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非关系

中非关系

中非关系

大家还记得不久前热映的战狼2吗?

电影里有一幕是,吴京所在的那个非洲地区爆发内战,吴京等一群人被反动分子红巾军一路追杀,逃到了中国大使馆门前。这时一位中国大使走出来,他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和非洲是好朋友。红巾军安静凝神着大使,放下了手中的枪和大炮。还有一个场景吴京在非洲一贸易市场上,当时有一个友人握着他的手说:上次塔曼村瘟疫爆发,因为吃了中国送来的医药,有四人,活下来呢,然后不停的道谢,镜头又转向他和另一个贸易商,他给了吴京而别人没有的优惠。

无论在哪里,对非洲,总有一种偏见,那里好像是贫穷,战争,疾病的代名词,人人都避之不及,但是非洲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中国永远的盟友。

中国在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后,对非洲的援助突飞猛进。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占整个对外援助的2/3。2001年非洲遭受严重干旱,中国当即援助合计4.4亿人民币的物资。2014年,一种叫埃博拉的病毒在非洲施虐,中国是最早响应并进行紧急医疗药物援助以及派出1200人次援外医疗队前往非洲。

此外,中国向非洲开发基金捐资7.43亿美元,建立农业示范区,派遣高级技术专家,提供抗疟疾药品,对贫困国家实施税免政策,一带一路政策等,

有人说,中国为什么这样大力的倾囊去帮助非洲国家?难道是有钱没处花?

全世界也是一个圈子,里面有你的至交,有你的对手。要说中国的至交,你们想到那个国家呢?对,全世界最亲当属巴基斯坦,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维护中巴友谊出台了法律的国家。有一档节目,里有一个小姑娘描述了她去巴基斯坦时的经历,在这个别人眼中满是战乱的国家,她感受到的是无比尊贵的待遇,因为他是中国人,她受到十分安全的保护,在商场上享受半价,受到他们无条件的信任。中国汶川大地震时,巴基斯坦举全国之力援助中国灾区更是感动了无数中国人。除了巴基斯坦,还有中国最“坚定的支持者”柬埔寨,2006年,柬埔寨不顾美国反对坚定谴责陈水扁台独行为。黄岩岛事件对于中国被蓄意抹黑,柬埔寨以一己之力阻挡联合声明中加入不利于中国的条款。中国联合国席位也是在非洲国家的一票票赞成票中恢复的。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53个非洲国家中有48个国家出席, 41个国家领导人亲自到场,开创新中国史上前所未有的盛大局面。此外,中非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共赢,解决了中国外币流通问题也帮助了非洲。

非洲是人类文明曙光升起的地方。共同的历史际遇,和长久以来的相互扶持让中非友谊成为了国际社会合作的典范。

促进中非关系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体现。如今第三世界的力量与地位是绝不容小觑的。第三世界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广大的市场和丰富自然资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毕竟未来的形势,我们谁也不知道。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共同努力下,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更进一步加强中非经贸合作是符合中非双方人民利益的。本文从分析中非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中非经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并为加强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非经贸关系机遇与挑战 中国与非洲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双方的经贸往来可追溯到公元九、十世纪的唐、宋时期,至今已具逾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数非洲国家仍未获得独立,仅有埃及和摩洛哥同中国有经贸往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许多非洲国家获得了独立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为中非经贸合作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使得中非经贸合作得以稳步发展并初具规模。1980年—199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顺利实施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非经贸关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新的进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力度也不断加大,中国在非洲的十一国建立了“中国投资开发贸易中心”,为中国企业开拓非洲市场提供各类服务,进一步推动了中非经贸关系多元化。 进入21世纪以来,非洲地区政局总体稳定,经济继续好转,这个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世界第二大洲,曾被世界忽视的大陆一夜之间成了世界关注的地方。中国与非洲几十年来奠定的友好与合作的基础,使中国与非洲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近年来,在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目前中国与49个非洲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了涉及33个项目的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为扩大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进口,自2005年起,我国就开始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施部分输华商品免关税待遇。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中方又将受惠商品范围扩大至478个税目。为进一步向非洲商品开放市场,增强非洲商品的出口竞争能力,2010年之后的三年内,中国政府将逐步给予非洲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免关税待遇。2010年中国首先开始对60%的产品实施免关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免关税受惠商品由此前的478个税目扩大到4700多个税目。中非经贸关系已由过去的单一的政府间援助向形式多样、互利合作的方向发展,中非贸易额也比过去有较大的增长,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态势。 然而,在近年来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双方贸易也潜伏着不可持续性的问题,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并加于解决。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表现出贸易额增长趣闻、贸易结构稳定、投资规模增长、投资领域拓宽、经济技术领域合作成果显著等特征。 中非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新中国成立及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后,虽然偶有局部动荡,但和平的经济建设是世界发展的主基调;中非贸易互补性强,双

