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述评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述评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述评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述评

Advances in Psychology心理学进展, 2014, 4, 80-88

https://www.sodocs.net/doc/444374993.html,/10.12677/ap.2014.41015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14 (https://www.sodocs.net/doc/444374993.html,/journal/ap.html) The Review of Acceptance, Cognitive Reappraisal,

Expression Suppression i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Lin Yang, Mengting Li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Email: yanglin19890725@https://www.sodocs.net/doc/444374993.html,

Received: Dec. 13th, 2013; revised: Dec. 19th, 2013; accepted: Dec. 25th, 2013

Copyright ? 2014 Lin Yang, Mengting Li. This is an open 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work is properly cited. In accordance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all Copyrights ? 2014 are reserved for Hans and the owner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n Yang, Mengting Li. All Copyright ? 2014 are guarded by law and by Hans as a guardian.

Abstract:Nowadays many researchers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cognitive reappraisal, expression suppression i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With the rise of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ceptance has been accepted as a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y by many researchers. Many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accep-tanc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on suppression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emotion, cognition, social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To form effec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it is important to further understand how different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ffect emotion, cog-nition and social behavior. In this paper, we comment the definition of emotion regulation, emotional regula-tion strategies, empirical research about acceptance, cognitive reappraisal and expression suppression, and finally we made a prospect, hoping that it can provide a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Acceptance; Cognitive Reappraisal; Expression Suppression;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

的研究述评

杨琳,李梦婷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金华

Email: yanglin19890725@https://www.sodocs.net/doc/444374993.html,

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3日;修回日期:2013年12月19日;录用日期:2013年12月25日

摘要: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近年来获得许多研究者的关注。随着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兴起,近几年接纳被视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已得到许多研究者的认可。许多研究证实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个体的情绪情感、认知、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的影响,进一步认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情感、认知、社会行为的关系、形成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情绪调节的定义、情绪调节策略和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的实证研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展望,希望能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情绪调节策略

1. 情绪调节的内涵

1.1. 情绪调节的定义

在心理学领域,心理学家对情绪调节的含义有不同的界定。Eiesnberg和Fbaes认为,情绪调节是个体对情绪体验或相关行为和情绪的调整过程,同时也是调整或维持情绪唤醒、体验、认知和行为的过程。Gross 和Levenson(1993, 1997)指出,情绪调节的成分不仅包括情绪系统内的主要成份,也包括情绪系统以外的认知、行为等。该观点得到了Cichcetti等人(1992)研究证据的进一步支持。Thompson(1994)认为:“情绪调节是指个体为完成目标进行的监控、评估和修正情绪反应的内在与外在过程”。

虽然各位学者对情绪调节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情绪调节的定义都包括以下成分:在监控和评估情绪状态过程中,个体采取行动维持或改变(提高或压抑)情绪的强度,延长或缩短情绪表达的时间(Larsen, 2003; Gross, 2000; Parkinson & Tottedrell, 1999; Briner 和Reyolds, 1996; Thompson, 1994)。

1.2. 情绪调节的策略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了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有计划、有意图的努力和做(Masters, J. C., 1991)。情绪调节策略是个体对情绪进行有效的调节,它能使个体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以适应社会和环境的需要。

现实生活中,个体拥有无数的情绪调节方式(Poarrtt, 1993)。Ripper(1977)设计了一系列行为和认知调节策略用以缓解负性情绪。Morris和Reliy(l1987)将情绪的自我调节技术划分为四种广泛的类别:情绪管理(Management of mood)、问题重要性或意义的修正(modification of the meaning or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问题——定向行为(problem—directed action)、联系(affiliation)。

Thayer、Newman和MeClain(1994)报告了六类情绪调节:1) 积极的情绪管理(active mood management);

2) 寻求快乐的活动和分心(seeking pleasurable activi-ties and distraction);3) 被动的情绪管理Passive mood management);4) 社会支持、宣泄和满意(social support, venting, and gratification));5) 直接的紧张降低(direct tension reduction);6) 退缩和回避(withdrawal/avoi- dance)。Totterdell(1999)使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技术从162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中抽取到两种主要的策略类别:1) 认知对行为策略(cognitive versus behavioral strategies);2) 集中对转移策略(engagement versus diversion)。

Bnanario(2000)指出,为了达到情绪稳态(Emotional Honesties),个体主要使用三种情绪调节方式:控制调节(Control Regulation)、预期调节(Anticipatory Regulation)和探索调节(Exploratory Regulation)。

Gross依据情绪调节的过程模型,把情绪调节分为前提关注情绪调节(Antecedent—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和反应关注情绪调节(Response—focused Emotion Regulation)两个方面。由于选择情景、修正情景、注意分配、认知改变发生在情绪反应激活之前,因此属于前提关注情绪调节,而反应调整发生在情绪已经形成、情绪反应激活之后,因此属于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前提关注情绪调节包括认知重评和评价重视两种策略,反应关注情绪调节包括表达抑制和表情宣泄两种策略。

Gross提出,个体进行情绪调节的策略很多,但最常用和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两种,即认知重评(Cognitive Reappraisal)和表达抑制(Expression suppression)。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改变对情绪事件个人意义的认识。认知重评是前提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是反应调整的一种,是指抑制将要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是反应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表达抑制调动了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过程以抑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Gross最早对情绪进行了系统研究,Gross(2000)曾从个体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频率、各种情绪调节策略能否降低负性体验等方面对各种情绪调节策略进行评价,发现个体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该观点目前已得到许多研究者如孟昭兰、王振宏、郭德俊的支持,并且许多关于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都是基于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展开的(程利,袁加锦等,2009)。在本文中,本人和许多研究者的观点一致,认为个体最常用和最有价值的降低情绪反应的策略有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随着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兴起,接纳策略被视为情绪调节策略中的一种,已得到Gross、Hofmann、Liverant等许多研究者的认可,因

此本文特意探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纳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认知、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2.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纳三种情绪调节

策略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2.1.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过去的几十年,情绪调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为热点(Rottenberg & Gross, 2007; Eifert & Heffner, 2003; Feldner, Zvolensky, Eifert, & Spira, 2003; Gross, 1998;Hofmann, Heering, Sawyer & Asnaani, 2009; Liverant, Brown, Barlow & Roemer, 2008)。这些研究集中探讨了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是如何进行加工的、它们带来的结果如何及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Gross & John, 2003; Kashdan, Barrios, Forsyth & Steger, 2006; Stewart, Zvolensky & Eifert, 2002)。与此同时临床心理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兴起,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被广泛的运用到心理治疗中(Arch & Craske, 2008; Clark, 1999; Hayes, 2008; Hayes, Strosahl & Wilson, 1999; Mathews, 2006)。

表达抑制属于反应关注策略的范畴,是指个体抑制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情绪表达行为,即调动自我控制能力,启动自我控制的过程以抑制情绪行为(Gross, 2001)。虽然表达抑制能够减少消极和积极情绪的表达行为,但是在认知(Richards & Gross, 2000)和情绪(Gross, 1998; Gross & Levenson, 1993, 1997)方面却出现了消极的反应。Gross认为,使用表达抑制会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从而对记忆造成损害。它虽不会使个体的消极情绪体验大幅度的下降,却会造成心血管系统交感神经激活方面的增强。

表达抑制策略能否广泛的运用到心理治疗中目前存在歧义。大部分实验研究发现以逃避或压抑负性的想法和情感来减少负性的情绪是无效的方法(Billings & Moos, 1984; Wegner, 1992)。Wegner等(1990)指出试图压抑有关兴奋或激励的想法能导致比简单思考这些问题更强烈的生理唤醒。研究者发现抑制积极的表达会减少主观体验,而抑制消极情绪表达不会减少主观体验,但会引起生理更大的激活(Ekman, Uvenson & Friesen, 1983: Gross & Lvenson, 1993, 1997: Gross, 1995),使皮电,心率,呼吸等发生变化。而Lane等人认为习惯性使用表达抑制的个体在自我报告时,体验的消极情绪较少(Lane, Sechrest, Riedel, Shapiro & Kaszniak, 2000);Gallo等人(2009)的研究也表明,如果将执行性意图与表达抑制相结合,那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将会减少(Gallo, Keil, McCulloch & Rockstroh, 2009)。目前,关于表达抑制是否真的能降低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存在争议,如果表达抑制能降低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那么它能够运用到心理治疗中。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表达抑制对个体负性情绪的影响。

