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八年级政治 走创新之路

八年级政治 走创新之路

八年级政治 走创新之路
八年级政治 走创新之路

八年级政治走创新之路

导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知道科技创新的必要性,懂得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

②了解和掌握创新的一般思维和方式。

能力目标:

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题,增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②正确把握好奇心,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①引导学生把握好自己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尤其是对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大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促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教学重点:创新与科技发展。

教学难点:搭起创新的桥梁。

课时安排:计划用3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总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本课第一框题——创新与科技发展

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导入语:

爱因斯坦在幼年时曾惊讶罗盘的指针永远指向北方,并由此产生了对科学研究的好奇心。后来,他说:“我没有特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一语道出了科学家成功的奥秘所在。

仰观茫茫太空。留心周围世界的每个地方,我们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

们去不断地探索和发现。我们如何才能开启奇妙的知识世界之门,步入科学的殿堂呢?

2、板书课题:第15课走创新之路

二、新课导学

一、创新与科技发展

1、科技发展靠创新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情境活动一:

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火的发现,将人类送上了文明的第一级台阶,

人类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文字的创造,使人类将自己的智慧结晶永久传递、永恒保存;蒸汽

机的发明,使人类逐渐从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计算机的诞生,给人类的智慧插上了新的翅膀;因特网的

应用,使“地球村”的村民在网上恣意遨游。

想一想: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谈一谈:

列举事实,说明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相关链接)

(阅读教材以及相关链接内容思考、讨论)

相关链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期,也称工业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运用,它使人类由手工劳动进入机器生产时代。

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也称电力革命。主要标志是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40-50年代.广泛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

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其主要标志是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

应用,人类由此进入电子原子时代。

议一议:

为什么说“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你是怎样理解“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的?)

(①科技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创新的结果;②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2)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

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请同学们看一组数据: 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成果,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则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以往两千年的总和。

据测算,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中叶是7年,近年来,在一

些领域这种周期进一步缩短,在微型计算机领域,甚至仅隔6个月就有一代产品问世。

人类文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

科技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同样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社会的今天。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更为迅速。从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深切地认识到创新的重要和可贵。

(3)创新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

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69页)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科技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在

许多重要领域取得大量创新成果,许多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加了被誉为

生命“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1%的测序任务,让全世界为之

瞩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顺利完成;高性能计算机关

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计算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

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议一议:

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旧中国的历史不堪回首。总结历史的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闭关自守。中国要发展,民族要振兴,创新对我们尤为重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

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则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那么什么是创新呢?

相关链接:(见教材P70页)

创新既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

创造。

奥地利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年提出的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这种新

组合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实现工业的新组织等五

种情况。这种创新概念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虽然创新的集中不同涵义各有其应用的领域和解

范围,但他们的共性都是创造性。

议一议:

你是怎样认识创新的,请举例说明。

2、由好奇到创新

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70-71页)

葛晓峰是全国申请专利最多的个体发明家,他发明的载波录音、录相机等多项产品活的了国家专利局的专利。

他小时候就对许多事物感到好奇:飞机为什么会飞?火车为什么会跑?轮船为什么不会沉底?这些在许多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却常常引起他的思考。一天,他到妈妈所在学校的实验室去玩,看见实验室桌上摆着一架分成七八个部件的天文望远镜,心中产生了一种神奇的欲望。一会儿,妈妈有事要出去,临走前叮嘱晓峰不要乱动实验室的物品。但他实在是讨好其了,终于不顾妈妈的禁令,动手把天文望远镜装好了。四个小时后,妈妈回来了,她看到那个组装好的天文望远镜,惊呆了;“好孩子!是你自己装的吗?这种仪器的拆装高中生都未必能完成啊!”

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葛晓峰走上了创造发明的道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

议一议:

好奇心与科技创新有什么关系?

(强烈的好奇心对科技创新有重要作用: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好奇心也会对人们产生消极

影响。)

说一说:

自己能举出一个这样的例子吗?

(1)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揭开科学家成长的历史画卷,不难发现,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他们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71页)

英国著名的发明家瓦特在童年的时候,有一天看见壶里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顶得“噗噗”发响。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小瓦特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目不转睛地盯着跳动不止的壶盖,一心思索着蒸汽的力量,在炉子旁边整整呆了一个多小时。姨母看见了,责骂他是个“懒孩子”。她哪里知道,正是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和寻根问底的品质,使瓦特成了蒸汽机的发明者和创造者。

说一说:

有了好奇心就意味着能成功吗?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担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

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

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2)好奇心怎样发展为创新

材料一:保护好你的好奇心

很多少年朋友有远大的志向,长大以后想做一名科学家,这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如果问你,做一个科学家,最根本的禀赋是什么?你怎样回答?