中非合作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中非合作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文章首先对中非合作的历史进行了简单回顾,然后重点分析了中非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文章最后就如何应对挑战从坚持中非合作特色、完善中非合作的组织和制度保障、加强中国在非洲的软实力建设以及重视企业责任、规范企业行为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中非合作;非洲;战略 一、中非合作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后中非合作根据国际国内环境以及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的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前。第三个阶段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之后至今。 中国与非洲第一阶段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政治领域。在共同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在那个年代,中国尽管自身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但仍给非洲国家提供了大量无私援助。这对非洲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奠定了中非友好关系的基础。中非友好也给中

国带来了实际利益。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国际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投赞成票的76个国家中有26个是非洲国家。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这一时期,非洲国家特别是独立后的国家也在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而努力。随着双方战略的调整,中国对非洲合作开始强调互利互惠。在这一阶段,除了继续对一些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外,中国已将重点转移到与非洲国家开展互利的经济技术合作上来。这一时期双方仍继续深化政治领域的合作,在国际社会上相互支持。非洲国家帮助中国粉碎了西方发起的多次反华议案,中国也继续在国际舞台上为非洲国家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利益。 二、中非合作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非洲统一任务的完成以及中国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和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中非双方迫切需要在更宽的领域内加强合作,迫切需要一个集成统一的平台来统筹协调中非合作。在这一背景下,中非合作论坛于2000年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标志着中非关系由原来的政治、经济主导向全方位发展。 1. 中国和非洲的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中国和非洲国家间的贸易增长迅速。中国和非洲的双边贸易额已由2000年的106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1 986亿美元,12年

中非合作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非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环境 1非洲的基础设施比较差,非洲比较差的基础设施导致非洲GDP年均增长至少少增长了2%左右,商品生产率也因为这个下降了40%。内部的交通运输成本尤其的高。平均起来,相当于世界其他地方的两倍。另外一个更专业一点的数据,非洲每集装箱出口价格达到900美元,进口价格是1100美元,这里是指运输成本。在我们东亚地区,出口的每集装箱的成本是300美元,进口的成本是350。 2关于非洲地区的主义发展。到非洲投资,最好是以点带面,但是在非洲事实上现在可能有三四百个集团地区组织。而且同一个国家都参加了多个组织,这样导致一个国家里头可能多种税则,而且它的产品标准会不一样。所以说,你在以点带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国家和邻国到底是处于哪一种税则,哪一种产品标准。 3中国和非洲的经济联系事实上还是不如西方强,远远落后于西方。尽管我们说中非贸易增长很快,但是事实上如果你看比例,非洲对中国贸易只占中国对外贸易比例的3%。中国从以石油,西方往往指中国石油是对非贸易中的最大一块,但是中国从非洲进口的石油事实只占非洲石油出口的20%不到。当然,根据温家宝的数据可能会更低,只有13%。 (二)政治环境 4非洲的政治环境还是不太稳定。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索马里海盗非常猖獗,非常还有很多其他的,接下来我们看到苏丹的情况也是非常严峻的。这里简单的说两句苏丹,苏丹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达尔夫(音)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已经演变成一场和平还是正义的斗争,这个问题事实上是和鸡生蛋蛋生鸡一样,是说不清楚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南北苏丹问题,2011年南部苏丹要举行全部公决,这场公决可能会导致一个结果,南部苏丹独立。如果南部苏丹独立的话,对我们很多经济利益和石油利益影响非常大。 5西方对中国的压力是非常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从2000年来看的话,2000年到现在,西方对中国在非洲活动的态度至少有三个演变,从2000年到2005年,事实上他们对中国在非洲干什么不太关心。但是06年中非峰会召开,让他们感到非常的愤怒。有一个英国人跟我讲,他感觉06年中非峰会的召开,就好像有个贼趁他们睡觉,偷了他们后花园里的东西。 第一个方面,他们事实上开始部分学习中国在非洲的经验。我在欧盟发展总司和负责非洲和欧盟的处长谈的时候,其实他们已经有很多政策根据我们的做法发生了改变。 第二个方面,态度是担心中国在那里还会有更大的动作。 第三个方面,试图把中非合作引导到他们希望的方向。 第四个方面,利用我们有一些实物来设法抹黑,为他们自己的政策做辩护 西方在非洲国家的影响力非常强大,而且对非洲有种种的手段。我们还是以他的地区主义为例。在西部非洲,大家都知道有个西部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在1965年成立的动机实际是想把非洲整合到一起,但是事实上这中间不断的有法语国家组织起来,建立他们自己的组织。所以说,到现在为止这个共同体还是不成功的。 在此之外,西方还设法用他们常用的手段,对非洲国家进行类别划分。我们都可以看到,他们有的会说非洲国家要么是不民主的,要么说他们是腐败的,要么说他们是失败国家,等等,总之是各种各样的帽子都会扣。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前段时间对中国在几内亚的投资的指控。几内亚是在军政府上台之前,协议是在签署之内,他们不看之前,只看之后,尽管CIF中国国际基金和我们政府没什么关系,但是也被他们给扯上关系了。

