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1]。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2]。而智慧课堂则可以实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深度融合。目前,教育界关于智慧课堂的研究主要包括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策略设计等,对智慧课堂中关于学习任务设计与实践的研究较少。很多信息技术教师还是倾向于使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法,而这种学习任务已经与学习者的经验相分离,难以提高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水平。

因此,笔者尝试分析智慧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的特点,构建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并将模型用于实践研究,为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提供借鉴意义。

二、智慧课堂中的学习任务

经查阅文献资料,智慧课堂衍生于智慧教育。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造充满智慧的(如辅助决策、推理、感知)学习空间环境,最终实现促进学习者智慧的协调、全面以及可持续发展[3]。唐烨伟等人将智慧课堂归纳为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通过变革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更加合理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努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空间环境,创建培养智慧能力的新型课堂[4]。智慧课堂能借助各种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收集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形成数据显示在平台上,让学生和教师都一目了然。学生在智慧课堂中学习遇到问题时,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探讨,而在课前课后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学习平台的讨论模块进行在线交流互动。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推送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更积极参与符合自身学习水平的教学活动。教师借助智慧课堂中的信息技术学习平台设定系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习评价,根据评价量规,对每个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完成情况及时予以评价,做出合理反馈。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学者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各不相同。Long 认为,学习任务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事,必须注重任务的真实性[5]。Carrol 和 Willis 等人关注目的性,认为学习任务是达成既定目标的一种活动[6]。Skehan 认为学习任务是为了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而且有意义的活动,学习者通过“做事情”来完成学习任务,强调认识加工的过程[7]。钟志贤认为,学习任务一种包含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活动情境,具有真实性、目的性、教学性和活动性等特征[8]。借鉴以上学者们对学习任务的理解,笔者认为学习任务是指学习者为达到既定学习目标或解决某一问题而经历的学习过程。

智慧学习是让学生经历分析、构想、抉择、评价、归纳这五个学习的过程,从中累积思维经验,达到发展智慧能力的目的[9]。因此,智慧课堂中的学习任务是指学习者为达到既定学习目标或解决某一问题而经历的分析、构想、抉择、评价、归纳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制定智慧学习目标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性,根据个体差异性而分层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智慧课堂中学习任务最显著的特征是复杂性,学习任务是为解决界定不明确的劣构问题而设计的,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运用分析、评价、创新等高阶思维。智慧课堂中学习任务还具有序列性、选择性和动态性,学习者需要将学

习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存在递进关系的子任务,教师要设计出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供不同

水平的学习者选择,并随着学习情况的改变相应做出动态调整,以满足新的学习需求。

三、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

基于对现有智慧课堂中学习任务设计方法的分析,结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笔者设计出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主要包括了六个步骤,

分别是确定任务目标、选择任务类型、选择学习方法、准备学习支持、明确任务要求、评

价学习成果。

图 1: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

(一)确定任务目标

设计智慧课堂中学习任务的首要环节是确定任务目标。任务目标是三位一体的目标,

包括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设计

能体现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层次;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能体现学生完成信息

技术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需要体现学生完成信息技术任务后感情、价值观的提升情况。小学信息技术智慧课堂的学习任务目标设计中应遵循这三点要求,才

能使智慧课题在有利环境中加以有效落实。

(二)选择任务类型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的类型主要包含基础理论型、动手操作型、综合创作型三个。基础理论型学习任务的难度较小,主要让学生能够清晰地将信息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熟记并表达和应用。动手操作型学习任务的难度适中,要求学生能在理解基础理论和操作技巧的基础上自主动手实践,完成操作任务。综合创作型学习任务的难度则相对较高,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可能会有些吃力,教师可以根据学情特点适当调整这类任务的难度,或者给几个任务让学生自由选择来完成,尽可能使学生都能从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学

习乐趣,进一步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热情。

(三)选择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对于基础理论型或者难度较低的学习任务,可以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难度适中或动手操作型学习任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教师提前给班级学生分组,先各自独立思考如何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再在组内交流讨论各自的想法和完成的情况,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小组合作能力;对于难度较大或综合创作型学习任务,可以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集体探究创作方法,充分进行思维碰撞,整理并归纳创作思路后再开始综合创作,培养协作创新能力。

(四)准备学习支持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需要有良好的学习支持,包括学习平台、学

