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金融体系与金融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金融体系的发展

(一)金融体系概述

如果从功能视角来考察金融体系,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金融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功能是在不确定性的条件(或前提)下,(以资金为媒介)实现一国或地区的经济资源在亏损主体与盈余主体之间跨期或跨区域配置的优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运行中“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Merton和Bodie,1995;Tharkor,1996;Allen和Gale,2000)。显然,金融体系这一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一些独特的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比如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组织以及金融法规等等)来实现,而这种金融部门、金融组织与金融制度的复合体也就构成了一国金融体系。

现代经济中,金融体系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作为引导资金流动的基本架构,金融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资金流动的工具(金融资产)、市场参与者(中介机构)和交易方式(市场)的一个关于融资模式的复合体;广义上,考虑到由于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决定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经济学家们往往把政府金融管制、法律环境等都视做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

如果对现代金融体系做一个简单描述,我们一般可以把它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组成部分: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与金融监管体系——(1)金融机构体系。除中央银行这一特殊机构以外,其他机

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以及信用社等在内的存款型机构,包括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在内的契约型机构以及包括金融公司、投资银行、互助基金等在内的投资型机构;(2)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体系主要由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两个构成;(3)金融监管体系。主要由中央银行、财政部以及其他证券、保险监管部门等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法规等构成。

由于金融最基本的功能涉及通过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所以观察金融体系较为直观的一个方法就是比较不同国家的储蓄和金融资产结构。德国和美国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类型。在美国,银行资产对GDP的比重为53%,只有德国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国的股票市值对GDP的比重为82%,大约比德国高三倍。因此,美国英国的金融体制常常被称为“市场主导型”,而德国、法国、日本则被称为是“银行主导型”。

(二)金融(体系)的历史演变

作为一个历史范畴,金融,或者说金融体系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其发展也表现出较为鲜明的阶段性。但问题是,虽然当前各国学者都基本接受了戈德思密斯(1969)关于金融发展等同于“金融结构的演变”的思想,在金融(体系)发展的“阶段性构成”问题上,不同的学者却依然存在不同的理解。这里,我们准备以Rybcznski 关于金融体系历史演变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技术、信息以及产权制度等环境变迁,对金融体系演变过程中的阶段性变迁作一说明。

1.第一阶段:银行主导阶段

Rybcznski认为金融体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银行主导型阶段,大致

与戈氏研究中的第一、第二类金融结构所具有的特点类似:在这一阶段,“债权凭证远远超出股权凭证而居主导地位,在全部金融资产余额中金融机构所占比例较低,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占据了突出地位”(戈德史密斯,P28)。由于在这一时期,(商业)银行不仅管理全社会的支付体系、提供流动性、集中和配置储蓄,还通过资金往来监控、管理着资金的使用者和产品创造进行风险的定价和重新配置,所以银行是金融功能的主要事实主体,在经济运行的储蓄-投资转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2.第二阶段:(资本)市场主导阶段

从19世纪后期开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国家(特别是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逐渐从最初的银行主导阶段向资本市场主导阶段过渡。这一阶段可以分为两个子阶段:弱市场导向阶段与强市场导向阶段。按照戈德史密斯(1960)的分析,这一阶段金融体系(结构)的特点是“首先金融相关率较高,约在1左右,但有一个从3/4到1 1/4的较大的变动范围,有时也能上升到2的水平;其次,尽管债权仍占金融资产总额的2/3以上,但股权证券对债权证券的比率已有所上升;金融机构日趋多样化,这导致了银行体系地位的下降以及储蓄机构和私人及公共保险组织地位的上升。”大约在20世纪中后期,美国、英国等国的金融体系基本进入了储蓄-投资转化的强资本市场主导阶段,而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目前仍停留于储蓄-投资转化的弱市场导向阶段。

在弱市场导向的子阶段,银行仍然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支付体系的管理、流动性的提供以及储蓄的集中和分配主要是通过银行实现的。但相对于上一阶段而言,保险公司、储蓄机构等非银行金

融中介机构在这一阶段开始得到发展,并开始与商业银行竞争资金来源,其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越趋重要;同时,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导致它们的绝对和(与银行)相对规模开始提高,但此时货币市场主要是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市场,而资本市场则主要以国债市场为主,公司证券市场与票据市场并不发达。

当金融体系发展到强市场主导阶段时,伴随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规模、复杂程度的大大提高,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尤其是投资基金)发展规模已经较为庞大,导致银行在金融机构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大大下降,相应新储蓄的存在形式从传统的银行存款转变为股票、债券、基金凭证以及保险凭证,而企业的资金来源开始转向资本市场——以前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企业,现在主要靠发行债券、股票等证券来筹资。

3.第三阶段:证券化阶段

伴随着技术、信息等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等政治环境的进一步变化,信息透明度、即时性的提高,交易成本的降低等因素对金融体系演变的影响更加突出,资本市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金融体系的发展也就进入了第三阶段——证券化阶段。按照Rybcznski(1997)的理解,证券化阶段作为金融体系发展的第三阶段,主要指储蓄的集中、分配与企业的监控职能主要以流通证券为载体,由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来实现的阶段。

在证券化阶段,各经济主体储蓄的存在形式主要体现为各种可流通的证券,而作为融资主体的企业也依赖于各种证券的发行来为其投资集聚资金。相反,就银行而言,无论是在其资产(持有各类国债、股票等证券)还是负债业务(发行债券筹资)中,其与资本市场的联

系也更为紧密——资产方,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借助于SPV的证券发行,以其原有的不流动资产(贷款)为抵押,创造新的证券对其资产结构进行调整,增强现有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方,存款所占的份额下降,而CDs、债券等形式的来源所占比重上升,两者的结合,导致了虽然实质上银行在资金配置(通过信贷发放)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形式上看,银行在积聚新形成储蓄,进而资金配置中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为了保守自身的市场份额,银行组织形式的综合化、全能化在证券化阶段日益明显。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则是金融体系发展到证券化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期货、期权、互换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出现,不仅使得与传统证券相伴随的金融风险可以利用市场得到合理的定价和交易,而且更重要的是使这些风险得以重新组合(分解与重新捆绑),进而可以创造出满足具有不同收益-风险偏好主体需要的金融产品(结构化证券),实现资金配置与风险配置的分离,进而极大地促进了证券化阶段的发展。

(三)金融(体系)的经济功能

根据默顿和博迪等的理解,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应该是“不确定性条件下资源的跨时期、跨区域以及跨部门配置”,而这一基本功能在实践中又可以具体细分为以下6个方面的功能:

1.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提供支付清算服务;

2.为不可分割的大型投资项目提供资本积聚和所有权分配的渠道;

3.为经济资源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及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提供便利;

4.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与手段;

5.为经济体系中分散的各部门决策及决策协调提供价格信息;

6.为解决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的激励或委托-代理问题提供解决的办法。

二、金融理论的发展与金融学科的完善

考虑到金融学科作为一门发展着的新兴学科,不仅其学科边界而且其内涵都处于一个不断更新、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那么,在对20世纪货币金融理论发展脉络有一个基本把握的基础之上,我们在这里有必要从金融理论实践变革与金融学科完善之间的内在联系着眼对金融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作一个深入考察。

