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教版语文八上《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word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上《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word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上《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word练习题
苏教版语文八上《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word练习题

《古诗四首》同步训练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风飘絮()秦hu i()夜泊()夜阑()寥落()惶恐()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

⑵僵卧孤村不自哀(僵卧:)

⑶尚思为国戍轮台(尚思:)

⑷夜阑卧听风吹雨(夜阑:)

⑸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

⑹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

3.对下面四首诗的作者、朝代、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望》——杜牧——唐——五言律诗 B.《泊秦淮》——杜甫——唐——七言绝句 C.《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北宋——七言绝句

D.《过零丁洋》——文天祥——南宋——七言律诗

4.诗句默写。(4分)

①感时花溅泪,。②,隔江犹唱《后庭花》。

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5.对《春望》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为: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意为:感叹时局,看到开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意为:战争已经持续了三个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句意为: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6.设想等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时,陆游的儿子在祭奠父亲时说些什么呢?(用第一人称手法来写)(3分)

(一)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全。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诗中点明时间和季节的句子是。(2分)

8.花鸟本是可娱之物,为何在诗人眼里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3分)

9.根据下文,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包含的思想感情。(3分)

(二)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补全诗句。(2分)

11、根据对课文内容理解用原文回答:(3分)

⑴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

⑵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和。

12、说一说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3分)

(三)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这首诗是一首言诗。(2分)

14、这首诗中成为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是。(2分)

15、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交代了作者出游出发的地点是荆门,到达的地点是楚国。

B、颔联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和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

C、颈联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江面平静时的夜景和白天云彩兴起变幻的无穷奇景。

D、尾联点题,面对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作者不禁起了思乡之情。

16、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山随平野尽”这句诗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给人以流动感和空间感。

B、“江入大荒流”这句诗中“入”字用语贴切。诗句所描绘的意境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C、“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D、全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其中既有对故乡的深情厚意,又有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四)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阅读提示:一个春风怡荡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白日的喧嚣早巳平静下来。忽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杨柳》曲,它属于于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杖相送,杨柳依依,正好借以表达恋恋不舍的心情。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晚上,远离家乡的诗人听着这样—支饱含离愁别绪的曲子,怎能不起思乡之情呢?诗人情不自禁吟丁这首七绝。

17.贯穿全诗的线索是。(2分)

18.这首诗用词严谨,照应严密。诗中”谁”与“”相照应,“飞”与“散”呼应,“春风”则与标题中的“”相呼应,“折柳”为别离曲,故又与结句中的“”相呼应。(3分) 19.“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意思是。这是诗人的,是艺术的夸张。(2分)

20.“此夜曲闻折柳”一句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其原因是什么?(3分)

21.“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中“何人”仅仅是说别人,说大家,对吗?(3分)

22.“折柳”既是曲名,又是古人送别时的—种习俗。你能说出关于折柳曲的诗句吗?(3分)

23、片断写作练习:(40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古诗四首》答案

1.略

2.⑴文中指战乱⑵躺着不动⑶还想着⑷夜深⑸泛指兵器⑹指史册

3.D

4.①恨别鸟惊心②商女不知亡国恨③僵卧孤村不自哀④山河破碎风飘絮

5.C

6.如:父亲,儿子我要告诉您,我们国家的军队已经收复中原,你老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了。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8.因为诗人感时伤怀,加之久别思乡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会对花溅泪,即便听到悦耳的鸟鸣声,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

9.“连三月”见出战祸之长;“抵万金”极言家书难得。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

10.略

11、⑴辛苦遭逢;风飘絮⑵雨打萍

12、表达了作者生前无愧,死后无憾,光明磊落,浩气长存的伟大的民族节操;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忠心为国的一片丹心。(意思对即可)

13.五;律

1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5、A

16、D

17.闻

18.暗,春夜,故园情

19.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想像(注意“满”字的作用)

20.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就是离别的同义词。它能唤起一连串具体的回忆,激荡起人们蕴藏在心底的乡情。

21.不对。这既是说别人,说大家,但第一个起了思念故园之情的还是李白自己。

2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3.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公开课教案