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传统课堂的信息技术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学校里进行课堂教学,这极大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各种学习平台应运而生,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为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提供了便利,也为学习者搭建了互动交流、展示评价的平台,信息技术课堂涌现新的生机。学习资源是学生用于学习的资料、信息、人员、设备、环境等的统称,在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时,教师能否使用适宜的硬件和软件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交互式合作学习和教学相长。学习工具是指帮助学生进行

认知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能有效引导和提高学生高阶思维

能力的发展。

(五)明确任务要求

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智慧课堂中学习任务时要明确任务要求,做到针对性强、描述清晰明了和适合个体差异。针对性强的学习任务可以更快让学生完成任务后达到教师预设的学习目标,不至于让学生偏离学习目标或不必要地浪费时间和精力。描述清晰明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任务一目了然,快速理解任务,即刻开动大脑思考,并动手操作完成任务。适合个性差异的学习任务符合新课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现分层教学。

(六)评价学习成果

学习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业水平进行考核量化的过程。在学生完成学习

任务后,教师及时组织学习评价有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

为调整下一步的学习任务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以单一的考试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难

以全面了解学生完成信息技术学习任务的情况,评价学习成果可以做到先制定评价标准,再

进行多元化评价和实施网络评价。清晰合理的评价标准是评价学习成果的保障,学生自评、

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优劣之处,通过问卷星等

网络评价平台可以在课堂上即时生成数据供教师和学生分析。

教师再根据学习成果的评价结果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确定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

是否达成,学生们是否基本掌握了知识与技能,明确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适

当调整下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

四、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实践研究

笔者在任教的小学五年级里开展了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实践研究。五(2)班是实验班,采用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方法进行教学,五(1)班是对照班,采用传统课堂中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法进行教学。笔者以《慧眼辨真相》一课为例,阐述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的设计和教学过程。

《慧眼辨真相》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到的小学信息技术类

专题四“网络信息辨真伪”的内容,该课程需要提高学生判断网络上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

的能力。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鉴别和评价信息的方法,分别是分析信息来源、信息要素

以及对信息进行考证。结合学情特点和教材要求,笔者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定为以

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鉴别与评价信息的三个方法:分析信息来源、信息要素、对信息进行考证。

2.能根据具体案例来鉴别与评价案例中的信息。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讨论和交流案例,理解鉴别和评价案例中的信息,学会对案例中包含的

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使学生学会识别和抵制身边的不良信息。

笔者在本节课上选择了设计动手操作型学习任务,分别是第一关的基础任务、第二

关的提高任务和第三关的拓展任务。针对三个不同难度等级的任务,笔者选择了不同的学

习方法:基础任务采用自主学习,提高任务采用合作学习,拓展任务采用探究学习。在本

节课上笔者还准备了学习支持平台,平台使用智慧课堂平板电脑的“智慧课堂畅言作业平台”客户端。学习资源有网上虚假信息或视频,比如“玩手机会导致黄斑变性进而造成失明”和“打击散布谣言犯罪”等真实新闻视频。学习工具是每人一台的智慧课堂平板电脑。本节

课的学习任务要求也极具针对性,描述清晰明了,第三关的拓展任务也做到适应个体差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任务来完成。本节课三个学习任务的要求如下:第一关基础任务要求:课前看了这个案例,大家有哪些疑惑?案例中的网友说的猪

瘟爆发后不能吃猪肉的说法是真是假?你想怎样验证?

图 2:基础任务案例

第二关提高任务要求:小组讨论怎样验证这个案例的真假,并将查询结果记录在导学案中。

图 3:提高任务要求案例

第三关拓展任务要求:小组竞赛,每个小组抽取一张“通关卡”,小组验证“通关卡”上的信息是否真实,最快完成任务的小组将获得“智慧章”。

通关卡一:微信使用@符号会被人工监控。

通关卡二:柚子皮能去甲醛。

通关卡三:小孩溺水不超一小时,用“倒背法”可以救活。

通关卡四:泡沫灭火器不可用于扑灭带电设备的火灾。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标准如下:

表1:《慧眼辨真相》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标准

该评价标准主要从操作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四大评价项目设计的,结合问卷星网络平台和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

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目标,也能自行在网络上输入关键字,辨别信息的真假,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部分学生输入关键字进行查找的时候,喜欢相信网友们发的帖子,而没有较快找到官方网站的发文或专业人士的言论。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智慧课堂畅言作业平台”有强调,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在下一节课上课前也会再提醒大家注意,要找到官方网站的发文或专业人士的言论,更有说服力。

五、实践效果分析

一个学期实践结束后,在期末测试中,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信息技术成绩对比如下:

