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教育问_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_程介明

教育问_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_程介明

教育问_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_程介明
教育问_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_程介明

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程介明

(香港大学,香港)

摘 要:在后工业时代的知识社会,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本文试图从工作场所发生的变化开始分析和回答这个问题。工作场所的显著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大型组织中的工作小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作者构成了当今后工业社会中的组织形态。这些机构组织不稳定,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变动、改组、合并甚至瓦解。随之而来的是个人的职业生活也完全不同:工作流动性增强,工作方式更灵活,个人需要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这些变化使教育中的筛选、专门化、念书、资历等概念面临严重的挑战。另一方面,教育领域一些表面上看似零碎和孤立的创新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促使我们对“教育”概念进行整体性的重新思考。本文分析了教育活动的四个基本范式,即关于教育目标的甄选范式、关于教育过程的教学范式、关于教育组织的法理范式以及关于教育建制的知识控制范式,从而对现代教育进行了宏观的分析和思考。初步结论是,仿如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一样,我们当前经历的是一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根本性变革过程,必须对年轻人的整体学习过程进行重新思考,并设计出适合这种学习过程的教育。

关键词: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教育变革;工作形态;范式变迁

中图分类号:G40-01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05)04-0005-10

收稿日期:2005-08-24

作者简介:程介明,男,香港大学讲座教授、校长资深顾问,原教育学院院长、副校长,博士。

Questioning Education :Learning and Society in a Post -Industrial Era

CHE NG Kai -ming

(The U nivers ity o f H ong Kong ,Hong Kong ,China )

A bstract :W hat kind of education do we need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of the post -industrial era ?This paper purport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based on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wor kplace .It shows that task forces in lar ge organisation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free -lancers for m the spectrum of or ganisations in

contemporar y post -industrial societies .These organizations ar e volatile ,ma y be changed ,restructured ,merged or dismantled in relatively short periods of time .As a c onsequence ,expectations of individuals are now different :they are required to have abilities such as communication ,team -working ,managing changes and uncertainties ,being ready in learning ne w things anywhere and anytime ,moving cross specialist borders and cultures .With these changes come challenges to screening ,specialisation ,study and qualifications .It is identifiable that piecemeal innovative changes are happening in education .However ,many of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f today 's education are deep -r ooted in paradigms that have seldom been challenged .These paradigms including the paradigms of selection ,learning ,rational -legality ,and knowledge control are then analyzed in detail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facing a fundamental societal change fr om an industrial society to a knowledge one ,it might be the right time to re -exa mine the entire process of young people 's learning ,and design education in ways that match that pr ocess .

Key words :post -industrial society ;knowledge society ;educational refor m ;workplace ;paradigm shifts

第3卷第4期2005年10月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l .3,No .4Oct .2005

导 言

社会在变。而且,已经有无数的文献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但是,对于社会建制、特别是教育这种社会建制的变化,似乎还研究得很少。教育方面的变革虽然并不缺乏,但是能够回应并配合社会更大范围的变化的教育改革却似乎极少。本文就是试图认识社会发生的变革,分析这些变革对教育的意义和启示。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我过去几年研究的一个总结。

我对现代社会的理解是从工作场所(workplace,以下视具体情况分别译作工作形态或工作场所)开始的。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人们在现代组织中是如何工作的?对工作者的期望是什么?因而对教育的启示又是什么?但是,我这里做的,并非有关就业的经济学分析,也不是要研究人们的就业能力。我的研究是对人们如何在现代工作场所中生存的所进行的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认识和阐释。

方便起见,我把现代社会称作后工业社会,但在此并不意图对之进行严格的界定,只想与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工业社会相区别。

变化了的工作场所

以香港为例,2003年12月,香港有288966家注册公司。其中雇员数量少于100人的公司占99.3%,这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小型企业(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就人员情况来说,全部雇员中, 70%左右在中小型企业工作。而且,所有注册公司中,87%的公司少于10人,即只有1~9名雇员。[1]这显然与典型产业工业社会中众多大型企业截然不同。尽管香港只是一个都市,或许不能代表其他社会的工作形态,但是这种模式却也与美国这样庞大的社会相似。2002年,美国98%的工商企业少于100人,86%的少于20人。[2]

我不打算在这里解释为什么组织规模在缩小,但是一个总体的趋势就是生产模式正在从大规模生产转向客户化(customised,或曰个别化、对口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质量代替了数量成为经济活动的核心目标。因此,只有极少数的机构能够维持所谓的福特式运作方式,即让大量承担特定任务的劳动者按照自上而下的总体规划从事第一线的工作。在这样的模式中,工人是由中间管理层与独立的部门进行协调的,因而构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结构。这就是马克斯·韦伯所称的科层架构(bureaucracy,一般译作官僚机构①,英文原文是中性词)。

客户化和小规模生产的趋势促使科层架构和等级制度变得不尽必要,甚至成为负担。即使现代工商领域的大型机构,也是以灵活的、与客户对口的、小规模的工作组的形式运作的,通常叫作生产组、项目组或客户组等等。总之,机构正在趋于小型化、扁平化、松散化。

换句话说,产业组织的显著特点———严格的分工、严密的结构、严明的指令等等———在现代组织中正逐步被削弱。这种趋势似乎不容置疑。各类机构不断地进行着的缩编、减层、外包等再造工程,都是迈向同样的目标②。这些都对韦伯形容产业社会中工作场所的“法理”(rational legality)原则提出挑战。

或许不能断然地说所有大型组织都转换到了这样的模式,但其中许多组织已构建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矩阵”式结构,作为摆脱传统科层架构的一种中间过渡。无论如何,趋势是清晰的、难以逆转的。

我最关注的是那些在组织中工作的人员。比如,在一个典型的投资银行的工作组中,团队非常小,人员的部门属性十分模糊,而且几乎没有层级。人们不是以专家的身份开展工作,而必须通过对不同的才能、专业技术与经验的融合做出各自的贡献。所有各方都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工作,而是必须组成团队进行合作。他们不只是执行者,不只是遵循严格的岗位职责、一丝不苟的程序以及具体的规章制度行事;相反,他们是产品的设计者,并对最终的交付负有全部的责任。

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工作组中所发生的一切与一个小型企业中所发生的几乎没有分别。后者也具有同样的特点:小型化、扁平化、松散化的组织,模糊的分工,团队合作,人才与专业的融合,规章制度的弱化以及设计和生产的一体化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是在人身上,那么我们就不能忽略越来越多的个体工作者(free lancer,自由职业者)。与典型的福特模式相比,他们

6

①参见M.Weber.Th 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 mic Organization.Translated b y A.M.Henderson and T.Parsons(1947),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or a brief version in M.Weber“Bureaucracy”,in M.Weber(1922),Essays in Sociology.Edited and translated b y H.H.Gerth and https://www.sodocs.net/doc/4a5683798.html,ls(eds)(1973),Oxford University Press.该文收入J.M.Shafritz and J.S.Ott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在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开展工作。大型机构中的工作组、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作者构成了后工业社会中的主要工作形态。

对人的要求的变化

今天,个人的生活也与以往不一样了。工业时代人类被分成专门化的行业,除了底层的非技术工人,大多数人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行业身份,从而长远地将他们自己按行业归类。非技术工人没有被分类是因为他们被看作是不具备特定技能的。与此同时,人们还按其在组织层级中的角色被分级,也可以向高层攀升来改变他们的级别。他们在相对庞大而稳定的机构中工作,被长期雇佣,因而对机构怀着持久的忠诚。他们围绕着大型机器在不同的生产岗位工作,他们的工作绩效评估看的是他们完成所指派的特定任务的优劣以及是否遵守相关的程序与规章制度。在这样的机构里,人际关系主要是上下级的关系,他们的工作伙伴大致稳定不变,他们面对的客户、需要参与的社会网络也大致长久不变。

随着工作形态的变迁,个人的职业生活也变了。他们大多数工作在小型组织或者大型组织中较小的独立单位中。这样的组织或者单位是不稳定的,工作组织在相对短的时期内极可能会变迁、重组、合并或者消亡。因而,每个人都会经历多种多样的工作;转工、转行成为常规;即使在同一机构,工作岗位也会变;即使工作岗位不变,工作的性质也会变。另外,在小单位中工作与在大机构中工作是完全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通常是由这个小单位“包干”,向客户提供“总体方案”。在此,设计和生产是交叉在一起的。前线的工作人员不再只是按章工作的劳动力,他们不再是既定设计与规定的纯粹的执行者,而要根据项目或客户的特定需求来制定他们自己的任务、方法与进度;他们不再是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埋头工作,而是需要通过团队合作,参与深层次的互动与合作才能完成工作。他们要融合各自的专业技术,贡献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做某方面的专家;他们要有特别灵活的工作方式,而且个人承担一个项目的全部责任,而不是简单地照章办事;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创造性及探索欲,而不只是简单地执行高层制定的计划。