(一)、金融学科发展简史

直到20世纪初,在西方国家大学中金融学一直被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有些院校可能将它包括在商科之内),并不构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当然,当时也有少量学校开设了银行学专业,专门为刚刚兴起的现代银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

从教学或研究的对象来看,这一时期的金融学专业早期主要关注的是纯货币理论问题,比如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作用、货币本位制度等等,关于货币需求、货币供给的古典分析基本形成,形成了货币理论研究的主流方向,而后期开始转向应用层面,旨在解释进而实现经济稳定的汇率调整机制问题、国际收支问题、通货膨胀问题等开始成为货币理论的组成部分。之所以把这一时期金融学专业还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因素:(1)按照当时主流的对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实行“两分法”的观点,货币运行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微乎其微,因此此时实物分析一直占据着经济学的主导地位,而很少涉及货币问题,即货币理论在当时并不被视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仅有少数学者涉足这一领域,其学术影响极为有限;(2)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分析范式,即以供求为基础的局部

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在货币理论的有关分析中仍大行其道。

上述这种状况自斯密开创的古典经济学出现之后的100多年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期间与货币金融有关的经济分析或思想大多散见在许多学者的论述中,而其中数量极为有限的专门研究货币、货币经济的著作,如瑞典学派鼻祖魏克赛尔、霍曲莱(1919)等等,其学术影响在当时也仅限于学术界中的特定流派,并没有得到经济学界的普遍重视。

1929—1933年的大危机却从根本上改变了货币金融理论在整个经济理论体系中的这样一种地位。众所周知,这场经济危机发源于美国,但却迅即席卷了整个西方世界,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以美国为例,其GDP在1929—1934年间下降了24%,大批企业和银行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凋敝,物价剧烈波动,货币金融制度受到极大的冲击。这次危机使生产力水平倒退了20年,1934年西方世界的工业生产只相当于1908年的水平。在危机发生过程中及危机结束后,产业界、理论界和政界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危机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英国学者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就堪称当时经济理论界对危机思考的集中反映。在这部后来被奉为经济学经典的著作中,凯恩斯依据对大危机发生原因的深刻分析,系统批判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开创了经济学全新的理论框架、思维范式和政策方向。凯恩斯否定了市场经济能够自动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状态的自然均衡理论,提出了“有效需求”这一新范畴,分析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并开出了具体的政策药方。在他的政策药方中,最重要的便是赤字财政政策和低利率及增加货币数量的“廉价货币政策”。

经济理论发展进程中的这一“凯恩斯革命”对货币金融理论研究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研究开始进入经济理论的主流。因此,大约在1940年代前后,西方各国大学中货币金融专业的地位开始得到确立。一般认为,1939年美国金融学会正式从美国经济学会中分离,单独成立以及1946年《金融学期刊》的出版标志着金融学逐渐成为一门比较独立的学科而存在了。

与“凯恩斯革命”相适应,当时的金融学关注的问题带有极强的政策导向——从当时在《金融学期刊》所刊登的文章来看,绝大多数讨论的主题相当集中,包括联邦储备政策、货币增减对于物价与企业活动的影响、租税问题以及公司理财、保险和会计等等,而可能出于对股市大崩溃和30年代大萧条的痛苦记忆,此时的金融学术界几乎很少谈及与股票市场或投资相关的课题,即使有少量的文章,一般也主要集中在讨论流动性、股利政策以及退休基金等问题上。

金融学科的这样一种发展状况一直持续到1960年代前后。从1970年代开始,伴随着金融实践的巨大变革,金融学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在继续关注货币政策的同时,着眼于(资本)市场运行,旨在探讨企业、居民微观经济行为,尤其是各种金融产品的成本、收益、风险、供求和定价等的金融理论分析逐渐融入了金融理论发展的主流。

应该说,在金融学科发展到金融经济学形成时,已经具有了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存在较大差异的中心点和方法论:其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和定价;其方法论是所谓的“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即使用相近的替代物给金融契约和工具定价。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金融学科作为经济学中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独立学科的地

位才真正得到了确立。

(二)金融学科:理论视角的主要进展

作为一门学科,金融学科在理论构成上主要有两大分支: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为了从理论上对金融学科的理论发展现状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这里我们就简要就当前货币经济学与金融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做一个介绍。

1货币经济学

就内涵而言,货币经济学涉及了货币理论的方方面面,如货币的本质,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进而货币均衡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有效性问题),通货膨胀理论与实践等等。虽然说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货币经济学形成、发展的历史可谓极为悠久——从古典经济学的鼻祖斯密开始,与货币相关的问题一直就是经济分析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其中关于货币本质的探讨则更可追溯到古希腊的先哲,但在现代金融学科体系中,货币经济学应该说是有特定内涵的一个构成部分。

从货币经济学近期的发展来看,其较为前沿的一些理论探讨主要是围绕着以下一些主题展开的:

——货币经济本质的再探讨,即什么是货币?货币的经济本质是什么?货币需求的微观基础是什么?等等之类的问题的理论思考。

——货币需求的实证分析。关于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的分析向来是货币经济学关注的一个核心,但近期关于这一问题较为前沿的理论研究主要是应用各种新颖的实证分析工具,如向量自回归(VAR)等对影响各国货币需求的因子(含各类冲击)及其程度进行细致的分析。

——货币政策的实践与理论。近十年来,各国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货币政策中介变量面临着调整(货币存量过渡到利率,甚至出现了关于信用总量的思考),而且类如盯住通货膨胀目标等货币政策规则也对传统形成了新的挑战。这一领域目前的理论研究文献极为丰富,几乎探讨了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各个层面,如中央银行的组织架构及其独立性、盯住通货膨胀目标法的微观理论基础、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等等吸引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

——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随着近年来各国金融结构的变化,资本市场中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日渐明显,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关注资本市场的走势,如果应该,又应该如何关注等等问题开始成为理论与实务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存款准备金制度问题。

——存款保险制度问题。

——汇率制度问题。

——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问题。

2 金融经济学(狭义)

从内容上看,金融经济学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投资组合优化问题,二是资产定价问题。尽管两者之间的确相互关联,但从研究的着重点看两个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通常的组合优化文献中,资产价格是事先给定的变量,需要处理的是财富如何在不同资产中进行配置以最大化投资主体的经济福利;而资产定价文献中的资产价格是未知的,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往是给定已有的条件(如投资者偏好以及经济环境等等),某种资产价格如何合理的确定出来。

1960—1979年这20年是资产定价理论的黄金时期,我们通常教科书的一些成果,如CAPM、APT等等均是在这一时期内形成的。而1979年至今,在这一领域金融经济学家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就这一时期的成果而言,如Campbell(2000)指出的那样,主要是将交易成本、借贷约束、套利限制、不完全信息、异质投资者等因素引入原有的资产定价理论,一定程度上只是CAPM、APT等模型的扩展与修补,且这些理论大多数形式上看过于复杂、不易控制,从方法论上看也并没有形成根本性的创新。

虽然说方法论上的突破并未出现,但就金融经济学(狭义)目前关注的重点而言,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股权溢价问题;

——交易成本等因素对资产定价影响的理论与实证;

