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

有效教学与有效课堂

一、与“有效教学”相关的几种教学状态

教学的效率怎样?围绕对这个问题的审视,有以下几种教学状态。

1.无效教学——漠视的盲区。

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有专家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一点夸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无效教学是普遍存在的。

2.低效教学——无奈的现实。

审视一下“教师教得苦”的背后:“时间+汗水”“日光+灯光”,教师除了低效的大讲特讲以外,大量的低效练习是造成教师教得苦的主要原因。

3.负效教学——期望的悖论。

当违背教学本质施行所谓的“教学”时,我们把这种教学叫做“反教学”,从效率的角度,我们称之为负效教学。

4.高效教学——认定的困惑。

何为高效教学?何等效率才称得上“高效”?效率与比值如影随形,教学效率的比值怎样计算才更为合理?

基本的道理是,高效教学肯定是节约投入量和增加学习收获量的教学。如果比值可以计算,那节约到何等程度才算“高效”,或增加到何等程度才算“高效”?高效教学是我们有效教学研究的目标,但当我们为“高效教学”作概念界定的同时,我们遭遇了认定的尴尬。正因如此,教育学家们往往回避对“高效教学”进行界定而采用“有效教学”的概念。

5.有效教学——基本的诉求。

教学必须有效,教师应该坚决不实施负效教学,努力避免无效教学,革除低效教学,追求高效教学,最基本的诉求是,教学必须有效。

二、有效教学关注的历史演进

1.有效教学研讨的历史考察。

有效教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其讨论从古至今延续不断,并一直伴随着近现代教学的研究与改革。

对此,学者刘良华考察中国教学传统的源流和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后,认为“有效教学”在中国受到的关注是一脉相承的。(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

从中国教学传统的源流来看,“孟荀之争”“朱陆之争”(以及后来的“科玄论战”)所争论的焦点,不外是围绕一个问题展开,就是“除了读书之外,还有什么”?从古至今,所有的教学实践几乎没有不重视“读书”的。学生就是“读书郎”,上学就是“读书去”,这些说法大体上反映了教学的现实状况。但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给教育者提一个问题:“除了读书,还有什么?”这就值得探究了。

荀子、朱熹等“博学论”者的思路,自然是很看重“读书”。荀子的《劝学》几乎就是“劝读书”,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更是直接地劝勉人“如何读书”。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这在“博学论”者那里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前提性假设。至于“除了读书,还有什么?”这在“博学论”者那里似乎不成为一个问题。

孟子、陆九渊等“明心论”者,也是看重“读书”的,但他们似乎更喜欢追问“为什么读书”或者“读书为何”;在他们那里,“读书”虽然是重要的,但“除了读书,还有什么”似乎更重要。

究竟“除了读书,还有什么”?其实很简单,在“明心论”者看来,还有“思维(思)”、“情感(德性与心志)”与“生活实践(行)”。于是,“孟荀之争”“朱陆之争”(以及后来的“科玄论战”)的主题,实际上就是三个:一是“读书”与“思维”(学思),二是“读书”与“情感”(尊德性与道问学),三是“读

书”与“行动”(知行)。而中国古代的教学改革,几乎都在“思”“情”(或“德”)“行”三个主题上发出呼声。孟子、陆九渊等人认为这些比读书更重要,所以要“先立乎其大者”。

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大体上也沿着“思”“情”(或“德”)“行”三个主题展开,但其话语体系有所改变:

一是“主动探究”,接近“思”的教学传统。如20世纪前半期的“自学辅导主义”教学实验、“分团教学”实验、“设计教学法”实验、“道尔顿制”实验、“文纳特卡制”实验;20世纪后半期的“自学辅导教学”实验、“八字教学法”实验、“异步教学法”实验、“尝试教学法”实验、“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实验,等等。

二是“美感教育”以及“人生观教育”,接近“情”(或“德”)的教学传统。如“美感教育思潮”与“科玄论战”中的“玄学派”。

三是“生活实践”,接近“行”的教学传统。如“生活教育思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活动课程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含“研究性学习”)实验,等等。

也就是说,从中国教学的源流以及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经验来看,大致可以获得三个关键词:主动探究、情感意志、生活实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