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技术分析

Technology Forum

︱470︱华东科技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技术分析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检测技术分析

张景武

(温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浙江 温州 325000)

【摘 要】本文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现状展开探讨,

针对食品安全方面分析,深入地了解现如今民众最为重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新浪网曾经就“你最担忧的安全问题是什么”做过调查,结果显示:位居第一的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控,都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随着市场经济和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许多厂家在食品中添加低成本的化学物质甚至违禁成分,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如“瘦肉精事件”“西瓜膨大剂事件”“染色馒头事件”以及全国各地的“地沟油事件”等等恶性事件背后,暴露了太多的食品安全问题。 1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

1.1 食品安全水平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比较严峻。其一,微生物是目前最容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消费者若食用了受细菌污染或因腐败而霉变的食品,有可能引起微生物中毒。另外,食品加工、流通、销售环节卫生条件差,消费者的食品卫生意识淡薄,也有可能引起微生物中毒。其二,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污染情况较为严重。有些利益熏心的生产者为了经济利益,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激素、兽药、抗生素等,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农用化学品除了可能让人们急性中毒外,还可以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污染食品,造成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潜在危害。其三,食品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些小城市、乡镇、农村和大中城市的结合部更容易出现违法生产和加工食品现象。这些违法生产和加工食品一般采取家庭作坊形式,在隐蔽的地方制假,且作坊一般属于无证无照、非法经营,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有些企业或作坊非法添加违禁物质,制造有害有毒的食品,对消费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像“阜阳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其四,技术发展带来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不断研发出来新的添加剂、包装材料以及食品加工工艺等,使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的种类和数量都不断增多。这些接触食品的化学物质是否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是否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成为急需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荷兰等有着健全的监督体系和网络,往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法律手段,能实时监控,并及时对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的企业和个人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在这种制度下,其高效的执行力度,也为其国内的食品安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然而由于我国历史遗留的问题,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受经济利益驱使诚信意识滑坡,消费者的食品消费安全意识浅薄,造成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仍不容乐观。

1.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跟不上需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要求“重视科学仪器与设备对科学研究的作用,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研究开发”,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国家各部门的共识。但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由于资金等问题,无法经常性地对设备进行更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商家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将许多违法或新型的化学成分加人日常食品中,如“毒生姜”、“塑化剂”事件等。落后的设备由于难以及时、快速地监控食品安全状况,或不具备检测一些新型化学成分的功能,导致检测工作无法有效地检测出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1.3 检测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法律法规体系与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违法的成本较其他国家低得多。有些企业就利用法律的漏洞钻空子,获得额外的收益。检测标准还没有形成覆盖整个食品行业的无缝、统一的标准,不够完善。

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基本原因在于:我国制定标准的部门比较多,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个部门各行其是,导致类似的标准繁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之间存在相互重复、矛盾、多重标准等问题,缺乏统一性,令执法部门和企业无所适从;标准的技术内容与相关法律不一致;制定的标准总体水平较

发达国家偏低,定性的指标比较多,定量的指标比较少,导致检测的操作性比较差;检验方法不配套,计量单位不规范。

食品安全质量标准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标准相比,差距甚大,甚至与当前的国际水平相比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国内有的标准滞后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甚至有的食品生产标准还未制定,使一些食品的生产、销售无标准可依,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法律和标准体系的缺陷导致目前食品行业从业者众多。庞大数量的食品生产和加工者,由于食品加工技术水平有限,而且食品安全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导致生产和加工出来的食品安全性不高,从而使得食品质量整体水平提升的速度较慢,食品安全问题常见诸报端。这种现状不仅极大地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获证的规范化的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也严重损害了食品行业的形象。 2 食品安全检测的对策

2.1 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保障食品安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大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和领域。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在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督的同时,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广泛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和科普知识,从而使广大的消费者能获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保护自身的健康和合法权益。切实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全面强化食品提供者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促进依法经营。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共同构筑食品安全监管防线,提高食品安全水平。

2.2 及时更新检测设备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而分散,而且企业者法治和自律意识较弱,使得出现较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单靠一系列实验室检测方法和仪器升级还不够,还需要非常成熟和突出的快速测仪来支撑。政府相关部门应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各监督检测机构的经费投入,加快检测机构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精密仪器的合理配置,完善仪器设备和检测手段,充实检测力量,扩大检测项目,提高检测能力,逐步实现检测手段的高技术化、系列化、速测化和便携化。

检测机构要加强建设,加大对食品先进检测技术方法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检测水平。重点要熟悉和掌握食品安全监控中急需的有关限量标准中对应的农药、兽药、重要有机污染物、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生物毒素、重要人兽共患疾病原体和植物病原的快速检测技术。2014年曾有国内检测公司与英国Food Forensics(欧洲唯一以针对食品特性量身定做的同位素实验室)协力合作,在食品和饮料领域为客户提供新的测试解决方案,以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结果来判定食品的原产地(溯源性)及掺假行为,这将大大提高我国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技术实力。

研发部门对于食品检测技术的支持,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提升技术能力,还要提供良好的条件,才能够使其专心研制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检测技术,保障食品的安全。各检测机构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现有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鼓励技术人员以半脱产或自学等方式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食品检测工作,为食品安全把好质量关。 3 结语

食品的安全是保证生命健康安全的前提,我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高也依赖于食品安全的全面提升。虽然现阶段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的体系还不够完善,但是只要在发展过程中认真地推行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对生产伪劣食品的处罚力度,再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更加完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将对我国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爱萍,龚鸿萍,郑睿行.微生物对食品安全的危害及其快速检测技术[J].生命科学仪器,2012(10).

[2]张慧丽,杨松,蒋坤.等.我国食品安全体系主要问题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2).

[3]苏海锦.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思考[D].上海:复旦大学, 2010.

[4]庞国芳,范春林,常巧英.加强检测技术标准化研究,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