表 2: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对比

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可以看到采用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的实验班的优秀率高达 28%,按照传统课堂教学的对照班的优秀率仅为 16%。实验班成绩较差的学生比例仅为 2%,而对照班成绩较差的学生有 10%之多。上述调查数据表明,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提高信息技术的学习成绩,提高优等生比例,减少差生比例。

笔者在期末对实验班五(2)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完成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后的学习情况。82%的学生都喜欢现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任务,92%的学生课前能通过平板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课前学习任务,80%的学生遇到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愿意跟同学一起合作讨论,90%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能按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并接受互评和师评,82%的学生觉得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任务对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有帮助。

六、结语

笔者设计了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通过开展课堂实践为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智慧课堂教学时提供了方法指导和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该模型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问题并找到更完善的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有待同仁们对笔者的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技术学习任务设计过程模型加以改进和完善。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信息与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有那位同学敢回答我本节课两个一问题。两个一问题就是:本学期第一节课第一个问题~~~~~这个同学非常勇敢,老师很欣赏你,希望你在四十五分钟内能表现更加出色。我的问题很简单:我们学的这门学科的名称是什么? 生:信息技术。 师:那么你们以前听没听说过其他的名称?其他称呼? 生:微机~~~计算机~~~网络课~~~电脑课~~~~ 师:它有那么多种说法,到底哪一种说法标准呢?~~~聪明的同学只要拿起我们的这本书,看一下封面所显示的内容就知道了,这叫什么课?大家一起说。 生:信息技术。 师:好,信息技术课,那么信息技术课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是研究信息与信息技术的。 【板书:信息与信息技术】 在正式进入课堂之前,我哦首先介绍一下这节课的环节,我把这节课设置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叫新手上路:就是让同学们以初学者的身份来学习信息和掌握信息;第二个环节叫互动娱乐:就是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节中度过;第三个环节叫学做解说员:给大家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展示自我、发挥自我的平台;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新知的阶段,告诉大家新知知多少,大家愿不愿意参与? 生:愿意。 师: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新手上路。 进入第一个环节之前想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是:有一样东西,我有你没有,我把它送给你之后,你有我也有。想一想这是什么? 生:知识~~~信息。 师:还有没有第三个答案呢?好,具体是知识还是信息,我们在四十五分钟时间内就能找到准确的答案。 下面就进入我们的第一个环节:新手上路。 首先我要给大家看一段录像,以前大家看没看过录像?(看过)你通过什么方式看过录像?(电视~~~电影~~~) 今天我们通过电脑来观看录像…任务是观看录像的同时要认真的思考、仔细地观察,考虑这样的问题:录像中告诉我们什么?或者说我们从录像中感受到了什么信息? (看录像:北京举办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大赛。约70秒钟) 录像播放完毕,大家先仔细想一下,通过看这段录像,在这录像里面,它给我们说明什么问题?相当于我们在语文课上,读完一篇文章要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样。 生:北京举办中小学生电脑机器人大赛~~ 师:还有没有… 生:有1200名学生参加~~~ 师:我们再看一张图片,你认不认识?(教师操作电脑展示)这是哪位?(姚明)他是什么职业?(篮球)身高多少?(2米26)大家知道了姚明这么多信息,你能告诉我,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吗? 生:看电视~~~新闻~~~网络~~~购买姚明的明信片~~~

初中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打造分析

初中信息技术的“智慧课堂”打造分析 【摘要】智慧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体,而智慧课堂的核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独立自主学习过程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运用“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初中信息;智慧课堂;优化教育 对于我国中学信息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素养,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普及教学。同时,“智慧课堂”的打造要求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开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是开展智慧教学的核心,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课堂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带有一种比较高涨、激动的情绪开展学习和思考,在面对真理的时候会感到很震惊。这是因为学生在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展成智慧,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但学生能够独立的运用多媒体制造出来一些作品的时候,学生对于智慧的伟大感觉到很骄傲。 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主题式的

