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家园社区共育开创幼儿教育新天地

关于家园社区共育开创幼儿教育新天地

关于家园社区共育开创幼儿教育新天地
关于家园社区共育开创幼儿教育新天地

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体会最深的是《纲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强调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间的密切配合,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我对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家园合作共育有利于幼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健康成长。

《纲要》的“健康领域”一章中提出:“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几年来,我园教师在与家长密切配合、目标一致共育幼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将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集中起来,并针对这些问题组织讲座、咨询活动、亲子活动及形式多样的家长会、研讨会等,帮助家长建立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许多幼儿在园里有一定的生活常规、学习常规,回到家里则表现出缺少常规的一面,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们积极主动进行家访,针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情况,帮助家长建立有利于幼儿生活常规。学习常规养成的家庭环境,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家园社区相互合作共创良好的育儿大环境。

《纲要》的“社会领域”一章中指出:“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几年来,我园主张架起幼儿园和社区之间的桥梁,将幼儿园教育辐射到小区环境中,已经展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园之路。

为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我们利用小区小树多的特点,组织幼儿开展认领一棵小树活动,每个幼儿认领一棵小树,并在家长的陪护下为小树清除杂草。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逐步形成了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小区环境的意识。

联系我园近年来的工作实际,我感受到学习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家园、社区密切合作共育幼儿之路是良好的途径,它有利于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推进幼教改革向纵深发展。

家园合作共育试卷-3

家园合作共育试卷 一、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 答:语言智能包括语言兴趣,2讲说技能,3识字能力,4书写能力。 2、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可以通过1家庭生活,2特殊活动。来培养 3、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 1认识数字,2探究数学,3思考数学,4玩数字游戏。 4、家长应如何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1民主的亲子关系,2科学的育儿态度,3优化的家庭结构。 5、生物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给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1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2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代系统。 启示:1要充分认识到家园社区的独特作用,2要重视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6要加强家园社区之间的联系,4要不断扩大儿童认识世界的范围。 7、幼儿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休息方式,2消费方式,3饮食方式,4购物方式,5娱乐方式,6学习方式,7交往方式,8劳动方式。 8、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主要扮演了哪几种角色?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角色。 1迎宾者,2保护者,3倾听者,4采纳者,5合作者,6指导者,7研究者,8评价者。 9、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观察能力2合作能力3指导能力4动手能力5游戏能力6组织能力7自我教育能力8表演能力,9交往能力,10管理能力。 二、设计题(1题40分) 1、围绕“母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方案。 1活动目标(要简明),2活动准备(要全面),3活动过程(要详细),4活动评价(要具体)。 温馨五月感恩母亲节 设计思路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也是一次节日开放活动。 前期活动

围绕-父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方案.

围绕”父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 活动方案. 篇一:家园合作共育试卷-3 家园合作共育试卷 一、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 答:语言智能包括语言兴趣,2讲说技能,3识字能力,4书写能力。 2、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可以通过1家庭生活,2特殊活动。来培养 3、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 1认识数字,2探究数学,3思考数学,4玩数字游戏。 4、家长应如何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 1民主的亲子关系,2科学的育儿态度,3优化的家庭结构。 5、生物生态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及给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1儿童的发展受到与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这种生态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所组成的。2这些系统表现为一系列的同心圆: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时代系统。 启示:1要充分认识到家园社区的独特作用,2要重视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6要加强家园社区之间的联系,4要不断扩大儿童认识世界

