(48分钟),一“弹指”为7.2秒,一“瞬间”为0.36秒,一“刹那”却只有0.018秒。
因此,在写文章时,为了确切地表达意思,对上述概念就应该斟酌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