——不同证券之间收益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证券市场创新对投资者风险分担的影响;

——交易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影响等等。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些分支学科也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主要有:

——数理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数理金融通常采用比较艰深的数学工具,通过数学建模来分析金融问题,对于构建精确严格的金融学理论体系无疑是有好处的。但有时过于深奥的数学形式推理会淹没金融和经济的理念,纯粹的数学推理结果如果没有实证研究加以检验,也很难得到主流金融学界的承认。

——计量金融,也称为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s of financial markets)。计量金融是现代金融研究极为基本和重要的研究

手段。由问题导向,数据、模型和概念三者交互作用有机结合,是目前金融学主流研究的基本方法。现代金融学特别强调从企业和市场实际出发的实证研究,从而特别强调数据的重要性,依赖于实际数据的支持和检验。面向实际的问题,从数据出发,通过建立模型来揭示数据所隐含的规律,从中提取新的金融概念:或者在问题中发现新的金融概念,建立模型来描述概念,进而利用实际数据来检验其正确性。

就内容而言,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目前关注的重点是资产定价的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即试图在APT等改进资产定价模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现实数据,找出资产定价的决定性因素及其影响因子。

——连续时间金融(continuous-time finance)。连续时间金融理论一般假设金融交易在时间维上连续发生,在这样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来刻画金融规律。这样做虽然明显与实际不符,但对数学处理带来很大的便利,便于揭示本质规律。

连续时间金融早期主要关注的是关于期权定价模型问题的研究,著名的“布来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便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得到的研究成果。此后,随着无套利均衡思想在金融理论界的广泛接受,这一理论开始成为资产定价研究的主流基础,应用于各种金融资产定价、风险分解、重新组合等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行为金融(behavioral finance)。行为金融强调人类行为对金融活动的影响和作用,希望能够解释实际情况中与理论不符的原因。但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未完全得到主流金融学界的承认。

3 公司财务理论

作为微观金融理论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公司财务考虑的是公司

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是从公司价值的角度审视公司经营和金融市场运作的内在规律的科学。一般而言,公司财务决策包括公司的投资、融资(资本结构与红利政策)、风险管理、兼并收购等经济活动的决策,进而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进展也就围绕着这些经济决策的理论解释与实证分析展开的:

——资本预算理论。在净现值法、内涵收益率法以及回收期法等各种较为传统的资本预算技术的基础之上,现实中企业投资决策选择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状况,如同样一个NPV为正的项目,为什么有些企业会选择采用而有些企业拒绝呢?究竟现实中的企业资本预算决策是如何展开的呢?近年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很多金融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但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资本结构理论,又称证券设计理论。这也就是关于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虽然说从1958年MM定理问世之后,金融经济学家们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控制权转移、产品市场竞争等许多崭新的视角探讨了这一问题,但在目前资本结构问题仍然如1984年Myers教授的一篇经典论文的标题所表达的那样是一个“谜”,无数金融经济学者仍然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关于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仍然是公司财务理论的主流性文献。

——股利理论与实践。关于这一问题,目前较多的研究是把股利与信息不对称联系起来,探讨股利政策的现实经济效应。

——风险管理。随着企业运行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风险管理在公司财务实践中的重要性日渐上升,因此,相当多的学者开始把研究的注意力转移到企业是否应该进行风险管理,如

果是,又应该如何进行管理以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如何影响公司风险管理能力与效果等等这些问题。

4 微观银行理论

微观银行学的发展是建立在一般均衡、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委托—代理、不完全合同等理论基础上研究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银行自身存在目的性问题。

就目前而言,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仍然面临着许多困惑,很多学者还在考虑以下这些基础问题,诸如:

——银行的经济本质问题,包括什么是银行?银行是内生不稳定的吗?为什么近期银行危机频繁发生呢?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一般不限于银行,而着眼于“金融中介”这样一个较模糊的范畴。

——银行的组织形式问题,涉及银行业竞争与垄断及其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银行监管问题,主要探讨政府是否应该介入银行的运行,或者说银行监管的经济基础。

——银行产权与治理,主要探讨银行治理与非银行企业的治理是否存在根本性差异?各国银行治理之间的区别及其成因等等。

——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是替代?还是竞争?

——银行及银行信用的宏观经济含义,涉及银行信用与宏观经济运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问题。

5近期其他一些重要金融理论进展

——金融发展理论(金融深化理论)。鉴于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旨

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即金融的发展或深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客观上该理论涵盖了与金融、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众多理论,涉猎面极广。

自1960年格雷和肖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对货币与各种非货币金融资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理论研究以及1969年戈德史密斯在其影响深远的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中以比较经济学为基础,针对不同经济制度或不同经济体制的国家的金融活动所进行的纵横比较研究(比较金融学)活动以来,金融发展理论成为了经济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与麦金农—肖的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不同,90年代兴起的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重点逐渐偏离了“金融抑制”,而关注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以及两者构成的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自身的形成与发展问题。借助于80年底兴起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经济学家们对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和发展问题以及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问题提出了许多极有价值的理论。(谈儒勇,2000)

——法与金融理论。近年来,作为学科融合与交叉的产物,法经济学这一研究领域日益吸引了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关注。就金融领域而言,这样一类问题的提出肇始于哈佛大学的几位教授试图以法律对小股东、债权人权益的保护程度差异为解释变量,对法和公司融资,进而影响金融体系设计或演变之间联系的跨国实证研究。

当前,把法律起源上的差异和金融体系演变的未来、企业融资模式的差异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成为金融理论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分支。

——功能金融理论。Merton和Bodie(1995)在《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视角》中提出的“金融功能理论”及其所包含的关于金融功能实施的观点(如功能性金融监管架构的建立等),是近期较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发展。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试图从金融或金融体系本身功能的界定出发,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金融体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和现状,从中找出一些带有基本规律性的东西,作为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深化的指导。

——腐败金融理论。腐败、人们对腐败的切实感受以及腐败对社会政治经济的侵蚀,一直是最受公众关注的社会科学研究题目之一。腐败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使用经济学术语来探讨腐败的本质、产生原因、制度特征以及社会监督成本等问题,应用的主要工具是博弈论。迄今为止,经济学家不仅对“非生产性寻租”进行了系统性研究(Bhagwati,1982),而且还根据“转型期经济私有化过程”的经验提出了“腐败改善效率论”或所谓‘生产性寻租’理论(Tullock,1996),对腐败现象的经济学分析越来越全面。从实践来看,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所暴露出的腐败问题同样引起了研究危机的金融学家的关注。而在地球的另外一半,同样属于新兴市场经济的拉美各国在力求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腐败所导致的危机。社会腐败与金融危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运行是否存在着滋生腐败的制度温床?以上都是腐败金融学所要探讨的内容。

三、21世纪金融学科发展趋势前瞻

如果说经过20世纪百年的不断实践和理论探索,金融科学已经逐渐从萌芽时期的小树苗长成为一颗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那么,随着21世纪的来临,金融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将使得这颗大树生机无限。那么,在新的世纪,金融学科的发展又将会向何处去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金融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趋势做些深入分析。