传统的认知行为治疗强调认知的重建,该理论认为正是一些机能失调的认知导致了个体的悲痛,认知行为治疗的关键在于修正不合理的认知(Beck, Rush, Shaw & Emery, 1979; Clark, 1999)。Clark(1999)、Wishman(1993)认为能否修正机能失调的认知是产生治疗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认知重评属于认知改变的一种,它改变了个体对情绪事件及其意义的理解和认知,尝试以更加积极的方式来理解使个体产生厌恶、挫折、生气等消极情绪的事件,或将这些情绪性事件合理化。目前以认知重评策略为核心的认知行为疗法已在治疗个体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认知重评研究大部分是在消极情绪的刺激情境(如愤怒、厌恶等)下展开的,发现认知重评在降低负性情绪反应方面具有灵活性和有效性,并容易获得较为积极的情绪性结果(Gross, 2001; Ochsner et al., 2004)。而如果个体使用认知重评这种策略进行情绪调节,则不会出现以上这些消极的认知和情绪反应(Gross, 1998; Richards & Gross, 2000)。

在临床上,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疗法主要用来治疗抑郁症。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的研究报道,抑郁病病人一般经过12周的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治疗,80%的病人有显著改善,疗效优于用丙咪嗪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访一年,疗效稳定。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疗法除了用来治疗抑郁症,还适用于治疗焦虑障碍、社交恐怖、偏头痛,但在具有精神病性的个体中并不适用,因为患有精神病性的个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认知缺损,单纯的使用认知重评技术是很难改变个体的认知。

2.2. 接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表达抑制策略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试图改变或压

制某种思维和情绪联结的尝试,实际上会加强非理性的联系的强度。实证研究已经证实,受压抑的想法会在不主动压抑的时期更频繁地出现(Wegner, Schneider, Carter & White, 1987),而试图压抑痛觉也不会取得好效果(Cioffi & Holloway, 1993)。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行为疗法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Burns & Spangler (2001)认为原先被看重的认知内容的改变并不能解释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几项元分析的结果表明“认知疗法中单纯的认知内容的干预并没有带来更多效果”(Dobson & Khatri, 2000, p.913)。

随着表达抑制、认知重评弊端的出现及情景主义的倡导,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应运而生。接纳与承诺疗法是一种以有关人类行为和认知的关系框架方法为基础的心理治疗,采用接纳与专注、承诺和行为改变的过程,创造心理灵活性。它由美国治疗师Steven C. Hayes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作为基于正念技术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之一,该疗法以功能情境主义为哲学基础,立足于人类认知和语言基本性质的实证研究,旨在通过平衡接纳与改变来提高心理灵活性。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在相当广泛的临床问题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与认知行为疗法等传统疗法的对比中展现优势(曾祥龙,刘翔平,于是,2011)。

ACT包括了提高心理灵活性的6个关键过程,这6个关键过程从不同侧面都用于改变原有的语言进程带来的影响(Harris, 2009; Hayes et al., 2006):1) 接纳(acceptance):帮助来访者建立一种积极而无防御的态度拥抱各种经验,与逃避经验相反。2) 认知去融合(cognitive defusion):调整思维、想象和记忆的功能以及来访者与它们的相互作用,退后一步去观察这些内容而不陷入其中。3) 情景化自我(self-as-context):改变来访者关于“自我”的概念,从一种被评价的概念化的自我,转变成一种作为各种心理事件的载体的自我。4) 此时此刻(being present):将注意力放在当前的情景与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过去和将来。学会以一种非评价的方式感受当下的过程。5) 澄清价值观(value):在生活的不同领域帮助来访者寻找生活的方向,建立有意义的生活。价值观是一个不断被实践的方向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6) 承诺的行动(committed action):帮助来访者将价值观落实到具体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并加以实践。在这6个关键过程中,接纳(acceptance)位于首位,它的目标是帮助来访者建立一种积极而无防御的态度拥抱各种经验(曾祥龙,刘翔平,于是,2011)。综合运用接纳与改变的情绪调节策略,这就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名称由来(Hayes et al., 2006)。

ACT疗法认为勇于接纳自己的负性事件和负性情绪是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Hayes, Folette, & Linehan, 2004)。接纳策略被视为情绪调节策略中的一种,已得到Gross、Hofmann、Liverant等许多研究者的认可。接纳是指个体采取不加评判、不以控制、不以回避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情感、想法(Hayes et al., 1999)。关于接纳的成分,目前存在两种争议:Hofmann 认为接纳属于反应调节中的一种,Liverant等人认为接纳除了属于反应调节的范畴还部分包含原因调节的成分。

关于ACT的疗效,Hayes总结了关于ACT 治疗效果的一系列研究报告(Hayes et al., 2006),这些报告将ACT与其他处理方法进行对比,考察干预后的即时和延迟效果:一组数据将ACT与等待对照组、安慰剂组或者一般治疗方法(TAU)进行对比,这些研究表明ACT在精神分裂、社交恐惧、工作压力、慢性疼痛、边缘型人格障碍、广场恐惧症、癫痫拔毛症等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另一组数据则对比了ACT与其他针对性治疗方法的效果,发现在处理社交恐惧(对比团体CBT)、工作压力(对比压力管理)、晚期癌症的悲痛(对比CBT)、吸烟(对比尼古丁替代)、二型糖尿病自我管理(对比生理教育)、污名与倦怠(对比生理教育与多文化训练)、物质滥用(对比美沙酮)、广场恐惧症(对比抑制)、抑郁(对比CT)时,ACT均取得更好效果。只有在对数学焦虑症的治疗中,ACT的效果不及系统脱敏法。通过这些报告我们发现以接纳为核心的ACT疗法相对于以认知重评为核心的认知疗法CBT,显示了更大的优势,它的运用范围更广,当然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认知去融合、情景化的自我等概念晦涩难懂;正念、认知去融合等技术难以掌握;相对于认知疗法CBT,ACT治疗期限更长。

3.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的测量

情绪调节定义众多,随着对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各研究者根据其理论框架的不同而对情绪调节进行测量。国内外关于情绪调节测查的工具较多,如:正

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 PANAS),因应量表(The Coping Orientations to Problems Experienced, COPE),压力情境应对量表(The Coping Inventory for Stressful Situations, CISS),但运用最广的是Gross的情绪调节问卷(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和Hayes, Strosahl等人的接纳与行动问卷(The 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3.1. 情绪调节问卷(Th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

Gross根据其情绪调节理论,编制了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该问卷包括10个项目,由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纬度组成。采用Likert7点式评分方式,评分量尺从1(强烈不同意)到7(强烈同意),此问卷被广泛翻译为各国语言并进行了修订。其中认知重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表达抑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3,3个月后的重测信度系数均为0.69(Gross, 2003)。该问卷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区分效度高(Gross & John, 2003; John & Gross, 2004),常用来测量个体的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水平。

尽管ERQ在各国被广泛使用,它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 涉及情绪调节策略过少。由于个体对情绪调节策略的选择是一个多样化过程,仅仅使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很难覆盖典型的日常情绪调节策略。2) 问卷项目偏少。ERQ项目仅有10 题,不利于对各个维度进行准确的测量。3) 没有涉及情绪诱发和情绪调节的具体情境。情绪调节是一个依赖外在情境的动态过程,任何情绪调节的发生都离不开具体的情境,增添对日常情绪诱发情境的描述将增强问卷的生态效度。

3.2. 接纳与行动问卷(The Acceptance and

Action Questionnaire, AAQ)

当前国内研究者测量接纳的工具主要有高木秀明和得永山纪德发展的《自我接纳测试量表》、Fey发展的《接纳他人量表》、丛中、高文凤发展的《自我接纳问卷(sAQ)》、社会测量法、Hayes, Strosahl等的《接纳与行动问卷》。高木秀明和得永山纪德发展的《自我接纳测试量表》、Fey发展的《接纳他人量表》均缺乏信度和效度资料;丛中、高文凤发展的《自我接纳问卷(sAQ)》没有对接纳和自我接纳作出明确的理论解释,SAQ缺乏相应的理论概念;社会测量法测量的是同伴的接纳水平,主要是通过同伴交往行为的观察对同伴接纳进行推理,有可能把接纳与人际交往混合在一起,不能有效地对同伴接纳进行测量。基于这些原因,Hayes, Strosahl等的《接纳与行动问卷》被广泛的用来测量接纳。

