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光是怎样传播的》优秀教案

《光是怎样传播的》优秀教案

《光是怎样传播的》优秀教案
《光是怎样传播的》优秀教案

《光是怎样传播的》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是直线传播的

过程与方法

1、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

2、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

3、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4、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以及善于思考的能力

2、知道推测要有依据

3、在实验中能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光是直线传播地图片和课件

分组实验: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空心弯管和直管

教学重、难点

会用多种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1)清晨,太阳出来,房间撒满了阳光;黑夜,打开手电筒,灯光照亮了前面的路。当光照亮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否想过它从哪里来,又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2、光是怎样照到物体上的

1)让学生推测光的传播路径,重在说出推测的依据

书上已有:舞台上的灯光,从云层中透过的阳光

但应该启发更多: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光能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

影子形象和被照物体的侧面一致

3、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学生仔细阅读书上,明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2)2人一组自行操作

3)解释汇报两次实验的现象

4、其它的方法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1)提示注意用眼

2)书上资料的介绍

作业设计

一、选择

1.光在空气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A 曲线

B 直线

C 折线

2.光在空气中以每秒约()的速度传播。

A 30千米

B 30万千米

C 340米

3.下面对物体产生影子的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光传播时,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B 光传播时,遇到透明的物体,一部分光就会被挡住,物体的背光面就有一个暗区,这就是影子。

4.影子总是在物体()的一面。

A 对光

B 背光

5.在日常生活中,下列现象能证明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是()

A 夜晚汽车车灯射出笔直的光

B 白天能看到书上的字

二、讨论:

影子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总在背光的一面?

三、思考:

光能在水里传播吗?如果能,还是直线传播吗?如果能,它的传播速度和空气中传播一样吗?

窦娥冤-公开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⑵、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⑶、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⑷、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⑸、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教学重点:即目标之⑵、⑶、⑷ 教学难点: ⑴、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⑵、对第三折 [ 端正好 ][ 滚绣球 ] [ 耍孩儿 ] 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⑴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⑵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2 、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3 .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4 .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第三折[滚绣球]等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

5 .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 、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在散曲《南吕一

《雷雨》优秀教案

《雷雨》教学设计 吴丽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戏剧基本常识 了解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明确课文结构及戏剧冲突 过程与方法: 品读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清资本主义虚伪、自私、冷酷、残忍的阶级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体会周、鲁会面时两人复杂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情境感悟法 分角色演读法 提问点拨法 讨论探究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媒体:多媒体、自制课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结合课本注释①,了解故事梗概,把握故事情节。 2、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手段了解曹禺生平与创作,安排一学生准备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要求:抓住重点,简明扼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约5秒钟的“雷声”音频,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 提问:听到这声沉闷的雷响,大家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大家可不可以找几个词

形容一下。 (预设:恐怖、压抑、烦躁、不安,让人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就我们的生活经验而言,雷声之后到来的一般是暴风雨。那么,暴风雨有什么特性呢? (破坏性) 1933年,年仅23岁的曹禺,以一支笔,成就了一出雷雨之中的悲剧,震惊了整个文坛,多少年来在舞台上盛演不衰。究竟这出悲剧的魅力何在?这场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雷雨》,一起去探个究竟。 (板书《雷雨》) 二、走近曹禺 1、请课前指定的同学上台进行2分钟的演讲——走近曹禺。 2、教师进行口头总结,并进行补充,同时展示课件: 曹禺,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市,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自幼随继母看戏,培养了最初的戏剧情结。 1922年入南开中学,参加“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 1928年升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开始广泛涉猎西方戏剧名作。 1933年(23岁)完成处女作《雷雨》,震惊文坛。 四大经典名作: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三、了解结构、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说明:《雷雨》共四幕,本课节选自《雷雨》第二幕,共两场。 快速浏览课文,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第一场和第二场的分界在哪里? ②两场戏中矛盾双方分别是谁?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两场戏的主要情节分别是什么? 附板书: 鲁侍萍客厅重逢(相认) 周朴园 鲁大海父子会面(相斗)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本课是面向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选用了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册《秦兵马俑》,是基于网络环境,利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互联网中的相关资源辅助教学,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养的一课设计,体现了网络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本课教学按照“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要求进行设计,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课题: 《秦兵马俑》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说明性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从外貌、动作、神态等方面对秦兵马俑进行了生动地描写,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和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感受秦兵马俑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网络环境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引导,组织交流、练习为辅,并充分而恰当地补充信息资源。教学时,结合课文的阅读,让学生感性形象地观看阅读搜索到的网上信息,充分感受,理解语言,认识写法,反复诵读,体悟情感,自主地、探究性地理解感悟课文,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有哪八大奇迹吗?生讲述师补充。 2、师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揭题。 3、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后,他感慨地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师点击秦兵马俑视频搜索链接。 [百度视频搜索]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programs/view/jJJFKYkdG3I/