的范围。 7、幼儿家庭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1休息方式,2消费方式,3饮食方式,4购物方式,5娱乐方式,6学习方式,7交往方式,8劳动方式。 8、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互动的过程中,主要扮演了哪几种角色?试举例说明其中的一种角色。1迎宾者,2保护者,3倾听者,4采纳者,5合作者,6指导者,7研究者,8评价者。 9、幼儿家长教育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1观察能力2合作能力3指导能力4动手能力5游戏能力6组织能力7自我教育能力8表演能力,9交往能力,10管理能力。 二、设计题(1题40分) 1、围绕“母亲节”,设计一个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方案。1活动目标(要简明),2活动准备(要全面),3活动过程(要详细),4活动评价(要具体)。温馨五月感恩母亲节 设计思路 在母亲节到来之际,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关爱妈妈的美好情感,我们设计、开展了系列活动。”感恩母亲节”是活动的结束部分,是对前期活动的回顾和展示,也是一次节日开放活动。 前期活动 1.谈话活动:我的好妈妈。 2.结合”世界微笑日”进行社会活动《蜗牛的微笑》。 2.语言活动:学习儿歌《我和妈妈》《健康快乐每一天》。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主要是研究家庭与社区环境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探讨探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互动与合作关系及其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并阐述建立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的方法和策略,以优化学前儿童的成长环境,提高父母的教养效能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社区对家庭的育儿支持效率,并建立良好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伙伴关系,以支持学前儿童的发展。 该课程包括两个模块:家庭对学前儿童发展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关系。 第一模块:家庭与儿童发展(1学分) 教学目的:1. 理解不同家庭与家庭环境及父母角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信念与责任); 2. 理解亲子关系和教养行为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知识与能力); 3. 理解父母的立场,学习与家庭沟通合作(知识与能力,实践与体验); 4. 形成对儿童发展进行分析与解读和干预或支持的能力(实践与体验) 教学任务:1. 掌握社会生态系统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2. 掌握家庭、家庭发展、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运作 3. 理解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4. 掌握教养行为与儿童自我的发展、社会适应、成就动机的关系; 5. 了解指向于儿童健康发展的儿童行为管理策略 6. 学会支持家庭帮助儿童应对压力 教学方法:本模块采用课堂面授、案例分析以及角色扮演和社会调查等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二章生态学视野下的儿童发展 第1节生态心理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2节层次结构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3节人类发展生态学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4节人类发展文化本质理论对儿童发展的诠释 第三章家庭和父母的角色 第1节家庭功能和家庭类型 第2节养育者角色 第3节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 第四章家庭与儿童早期社会关系的发展 第1节依恋与儿童发展 第2节积极亲子关系与儿童发展 第3节家庭与儿童同伴关系 第五章家庭与儿童自我的发展 第1节家庭与儿童的自主性与主动性 第2节家庭与儿童的自尊 第3节家庭与儿童的性别角色

中 班 家 园 共 育 工 作 总 结(1)

中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2016.9-2017.1) 中班组 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着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庭和幼儿园的沟通就是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针对这些,我们这学期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保育方法。 以前,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看管小孩的地方,只要小孩没出事,那就是一间好的幼儿园,有的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就是让孩子识字和学算术,除了这就没其他事了。甚至还有认为教孩子是老师的事,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没教好。那是因为传统的家园沟通方法仅仅是一两次的家长会,以及接送孩子短时间的交流。这样一来,家长又怎能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老师做过什么工作? 1、我们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工作。在家 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工作也在顺利的开展。 2、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 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幼儿园的家长工作需要细致耐心。 3、成立家长委员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他们的积极主动使我们老师感受到,家长迫切地希望能与老师多点沟

通,共同了解孩子,教育孩子。良好的家长工作找到了顺利开展的组织。 通过家委会的成立,我们感觉到,其实开展家长工作并不困难。只需要将心比心。 二、开展各种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工作 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让家长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使家长工作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展开家长工作 我们发动家长利用节假日,在家里让孩子把当天发生的事讲述一遍,家长做记录。回幼儿园后让幼儿分享参观的所见所闻,说说家长们向幼儿介绍的知识,听起来十分有趣,这样一来,不仅让幼儿增长了见识,还发展了幼儿的讲述能力。 2、另外,我建议还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机会;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等等。这些家长工作的开展,使家长们懂得,教育孩子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了。而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家长也要参与到活动当中,因为,你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是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松山区第二幼儿园 2017.1.5

