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包容性

包容性

包容性
包容性

“中国梦”为何极具包容性?

“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很美,她美在包容。所谓包容,就是不一定以完美的秩序发端,但演化越深,就越包容和谐、就越接近美好的梦想。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容得下不同的思想,容得下不同的利益,她尊重差别,却从不放弃“大同”的理想;“包容性发展”既强调机会的平等,又兼顾结果的平等,她追求公平正义,但又不急于求成。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内核。李克强总理说,“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无论是“约法三章”让政府过“紧日子”,还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抑制畸形利益格局的自我强化,都是为了打破基本生产要素的垄断,都是为了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都是为了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缺位”……这是一种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一种让人们积极参于其中、又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梦想。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文化凝聚着价值观念、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是中华民族获得认同感的根系,是我们国家维系统一的纽带。“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想要复兴一个民族,一定离不开繁荣她的文化。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就是包容。“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支柱;百年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建党建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化容得下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需求的多样文化。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文化绵延不绝,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梦想,唯有当前的“中国梦”前途远大,这归因于“中国梦”的包容。

“中国梦”有一个渐趋成熟、日益包容的发展过程。建国以来,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尊重彼此不同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始终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我们凝聚了“中国梦”的共识,“中国梦”淡化了意识形态,力图让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于民生,这是对中国人民幸福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很少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包容。

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这种“博大精深、川流不息”的精神,正是由于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结果。中华文化向来主张有容乃大,大乃久,“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包容性让我们更易理解“包容性发展”的涵义,“包容性发展,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各种文明相互激荡、兼容并蓄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发展”。

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相比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更多地强调把“人的发展”统筹到“发展”的概念中,使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人的发展,更好地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在“血与泪”中点滴

积累着对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在国家建设中,我们对经济规律、

自然规律的了解,对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相较而言,受到“冷落”

的是“社会规律”,或许只能暗自呢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作用的表现。遵循自然规律的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作用的体现,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前

二者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体现。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构成“习氏”风

格的发展观。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的

重要基础;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力的推

动经济和社会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旨在回归发展的本意,坚持

以人为本,强调“民富优先”,可提振经济,有利于国家、自然、社会、人类

的和谐相处。

如今改革进入深水区,假使不实践“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社会

不同阶层利益诉求差异和矛盾日益突出,那全面深化改革将停滞不前。“遵循

社会规律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全面发展、共同富裕。

首先,包容性发展强调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注重发挥每一个人应有的作用。特别强调要关注弱势群体,在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他们争取更多的教育、培训机会,让他们能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自食其力;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去,只有这样,国民收入和国民财富才会达到更高的水平,国民消费能力和投资能力才会更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越足。

其次,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重视起点公平、过程公正,反对歧视、反对垄断。公平的发展能够调动全国人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提高社会发展效率。

第三,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注重分配的公平、公正性,使每一个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国人都能够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的目标。

包容性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社会规律

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中诸多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历史及社会发展史的科学研究,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些社会规律也是包容性发展所要遵循的基本社会规律。

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公共政策以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与包容性发展的关系正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好的公共政策能够推进发展的包容性,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及其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会影响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推进。在我国当前的宏观管理方式和日常的具体管理活动中,还存在着不少需要规范、提升和创新的内容,如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滞后和异地接转接续不畅、食品药品安全卫生与质量管理问题、城市管理人员执法粗暴、房屋拆迁与土地征用管理中补偿不公、不到位和强行拆迁等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出政府管理方式亟须改革创新、管理职能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通过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够为包容性发展提供足够保障与支撑;通过对政府职能越位的纠正,将资源支配权交还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通过对政府职能缺位的纠正,使得政府能够真正履行对市场监管的职责。

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包容性发展强调对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可行能力、发展环境与机会以及利益分配的关注。经济社会发展人人有责,所有中国人都应该尽其所能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活动中去,只有全民族和全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付出,才能有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民族和社会能够持续进步的基石。政府应当通过发展和创新社会求助方式,对弱势群体进行基本的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满足其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通过提供教育培训、就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帮助弱势群体提高自生能力、促进其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制定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使得他们在自食其力的同时避免形成“福利依赖”的情况。在对弱势群体进行特别关注的同时,也要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竞争机制,确保社会其他群体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性。

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新常态下,我们可以不必纠结于速度,而用更大的精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发展,让更多的发展成果落实到群众身上。速度的底线是保证就业、是保证人民生活改善。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三期叠加,必然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更加需要平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加大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力度,化解突出矛盾,为人民办实事,让人民得实惠,不断提高发展的包容性,把发展中的“人”字写得更大,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促进公平正义的发展。发展以人为本,发展属于每个人,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打破阶层固化、利益藩篱,让每个人拥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机会,使不同社会群体、市场主体各得其所、各展其能,为发展夯实最广泛、最深厚的社会根基。

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注重民生改善的发展。改善民生已取得巨大进步,但还有不少历史欠账和薄弱环节,人们向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舒适的住房、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我们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聚焦点放在惠民生上,雪中送炭解决实际问题,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向民生改善要发展潜力。

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改革发展稳定越来越彼此交融、相互作用,如果发展成果、改革红利不能惠及全体人民,发展将没有意义,改革会失去动力。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寻求“最大公约数”,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和谐稳定,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心聚力推进改革发展。