无数的科学家走向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有好奇心。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对物质在通常温度下的表现不感兴趣,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各种各样的物质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性质。美国IBM公司苏黎世研究所的科学家缪勒和柏诺兹,对常温下导电的物质不感兴趣,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在常温下不导电的陶瓷,在很低很低的温度下导不导电。日本科学家白川英树,明知普通塑料是不导电的,但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想做出一种能导电的塑料。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不相信当时流行的观点:只有3种夸克。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一定要做个试验,看有没有第四种夸克。正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通过无数次科学实验,做出了伟大的科学发现,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材料二:从好奇开始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引发的思考

由于在天文、物理、生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陈炜、王思远、马尧、孟奂、曹鹏飞5位“小科学家”获得了首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一殊荣。5个小家伙登上了领奖台。他们一个个“衣冠楚楚”,一副小大人样,但仍掩饰不住脸上流露出的童真。

“小科学家”不都是尖子生。“按照排名,我们处于第一梯队的中等,或者中下;以5分制计,我们的学习成绩是5减或4加。”孟奂告诉记者,他参加国内、国际大赛接触到的伙伴,学习成绩一般都不是最顶尖的。北京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韩静老师说,富有创新精神的同学,不都是学校的“好学生”,他们“不太听话”“不守规矩”,学习一般不是最好的,有的被学校视为“捣蛋鬼”“不务正业”,而这些孩子中,不少人在某些方面是很有创造潜能的。

兴趣能带人走一千里。获得“市长奖”的5名中学生都是十几岁的少年,但他们的科学研究却坚持了很长时间。其中孟奂观测天象,曹鹏飞研究植物生理竟长达5年之久,几乎占到他们年轻生命的1/3。是什么驱使他们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坚持做同一件事?答案很简单,小家伙们几乎异口同声——“好玩”。记者走访了多个大赛小选手后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只是从兴趣出发,甚至是从“玩”的目的出发,参加了青少年科技活动。量子生物化学专家温元凯小时候特别喜欢自己在家里“做实验”,用墨水瓶装上灯芯做酒精灯,把电灯泡改称烧瓶,把打针的针管改称试管,然后自己装小火箭,虽然闯了不少祸,却很好地培养他的创新能力。玩是孩子的天性,也许正是在这难登大雅之堂的“玩”中,形成青少年自我确证、自我实现的创造心理。

教师:

有了好奇心并不意味着成功。生活中,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有所发明创造。

说一说:

好奇心怎样才能发展为创新?

(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

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情境活动五:(见教材P72页)你想探索下面的奥秘吗?

UFO是什么,有没有外星人?如果有,他们在哪个星球上生活?

人的心脏为什么会片左边长呢?

动物有语言交流吗?

……

每个同学至少提出一个自己感兴趣但现在还不明白的问题,与同学们交流。试着对有的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关链接:(见教材P72页)

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鲜花连续四年停开后,于2003年2月重新向国人张开笑脸,蒋锡夔(kuí)的获奖项目: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的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的研究,为认识生命过程与深入探索其奥秘做出重大贡献。

当有人问及他成功的秘密时,古稀老人的脸上却透着顽皮的纯真,“好奇,使我对科学产生极大兴趣。”他上初中时就特别喜爱化学,感到化学式个变化无穷的乐园,有时他还在自己家里做化学实验。(学生阅读链接材料,加深体会“好奇心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教师讲述:

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得主蒋锡夔的事例告诉我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具有寻根问底的品质,才有可能活的成功!

在创新的道路上,只有那些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的人,才能从好奇的现象中探幽寻胜,才能最终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打开成功的大门。

同学们,为了成才、成功,让我们扬起创新的风帆,搭起创新的桥梁,勇敢地去探索未知世界的奥秘吧!