学前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作业答案全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形成性考核作业(一)(第一至三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核心家庭 是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家庭内只有三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 3.主干家庭 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4.家庭关系 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关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家庭功能 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6.学习型家庭 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一种家庭文化,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 二、简答(每小题7分,共42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哪些具体的过程? (1)学前儿童的发展(2)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2.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 (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2)依托社区(3)创建学习型家庭 3.家庭结构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 (1)核心家庭(2)主干家庭(3)残缺家庭(4)隔代家庭(5)联合家庭 4.影响家庭关系的家庭内部因素有哪些? 家庭规模结构及人员素质;家庭中的代际情况;家庭传统及背景 5.家庭具有哪些功能? 固有的功能包括:生育功能,性生活功能,抚养赡养功能;历史的功能包括:情感交往功能,生产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宗教功能,政治功能。 6.简述家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是一种稳定持久的教育 家庭教育的特点:教育内容包罗万象;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三、论述(13分) 如何处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关系? 参考书本61-68页,主观题无固定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以下供参考: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这种影响是双向互动的,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相对家庭教育来说,学校教育更正规、更科学、更系统,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关系上提倡发扬学校教育的优势,加强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同时也要重视家庭对学校教育的参与。社会教育就是社会对人的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三者形成合力,目标一致共同发挥作用时,才能对人的发民产生巨大动力。 四、应用题(15分) 从现实条件出发,谈一谈怎样创建学习型家庭。 “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一种家庭文化,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与分享活动。 学习型家庭的表现特征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皋落中心幼儿园家园合作共育新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不断领会,我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家园教育是大教育观,是幼儿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也是当今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我们本着“提高家长工作实效性,达到家园教育的“和谐、统一”的原则,我园开展了一些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担教育责任。针对这些,我们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做好常规工作 1、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及班级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三年来,我们坚持及时更新班级家园栏内容,每周公布教学活动计划,科学育儿知识,个案观察记录,让家长能更加主动、更加直接了解孩子的情况,涉及幼儿园的管理、教学、卫生保健工作的调整、通知,我们都及时在家园栏上公布,与家长互通信息。

班级家园联系栏 2、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园在家的表现。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我们就巧妙使用语言。首先,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家园联系手册》使家园合作更趋和谐 我园始终将《家园联系手册》作为老师必做的功课,除了早晚接送孩子进行随机家访指导、电访之外,我们还要求老师每学期根据各个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期末发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反馈孩子在家表现,为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家长们对老师的指导意见往往很佩服,感受到教师工作的专业与敬业精神,家园合作更为和谐,有效促进幼儿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4、继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每学期开学初,我园教师都会认真登记幼儿家长电话,幼