Hays等于2000年编制了《接纳与行动问卷》(AAQ:I),该问卷由16个项目组成,包含两个维度:接纳意愿(willingness)和接纳行动(action),每个维度各8个项目。因(AAQ:I)在编制后并没有显示出很好的信效度,Hayes(2004)对接纳问卷(AAQ:I)进行了修改,编制出了(AAQ: II),(AAQ: II)包含9个项目,只有一个维度即有意识的回避(experiential avoidance)。荷兰学者(2008)运用(AAQ: II)对60个患者和一部分研究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其研究结果与西班牙版(Spanish version)和原始的英国版本(Hayes et.al. 2004)相似,都显示(AAQ: II)是一个单维结构。目前,(AAQ: II)被广泛的用来测量接纳的情绪调节策略,同时对焦虑、悲伤等情绪也能够进行很好的预测。在临床样本和非临床样本中,信效度都很高(Hayes, Strosahl, et al., 2004; Karekla et al., 2004)。

我国学者廖昌荫,车宏生(2007)经双向互译把英文版(AAQ: II)译成中文并适当修改,对166名中学教师进行了施测,结果显示中文版接纳问卷包含14个项目,由接纳意愿、一贯性接纳行动和非一贯性接纳行动三个维度构成。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接纳意愿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3,一贯性接纳行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0,非一贯性接纳行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中文版的接纳问卷虽然有着较高的信效度,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抽取的样本容量较小,被试构成(仅为中学教师)较为单一;并且缺乏复核效度和重测信度资料。当前,接纳究竟是一维结构、二维结构还是三维结构,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4.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

策略的实证研究

4.1.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情绪情感的

影响

情绪调节的主要目标是修正情绪反应,认知重评、

接纳和表达抑制三种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后继的情绪情感本身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依据情绪调节过程模型,Gross假定通过认知重评调节情绪,会改变整个情绪反应的轨迹,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而表达抑制会降低情绪表达行为,但不会降低情绪的心理体验,甚至还会由于抑制情绪行为表达而增强情绪的生理反应(王振宏、郭德俊,2003)。

Gross等人进行了大量实验与测量研究为上述假设提供了支持。Gross(1998)创设了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两种实验情景与控制组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厌恶情绪,抑制(suppression)降低了厌恶情绪的行为表达,增强了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但对厌恶体验没有明显的影响;重评(reappraisal)降低了厌恶情绪的行为表达,降低了厌恶的体验,但对心血管和皮肤电系统的交感神经激活没有明显的影响。

为了评定个体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方面的差异,Gross等编制了情绪调节问卷(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ERQ)。测量结果发现,倾向于抑制的个体具有较低的正性情绪体验、很少的正性情绪表达行为。倾向于抑制的个体也具有较少的负情绪表达行为,但抑制与负情绪体验的关系是复杂的。倾向于重评的个体,具有更高的正性情绪体验与更多的正性情绪表达行为,具有更低的负情绪体验与更少的负情绪表达行为。Mauss, Cook, Cheng & Gross(2007)对认知重评的个体差异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愤怒情境下,高认知重评者的情绪体验和心血管反应比低认知重评者在整体上更具有适应性。具体而言,高认知重评者报告自己体验到了较少的愤怒等消极情绪,并表现出更为积极的生理反应。这就表明,即使在诸如愤怒等的高强度消极情绪情境下,高认知重评者仍然能成功地下调负性情绪。

Gross等人只对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种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那么接纳的情绪调节策略是否会降低个体的情绪心理体验、行为表达和生理反应呢?Eifert & Heffner (2003)、Levitt, Brown, Orsillo & Barlow (2004), Campbell-Sills(2006)等人创设了接纳、表达抑制两种实验情景,研究发现:与压抑组的被试相比,接纳组的个体体验到了更少的担忧、报告了更少的灾难想法、回避行为,出现了更好的复原力。同时许多实证研究发现:高水平的接纳个体与低水平的接纳个体相比,并没有出现较少的生理唤醒,但是报告了低水平的主观悲痛(Eifert & Heffner, 2003; Feldner et al. 2003; Karekla, Forsyth & Kelly, 2004)。Hofmann于2009年创设了认知重评、接纳、表达抑制三种实验情景,要求被试站在摄影机前做即兴演讲,试图比较三种策略(认知重评、接纳、压抑)在焦虑唤醒上的效应。最终实验发现:与压抑策略相比,认知重评和接纳策略均能有效的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在降低焦虑水平方面,认知重评策略比接纳策略更有效,但两者的效果其差异很小;在生理唤醒上,两者(认知重评策略比接纳策略)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情感具有不同的影响,Gross的情绪调节理论可以为之提供解释,除此之外也受到了最近有关情绪调节的脑机制研究证据的进一步支持。近期研究通过使用明确的指导语来考察具体情绪调节策略的脑机制特点,发现认知重评策略、接纳策略、表达抑制策略虽然都能降低情绪体验,但使用认知重评、接纳策略时,前额叶、扣带回等前部皮层有更大的激活,并且这几种策略对于杏仁核等边缘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Kalisch, Wiech, Hermnn, & Dolan, 2006; Merae, et al., 2010: Kanske, Heissler, Se-honfelder, Bongers & Wessa, 2010)。Goldin, MeRae, Ramel和Gross的研究(2008)发现:对负性情绪使用认知重评、接纳策略进行调节,产生了早期(0 - 4.5 sec)的前额叶反应负性、情绪体验的减弱和杏仁核与脑岛反应的减弱,而使用表达抑制策略则产生了后期(10.5 - 15 sec)的前额叶反应、负性情绪体验的减弱和杏仁核与脑岛活动的增强。表明这三种策略虽然都能降低负性情绪体验,但内在神经机制不同,在时间动力性上也存在差异。

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表明认知重评、接纳和表达抑制策略都能够有效地减少主观情绪体验,但是三种情绪调节策略相比较而言,认知重评、接纳策略能够更好地减低情绪体验。不同情绪调节策略所涉及的大脑区域和激活程度存在差异,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情绪调节结果,未来需要进一步考察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脑机制特点。

4.2. 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认知的影响

Gross认为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认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认知重评在情绪产生之前就积极地从认知上对情绪事件予以合理化解释,在情绪产生的过程中

不需要持续的努力调节情绪,这样就减少了管理情绪所需要的认知资源,个体就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其他的认知任务,对后续任务的完成没有影响;而表达抑制需要个体在情绪事件的全过程中不断的监督自我,及时根据情况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需要耗费更多的认知资源,干扰其后认知任务的完成(王振宏、郭德俊,2003)。

Richards与Gross等实验研究发现,抑制会降低客观记忆的水平,会影响被试的记忆自信,但重评不会对记忆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表明,抑制只对语言记忆产生影响,对非语言记忆不会产生影响。在实验中,表达抑制组对语言记忆任务完成的水平显著地比控制组差,但在非语言记忆任务方面,两组完成水平没有显著差异。钟建安、雷虹(2010)创设了认知重评、表达抑制、简单观看三种实验条件来考察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影响,最终发现: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工作记忆的效果不同;认知重评缓解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表达抑制加剧负性情绪下工作记忆绩效的下降。两种策略对推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负性情绪进行认知重评后的推理成绩显著好于表达抑制组和无调节组,而表达抑制组和无调节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张敏,卢家楣,谭贤政,王力,2008)。

综上所述,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对记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表达抑制降低了总体记忆水平,降低对客观细节的记忆水平,尤其会降低听觉记忆水平和语言记忆水平;而认知重评对总体记忆和视听记忆都没有影响。另外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这两种策略对推理的影响表现为:个体对负性情绪进行认知重评后的推理成绩显著好于表达抑制组。一系列的研究都表明了认知重评几乎不需要耗费持久的认知资源,因此对认知任务不会产生影响;而表达抑制需要耗费认知资源,从而使分配到其他认知活动的资源减少,干扰认知任务的完成。从是否消耗认知资源这点来看,认知重评策略是优于表达抑制策略的。关于接纳策略对认知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

4.3. 接纳、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社会行为的

影响

情绪表达行为对促进社会互动具有重要的作用,认知重评、接纳和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社会互动会产生什么影响?Buffer与Gross等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让互不熟悉的妇女搭伴观看令人不愉快的电影,然后讨论她们对电影的反应。由于互不熟悉,要求在讨论过程中其中的一个同伴或抑制,或重评,或自然的反应。结果表明:要求同伴抑制的被试的血压比要求同伴重评或自然反应被试的血压要高,要求同伴重评的被试的血压和要求自然反应的被试的血压没有差异。因此由于对情绪表达行为的抑制,减低了重要的社会支持信息,导致了互动同伴强烈地生理反应的激活。由于抑制掩饰了许多社会互动所需要的信息,对社会沟通产生了消极影响。