教学中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教学中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丹凤县铁峪铺中学周宁 一:教学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英语 3:课时:一课时 4:课前准备:a:教师准备:西方国家庆祝父亲节和母亲节情景的相关图片。b:学生准备:预习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句型、课文。上网查阅西方国家的孩子在父亲节、母情节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表达爱与感激之情。 二:教学课题: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6:connect 《lesson46 Mothers and Fathers Are special》 三:教材分析:本套教材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展现中西方国家的不同背景。本单元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要求学生用英语在父亲节母亲节会用本节课的生词,向自己的父母表达爱和感激之情。在学习西方国家庆祝父亲节,母亲节会用本节课的生词﹑短语﹑句型。如:alive ﹑whatever ﹑since ﹑care ﹑candy﹑take care of等。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激父母之心。 1 :教学目标 A.学习西方的文化. B.找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教学重点: a:会用英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b:掌握新词alive living whatever since 的用法。 3:教学难点: 会用英语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4: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分别用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及个别展示等再结合利用PPT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Step1. Let the students talk about the following question: 1. Remind the festivals in China. What are their meanings? 2. Talk about the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What are their meanings? Step2. Talk about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1. What do the students know about them? 2. What do people do on that day? 3. Do people in China celebrate Mother’s Day and Father’s Day? Step3. Listen to the tap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What day is Mother’s Day? 2. How do people celebrate it? 3. When was the first Mother’s Day?

赵娜娜互联网搜索教学设计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小学英语外研社一起点10册五年级下学期 3.课题:Module2Unit1 What did she have for lunch? 4.课时:1 5.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 ①预习课文,找出单词并理解课文大意。 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食物的图片和有关知识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 ①查询百度网站收集的有关食物的图片以及有关知识资料 ②查询百度网站收集有关西方如何点餐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识读运用单词:email, sausage, sandwich, traditional, delicious.掌握句型: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She had … 2.技能目标:能运用学过的句型向别人询问昨天一日三餐吃过什么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解国外饮食与中国饮食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从而形成正确合理的生活饮食方式。

三、教材分析 本课的故事是大明收到一封来自玲玲的电子邮件,在邮件中玲玲描述了自己在英国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大明和帆帆就这一封电子邮件展开了对话。在语言技能方面,本课重点操练了句型What did she have for breakfast/lunch/dinner? She had ...需要学生重点运用词汇email, sausage, sandwich, delicious和一些其他事物的单词。学生能运用句型和所学词汇询问他人一日三餐吃了什么,并进行对话。本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文化背景方面,本课内容提到了英国传统食物和英国的一日三餐是怎样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对中西方的饮食习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词汇及重点句型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本课语言知识进行实际运用,学生能运用过去时表达一日三餐吃了什么,并能进行对话。 教学方法:上课之前我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食物图、传统的中西方食物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等相关教学材料,找了一些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食物的图片以及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资料,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通过给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设置真实可操作的任务,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