因此,对个人的期望如今也有所不同。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针对工作场所的必备能力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描述几乎都是相同的,例如:

○能够有效地交流沟通

○有足够的应变能力

○能够在团队中工作

○灵活的人际关系

○乐于解决难题

○有分析和概念化的能力

○能够承担责任

○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有自我管理的能力

○有创造、革新和批评的能力

○有随时随地学习新事物的能力

○有跨越不同行业的能力

○有跨文化流动的能力

我会再加上一点,作为个人,还必须为不确定的前景与不安全的现状做好充分的准备①,许多事情往往是事前无可逆料的。

上述这些能力特征是对社会各个行业普遍提出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在以前只是针对领导人员的要求,但现在却适用于所有一线工作人员;以前属于少数知识分子的能力特征,现在已变成对大多数人的要求。

对教育的挑战

我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系统(education system,根据行文需要,或译为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是否能够为这样的未来生涯培养年轻一代?

挑战一:筛选

教育发挥着一种社会化的作用,以支撑社会的运作和延续。工业社会中的等级形态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教育的配合。大多数教育系统都是一种金字塔结构,与工作场所的金字塔结构互相呼应。多数的教育体制起着一种筛选的功能。人们从教育系统的不同出口离开教育,配备了不同的教育程度,期待着进入社会阶层中的不同职位。人们的工作身份通常取决于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举个例子,持有大学学位者通常会成为金字塔顶端的工程师(engineers),技术学院或者更低一级的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员(techmician)或同类人员,职业学校培养有技能的工人或者“技工”(craftsmen),那些仅仅完成基础教育的人就只能从事体力劳动。

由于工作场所的变化,像香港这样的社会,主要有四种类型的人员:多数是在中小企业工作的人,其

7

 第4期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次是在现代大型机构中工作的人,第三是个体工作者,最后是在传统金字塔式机构中工作的人。除了最后一部分在萎缩以外,大多数人在前面所述的小型单位环境中工作。其结果之一就是蓝领工人的规模在缩减,工作场所中纯手工劳动者的数量在下降。

这特别表现在青年人的失业和中年人的再失业问题上。比如在香港,失业率近年一直徘徊在6%~8%左右,不管经济状况如何。青年人的失业率在2003年最高曾经达到36%。[3]目前在年轻人中存在很普遍的“双失”现象,约19%的年龄在15~20岁的年轻人既不能升学,也找不到工作。[4]就教育而言,我们的教育系统不能使他们具备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30年前,那些在教育系统中失败的人,往往是产业部门所需大量一线工人的最理想的后备军。今天,这些产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愈来愈少,而教育系统依然在制造着社会无法吸纳的“落选者”。其实,以香港为例,人力预测一直显示:具有中等教育水平以上人员短缺,只具备中等教育水平人员过剩。然而,教育系统目前的做法却在继续制造着这种短缺和过剩。情况相当严峻,而且在这方面,香港并不是惟一的例子。

此外,仍然以香港为例,还有大批的人(很遗憾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因为政府与工会的数字相差甚远)原来有稳定的职业,在四五十岁时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因为他们的能力已不足以满足变化了的工作场所的新要求。他们在二十或三十年前接受的教育,无法使他们适应今天工作场所提出的新要求。

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我们的教育体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确保人类能够过有意义的工作生活,本来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但是今天的教育并没有完成这个使命。

挑战二:专门化

更微妙的危机在于工作场所对于通用能力(generic capacity)的期望。从一个角度看,由于个人必须面对不断变动的职业生涯,必须在不同的工作、职位及职业间进行流动,他们所必须装备的,自然是能够适应不同工作、职位及职业的通用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小单位的工作环境要求人们能融合他们的才能并开展合作,需要面对随市场与客户的需求而不断变化的工作项目,所以通用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对传统教育体制的专门化特征提出了挑战。教育倾向于关注专门化的学科,这一点从高等教育一直渗透到中等与初等教育。如今仍然存在的一种固有观念,就是知识水平越高,专门化的程度也越高,因此教育的程度越高,也越要专门化。

教育的专门化特性将人们规范到了一个狭窄的职业类别中。教育体制并没有意识到一个现实,就是许多年轻人在他们一生中必须面对多种职业;它也没有意识到学生所学的与其将来在工作中所做的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没有反映一个现实,就是很多现代企业聘任人员的时候,关注的是人,而不是专业技术;它也没有认识到社会对年轻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将来能够做些什么,而非他们过去学些什么。

挑战三:“学业”(或曰“念书”)

在现代工作场所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人们曾经以为科技发展会令工作场所变得更加非人性化。但是,与这种认识相反,团队工作、合作与互动已经成为普遍的工作方式。沟通、头脑风暴、讲演与谈判,已是人们工作中最经常出现的活动。此外,每个人都必须面对不断变换的合作伙伴、同事、客户和社会关系。这对人的社会交往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社会交往能力”这个概念,在欧洲用来描述人的态度、情绪、价值、原则、操守以及个性的其他道德和社会维度。这一概念还可以延伸至诸如自我管理、自信以及自省等领域。

工业时代的传统教育所围绕的是理论知识(academic knowledge),或者称之为“学业”(study)①。虽然对于教育的道德或者情感方面的讨论并不缺乏,但在有关教育的讨论中,人们谈到学习,往往是指“学业成绩”,主要用考试分数来表示,在西方文献中尤其如是。当然,学生也有许多课外活动,但却均被看作是额外的,正如“课外活动”(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这个词汇本身所表达的。在西方,除了宗教和精英的私立学校,许多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的资源一般而言并不支持“学业”以外的活动。

在西方,学生个人成长中有关道德、操守等非学术的内容因此往往被留给了个人自我发展,有时是留给家庭或者教堂,又或者在工作中由工作场所来塑造。然而,实际上这些方面的养成,在一个人的学龄阶段最为显著,教育应该负有极大的责任。

挑战四:学历

正如前面所言,许多居于领先地位的现代企业在人员聘任时更多考虑的是人的全面素质,而学生在校所念的专业反而是次要的。当然,在多数情况

8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下,学历(qualification)仍是进入任何一个机构的起码条件。人们认识到学历仅仅能标志一个人的已学与已知,而不标志这个人的未来表现。

学历所能代表的也许是那些容易于陈旧的知识。它只能说明一个人过去在校期间在某些方面的学习状况,而不能反映一个人在工作场所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能说明人在实际工作中的学习能力。即使在过去,学历也许可以使一个人在刚刚走出校门时走上一定的岗位工作,但它并不一定能为一个人一生从事的多种职业作准备。学历实质上往往是“终点性”的,是学校生活的终点总结,而不是终生学习的执照。

毕竟,学历对个人能力的验证局限于学术学科的知识框架,它不能全部反映更适于实际工作的知识框架所要求的个人能力。简而言之,一个人的学术成就并不总是能够反映实际工作的要求。

从上面这些讨论可以看到,工作场所所要求与教育所能提供的存在着严重的错位;但是以上所见,不过是一些显而易见的侧面。我们实际上面临的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不能满足社会的期望?换言之,我们要质疑的是“教育”整个建制和概念,正如本文的标题所示。

范式变迁:质疑教育

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并试图对教育进行缜密的分析,就可以看到当今许多教育思想与实践背后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范式,而这些范式往往是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因此很少会被质疑。

范式一:甄选(Selection)

甄选范式是关于教育目标的范式。工业社会的金字塔结构在教育工作者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有时甚至普遍存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意识中。他们认为教育应该是金字塔式的。因此,甄选和筛选也是教育理所当然的职能。

甄选范式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有聪明的孩子,也有愚笨的孩子。彼得·森吉(Peter Senge)提出了这一点,并将其看作工业社会教育的一个基本假设。[5]这不是一个关于学生的先天能力的心理学理论,而是关于是否每个人都能够学习的思想假设。这个聪明愚笨二分法得到教育制度的支撑。在几乎无人质疑的情况下,这种二分法通常被简化为单纯的学术学习指标,用来划分学生;一些西方政界领导人,也把学生的学习简化为“阅读、写作与科学”①。如果采用霍华德·加德纳(Ho ward Gardner)的“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架构,那么甄选范式反映在学校所特别注重的语言与推理两方面的智能,而忽略其他智能[6]。但是这些其他智能,却往往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更有甚者,教育制度又往往将这些对人类的片面测量标准进一步简化为一个数字指标,例如智商,或某些更复杂的版本,如美国的SAT[7]或香港的AAT②。