中国现如今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环境,要求我们要更好的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天地之间,莫贵于人”。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将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掼蛋”所折射的精神与境界 起源于安并淮安地区乃至江苏省及邻省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掼蛋”,在网络上被冠之为“淮安掼蛋”,它是由扑克牌游戏“跑的快”、“斗地主”和“八十分”发展演化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淮安掼蛋吸收众多扑克牌游戏的优点,融入改造创新的思维,使游戏更富有娱乐性和刺激性。“掼蛋打得好,说明有头脑;掼蛋打得精,说明思路清;掼蛋不怕炸,说明胆子大;赢了不吱声,说明城府深;输了不投降,竞争能力强;掼蛋算得细,说明懂经济。”这是游戏者对淮安掼蛋给予的褒奖。的确,淮安掼蛋虽然是一种扑克牌游戏,但是,细细品味这种游戏却给人以许多感想,尤其是游戏折射出的精神与境界给人以很多思考。 善于配合、乐于奉献的精神。淮安掼蛋是四人组合、两两配合的游戏,在游戏中本方与搭档的配合尤如“凤凰传奇组合”,既要单兵作战,发挥自己所长;又要互为一体,相得益彰,这种配合是一种团队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艺术的体现。比如搭档想出单张、或对子、或“三带二”等,那么自己在本着有利于大局的前提下,要注重支援搭档:自己有能力压搭档的牌而尽量不压,不干扰搭档的出牌思路;当搭档难以抵挡对抗方阻击时,自己要不惜使用手中的大牌甚至“炸弹”来压住对抗方,争取一个按照搭档意图送牌支援的机会;当自己的牌不是很好时,为了要吸引对抗方的火力,减轻搭档的压力,面对对抗方出牌,能压则压,能炸则炸,相机搅局,让对抗方以为自己想做头游,迫使对抗方与自己交火,从而为自己的搭档杀出一条路,让其坐上第一;自己的牌很好时,也可以用此方法,将自己的

火用的恰到好处,尽量不浪费自己的”炸弹”。掼蛋中的两人搭档,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适应、互相体谅是修养,相互策应、互相帮带则是境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精神,这种配合的威力才真正是1+1>2。 睿智组合、追求卓越的精神。淮安掼蛋最具灵活性、最显睿智之举的是扑克牌的组合,游戏共有两副扑克牌108张,4人游戏每人抓牌27张,这27张牌的组合可谓千变万化,虽按规则组合但又不千篇一律。自己手中本来有个3个连对子和1个“三带二”组合的牌,但由于对抗方打出一个杂花顺子,自己则要根据双方牌势当机立断拆对子理顺子压住对抗方。当然,牌势不同,战术有别,组牌必须灵活。当对方手中有大小王时,说明他们单张很可能是强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组合手中的扑克牌要以对子、连对子、顺子以及“三带二”为主。淮安掼蛋中,五单连出有如排枪,单牌抱团亦能逞强;对子虽小自有力量,“三带二”出逼其用炸,三对连出牌势逞强,“三不带”出可谓“毒怪怪”。还有“三张”联翩,如3张五子和3张六子连出,谓之钢板,一次出牌6张,对手必定心慌,如果拆牌应对,对抗方原来的出牌思路必定被打乱,原来整牌元气也可能会大丧。还有“逢人配”组合牌型,更是百般花样,任凭你睿智操控。淮安掼蛋组牌十分关键,需要游戏者审时度势,追求卓越,创新思维、调整思路,既重视套路又敢于打破套路,与时俱进,组合出手中牌的效率、牌的威力,力求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勇毅拚博,敢争第一的精神。争第一的意识在淮安掼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掼蛋不头游只能陪人练,因为只有头游才能升级,如果自己和搭档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

文献阅读——《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 序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无序蔓延等现象,造成土地利用效率地,城市交通进一步恶化,应采用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遏制城市盲目扩张,发挥城市空间的集聚效应,节约城市开发成本,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应该考虑到人们人文需求,挖掘、设计出更适合人们生活的城市空间。因此我选择了《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和《寻找失落空间》这两本书阅读,希望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所帮助。 《包容性城市设计—生活街道》这本书第一部分对老年人上年纪后对室外环境感受上的不断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进而讨论了现有的室外环境的各种特性是如何帮助或阻碍老年人使用和享受室外环境的。第二部分提出了“生活街道”模型的六种设计原则,并对这六种原则展开论述。作者引用了大量带附注的总平面图、图片和线图,向读者展现了室外环境设计中所有等级的设计特征——包括街道布局、建筑形式、建筑细部。第三部分指出“生活街道”是包容性设计的最终目标,并对此进行了概念拓展。无论年龄多大、身体状况如何,人们都能够轻松地了解和使用按照“生活街道”原则设计的室外环境,这就是我们一直致力于追求创造的真正具有持久性的包容性社区。 读了本书之后对其中的几个重要的概念比较感兴趣,下面谈下我对它们的理解。 紧凑型城市 在20世纪90年代后,政府提出“紧凑型城市”概念,(即高密度、混合使用的城市),在现有城市土地上进行集约化发展,包括对棕色地域(工业用地)的重新使用,在靠近交通节点、交通设施的高密度地区做新的开发。紧凑型城市的政策后来被包装成“城市复兴”概念,政府力图通过城市复兴政策减缓广泛宣传的反都市化趋势,在棕色地域被重新开发后,政府鼓励人们重返这些更高密度的城镇和城市。因此,建筑师和规划师的任务就是创建“可持续住区”和“可持续社区”,鼓励那些能够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生活的设计,让人们愿意在那里长期居住,并以此为傲。 可持续社区 可持续发展社区为所有人提供了质量良好的生活,并为步行者和骑自行车者提供了安全舒心的环境。政府在政策上高度承认高品质设计是可持续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高品质设计?书中提出了高品质设计的七个设计原则,包括“场所具有自我特征”、“公共和私人场所明确分开”和“居住社区应带有有吸引力的户外场所”等,设计师还应知道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有什么(例如,有便利的通路,混合用途,吸引力,安全性,社区感和健康环境),书中还提到关于设计导则问题,一些具体的设计导则可以明确地指导设计,但是大部分导则却是空泛的,难以应用到实践中。高密度的社区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设计,不仅仅考虑内部和外部功能,也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也要考虑建筑风格和细节,以及外部场地、停车场的布局等。 包容性设计 生活街道与包容性设计的概念相辅相成。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的设计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 生活街道 书中提出了“生活街道”这个概念,它旨在为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一种包容性的设计,也是包容设计概念的自然外延,可扩大到社区尺度、甚至是村庄城镇的范围。它是在可持续政策正不断发展,公众对可持续社区的需求日益壮大的历史环境下提出。 书中认为生活街道主要有两种类型: 1.当居民们变老时,可以在此生活得很轻松很愉悦,如果他们愿意,他们可以继续住在家

