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趣味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课的趣味教学

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即是一句至理名言。在音乐教育中,把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使他们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感情。

小学音乐教学是一门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的重要学科,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重技轻艺、重知识轻感性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这样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为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

那么,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充分融合在音乐教学中呢?通过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从单调的技巧训练中“引趣”

在音乐课教学中,技巧训练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枯燥的发声、节奏练习、视唱以及乐理知识等单纯的学习难以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抓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与一些有趣的形式结合起来,使其变得生动活泼,让学习在兴趣昂然中参与活动,学生潜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进一步掌握知识。

例如在教学反复跳跃记号时,用一个动物形象小鹿导入:反复小门跟小鹿开玩笑,唱完第一遍“1”门就关了,在唱第二遍时“1”门不让进怎么办?小鹿不怕,腿一蹬,“嘿哟”一下,就跳到“2”门下,继续唱。这

样学生马上就能理解反复跳跃记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再练唱时就变得非常简单。

又如教学力度强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f和p的力度,用劳动号子和摇篮曲分别让学生聆听体会,并且用图片“大力士”和“小朋友”各贴在f和p旁边,同学们通过歌曲不同力度感受,在形象的支撑下,就能容易理解。

二、从艺术形式表现中“融趣”

小学音乐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只要遵循艺术教学的融合原则,将各种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形式,达到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素养的目的。

1.美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合

小学生喜欢涂画出他们想象中的美好世界以及所见所感的事物。在音乐教学中,可利用这一特点,将歌曲与绘画适当地结合起来,将音乐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还原为生活形象,引导学生用线条和色彩重新描绘出歌曲的内容,使歌曲的内容变得直观而有立体感,从而达到生动活泼的教学效果。如在《秋天好》这首歌曲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风光景色进行观察,然后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在黑板上绘制出所看到的秋天景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懂得祖国的大好河山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描绘、去改造。这样,学生在一个情景交融的氛围中领会了歌曲的内涵,激发了用歌曲来表达情感的愿望,演唱歌曲时就会达到声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