习惯性使用情绪调节策略的个体差异是否会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对此,Gross等使用情绪调节测量问卷(ERQ)对个体差异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倾向于抑制的个体比倾向重评的个体与他人共享正、负情绪的可能性减小,社会支持较少同时很少运用工具性的社会应对。倾向于重评的个体比倾向抑制的个体更可能受到同伴的喜欢和接纳。Magar, Phillips & Hosie(2008)发现:个体使用认知重评越频繁,那么发生潜在的危险性行为(如由吸烟以及酗酒引起的斗毁)就会越小。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由于诸如愤怒等负性情绪刺激存在很强的认知成分(Ayduk, Mischel, & Downey, 2002),因此如果个体能在认知上对负性情绪刺激的意义进行重建,那么就更有可能降低消极情绪的强度,从而导致较积极的心理社会性结果(Mauss, Cook, Cheng, & Gross, 2007)。

我国学者就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长期使用表达抑制策略的个体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很难与他人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很少用建设性的社会应对方式;而采用认知重评的个体倾向于表达更加积极的情绪,并乐于和其他人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因此更可能受到周围人的喜欢和接纳。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认知思维更加灵活,更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问题能酌情分析,采取更加积极而有建设性的方式来应对。刘志军等(2009)对初中生的情绪调节策略与问题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认知重评策略与问题行为的各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表达抑制策略与交往问题行为、性格问题行为以及情

绪问题行为等存在显著正相关。

很多研究者就认知重评、表达抑制两种策略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但很少有人同时就认知重评、接纳和表达抑制三种策略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进行探讨。Eifert & Heffner(2003)、Levitt, Brown, Orsillo, & Barlow(2004)、Campbell-Sills(2006)等人创设了接纳、表达抑制两种实验情景,研究发现:与表达抑制组的被试相比,接纳组的个体报告了更少的灾难想法、回避行为,出现了更好的复原力。Martin Wolgast, Lars-Gunnar Lundh &Gardar Viborg(2011)设立了认知重评、接纳和表达抑制三种实验情境和一种控制条件,最终发现:与控制条件相比,认知重评、接纳均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但认知重评、接纳两者的机制不同,认知重评加强悲痛情绪和回避趋向之间的联结,接纳则减弱悲痛情绪和回避趋向之间的联结。总之:认知重评、接纳均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表达抑制则不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

纵观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我们发现:认知重评、接纳与表达抑制三种情绪调节策略对后继的情绪情感反应、认知任务的完成、社会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情绪情感方面,认知重评、接纳相比于表达抑制均能够更好地减低个体的情绪体验;在降低个体的负性情绪体验方面,认知重评策略、接纳策略是优于表达抑制策略的。在认知方面,表达抑制干扰认知任务的完成,认知重评则不会干扰认知任务;从是否消耗认知资源这点来看,认知重评策略是优于表达抑制策略的。关于接纳策略对认知产生何种影响,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在社会行为方面,认知重评、接纳均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表达抑制则不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从是否能降低个体的回避趋向这点来看,认知重评策略、接纳策略是优于表达抑制策略的。总之,认知重评、接纳更多地与积极的结果相联系,表达抑制则更多地与消极的结果相联系。

5. 展望

5.1. 情绪调节策略的多样性

情绪调节策略不仅是认知重评、接纳、表达抑制三个方面。情绪是复杂的,情绪调节也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不同的类型和方面,不同情绪调节的结果和意义不同,对个体的心理和社会互动影响是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多样性应该受到进一步的关注。

5.2. 正性情绪的研究应加强

当前许多情绪调节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不良情绪反应的降低,而没有重视对不良情绪适应性表达问题和正性情绪的加强。个体不仅需要控制冲动,抑制负性情绪的表达,也需要寻求正、负情绪的适应性表达,尤其是替代性表达。在一种情景中需要抑制的情绪,也需要找到另一方式的适应性表达或宣泄。比如当别人踩了你的脚,你采用认知重评的策略,解释为他不是故意的,则会避免生气;或者尽管你很生气,他没有表示歉意,但你采用表达抑制的策略努力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免影响到你们之间的感情;或者你意识你很生气,你采用接纳的策略通过运动等方式把这种愤怒宣泄出来。

5.3. 情绪研究的生态性

当前研究情绪调节的范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操作实验指导语的方式要求被试采用符合研究者期望的情绪调节策略,比如让被试在认知重评指导语的条件下,观看厌恶的电影片段。被试自我报告,在认知重评条件下负性情绪体验相对于控制条件较少,厌恶的面部表达行为也显著减少(Goldin, McRae, Ramel & Gross, 2008);另外一种是采用自陈报告式的方法让被试填写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比如用情绪调查问卷检验出经常使用认知重评的个体,考察其情绪调节的影响。目前许多研究都采用第一种范式,通过运用视频图片等材料在实验室诱发个体的情绪,其所使用的材料、诱发出的情绪与真实情境具有一定的差距,情绪研究的生态性受到质疑。未来研究应该将两种范式进行融合,采用实验指导语对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应进一步检验指导语操作的有效性同时让被试填写情绪调节策略问卷,排除习惯性使用情绪调节策略对实验带来的干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刘志军, 白学军, 刘旭(2009). 初中生情绪调节策略与行为适应不

良的关系. 心理研究, 5期, 65-69.

王振宏, 郭德俊(2003). Gross情绪调节过程与策略研究述评. 心理

科学进展, 6期, 629-634.

张敏, 卢家楣, 谭贤政, 王力(2008). 情绪调节策略对推理的影响.

心理科学, 4期, 805-808.

钟健安, 雷虹(2010). 情绪调节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2期, 160-166. Eifert, G. H., & Heffner, M. (2003). The effects of acceptance versus control contexts on avoidance of panic-related symptoms.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4, 293-312. Gross, J. J. & Barrett, L. F. (2011). Emotion generation and emotion regulation: One or two depends on your point of view. Emotion Re- view, 3, 8-16.