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整体的课堂教学中独立的设计各种主题,学生围绕着主题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在主题开展的过程中,要把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主题活动中。同时,教师对主题的选取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好的主题会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讲解搜索引擎的时候,可以将当地的奥运冠军作为主题教学的课题,这样不仅仅可以符合时代发展的整体要求,还可以有效的贴近现实生活,学生学习兴趣被有效的激发出来,学生对家乡有更多的热爱情怀,学生爱国爱家乡的热情也被激发出来,教学的实用意义也更好。 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是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的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这就要陪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独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自我探究的发展,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开展frontpage站点创建和首页制作教学的过程中,因为学生在之前学过word,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到word和frontpage操作中有的共同点,运用知识迁移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教学发展中,教师先要围绕着本课的学习内容提出关于Frontpage窗口的结构和主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及试题和答案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初步学会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列入毕业会考试科目考试实行等级制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慧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采取“三段六步”的教学流程模式,即由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教学步骤组成。其中,“三段”即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闭环,“六步”即任务定向、自主探究、分享对话、思辨提升、随堂训练、个性辅导六个教学步骤,构成了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 “三段六步”的智慧课堂实用教学流程结构,在各个阶段应用上既要分担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又有各个阶段任务的重点和特色,从而构成智慧课堂的完整教学过程和持续发展体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一、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 1.任务定向,点燃智慧 课前通过自制微课或网站教学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通过定向具体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学生就能点燃学习智慧,对学习产生一种期待感。 2.自主探究,生成智慧 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自主与学习视频对话,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学生在自悟自得中进行创造,生成智慧。 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预设、学生预习测试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学情分析,据此拟制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中阶段----以生生、师生互动为关键 3.分享对话,共享智慧 课堂中,学生把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感受分享给教师、同学,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实现智慧共享的互动舞台。 4.思辨提升,发展智慧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互相思辨,交流彼此的思考及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分析彼此的得失,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师生对学习内容共同梳理,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发展和提升智慧。 5.随堂训练,收获智慧 教师分层设计练习,培优辅差,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收获智慧。教师根据课堂探究和随堂测试反馈信息,精讲、辨析难点,补充、巩固弱点,拓展、提升重点,进一步深化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6.个性辅导,重拾智慧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重点开展个性化辅导,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能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学生可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疑问,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进行总结反思,并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到教师的下次课备课中,以利于及时改进和实施针对性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最新)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和课堂实录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提交至平台。 温馨提示:根据教育部对本项目的要求,切实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课堂实录能真实的反映“教学实践”,请尽量提交视频格式的课堂实录或课堂片段,坊主在批改作业时将优先考虑视频格式的作业为优秀作业。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资源包,至少包括三个作品: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教学课件(PPT)和课堂实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成果资源包。(注:由于资源包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已知两角一边的三角形全等探究.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条件证明.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Flash课件)展示视频内容,提出情境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 见解 ①使学生快速 集中精力,调整听课 状态.②知识的呈现 过程与学生已有的生 活密切联系起来,学 有用的数学,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③使 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 突,从而引入本课课 题,明确本节课的探 究方向,激发学习欲 望。 问题1、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A1B1=AB,∠A1=∠A,∠B1=∠B把画得△A1B1C1剪下来放在△ABC进行比较,它们是否重合? 问题2、如图,△ABC是任意一个三角形,画△A1B1C1, 使 A1C1=AC, ∠A1=∠A,∠B1=∠B,请你猜测△A1B1C1与△ABC是否全等?若它们全等,你能用 "ASA"来证明你猜测结论成立吗? 教师通过动画演示作图过程。得出结论: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小 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 中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主动探究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分 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体会合作 交流的重要性。 对于问题1, 因为学生已经在 学习“SSS”条件 有了一定的作图 和探究图形的基 础。所以这里就直 接提出问题让学 生动手操作,教师 适时引导。对于问 题2,学生在问题 1的基础上通过类 比思想可以得出 结论。(即:可以 通过"角边角 "(ASA)来证明。 例1、如图,已知点D在AB上,点E在AC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互相讨培养学生的