三、我的收获

本节课应掌握得知识点:

①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

②人类发展史上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

③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

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⑤创新的涵义:创新是指一种精神,也泛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同时也专指科学技术领域

中的发明创造。

⑥好奇心是创新的起点,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⑦只有把好奇心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多加观察、大胆设想、锲而不舍,才能从好奇中探幽寻胜,最终又多发现和创造,从而走向成功。

四、我的能力测试

请你选择:

1、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至今,计算机硬件的运行速度和信息容量不断增加。体积和耗能不断减小;软件从机器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发展到高级的系统集成软件;功能方面除了最初具有的数值计算功能越来越强外,还逐渐发展了信息处理、网络通信、控制管理和多媒体等功能。这一事实说明( C )

①创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②创新依靠科技发展;③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

④科技发展靠创新;⑤计算机是瞬息万变的,人类永远跟不上它的变化;

⑥科学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计算机的进步。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⑥

D、②③⑥

2、兴起于20世纪40 -50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C )

A、电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B、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C、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D、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

3、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人认为“有了好奇心就一定能成功”。对此,你的理解是( B )

A、是正确的,因为好奇心是走上科技发明创造之路的起点;

B、是错误的,因为只有把好奇转化为兴趣,进而发展为志趣,锲而不舍,才有可能打开成功的大门;

C、是正确的,因为好奇是创新的使者,好奇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D、是错误的,因为好奇心容易使人产生盲目从众心理。

4、对创新的含义,你的认识是( A )

①创新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

②是指创造任何一种新的事物;③指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发明创新;

④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

⑤指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人云亦云、墨守成规.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④⑤

5、许振超,山东青岛港工人。他三十年如一日,立足本职,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带领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扬名国际航运界。在新形势下提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因为( C )

①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③创新是我们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④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6、2006年2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之所以强调创新,追求创新,是因为( D )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当今国际竞争是人才和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④中华民族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五、课后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 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 样的? (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2)这些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宪法是如何组织国家机构的?(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实现的) (1)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人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人大代表,由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由它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国家机构依据宪法行使权力,守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实现。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题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选出该答案并将其前面的字母填在卷二相应的表格内。(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这表明在我国 ( ) A.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B.人民直接掌握政权 C.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 D.人人都要履行义务 2.在我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下列选项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①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责任②公民有肖像不容侵害的权利,但不得恶意毁损、玷污、丑化他人 肖像③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④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有 ( ) ①工厂排出的污水致使他人中毒②为泄私愤给他人面馆的面粉中投毒,致使多人死亡或中毒③建 筑物上的搁置物坠落砸死砸伤他人④装神弄鬼将他人吓成精神分裂⑤为找到丢失的物品,老师在教室挨个搜查每个学生⑥枯死的大树在大风之后倒塌将路人砸伤 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 4.2008年9月1日,我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这一举措 ( ) ①标志着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已完全实现②为贫困家庭子女依法享受教育权提供 了物质保障③有利于维护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④体现了国家把教育摆在了优 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下列做法不属于侵犯公民人格权的是 ( ) A.某班主任将没完成作业的学生留下,规定不完成作业就不准回家 B公安机关张贴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画像 C.小王取款排队时,没有站在一米线外

初二下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二下政治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 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 ②分裂国家的人 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 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7.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同样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力是,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力,承担自己对他人应付的法定义务和道德责任,才能更好的享有自己的权力;尊重他人的权利并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为什么)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只有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公民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为什么)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力,要限 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而不能超越其范围,否则,就会侵害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统测题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姓名考号分数 一、单选:(2×10=20分) 1、小立热情开朗,同学们有事都爱找他帮忙。面对众多的请求,你认为他正确的做法是( ) A.毫不犹豫,答应所有人的请求 B.怕自己做不好,一律婉言谢绝 C.给同学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不得罪人 D.认真考虑,答应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不能帮忙的事情,向同学解释清楚 2、医生往往不把实情告诉患有重病的人,安慰说:“你的病并不严重,只要自己有信心就一定能医治好。”医生对有重病的人隐瞒病情的行为是() A.善意的谎言 B.诚实的人不说“谎” C.缺乏医德的表现 D.不讲诚信的表现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A、善于容忍别人的一切错误 B、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C、善于欣赏、接纳他人 D、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4、当你遇到挫折,情绪低落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不断地进行自我责备,在责备中求解脱 ②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以顽强的毅力对抗挫折 ③向亲朋好友倾诉自己的痛苦和烦恼 ④冷静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找到应对的方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7、八年级学生刘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高年级学生王某向他强行索要“保护费”,他借机跑回学校,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老师。除此之外,刘某还可以() A.坚决不给,与之硬拼 B.先给,再找机会报复 C.拨打“110”,及时报警 D.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8、关于人的潜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每个人有多方面的潜能 ②人的潜能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未被使用的能力 ③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发挥了自身潜能的很小一部分,大量的潜能资源处于沉睡闭置状态 ④人的潜能需要被挖掘,我们要做发现自己潜能的有心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我国为了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国家实施了什么战略 A、西部大开发 B、可持续发展 C、人才发展 D、科教兴国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什么法规定的 A、普通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民法 D、经济法 二、多选:(4×5=20分)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人如果不相信别人,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B.不讲诚信的人,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 C.为人诚实,言而有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D.做人不讲信用,是无法立身处世的 2、“减轻农民负担”是国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措施,下列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是() A.减免农业税 B.减免农村子女的学杂费 C.建立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D.建立农民工免费培训机构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思维导图全教学内容