个性调整九《古诗四首》课堂学习活动单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疑难,熟读诗歌。 2. 背景材料。 (1)至德元年8月,杜甫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这时长安已被抢掠一空,满目荒凉,而家人久别,存 亡莫卜,诗人家国之痛更加浓烈,便在第二年暮春写下了这首触景生 情的五言律诗。 (2)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 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诗中作者借陈后主因追 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 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3)在陆游65岁高龄之际,因上书要求出师北伐,遭到当朝以光宗皇帝为首的主和派的打击,66岁被罢官还乡,从此闲居 山阴,再也无法实现他扭转乾坤,重整山河的愿望。但是,爱国 热情时时在这位老人的心中燃烧,在他68岁高龄时的一个夜晚, 雨骤风狂,再次激起他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雄心和遐想,写 下了这首苍凉悲壮、沉郁凝重的爱国诗篇。 (4)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兵败被俘。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下此诗 以明志节。 【活动方案】 活动1: 围绕“爱国”这一话题,自由发言,说自己想说的话。 活动2:听诗中的深情。 (1)学生认真倾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节奏等,在书上作好标记。 (2)小组自由朗读,加以体会。 (3)全班齐读。

部编版初中语文过零丁洋课堂实录

《过零丁洋》课堂实录 (课前播放歌曲《跳动的心》,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数文人学子如醉如痴的艺术神魔,它就是古代诗歌。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 (师生齐读全诗。) 师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诵。 2.品读鉴赏,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是我们的预习成果展示,谁先亮出自己的风采? 生1文天祥,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师你的预习成果展示,让大家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 生2元军南下时,文天祥代表宋朝与元人谈判被扣,后来逃脱出来,一再起兵抗元。兵败被俘,始终拒绝元人的威胁利诱,最后

从容就义。他的诗词和散文激昂悲壮,表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 师很好!你的预习成果展示让大家不仅了解了作者的经历,还了解了其作品的风格。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浏览一下。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师老师想向同学们了解一下,你们平时是怎样学习诗歌的? 生(杂)先划分节奏,正确朗读,然后翻译全诗,理解主旨。 师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种新的学诗的方法。第一步译诗解说内容。 师先看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学能逐字解释一下? (一生逐个解释。) 师老师再请一位同学把首联翻译一下。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的教育带有乐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对你们有索帮助,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 对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浩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想起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指名回答。 2、生回答:虎门销烟林则徐,抗倭英雄戚继光,抗金英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3、师:大家知道的知识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天祥写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4、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学习目标 过渡:同学们,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 (课件展示。)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默。 2.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3.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三、展示预习 过渡: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时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你所了解的文天祥是怎样的一个人? 谁先亮出自己的风采? 生:文天祥,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师:预习展示,让大家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 生:元军南下时,文天祥代表宋朝与元人谈判被扣,后来逃脱出来,一再起兵抗元。兵败被俘,始终拒绝元人的威胁利诱,最后从容就义。 师:很好!预习展示让大家了解了作者的经历。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浏览一下吧。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了解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四、学习诗歌 (一)划节奏读诗歌 1、过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朗读的节奏,读准字音。 板书:干戈寥落飘絮惶恐

【精选】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丁洋教学案例 苏教版练习

【精选】2019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8《古代诗词四首》过零 丁洋教学案例苏教版练习 1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本诗相关背景,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 2学情分析 学生能流畅读诗,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但是考虑问题不全面,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品读感悟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深刻体会作者情感。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朗读、合作探究,体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慷慨悲壮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品读鉴赏诗中精练概括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 南宋王朝风雨飘摇,它的覆没是必然的,但是它输得却是这样的惨烈,这样的有节烈之气!因为面对外族的入侵,有像文天祥这样的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文天祥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元军南侵,文天祥坚持抵抗,后兵败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过零丁洋》这首诗。元将张弘范强迫他写信劝抗元将领张世杰投降,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文天祥在这首诗中表明了怎样的心志。 活动2【活动】二、初读入境 听范读(以什么样的情绪来读?) 跟读(情绪由沉郁转为激昂) 自由朗读,指名读。 活动3【活动】三、再读会意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试试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表述) 思考,指名回答。 活动4【讲授】四、品读悟情