【技术】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关键字】技术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构建研究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建立智慧课堂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项焦点话题,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建立智慧课堂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近几年,人们加强了对智慧课堂建立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研究内容有限,因此加强对该方面内容研究与分析是必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智慧课堂;建立 DOI:10.16640/ 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智慧教育逐渐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这也为智慧课堂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信息技术课堂的发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难以控制,虽然现代人们对信息技术在教育课堂中的应用已经足够重视,但是存在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因此必要做好相应的分析。 1 智慧课堂的特征界定及教育学的特点 1.1 智慧课堂的特征界定 (1)个性协同。智慧课堂应当体现教育上的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策略,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协同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可以在思想和智慧上形成交融,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2)工具丰富。通过智慧课堂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工具,并且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具体的学习环境,学习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工具的应用,完成对知识组织,从而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消耗,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活动智慧。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设备是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通过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掌握学习的知识,并且可以学会如何对知识进行应用,完成对各项问题的解决[1]。 1.2 教与学的特点 在智慧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与传统的课堂中有着较大差别,学生在智慧课堂中,要进行自我管理,并且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要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要摒弃被动学习的错误观念,主动学习。教师则扮演好引导教学,通过学习策略、学习方式的选择,对学生的学习加以辅助,通过自己的知识,帮助学学完成对学习内容的内化建立,使学生可以自我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2]。 2 智慧课堂中信息技术环境起到的支撑作用 2.1 建立情景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高水平的思维能力才能够形成智慧,其形成过程是发现问题,并且对问题的终身解决。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智慧的成长,应当在依据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建立真实,符合学生心理的真实问题[3]。信息技术为真实情景的创设提供了工具,在具体教学期间,教师采用真实的情景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适当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发现问题,并且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对问题加以问题。 2.2 提高交互环境,提升水平思维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可操作、可观察的交互环境,这也是教学方法变得更加多样化。通过对信息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解决等多个方面进行适当的操纵,或者利用信息技术对自己进行的假设是否何合理进行验证,实现对知识内容的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智慧,可以独立对问题进行思考,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的能力。 2.3 丰富信息资源,促进思维水平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随笔 思茅三小刀荣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之一。加快在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益,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考验,下面就谈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练习中,不可避免的有些学生会做一些不应该做的操作,例如玩游戏。Windows中自带的小游戏足以吸引他们。当然这个教师不应提倡,但是否应该严厉批评或采取惩罚性措施,我觉得也没必要,事实上,他们能把游戏从Windows的备份文件中安装出来,已经经过了一番探索而且具备了添加Windows组件的能力。为了避开教师的眼睛,学生经常在教师不注意时玩游戏,当教师靠近时,他们会最小化或关掉程序,切换到其他界面,而在许多时候,手忙脚乱,不是鼠标点不中按钮就是窗口标题栏缩进屏幕顶部无法关闭被发现。这时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还可以将计就计,教会他们用“Alt+F4”组合键或在任务栏上右击窗口按钮关闭,还可以介绍用“Alt+Tab”键进行界面切换。我想这几项操作学生的印象会非常深刻。当然我们并不是鼓励

学生偷着打游戏,不必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只须在学生练习时增加巡视频率,就可大大减少其概率。只是通过这样一个实际存在的情况,在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到书本知识,对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有一定的效果。在宽容中的情境中教学,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高涨。 二、创设和谐氛围,保持学习情趣 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让我懂得,坚持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持他们学习情趣的有效手段。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差异,加上有的学生因为顾及到自己的语文、数学等成绩的不理想,总会存在着担心、畏惧等心理倾向,部分胆小的学生因此产生压力,要使全体学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就必须鼓励诱导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学期的指法时,我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组织学生操作比赛,课堂学习气氛既活跃又充满竞争性。我让学生通过指法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还进行了指法和指法游戏的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练习,紧扣学生心弦,使他们玩中练,练中学。下课后,有的学生还说:“下节课我一定要超过他……”更有学生说:“老师,我要和你比……”对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决的办法因人而异,有时我个别指导,有时让“小老师”指导,还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当听到老师鼓励赞扬的话语,他们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智慧课堂教学案例

课前导学学案设计,当然是以基础题为主,如字音、字形、词义、语言运用,兼顾课文质疑和课外拓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连线题等,主观题的答题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有打字、手写、录音、拍照等。

课前导学建议以客观题为主,便于学生答题的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课堂重难点的把握打下基础。当然,对于资料收集和学生质疑的环节,我们可以常用拍照、录音等学生喜爱的形式进行上传答案。教师如果不能一一阅览,只需要通过同学互评或者小组竞赛的形式,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投屏的形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随机抽查和个别点评。 传统的课前导学学案,多半采用试卷的形式,让学生手写笔答,对于字词问题,学生还得花不少的时间去查阅工具书,学生不仅学习负担加重,还会觉得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而批改的时候,也需要教师人工阅卷,要在上新课前把它们全部批改出来,教师即使忙得焦头烂额也不一定能完成工作,其状可谓苦不堪言。当然,按时收发作业,也成了课代表的一大难题,光统计未交作业学生的名单,就得费很多的时间,这无形中加重了班干部的工作负担。 有了平板电脑这个得了的教学工具后,这一切都迎刃而解。首先作业形式多样,很多题可以与游戏进行有机结合,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作业做完了,学习变得轻轻松松又兴趣盎然。其次,答题工具抛开了传统的笔杆,学生可以录音、拍照、录视频等形式做题,这是以前传统课堂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字词、各种资料的查阅可以在百度中搜索,听写、默写也可以用专门的学习软件来进行。只要有网络,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突破了传统课堂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的内容也从课内