八年下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思维导图】

【主要观点】 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2、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 利和国家武装力量等内容,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人权的主体 和内容很广泛,国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环节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5、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其他国 家机关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6、宪法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的 组成、任期、工作方式及组织活动原则等,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国家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7、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切组织 和个人根本的活动准则。 8、宪法从所规定的内容、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来看,宪 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9、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10、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 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于以追究和纠正。 11、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12、宪法与我们每个人都息相关,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 践行宪法,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坚持宪法至上,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八年级上册政治笔记

人教版八年级上政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相亲相爱一家人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家庭的含义:P5 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 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 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 5、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我们的天职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 (3)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6 6、几个重要认识: (1)父母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或违法的事情我们应如何做?P17 (2)对父母的长辈我们应如何对待?为什么?P17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进入青春期,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渴望重视,甚至挑战父母权威; (2)父母还把我们当小孩,不放心、唠叨、责怪,于是矛盾产生了。 2、如何正确认识我们与父母之间的矛盾?P21 3、代沟、逆反心理 (1)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1)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2)怎样正确认识我们的逆反心理?P21 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 (1)要走进父母,亲近父母,努力跨越代沟,与父母携手同行; (2)学会与父母沟通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通过沟通,我们就能得到父母的理解,甚至改变家长的意见。 (3)把握与父母沟通的要领:彼此了解是前提,尊重理解是关键。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沟通的结果是求同存异。 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 (1)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2)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3)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4)在家庭交往中,与父母不必太计较。即使父母错了,也要原谅,不必争个高下输赢不可。 第二单元师友结伴同行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人际交往的意义: 与学生积极交往,友谊之树才能常青,自我开放,我们的性格会更加开朗,人生更加精彩。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真诚、善良、负责任、热情、友好、幽默等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 知识要点归纳汇总 第一课 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 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 4.P5) 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5.人民和公民区别(P6) 6.

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 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 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7.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 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普通法律则依据宪法进一步规定公民的具体权利。) 9.公民应该如何正确地行使权利( 10.P10--11)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是:() A、具有中国国籍,正在读初中的苗族学生 B、具有中国国籍但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 C、美籍华人 D、具有中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由___ 规定的:() A、法律 B、法律和宪法 C、宪法 D、法院 3、小明参军前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复员到电厂后由于工作努力,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他每月寄200元给乡下年迈的父母,并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工资税),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小明履行了:() ①受教育的义务②劳动的义务③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④依法纳税的义务⑤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⑥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 4、某市辖区的一段长江大堤发生崩岸危险,情况十分危急。基干民兵张某接到人武部让他参加抢险突击队的通知后,却以“要干自家活”为由,拒绝参加,在群众中造成极坏影响。张某在紧急关头拒不履行义务,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在这一案例中,张某错误地认为:() A、拒不履行义务,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B、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表现 C、享有权利是自己的事,履行义务是别人的事 D、每个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照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