(一)金融实践发展趋势前瞻

就各国金融实践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而言,金融一体化(也称金融全球化或金融国际化)、金融自由化、金融市场化与金融电子化四方面的内容已成为当前金融理论与实务界的共识。

1、金融一体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经济活动越来越紧密融为一体,即任何国家要想获得经济发展或保持经济增长,都必需借助于其它国家的物质、技术、资金、人员的交流,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国际分工和依存关系而保持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经济。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构成,金融一体化或金融国际化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进程。这也就意味着,随着全球贸易、资本流动的进一步发展,包括企业、居民甚至政府在内越来越多的经济主体将认识到金融服务业的国际化有助于促进自身经济福利的提高。而就金融一体化在实践中的发展趋势而言,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伴随金融市场全球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强,资本在各国金融市场之间流动无论就规模还是流向而言都将更加庞大和复杂化;二是金融领域的国际性并购将愈演愈烈,不仅有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而且非金融企业跨国并购金融机构的现象也将成为常态;三是各国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的因素将更加多样、复杂,资本流动、汇率变

化在货币政策制定、实施中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四是国际金融监管协调将更趋于深化,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将成为主流。

2、金融自由化

虽然如上文所提及的那样,自1970年代以来以放松管制为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浪潮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政策变革的主导思路,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机构与机构之间的业务交叉与业务竞争现象也愈演愈烈,但仅就目前各国金融体系的现实而言,来自监管当局的许多政策仍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如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资本充足政策就并不适用于很多其他金融机构(或者说不同机构竞争的起点不尽相同),而当前在新兴国家较为流行的资本管制政策、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等等则对金融服务业的国际融合与竞争形成了现实障碍。

虽然对于这些金融管制政策,理论与实务界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差异,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很多理论与实证的支持,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纵深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资金能迅速无阻的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要求越来越突出,进而以利率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和金融业务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自由化将进一步深化。

3、金融市场化

金融市场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括,既涵盖了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张、产品的不断创新以及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包含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从个性化(如传统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到标准化(如通过资产证券化,把贷款转化为可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债券),再发展到个性化(如在资产证券化基础上的结构化交易,创造出的结构化金融工具)的深刻变化。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一体化与市场化的发展历程中,资产

证券化作为金融市场一体化不断延伸和深化的必备要素,不仅是金融市场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构成了实现金融市场化最主要的实现途径。

4、金融电子化

随着计算机通讯技术以及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金融电子化的趋势目前看来已是不可逆转,或者说人类即将进入一个电子金融时代。

就金融实践的发展而言,金融电子化这一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付系统的变革。随着货币形态从银行卷、支票向数字化、智能化“电子货币”转变的同时,越来越多商品劳务交易的支付结算将主要借助于种类繁多的电子化终端来实现,通过现钞、支票支付清算的交易份额将出现下降的态势。二是金融中介业务实现方式的变革与转型。这一点中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又有所不同:就银行而言,不仅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实现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贷款的发放就不再主要依赖银行与客户长期形成的“特殊关系”,而更多地依靠电子数据库分析所得的“信贷评级体系”,存款的吸收主要借助于ATM、电子银行等等,而且很多传统业务将不再是银行的独占业务,其他金融机构依靠电子设备同样能够实现同样目的;就非银行金融中介而言,通过网络来实现其业务将成为降低成本、争取客户的重要手段,如保险公司在线出售保单、证券公司在线提供证券经纪业务等等。三是金融市场的扩张与转型。电子金融时代的来临或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客观上导致了交易成本的下降、信息对称程度以及传播速度的提高,为证券的发行、交易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进而在使金融市场规模得到较快扩张的同时,市场的结构、产品特性也将有一个较大的转变,如创业板市场的崛起,各类资产抵押证券、结构化证券的流行等等。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2016年中国大数据行业发展历程及规模应用现状 一、大数据的来源 数据来自于一切客观存在,包括宏观到微观的物理世界,各种生物体、人类社会活动、感知、认识和思维的结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通常所说的数据是指经过数字化转换后的信息,是可以被量化、分析和再利用的信息,包含数值、文字、符号、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 对数据的分析都并非新鲜事,如交通规划、宏观经济分析、电力系统规划、气象预测、高能物理、航天航空、基因工程等大规模数据分析和计算早已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早在1970年哈佛大学关于资源三角形的论述中,将材料、能源、信息看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因此传统的商业智能和数据库厂商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数据规模和类型的剧变: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的规模和种类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不仅仅包含关系型数据,还出现了大量的日志、文本、图片、音频和传感器等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2020年所产生的数据量是2009年的44倍。 数据存储成本下降:单位信息存储成本的下降,使得对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技术难度降低。30年前,1TB存储的成本为16亿美金,如今通过云存储服务所需不到100美金。 大规模数据处理成为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能发展,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式组建成熟,MapReduce模型以及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是大规模数据处理的成本和技术门槛大大降低。 数据采集更为密集和广泛: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的采集更加方便。 数据分析应用的发展:Google、百度、淘宝等数据分析的经典案例给业界带来很强的冲击。 二、行业术语 Spark Spark是UC Berkeley AMP lab所开源的类Hadoop MapReduce的通用并行框架,拥有Hadoop MapReduce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MapReduce的是Job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System),因此Spark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MapReduce的算法。 Spark 是一种与Hadoop 相似的开源集群计算环境,但是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不同之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金融行业创新发展趋势 2016年以来,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受到了比较严格的监管,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也不如前一段时间火热,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平台开始换上科技金融(Fintech)的外衣,希望借此绕开严苛的监管条件。然而,无论如何装扮,都无疑希望套上金融业务的光环,尤其是要注意的是,在一轮又一轮的热词概念炒作的背后,监管套利的风险不可忽视。但什么是Fintech,什么是Fintech企业,在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分歧,而导致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金融与科技的本质认识有所偏差。可喜的是日前央行强调要划清互联网金融和Fintech的界限,指出Fintech企业要与持牌机构合作才能从事金融业务,明确了“技术是技术,金融是金融”,为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是寻求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新科技与专业性中寻求平衡与发展。 从技术提供者到金融行业的创新者 在新技术运用与金融专业的结合过程中,“互联网金融”概念在国内风光无限,而“金融科技”则是国外较为普遍的提法。显然,金融科技的范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技术,还包括智能机器人、VR、生物验证技术等新科技的方方面面。同时“金融科技”概念强调在金融体系中更积极地更多地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提倡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互联网创新技术进行风险控制和平台管理。 单纯从字面上看,金融科技(Fintech)可以理解为金融服务和科技的结合,而所谓的金融科技企业的本质,则更应该体现为面向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系统开发和技术提供者。金融科技(Fintech)并不是一个从天而降,从金融行业外部突然冒出来的特殊领域,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过去数十年金融机构不断进行大规模IT投资而催生领域。 从美国专业杂志American Banker近年来公布的Fintech企业情况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就是,该类企业逐渐从金融行业的技术提供者变身为金融服务的提供者。早期的Fintech企业主要是指向金融机构提供具有更强金融专业功能的,更高安全度和信赖程度的IT系统供应商。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Fintech企业更加倾向于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服务的领域覆盖了家庭账单管理、会计软件、贷款、结算等诸多方面。以前站在金融科技前沿的这些IT企业,悄然变身为金融领域的创新者(或称为搅局者),以至于到目前来看,在人们的视野中形成一种错觉,就是认为“Fintech企业”就等于从事金融服务的企业。 追求新技术与金融专业性的平衡发展 从曾经集中于系统的研发,为金融行业提供金融技术支持,到现在开始面向用户直接提供金融服务,反映出现代金融的发展趋势的特征是在IT技术与金融专业性之间寻求平衡。 以银行业为例,全国性结算系统的开发和运营,自动取款机(A TM)的普及,以及近年来的网络银行,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等等的发展,无论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还是从金融服务提供方的角度,都要求金融行业不断导入新技术新知识,更新金融行业服务的形态和内容。比如,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消费者对信息的“检索”能力大大增强,而智能手机的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历程回顾 一,20世纪80年代: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国民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早期,金融市场领域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中只有人民银行一家。当时金融体系最明显的特征是,人民银行既管宏观平衡,又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80年代金融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改变这一金融组织体系结构,通过建立一些新的金融机构,将中央银行和商业性金融体系分开,构建一个所谓双层银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央银行专注于宏观调控、金融监管和为银行提供支付清算等金融服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则从人民银行独立出来,面向企业和居民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具体而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建立或恢复建立的。建设银行过去服务于财政功能;中国银行在恢复设立之前实际上是人民银行内部的国际局(对外加挂一个牌子);农业银行当时是一块虚的牌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过去只做进出口方面涉及的货运险,是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的下属机构。 与此同时,80年代还在探索证券交易。当时没有成立股票交易所,80年代后期有个别证券营业部试点开展了证券交易。 二,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 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金融改革发展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根据,与国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相平行,主要特征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 首先是专业银行转向商业银行。当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都已经成立了,但四大行还是专业银行,分别服务于工商业、农业、国际业务和项目建设等行业或领域,相互之间没有充分的竞争。这显然不符合竞争性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同时也难以进行调控。并且,如果国家在某一领域有政策性要求,如有企业发不出工资,国家要求给予支持,那么四大行也必须负责自己领域的政策性业务。这不仅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基于这种考虑,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承担政策性服务,四大行只承担商业性业务,同时四大行不再按专业领域划分业务,相互之间可以交叉、竞争,以便改进服务。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另一重要背景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以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基本特征的公司组织结构和初步的治理框架。当时就有一个问题,如果现代企业制度也适用于这些大型国有银行,那么这些专业银行也要像国有企业改革一样,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变专业银行的性质,变为市场竞争主体,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营管理。 其次,这一时期建立了证券市场。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建立,国家层面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后来证券委的发行审核功能合并进了证监会。 再次,保险业取得较快发展,特别是寿险开始初步发展。1998年,专门成立了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浅谈大数据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启新征程。党中央决定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吹响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号角。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并做出了“推动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我国构筑大数据时代国家综合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 今天,我拟回顾大数据的发端、发展和现状,研判大数据的未来趋势,简述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态势,并汇报我对信息化新阶段和数字经济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发展大数据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一、大数据的发端与发展 从文明之初的“结绳记事”,到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再到近现代科学的“数据建模”,数据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承载了人类基于数据和信息认识世界的努力和取得的巨大进步。然而,直到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出现后,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自动的方法和手段,人类掌握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才实现了质的跃升。信息技术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应用(即信息化),推动数据(信息)成为继物质、能源之后的又一种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作为一种概念和思潮由计算领域发端,之后逐渐延伸到科学和商业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大数据”这一概念最早公开出现于1998年,美国高性能计算公司SGI的首席科学家约翰·马西(John Mashey)在一个国际会议报告中指出: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必将出现数据难理解、难获取、难处理和难组织等四个难题,并用“Big Data(大数据)”来描述这一挑战,在计算领域引发思考。2007年,数据库领域的先驱人物吉姆·格