师:我们了解了诗人的历程,从读书做官到起兵抗元再到兵败被俘,这期间包含了诗人多么复杂的情感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齐读全诗) 你觉得这首诗哪一联最神奇?(生答后)老师觉得“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这一联绝对最神奇。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一联绝对,神奇在哪里? (背景:抗元兵败,率残部由惶恐滩撤退,被俘后押经零丁洋时作了这首诗) 生思考-讨论-交流: 对仗工整。 巧妙借用两个带有感情色彩的地名来抒写诗人的惶恐不安的心情,惶恐不安的心情和孤苦伶仃的感觉正与地名暗合。 (读一读,读出惶恐不安的感情) 师板书:惶恐不安 师指导学生朗读。 1、诗人为何如此惶恐不安?(哪几句是他忆往昔叹如今)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回顾了哪两件大事?(背景:以全部家产充当军费,组织抗元义军) 生思考-讨论-交流: 一是在他21岁时,因科举走入仕途; 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抗元。 以微薄的兵力苦苦支撑了四年,这诗句包含了多少辛酸多少遗憾。 (读一读,读出辛酸遗憾的感情) 师板书:心酸遗憾 师指导学生朗读。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有何联系?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背景:“山河破碎”当时大宋江山基本上被元军占领。就在文天祥被俘的次年,元将张弘范攻破宋军的最后据点厓山,大臣陆秀夫背着年幼的皇帝赵昺跳海而死,南宋灭亡。“身世浮沉”中状元后,文天祥历任刑部郎官及湖南、江西等地方官职。元军南侵后,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从镇江逃脱,流亡至通州,渡海南归,祥兴元年在五坡岭战败被俘。) 生思考-讨论-交流: 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

《过零丁洋》山东省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诵。 2.品读鉴赏,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品味语言,把握诗歌主旨 教学过程 一、以题切入,确定基调。 (课件展示)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师:有同学读过这首诗吗?朗诵一下。 师: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自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师:自由是作者的信仰或说是理想,诗人为了追求信仰和理想,宁愿牺牲一切——包括爱情和生命,可见信仰、理想之崇高,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过零丁洋》,走进文天祥,用心来倾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整体感知,品读诗味。 齐读诗歌。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下这首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老师同大家一起尝试下这么一种学诗方法。第一步我们先来“译诗”。 (一)译诗——译诗解说内容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哪位同学能逐字解释下吗? 预设(辛苦:辛辛苦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要选考一种经书。干戈:两种兵器,这里指战争。寥落:荒凉冷落。四周星:四年。)师:能不能将此联翻译一下。 预设:我熟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经朝廷选拔入仕做官,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又为国事奔波,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度过了四年。 师:接下来的难度稍微大了一点,老师要求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首联的内容。请看老师给大家的示例: PPT: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xin),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jin)。 2. 师:接下来给同学们一个任务,请同学们拿出笔与纸,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文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师:同学们不仅解说的准确,而且很有诗意化,想必同学们对“译诗解说内容”这个方法有所了解,我们一起总结下,译诗解说方法需要注意:释字,扩充。解说诗意。 (二)吟诗——吟诵传情达意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过零丁洋》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过零丁洋》比赛获奖教案优 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文天祥被俘后为誓死明志而作。一二句诗人回顾平生,但限于篇幅,在写法上是举出入仕和兵败一首一尾两件事以概其馀。中间四句紧承“干戈寥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认识: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中,亡国的悲剧已不可避免,个人命运就更难以说起。但面对这种巨变,诗人想到的却不是个人的出路和前途,而是深深地遗憾两年前在空航自己未能在军事上取得胜利,从而扭转局面。同时,也为自己的孤立无援感到格外痛心。我们从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作者国破家亡的巨痛与自责、自叹相交织的苍凉心绪。末二句则是身陷敌手的诗人对自身命运的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使得前面的感慨、遗恨平添了一种悲壮激昂的力量和底气,表现出独特的崇高美。这既是诗人人格魅力的体现,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精神美,其感人之处远远超出了语言文字的范围。 2教学目标 1.认识2个字,会写3个字。 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这首诗,增强爱国情感。 3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过零丁洋》 一、导入:历史上有很多爱国名将,用诗词写出了自己的拳拳爱国之心。比如:陆游:“王师北定中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另一位爱国名将,文天祥,他的一首词《过零丁洋》一直为后世广为传颂,他的爱国情怀也激励着后人。二、作者与背景介绍。 1.请学生根据注释介绍文天祥。 2.师补充介绍 3.请生讲文天祥的故事。三、初读诗歌 1、学生自读,标画不会字音。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字音。遭逢、干戈、寥落、破碎、飘絮、惶恐 3、指名学生读。 4、教师范读。四、赏析与理解诗歌意思。 1、这首诗你最喜欢的句子是哪句?解释它的意思。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也做杀青。这里特指史册。留取丹心照汗青:留下一颗爱国之心光照青史。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 2、这样一句凝聚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感。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 人教版初中语文诗词过零丁洋教案优秀范文3篇一 对话导入: 1、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他们浩 然正气,舍生取义,大家能想起他们的名字及故事吗?指名回答。 2、生回答:虎门销烟林则徐,抗倭英雄戚继光,抗金英雄岳飞,收复台湾的郑成功。 3、师:大家知道的知识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宋英雄文 天祥写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4、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学习目标 过渡:同学们,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吧。 (课件展示。)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轻松背默。 2.借助注释,了解诗意。 3.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三、展示预习 过渡:课前老师让同学们预习时搜集了与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接下来,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你所了解 的文天祥是怎样的一个人?