Hayes, S. C., Folette, V. M., & Linehan, M. M. (2004).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expanding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radition.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evitt, J. T., Brown, T. A., Orsillo, S. M., & Barlow, D. H. (2004). The effects of acceptance versus suppression of emotion on subjective and psycho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carbon dioxide challenge in pa- tients with panic disorder. Behavior Therapy, 35, 747-766. Thompson, R. A., Lewi, M. D., & Calkins, S. D. (2008). Reassessing emotion regulation.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2, 124-131.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2009.11 今日南国2009年11月(总第139期) 今日南国 THE SOUTH OF CHINA TODAY NO.11,2009(Cumulatively ,NO.139)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凸显的一种新现 象,反映了当代时代的总体特征和主要 趋势。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 心、包含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 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 联系、影响、制约的多元概念。 自吉登斯提出了全球化的完整理论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 高,学者关注的角度和程度都不一样。这 些研究所涉及的面很广,很少有学者对 这些研究进行整理,因此,本研究就这些 研究的一个方面进行整理是必要的。 二、文献搜索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文献法。国内文献搜素中,首先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 系列数据库”中以“全球化文化”为“主题”或“关键词”或“题名”,限定学科为社会学和统计学进行搜索。因为关于“全球化文化”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3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所以搜索年限是从1990年以后开始的。由搜索的结果整理可以看出:各学科对全球化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年份的研究成果呈现上升趋势。三、研究内容在所学者对此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文化认同。认同就是主体对自己身份、角色、地位和关系的定位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即一种自我意识。文化认同即对自身文化身份和地位的一种自觉和把握。文化认同表现在众多方面,政治、经济、伦理、宗教、语言和观念凡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一切领域几乎都是文化的领域,因此都存在文化认同的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即使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文化在21世纪并不会随大流,丧失自己的文化个性,而是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魅力在世界文化的多元格局中显示出独有的地方性。麻国庆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认为文化的 选择性使得族群的认同、地方文化的认同与跨国文化圈———华人文化圈的认同在一种良性的状态下展开。民族文化的“无意识的传承” 传统,进行着“有意识的创造”,这种创造的过程,正是一种“文化的生产”与“消费”的过程。这种“生产”和“消费”并没有脱离固有的文化传统。同 时,这一过程,也从单一的民族文化的领 域进入到地域共同体之中。 张卫东教授选择中国饮食和西方麦当劳在饮食目的、饮食的制作和饮食的 选择三个方面的碰撞和互动的案例,证 明了中国饮食并没有被西化,但是另一 方面也没有阻碍西方快餐。另一方面,也有学者认为,正因为文化认同,致使我国传统文化的丧失。吕传庭等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提出由于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侵入,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者在文化认同的背景下,所获取的外来文化都是肢解的、片断的直观印象,并非是真正的文化内涵。2.文化冲突。刘晓研和胡永辉指出全球化已对各国的很多社会活动产生了不同影响,尤其是西方霸权文化伴随这 一浪潮不断扩张,使人们的文化意识逐 渐“西化”。同时,他们也批判了在东西方 文化交流与碰撞中失却自己民族身份的 作者和批评家。他们提出民族国家在推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坚持自己 的文化立场和文化主体性。从历史来看,伴随经济、军事、政治而来的往往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在全球化时代,不同的价值取向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会产生冲突。强势国家会借助经济、军事、政治上的优越地位,迫使他国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 本身的异质性也是产生价值冲突的重要 根源。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对国家集体利益重视的差别,对人性善与恶的不同认识,对人的私利行为与利他行为的不同评价,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等不同的文化传统都隐含着自己的价值系统,并显示在社会风俗和社会政治制度层面,这标志着文化及其价值的异质性差异。 霍志钊在他的研究中,阐述在乡村都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在发展中造成文化变迁二者所产生的矛盾,探讨了在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提出了文化自觉是文化保护的思想基础。 四、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尽管学术界对此问题进行了很多的探讨和研究,但是就社会学这一领域来说,对此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广泛,大多都是围绕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对待西方文化侵入的反应和表现,同时他们提出了应对“西化”的措施。但是却很少有学者从更深入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 其次,文化包括很多方面,在这些研究中,有少数的学者提到了休闲和消费文化,对文化的其他方面研究得不够,甚至是没有。 最后,在这方面的研究方法上,大多都是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以文献为主的研究方法占绝大部分。 全球化仍然对各国各个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是怎样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地方性、本土性,这些都值得学者关注,以个人、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领域对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参考文献] [1]韩勇.全球化背景下的青年社交[J].青年探索,2006,(4). [2]王金宝.吉登斯全球化理论的深度解读及其批判[J].哲学研究,2007,(6). [作者简介]符琼(1985-),女,湖北恩施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8社会学专业硕士。 文化全球化研究文献综述 符琼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 [摘要]全球化已经是当今世界的一种趋势,国内外学者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本文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里 索所有关于文化全球化的文章,对所有文章进行简单地梳理。在梳理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冲突两方面。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文化冲突[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1-0236-01 236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述评 作者:赵亚夫;郭艳芬来源:外国教育研究发布时间:2006-1-23 11:06:40 1994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这是美国历史教育史上一次具有突破意义的改革实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面对公众提出的诸多争议性问题,美国教育界和历史学界的专业人士又对《标准》的学术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探讨,最终于1996年公布了《标准》的修订本。 一、研制国家历史课程标准的由来 美国的教育管理体制向来比较自由,20世纪90年代以前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州和地方政府在课程的设置和处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并确保了州和地方的权力,但由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历史教育有时会出现因地而异、甚至截然相反的现象。比如,有关美国内战的问题,南方各州和北方各州的学校就可能因历史因素而持完全不同的看法。对于共享美国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的学生而言,这不利于他们得出全面而客观的判断,从而削弱了他们同为“美国公民”的身份认同。 除了教育体制的客观障碍之外,20世纪后半期社会史等新史学的兴起,成为推动历史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新史学提倡“从下往上看”的历史,主张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审视历史,将史学研究从体现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政治、军事、外交领域,扩展到平民百姓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上来,从反映政治精英人物活动的历史事件,扩大到更深层次的社会结构上来。新史学提倡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主张把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心理学、人口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历史学,从而使史学研究方法得以丰富更新。就在史学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美国的历史教育却仍在原地踏步,继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现象引起了美国公众的极大不满,历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历史教育的滞后,不均衡、不合理的教学现象,最终引起了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重视,从而促成了“确保美国所有学生都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的改革。 1989年8月,在弗吉尼亚举行的会议上,布什总统与各州州长首次想到并提议由联邦政府出面,研制全国性的教育目标,对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标准。 1990年,布什总统提出“需要给有教养的公民研制一份新的标准,我们的国民必须跟其他国家的国民一样,信息灵通、有良好的教养、能干、善于发明创造”。“只有全社会共同致力于教育的复兴大业,美国才能迎接这种挑战。”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到2000年,读完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的美国学生必须有能力挑战如下学科:英语、数学、科学、历史与地理,而且美国的各所学校都需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知道如何极好地运用他们的头脑,从而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终身学习和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能够高效率地工作做好准备。” 1991年4月,布什总统在综合性改革文件《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中呼吁:应该研制以上五门学科的“世界水平”的标准,并研制“美国成就测试”,以评价该目标的发展情况。这两个提议均得到了美国公众的大力支持。 1992年10月,总统候选人克林顿也宣称自己有义务去“设定世界水平的标准(尤其

国内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国内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认知科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语言学流派。80到9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并被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学者所接受和采纳。国内语言学界自90年代开始接触认知语言学之初,就发现其在解决汉语具体问题上的可适用性,从而越来越多地关注这一学派的动向。三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出了许多贡献,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此文主要就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介绍,同时简单回顾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方法。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综述 认知是当今人类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对人类思维过程的破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认知科学的研究。随着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的学者们在语言学各领域研究的深入,他们越来越发觉自身理论和方法的局限,为了解决现有理论方法力所不及的问题,学者们开始寻求新的办法。认知科学无疑给语言学家们指明了一条道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就已经在语言学研究中加入了认知概念,他认为语言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认知与语言学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当这种趋势越来越显露,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也就成为了必然。20世纪7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认知语言学,从80到90年代开始迅速影响到其他国家,其发展势头大有成为继结构主义学派和转换生成学派之后又一个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学派,在21世纪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显学。国内语言学界和外语界从9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认知语言学派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三十年来,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也是势如破竹,几乎所有语言学的刊物中都会有相关论文。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都做出了许多贡献,特别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解释汉语中的具体问题方面。但是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最主要的是重理论引进和解释,轻创新。 一、何为认知语言学? 最早提出“认知语言学”这一术语的是Sidney Lamb,他在1971年就在论文中采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解释为:“用以指真正研究大脑中的语言,语言与心智、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界定,学者们从一开始就有所争议。于是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学者们一般使用狭义和广义来区别不同的观点。认知语言学理论家Tayler(2002)在术语上用以区别狭义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办法是: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而将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用“cognitive linguistics”表示。显然作为心理学家的Sidney Lamb 的观点是广义的。在语言学领域里的讨论,一般都是从狭义的角度。国内学者王寅(2007)将狭义的认知语言学可以定义为:“坚持体验哲学观①,以身体经验和认知为出发点,以概念、结构和意义研究为中心,着力寻求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 ①王寅在《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哲学》文中提到,“Lakoff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又不是理性主义,而是体验哲学。”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认知领域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研究综述 本研究报告中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领域的综述从两个角度来阐述:学前儿童和早期教育。在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中,早期科学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本研究综述中也会把早期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详细的分析和概括。 一学前儿童认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有关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 1、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研究: 研究表明:个案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表现出较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在两年中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中班上学期的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得分高的儿童在大班末时得分仍然偏高。儿童的基数概念、书面数符号表征能力以及书面加减运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表现出明显的个性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注意力、自控力与坚持性方面高得分组有明显的优势。高得分组与低得分组的儿童的家庭教育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周欣,黄瑾等,4-6岁儿童书面数符号表征和理解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2、儿童运算能力发展研究: (1)该研究表明,幼儿6岁时的加减能力比5岁时有显著提高;在5-6岁期间,幼儿解决三种不同呈现方式加减问题能力的发展速度不同,符号加减题的解决能力发展最快。幼儿园数学教育应改变以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与口诀背诵的教法,而更为重视幼儿数概念的形成与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许晓晖,庞丽娟,陶沙,韩小雨,不同任务呈现方式下幼儿加减能力的发展) (2)在现有研究文献中,大多数是关于测量估算和计算估算的研究。许多研究已分析了计算估算所使用的策略种类,也有研究已经接触到计算估算技能与其他能力之间的关系,但关于数量估算的研究很少。根据现有的研究,估算能力不是一种整体的能力,即不同类型的估算任务,如数量估算和计算估算似乎需要不同的能力,并且在各种估算任务之间似乎不容易进行能力的迁移或转化。一个好的计算估算者并不必然是一个好的数量估算者。估算任务的多样性和儿童在这些任务上的表现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赵振国,儿童估算发展研究综述) 3、儿童排序能力研究: 该研究发现,4-6岁幼儿的排序有一个不断精确的发展过程,其排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幼儿的排序能力受到排序对象数量、正逆排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此外,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排序策略的运用及数字排序能力方面有较为明显的年龄差异。(戴佳毅,王滨,4-6岁幼儿排序能力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 4、儿童数学问题解决研究: 从生态观的角度研究儿童早期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数学问题解决是儿童早期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从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来看,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是认知加工与情感态度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提取与知识建构的共生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开放式的循环渐进过程。(魏勇刚,庞丽娟,儿童早期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态观) 5、数感研究: 从数感的定义、教感的发展、数感的评佑及教学四个方面对国外学前儿童数感发展进行详细综述。(浦晓黎,国外学前儿童数感研究综述) 6、儿童科学、数学能力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研究: 家庭与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的关系:该研究从近年来相关的实证研究出发,进一步证明家庭对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父母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为孩子提供和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综述 【摘要】:人际传播作为传播类型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可以说在传播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世纪以来被专家学者们广泛应用于各自学科的研究中,甚至将其作为学科与学科间思想交流的纽带。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最本能最直接的社会互动方式,满足了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信息需求,成为个人社会化的基本条件。随着肢体交流到语言交流到文字交流,再到现如今以网络为依托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在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本文通过查找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和知识点,梳理出一条关于人际传播研究的发展脉络,介绍国外人际传播研究的理论积淀以及国内对于人际传播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比研究方向,对未来中国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际传播发展脉络研究综述 人际传播最直观的解释是指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它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是关于人际传播的研究却源远流长。人是生活在传播世界中的,人的一生都摆脱不了传播关系,人类的交流问题一直都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重要方面。在后工业社会,人际关系成为生活世界的主要矛盾,研究人际传播,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困境,更好的实现与他人和谐相处,有重要的启示。 人际传播有着许多学科的背景,所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十分丰富的。本文先对人际传播逐渐理论化、体系化的过程进行梳理,再列举一些代表性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对人际传播的研究进行一个简单的综述。 一、国外对于人际传播问题研究的理论积淀 纵观人际传播的发展演进,我们可以发现人际传播是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正如传播学者A·哈特对传播媒介的分类一样:首先,人类经历了语言、肢体等面对面传播的“示现的媒介系统”。其次,传播者需要借助媒介进行交流,诸如文字等“再现的媒介系统”。最后,人类正在经历着“机器媒介系统”,像电影、电话等传受双方都需要借助的媒介系统。人际传播的发展也遵循着这样一种规律。 人际传播的知识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谈论修辞或作为参与市