移动金融案例

[案例题1] 随着3G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机终端功能的多样化,加之中国9亿手机用户的庞大规模,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巨大的市场蛋糕雏形已现。与此同时,移动金融市场出现规模性增长。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银联、商业银行、电信运营商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想在移动金融领域分得一杯羹,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开启。 就在移动金融产业价值链各方“自立门户”的同时,移动支付标准的争夺战以银联的初步胜出告一段落。中国银联董事透露,银联正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指导下,与全国性商业银行、三大运营商,还有包括快钱、支付宝、财付通等在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一起制定新一代手机支付标准,目前已完成商业测试。按既定时间表,将在上海、四川成都等地全面启动应用。 尽管移动支付的标准之争已尘埃落定,但业内人士表示,移动金融市场目前还不会出现绝对的“领导者”。这是因为,就目前来看,移动金融涉及到的行业较多、环节复杂,且运营模式各不相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软硬件兼容的发展难题。由于移动金融产业参与者众,单凭某一方的力量不足以推动移动金融产业的快速发展。事实上,看好移动金融这块大蛋糕的,除了银联、三大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之外,移动终端设备商、芯片制造商等也早就蓄势待发,且大多已与电信运营商以及第三方支付企业合作,共谋移动金融市场大蛋糕。 谈及移动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产业价值链上的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密切合作决定了移动金融未来的发展,如当前支付宝和易宝支付均已与下游手机终端制造商以及芯片制造商加大了合作力度。 有关专家认为,合作是由于各方都有优势。金融机构在消费者中享有最高的信任度;移动网络运营商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则优势明显;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资金流动支付方面有丰富经验;手机制造商拥有可以将应用程序设计得直观简便的能力。由于价值链的复杂性以及合作模式的多样性,未来竞合关系依然是产业发展主旋律。若只是简单的利益争夺,很容易造成内耗,将各方优势整合在一起才能将移动金融的“盘子”做大。

中国的金融行业现状

中国的金融行业现状

目前国内已经上马信息化的金融企业大多只是为客户提供信息查询而已,提供理财、咨询服务的不多。 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金融信息化建设是从无到有、从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今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处理模式,建立了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清算系统和金融管理系统。中国的金融数据通信网络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国内金融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1、目前各金融体系的建设标准很难统一,阻碍了金融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有商业银行全面实施国家金融信息化标准前,许多银行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体系,由于机型、系统平台、计算机接口以及数据标准的不统一,使得各地的差距比较大,系统的整合比较困难,标准化改造需要一段时间。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2、金融信息化建设中,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如国内众多的银行卡之间要实现互联互通,似乎需

要经过一番长途跋涉。其实,为了实现银行卡的互联互通,中国人民银行早就牵头组织各商业银行共同出资成立了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以解决各银行之间的ATM和POS机的共享问题。可是真正要实现联通的时候,各银行又都在盘算自己的利益。因为银行卡的联通意味着小银行可以分享到大银行的资源,大银行当然不愿意了。因此,金融企业的互联互通,必须找到一种市场驱动机制来谐调各方的利益,找到最佳的利益平衡点。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3、服务产品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的应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内金融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偏重于柜面的负债、核算业务的处理,难以满足个性化金融增值业务的需要。同时,缺乏对大量管理信息、客户信息、产业信息的收集、储存、挖掘、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管理领域的应用层次较低,许多业务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还处在半信息化的阶段。 金融行业信息化问题4、网上金融企业的认证中心建设速度缓慢。目前中国各金融企业的客户很多,都是网上的潜在客户,然而由于国内金融企业在建设认证中心的意见上难以实现统一,