谁先亮出自己的风采? 生:文天祥,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师:预习展示,让大家对作者有了一些了解。 生:元军南下时,文天祥代表宋朝与元人谈判被扣,后来逃脱出来,一再起兵抗元。兵败被俘,始终拒绝元人的威胁利诱,最后从 容就义。 师:很好!预习展示让大家了解了作者的经历。 师:看来同学们在课下都做了认真的预习,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奖励大家,老师也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资料,让我们一 起浏览一下吧。 (课件展示。)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 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 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了解作者、作品、背景相关的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四、学习诗歌 (一)划节奏读诗歌 1、过渡: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朗读的节奏,读 准字音。 板书:干戈寥落飘絮惶恐 2、听录音,请一位同学范读,注意节奏,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 第三题第二小题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诗词曲五首——过零丁洋》课堂实录(含《南安军》《别云间》)

设计意图 《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都在部编教材九年级下册,同属爱国诗。九年级的诗歌教学肯定要紧扣考点的,近五年山西省中考的诗歌阅读都是第一题考词语解释,第二题考思想感情。词语解释学生自己背就可以了,思想感情的归纳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于是我把这节课设计成主题型文本的诗歌整合教学。设计比较简单,属于家常课的设计,因为有校公开课的任务,顺便上了校公开课。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 三首诗整合教学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过零丁洋》、《南安军》、《别云间》这三首诗,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把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它们都是爱国诗。 师:是的,它们都是爱国诗,表达的都是爱国之情。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它们表达了怎样的爱国之情。 师:学习这几首诗的主要任务是—— 屏显: 【研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

2.借助注释,读懂诗歌。 3.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4.领会诗人的品格。 一、定向自学,初读印象。 师:这里有些任务已经提前布置了,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三个自读任务。 任务一的背诵其实是假期布置大家完成的,现在大家合上书本,齐背这三首诗。《过零丁洋》开始—— (生齐背) 师:大家还是背得比较熟的。现在我们来检查第二个任务字词解释,请一位同学上来展示自己的预习作业。 屏显: 2.解释以下划线词语,结合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诗歌。(1)干戈寥落四周星() (2)留取丹心照汗青() (3)南安军()(4)今日又南冠() (5)已知泉路近() (6)毅魄归来日() (一生上来投影自己的预习作业,同学点评。) 师:同学写对了没有?