使用智商的人认为它是一种科学的测量方法,因此也是甄选或者筛选的合理手段。但是,他们却忘记了即便测量方法本身是科学的、而且是没有社会偏见的(其实是有争议的③),“钟型曲线”(bell curve)的取舍点也纯粹是人们的一种判断,是随意的、由价值观指导的。如果进行切实的分析,在工业社会中,教育系统金字塔与工作场所金字塔之间的匹配实际上是人为造成的。假如人的能力分布是先天的、而劳动力的分布是受社会经济发展支配的,那么,很难解释为什么两者的分布会恰巧完全吻合。[8]既然社会的金字塔正在逐渐消亡,那么,将先天能力对应于社会选择的想法也面临着根本的挑战。所以,教育工作者就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他们过去习惯地认为教育系统中的失败者只适宜从事体力劳动和作蓝领阶层的后备军,因此难以想像那些在学术考试中受挫的人如何能够在蓝领只占少数的社会中生存。从这样一个甄选范式出发,人们会认为教育系统的失败者处于前面所提及的“双失”的境地中是“活该”。

然而,高等教育不断扩充这一新发展带来了一些突破。根据OECD的数字,1996年,三分之一的年轻人接受了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9];三年之后的1999年,40%的年轻人接受了A类高等教育(即脱产的、授予学位的教育)[10];2002年,A类的入学率进一步上升至51%[11]。在高等教育不断扩展的情况下,目前尚没有听说大批学生不能适应。在亚洲的主要体制中也同样如此。在韩国和中国台湾,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着基本的“供过于求”,即大学学位数目超过高中毕业生数目。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接近甚至超过70%。

9

①②这是美国历届总统在演讲中常用的语句。———译注

 第4期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而且,所有这些系统中高等教育的质量并没有明显下降。在香港,过去五年中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有了一个飞跃,从30%升至66%;其中异军突起的社区学院为在传统学校体制中失败的青年提供了进入高等教育的“第二途径”。所有这些现象都打破了只有少数学生才能继续进行中学后学习的甄选范式。

在这方面,有必要重新审视当地的教育文化。中国与东亚各国的教育是以注重考试而著称的,崇尚竞争而脱离实际。所有这些都需要克服。但是即使如此,这些文化里面有一种传统信念,就是相信后天努力能够弥补先天不足[12],这种文化信念其实可以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发挥良性作用。我们需要另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学生学习的动机与环境。[13]我们应该重新回顾与分析教育中的文化因素,唤醒其积极的一面,以满足当前社会变化的需要。

范式二:教学(Teaching)

教学范式是关于教育过程的。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教育机构的惟一核心业务就是学习。因此,对学习的基本理解能够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

我不是研究学习理论的专家,我对学习的理解明显受到了当前盛行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①。我相信这已经不是一种“主义”,而是一种全球的共识。可以总结如下:

○学习是求知者对知识的建构,而非知识的传递。学习者是积极的建构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

○学习在人类与外界发生互动时才会发生。因此,学习必须通过各种活动或学习经历才会发生。

○因此,不同的人,即使其学习经历相同,学习结果也会不尽相同。

○由此引申,学习过程中,理解与应用(认识与实践、知与行)是交织在一起的,而不是独立的阶段。

○同时可以引申,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

○人类可以在集体中更有效地学习;学习不纯粹是个人的行为;人类也从同伴、长者乃至晚辈身上学会学习。

显然,这种对学习的理解,对于从事实际工作的人来说,是毫不陌生的。现代工作场所中的学习基本上是在职(on-the-job)、按需(on-demand)和即时(just-in-time)的,普遍的学习模式是边干边学、边用边学、在融合中学习、在团队中学习。只有极小部分的学习是通过脱产及岗前培训实现的。

不幸的是,对于这种学习方式,教育家只是略有所知或者只限于理论上的理解,甚至认为太过理想化而无法实践。如果用以上对学习的理解来检视现在的教育体制的话,就会发现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让我们来看看小学和中学。

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是怎样的学习经历呢?在传统的学校里,主要的学习经历是听、读、写。在略微先进一点的学校,学生也有提问与回答的经历。正如前述,有一些学校,特别是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也提供课堂或学校以外其他形式的学习经历(在东亚的学校,则课外活动比较普遍)。学生们如果没有相关的经历就没有相关的学习。香港学生如果不接触普通话就不会真正学到普通话;不接触音乐的学生就不能真正学会音乐;不尝试自治的学生就无法学到组织领导能力。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学生开展个别化的学习?传统的教育体制要求学生按同样的模式与进度学习同样的课程,并在考试中达到同样的结果。一般来说,没有空间让学生制定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进度或内容。赞同这一做法的人可能会辩解,学校所学的是基础知识,因此所有的人都要掌握;但现实却是,统一的标准使得只有那些符合标准的学生才可能幸存,而其他人均会被淘汰。与此同时,学校课程实际上只是人类知识中很窄的一部分,学生们未来需要学习并使用的大部分知识却被遗弃了。

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学习的组成部分?传统上说,理解与应用是两个独立的、前后分割的学习阶段。学生在学校的任务就是理解,而且认为他们在没有理解前是不能应用这些知识的。没有理解前就进行实践被看作是死记硬背,不被认可。在这种假设下,学生的学习绝大部分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相脱离。结果,像在香港,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英语;他们孤立地学习中文字,却很少机会利用文字来表达与沟通;他们学习生物学,却几乎没有任何种植植物与抚养动物的经验。

在多大程度上,学生可以学习将不同学科中学到的知识加以融会使用?学校里的学习主要是按“科目”(subjects)进行的。所有学科都具有特别固定的界线以确保该学科的学习可以在单一的思路下进行。在物理课程中几乎不会出现任何化学的知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学生很少有机会跨越学科的界线,并将不同学科中所获得的知识融会贯

10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通。公共考试则把学生更深地局限在各学科内,并使这种现象更加恶化。特别是基于学科成绩的大学入学考试也进一步推波助澜,甚少有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任何测试①

在多大程度上,我们为促进合作学习提供适宜的环境?在校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一起学习。有时或许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项目,但一方面这样的项目很少,而另一方面学生最终还是要被单独进行评估。合作必然要求容忍差异与鼓励互补,这样团队中的不同成员便能以不同的角度做出贡献,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补充。但在学校这些是很少出现的。只要考试制度严格考验个别学生这一根深蒂固的传统存在,学生之间的协作就容易被当作是作弊、欺骗或者剽窃。竞争文化是东亚各国一种强大的传统,但这是以学生不善协作为代价的。

尽管如此,教育领域还是出现了一些令人欢欣鼓舞的变化。例如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要拓展学习经验。其中,很多新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已将其“主修”(major )部分缩减到总学分的30%左右②,因而向“主修”这一观念提出了挑战。特别是,在北美多数工商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中均已加入50%的非商业方面的研究内容。即使是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中也有30%的课时可以进行非工程领域的学习③。

此外,全球许多大学中也有一种趋势,它们在本科课程中引入共同核心课程,或是将专业课程推迟至本科学习的后几年,有时甚至转到第二学位。例如在欧洲,为了实现国家之间大学学位的相互承认,其中在1999年《波隆尼拿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 )里,期望欧洲共同体的所有教育系统都采用三年的通用学位(“第一周期”)教育,然后在第

二学位(“第二周期”)教育中才学习专业课程。④在

以高等教育专业化著称的英国,政府最近号召推出一个两年的一般性基础学位课程,也是在第二学位

才学习专业课程⑤。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重点大学,也已启动了第一年的普通课程及第二年的通用核心课程。

同样,许多教育体系的中学课程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改革,新加坡缩减了30%的中学课程,以期有更多的空间留给其他的学习经验。基于同样

的认识,日本计划将其中学课程缩减33%。另一做法是减少公共考试规定的学科,以减少花在这些“学科”上的时间。自1999年,中国大陆在全国大学入学考试中引入了3+X 计划,要求学生至少选择参加一门综合考试,从概念上来说,是一种创新。