包容性制度与汲取性制度对国家成败的影响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绪论 (2) 第一章包容性制度与汲取性制度 (2) 第一节包容性制度与汲取性制度的区别 (2) 第二节汲取性制度与包容性制度之间的组合 (3) 第三节包容性与汲取性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4) 第二章汲取性制度与包容性制度对经济持续增长的影响 (5) 第一节汲取性制度不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5) 第二节包容性制度能够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6) 第三章汲取性制度如何转向成包容性制度 (7) 第一节制度演进的非帕累托状态 (7) 第二节跳跃性制度变迁是包容性制度产生的途径 (8) 第三节打破汲取性制度锁定的主要方式 (8) 第四章启示 (9) 参考文献 (11)

包容性制度与汲取性制度对国家成败的影响 摘要 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他们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努力研究,也得出了一些结论,但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对各种结论的共同因素进行了探讨,他们指出,是不同国家采取的不同制度,导致了国家现状的明显差别。本文将以阿西莫格鲁和罗宾逊对制度所做的包容性制度和汲取性制度“二分法”为基础,阐释他们对国家兴衰根源的理论,最后提出他们的理论对中国未来经济长期增长的启示。 关键词:共同因素包容性制度汲取性制度 Abstract Why some countries are rich, some countries poor? This problem plagued many economists, political scientists, sociologists, anthropologists, they made an effort for this long-term study, we can draw some conclusions, but does not have a unified answer. Ame rican famous economist Acemoglu and Robinson in “why nations fail”in common all kinds of factors on the conclusions of a book is discussed, they pointed out that the system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o take the lead, the difference of national situation. This article will take Acemoglu and Robinson to the system do inclusive system and the absorption of the system of" dichotomy "is based on It explains their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country,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ir theory to the long-term growth of China's future economy. Key Words: common factor inclusive system absorbed system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初探 引言 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规划师的最伟大的艺术样板之一,是因为它是各种风俗习惯与制度、个性和机会三者在最恰当的时刻相会在一起融为一个综合体——刘易斯.芒福德 科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改造自然与改造世界的传统观念,一些新观念使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面临修正,现在生物界也议论起具有包容意义的共生理论了,已使达尔文的进化论发生了很大变化正被世界瞩目,也深刻影响到具体的城市设计体系,近代的城市设计师越来越关注城市的发展与命运,越来越重视城市的设计过程中如何使世界不同城市文化体系包容共生,传统与现代包容。东方与西方城市文化共生共存,因此城乡规划应注重不同空间的塑造使其相互包容、创造繁荣,自由的充满人气与活力的自由空间,使每一空间都贯穿着活力。也使城乡规划的根本形态趋于丰富并极具人性化。创造人性化的多样性的宜居的21世纪城市规划典范!就城市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来说将从城市规划的层面做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包容性城市空间规划发展 一、多样性的市民居住空间、生态群落与交流场所 首先应对于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人们以及抱着不同目的到这里的来访者,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向多层面的居住空间和更有魅力,开放的市民交流与各类活动场所,为此设计各种不同的功能空间组合。使整个城市具备包容性发展条件。 在城市空间设计中,我主张应重视以下各点: 1.1规划结构(空间关系) 对此社区应按不同需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全面的功能分区:休闲景观区、步行商业服务区,大型商业街区,金融商贸综合服务区,多层住宅区域,高端居住区、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区,市民广场区等。对各区的用地比例规模依据城市的总体发展水平及未来发展前景作合理的控制。坚持包容性发展策略,以人为本,对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分区布与分区,并重视各空间有机联系,使各空间充满活力。例如广场与步行街的空间贯穿。文化中心与商业服务街区的关系。居住区与商业服务区联系等等。使城市空间形态趋与丰富均为创造良好的人气——城市的活力而作出努力。同时也融合了东方的“道”与西方的“场”的设计精神做到中西结合;丰富了设计语言,加强了城市空间的丰富变化及人文关怀精神、更加符合现代以人为本的共生共存及追求生活多样性的包容性设计理念。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发展理论 “包容性”已成为我国新阶段中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包容性发展要求机会供给、竞争参与及收益分享的有效协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我们也没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中国经济将会停滞不前。但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严重问题,突出表现在收入份额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东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高低收入群体差距悬殊等方面。30年前,我们感叹中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过低,还不到0.3,那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30年后,我们又进入到了另一种不正常状态,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一跃而成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这种锐变对于形成一个稳定的经济体是极其不利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结构在这种状态下其实并不稳定。 理论上看,一个国家内部最为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椭圆形的社会阶层结构,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资源性的收入能够很好地补偿低收入群体。而现在来看,巨大的基尼系数使我们相信中国的社会结构似乎和金字塔模式更为接近。在金字塔模式下,国家所能获取的资源并不能很好地维系金字塔底部庞大人群的更好的需求,也难以创造足够的机会使金字塔底部人群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推进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促进金字塔底部的人群在不受制度限制的情况下,进入到椭圆形的中部去,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 如果单纯依靠政策的补给,显然是力不从心和不可持续的,我们需要的是基于自然生存法则的、能让每一个自由人都有机会受惠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原先的发展模式似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包容性的发展模式被认为是中国未来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2009年11月,胡总书记出席新加坡亚太经合组织第17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就世界经济增长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徐冬梅柴荣环等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2期 徐冬梅柴荣环邵志明吴海波邹昌武 (长春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随着网络交易平台以及电子支付手段的日益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如火如荼,各 地均大力支帮助农村电商行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吉林省农产品极具地方特色,但吉林 省特色农产品交易平台迟迟难以发展,本文在包容性视阈下分析吉林省涉农电商发展的背景以 及发展对策,根据吉林省农村环境现状,因地制宜创新性提出适合本地的发展方案。 关键词:包容性创新;涉农电商;发展基层人员 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在飞速发展,在中国境内,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3万家, 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3000家。估计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8.87%,2020年我 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0亿元,网络支付安全体系的完善以及物流体系的全方位的日 益完善。电商正成为贫困地区减贫脱贫的重要手段。当地的互联网企业能否整合有效资源、有 更多的创新!如果赶上这趟“列车”,吉林省农村经济将会有质的飞跃。 一、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背景环境分析 在包容性视阈下,包容性发展主要强调俩点。一是在发展主体上,强调全体国民的共同发 展和发展活动的全民参与。吉林省政府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项目,采取贷款贴息、担保费 补贴、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开展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等方面,给予 补贴支持。对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联合社和国家级贫困县(市)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 范社给予重点支持。二是在发展内容上,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内容的综合性、全面性和统筹协 调性。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发展设施园艺产业,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发展机械化 生产,鼓励民营经济组织开展农业品牌培育利用。支持并鼓励农民开展现代化、品牌化的农业 生产。电商平台也可因地制宜,打造吉林市特色品牌产品。 包容性发展强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化保证多元主体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机会公平和环境 公平,吉林省农业厅计划围绕发展农业农村新业态、培育“新农人”,推进农村创业创新发展。鼓励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返乡创业。涉农电商的发展正可以依靠这一批新鲜的“血液”。 二、包容性视阈下吉林省涉农电商应对策略 (一)加强对包容性创新的资金支持与导向 吉林省政府可以利用财政资金来建立包容性创新专项基金,专门资助那些可显著改善低收 入涉农电商群体生活水平与生产能力的创新,也可引导多种渠道的资金为包容性创新提供不同 阶段的融资,并在物质上鼓励与支持涉农电商的发展。 (二)人才培养与支持