德国金融体系变迁历程

德国金融体系变迁历程 一、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酝酿 1864年普鲁士政府将柏林的皇家银行转变为普鲁士银行,并赋予它发行纸币的权利,这成为德国银行朝着现代方向发展的标志。德国综合性银行制度传统可追溯到19 世纪50年代,当时德国正处于工业迅速高涨的时期,银行既对企业贷款,也对企业投资,银企结合拉开了德国全能银行的序幕。银行从给其贷款、帮其发行债券,直至对其投资,对企业的资金融通进行了全方位的服务。同时,银行也通过持有非银行部门的公司股份来取得较大的收益,为此又增强银行提供服务的能力。 二、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重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银行业遭到严重破坏,战后被迫实施美国式分业经营制度。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西德地区的银行业才恢复了战前的状态, 继续着混业经营的道路两德统一后,打破了东部银行在业务上的严格的分工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能银行制度(即混业经营制度)。至此,德国金融制度经历了从混业经营到被迫分业经营再到重新混业经营这一变迁过程。 三、德国全能银行制度的法律基础。 德国有关银行制度的立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联邦银行法》另一个是《银行法》(信用业法)在法律基础方面。除规定了银行业务的范围,德国银行法律规定的严密健全也为全能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制度空间和外部约束。 四、德国全能银行体系的框架。 - 德国混业经营制度是以全能银行对社会大众的服务供给、又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性银行和特殊信贷机构加以补充为特点的。全能银行是可以提供包括商业银行业务、证券投资业务在内的全套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银行;全能银行又可以分成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合作银行三大种类商业银行,包括大银行,地区性银行和其它商业银行、外国银行分行以及私人银行等。较之全能银行,德国专业银行只能提供专项服务,包括抵押按揭银行、基建信贷联合会、投资公司。指导银行和德意志清算代理处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职能的银行。同时还有特殊只能银行,比如夏兴信贷银行、出口信贷银行等;还有一些准银行机构的财务公司,比如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用卡公司、投资顾问公司等;还有由非银行机构主办的提供融资服务的公司;此外,还有邮政汇划和邮政储蓄机构等。

金融业60年历程

金融业60年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金融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和国家的货币经济政策紧密相关的产业,金融无论在宏观还是在微观领域都起着巨大的作用,深刻的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建国六十年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业经历的波折不断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金融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1、新民主主义时期金融业发展的历程 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始摧毁旧的金融制度,具体措施有废除高利贷,废除实物高利贷和货物高利贷,摧毁旧得金融机构,清除旧币等,并建立了新的金融机构如海风劳动银行,东谷平民银行,川三省苏维埃政府银行,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等。同时,对货币发行和管理也采取了措施,通过货币发行建立根据地的货币制度,通过银行组织货币发行,保持币值稳定,加强币值管理,防止现金外流,打击扰乱根据地的金融破坏活动。 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的同时就发行了人民币,并作为华北,华东,西北三区统一流通的货币, 1949年5月5日发出收兑旧币通令,收兑各解放区货币,到建国时,各解放区的旧币已经基本收回,货币发行流通已经基本统一于人民币,标志一个崭新的系统的货币体系已经形成,为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为新民主义经济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创造力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对建国后金融的发展起到了基础的作用。 2、1949-1978年期间的金融业 1949年5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收兑旧币通令,收兑各解放区货币,到建国时,各解放区的旧币已经基本收回,货币发行流通已经基本统一于人民币,标志一个崭新的系统的货币体系形成。一五期间面对大规模的建设,为了解决资金不足问题,银行立足与开展各种业务以广泛吸收资金。1954-1955年,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财政部协商,统一清理了国营工业间,以及国营工业与其他国营企业间的贷款,贷款与资金往来一律通过中国银行办理,到一五计划末,一切信用统一于国家银行的目的已经实现。 大跃进这个时期金融出现了混乱的局面,经济盲目发展,制度多变,权力盲目下放,信用控制失败,出现许多失误。1962年3月10日又做出“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该决定金融史上叫做银行工作六条:收回原下方的一切权力,银行业务实行严格的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管理,严格信贷计划;划清银行资金和财政资金界限;加强现金管理,严格结算制度;加强各级银行的工作制度,加强各级银行同当地党委联系;严格财政管理)。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 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 一,我国金融业现状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所占比重下降,金融业逐渐提升份额,形成金融行业在国民经济占主要份额的局面。 我国自从加入WTO后,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功能金融市场体系,银行交易与信息系统服务日臻完善。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证券期货市场,货币市场和银行间外汇市场,实现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包括商业银行,社会保障基金,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 1999年之前,国际金融业主要有两种经营模式:(1)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混业经营的欧洲模式;(2)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美国模式。 1999年11月12日,美国签署《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严格分开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混业经营是金融企业为了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强综合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变革。 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这一国际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也预示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趋势。 80年代,我国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等业务,实质上进入了“混业经营时代。

1995年5月《商业银行法》正式从法律上确立了国有银行分业经营的制度。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央银行金融调控手段的市场化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 如借鉴国际经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取代贷款规模指令性管理;大幅度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时多次降低存款贷款利率,扩大中小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稳步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努力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等直接融资方式,等等。 2017年以来,我国经济在加速增长中收到通货膨胀等压力的阻碍,我国政府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法》,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扩大为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维持金融行业稳定和提高金融服务等。 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科学性和预见性,根据国内外的金融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货币政策,运用宏观调控的方式来调整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方向。 而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同时,建立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我国历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控情况自从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制度近三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四十五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成为了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大数据的前世今生:大数据特征与发展历程

大数据的前世今生:大数据特征与发展历程 大数据(big data)是这样的数据集合:数据量增长速度极快,用常规的数据工具无法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计算的数据集合。 大数据具有以下五大特征(4V+1O)的数据才称之为大数据,即: 数据量大(Volume)。第一个特征是数据量大,包括采集、存储和计算的量都非常大。大数据的起始计量单位至少是P(1000个T)、E(100万个T)或Z(10亿个T)。 类型繁多(Variety)。第二个特征是种类和来源多样化。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具体表现为网络日志、音频、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多类型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价值密度低(Value)。第三个特征是数据价值密度相对较低,或者说是浪里淘沙却又弥足珍贵。随着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感知无处不在,信息海量,但价值密度较低,如何结合业务逻辑并通过强大的机器算法来挖掘数据价值,是大数据时代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速度快时效高(Velocity)。第四个特征数据增长速度快,处理速度也快,时效性要求高。比如搜索引擎要求几分钟前的新闻能够被用户查询到,个性化推荐算法尽可能要求实时完成推荐。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挖掘的显著特征。