在许多教育体系中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趋势,就是开始更多地关注学习的社会(或曰社交)方面。近年,西方国家纷纷开设一些关于潜在知识(tacit kno wledge ,默会知识)、公民教育、价值教育、性格教育的讨论与实践,中国大陆、台湾及新加坡也对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反思。与此同时,即便是在课外学习经验已经很受重视的一些体系(例如东亚国家)中,各国也在努力强化课堂以外的学习经验。在美国,“课后教育”(after school education )受到了广泛

的关注与支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教育发展中最令人欣喜的变化可能就是“解题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的推行。自20多年前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 )开始,“解题学习法”的学习已经成为全球多数医学院校中的主要学习方式。医学院的学生主要处理真实的病例,而不是纯粹通过学科结构进行学习。他们需要结合并运用不同的医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典型的“解题学习法”是以小组方式进行的,学生在学习中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进行密切协作、多层面、多视角、提出多重解决方案并开展深入的讨论。此外,真实生活的情景促使学生必须考虑病例中涉及的社会与道德问题。“解题学习法”目前不仅在高等教育的其他领域中得到推广,也同时开始进入中小学的教学之中。

在学习这个领域,尽管改革进程步履艰难,但迈向真正学习的校园生活的大方向,还是无可置疑的。

范式三:法理思维(Rational -Legality )法理思维是关于教育的组织的。法理思维这个词,是韦伯用以概括工业社会机构组织的。正如前面所述,在工业时代,大规模生产是生产的一般模式,它必然导致组织趋向庞大、科层模式以及等级结构。这进一步影响到人们普遍的思维方式,使之更趋于分析性的、可控的、结构化的、清晰的、统一的、汇聚性的、标准化的、整洁的、确定的并且是可量化

11

①②③④http : www .coe .int T E Cultural _Co -operation education Higher _education Activities Bologna _Process default .asp .这是1998年由八所主要理工学院在《华盛顿公约》(Was hington Acco rd )中达成的基本建议之一。这表现在哥伦比亚大学传媒学院、香港大学和中国汕头大学的新闻课程。中国在1999年开始出现的“综合卷”可以说是少数考验综合能力的先例。———译注 第4期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的思维方式。这些思考方式在处理大型而繁杂的过程时是非常必要的。它符合现代主义的世界观,按照霍夫斯泰德(Hofstede)的说法,这是一种“阳性文化”(masculine culture)。[14]

随着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到来,组织规模已经变得小型化、松散化、扁平化。人们思维的一般方式也已趋向后现代与“阴性文化”,倾向于总体的、灵活的、模糊的、多元的、发散的、自由的、复杂的、联想的,而且允许多重交错的思考方式。

这种现象在工作场所已十分显著。在那里,固定的组织架构已被可变的架构所取代,对流程的规范已经让位于对产出的整体控制,对人的评估是作为完整的人而不是指标的合成体,等等。

这种范式的转变在教育领域中还没有出现。正如在学校与教育机构中所体现的,当今的教育体制反射出的是一种产业性质的组织模式。学校作为国家性体制是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的。学校体系与个体学校不同,与古代学习小组也不同。学校体系可以容纳大量人口,是一种大规模的生产体系。

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效率与规模经济。中国大陆最大的学校拥有8000多名学生。香港中小学校一般容纳1200名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实行了就近入学的办法,学校的规模是根据邻近区域人口的数量进行设置的。总之,学校的规模通常取决于资源的优化,而不是学习环境的优化。

出于同样原因,学校的学生被分为不同的班级。班级是根据一位教师所能管理的最优形式进行组织的。教育规划者在乎的是师生比、师班比,试图实现最经济可行的模式。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班级的大小在不同地区的文化中是有差别的。在美国,人们很难接受超过23人的班级。但在韩国,超过60人的班是很常见的。显然,班级规模的差异不仅是资源问题。班级不只是学生的数量,它是一个学习群体,因而班的大小对于学习是有影响的。班级的概念与组织班级的方法却没有在这种方向被详细讨论。

学校基本上是由有墙壁的教室构成的,这些教室均建在校园内。学生的活动也因此被局限在教室与校园内,课堂以外的活动被视为额外的(英文为extra-curricular)。校园以外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因此也就很难得到支持。

学生在学校是被按标准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的。学生们要依照事先确定的统一计划(即课程)沿着统一的路径生活。学生必须在不同的“科目”中学习一套套特定的知识。按照时间表的不同时段,学生们被授以既定的知识“剂量”,教师则根据分工作为“学科”专家为学生传递知识。因此,教师更关心的是学科的“学业”成绩而不是学生。一般来说,对于学生个人成长,学校没有“总体方案”。

学生按年龄编为不同的年级进行学习,但这并没有任何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支持,也没有参考个人其他特性。学校一般用“一刀切”的考试控制学生的“质量”,通过考试的学生可以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而没有通过的学生就要在本年级内重新就读或被开除学籍。这些做法很少考虑到学习本身。的确,当今学校的许多实践都违背了学生进行真正学习的原则(principles)。

学校教育也没有发生范式上的转变。科目的专门化以及大学学系的界限仍然难以打破。教育的成果是难以衡量的,且往往在学生毕业后很久才能显现出来。因此,注意力更多地被集中在过程上: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管理过程。大多数教育体系都已发展到这样一种阶段,就是各类管理人员的数量超过了第一线教师的数量。教育体系基本上仍是一种科层体制(或曰官僚架构)。

学校对学生的看法也是如此。学校通常要求学生要达致同样的成就,具有划一的行为。学生被局限在固定的学习环境及严格确定的活动中。学校往往将学生视为指标的合成体,由分数甚至复合分数来评定,而不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甚至还存在着一种趋势,特别是在东亚社会,有关学生的任何难以量化的信息都被视为是不可信或不公正的。

但是,在这个范式上也正出现一些新突破。我目睹了教育体制组织中的一些例子,有些堪称根本性的变化。

第一个例子是用学生档案(student portfolios)取代成绩表。学生档案从定义上讲就是在一个整体的综合框架下考查学生的各项表现。按照设计,它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跟踪记录,而不是一次性考试的终结结果。与此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档案也可用于分析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与成长。档案这一理念也可以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估。

第二个例子是作为班级的另一替代方式的学习群体(learning community)。举个例子,学习团体可以由四个班(大约120名学生)组成,并由教师(大约6名)组成一个团队负责整个学习团体①。因此,教师不再把他们自己看作特定科目的传授者,他们现在

12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并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这可能就是朝着摒弃学校按照产业分工模式所迈出的第一步。

第三个例子是社会参与以协助学生的在校学习。这在许多地方其实已经非常普遍,艺术家、运动员、家长及各类人才都来到学校协助学习,辅导员也会在校外帮助学生。他们已跨越学校的围墙,成为学生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这样,学校就不再是教育工作者的密封舱,学生可以向在社会实际工作的各种各样的人物学习。

这只是当前出现的一些少量例子。对于学校来说,要摆脱工业社会的机械式规范,前路漫漫。

范式四:知识控制(Knowledge Control )

知识控制范式是关于教育机构的。有一个微妙但非常有力的假设就是,学校、大学及其他知识组织可以掌控知识。当在工业社会通信手段处于较低水

平时,这的确是一种真实的现象。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跨越了地域和政治的界限,科技推动了组织中的科层及等级的瓦解。科技也缩短了传递的周期。如前所述,科技促使人际间的互动更加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学校、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图书馆及博物馆在内的各种教育机构必须重新调整它们各自在学生学习中的角色与定位。虽然教授与教师曾经是知识的惟一来源,但现在学生可以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与知识。

当教师和教授担当知识的源泉与传播者角色的时候,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方法。他们可以单方面规定学习的标准,学生则必须遵守这些标准。因此,教师与教授对学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整体上说,教育工作者几乎完全掌控着学生的学习。

这种控制模式目前正在悄悄地崩溃,一方面是由于教育工作者已经无法继续垄断信息与知识的来源,另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从教育工作者身上学到的已不足以面对知识爆炸与工作场所的快速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此外,学生的需求也各式各样、千差万别,他们不再满足于这种由学校制定的“套餐”式的教学方式。在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领域的在职学生

中,这种现象尤为突出。

1999年,韩国最先推出了“学分银行制”(Credit Unit Bank ),学生从任何通过认证的院校获得的学分

累计达到140分时,就可由政府授予学位或证书。

它可能开拓了一个先例,即院校的学位授予权被移走了。这项计划也是教育服务按照学生需求而剪裁的一个典型范例。同样,自1999年,台湾地区创建了“终生学习护照”计划,学生可以参加不同学校的课程,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累计达到150个学分时