包容性设计在综合医院等候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目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1.1 包容性设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2 等候空间的概念及形态 (3) 1.1.3 我国医院空间环境发展及构成 (4) 1.1.4 上海“一站式”自助服务的推行 (5)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5) 1.2.1 研究目的 (5) 1.2.2 研究意义 (5)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6) 1.4 研究的创新点 (7)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8) 2 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分析 (10) 2.1 国外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0) 2.1.1 候诊大厅采用自然光环境 (10) 2.1.2 医院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相呼应 (10) 2.1.3 等候区域注重艺术与趣味性设计 (11) 2.2 国内医疗空间等候区域现状 (12) 2.2.1 调研步骤与方法 (12) 2.2.2 调研对象 (12) 2.2.3 受调研人群分析 (13) 2.2.4 医院服务应用情况分析 (14) 2.2.5 患者对等候区服务供应的需求 (17) 2.2.6 患者就诊各环节等候时间分析 (20)

2.3本章小结 (22) 3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的共性特征 (24) 3.1 空间的领域性 (24) 3.1.1 候诊空间形式分类 (24) 3.1.2 等候空间对病患的影响 (25) 3.2 空间的物理性 (26) 3.2.1 舒适的物理环境具有医疗作用 (26) 3.2.2 物理性的呈现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不足 (26) 3.3 空间的诱导性 (36) 3.3.1 优秀的空间诱导可有效分散或集结人群 (36) 3.3.2 便捷的交通动线使患者积极就诊 (37) 3.4 空间的人文性 (38) 3.4.1 传承人文素养并发扬医学精神 (38) 3.4.2 艺术性的等候空间使患者转移情绪 (38) 3.5 本章小结 (39) 4 医院等候空间包容性设计原则与应用 (40) 4.1 可持续性原则及应用 (40) 4.1.1规范合理使用装饰材料 (40) 4.1.2 满足不同人群的家具配置 (41) 4.1.3 绿化系统设计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44) 4.2公平性原则及其应用 (45) 4.2.1 环境人性化设计缓解病患负面情绪 (45) 4.2.2 指示标志直观包容更多人群获取信息 (46) 4.2.3 服务设施共享为等候人群提供便利 (48) 4.3 灵活性原则及其应用 (48) 4.3.1 独立等候室适应不同科室患者心理需求 (48) 4.3.2 自助挂号、付费体现时代特征 (49) 4.3.3 移动终端提示使患者不受区域限制 (51) 4.4 容错性原则及其应用 (52)