中非关系新趋势

中非关系新趋势 曾爰平 2013年以来,中非关系在继承传统友好与务实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发展,进入历史彌时期。新时代中国对非政策及其动向举世瞩目,推动中非合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非关系体现出一些新特点、新内容和新趋势。 一、元首外交高层引领 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对非工作,从战略高 度和长远角度发展对非关系。2013年3月,他对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开创了中 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就访问非洲的先河。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连任后首次出访又包括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和毛里求斯四个非洲国家。中非合作论坛(FOCAC)于2015年12月和2018年9月分别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和北京召开峰会,先后出台了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和“八大行动”,涉及中非合作的各个领域。中非合作论坛连续召开两届峰会,前所未见。习近平主席已四次出访非洲,非洲各国元首也纷纷访问中国。新时代中非首脑外交之频繁,在中非关系史上是空前的。在峰会外交和首脑外交的引领下,非洲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非关系在国际事务中也更加引人注目O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9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本次会议产生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20112021年北京行动计划》两份成果文件,为未来三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中非关系提供了纲领和指南。这次历史性盛会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空前团聚。54个论坛非方成员全部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包括40位非洲国家总统、10位总理、1位副总统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北京峰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均创历史纪录,是中非关系史上新的里程碑。 二、“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保驾护航 在中非传统友谊基础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真实亲诚”对非政策新理念。“真”是指中国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而发生变化。中国将继续同非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中国真诚希望并坚定支持非洲联合自强,推动非洲和平与自主可持续发展。“实”是指中国开展对非合作实实在在,不务虚,不开空头支票,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中国信守对非承诺,言必信,行必果。中国将继续为非洲发展提供应有的、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帮助。“亲”是指中非一家亲,中非人民打交道时彼此之间拥有特殊的亲切感。“国之交,在民相知相亲”。它意味着中非关系更加重视人文交流,推动各阶层人民友好往来,确 89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中非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与非洲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中非人民的友好往来源远流长,经贸关系也具有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和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经贸关系的新纪元,中国政府在“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中非已逐步形成了“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积极同非洲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非洲国家也给予中国诸多有力的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以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为标志,中非经贸关系进入了全面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中非贸易超过100亿美元,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8年中非贸易历史性地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1068亿美元。中非贸易已连续8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对非贸易已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贸增长的一个新亮点。在贸易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也稳步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50亿美元。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召开,树立了中非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宣布了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8项举措,这是新时期加强中非合作的重大举措。两年多来,这些举措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一是对非援助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以来,中国与48个非洲国家签署了双边援助协议,2009年对非援助规模将比2006年增加一倍。与22个非洲国家签署了优惠贷款框架协议。二是中国计划免除33个非洲国家截至2005年底到期的168笔债务,目前已与32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债务150笔。三是设立中非发展基金,首期10亿美元。截至2008年底,基金已投资20个项目,投资额近4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资20多亿美元。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基金总额将逐步扩大到50亿美元。四是在非洲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工作进展顺利。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尼日利亚莱基自由贸易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等都在建设中。五是对相关31个非洲国家最关心的农产品、石材、矿产品、皮革、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和木制家具等10多类商品免除进口关税,截至2008年10月底,中国从非洲进口受惠商品累计6.8亿美元。六是在人力资源开发、农业、医疗、社会发展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取得显著成绩。2007年至今,中国已累计为非洲49国培训人员10916名。到2009年底,中国将向35个非洲国家派遣100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中国计划在非洲建立的14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大部分已完成项目设计工作,将于2009年全部开工建设。中国拟为非洲援建的医院,近一半已完成施工招标。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已于2008年12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11年竣工。通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对非8项经贸举措已在非洲深入人心,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首个经贸合作区。合作区建设初具规模,已有10家企业落户,协议投资额7亿多美元,创造了3500多个就业岗位,还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兴建分区,计划发展加工制造和商贸物流业。赞比亚总统高度评价赞-中经贸合作区和对非经贸8项举措,认为这与坦赞铁路一样,是新时期中非友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举措。 中非经贸合作是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经济交往,充分体现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以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以良好的政治关系为基础,以互利共赢为出