家园共育案例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北街幼儿园周光屏摘要:有效的家园合作不但可以建立融洽的家园关系,更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本文通过新转岗教师亲历的家园合作案例,剖析解读了案例发生的原因,教师积极探寻家园合作的策略,最终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不但形成了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孩子、家长、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关键词:家园合作矛盾理解 我是刚调入北街幼儿园的一位小学教师,步入新的工作单位,我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调入城区工作,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忧的是来到一所市一级园,并从事教学工作,我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投入到了开学的工作中。报到的第一天,园领导安排我任大二班的语言老师,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接下来和搭班彭老师交流工作时,得知大二班的孩子调皮之极,家长很不配合教学工作,这无疑更让我感到工作压力之重。下面真实的案例证实了这样不和谐的家园合作境况。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一:《我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班幼儿人数已经达到44个,我班午睡床位只有38个,为不增加家长负担,我们想尽量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午睡,这就意味着有6个孩子只能两两挤在一张床上睡。我和彭老师商量左林和左语是亲堂姐弟,挤在一起可能意见不太。开学第二天,左奶奶就到幼儿园兴师问罪,说他们是原班生,即使原班生要挤,凭什么要挤他们,有几个挤着睡的家长也跟着闹起来,我们怎么解释也不顶用,闹得不欢而散。听彭老师讲,她是个专挑老师刺的老太婆,经常小题大做,与老师开战。怎样才能让家长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呢?我思索着。 (二)案例二:《这是谁的错》 开学第二周的一个早晨,左奶奶带着左灵和左语两个孩子来园,一见我就板着脸对孩子说:“叫老师啊。”“老---师----早!”左青灵腼腆地低声说着,“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们打招呼。她奶奶一语不发,望着左青灵大声说:“自己跟老师说,昨天被谁打了?”本来一向就内向的孩子被吓坏了,低着头,自己玩弄着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考核说明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专科的学生。 二、考核的依据 本课程的考核是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多种媒体教材设计的,更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三、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是教与学的全面验收,期末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考试命题内容全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要求的重点和层次的安排。期末考试采用综合性大作业(即课程论文)的方式,在第十四周前完成(含第十四周)。 课程期末考核内容: 从以下各选题中任选一题,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选题范围: 1.论幼儿入园前的准备 2.幼儿户外活动现状研究 3. 试论家园合作是幼教发展的必然趋势 4.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5. 试论社区教育与幼教管理体制改革 6. 论如何全方位开发社区幼教资源 7. 论如何有效解答幼儿提问(或叫解答技巧研究) 8. 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健康心理 9. 论幼儿道德品质培养 10. 论幼儿“爱心”与同情心培养 11.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12. 论幼儿节俭意识的培养 13. 论幼儿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14. 论亲子交往与幼儿心理发展 15. 幼儿说谎心理因素解析(或欺骗性行为因素解析) 16.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17. 攻击性儿童的行为特征及形成原因的研究 18. 论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19. 独生子女的特点研究 20. 论父母素质与子女教育(父母素质对子女的影响) 21. 家长教育方式及其对子女的影响 22.家庭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幼儿个性培养 24.家庭品德教育的特点 课程期末考核要求: 1、论文正文不低于2000字。 2、必须在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及参考资料,并对所述领域有所了解之后,再去构思、拟定提纲、独立撰写文稿,绝对禁止任何形式的抄袭现象; 3、论文力求做到观点正确,中心突出,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科学性强; 4、所提交的课程论文必须符合如下规范格式。 文本规范格式 (1)封面:横向逐行书写:天津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论文(小三号字宋体,加粗);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学号、所在分校、班级、辅导教师姓名(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 (2)内文:横向逐行书写:标题(居中、三号字宋体、加粗);作者(标题下空一行,居中、小三号字楷体、加粗);正文(作者下空一行,小四号字宋体)。 正文为文章的主体部分,为使脉络清晰,应有纲、目、子目之分,而且要加上小标题,标示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或用加简捷准确的观点句表示。序号的规范应是“一、(一)、1”。每页36字×28行,可以设置1.5倍行距,标示页码。 (3)注释(正文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4)参考文献目录(注释下空一行,五号字宋体) 注释、参考文献目录是评定论文作者的研究状况及钻研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要依次列作者,文章名,出处,出版社(或刊物),出版时间。注释应注明出处页码。文中加注释序号,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课程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 课程论文交验方式 1、学生于第十四周前完成(含第十四周)上交纸介质文本,辅导老师给出初审成绩,并将课程论文上交教务处,备验。 2、各分校在第十六周将大作业成绩表(一式三份)报市校教务处。 四、计分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采取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计分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70%。 平时形成性考核是作业讲评栏目统一安排的四次书面作业,这是形成性考核主要的监控手段,作业的平均分以18%计入本课程总成绩;面授教师做好出勤记录,根据实际情况,给出成绩,其成绩以12%计入本课程总成绩。期末考核成绩以70%计入本课程总成绩。总分60分为及格。