包容性竞争及发展

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 在场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专业,101034班的陈祥乐,很高兴能够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站在这里讲话,心里有点紧张,希望大家能够谅解。 言归正传,昨天收到演讲题目的时候我很是迷惑。首先,包容的字面意思是宽容、容纳。书上说包容是一种美德,它可以使你的人格得到升华,让你的心灵得到净化。那和发展有什么联系?于是我特意上网查了一下关于包容性发展的介绍才知道,原来“包容性发展”是胡锦涛主席在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年会开幕式演讲中提到的,并且被选定为2010年年会的主题。该主题的含义就是要使全球化、地区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和好处,惠及所有国家,使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要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包容性竞争”促进“包容性发展”。我所理解的包容性竞争就是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前提下,还要顾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经济建设固然重要,它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没有了经济基础,其他的都是天方夜谭。但是过于激烈、无序、残酷的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动荡、对抗,最终也无多少和谐可言,甚至可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陷入功亏一篑、前功尽弃之险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包容性”的态度看待问题。我们不只要做到经济上与发达国家比拼、抗衡,还要拿出一部分经历来投入到我们的生态环境,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上来。例如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展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更是体育竞技乃至更高的体育精神上面的竞争。这一点我们国家做的非常出色,2008年奥运会就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还有我们的载人航天技术,核武器方面的研究等,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然而这些还是不够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与发达国家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例如科技的发展,医疗事业的发展,计算机的研究与应用等等,然而这些方面的竞争同样的也都体现了竞争的包容性,因此我们也要在这些方面投入一定的精力,争取更全面的发展。

申论 谈城市制度的包容性

论城市的制度包容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人涌入城市。但是却没有融入城市,在心理从来没有认同城市;农村的家虽然在心理上受到认同,但是却不是生活的地方。很多人都过着身心分裂的生活,长期“生活在别处”,有人把这称为“失根”状态。 ——这种“失根”的状态和我们的一些城市缺乏包容性有很大关系。 这种包容性的缺乏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们的制度设计。这些制度集中体现在公共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外来人口的子女不能进入公立学校念书,生病不敢在当地的医院看,经济适用房轮到不自己,连住廉租房的资格都没有……。在这样制度设计下想要外来人口有归属感实在很难。城市的制度设计难道就不能更具有包容性一些吗?是的政府有政府的难处,制度设计包容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 例如外来人口会挤占本地人的公共资源,稀释本地人的福利,此外还会抬高本地人的生活成本、增加本地人的就业压力等等。以广州为例,本地人很多都成了“包租婆”、“包租公”,自己却可以住在政府补贴安置房里。如果一旦让外来人住上廉租房,本地人的房子租给谁? ——城市制度设计的包容性需要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 如果当地政府设计更加包容会有一些当地老百姓反对。但是如果不包容则有失公平——当地人的良好的福利很多本来就是外地人创造的。面临这个两难我们的政府要有勇气和决心作出选择。政府自己要看到制度设计包容性不仅是对外来人口,而且对当地人和整个城市的整体长远发展都是有好处的。制度包容性可以让外来人口有安全感,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创造巨大人口红利。 制度的包容性可以改变一些当地人好逸恶劳的不良作风,迫使他们的积极参与社会竞争,不仅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制度设计的包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可以让城市更加和谐……。广东省的深圳市被称为中国最有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之一,很大程度上就和它制度的包容性相关。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国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其制度设计的限制少,能够吸引到全世界的人才。 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具有包容性的文明,我们的城市也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我们要把这种包容精神落实到生活中,落实到我们的制度中,为推动城市化进程,为流动人口找到自己的家园奠定公平在制度基础。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我国城市治理发展趋势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在明确了包容性发展和城市治理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国外和国内城市治理模式的变迁,并总结了国外城市治理模式的启示和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特征。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分析了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治理以人为本均衡发展多元参与 包容性发展与城市治理的内涵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2011年,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海南举行,其主题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胡锦涛以“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为题,发表了主旨演讲,正式使用包容性发展概念,并且阐述中国对“包容性发展”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 包容性发展,顾名思义,既强调“包容”又强调“发展”,其落脚点在“发展”,而发展的模式则在于“包容”。包容性发展,它关注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国民的实际需求、可行能力、发展环境与机会以及利益分配,追求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因而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首先,包容性发展不仅非常重视弱势群体,同时也非常重视其他国民的需求满足、利益分配、能力提高和发展机会;其次,包容性发展不仅包括利益共享,还包括发展主体上的人人有责、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和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高传胜,2012)。 (二)城市治理的内涵 城市治理就是将治理运用于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是一种为了谋求城市中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把城市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都包括在内的整体地域治理概念(王佃利,2009)。城市治理也是一个过程,是以政府为主体运用和动员社会及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充分鼓励公众参与,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参与、沟通、协商、合作的治理机制,所进行的一种解决城市宏观和微观问题,提供城市公共服务、增进城市公共利益的政治过程和利益整合过程。 城市治理的核心是实现城市公共利益最大化。城市公共利益是城市中主体利益的总和,城市各主体利益实现是城市治理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地体现为各个治理主体的利益分配的情况。城市治理机制的目标就是通过政府部门、私营部门及市民社会部门在利益互动的过程中完成城市公共服务决策、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各主体之间要保证在实现“共赢”的基础上确保公共利益的不断提升(王伟,2009)。 城市治理的目的是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市民是最直接的效益相关者,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互联网伦理建构的包容性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无处不在的网络为特征的社会,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但也正如斯皮内洛所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不是没有社会代价的”[1]。例如互联网既为公民有效监督公权力的行使提供了方便,却也使得侵犯个人隐私变得容易;它使得人们传递获取信息极为便利,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却变得困难。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汤因比的一段话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2]所以,网络伦理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如何建设却值得我们深思。很多学者对此做了积极有益的思考,然而大多数探讨均是基于传统的伦理文化来思考这一问题,对于互联网本身的发展逻辑却少有关注,显而易见,由此得出的结论势必有失偏颇。本文尝试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视角对此作一探索。 一、互联网发展简述 众所周知,互联网源起于冷战期间美国建造的阿帕网(ARPANET),它的初始设计目的是为满足抗瘫痪通信的需要,从而提升美国的军事实力,抵御核战争。它的建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一系列技术的