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解决方案

信息技术与智慧课堂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融合的误区在于:过度强调将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引入课堂,却偏偏把互联网拒于课堂的大门之外;过度强调让学生掌握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却忽视了网络时代知识与学习已发生质的变化这一重要事实。因此,基于以上智慧课堂中南云终端的相关定义,所谓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智慧,是指在现代互联网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支撑下,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紧跟时代的变革,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积极掌握各种必备的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恰当地使用互联网支持下的信息媒介,从而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必备品格包含乐观、自信、效能感等,关键能力则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真正的教学智慧是一种迷恋学生全面发展的智慧,是教师在积极应对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利他性的实践智慧。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随着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改变,使得教学情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和不确定,因此,就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应对各种教学情境,以学生受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师知道如何使用、什么时候使用互联网支持下的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发展,就是充分展示教学智慧的过程。 智慧课堂的特点有:

1、合理性。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的不断深化,各种新兴信息技术不断涌入课堂,面对如此种类繁多的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必须合理恰当地运用现有信息技术,而不是一味盲从。虽然信息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它能帮助教师更加高效、便捷地呈现教学内容,但是它并不能代替人类的主体性。信息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信息技术也无法取代传统的教师地位,反而会增强教师职位的专业性。因此,无论何时,恰当合理地利用先进技术,积极发挥人类的主体地位才是正道。在多门学科的课程标准中,大多是从宏观层面阐述信息技术的使用,并没有细化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内容点上,导致教师虽然知道在教学中应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却不知在何处使用,如何使用。因此,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师懂得如何合理恰当使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解决教学难题充分发挥使用主体的智慧。 2、创造性。培养创新性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是智慧教育的主要目的。创新型人才是指不盲从于书本知识,敢于挑战权威,敢于质疑敢于以全新而富有个性的眼光进行独特的思考,能以科学的精神、独特的视角、综合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审视固化的事物的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应更多地关注未来和未知的世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录

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 第4课修饰多媒体报告 学习目标: 1、修饰多媒体报告中的文字 2、在多媒体报告中插入艺术字 3、在多媒体报告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4、在多媒体报告中插入剪贴画 5、在多媒体报告中插入自选图形 6、学习套用模板 7、学习改变多媒体报告的背景 重点、难点: 1、格式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2、改变幻灯片的背景 3、编辑自选图形 教学方法:操作实践 教学地点:微机室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准备: 1、第四课素材复制到每一台学生机 2、从学生机中复制已完成文字的修饰A组3号同学的幻灯片 到教师机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有多个同学在自己的幻灯片中使用了设计模板,文字的修饰、艺术字、自选图形也有个别同学完成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的幻灯片里面的文字部分已经基本完成,我看到有同学的幻灯片很漂亮,我们来一起看一下A组3号同学的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A3】 师:他的作品比我们的多了什么? 生:节日是红色的,报告人是蓝色的 生:字是彩色的 师:他的幻灯片多了修饰,下面我们就来修饰幻灯片。 二、操作学习 1、修饰文字 师:我们请A组3号同学来演示一下怎样修饰文字,同学们一起跟着做。 【学生A3演示文字的修饰】提示演示的同学稍慢一点,其他同学跟着做,教师说明。 师:单击“节日”显示文字框 按下鼠标拖动选中“节日”,这一步很重要 点击格式菜单,选择字体 这就是字体对话窗 选择中文字体——黑体;字形——加粗;字号——88; 效果——阴影;颜色——其他颜色——选大红色; 确定;确定;回车 师:你做得非常棒!请回到座位。

卓顶精文2019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 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 件/工具的应用 技能 体验信息活 动形成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 问题意识敢于尝 试的创新精神 ↓↓↓↓↓ 初中巩固兴趣发 现特长 拓展+提升 初步具备一技之 长 自主选择综 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 养,改进方案, 动手创新 ↓↓↓↓↓ 高中专业学习和 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 业发展 信息→知识 →智慧 某一技术门 类的设计、制作、 创造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应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信息技术活动的选材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在学习中提倡研究性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展示平台,将其他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整合,从而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探究;实践;研究;拓展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以活动为主线,以活动贯穿小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培养有关能力。我校开设信息技术课已经三年了,作为本课程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下面是自己的一些浅显认识。 一、活动选材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结合 学习任务、练习题的选择,要尽量来源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本地的社会问题以及国家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同时留有一定的思考题目或练习题目,