就可授予证书。

教育机构对知识的控制还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且挑战愈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许多国家加入了

W TO 。④

例如,自1995年,很多东南亚国家在“教育

服务贸易”方面都有了显著的增长。⑤除了传统的

学生海外留学潮,国外大学在当地创办的独立院校也有了飞速增长,再加上由国外大学提供的网上学习机会大量涌现,所有这些都对本地与传统的学校带来了挑战,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

一旦学校对知识的控制崩溃,教育工作者将从传统教学的机械式任务中解放出来,但随后又要立刻面对角色的重新调整。存储与传播信息和资料性知识的功能现在已被机器与互联网所取代。教育工作者发现他们自己将承担“脚手架”功能,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样学生就不必重复前人的学习过程。教师还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扮演着“资深学生”(enperienced learner )的角色,他们成为学习群体中的学习榜样。

出于同样原因,教育工作者目前更积极地与工作场所密切合作,因此,校园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领地,在校期间为学生提供实际工作经验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迅速发展的导师计划与见习计划就是这种需求很好的范例⑥。

结 论

本文所述内容是我对自己过去几年观察的一个总结。我是学习和研究教育政策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政策研究主要关注教育制度。在教育规划

的大旗下,教育政策研究着眼于人口统计、经济框算

13

②③④

过去两年,对于教育服务贸易的讨论十分频繁,主要是由于许多国家加入了WTO 。教育被看成是服务贸易的一种主要形式。WTO 协议中有四种教育服务贸易模式:跨境支付(比如海外学生);商业存在(比如海外学校);跨境消费(比如电子学习;远距离学习课程);自然人流动(比如访问学者)。参看http : host .cc .ntu .edu .t w sec All _Law 5 5-68.html 和http : www .tatung .org .tw 17.htm .

《韩国的学分银行制》,载《外国高等教育教育与研究评论》1999年第2期第2页。参看T .W .Malone (2003)The Future of Wo rk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Press 。

 第4期教育问:后工业时代的学习与社会

与制度结构。①教育政策基本上是研究大系统的学生数量与经费的多寡,其基本目标就是确保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正规教育。的确,许多国家在学生数量增长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造就了大型的科层式教育建制。

自80年代初,人们开始意识到大多数年轻人有机会入学了,学校质量变得至关重要。因此,出现了倡导“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的运动,其注意力更多地是关注学校管理。这一运动带来了各种在教育体系和学校层面上“质量保障”政策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教育建制的科层本质反而被加强了。

从这方面来看,90年代中期以来,教育政策中对学习的关注可能是前述发展的一个自然而然的延续。那些诚心地关心教育的人实际上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但是,政策的制定过程往往会被教育里面繁杂的科层架构所湮没,学习本身往往却被遗忘了。人们开始怀疑:学习是通过加强科层管制而得到提高还是放松科层管制而得到提高?

本文旨在勾勒一幅全景图,以在这个框架中回答这一问题。大环境中的科层架构正在消解,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我们发觉,工作原来是可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组织的。社会在变,社会建制也必须变。②那么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当然也应该受到质疑。

为此,我发现从内部去理解教育是非常困难的。我试图从教育所服务的社会的角度去观察,但是,当我走出教育领域时,却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对于教育者非常陌生、但对其他每一个人来说却很容易理解的世界中。我过去几年所做的一切就是试图在教育界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于是我用工作场所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不认为教育只是为工作场所而培养年轻人,但我确实认为工作场所的变化是社会变革的根本,而教育是无法逃避这些变化的。

但是我必须做出的结论是:教育,如目前的状况而言,并没有完成它为未来而培养年轻人的使命。它没有起到学习的辅助者作用。我们的任务可能不是要把我们目前所做的做得更多或更好,而是要对我们目前所做的进行重新思考,把在新形势下的学习过程放到核心位置,并设计出适合这种过程的教育。我也发现许多在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变革似乎在不同程度上响应着社会的变化,但除非我们把握了社会变化的全部,否则改革就不会形成一个整体而对基本的理念带来冲击。我不想佯装我对未来的教育已经有了一个蓝图,我非常明白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但无论如何,我确信我们要从现在开始。

我们正面临着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是如此彻底,或许只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革命才能与之相提并论。因此,对教育的挑战也是根本性的。

参考文献:

[1][3] Census&Statistics Department(various years).

Quarterly Survey of Employment and Vacancies[R].

Hong Kong,Hong Kong Government.

[2] U.S.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R].2001(723):483.

[4] Commission on Youth.Co ntinuing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Youth[R].Hong Kon g

Government,2003.

[5] P.Senge.Schoo ls that Learn[M].London:Nicholas

Brealey,2000:42.

[6] H.Gardner.Intelligence Reframed:Multiple Inte-

lligences for the21st Century[M].New York:Basic

Books.1999:41.

[7] H.Gardner.Multiple Intelligences:The Theory in

Practice[M].New York:Basic Books.1993:6.

[8] S.J.Gould.The Mismeasure of M an[M].New York:

W.W.Norton&Compan y.1996,1981.

[9] https://www.sodocs.net/doc/4a5683798.html,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1998

[R].Paris:OECD,1998:174.

[10] OE https://www.sodocs.net/doc/4a5683798.html,catio 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

Educatio n and Skills[R].Paris:OECD,2001:148. [11] OE https://www.sodocs.net/doc/4a5683798.html,cation at a Glance:OECD Indicators2004

[R].Paris:OECD,2004:281.

[12] H.W.Stevenson&J.W.Stigler.The Learning Gap

[R].New York:Summit Books,1992.

[13] J.Biggs&D.Watkins(eds.).The C hinese Learner: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M].

Hong Kong:CERC and Melbourne:ACER,1996. [14] G.Hofstede.Culture and Organizatio ns:Software of

the Mind[M].New York:McGraw-Hill,1997:79-107.

(责任编辑 蒋 凯)

14

①现代意义的教育规划时代是由设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 P)创任所长库姆斯(Philip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19.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结合体。 20.在教育社会学中,具有"面对面"交往特点的初级群体指家庭,而群体的高级形式是集体。 21.我国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功能主要有大教育功能文明辐射功能和辅助经济发展功能。 22.教育对人口自然变动的影响表现在对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影响。 23.青年文化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24.政治文化主要包括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和政治理想四种成分。 25.教育调查研究的程序和步骤包括选题、计划、实施和总结_四个阶段。 26.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教科书选用权、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评价手段使用权。 2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28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9.1949年布(鲁克弗)发表《教育社会学定义问题》一文,可以看成是现代教育社会学正式确立的标 30.1922年(陶孟)和出版的《社会与教育》是我国教育社会学形成标志 31.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2.在教育社会学中依据研究方法为基本特征,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 33、教育社会学研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现场法、隐蔽法、人种学研究)四大类。 一、名词解释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的基础上而形成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3.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与自致地位相适应的角色。 4.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5.学生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学生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6.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 7.失范行为:凡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和冲突的行为就是失范行为。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 8.前排中间效应:坐在教室前排和中间的学生与坐在后排和两边的学生相比,往往具有更高的学习动机,各方面表现更好,更能获得教师和同学的认同。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有时是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与学校中常说的“德育”是同义词。从个体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天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继承性4阶级性5长期性6相对独立性7生产性8民族性。 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应具备两个条件:1有明确的教育目地,理解自身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或使命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供的客观要求,并能够根据自已对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训,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才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是“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它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苏联和我国持这一观点的人多。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紧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3教育具有原始性。学校产生的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内容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民,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最早的学校: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出现文字的地方,先后出现了学校的萌芽,并相继出现了最早的学校。20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幼发拉底河岸发掘了公元前3500年的马里城,发现了两间类似校舍的房子。但是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的苏美尔学校。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考古发掘中找到可靠的实物来证实。而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夏学校设置有两类一是“序”,一是“校”。商代学校名称“大学”“小学”“羊”“序”等。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的,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大学《教育社会学》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问题特征不包括: 收藏 A. 变异性 B. 普遍性 C. 潜伏性 D. 单一性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年成立中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教育社会学学术委员会。收藏 A. 1990 B. 1989 C. 1992 D. 199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不属于课堂上“中性力量”学生表现的是: 收藏 A. 张开双眼出神地望别处 B. 既不吸引别人也不使其他人分心的乱涂乱画 C. 不在听课,并大声喧哗 D. 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属于地方分权政治结构的国家是: 收藏 A. 日本 B. 中国 C. 美国