最新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家庭是孩子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我园本着“提高家长工作实效性,达到家园教育的“和谐、统一”的原则,开展了一些活动,教师与家长共同分担教育责任。 针对这些,我园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教师指导家长服务工作能力。 通过对一些指导性的学习及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使教师们认清当前形势,理清思路,履行职责,从而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知识,共同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孩子的智力,使孩子全面发展。 二、做好常规工作。 1、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为了使家长了解幼儿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及需家长配合的事项,共同搞好教育教学工作,我园坚持及时更新班级家园栏内容,每周公布教学活动计划,科学知识,个案观察记录,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能更加主动、更加直接了解孩子的情况,我们都及时在家园栏上公布,与家长互通信息。 2、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 我们充分利用家长接送时间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双方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交流育儿知识,让家长与老师互相了解孩子在校在家的表现。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继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每学期开学初,每个班级都认真登记孩子家长电话,身体不舒服时会在第一时间与家长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情况。每个班都有QQ群或博客,一方面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理念,另一方面,也拉近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同时,家长之间的育儿经验、育儿困惑,都可以通过QQ群进行交流、探讨,这样,无形之中就提升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家长工作的效率,使家园联系更加快捷、密切。 4、上门家访。 教师每学年对每位幼儿家访一次,教师走进家庭了解幼儿生活环境和家庭教育情况。在家访工作中,教师不仅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家庭情况,更要全面、深

2018下半年江西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

2018下半年江西幼儿教师资格证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合作共育 一、幼小衔接中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作用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工作中,国家和社会都较为关注的内容,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也是目前幼儿园在不断探索的领域,同时,就幼儿教师考试而言,关于幼小衔接类的题目也一直居于考试的高频考点,且考察不断翻新,花样百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就要求幼儿园在开展工作时要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促进幼儿教育合力最大化。 幼儿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互动,在很多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首先,有助于丰富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当幼儿园把家长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时,就会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了幼儿、家长最实际想法与需要,使幼小衔接工作更有针对性。其次,可以扩大优质的教育辐射面。通过多向互动,配合幼儿园的家长工作,一方面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另一方面,教师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传播给家长,从而有利于教育的一致性和一贯性。最后,幼儿园和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幼儿将成为家园协同成果的真正受益者。因此,只有在家园相互产生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解决靠各自单方面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和开放化。 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园共育 在幼小衔接的教育过程中,幼儿园和教师应将家长的参与作为改善教育、提高质量的一项重要策略,保持幼儿园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地双向沟通与配合,使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更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以共同促进幼儿发展,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好从幼儿园向小学过度的转折。具体来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家园平等对话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参与到教研工作中来,解决那些需要家园合力才能解决的问题,促使幼儿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家长和教师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优势,家长的优势体现为他们更详细地了解个体儿童的特征优势,有利于在家庭中针对个体实施有效的个别化教育;而教师的优势体现为更了解群体中幼儿的特征且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因此让家长参与到教研工作中来,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家庭教育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和家长所关心的与幼儿成长方面相关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幼儿园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和推进。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过去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颇丰,将过去的成绩汇集成一份工作总结吧。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深入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基础上,我园积极开展“家园共育”扭转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活动,将“教育好幼儿,服务好家长,服务好社会”作为宗旨,形成了家园同步教育的合力。努力做实、做细、做好市“家园共育”“六个一”。树立“服务幼儿、服务家长”的意识,确保家园共育工作落到实处。 办园理念:优质+规范+特色。 办园宗旨: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 培养目标:激发兴趣、开发能力、培养习惯。 实幼精神:健康向上、团结高效、充满活力、追求卓越。 一、围绕“一车两轮、家园共育共进”的共建思路,

结合幼儿园实际,我园制定“五定”“五建”。 “五定”: 1、定期召开家长会。 新学期开学各班必须召开家长会;每学期小中大班至少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上园领导或反观保教主任和教师将办园方向、办园水平和教改成果及举措告诉家长,介绍幼儿现状及保教并重,科学育人的方法,请有经验的家长作交流,老师和家长互通情况,共同探讨教子方法。 2、定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每学期幼儿园举行1——2次“校园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半日教育活动,观看幼儿特色成果展示,参与班级听课并观察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家园互相交换意见,达到共育目的。 3、定期家访。 教师对幼儿进行家访是家园共育的又一个途径。教师们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走进幼儿的家庭,可采用实地家访、电话家访或重点个别家访等多种方式,去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沟通,具体指导。 4、定期举办家长学校讲座。 实验幼儿园家长学校定分期分批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全园家长培训与年龄段家长培训相结合,实地培训与网络培训相结合,口头培训和书面资料培训想结合,让家长们