引导学生利用学会的信息技术去了解、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思想的意识和习惯。例如,安排学生学习文字处理时,可以考虑以写日记为一条主线。一方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习作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方便的利用信息技术来处理,通过写“春游日记”掌握文档的录入、段落格式的设置、编辑修改;通过描写冬天“雪花飞扬,到处是银装素裹”的景致,引导学生观察冬天的变化,从而引导学生设置不同的字符格式;通过录入“快乐拍手歌”歌词,掌握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完成需要重复输入的内容。 总之,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二、学习环节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只是好的开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

智慧课堂介绍

皆成教育智慧课堂介绍 一、智慧课堂得定义 对智慧课堂得定义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就是基于“智慧”得语义学定义,与“智慧课堂”对立得就是“知识课堂”;另一类就是从技术得视角定义。皆成教育得定义侧重于后者。 所谓“智慧课堂”,就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与云加端得应用,所构建得信息化、智能化得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就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得最新成果. 二、智慧课堂得关键要素 关于对智慧课堂定义得理解,需把握五个关键要素: (1)在理念上,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 依据知识建构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知识建构螺旋上升得特点,围绕课前、课中、课后得教学闭环创设包括情景、协作、交流与意义构建得理想学习环境,实现智慧课堂得目标。 (2)在技术上,基于大数据得学习分析技术 对教学过程中生成得海量数据,用现代化得分析工具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与分析,基于数据分析得教学决策区别于传统得教学评价模型与方法.此外,数据得分析过程也就是自动化得,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分析结果。 (3)在途径上,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与智能推送 通过课前预习测评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通过课中随堂测验数据分析与即时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课后作业数据分析与资源推送,实施针对性辅导,实现个性化得学习支持。 (4)在应用上,实现“云+端"得教与学应用 采取“云+端”得服务方式,部署智慧课堂得信息技术平台—-智慧教室。其主体由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云平台等组成,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得

无缝连接与智能化运用,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得黑板、讲台与时空概念,具备动态学习数据得采集与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教与学得立体沟通与交流,使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5)在发展上,就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得最新成果 翻转课堂得基本要义就是基于教学视频得应用将传统教学流程颠倒过来,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 术得全面支持,从一般性观瞧视频转变为课前预习及测评分析,从“先学后教”转变为“以学定教”,从对课堂得控制转向基于数据得动态分析与教学机智,从而实 现智慧得课堂. 三、智慧课堂得主要特征 大数据时代技术支持得“智慧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基于数据得课堂。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得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得学习行为进行判断与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用直观得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得教育新形态。 (2)高效教学得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环境,用大数据构建高效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法可以提前预知学习者潜在得学习需求,在智慧课堂中学习者通过资源订阅与智能推送得方式第一时间获取最新得学习资源,实现了教与学得立体沟通与交流。 (3)个性化学习得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与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得状况,实现对学生得个性化学习能力得评估,使老师对每一位学生得认知度更清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与辅导策略,推送个性化得学习资料,制作针对一个人得“微课”,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得、“一对一”得个性化教学服务。 (4)合作探究得课堂。依据知识构建得需要,智慧课堂中采取小组协商讨论、合作探究得学习方式,协作群组服务能够帮助有相同学习需求与兴趣得学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员:刘效志闫静赵良成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时间从2月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

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资料word . 合公开课,并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科第一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级推荐人。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评选