朝鲜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是下列哪种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的代表?收藏 A. 生物学解释 B. 控制说解释 C. 心理学解释 D. 社会学解释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A 1892年,( )大学第一个创办了社会学系。 收藏 A. 哈佛 B. 耶鲁 C. 芝加哥 D. 剑桥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班级功能说法错误的是: 收藏 A. 班级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 B. 班级不具有选择功能 C. 班级具有诊断和矫正的功能 D. 班级具有角色社会化的功能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B 社会体制转型对教育的影响不包括: 收藏 A. 会导致“违规型”的教育失范

会导致“反文化”的教育失范。 C. 能够导致“反教育的”失范行为 D. 不会导致“违法型”的教育失范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1922年,()出版了其代表作《社会与教育》,标志着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形成。 收藏 A. 鲁迅 B. 毛泽东 C. 胡适 D. 陶孟和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D 属于社会规范、规则意义上的制度的是: 收藏 A. 奴隶制度 B. 社会内部的家庭、经济、政治、教育、宗教制度 C. 考试制度、学习制度 D. 原始公社制度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不符合我国小学课堂语言互动师生角色的是: 收藏 A. 教师是协调者 B. 教师是真正的启动者 C. 学生是主导者 D. 教师是指挥者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 C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

古代武术的萌芽(原始社会时期) 武术是用于格斗的技术,它的一招一势、一刺一击都是按照进攻和防宁的战斗要求设计出来的,是人们格牛经验的总结。因此,武术的产生首先要有格斗,要有进行格斗的对象。在早期人类社会中,人们最初遇到的格斗对象不是人,而是野兽。当时.人类生存的条件作分恶劣.正愫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庄子·盗历篇》和《韩非子·五惠》中说的,那时候人烟稀少,到处都是凶禽猛兽。盘旋在高空小的筋鹰不时地俯冲下来,搜走老弱‘、凶狠的猛兽一次又一次地向茫然无所知的人们发起攻击。为了保卫自己,也为厂从野自身上得到遮风避雨的毛皮和果腹充饥的食励以生存繁衍下去,我们的祖先们不得不同凶猛的阿兽进行殊死搏斗‘,在距今有18000多年的山顶洞人的穴居遗址甲发现的大量的露骨就是他们与野兽搏牛,并取得胜利的证明。野兽有尖由利爪,强悍凶残,而先民们用来与野兽搏斗的不过是简陋粗糙的棍棒和石头打制的武器。打猎的成功,不仅按靠集体的配合,也要依靠猎手们身体的矫健,不仅棍棒的使均受难确有力,徒手的踢打摔拿在必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小国员早的诗歌集《待经》中就有人们徒手与老虎博斗的记载(《邦风·大叔于川》)。 南沧源岩画中也描绘着人勺兽搏斗的生动场面。分布在我国广阔西部地区的购域岩画中也有许多反映原始狩猎的内容,岩画小的人们有的在灼刀研砍,有的在弯弓待射,有的在野牛的反击下抽身疾走,逃离险地。

先民们靠着白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地想方设法改进白己的武器。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粗糙的用心头打制的砍砸器、尖状器到中期的骨骸、骨矛、骨叉,又到新省器时期的石刀、石矛、石斧、石镣等利店期的青铜兵器,记录着他们在政进武器方面不懈的努/J。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弓箭的发叫,给原始人类提供远射程武器。根据古籍记载,人们看到落在树枝上的鸟在芭走时被弹回来的树枝市伤受到启发,于是,就蝴绳子把树枝绷成弓,将木根列削磨细做成箭,制成了原始的弓箭(《周易“系辞下》)。弓箭在原始社会店期八始用于打猎,大大提高丁人们打猎的能力,扩大了狞猎的范围的生产方式,因此关系。 狞猎是原始社会人类维持生存最重要武术的萌芽与生产劳动有 着直接的除了生产以外,原始的战争也是武术萌芽、生长的重要条件。在原始社会.各个部落为了争夺水草丰美的草场、适于居住的地区,

打印版《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新)

《教育社会学》试题库(更改后的) 一、填空题 1.作为教育社会学母学科的社会学,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组织和个体、社会不平等__、主要社会设置、社会环境和_社会变迁__。其中,社会不平等主要研究__社会分层_、社会阶级与_贫困问题、年龄与健康问题、性别;社会变迁主要研究城市变迁、城市化和_社区变迁__。 2.教育社会学的制度化历程始自于1907年,因为在这一年,_苏扎罗__在美国__哥伦比亚大学_首开教育社会学讲座。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冠名为“教育社会学”的讲座。 3.社会差异是__教育机会不均_的主要根源,其可以分为地区差异;阶层差异;性别差异等。 4.根据组织为其成员服从并参与组织而采取的手段的区别,社会组织可以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与规范性组织。对于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___的组织;对于学生而言,学校是___兼而有之的组织。规范性和功利性;规范性与强制性 5.社会学研究中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有___、个案法、___和问卷法。各种方法经常是互相交叉使用。观察法;访谈法 6.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一书。涂尔干;《教育社会学概论》 7.教师的教育自由权包括___、课程实施计划制订权、教学形式与方法运用权和___。教科书选用权;评价手段使用权 8.就所属社会群体而言,学生主要生活在由___、___及___构成的三重社会之中。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9.1982年2月,___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揭开了我国重建教育社会学学科制度的序幕;1989年4月,我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___在杭州成立。南京师范大学;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10.教师权威的源泉:教师的法定权威、___、知识权威、人格权威分别是教师对学生施加法定性影响、___、知识性影响及___的主要载体。传统权威;传统性影响;人格性影响11.社会变迁分为___和___、社会混变;其中社会渐变可分为系统和因素水平的渐变;社会剧变可分为___和振荡式剧变;社会混变可分为体制混变和___。社会渐变;社会剧变;观念混变 12.教育社会学研究取向的二次大调整中,第一次是由验证的研究取向取代了___的垄断地位,第二次是___打破了宏观的研究取向的垄断地位。规范的研究取向;微观的研究取向 13.在西方国家,通常以声望、_财富_及_权威_作为评价与分析教师地位的三条主要标准。 14.同辈群体的功能主要是___和“发展功能”。学生同辈群体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受制于学生的年龄阶段、__、__及学校内部教育结构等多种因素。“保护功能”;家庭背景;社会地位15.班级是作为一种学生组织,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社会组织的两个重要特性:___和___。自功能性;半自治性 16.学生同辈文化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和___。玩乐型文化;学术型文化;违规型文化 17.教育的社会背景极为复杂,其复杂性至少可概括为三点。第一,它包罗万象;第二,它因受教育者而异;第三,它不断变化。而这三点分别主要地体现于教育的三种社会背景之中,即社会结构、___、___。社会差异;社会变迁 二、名词解释 1.教育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文化: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之总和。中义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之总和。狭义文化是指生活于一定的文化共同体中的人们长期积淀而成的一套文化心理系统,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民族性格等,而价值观念的系统是其核心。 3.教育机会均等:有多种解释:一是起点均等(包括就学机会及学校条件的均等),二是过程均等(包括教育内容及师生关系互动的均等),三是结果均等(包括学业成就,最终所获学历及教育对日后社会生活机会影响的均等)。 4.验证性研究:所谓证验性研究,是实证主义社会学者提倡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其研究

论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论原始社会时期的教育 教育发展历程一般分为三阶段:原始社会教育、古代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近代社会教育。本篇文章就原始社会教育进行深入论述。 原始社会的教育还不是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形式,只是一种简单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社会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教育的基本方式为身教与言传。归结为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而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常识方面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少年儿童生活在复杂的血缘关系和氏族部落中,他们最先接触的是社会环境,而后接触的才是生产劳动。所以他们从孩提时起就接受社会常识方面的训练。这种训练主要包括取得氏族成员资格的训练,接受家庭传统和氏族部落传统的训练。例如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世系按母亲计算,实行母系继承制。孩子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居于支配地位,氏族长也由她们中间的年高望重者担任。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内部事务外,妇女主要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使生活的供给比较稳定。男子则主要从事狩猎。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事会,由全体成年的妇女和男子参加,享有平等的表决权。这些活动仅限于取得氏族成员资格的男女才能参加,所以对儿童少年来说,取得成员资格仍是第一要事,为此,他们要了解并熟悉各种亲属和血缘关系,以及自己应尽的义务。 (二)学习生产斗争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习一开始是生产工具制作和使用方面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这一时期的石器工具一般是用石块相互敲击而制成的。通过敲击,将石头打制成有刃或尖的石器。这种比较粗糙的石器器型有砍砸器(石斧)、尖状器等。 (三)原始宗教文化的教育