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 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 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 6、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属于首要地位的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7、我们参加各种活动,充分享受其他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是公民的: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受教育权 D、人格尊严权 8、职工小王由于违反厂规,被厂办主任施以拘禁。对此,你认为正确的看法是:() ①主任侵犯了小王的不受非法拘禁的权利②小王应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厂规 ③小王可以向法院提出控告,要求追究主任的法律责任④小王没有遵守厂规受到拘禁是应该的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台湾已故著名女作家三毛在年少读书时因数学成绩差,有一次数学老师把她叫上讲台,然后在她脸上用红笔画了个大大的“0”。数学老师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三毛的:() A、人身自由权 B、生命健康权 C、人格尊严权 D、受教育权 10、2010年3月28日,山西省华晋焦煤王家岭煤矿碟子沟项目部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153人被困井下。最终115人获救,38人遇难。这说明公民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 () A、人身自由权 B、受教育权 C、生命健康权 D、人格尊严权 11、为贬低他人而取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隐私权 B、名誉权 C、肖像权 D、健康权。 12、为泄私愤而诋毁他人的行为:()①违反我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当遵循的一条总原则②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的行为③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④是不道德的,但并不违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初二学生小王说:“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想上学就上,不想上就不上。”这种说法:() A、是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 B、符合我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 C、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D、强调了公民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关系。 14、受教育者最主要的义务是:() A、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B、遵守法律、法规 C、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D、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15、一个私营企业老板雇用了正在上学的中小学生,让他们退学为其工作。这位老板的行为:() ①违反《教育法》的规定②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③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④侵犯了公民的受教育权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落榜了,后来才得知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将张某告上了法院,因为张某侵犯了他的:() ①受教育权②姓名权③名誉权④肖像权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国家性质:(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拥有中国国籍的外国人;③分裂国家的人;④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3、人民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地位的表现: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4、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 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使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的光荣义务。 6、法律保障公民的权利: 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

人权”。我国通过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刑法》、《民法通则》等)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8、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是怎样依法管理国家的? 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形式是通过人民选举出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然后再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9、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自由(4)人身自由权利(5)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利(7)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8)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9)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10、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享受权利的时候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11、“诬陷别人,属于言论自由吗?于人于己于社会有什么危害?” 诬陷别人不属于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如果滥用言论自由,就会侵害他人和社会公共利益,如造成泄密、造谣、人身攻击,甚至危害国家安全等,自己追求的权利也会落空。它说明行使公民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归纳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重点知识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1、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2、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 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 3、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4)公民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4、如何理解言论自由? ①在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公民行使自己的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力,不的损害国家、社会、集体、他人的利益。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②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两方面的限制: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p15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2、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p17 3、公民的基本义务p16: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 4、公民如何忠实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2)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1、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生命健康权(首要的、最根本)、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 2、生命健康权的地位: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居于首要地位。 3、为什么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1)法律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如侵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法律所不不容,轻则受道德谴责重则受法律的制裁。 (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居于首要地位。 (3)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侵害。 4、我国通过哪些法律来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5、公民应该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八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考试人教版

2009—2010学年(下)期末考试 八年级思品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面的 1.小强过去常以上学时间紧为由骑车闯红灯,学习法律常识后,开始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再闯红灯了。对小强转变起作用的法制观念是 A.我国公民的权利是法律赋予的B.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C.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D.我国公民有行使自己权利的自由 2.初三学生李某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为此,他受到了有关网管部门的警告。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李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B.言论自由在网上不受限制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保证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 3.“法律在哪里实现自由,也必将在哪里限制自由。”这句话表明 A.离开法律限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确认和保护的自由可以随便行使 C.只有法律没有规定的权利,没有不合法的权利 D.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4.晚上就寝后,小陈同学还在大声背诵英语。室友多次劝阻,他却说:“学习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小陈同学的言行 A.是正确行使权利的表现B.是依法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表现 C.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D.强调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 5.观察右边漫画。北大自主招生拒收生活中不孝敬父 母的学生,此举一时成为社会广泛讨论的热点,你 的观点是 A.未成年学生没有义务孝敬父母 B.父母是权利的主体,子女是义务的主体 C.中学生当自立自强,对父母少依赖多体贴 D.北大此举有违育人标准,不利于选拔优秀学生 6.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 C.生命健康权D.社会经济权 7.16岁女孩张蒙与母亲在便利店购物时,被怀疑偷拿了一包干果而被“搜身”。事后,张蒙将便利店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便利店店主赔偿张蒙2万元。这表明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②非法搜身为法律所不容③任何非法侵犯公民人格 权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④任何搜身行为都是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8.中学生小兰喜好写作,本学期向某刊物多次投稿,,先后获得200元的稿酬。她享受的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笔记