“巧”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本智慧课堂

“巧”用信息技术,打造生本智慧课堂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可以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标签:中学地理;信息技术;课程资源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经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的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事实证明,在全面推行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时代,仅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只有让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地理课程资源的整合,才能丰富地理的教学形式,优化地理的教学过程。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地理课程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地理新课程的理念需要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和丰富地理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是中学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理论依据。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探究新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能促进教师深入開展教学策略的研究,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功能,创设教学情境,把知识学习融入到新颖别致的娱乐活动中,发挥寓教于乐的学习优势。促进学生在一个相对开放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环境中,提出问题,收集信息,并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运用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2.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 地理课程容量大、涉及面广,仅靠老师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收效甚微,时间久了,学生们会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使用大量精美的图片、趣味盎然的动画视频,可以最大化实现学生多种感官冲击,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地理,亲身感受地理的魅力。同时,地理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教学中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巧用信息技术,扩充学生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营造情趣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柏拉图说:“兴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如何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社会日益信息化,教育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新课程改革以来,连比较偏僻的山村小学也开设了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 那么,如何上好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呢?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课虽然每周才一节,作为任课教师也应该非常重视,将这门课程上好。信息技术素养是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这方面的素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认真教学,将十分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教师思想上重视了信息技术这门课,还应引导学生把这门课重视起来。让学生改变对信息技术课的错误认识,不再以为这是一节玩课,不再以为这是一节比较自由的课等等。 实践证明,如果任课教师对信息技术课高度重视,学生也自然会认真学习、操练,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使用教材。 随着上级部门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日益重视,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信息技术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而不是把教材放在一边,任学生打打电脑就完事。 充分使用教材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把握好。我们现在使用的这套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基本上是一个学期学习使用一个常用的软件,如三年级下册学习使用画图软件,四年级上册学习使用Word软件。这样,我们上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就应该以学期为单位,规划好一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统筹安排。虽然每周才上一节课,也能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 首先,布置了一定的课外作业,学生对这门课也相应地会更加重视,有利于教学。 再次,由于每周才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也很有必要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 布置作业时可加强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例如,我们有一次布置了一个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使用画图软件中的填充工具,进一步感知学生在美术课上学到的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从而上信息技术课也更加认真了。 布置了作业就必须有作业的批改与评比,教师要通过对作业完成情况的有效处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比如说,现在不少学生家里也买了电脑,有些作业就可以在网上批阅了。 四、重视信息技术文化教育。 信息技术课经常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操作性非常强,可它同时也是具有文化内涵的。我们要避免学生产生“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的片面认识。教材中有些内容就应该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如《计算机在学习中的应用》、《计算机的灵魂——软件》、《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 总之,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不断努力,就一定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智慧课堂介绍

皆成教育智慧课堂介绍 一、智慧课堂的定义 对智慧课堂的定义总体上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基于“智慧”的语义学定义,与“智慧课堂”对立的是“知识课堂”;另一类是从技术的视角定义。皆成教育 的定义侧重于后者。 所谓“智慧课堂”,是依据知识建构理论,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加端的 应用,所构建的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是大数据时代翻转 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智慧课堂的关键要素 关于对智慧课堂定义的理解,需把握五个关键要素: (1)在理念上,以知识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 依据知识建构理论设计课堂教学模式,按照知识建构螺旋上升的特点,围 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闭环创设包括情景、协作、交流和意义构建的理想 学习环境,实现智慧课堂的目标。 (2)在技术上,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 对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海量数据,用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挖掘和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决策区别于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型和方法。此外,数据的分析过程也是自动化的,并可根据需求实时反馈分析结果。 (3)在途径上,采取全过程动态学习分析和智能推送 通过课前预习测评深化学情分析,优化教学设计,便于精准教学;通过课 中随堂测验数据分析和即时反馈,改进教学策略,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课后作 业数据分析和资源推送,实施针对性辅导,实现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4)在应用上,实现“云+端”的教与学应用

采取“云+端”的服务方式,部署智慧课堂的信息技术平台——智慧教室。其主体由微云服务器、端应用工具、云平台等组成,通过教室内多种终端设备 的无缝连接和智能化运用,打破了传统意义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时空概念,具 备动态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即时分析功能,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使 传统课堂发生了结构性变革。 (5)在发展上,是大数据时代翻转课堂2.0发展的最新成果 翻转课堂的基本要义是基于教学视频的应用将传统教学流程颠倒过来,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大数据时代强调数据分析,基于大数据等信息技 术的全面支持,从一般性观看视频转变为课前预习及测评分析,从“先学后教” 转变为“以学定教”,从对课堂的控制转向基于数据的动态分析和教学机智,从 而实现智慧的课堂。 三、智慧课堂的主要特征 大数据时代技术支持的“智慧课堂”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基于数据的课堂。传统课堂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判断和制定教学决策,智慧课堂根据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挖 掘与分析来调整教学策略,用直观的数据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在课堂 教学中实现了基于证据的教育新形态。 (2)高效教学的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环境,用大数据构建高效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通过情境感知、数据挖掘等方法可 以提前预知学习者潜在的学习需求,在智慧课堂中学习者通过资源订阅和智能 推送的方式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源,实现了教与学的立体沟通与交流。 (3)个性化学习的课堂。通过课前预习测评分析和课中随堂测验即时分析,准确把握每个学习者掌握知识的状况,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的评估, 使老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认知度更清晰,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和辅导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