《过零丁洋》 优秀教案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借助文中注解,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把握诗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手机APP教学。 预习要求: 1、朗读诗歌,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疏通诗歌大意; 2、查找文天祥相关文学常识与诗歌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课前常规活动: 成语积累——“舍生取义”(学生讲解成语) ppt展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大意: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舍生取义的古今英雄吗? 生:……文天祥! 师: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英雄写下的诗歌!请大家一起齐读诗歌。 师:请同学为大家介绍文天祥的相关文学常识: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文天祥 (1236年-1283年),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正气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多种形式朗诵,整体感受诗歌情感 ①学生齐读诗歌(教师先不点评) ②手机APP范读(正字音、把握节奏) 请学生评价示范朗读。明确朗读要注意的事项。 ③教师指导朗读: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大全:《过零丁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大全:《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遭遇各种辛苦依靠精通经书及第做了官,在兵荒马乱中孤军奋战了整整四年。祖国河山破碎,就像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生活动荡不安,就像被雨水击打的浮萍。在惶恐滩上诉说着惊惶恐惧,在零丁洋里叹息着孤苦伶仃。自古以来谁人不死?留下赤诚的心来照耀史册。 1.首联写了什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首联纵向描绘,叙述了科举入仕,与勤王抗元两件事,写出了当时国家危急的局势和个人沉痛的心情。 2.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颔联运用比喻手法,“风飘絮”比喻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限,时起时沉。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磁链横向渲染,先写国家再写自己,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尽艰辛困苦。 3.颈联的构思巧妙,试分析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国忧民的心情,下句写

目前不幸被俘的孤苦处境。“惶恐”。“零丁”具有双重意义,巧借惶恐滩与零丁洋两个地名,自然对仗,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4.赏析尾联。 答:本联是全诗的文眼句。作者直抒胸臆,表现自己以死明智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本联之所以是千古名句,在于他的精神境界,高尚的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在于诗人以生命为歌,以生命殉国,以生命殉诗,为后世所推崇。 这首七言律诗,诗人用沉痛悲怆的笔触,回忆了艰苦卓绝的一生,表达了作者赤诚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鼓励着后代仁人志士为民族,为正义事业献身。

初中语文_过零丁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借助注解反复朗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重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味语言,初步鉴赏诗歌的艺术美和情感美(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诗的国度,孕育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留下来诸多优秀的诗篇,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生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老师带来一副对联: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猜一猜它说的是谁? 生:文天祥 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南宋诗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预习展示 师:文天祥大家熟悉吗?谁能给大家做一下介绍?(请1-2位学生介绍) 过渡:看来同学做了充分的预习,这是个很好的习惯,老师这里也准备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下。 PPT出示:《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过渡: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三、初读,感知内容 朗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1、自由出声朗读诗歌一遍,解决字音 2、请一生范读,注意节奏 3、生齐读诗歌 要求: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解说意思 (课件展示示例。)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如今起兵抗元战火频繁四年未尽。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解,翻译后三联诗,先做到疏通诗意,再在此基础上,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生小组合作翻译,试着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解说后三联诗的内容。) 预设:1、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2、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胆战心惊,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3、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四、品读,体会感情 过渡:译读之后我们对诗歌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接下来让我们通过第二步:了解诗歌的情感。 1、师:品读诗歌,结合作者的经历,体会作者情感。 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诗词

《过零丁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这首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细读诗文、探究主旨、重视积。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热诚的爱国情怀。 二、重点难点 1、结合“零丁”一词了解诗意及主旨。 2、结合诗句,悟主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古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品析,感悟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对于诗歌的朗读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平时缺少专门的训练,课堂上读的训练,还是应重视。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 五、教学活动【讲授】过零丁洋 导入新课:同学们,读书,让我们跨越空间,与古人为友。结识古仁人,我敬佩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结识古仁人,我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逸情怀。今天,让我们再结识一位朋友,文天祥,并走进他的传世杰作《过零丁洋》 (这样导入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又为后面学以致用做铺垫)预习导学:一)、作者介绍: xx,字,一字xx,号,xxxx 人,(朝代)大臣,文学家。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祥兴元年(1278)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

杀害。其作品有《指南录》、《正气歌》、《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二)、背景介绍: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瀚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作者及写作背景有个全面的认识,能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诗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为诗文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读诗 问题1:题目中“零丁”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 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问题2: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心情自然是零丁的、痛苦的。 诗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那么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呢?——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孤苦伶仃。 问题3:你们觉得整首诗都是这样的基调吗?——不是,诗的尾联应该读出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应再有“零丁”之感。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来读一读。(出示重点字词)生(读):评价学生诵读效果,出示范读录音。——再读诗歌。设计意图:初读诗文感知诗情。 (二)、议诗 活动:我们知道,此时的文天祥已成为阶下囚,但还有好多事情未能完成,说不上何时就将走上刑场。现在我想化身文天祥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