小学生认识情绪和调节情绪教案

小学生认识情绪和调节情绪教案(详案) 一只小黑虫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各种情绪,认识和体会他人的各种情绪。 2、初步学会控制自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积极的情绪。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氛围中、情绪中认识、体会、一些常见的情绪:喜、怒、哀、惧等。 2、并学会初步的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经常拥有积极的情绪,成为管理情绪的小主人。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和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而言,理解与掌握情绪的定义有很大的难度。 教具学具:黑板、粉笔、一些小道具如:棉团或者橡皮檫。 教学过程: 1、导入:介绍《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因度量狭小被诸葛亮用计气死、范进因考中举人喜极而疯、伍子胥因极度焦虑一夜间头发全白。(用口语话把这些小故事叙述出来)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生气、悲伤、嫉妒等情绪,同样的情绪和感受,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引发学生思考:情绪是什么?假如生活中遇到不良情绪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调节自己呢? 2、板书内容: (1)人的基本情绪:喜、怒、哀、惧(可以在黑板上板书,简单的一些表情符号,增加学生对表情的视觉效果) (2)情绪对人的行为活动效率及身心健康的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3)排解不良情绪,调控情绪的方法①转移注意法 ②理智控制法 ③情感宣泄法法 3、师生对话: (1)(同学们认识自己的情绪) 师:同学们好!我是赖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给你们上课。介绍《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因度量狭小被诸葛亮用计气死、范进因考中举人喜极而疯、伍子胥因极度焦虑一夜间头发全白。(用口语话把这些小故事叙述出来)/(当我们生日的时候,好朋友送来了很珍贵、漂亮的礼物,我们会非常的开心,相反要是好朋友要是忘记我们的生日没有送来礼物,我们可能就因此感到失望;当我们关心的人生病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难过,当他病愈的话,我们就会开心起来;当我们要是在路上遇见老鼠的,我们很多人都会感到害怕,或者有人会觉得它很恶心……等等如是情况。) 然而每个人都会有高兴、生气、悲伤、好奇、害怕等情绪,同样的情绪和感受,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那么我们的情绪是什么?假如生活中遇到不良情绪该怎么办?我们该如何调节自己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精)

国内外关于心理理论相关研究的研究综述 教管 1103班王维彬摘要:心理理论” (Theory-of-mind 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 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识。心理理论使得个体能过对自身及其他个体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 从而在个体的社会认知、社会行为、个体间理解与社会交往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外的各种心理理论, 包括社会认知、内外情绪智力、游戏教学等理论。 关键字:心理理论社会认知情绪智力游戏教学 引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各种心理理论的阐述,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些 理论, 从而能使这些理论研究能运用的实际生活中去, 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认知理论、情绪智力理论和游戏教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其特点等, 希望这些东西能对人们有所启示与帮助。接下来就一一介绍一下这三个理论:一、社会认知理论 (一、社会认知的简介 1、社会认知的概念 对“社会认知”的定义 , 不同的学者从他们各自的研究取向来定义 , 所以关于社会认知的定义有许多种。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社会认知研究包括所有影响个体对信息的获得表征和提取的因素的研究 , 以及对这些过程与知觉者的判断之间的关系的思考 [2]。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 : 社会认知代表着一种观点 , 即对认知过程的理解是认识人的复杂的社会行为的关键。弗拉维尔 (Flavell 1998 年提出 : 社会认知的对象是人以及人类的事件 , 它是关于人和人的行为的知识与认知。方富熹认为社会认知是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 [3]。时蓉华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和判断的过程 [4]。 2、社会认知的基本对象

情绪的相关理论

1.詹姆士(James)—兰格(bnge)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于某一情境的变化引起自身状态的感觉。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引起个体的生理反应,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的变化,由机体反应引起情绪体验。因此,情绪只是对于一种生理状态的感觉,是对机体内部和外部生理变化的意识。 2.坎农(connan)—巴德的丘脑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牛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铬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o3.巴甫洛夫(Pavlov)的动力定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大脑皮层中按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厂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动力定型,是入学4、习惯和需要的生理基础。当客观事物符合我们的动力定型时,其刺激所引起的皮质神经过程就会按原来的轨道运行,产生满意的倩绪和情感。如果客观事物不符合动人定型,就会使旧的动力定型遭到破坏,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人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有两个系统。 由具体事物的影响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一佰号系统,内语言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称为第二倍号系统。人们不仅通过第一信号系统产生情绪体验,也通过第二信号系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例如,当一个人遭遇不幸时,自己的情绪怎么也平静不下

来,如果这时候有人用言语劝告几句,就可能平静下来,这就是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4.行为学派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认为,情绪只是有机体对待特定环境的一种反应和一族反应,因此经常从反应模式和活动水平两方面去描述情绪。行为主义的莫圣人华生认为,情绪是—种遗传的反应模式,它包括整个的身体机制,特别是内脏和腺体活动系统的深刻变化。在他之后,操作条件反射论者斯金纳特别注意从动物在个体生活中的习得行为研究情绪,发展了用条件反射技术来引发倩绪的方法,并把挫折效应作为研究情绪的一个标难方法。 5.精神分析学派的情绪理论 该理论的中心是焦虑问题。弗格伊镕提出,人有客观件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焦虑这三种焦虑,它们分别代表白我在对待现实、本我、超我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时采取的软弱态度。客观性焦虑源于人的“诞生创伤”——新生儿诞生时被来自新环境的大量则激所掩没,是一种原发性的焦虑,它是以后个人生活中继发的焦虑反应的原型。当”‘个人面临一种创伤的可能性时.就会有一种与诞生创伤相联系的倩绪的复现。例如人在焦虑时出现的紧张急促的呼吸、肌肉的颤抖、加快的心跳等特征都是模拟和重复新生儿的情绪特征。神经症焦虑产牛十害怕自己的本能行为的客观后果,害怕从事被禁止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后果。这种焦虑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由漂浮”式焦虑,指个人不断地预料会有最坏的结果.把偶然的事件看成厄运的先兆,特别害