家园共育的做法和经验

家园共育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协助家长提升教育水平”。家园合作,首先就要随时适当的沟通。只有做好沟通,才能使家园双方特别是家长动态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商教育策略,协同实行个性化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搞家园共育园地或家园联系册的做法,随时地抓住各种机会与家长实行沟通交流。我们的家园共育园地,除常规性的计划、家教指导等,我们还记录每天班级的动态的信息反馈,如:每日的数学作业,拼音作业我们都会挂在家园共育栏里面向每位家长实行反馈,让家长心中有数随时地抓住各种机会与家长实行沟通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进步的地方实行展示,如那些小朋友在今天的什么活动中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如何合作等,让家长即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园情况。并且家长也配合主题,实行对幼儿在家情况的反馈,实行记录,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用便条形式,拿到班级来交流。所以接送孩子时,看家园共育园地成了我园家长每天的必修课;所以家园共育园地也成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互动的良好平台。 家园互动多样化 我们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丰富的经验是我们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积极引导家长与我们合作共构幼儿园课程,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使我们的课程更加生动更有价值。我们的做法如下:家长参与教育环境创设:展开活动,环境先行。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参与我们的环境创设,与孩子共同收集图片、照片、查找资料等,这样让家长即时了解幼儿园近阶段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让孩子在活动前能未雨先缪,获得相关经验。此外,我们做老师的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体谅家长的心情。在现代教育中,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家长是教育的指导者,支持者,参与者。我们要切实做好家长角色的转变工作,协助家长树立准确的教育观点,使我园的保教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行动研究

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上海市松江区人乐幼儿园张勤*俞纪勤杨爱琴(执笔) [摘要]人乐幼儿园《探索“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于2010年6月被立项为松江区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同年9月被立项为2010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课题。二年来,幼儿园以前期积累的家园社区整合教育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龙头课题引领、子课题、项目专题落实的方法和教研组、课题组、项目组并进研究的方式,进行了教科研合一的实践研究。针对前期家园社区共育中积累的经验、家园社区共育办园特色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学校的内涵发展,通过探索在幼儿教育中“家园社区共育”的有效教育模式,不断探索与完善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理念、载体、策略、以及常态化互动机制、发展成效等,形成一种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互动共赢良性循环教育态势,促进幼儿和幼儿园和谐发展,并提炼出《家园社区共育方案集》、《家园社区共育研究专辑》等文本资料,为教师在幼儿园内外一日活动中进一步实施验证,为共育模式在幼儿园内外一日生活、课程实施中的有效运用提供借鉴。总之,本课题研究活动中我们更关注幼儿活动的兴趣、年龄特点、以及活动的适宜性和教育价值,充分考虑其活动操作的可行性和顺畅运作,不断地创新研究各项共育模式与课程实施的融合,与幼儿发展教育融合,关注幼儿生活教育的延续性和终身发展奠基,同时深入探索与学校办园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各项措施,关注课题研究任务与规划实施同步落实,因此本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圆满的成果。 [关键词]家园社区共育教育模式内涵发展、学前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分析 1.基于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需要 《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指出:“儿童的发展来自学前教育机构、家庭、社会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学前教育机构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互相配合,提高对儿童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有效性”。2001年8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在研究幼儿园课程实施与幼儿教育中,我们认为,以幼儿园、家庭、社区共育的大教育观为指导,重视运用家庭资源,建立家园合作共育的同伴关系;重视拓展社区资源,建立幼儿园社区友好互动的伙伴关系;重视优化教师资源,建立家园社区友好互通的联盟关系,家园社区共同参与和实施幼儿教育教学,在合作共育 *本文为2010年度上海市规划课题、松江区重点课题结题成果。课题组成员还有:俞纪勤、杨爱琴、庄伟红、周婵、夏静芳、王静怡、周婉红、沈艳、高士萍、曹毅、胡银第(社区代表)、陈朝鱼(家长代表)

中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1)