《过零丁洋》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下册)

《过零丁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背诵、默写诗歌。 2、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3、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来理解全诗,结合时代背景,把握作者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勇于为国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2、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炼概括的语言。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咱们中国历史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大丈夫,而文天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过零丁洋》。 二、介绍作者及背景 1、简介作者: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56年(理宗宝祐四年)中榜上第一名,在贾似道当权时受排挤。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在福州拥赵为帝,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力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途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菜市口从容就义。 2、写作背景: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拒不投降,写出此诗以明志。 三、朗诵诗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范读,注意节奏及重音等。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 四周星。

《过零丁洋》教学指导

《过零丁洋》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方法: 美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 多媒体教学设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年1月9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过零丁洋》中考集锦(含答案) 一、2014年四川省广安市 12.诗词赏析,完成(1)-2)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本诗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2分) (2)本诗尾联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分) 二、2017年湖北省鄂州 (一)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 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 三、2017年湖北省孝感 (一)古诗词赏析(3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本诗表现了诗人的国家之痛和的决心。(1分) 9.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哪里?(2分) 四、海南省2017 古诗词阅读(5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诗的第二联用“”和“”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和个人的命运。(2分)

答: 这首诗叙述了诗人什么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8. 答: 五、2017年益阳 (一)阅读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完成10~11题。(9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死明志,丹心光照千秋。 B.首联写自己步入仕途和四年抗敌的经历,“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写危难形势,抒忧患之情,比喻形象,对仗工整。 D.颈联运用拟人手法,将“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与自己的心情巧妙结合起来,感人至深。1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千古名句主要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取”和“照”的表达效果。(6分) 六、2017年黑龙江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七、2018年黑龙江 【古诗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连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 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八、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 (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世纪金榜】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文天祥《过零丁洋》原文、译文及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⑵遭逢:遭遇。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岁考中状元。

⑶干戈:指抗元战争。寥(liáo)落:荒凉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⑷絮:柳絮。 ⑸萍:浮萍。 ⑹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7)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8)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9)汗青:同汗竹,史册。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 【创作背景】 这首诗见于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当作于公元1279年(宋祥兴二年)。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这首诗饱含沉痛悲凉,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家国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但在最后一句却由悲而壮、由郁而扬,迸发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慷慨激昂、掷地有声,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语调显示了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赏析】 首联“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起一经”当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说的,四周星即四年。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过零丁洋》教案

(封面) 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过零丁洋》教案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过零丁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过零丁洋》公开课导学案(九年级下册)

《过零丁洋》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二﹑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指名说说本诗的意思。 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像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 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2、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①.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②.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③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三﹑小结:本诗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爱国主义激情,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四﹑填空。1、写出《过零丁洋》中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 ,。2﹑写出诗中运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诗句:,。3﹑诗中道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的诗句:,。4﹑在诗中诗人以地形的险恶来暗示处境的艰危的句子:,。 五﹑朗读古诗: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律诗特点,初步把握律诗基本常识。 2、认真看注解,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能在诵读中较准确地把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并学会对名句进行赏析,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诗歌中的名句及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难点: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张明敏的歌曲《我的中国心》、相关图片、背景音乐等。 预习要求: 1、朗读全文,体会本篇的感情。 2、搜集有关爱国的古代诗词、歌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示例。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日益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可是在我们祖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无数的先烈在为它捍卫奋斗,把自己的生命与情感奉献给我们的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倾听伟人文天祥的心声,感受他的爱国豪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1275 年,元军进攻临安,宋朝廷下诏征勤王兵,当时任赣州知州的文天祥组成万人的义军,北上守卫。1276 年任右丞相,被派往元军营谈判,被扣留。押解中在镇江逃出,得到人民的帮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从海道到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1277 年进兵江西收复了几个县城,使抗元形势大为好转。但不久为元军所败,退入广东。1278 年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元将张弘范叫他写信招张世杰投降,遭拒绝,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1279年被送到大都(今北京),囚3年,虽经威胁利诱,始终不屈。1283 年1 月9 日(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后来元军统率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 三、配乐朗诵,总体感受并进一步理解诗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