305 情绪调节理论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375~381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 侯瑞鹤俞国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872) 摘要以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切入口,对情绪调节理论进行了阐述:早期精神分析理论,把情绪调节看作被动防御机制,情绪调节困难导致心理问题;情境观把情绪调节看作为应对情绪情境即时的心理反应,策略使用情况与心理健康相关;过程观认为情绪调节在情绪发生过程中展开,不同阶段所采用的调节策略与心理健康相关,后又把调节过程扩展到情绪恢复到正常状态所持续时间,时间与心理健康相关;结构观认为情绪调节结构的差异影响心理健康。 关键词情绪调节,心理健康,理论。 分类号 B842;R395 情绪调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中国传统医学把情绪调节放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如“怒伤肝,忧思伤脾”的观点,反映了朴素的心理免疫思想以及对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关系的认识;西方文化中诸如“保持头脑冷静的人才能成功”,“让你的情绪作你的向导”等古老谚语,反映了西方哲学家们对情绪调节所持的两种相反观点。然而,情绪调节作为心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却仅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情[1]。向前追溯,情绪调节进入心理学的视野要数精神分析理论了,该理论是当代情绪调节研究的先驱,它否定情绪的积极作用,认为情绪如洪水猛兽,而个体情绪调节的任务就是,使自身尽可能少地受消极情绪所左右,通过行为和心理上的控制来降低消极情绪的体验。早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体出现精神问题是由于两类焦虑的调节出现困难:一种是基于现实的焦虑,它是由于自我难以达到现实需要而产生的,而个体对焦虑的调节就是尽量避开某种情境或者过分抑制个体的行为。另一种是由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出现矛盾而体验到的焦虑,个体对其的调节就是降低受超我所审视的本我冲动,然而却可能因此导致未来更高水平的焦虑。而自我防御则是基于调节这两类焦虑以及其它消极情绪而提出来的术语[2],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具有标志性的概念。在这里,情绪调节仅仅作为降低消极情绪体验的防御机制,情绪调节的困难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它却难以解释人们有意识地主动调节情绪困难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能解释有些人因为积极情绪调节不当,为什么也会产生心理问题? 收稿日期:2005-03-2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570614)。通讯作者:俞国良,E-mail: yugllxl@https://www.sodocs.net/doc/444374993.html, 弗洛伊德的情绪调节理论是基于他治疗精神病人的临床实践而提出的,所以,只重视消极情绪调节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后来的研究者[3]基于正常人群经验和有关实证研究,提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均可以通过主动调节,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情绪调节不再仅仅作为个体被动防御机制,而强调主动进行情绪调节的积极作用,从而在心理健康中的地位得到肯定。尤其是随着智力或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面对不同情绪刺激,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与心理或精神问题关系密切,尤其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一共识对情绪调节研究的深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后的研究者对于情绪是否需要调节,如果需要调节,到底该怎样调节,调节多少等问题的展开了争论与探讨,尽管不同的文化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所不同,但多多少少是基于其对个体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认知决策等的关系而展开的。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把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作为切入口,围绕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由对立到统一,由被当作单纯与个体心理健康相排斥的内容到被看成既可以破坏,也可以建立个体内部情绪环境平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辽海文化的内涵与特点研究综述 对“辽海文化”这一概念,虽然国内很多同行对此也下过一些定义,但是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所以难免有些偏颇和疏漏。而且对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研究也还不够深入,本文试图通过对前人的论述加以整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共性或者达成一定的共识,为以后辽海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辽宁作为经济大省地位,早就毋容置疑,不过辽宁要想成为文化大省,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通过对辽海文化深入研究,不断扩大辽海文化影响,深度发掘辽宁省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同时,也能为辽宁省老工业基地的复兴和“五点一线”对外开放战略顺利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标签:辽海文化;内涵;特点;研究综述;文化强省;智力支持 一、辽海文化的内涵 (一)文化是什么 《辽宁文化通史》总主编曲彦斌基于“大文化”的理念“就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四个层面的概念:1.物质文化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2.制度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的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3.行为文化方面: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4.精神、心理文化层面:指人们在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①这种提法,在辽宁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作者本人也比较认同此观点,把它作为研究辽海文化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 2007年,程琳曾给地域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② 2012年张亚冰对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作过辨析,他认为:“地域文化与区域文化也是两个不同的命题,地域文化重在研究自然环境和历史传统,其所包含的境界是模糊的、动态的,不受国家行政区域甚至疆域的限制;区域文化论述的范围是依从于国家的行政区划,具有人为的规定性。”③ (三)辽海文化与辽河文化 2004年10月,辽宁省历史学会等单位在大连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对于“辽海”一词的概念,学者们大多赞同以其作为“辽河流域黄渤海以北广大地区”的代表性的区域文化符号。④此即辽海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上,顾奎相、陈涴、董守

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见素抱朴——《古船》人物形象综论 专业班级:汉语言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 题争论焦点) (一)张炜简介及其创作 张炜,山东龙口人,原籍栖霞。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在省档案部门做过四年历史档案资料编研工作,现为专业作家,系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 张炜自1973年以他的处女作短篇小说《木头车》登上文坛,他便携带着具有清纯、优美、健康韵味的描芦青河系列给人们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继以《秋天的思索》、《秋天的愤怒》引人注目,以《古船》引起轰动,又以《九月寓言》刷新了自己的面貌,并以《我的田园》、《家族》、《柏慧》树立了自己家族小说的坚实形象。新世纪伊始,他更是给文坛奉献了《你在嵩原·西郊》、《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几部传奇式的作品。小说创作思想丰富深邃,关涉到新时期文学和当代文化发展中的诸多前沿课题,几部重要的作品当代文学史都给予他高度评价。因此,研究张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至今,共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柏慧》《家族》、《外省书》、《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等,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蘑菇七种》、《瀛州思絮录》等,短篇小说《玉米》、《声音》、《一潭清水》等,散文《融入野地》、《夜思》、《筑万松浦记》等,诗集《皈依之路》、《家住万松浦》等。有《张炜自选集》(6卷)、《张炜文集》(6卷)、《张炜文库》(10卷)等多种文集出版。部分作品译有英、法、日、德等多种外文版本。 (二)选取张炜小说作品为选题的原因

翻阅资料后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张炜的每部作品都会引起很大的反响,他似乎始终是一位倍受争议的作家,往往成为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当下对张炜作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必然也会存在一些些缺失和不足之处,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化。之前评论者大多关注张炜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剖析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立场和人道主义情怀,对于他持续性地关注和思考人的生存苦难并寻求解救之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至于我自己,初读张炜作品是在大二,一部《古船》让我爱上了这个作者,也爱上了洼狸镇上那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芦青河畔三四十年的历史不算太长,但也着实不短。当年被埋入河床底部的古船虽然被重新挖掘出来,也重新焕发出了其当年的风姿与雄壮,但是能否重新远航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难以启齿的问题。而同样生活在这河畔的人们也同样经受着这份时代变迁带来的“折腾”。隋抱朴的隐忍、孤独,隋见素的热血复仇之心和勇于对世俗及封建道德观的反抗、隋含章的悲剧人生……可以说老隋家的新一代深深得吸引了我。当然,作品中也不乏赵多多,赵柄这样的卑鄙之流,但正是这样的人物安排让故事变得有血有肉,也让我爱上了他们。而之后风格诡异的《九月寓言》再次让我坚定了写张炜小说作品中人物的决心。 (三)张伟作品蕴含的精神及其中人物的突出特点张炜是一位有着独立写作精神的当代作家,他始终在自己的天地里创作,并且保持着高度的写作热情。从八十年代至今,他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小说,成为当代文学界的领军人物。自从开始城市生活之后,他的写作目光就开始关照着中国的城市和乡村。他对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得真实生活怀着复杂与思索的心态,他的作品中更多地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知识分子的人文关怀。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是作者对“拯救之路”的寻找。对从乡村走向城市生活的张炜来讲,他更多的是看到了物质主义对人的精神腐蚀。作为一名作家,他的写作充满了对人的关怀。童年记忆、城乡对比、文学的还乡传统以及作家的身份认同危机使他把自己关注的目光又策略性的投向大地。虽然乡村中残存的封建思想意识对人们的生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家抽取了野地的自由自在的精神和孕生的强大生命力来作为填补人们精神世界空虚的精神食粮。而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和精神坚守则可以