实现与合作才能够达成。1961年,保罗?巴兰开发了“包交换”技术,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将要传送的信息分拆成若干个小数据包,为每一个数据包贴上含有发送地址和接收地址的标签,然后通过网络,从一个结点经由自选择的路径到达另一个结点,再重新整合。因此,该技术从本质上来讲是去中心化的,并具有不可控制的秉性。1971年阿帕网建造成功并投入运行。建造阿帕网的科学家们的本意是为了使联结的计算机终端共享硬件处理能力、软件和数据,但是,电子邮件功能却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网络应用,由此,网络开始摆脱军事科研的束缚,逐渐渗入民间融入生活,在实现其初始目的的基础上日益成为把人们聚焦到一起的重要途径。 尽管电子邮件功能使得信息交往行为急剧增加,但仍然缺乏简单便捷的方式把各种不同的网络或者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终端联结起来,这个问题一直被热衷于网络建设的科学家们所关注,罗伯特?克恩和文顿?瑟夫秉持公开网络设计架构的理念提出设计一种协议,使得每一个局部的、单独的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设计和创建,可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用户环境、与其他网络连接的独特界面,只是在连接互联网这一点上,要遵循该协议,这就是奠定互联网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使得网络对于任何用户都是开放的、平等的,不管他们自身使用什么样的软硬件系统,只要遵守TCP/IP协议标准,就可以相互通信,此外,由于TCP/IP协议是一种自由开放的标准,能够在技术进步和不断的实践中继续完善,从而为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敞

建设包容性制度

中国的经济问题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我们碰到的短期的诸多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结构问题;第三个层面是体制问题。今天重点讲第三个问题。 就目前中国的状况来讲,(我们处在)“十字路口”,政治语言叫继往开来,承前启后。既往怎么去评估,有些什么成就,有什么好的经验,有一些什么问题,这个要搞清楚。开来也好,既往也好,都可以很好地开道。 前段时间我在读一本书,《WHY NATIONS FAIL》,副标题是权力、繁荣和贫困的起源。(书里)说了一个流行的观点,包括经济学家、社会家(都认可的),(一个国家兴衰)既不是地理(自然禀赋),也不是文化和历史(传统),更不是领导人的理念和认知,而是制度。这个制度首先是政治制度,然后是经济制度,决定了贫穷和繁荣。(作者)把制度分成两类,一类叫榨取性制度,一种叫包容性制度。榨取性制度会管制经济,限制交易,或者使财产受不到保护,也遏制了创新,财富会落入少数的权贵手里,因此要保护自由交易,保护产权,这样财富也会朝一个相对公平的方向走。 一个非包容的制度转向包容制度,(作者)认为没有一个统一的药方,关键是要看社会对现在的经济 是否会导致一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社会精英可能认为要转型。引一段话来参考,中国从30多年前,改革开放开启了走向包容的一条路,当前中国碰到的问题就是一个“十字路口”。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向“包容性”制度的转型,然而转型之路是漫长而不平坦的,持续多年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渐式微,而转型又步履艰难。在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改革窗口期”的历史机遇。越来越多人已经开始认识到我们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周期性问题,而是一个重大结构的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经济从“黄金的十年”跌入“衰弱的十年”。 第二,中国的城镇化在经历了30年持续、加速的进程后开始放缓,城镇化率从“九五”、“十五”平均每年1.35-1.45个百分点下降到“十二五”规划设定的0.8个百分点。“刘易斯拐点”即将到来,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中国社会老龄化已悄然来临,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享受的“人口红利”已基本耗尽。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拐点,之后转为负增长:届时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将近10%,抚养比开始上升。这标志着中国正迈入老龄社会的门槛。 第四,自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出口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高达25%。全球金融危机后出口急剧下滑,全球金融风暴是结构失衡所导致的,因而全球经济的复苏必然经历结构的“再平衡”,这就意味着中国长期依赖的出口需求将受到买方和卖方经济体内部国际收支平衡的制约。 正是以上四个基础性因素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经济的供给面和需求面将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供给面看,高储蓄提供的充裕、廉价资本,农民工提供的无限、廉价的劳动力已走到尽头。