数据是在线的(Online)。数据是永远在线的,是随时能调用和计算的,这是大数据区别于传统数据最大的特征。现在我们所谈到的大数据不仅仅是大,更重要的是数据变的在线了,这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的特点。比如,对于打车工具,客户的数据和出租司机数据都是实时在线的,这样的数据才有意义。如果是放在磁盘中而且是离线的,这些数据远远不如在线的商业价值大。 关于大数据特征方面,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数据是在线的,因为很多人认为数据量大就是大数据,往往忽略了大数据的在线特性。数据只有在线,即数据在与产品用户或者客户产生连接的时候才有意义。如某用户在使用某互联网应用时,其行为及时的传给数据使用方,数据使用方通过某种有效加工后(通过数据分析或者数据挖掘进行加工),进行该应用的推送内容的优化,把用户最想看到的内容推送给用户,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大数据发展过程的重大事件 2005年Hadoop项目诞生。Hadoop其最初只是雅虎公司用来解决网页搜索问题的一个项目,后来因其技术的高效性,被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公司引入并成为开源应用。Hadoop本身不是一个产品,而是由多个软件产品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这些软件产品共同实现全面功能和灵活的大数据分析。从技术上看,Hadoop由两项关键服务构成:采用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的可靠数据存储服务,以及利用一种叫做MapReduce技术的高性能并行数据处理服务。这两项服务的共同目标是,提供一个使对结构化和复杂数据的快速、可靠分析变为现实的基础。 2008年末,“大数据”得到部分美国知名计算机科学研究人员的认可,业界组织计算社区联盟 (Computing Community Consortium),发表了一份有影响力的白皮书《大数据计算:在商务、科学和社会领域创建革命性突破》。它使

移动金融及其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44825535.html, 移动金融及其发展历程 作者:陶旭王国松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0期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对快捷安全的移动支付的需求不断增加,移动金融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并获得各方关注。本文关注移动金融一路走来的步伐,先是介绍何为移动金融,并以此为切入点,主要研究移动金融在国际市场及国内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移动金融发展历程特点 一、引言 通信科技的进步及商业模式的更新为移动金融的发展打开了全新的局面,移动金融作为一个新型的融合产业,正吸引着大波金融企业、通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等加入到这一个市场,分一瓢羹。移动金融不仅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的优势,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发展诉求,为整个移动金融产业链创造增值服务。 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终端的更新换代,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移动金融拉出了纵向整合的帷幕,开始了新一轮以智能化、平台化、服务化去中介化为核心的市场革新。移动金融业态的崛起,必将带领传统金融模式向智能信息化与移动网络化并重的新模式转型。 二、移动金融及其特点 移动金融是指采用移动终端、无线网络及移动通讯技术,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络、社交网络等移动互联应用的运营理念和营销策略,对外提供金融产品、服务及其他增值业务的金融服务业态。 根据移动金融模式承载的技术和本身产业特色来看,其特征可归纳为: 第一,数字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是移动金融得以运转的技术工具,每一个金融数据都是代表着一笔实在的金融交易。移动金融将线下的金融服务搬上移动网络平台,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节约交易成本。 第二,网络化,移动金融业务依赖于移动网络技术,有着网络经济的一般发展规律,因而产生网络效应与外部性、经济规模性及编辑收益递增等特征。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 金融业是指经营金融商品的特殊行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证券业、和租赁业。金融业具有指标性、垄断性、高风险性、效益依赖性和高负债经营性的特点。指标性是指金融的指标数据从各个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和个体状况,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垄断性是指金融业是政府严格控制的行业,未经中央银行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开设金融机构。单位和个人,任何经营决策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效益依赖性是指金融效益取决于国民经济总体效益,受政策影响很大。高负债经营性是相对于一般工商企业而言,其自有资金比率较低。 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优化资金配置和调节、反映、监督经济的作用。金融业的独特地位和固有特点,使得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本国金融业的发展。我国经过十几年改革,金融业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成长。随着经济的稳步增长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金融业有着美好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历程: (一)、1978—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的金融业改革发展历程和成就。1978年12月,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拉开大幕,这段时间的发展,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成型,资本市场上股票开始发行,保险业开始恢复,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要求的金融体系初显雏形。 这段时间的主要标志性事件有:197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办中短期设备贷款,打破了只允许银行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的老框框;1979年3月根据《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国农业银行重新恢复成立。1979年3月,决定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离出去,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时设立;1979年10月,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揭开了信托业发展的序幕。 1983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初步确立,《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同时规定“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从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2017-01-2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 金融科技(Fintech)是当前金融界十分关注的话题。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行业进入到一个阶段性的调整时期,在这样的氛围下讨论金融科技,能提供一个反思和总结的机会,客观分析一下中国金融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金融科技通常被界定为金融和科技的融合,就是把科技应用到金融领域,通过技术工具的变革推动金融体系的创新。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对金融科技的界定是,金融与科技相互融合,创造新的业务模式、新的应用、新的流程和新的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形成非常大的影响。金融科技的外延囊括了支付清算、电子货币、网络借贷、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投顾、智能合同等领域,正在对银行、保险和支付这些领域的核心功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三个发展阶段 如果从IT技术对金融行业推动变革的角度看,目前可以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以界定为金融IT阶段,或者说是金融科技1.0版。在这个阶段,金融行业通过传统IT的软硬件的应用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业务效率。这时候IT公司通常并没有直接参与公司的业务环节,IT系统在金融体系内部是一个很典型的成本部门,现在银行等机构中还经常会讨论核心系统、信贷系统、清算系统等,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 第二个阶段可以界定为互联网金融阶段,或者叫金融科技2.0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是金融业搭建在线业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或者移动终端的渠道来汇集海量的用户和信息,实现金融业务中的资产端、交易端、支付端、资金端的任意组合的互联互通,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渠道的变革,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融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互联网的基金销售、P2P网络借贷、互联网保险。 第三个阶段是金融科技3.0阶段。在这个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新的IT技术来改变传统的金融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因此可以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代表技术就是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研究报告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研究 摘要: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主流,大数据时代也正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对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管理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就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形式出发,对大数据的管理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管理;策略 信息技术作为时代不断发展的象征,不管是在我国行业的发展中,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其来源渠道也非常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就显的尤为重要。由于大数据的数量不断增加,现有的管理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并且在利用计算机对大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想有效的对大数据进行充分利用,就要对大数据管理形式给予高度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强大数据的管理形式,最终实现有效、便捷、安全等管理性能,这也为对我国信息技术

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1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发展历程 近几年,在大数据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大数据管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经历的人工、文件、数据库等管理阶段。同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不断增加,所管理的范围和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并且,在大数据管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管理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为大数据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下面就大数据管理的发展历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1.1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人工管理形式 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形成主要是针对科学计算等形式。同时,根据当时的发展技术来说,并没有磁盘、U盘等一些先进设备,将其计算的结果进行去全面的保存和整理,仅仅只是依靠纸带、卡片等形式,对大数据的进行有效的记录。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的人员管理形式,不仅仅对大数据的记录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误差,并且在保存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丢失的现象,对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形式的发展,是没有任何的帮助。但是,依照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也只能的依靠人工管理的形式了。 1.2 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的文件管理形式 在大数据时代的大数据管理的人员管理形式,不断发展