教育社会学试题

教育社会学试题 一、每小题1分,共25分) 1.帕森斯的学生K·默顿创立了() A.交换理论 B.冲突理论 C.中程理论 D.宏观理论 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 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 B.剥削压迫 C.私有制 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圣西门 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 A.功能主义 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 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10人—20人 —30人—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 B.达伦多夫 C.韦伯 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 B.群体 C.家庭 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 B.成员群体 C.首属群体 D.大群体 1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理解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掌握西周“学在官府”的特点和六艺教育内容。 教学重点:本章的重点是西周的教育和六艺。 教学难点:难点为六艺教育。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教育的起源和学校的萌芽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一百几十万年的漫长发展,可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大历史时期。

大约一百七、八十万年前至二、三十万年前,考古学家称之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元谋人、兰田人、北京人等遗址是这一时期重要的文化遗存。这些原始先民,被人类学家称之为“猿人”。“血缘家族”是他们创立的社会组织形式,这一历史时期是我国教育产生的时期,研究它对揭示教育的起源有很大的理论意义。 原始社会教育的情况: (一)在生产实践中传授生产劳动经验 根据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的北京猿人是几十人为一群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共同劳动艰难而顽强的与自然界斗争着、生存着,这时他们已经能够制造多种粗石器,如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等,并且懂得了用火。北京猿人的小孩是属于群体的,教育小孩是群体共同的责任,如制作和使用工具,这是老年人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作一件石器,年老得人把孩子带到河滩,让他们捡石头学着制作工具,这时老年人就要告诉小孩只有坚硬的砾石才能制造工具,这样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就学会了怎样选料,怎样制作等几道工序。又如火的使用以及如何保护火种及后来的钻木取火等等。在母系氏族公社时,出现了陶器,而且还要在陶器

上绘上彩色的图案这也需要年老的人来进行教育。 随着人类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类所积累的生产经验日益丰富,就愈来愈需要年长的一代有目的、有意识的向年轻一代传授劳动的经验,这种以传授劳动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活动就是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 如古书上记载的 (燧人)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 燧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渔。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由此可以看出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原始社会生产劳动教育已经是必要的社会职能了。 又如,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调查报告中,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社会传授劳动经验的过程,如鄂温克人,在解放前还停留在父氏社会,在劳动上他们男女有明显的区分,打猎是男人的事,因此,男孩子五、六岁时,就要在成年男人的带领下开始猎手的训练:射箭、打靶、滑雪等,女孩子则在妇女的带领下,学习鞣制皮革、制作衣服等。 (二)实际生活中进行思想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不仅传授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还要进行思想教育。 原始人群共同劳动,并且在劳动中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原始人群是通过当时共同的风俗习惯来调节原始人在劳动中的生活关系的,列宁曾说,在原始社会里,我们看到的是“风俗的统治”。 当时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年长者教给年轻一代遵守共同的风俗习惯,主要是这几方面的教育内容:①生活方式的教育。包括有关婚姻家庭的教育,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生活能力的训练,原始民俗活动教育(歌舞和神话故事);②原始宗教艺术活动的教育。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等各自有不同的教育内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原始社会的教育有以下特点:(孙培青:p16) 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2.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教育社会学》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孔德 2、哲学方法论、具体方法论 3、评价手段 4、互动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 5、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 6、传递功能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 2、从众行为:因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导致个体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 3、教育平等: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教育民主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4、过分社会化:是一种社会化过程中的偏差现象,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 5、可持续发展:是指社会的发展在满足当前需要时,不牺牲后代利益,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在研究教育现象时采取整体的、有机联系的观点,注重把教育现象放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分析; (2)综合性:广义的教育下的学校教育分析;研究视角的综合性;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现实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教育事实; (4)实证性: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获取教育事实资料,进行分析研究。2、简述教育制度基本要素; (1)教育规范系统是教育制度的规则要素; (2)教育设备是教育制度的物质要素; (3)象征的标识是教育制度的文化要素。 3、简述人口数量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抵消了教育的总量的投入; (2)人口的脉动式增长,使教育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规模; (3)人口构成的不合理使素质教育的实施产生影响; (4)人口分布的不合理,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5)人口的城镇化趋势给城镇教育带来诸多困难。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一)为什么说教育具有人口控制的功能?试加以分析。 1、教育改变了人的生育观念,为控制人口创造了主观条件。 2、受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在客观上要求他们少生育。 3、教育年限的延长客观上要求他们推迟人们的初婚年龄,从而控制了生育率。 (二)试述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主要表现及原因。 1、主要表现:(7分)

原始社会时间

原始社会时间 1.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元谋人”和“蓝田人” ?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发现的猿人化石。全称“直立人种元谋新亚种”,俗称“元谋直人”。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蓝田人:在陕西省蓝田发现的猿人化石。生存年代距今大约80-75万年。 属旧石器时期,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他们已经可以站着走路,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狞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用火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开始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婚姻形式:群婚。 2.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是:仰韶文化(今河南省) ?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是:龙山文化(今山东省) 3.炎黄子孙:也称黄炎子孙,黄帝子孙。 ?"炎黄子孙"泛指汉民族人。这一词来自一个历史传说,即炎帝和黄帝的故事。炎黄,即炎帝、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两个大部落联盟的首领。?炎帝姓姜,号烈山氏。炎帝部落崇拜牛,生活在姜水流域(今陕西),以后向东发展至中原地区。黄帝姓姬,号轩辕氏。黄帝部落崇拜熊,居北方,后定居黄河流域。 ?这两个部落联盟在汉民族发展史上居很重要的地位,为中国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炎帝和黄帝,被认作汉民族的始祖。因而,人们往往称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炎黄的子孙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 4.黄帝: ?五帝之首,原本是原始社会部落的首领,在黄河流域一带,他的部落是最强大的。 ?黃帝和炎帝時期逐漸形成华夏族,因而他们被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

?早前炎帝與黃帝结盟对抗蚩尤。后炎、黃二帝展开阪泉之战,黃帝取得胜利。最后黄帝在涿鹿之战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5.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 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 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 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 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 五帝也有五说。 三皇 1. 燧人、伏羲、神农 2. 伏羲、女娲、神农 3. 伏羲、祝融、神农 4. 伏羲、盘古、共工 5. 伏羲、神农、黄帝 →第5 种说法最普遍:伏羲、神农、黄帝 ?燧人:找到火(火神) ?祝融:找到火和利用火(也被称为火神) ?盘古:开天辟地 五帝:黄帝、颛顼(Zhuān Xū_Xuyên Húc)、帝喾(dìkù_?? C?c)、尧(yáo_vua Nghiêu)、舜(shùn_vua Thu?n)