包容性

“中国梦”为何极具包容性? “中国梦”就是“让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所以“中国梦”很美,她美在包容。所谓包容,就是不一定以完美的秩序发端,但演化越深,就越包容和谐、就越接近美好的梦想。古人说,“君子和而不同”,做人如此,发展也是如此。“包容性发展”就是容得下不同的思想,容得下不同的利益,她尊重差别,却从不放弃“大同”的理想;“包容性发展”既强调机会的平等,又兼顾结果的平等,她追求公平正义,但又不急于求成。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性发展”的内核。李克强总理说,“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背景,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应有的回报。不论是怎样的财富创造者,是国企、民企还是个体经营者,只要靠诚信公平竞争,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无论是“约法三章”让政府过“紧日子”,还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看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抑制畸形利益格局的自我强化,都是为了打破基本生产要素的垄断,都是为了弥合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都是为了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缺位”……这是一种倡导机会平等的发展,是一种让人们积极参于其中、又公平分享发展成果的梦想。 “中国梦”有一个包容并蓄的文化基因。文化凝聚着价值观念、物质生产、生活方式,这些是中华民族获得认同感的根系,是我们国家维系统一的纽带。“欲灭人之国,必先灭其史”,想要复兴一个民族,一定离不开繁荣她的文化。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其精神实质就是包容。“泰山不辞细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千年来,源于印度的佛教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个支柱;百年来,源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文化,成为我们建党建国、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文化容得下一切符合历史规律、符合人民需求的多样文化。对比其他文明古国,唯独中国文化绵延不绝,这归因于中国文化的包容。对比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梦想,唯有当前的“中国梦”前途远大,这归因于“中国梦”的包容。 “中国梦”有一个渐趋成熟、日益包容的发展过程。建国以来,我们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尊重彼此不同的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始终尊重彼此不同的发展道路;新一届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我们凝聚了“中国梦”的共识,“中国梦”淡化了意识形态,力图让更多的物质、精神财富用于民生,这是对中国人民幸福的负责,也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所以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很少有一个梦想像“中国梦”这样包容。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417215396.html, 以比较研究视角看日本文化的包容性与创新性 作者:黄芷葳 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7期 摘要: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产物,自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社会的 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它传周边国家以后,同样影响了那里的文化、艺术与审美情趣。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后,在武士阶层和幕府政权的保护下得到迅速发展,在禅宗思想对日本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禅宗本身在日本得以获得物化的形式和唯美的内核,禅宗成为日本禅,“道”文化作为日本本土文化和民族性融合的产物,在禅宗审美观照下得以形成,茶道、枯山水、俳谐等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成为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历了现代化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之后,日本传统文化保留完好,禅成为日本的文化符号进行国际传播,日本文化的开放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可见一斑。 关键词:文化研究;比较研究;禅宗;日本;本土化;民族性;创新性 一、禪文化在中日两国的传播与传承 禅的汉文发音译为“禅那”,略称为“禅”,梵文写作“Dhyana”,日本人发音为“Zen”,国际 上通用“Zen”来代表“禅”。“禅那”在梵文中的本义为“思维修”,“静虑”、“三昧”,是和禅宗之禅不同的一种体系。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不可考,但在公元64年,佛教作为一个宗教,得 到了汉明帝政府的承认崇信,在中国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公元527年,在佛教传入中国近五百年后,菩提达摩坐船来到中国,带来了禅文化。 禅文化传入中国,在知识阶层发展和在下层社会传播中,出现了“佛学”与“佛教”两种不同的结果。知识阶层以其理性的同化力,把禅文化哲学化,形成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佛学既是宗教也是哲学,以哲学为主,它的重心在于开启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觉悟,净化人的心灵,并不在意偶像崇拜,所以佛学实际上是一种哲学。而普通民众是离不开鬼神之道的,禅文化在民间传播的结果,保留和发展了印度佛教的多神信仰和祭祀活动,六道轮回、三世因果报应的形象说教在民间深入人心,也使净土信仰大为流行,加强了佛教作为神道宗教的性质。佛教亦哲学亦宗教,而以宗教为主。哲学层面与宗教层面又并行又互动,推动着中国禅文化的发展。[4] 公元4、5世纪,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并迅速传播开来。538年,日本钦明天皇在位期间,百济圣明王派使者向日本进献金铜佛像、幡盖及佛经,标志着佛教正式传入日本。禅宗在宋元两朝,即日本镰仓时代(1192-1333年)传入日本,并形成临 济、曹洞、黄檗宗等日本禅流派。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僧明庵荣西访中国禅师,传临 济禅法,回国后创立日本临济宗。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荣西弟子希玄道元来到中国, 遍访高僧大德,回国后大力弘扬曹洞宗风,创立日本曹洞宗,在幕府和武士阶层乃至朝廷权贵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方案实践研究

关于“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包容性增长”概念的提出: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最早是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展望亚洲发展的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指出“要把关注的重点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随后各国政要开始频繁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但是,真正使“包容性增长”为国人所熟知的则是胡锦涛主席在各种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例如,在2009年11月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倡导“包容性增长”;此后,在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胡锦涛主席再次使用“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内涵丰富,包括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它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就是要让人民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与可持续性。 核心词对教育教学价值的思考: 1公平合理分享成果:机会均等,公平参与,关注需求,成果分享,各得其所。 2 幸福而有尊严地生存:享受学习,激发兴趣,满足需求,个性发展。 3 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形成能力,掌握方法,产生愿景,渴望提高。 一什么是“包容性发展课堂教学”? 包容性: 本研究涉及的是学生,面对来自各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与基础、性格差异与适应能力不同、有各种不同需求以及发展目标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积极评价不同的地域文化与个人生活背景对他人的影响,吸纳一切先进文化元素,尊重差异,鼓励竞争,“和而不同”,体现出首都教育的公平、公允的容纳特点。 主要特点应表现为:接纳、认同、完善、提高、发展