撰稿人:许崇鑫

八年级下册政治复习笔记注意:权利 第一单元权利义务伴我行 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 第一框人们当家做主的国家 1.我国性质:我国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构成: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主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4.公民权利: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5.公民基本权利: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6.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 7.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9.在我国,公民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10.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11.法律是怎样保护公民权利呢?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12.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13.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4.司法机关:各级人民法院(审判机关)、检察院。 15.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16.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 当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恢复被侵害的权利,赔偿造成的损失,惩罚侵权人,讨回公道。 17.法律与权利的关系?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 18.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得到尊重和保障。 第二框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2.公民享有什么权利? (一)平等权;(二)政治权利和自由;(三)宗教信仰自由;(四)人身自由权利;(五)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六)社会经济权利;(七)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八)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九)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每小题2分,共32分) ⒈ 母亲节快到了,小华给妈妈一份惊喜在全市举行的创新科技比赛中,获得了一 等奖。下列是对小华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认真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②体现出他注重素质的全面发展 ③孝敬父母,注重与父母的沟通④是一个能够承担责任的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指 ( ) ①.宪法其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顾客就是上帝”的说法。这里的上帝指的是 (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管理者 D. 销售者 4. 公平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是否公平、如何 到公平的问题。下列对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公平就是绝对平均 B.公平意味着处理事情要合情合理 C.公平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经济收入 D.公平就是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5、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 ) A .受到同学欺负的小平找自己的表哥教训那个同学 B. 小宏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C. 江某拾获他人的手机后自己使用 D. 小王在网上散布虚假信息 6、下列属于非法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应负法律责任的行为是 ( ) A. 某女青年在反抗歹徒实施的抢劫行为时,将歹徒击成重伤 B. 人民警察在围捕武装贩毒分子时将贩毒分子击成重伤 C 高速公路某施工处负责人将当地农民打成重伤 D. 某精神病患者将邻居打成重伤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政治笔记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宪法的哪些规定保障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答: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 答: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在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 答:(1)主体: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我国的国家机关是怎样组织和建立起来的? 答:(1)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认真做好买份八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在政治期末考试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客... 认真做好买份八年级政治期末试卷,在政治期末考试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 第Ⅰ卷(客观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都有四个选项,请选出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已全面免除了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这一措施的实施 ①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②有利于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 ③能从根本上消除学生辍学现象④是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八年级学生牛牛经常旷课,夜不归宿,到网吧玩游戏。后因缺钱上网,持刀抢劫,造成受害人重伤,受到刑罚处罚。同学们对此在班级QQ群上展开了讨论,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①乖乖兔:乖点好耶,专心学习,遵纪守法,抵御诱惑,防微杜渐,否则害人害己 ②笨笨鸟:牛牛受到刑罚处罚,是因为他经常旷课、夜不归宿 ③冰红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的,我们应避免沾染不良行为 ④一剪梅: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危害,我们应引以为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4年5月,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某、王某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共判处5人死刑、5人死刑缓期2年执行、4人无期徒刑、22人有期徒刑。从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看,他们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 B.扰乱了社会秩序 C.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应受刑罚处罚 4.《食品安全法》规定: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这意味着在食品行业,任何产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从此再无"免检产品"。这一规定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 A.自主选择权 B.依法求偿权 C.知情权 D.安全权 5.一路边摊毛绒娃娃打折销售,引发众人跟风抢购。仔细观察可发现这些毛绒娃娃均为三无产品,质量低劣。对众人这一抢购行为认识正确的是①侵害了儿童合法权益②体现勤俭节约美德,应予提倡③纵容了违法经营行为④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盲目从众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合 第一课 1、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在我国人民包括哪些人?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人。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1)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利; 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⑥社会经济权利;

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 (1)公民在行使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有人说:“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你怎样认识此观点?这种说法是错的。议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议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具体说来,议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议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议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四课 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四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1、人格尊严权的地位、含义、表现。 地位: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 含义:任何人,无论其年长还是年幼、聪慧还是愚钝、富有还是贫穷,也无论其是高官还是平民、是自由人还是在押犯,都享有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就是人格尊严权。 表现:这一权利表现为自尊与他尊两个方面 (1)自尊:人格尊严权是人格权中的核心权利,集中体现为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2)他尊:其他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自由权等均从不同方面维护、保证人的尊严。 2、什么是名誉权,名誉权的表现。我国维护名誉权的有关法律规定。 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名誉权主要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誉维护权。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害,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侮辱或诽谤他人。 3、肖像权的内容,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表现: 内容:法律确认公民的肖像权。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包括肖像制作权、使用权和获酬权。公民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给自己画像、照像或录像等;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如何使用自己的肖像,有权就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表现:(1)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不准擅自将他人的肖像用作广告或杂志封面、或印在挂历上,否则构成侵权。 (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 (3)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害肖像权的行为。 4、如何维护自身的肖像权? 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5、什么是姓名权,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有权自主决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权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或笔名、艺名,有权依照规定变更姓名。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权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 表现形式:(1)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 (2)盗用他人姓名 (3)冒用他人姓名 盗用、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