最新我国金融证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我国金融证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浅析 本文是一篇我国金融证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介绍,国内金融证券业近年来的发展前景较为客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困扰着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一、我国金融证券业的发展特点 1.相关资料显示:近几年内中国证监对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工作过程中,累计处置了31家高风险公司,对27家风险公司实施了重组,使其达到持续经营的标准;2007年至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证监会又批准成立了四家证券公司,使目前我国正常经营的证券公司数量达到108家;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公布的信息,目前通过创新类试点评审的证券公司共计29家。由此可见,金融证券公司的风险意识及竞争意识普遍提高了,业务发展更加规范化,其竞争状态日趋激烈。 2.市场竞争激烈,竞争的原则,使得经济市场也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局面,金融证券业的部分业务也出现向大型证券公司集中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国内证券公司竞争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批存在较大风险的证券公司退出竞争舞台,而一批风险控制能力强、资产质量优良的证券公司则得到迅速成长,在经纪、投资银行等业务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领先优势。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强烈,随着国际证券公司在中国设立合资公司,国内证券公司开始直接面对拥有雄厚实力的国际证券公司的正面竞争,未来证券行业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国内证券公司将面对来自境外同业更为激烈的竞争。随着证券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有更多国际证券公司进入中国资本市场,这意味着今后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外资证券公司的业务冲击也将越来越激烈。

二、中国金融证券业发展现状 国内金融证券业近年来的发展前景较为客观,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困扰着中国证券行业的发展。 1.国内证券业发展市场波动较大,致使研究方法失效,估值体系紊乱,投资者无所适从,整个市场处于非理性的状态。中国证券投资者只有在指数和股价上涨时才能盈利,在只能做多的交易制度下,市场参与主体无法回避系统性风险,券商的业务也具有明显的牛熊周期特征,市场下跌,交易清淡,投资收入减少甚至亏损,业绩波动性较大,证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中国证券业积极推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和壮大,希冀其发挥稳定市场的作用。然而实证表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当前的基金行为没有起到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反而加剧了市场的波动。“靠天吃饭”的传统观念,造成了券商业务单一,收入结构失衡。 3. “有标识”性的金融证劵业的发展,也是国内证劵业未来的发展防线之一。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基本处于经营模式单一、盈利模式同质化竞争阶段,还没有形成自身特色的核心竞争力。证劵企业需要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渠道创新,做出自己的特色,做大做强,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三、我国金融证券业发展趋势 1.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指出:“证券公司经营各类业务的资格条件与其净资本规模挂钩,如证券公司净资本与各项风险准备之和的比例不得低于100%,并要求证券公司在开展具体业务时,需要根据不同业务类型按照不同比例计算风险准备。”金融证劵公司的发展规范化,势在必行。 以净资本为核心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建立,正是为了加强证券公司的风险监管,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担保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世界经济界的难题,备受各界关注。民间资本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2009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担保业务监督职责的通知》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民间资本的要求。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过程中,担保机构作为民间资本的一部分在发展中的困境尤为引人关注。 标签:担保反担保 1 担保行业的发展现状 担保是指债权人为确保债务得到清偿,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的物和权利上设定的,可以支配他人财产的一种权利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队伍的壮大,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担保公司应运而生。我国信用担保的探索始于1992年,经历1999年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推动规范试点,2000年担保体系逐渐完善,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表明中国担保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担保机构数已达4800多家,担保资金近3000亿元,中小企业贷款累计担保总额近2万亿元。对中小企业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目前我国担保机构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政策性担保机构,即由政府出资,吸收部分社会资本成立的中小企业担保信用机构;二是互助性担保机构,是由中小企业自发组建的担保机构,自出资金,自担风险;三是商业性担保机构,一般是以企业和社会个人为股东出资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责任公司,以盈利为目的。河南省已基本形成国有政策性、民营商业性和企业互助性三类担保机构共同发展的局面。至2010年6月30日,全省各类投资担保机构突破千家,达到100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316.06亿元。其中郑州市共有各类信用担保机构348家,占全省总数的近40%,政府参股的有16家,商业性或企业互助性担保机构332家,注册资金达到11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348家担保机构中已通过县(市、区)、郑州市、河南省三级登记备案的仅91家,占郑州市担保机构总数的26.15%。 2 担保行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困境 2.1 目前担保业发展特点①机构数量快速增长,担保规模有限。②业务单一,担保期限短。房产抵押可能还是最大的业务范围,据媒体报道,在郑州有些担保公司的领导直言:“我们只做房、车的业务”。而且目前在郑州担保市场中为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的融资多为一年以内的短期融资。担保品种局限在流动资金,对信用担保的要求高,业务量小。③反担保措施严苛。由于风险控制能力有限,担保公司每一笔担保贷款业务几乎都要求提供对等的抵押物,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朱孔村 (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42) 【摘要】数据是信息化时代的“新石油”资源,如何利用好这种“新石油”资源需要大数据技术的支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其发展历程,概括了当前国内外大数据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大数据技术和产业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数据;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151(2019)01-0115-04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Abstract: Data is the “new petroleum” resource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this “new petroleum” resource needs the support of big data technolog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big data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big data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is prospected. Key words: big data; current situation; trend 1 大数据技术概述 1.1大数据技术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成熟,以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全社会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全球已经进入以数据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数据处理的问题,人类需要不停的面对来自数据的挑战。为满足商业结构化数据存储的需求而产生了关系型数据库,为满足互联网时代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需求而产生了NoSQL技术,而大数据技术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大型数据集分析的问题。 大数据技术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各行各业有着自己的见解,但总体而言,其关键在于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维基百科从数据处理的角度将大数据定义为一个超大的、难以用现有常规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工具处理的数据集。国际数据公司(IDC)给出的报告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以很经济的方式、以高速的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1]。 少量的数据看似杂乱无章,但是当数据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呈现出一种规律和秩序。大数据的价值就在于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总结经验、发现规律、预测趋势,最终为辅助决策服务。《大数据时代》的作者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认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他指出大数据将带来巨大的变革,改变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商业模式,影响人们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等各个层面。 1.2大数据发展历程 1.2.1萌芽阶段 20世纪90年代,“大数据”这个术语开始出现。1998年SGI首席科学家John Masey在USENIX大会上提出大数据的概念,他当时发表了一篇名为Big Data and the Next Wave of Infrastress的论文,使用了大数据来描述数据爆炸的现象。但是那时的大数据只表示“大量的数据或数据集”这样的字面含义,还没有涵盖到相关的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应用等技术方法与特征内涵 1.2.2发展阶段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是大数据的发展期,在这一阶段中大数据逐渐为学术界的研究者所关注,相关的定义、内涵、特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2003至2006年,Google 发布的GFS、MapReduce和BigTable三篇论文对大数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2006至2009年,大数据技术形成并行运算与分布式系统。2009年,Jeff Dean在BigTable基础上开发了Spanner数据库。随着数据挖掘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的逐步成熟,一批商业智能工具和知识管理技术如数据仓库、专家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开始被应用。 1.2.3成熟阶段 2011年至今,是大数据发展的成熟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大数据的认识从技术概念丰富到了信息资产与思维变革等多个维度,一些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开始将大数据上升为 总第21卷233期大众科技Vol.21 No.1 2019年1月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January 2019 【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简介】朱孔村(1985-),男,山东临沂人,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实习研究员,从事电子政务相关工作。 - 11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