教育社会学(题库)2020答案整理

《教育社会学》题库-2018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在a, b两类名词解释中各选2个,c类中选择1个,共5个名词 解释,20分) a) 1.教育社会学;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 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2.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承生产经 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 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教育着的身心 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是一种正式组织,其主要成员是教师和学生。对教师而言,学校是兼具 规范性和功利性的组织;对学生而言,学校是规范性与强制性兼而有之的组织。 4.班级:班级是学校中的下位组织,班级首先并始终是一种社会组织,只是一种 学生组织。班级的目标指向自身,是主体的自我实现;从班级的机构看,班级 的首领是班长,核心领导机构是班委会,下分若干小组,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 有自己的相应位置;从班级规范看,任何班级规范所约束都是学生。具有自功 能性和半自制性。 5.学生P222;学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存在,既非不承担任何社会义务的婴幼儿, 也非以职业劳动而与社会进行交换的成年人,学生是介于婴幼儿与成人之间的 “半”社会成员,是学校中最游离不定的成员。 6.课程;狭义的课程指学校课程表所列教育科目,最广泛的界定将学生在学校中 所学一切均视为课程。 7.重要他人P244: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 确提出的一个概念,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8.潜在课程:主要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和互动层面所蕴含的各种 经验。 9.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 2.角色扮演 3.同辈集体 4.课堂控制 5.过分社会化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 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简述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3.简述差异交往说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你是如何看待学生崇拜明星这一现象的? 2.试析大众媒介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与社会对占据该地位的人的行为期望相符合的一套行为模式。A1 2.角色扮演:当一个人具备了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称为角色扮演。 3.同辈集体:是指处于同等社会地位的同代人组成的小群体。B5 4.课堂控制: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对学生行为也包括对自身行为进行的有意识引导、约束和调整 5.过分社会化: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是一种只承认共性、抹杀个性的社会现象。B4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误的加以改正(每题4分共20分) 1.在教育社会学史上,孔德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错。在教育社会学史上,涂尔干被认为是教育社会学的真正奠基者。 2.在教育社会学研究中,以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行为规范—--个体事实作为研究路径,并偏重社会事实的是韦伯。 错,孔德、涂尔干等人 3.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非制约性。 错。教育习俗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自觉尊重并通过舆论的力量起着控制、协调个体行为的作用,具有制约性。 4.角色期待越强烈,越会产生期待效应。 错。未必。角色期待可以影响教师的角色行为,但必须通过被期待者的内化过程。 5.学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显性知识”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 错。隐性知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全国2018年4自考真题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冶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是 A.社会现象 B.社会问题 C.社会事实 D.社会行为 2.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是 A.理解社会学 B.历史社会学 C.解释社会学 D.科学社会学 3.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的重要内容是 A.理想类型 B.社会交换 C.社会冲突功能分析图式 4.创立现象学社会学的是 A.米歇尔·福柯 B.艾尔弗雷德·舒茨 C.安东尼·吉登斯 D.皮埃尔·布迪厄 5.在社会学传入中国之时,首次提出“社会学冶之名的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严复 D.章太炎 6.李达的代表性著作之一是 A.《大众哲学》 B.《中国社会学》 C.《唯心主义的破产 D.《社会学大纲》 7.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个人与个人的关系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群体与群体的关系 D.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8.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被称为反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 A.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B.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C.诠释方法论 D.人文主义方法论 9.非介入性研究法又称为 A.实验法 B.个案法 C.文献法 D.统计法 10.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被称为 A.社会 B.人口 C.环境 D.社会结构 11.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12.文化交流开始于 A.文化传播 B.文化冲突 C.文化采借 D.文化融合 13.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被称为 A.重新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 D.基本社会化 14.根据角色追求的目标,可以将社会角色划分为 A.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B.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C.群体角色与个人角色 D.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15.在一些农业地区逐步形成大家一起收获庄稼的合作习惯,属于 A.契约式合作 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 C. 自发性合作 D.指导性合作 16.霍尔提出,社会存在不同的个人空间有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17.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紧密程度不同来区分,社会网络的形态可以分为 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 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 C.强势形态和弱势形态 D.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 1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被称为 A.联合家庭 B.核心家庭 C.组合家庭 D.主干家庭

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 就考古发现,目前被科学家所证实的最早的直立人出现在距今约600万年前。如果把能够制作工具视为人类产生的关键标志,那么最早的人类也可以追溯到距今约250万年前。 在原始社会人类普遍采用的工具多为石制,因此原始社会又被称为“石器时代”。根据工具的进步程度,原始社会可以划分为“旧石器时代”与“新时期时代两个阶段”。旧石器时代为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为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随着工具改进与经验积累,原始的畜牧业与种植业出现,人类由单纯的“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这一转变对人类社会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产品增多—私有观念产生—私有制与阶级出现—原始社会瓦解,人类迈入文明时期。 二、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 根据血缘家族制度的发展演变,有学者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前氏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及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军事民主制四个时期。 前氏族时期的教育:公有公育。就就是整个部落统一由年长一代向儿童传授基本的劳动生产经验、道德与社会行为规范、原始宗教及体育与军事等。 母系氏族时期的教育:这时的教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儿童要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磨制石器、禁忌、风俗),按照性别进行教育。 父系氏族时期的教育:与前一阶段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仍然就是按照性别的不同进行教育,但教育内容比以前更加多样与丰富(特殊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宗教祭祀、音乐、舞蹈等)。(如南非祖鲁人部落中严禁女子将手放在牛身上,甚至走近牛栏也不行;爱斯基摩人中,鹿肉与海豹肉同时吃就是不可饶恕的罪恶,男女不准在一起吃饭;马赛一家庭中男人要吃饭,女人必须立即走出茅屋,各自有各自吃饭喝水的器皿,不准乱用等。) 军事民主制时期:氏族公社的末期。主要就是军事体育训练,重视道德教育与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具有勇敢、机警与干练的品质。(要求人们能跑善跳、耐久力强、敏捷灵活。部族间战争频繁,要求熟练武器制作与使用、实战技能与方法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 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育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在西方被公认为教育社会学真正奠基人的是法国的__涂尔干_。世界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出版的___《教育社会学概论》___一书。 2.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__实证研究范式___和__人文研究范式__两类。 3.学校组织是异质结构是指两类互为异质的成员:_教师群体__和_学生群体__的结合体。 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_价值观的认同__、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__个体的社会化_。 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6、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其中约束力最小的是教育习俗。 7在西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之父。 8教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三个层次是: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和具体方法论。 9一般来说,教师的专业素质、人格魅力、师生关系和评价手段中,评价手段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 10学生的重要他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三分类说把课堂结构分为三类即: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 12根据教育制度具有社会规定性的特点,教育功能可以区分出教育制度的导向功能和传递功能。 1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依据使用的方法划分可以分为实证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两类。 14.同辈集体社会功能的一般性主要包括价值观的认同、满足心理需要、协调人际关系和个体的社会化。 15、教育制度的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功能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18.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在方法论上主要有规范性研究和证验性研究的区别。

第1章 原始社会时期

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室内设计的起源) 一、社会背景: 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 人少禽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群居生活、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农业、畜牧业尚未出现。人类的审美意识处于初始的状态,有了简单的人体装饰。 新石器时期: 人类进入了半开化、半文明状态时代,学会了种植,并开始驯养家畜,能够磨制石器,并掌握制陶技术。重要的文化遗址有早期的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等。 二、建筑概况与规划 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树居、崖下和岩洞。 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 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 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与精神生活有关的建筑 “大房子”→宫殿 庙宇→祭坛 陵墓→葬墓 建筑平面规划 1、平面形式 圆形——矩形——圆形、矩形平面杂处群体,方式有两种 三、室内空间布局 四、装饰与陈设 1、三大界面的装饰 (1)地面——夯实——用火烧过的土块做垫层——地面、墙面用白灰涂抹。 (2)墙——树枝编成——火烧的土墙面和白灰面——土坯墙(夯土墙) (3)室内装饰: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圆点、平行线、墙裙等,颜色多为黑、白、红) 2、纹样 (1)抽象出来并逐步符号化了 (2)属于纯装饰而无具体内容的几何纹样,具有巫术和图腾的含意。 3、陈设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它们都不以室内陈设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器物。但是它们被置于室内,客观上也具有陈设的意义。并为以后的室内陈设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1、陶器 2、漆器 3、茵席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斯宾塞是C A.法国人 B.德国人 C.英国人 D.美国人 2.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A A.社会批判理论 B.常人方法学 C.交换理论 D.结构功能论 3.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D A.预测性功能 B.规范性功能 C.解释性功能 D.描述性功能 4.在社会学研究方法论中,对社会行动过程及结果予以主观意义理论的方法是A A.人文主义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 C.实证主义方法论 D.功能主义方法论 5.非介入性研究法是指B P71 A.观察法 B.文献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6.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包括B A.两个阶段 B.三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五个阶段 7.我国明确地采用社会建设概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C P79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页4共(页1第#43000浙 A.十五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 C.十六届四中全会 D.十七届四中全会 社会学概论试题

2015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岀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岀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岀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是 B p37 A.社会和自然 B.秩序和进步 C.结构和稳定 D.发展和变迁 2.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来自C A.法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3.刘易斯? A.科塞的代表著作是C A.《社会行动的结构》美国帕森斯 B. 《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美国默顿 C.《冲突的社会功能》 D. 《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德国达伦多夫 4.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是 A A.社会批判理论 B. 激进主义理论

C.社会有机体理论 D. 后现代主义理论 5.《区隔》一书的作者是法国社会学家C P47

A.米歇尔?福柯《性史》 B. 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理论》 C.皮埃尔?布迪厄 D. 艾尔弗雷德?舒茨《°生产世界的结构》 6.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中,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是 A A.个案研究 B.文献法 C. 实验法 D. 统计调查 社会学概论试题 浙000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