中非合作的发展历程及动因研究

王玉红 (赤峰学院社会科学部,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中国与非洲虽相距遥远,但已有悠久的交往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非关系翻开了新的篇章。出于拥有相似的历史遭遇和几乎相同的历史任务,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自上世纪50年代一经建立,历经半个世纪的国际风云变幻,始终稳固推进,历久弥坚。冷战结束以来,中非合作模式逐渐改变了过去以政治合作为主,经济方面的合作以中方向非洲国家提供单方面的援助且主要服务于政治目的的格局,变为政治与经济合作并重,以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为主。合作中的意识形态因素逐渐淡化,合作层次、方式与途径日益丰富多样。中非合作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几经变迁而演化为现今的状态。其发展演进既受到历史规律推动作用的影响,又受到现实发展基本要求的制约;既有其内部的决定因素,又有其外部的条件因素。但归根结底,中非合作的演进是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国际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及时代主题的不断变换,最终由国家间利益关系的博弈变化而决定的。 关键词:中非合作;政治合作;经济合作;动因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6-0021-02 一、中非合作的发展历程 中国与非洲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发源地,虽然相距万里之遥,但双方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约公元前一千年。在这三千年的漫长交往史中,中非交往从间接到直接、从民间到官方、从零星到繁盛、从松散到紧密,经过了不同时期的历史考验,跨越了漫漫历史长河,一直延续到今天,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文明交往史。 (一)1949年前的中非交往 古代的中国与非洲都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而形成的自然经济体系。双方在彼此的交往中,经济体系上具有自给性,政治体系上具有封闭性,经贸交往上具有零散性,人员往来上具有偶然性。因中非地理上相距遥远,受到当时生产力发展、科技水平以及交通条件的限制,中非双方的交往规模始终不大。同时,双方交往经常受到中间势力的影响与左右,联系方式经常以间接贸易、间接交往为主,直接贸易和交往较少。中非之间民间交往早于官方交往,间接交往早于直接交往,这是古代中非关系发展史上的主要特点。在早期的中非交往中,由于中国农耕文明较为发达且政治上常处于大一统的王朝状态,在中非交往中占据着高端,处于主导性地位。非洲各国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家实力相对不足,在交往中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管在早期中非交往中中国处于强势地位,但是中国和非洲人民之间各层面的交往都是独立自主和平等互利的。从近代世界体系确立之后,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折,中非交往的主动权和主导权旁落到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手里。在政治方面,双方都沦为无力自主的列强附庸;在经济方面,双方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掌控;在人员交流方面,双方也再不能自由往来;在民族关系方面,近代世界体系把中国和非洲紧密地连结到了一起。也正是在共同遭受西方民族压迫的过程中,双方对彼此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亲近,从而结成了历经历史考验的战略关系,并为当代中非关系最终演变为全天候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1949年——1978年的中非合作 这一时期中非合作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求生存,争自立”。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非关系开创了新纪元,中国与非洲国家建立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由以民间交往为主的间接往来上升为以官方交往为主的直接合作。同时,中非之间开创的“以经济先导,以政治主导”的援助型合作模式,展现了国际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平等互利的关系,并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和平、民主、合作、发展的正义力量,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略力量对比和国际政治氛围。通过合作,中非双方特别是非洲国家逐渐摆脱了西方大国的控制,重新掌握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权和主动性。在这个时期,中非交往与经济政治等方面合作的广度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