中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 (2016.9-2017.1) 中班组 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着班级经营的成效。家庭和幼儿 园的沟通就是教师与家长协力解决教育问题,提升对幼儿的关心,共同分担教育责任。针对这些,我们这学期把家长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让家长正确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保育方法。 以前,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看管小孩的地方,只要小孩没出事,那就是一间好的幼儿园,有的家长认为,在幼儿园就是让孩子识字和学算术,除了这就没其他事了。甚至还有认为教孩子是老师的事,孩子学习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因为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没教好。那是因为传统的家园沟通方法仅仅是一两次的家长会,以及接送孩子短时间的交流。这样一来,家长又怎能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老师做过什么工作? 1、我们积极利用多种渠道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工作。在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使我们的主题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家长工作也在顺利的开展。 2、为了使家长能经常性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我们利用早晚接送的时间主动与每一位家长进行沟通,班级里的重大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我们都以书面形式通知家长,使家长了解各个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幼儿园的家长工作需要细致耐心。 3、成立家长委员会,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家长委员会的主要任务 是: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工作计划和要求,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他们的积极主动使我们老师感受到,家长迫切地希望能与老师多点沟通,

共同了解孩子,教育孩子。良好的家长工作找到了顺利开展的组织。 通过家委会的成立,我们感觉到,其实开展家长工作并不困难。只需要将心比心。 二、开展各种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参与教育工作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让家长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使家长工作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1、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来展开家长工作 我们发动家长利用节假日,在家里让孩子把当天发生的事讲述一遍,家长做记录。回幼儿园后让幼儿分享参观的所见所闻,说说家长们向幼儿介绍的知识,听起来十分有趣,这样一来,不仅让幼儿增长了见识,还发展了幼儿的讲述能力。 2、另外,我建议还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为家长提供了解幼儿园工作的机会;组织亲子活动,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情感沟通等等。这些家长工作的开展,使家长们懂得,教育孩子不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事了。而我们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家长也要参与到活动当中,因为,你们不再是一名旁观者,是参与者,组织者,实施者,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松山区第二幼儿园 2017.1.5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

一.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构成家长教育素质核心成分的是家长()(2分) A.教养态度 B.教养方式 C.文化素质 D.道德素质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2. 被称为“我国封建时代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是()(2分) A.袁采的《袁氏世范》 B.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C.司马光的《温公家范》 D.朱伯庐的《治家格言》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3. 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在感性地对孩子关心和热爱的同时,需要理智地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原则我们称之为()(2分) A.宽严结合原则 B.理智性原则 C.理性原则 D.说理教育原则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看作是100%,则8岁以前将获得的比例是( ) (2分) A.40%

B.50% C.80% D.20%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5. 儿童掌握数的概念的最佳年龄是( ) (2分) A.2-3岁 B.5-5.5岁 C.4-5岁 D.1-7岁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6. 儿童入园最主要的问题是()(2分) A.生活自理问题 B.对环境的熟悉问题 C.与教师的情感交流问题 D.与同伴的和睦相处问题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7. 学前儿童的逆反期一般发生在幼儿()(2分) A.3~4岁左右 B.2~3岁左右 C.5~6岁左右 D.4~5岁左右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8. 幼儿不愿入园的最基本原因就是在于()(2分) A.幼儿对新环境不熟悉 B.幼儿没有入园意识 C.幼儿对父母情感上的依恋 D.幼儿园小朋友太多 ☆考生答案:C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9. 胎儿大脑细胞分裂增殖的两个高峰期是( ) (2分) A.1~2个月、6~7月 B.2~3个月、7~8月 C.4~5个月、9~10月 D.2~3个月、5~7月 ☆考生答案:B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10.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 )的基本理论,强调为孕妇创设良好的环境,孕妇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2分) A.外象内感 B.慎始 C.正礼 D.五官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2 分评语: 11. “数子之过,不如奖子一长”说的是()(2分) A.暗示法 B.奖惩激励法