认知情绪调节量表 计分方式及结果解释

认知情绪调节量表 指导语:每个人面对负性或不愉快的经历,有自己的反应方式。下面的问题,希望你表明当你经历负性或不高兴的事情时,你最通常的想法。请仔细阅读每一条陈述句,然后在你认为能表明你通常想法的数字上划“○”。 从不几乎不有时几乎总是总是1.我感到我应该被责备12345 2.我感到我是一个对发生过的事负责任的人12345 3.我想我在这种情况下的错误是我造成12345 4.我想事情的基本的原因在我自己12345 5.我想我必须接受已经发生的事12345 6.我想我必须接受这种状况12345 7.我想我不能为此改变任何事12345 8.我想我必须学会去接受它12345 9.我常常回想对我已经经历的事是怎样的感觉12345

从不几乎不有时几乎总是总是 10.我沉迷于在对我已经经历的事的感觉和想 12345法 11.我想去明白为什么会对我经历的事有这样 12345的感觉 12.我细想由于这种形势唤起的感觉12345 13.我去想比我经历过的更好的事12345 14.我去想那些与现在事情无关的愉快的事12345 15.我去想某些好事而不是所发生的事12345 16.我去想愉快的经历12345 17.我想我怎样才能做到最好12345 18.我在想我能怎样最好的应对这些情况12345 19.我在想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况12345 20.我在想一个我怎样能做得最好的计划12345

从不几乎不有时几乎总是总是21.我想我能从这些情形中学到一些东西12345 22.我想所发生的事情能让我成为更强的人12345 23.我想这种情况也有积极的一面12345 24.我寻找事情中的积极方面12345 25.我想所有的事会变得更坏12345 26.我想别人有更坏的经历12345 27.我想和其他事情相比.这还不是太坏12345 28.我告诉自己生命中有更坏的事情12345 29.我常常想我经历的事情比别人经历的更糟 12345糕 30.我不断地想我经历的事情是多么的可怕12345 31.我常想我所经历的是可以发生在一个人身 12345上最坏的事

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

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研究综述3 马冬玲 提要: 由于性别的差异,流动给两性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和认同。本文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考察不同研究者解释流动对于女性的意义方面的不同视角、贡献及不足。文中将对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研究划分为四种进路:一是以对资本主义劳动关系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阶级和阶层身份;二是以对父权制的分析为主,探讨流动女性的性别身份认同;三是心理层面的分析,探讨流动经验对女性的心理效应和女性的主体性;四是强调多元视角,探讨流动女性身份认同的交叉性和矛盾性。 关键词: 流动 身份认同 作者马冬玲,女,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0) 一、研究意义 身份/认同研究是文化研究、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重要概念,而以往身份/认同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尽管将流动人口/农民工作为一个焦点,但缺少对女性流动者的特别关注,或者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王春光,2001;王毅杰、倪云鸽,2005;潘泽泉,2007;等)。 事实上,女性的流动人数庞大且正在不断增长。诚然,对男性和女性来说,流动在一些方面意味着共享的经验,比如:在制度层面,城乡二元体制意味着男性和女性流动者最多成为半/准公民;在经济层面上,无论男女流动者往往只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在文化层面,流动意味着从熟人社会进入一个陌生人社会,尤其是这个陌生人社会是一个将他们/她们视作“他者”的社会,使他们/她们面临城里人-农村人的认同困境(王春光,2001,2006;魏晨,2006;王毅杰、高燕,2004;陈映芳,2005;吴玉军、宁克平,2007);流动也意味着传统农业社区内的一些价值观的丧失、无效等。 但是,性别身份决定了男性和女性在流动中又面临着不同的经验。对流动女性来说,迁移还意味着从传统父权制社会进入到一个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制度共存甚至合谋的社会。流动可能使她们面临更多挑战,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对性别关系和女性的主体性带来影响。因此,关注流动女性的身份认同,既可以扩展我们对流动女性和社会性别的认识,也有助于深化和扩展身份/认同研究,对于从多方面理解中国的全球化、流动和社会变迁之间关系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文中所指的流动女性特指因就业、婚姻等原因由农村地区迁移到城市地区而往往未能得到城市市民身份的女性;身份认同的定义很多,这里是指个体对自身社会身份(如阶级、性别等)和自我认同(心理层面)的 3本研究是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佟新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问题研究”成果之一。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认知老化研究综述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心理学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是当代老年心理学研究最为活跃的一个分支领域。国外研究报告很多,进展很快,国内有关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本文将对该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 1认知老化的界定 大量事实表明,在成年之前,认知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成年之后,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不断衰退,心理学中用认知老化(cognitive aging)说明这种衰退。在传统观点看来,认知老化是一个单调的发展过程,是绝对的,不可改变的。但是现代观点则把认知活动看作复杂的,多维的,在认知能力发展中交互作用的不同过程,其中有些部分是可以通过干预加以补偿的。这里讲到的“认知”主要指三个方面: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初级加工和次级加工,以及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1]。 2认知老化的机制 研究认知老化主要是通过对感觉功能、加工速度和工作记忆等方面随年龄衰退的现象进行解释。而认知老化的特征则表现在加工速度、记忆力、抑制能力等方面,由此而产生了诸多理论与模式分析。 2.1加工速度理论这一理论由Salthouse在1985年提出。所谓速度主要指感觉速度和中枢加工速度[1]。老年人的感觉功能退化特点十分明显,运动速度减慢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现象[2]。与其同时产生的还有对感知觉变迟钝和对刺激的反应变慢等。对于这种变慢的解释主要认为它与外周机制有很大关系。但是研究者发现,相对外周功能老化,中枢加工的老化要起到更主要的作用。中枢加工老化的速度要远远大于外周功能的老化。 对于感觉速度和加工速度减慢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神经生物学观点和心理学观点。从神经生物学观点看来,速度减慢是神经系统老化的结果,包含了神经噪音干扰增加、细胞死亡、疾病、人体生物钟速度、系统分解、功能废用等造成的功能退化、基因或者其他变化[3]。在心理学角度看来,速度变慢主要是由于在信息超负荷或人物过于复杂的时候,注意和记忆能力下降、过于注重准确性或选择策略墨守常规、激活水平和动机较低造成的。 加工速度理论通过感觉运动速度、知觉速度[主要通过数字符号替换(digit symbol test)、字母比较(letter comparison)、数字比较(digit comparison)、模式比较(pattern comparison)和图形匹配(identical pictures)]和认知速度进行测量[3]。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成人的认知操作速度随年龄增长而减慢,是认知功能发生老化的主要原因。

课题参考文献

课题参考文献: [4]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5,(3). [5]马用浩、张登文、马昌伟.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问题初探[J].求实.2006,(4) . [6]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7]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J].人口研究.2008,(9). [8]刘传江,程建林.农民工代际差异与市民化[J].经济纵横.2007,(4). [1] 姜作培. 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J]. 山东经济,2003(2):7-9. [2] 黄泰岩,张培丽. 改变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一元化[J]. 前线,2004(5):26-28. [3] 袁小燕.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J]. 资料通讯,2005(1):4-8. [4] 许峰 . 农民市民化问题探讨[J]. 绿色中国,2004(10):52-53. [5] 杨风 .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J]. 上海城市管理,2009(3):90-93. [6] 陈映芳. 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88-95. [7] Auvachez Elise. “Supranational Citizenship Building andthe United Nations: Is the UN Engaged in a …Citizenization?Process?” [J]. Global Governance : A Review of Multilat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2009(1):24. [8] Cohen Elizabeth F. “Reconsidering US ImmigrationReform: The Temporal Principle of Citizenship” [J]. Perspectiveson Politics, 2011(10):575-583. [9] 文军 . 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55-61. [10] 李建兴. 主体性因素与农民的市民化——关于农民市民化的调研[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2):23-27. [11] 王春光 .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问题[C].// 李真. 流动与融和:农民工公共政策改革与服务创新论集. 北京: 团结出版社,2005:41-57. [12] 单菁菁. 城市农民工社会适应状况与生活满意度调查[M].// 国情调研.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13] 陈丰. 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J]. 社会科学,2007(2):110-112. [14] 周晓虹. 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村社区的考察[J]. 社会学研究,1998(5):58-71. [15] 朱考金. 城市农民工的心态与观念——以南京市600例样本的频数分析为例[J]. 社会,2003(9):10-12. [16] 徐志旻. 进城农民工家庭的城市适应性:对福州市五区132 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06-111. [17] 张时玲. 农民工和城市社会的关系分析[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2):28-32. [18] 马广海.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67-69. [19] 王春光. 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4):51-56. [20] 王春光. 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5):107-122. [21] 刘传江. 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 人口与计划生育,2004(11):44-47. [22] 郑杭生.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甘肃社会科学,2005(4):4-8. [23] 颜秀金. 农民工市民化:篱栅重重[J]. 人力资源,2006(13):18-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