消费者行为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某大型零售商为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向消费者发出一件征询函,调查内容是“如果您去商店退还商品,售货员不予退还怎么办” (1)耐心诉说(2)自认倒霉(3)灵活变通(4)据理力争 问题: 1、四种答案各反映出消费者哪些气质特征 2、这个调查内容能否反映出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的本质 这个调查反映的是消费者的气质问题。气质是个人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动力方面的特点。根据希波克拉特的有关理论,气质可以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 第一种答案:“耐心诉说。尽自己最大努力,苦口婆心慢慢解释退换商品原因,直到得到解决。”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粘液质的特征,这种气质类型的消费者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 第二种答案:“自认倒霉。向商店申诉也没用,商品质量不好又不是商店生产的,自己吃点亏下回长经验。”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抑郁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行为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 第三种答案:“灵活变通。找好说话的其他售货员申诉,找营业组长或值班经理求情,只要有一人同意退换就可望解决。”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多血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喜欢与营业员和其他顾客交换意见,行为外向,比较热情。

第四种答案:“据理力争。绝不求情,脸红脖子粗地与售货员争到底,不行就往报纸投稿曝光,再不解决向工商局、消费者协会投诉。”比较明显地反映出是胆汁质的特征。这类消费者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 案例二 1.把梳子卖给和尚的经典案例 某公司创业之初,为了选拔真正有效能的人才,要求每位应聘者必须经过一道测试:以比赛的方式推销100把奇妙聪明梳,并且把它们卖给一个特别指定的人群:和尚。 几乎所有的人都表示怀疑: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怎么可能呢搞错没有许多人都打了退堂鼓,但还是有甲、乙、丙三个人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一个星期的期限到了,三人回公司汇报各自销售实践成果,甲先生仅仅只卖出一把,乙先生卖出10把,丙先生居然卖出了1000把。同样的条件,为什么结果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公司请他们谈谈各自的销售经过。 甲先生说,他跑了三座寺院,受到了无数次和尚的臭骂和追打,但仍然不屈不挠,终于感动了一个小和尚,买了一把梳子。 乙先生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把前来进香的善男信女的头发都吹乱了。乙先生找到住持,说:“蓬头垢面对佛是不敬的,应在每座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头。”住持认为有理。那庙共有10座香案,于是买下10把梳子。 丙先生来到一座颇富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对方丈说:“凡来进香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回赠,保佑平安吉祥,鼓励多行善事。我有一批梳子,您的书法超群,可刻上‘积善梳’三字,然后作为赠品。”方丈听罢大喜,立刻买下1000把梳子。 公司认为,三个应考者代表着营销工作中三种类型的人员,各有特点。甲先生是一位执著型推销人员,有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真诚感人的优点;乙先生具有善于观察事物和推理判断的能力,能够大胆设想、因势利导地实现销售;丙先生呢,他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分析研究,大胆创意,有效策划,开发了一种新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包容性社会发展:从理念到政策 提要: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回顾了包容性社会发展相关理念的历史演进和理论脉络,对包容性社会发展的概念、政策要素和战略路径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我国关于包容性发展的理论探讨和政策实践。文章指出,包容性社会发展第一次提出了独立的社会发展计划,是真正以社会自身为政策目标的发展理念。在战略层次上,“包容性”作为社会发 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不仅应该成为社会发展主流范式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操作化,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政策体系。关键词:社会包容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一、引言 在战略层次考量社会发展范式,不仅是社会政策的基本视角,更是社会理论的内在企求。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主要机制是什么,以及如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一直是政策制定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所在。冷战结束后,“包容性”理念和政策逐 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共同青睐。不过,关于“包容性”的含义众说纷纭,其政策赋值更是取决于不同 的发展语境。因此,不仅是实践领域,理论界对包容性相关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莫衷一是,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有不同的取舍。这些主要由国际机构提出的概念,比如“包容性增长”、“包容性发展”,不可避免地体现了建言者的机构宗旨和诉求,将“包容性”镶嵌于经济增长的话语体系中,进而受到经济发

展理论和政策体系的接纳和推崇。在社会学话语体系中,“社会包容”并不是一个经典的概念范畴,尽管其思想源远流长。所以,社会学家们并未对国际机构提出的“包容性社会发展”概念有敏锐和充分的解读。但从现实经验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理念正逐步成为社会政策规划的主流思想。因此有必要对“包容性”相关概念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渐进的实践形式进行回顾和梳理。二、理念及相关概念发展包容性社会发展(inclusive social development)具有深厚的理论思想渊源。早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对于“团结”的界定,以及后来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的“人类发展”,都从不同方面为包容性社会发展提供了理论溯源和实质机制。可以说,包容性早就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包容性社会发展的理念来源于社会整合、社会融合、社会凝聚等众多概念和思想。(一)理念来源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个含义丰富或者说语焉不详的概念。兰德克曾指出,无法给出一般意义的社会整合概念,但可将其分为四类:文化整合、交流整合、功能性整合和规范性整合(Landecker,1951:332-340)。社会整合的内涵连续来源于社会学的宏大叙事,诸多经典社会学理论包含了社会整合元素,如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等等。斯宾塞通过类似有机体生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