家园共育心得

家园共育心得 家园共育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愿望。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达到成倍的效果。不少家长说:“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另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因此,教师如何和家长沟通就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每天在接送幼儿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某某表现得怎么样?”或是:“某某这段时间怎么样?”那么,怎样向家长反映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以前,我在这方面不太注意,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意识到了这一点,再和家长沟通的时候,我很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法,边摸索、边试验、边总结。现在,我用自己总结出的方法和家长沟通,取得了家长的理解、信任、支持、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下面是我对家园共育的心得: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天真可爱的孩子,在这些“小可爱” 身上也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在告诉家长之前教师要想一想如何向家长表述,可以先把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告诉家长,再叙说孩子的不足。如果教师与家长一见面就劈头盖脸地告状,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有的家长也会产生灰心失望,甚至感到悲观的心理。 二、策略性和艺术性 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 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2章 2、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关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章 3、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教育与影响过程,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主要地位。3章 4、学习型家庭:它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一种家庭文化,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3章 5、亲子关系: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它是血缘关系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在人类关系中亲子关系是直系血亲关系中亲缘联系最近的一种。4章 6、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念: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包括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和人才观。5章 7、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主要指对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儿童的特质和能力以及儿童发展规律的认识。5章 8、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基于对儿童发展的认识形成的对儿童教育教养的理解及家长角色与职能的看法,它直接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对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5章9、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指学前儿童家长对子女成才的价值取向,包括人才的标准、人才的价值等。它与家长本人对人才价值取向有密切关系。5章 10、教养方式:指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和抚养子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它是对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6章11、家长的教育能力:指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7章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包括身心素质和社会价值的规定。8章 13、非期望行为: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偏差。10章 14、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11章 二、简答 1、简述学前儿童教育发展趋势1章 1.素质教育走进家庭 2. 依托社区 3. 创建学习型家庭 2、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指导过程中的对象1章 1、学前儿童 2、学前儿童的家长 3、指导学前儿童及其家长的指导者 3、对学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 3、简述家庭的生命周期2章

家园共育工作心得体会

家园共育工作心得体会 由于工作调动,本学期担任蒙氏大班数学工作。就本班情况进行进行以下分析: 家庭教育存在的盲区: 1、家庭教育重视早期智力的开发,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忽视对幼儿进行做人教育。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小学化问题严重,家长认为对孩子只有过早地进行认字、加减运算、认读汉语拼音、背诵古诗等,亲朋好友聚会时好让孩子有展露才艺的机会,为自己的“面子”增光添彩,只重视眼前智力的培养发展;忽略了培养孩子的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生活中一味的迁就孩子、保护孩子,必然导致幼儿片面地发展。导致孩子可能是“高分低能”,也可能是性格执拗孤僻。许多家长不能敏锐的发现、理解:幼儿在未来社会的生存质量取决于生理、心理和道德品质等因素,未来社会情商重于智商。 2、重视特长教育的培养,忽视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少家长片面地认为:素质教育就是特长教育,就是通过一些社会上开办的培训中心、活动中心对孩子进行体育、舞蹈、或琴棋书画方面的专门训练,使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于是不管孩子兴趣如何,一味地奔忙于幼儿园、家庭和培训中心之间,盲目地参加各种兴趣班,弄得孩子疲惫不堪,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幼儿发展不一,个体差异,班级老师调动等等一系列问题。构成了家园共育的难以协调,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我们制定了 1、家园沟通个别化这个方案: 家园合作,首先就要随时适当的沟通。只有做好沟通,才能使家园双方特别是家长动态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渐进的过程,为此,我们搞家园共育园地或家园联系册的做法,随时地抓住各种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我们的家园共育园地,除常规性的计划、家教指导等,我们还记录每天班级的动态的信息反馈,如:每日的数学作业,拼音作业我们都会挂在家园共育栏里面向每位家长进行反馈,让家长心中有数随时地抓住各种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特别是进步的地方进行展示,如那些小朋友在今天的什么活动中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表达、如何合作等,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园情况。并且家长也配合主题,进行对幼儿在家情况的反馈,进行记录,并谈谈自己的想法,也可用便条形式,拿到班级来交流。因此接送孩子时,看家园共育园地成了我园家长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家园共育园地也成了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家长互动的良好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