窦娥冤教案(公开课)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在当今的新课改中,教师不能掌控教学的主流,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问,不能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理解与接收。应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师主导走向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发问,把学习的主动权,思考权真正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允许课堂上争辩,允许异样的声音。当然学生的发问应在教师有目的引导下进行。学生查资料,教师组织讨论后遗留的问题,结合文章的重点和难点筛选、整合,先教师引导,然后慢慢放开,将学生分成四组,展开提问、讨论、小结,从而分析、解决问题,实现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赏析本文的戏剧冲突和窦娥典型的社会意义 2、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戏剧的 兴趣。 3、学习关汉卿和窦娥的坚强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性格,引导学生直面生 活中的坎坷与挫折,积极向上。 教学重点: 分析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这句话真正道出了舞台艺术的魅力。因为舞台直接面对观众,不允许演员有任何的失误,不像影视电影拍不好可以重拍。由于年代久远,我们总感觉戏剧不可触摸。这节课,我们通过窦娥感受下舞台艺术带给人震动心魄的力量。 二、小组问题整合: 1、窦娥为什么指斥天地? 2、分析窦娥形象? 3、窦娥的悲剧因素有哪些? 4、本文采用哪些表现手法? 三、分组、讨论 四、展示小组讨论成果: 问题一: 小组二: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受到封建政权的压迫,还受到神权的严重束缚,受封建神权思想严重影响,窦娥相信天地,相信官府能主持正义,惩恶扬善,但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才逐步觉醒起来,并看清社会本来面目。她强烈抨击天地鬼神,是对神权的大胆怀疑、遣责,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社会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我们可以看到初步觉醒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小组四:对天命的认同,天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秩序,如果这个秩序不能保证当事者正常生活,或是成为当事者生活的摧毁者,人们往往感到绝望。这个时候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历史 2、课时:2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第一课时主要是结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来确定活动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分五个课题:①探究姓氏的起源,②探究姓氏的变迁,③探究百家姓,④探究有趣的姓氏,⑤探究我的姓氏起源。主题确定之后,依据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工,推选发言人。第二课时主要是根据前一节课同学们的准备情况,借助多媒体将同学们收集到的姓氏资料分五组进行系统展示。 二、教学课题 1、通过探究中华民族姓氏的由来、自己姓氏的由来、少数民族姓氏的变化等,探寻中国姓氏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文化传统。 2、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社会的伦理观念。 3、通过活动,让学生逐步掌握查阅历史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合作意识,以及收集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贵姓何来’:中华诸姓的来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9课。这是一节学习与探究课,旨在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满足学生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 (一)教师教学法:问题引导、激发兴趣、适时点拨、及时总结、 (二)学生学法: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与质疑、评价与反思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导入,然后各小组分别介绍自己的研究课题: (二)第一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探究姓氏的起源” 1、姓的由来(课件展示) ①传说,姓的最早起源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 问题引导:有图腾演变为姓的传说很多,你能举例吗? 【百度一下】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bjx/xswh/200904/17_4758.html ②姓的形成除与图腾关系密切外,还与女性分不开。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数都从女旁。 问题引导:你知道这说明了什么现象?你能举出带女字旁的古姓吗?(课件展示) (参考答案: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嬴,等等) ③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各族的称号,同姓之间不许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规矩。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明世系”“别婚姻”。 问题引导:那你能说说在现代姓有哪些作用吗?(学生讨论教师加以总结) 2、氏的由来(课件展示) 谈到姓,必然想到氏,现在姓氏连称,但早期姓氏是分开的,姓是族号,姓是表示一个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教案 一、教案背景 江苏省自1999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七届园艺博览会,其中第七届的举办地点是宿迁市,作为宿迁的一名教师,我为此次盛会感到非常高兴,同时也希望在教学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本教案试图通过“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样一个主题,以主题探究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有效获取互联网信息》这一节的内容。 二、教学课题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必修)》上册第一章的第2节中《有效获取信息》部分。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对应于《纲要》中“信息的识别和获取”中的有关部分,主要从操作层面完成信息的获取和甄别,通过主题探究式的学习,对互联网信息搜索的操作方法与技巧进行探究,为后期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节课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个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情况,让学生在体验互联网信息检索的主题活动中,掌握从互联网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主题探究式学习可以提升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建立在初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初一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上已学习了通过互联网搜索信息的简单方法,本节课是对其必要的延伸与拓展,另外互联网在家庭中的逐步普及也为本节课的主题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各类信息。 2、会下载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整理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主题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开展合作探究,通过积极思 考、实践、讨论、归纳总结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有效的信息搜索意识和习惯,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协作精神。

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温度计

4.1温度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温度的定义 2、掌握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和体温计 3、了解其它的温度计 [教学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教学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温度(今天气温是多少?今天和昨天气温一样吗?如何判别?) 探究实验1----同学们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个事实说明。 结论: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你们通常凭借判断。二、新授 知识点1:温度的测量 探究(演示)实验2---把右图装置分 别放入冷水、温水和热水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 介绍:温度计的构造和分类. 结论:常见的温度计如右图甲 乙 丙。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规律制成的, 知识点2:温度的单位 自学课本76页,完成下列问题 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的是是这样规定的:在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是0摄氏度, 的温度是100℃.在0℃至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等份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现在室外气温是20℃,读做 ,-10℃

读 或 . 讨论:看下表,能否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我国北极温度?能否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水的沸点? 知识点3:温度计的使用, 自学:请同学们结合手中温度计自学课本77到78页上部分,思考并交流要注意什么问题。 汇报: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使用体温计前,必须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 。为什么? 寒暑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实验室温度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他们要甩吗? 实验:测温水、热水的温度 器材:温度计,温水,热水. 步骤:①先估测水温②观察温度计量程,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③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校正对温度的感觉 (1)测温水温度 (2)测热水温度(步骤同上)。 结论: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注意: 使用前: 观察温度计的 和 ; 使用时: ○ 1 温度计的玻璃泡 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 ○ 3 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反馈练习: 1.如右图所示体温计,分度值为 ℃,示数是 ℃,读作: 。 2、如图2所示的是甲、乙二个温度计的一部分,甲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乙温度计中的示数是_________℃. 3. 某体温计的示数为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先后测量37℃和39℃的病人体温,则其读数先后分别是( ) 38 37

互联网搜索教案

《“我的未来不是梦”---搜索网站》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中学张娜Email:654728687@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

《“我的未来不是梦”---搜索网站》教学设计 宝鸡高新中学张娜 一、学习者分析 1.学生对本节内容略知一二。据本校对初一新生的调查统计,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了互联网,特别是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学生都用互联网进行过网页浏览,并在初一上半学期学习了word文稿。 2.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阶段的学生以为接触过互联网浏览,就对网络了如指掌,学习重视度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不足,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搜索。 二、教材分析 《搜索网站》是经陕西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信息技术》(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第三章“网上搜索和软件下载”中的第一节“搜索网站”的教学内容,全节共1课时。 本节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使其在面对网络中纷繁复杂的信息时,能高效获取有用信息,并为其学会有效处理信息奠定基础,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搜索引擎分类搜索和关键字搜索,围绕主题寻找素材 难点:搜索引擎搜索的技巧与策略 3、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利用互联网,借助百度搜索,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和功能。 (2)综合运用百度搜索引擎(如分类搜索、关键字搜索等)快速、准确地寻找信息。 (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利用身边的工具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视频,引入本课的课题目标。 (2)根据具体的任务目标,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检索信息。 (3)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网络搜索的兴趣和热情; (2)通过任务研究设定,培养学生研究探索的精神及在学习、生活中充分运用网络工具的意识。 (3)通过关于梦想的主题教育,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本节课是一节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的课程,根据信息技术新课改的理念,围绕教材,我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以实例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注重表现性目标的设计,让学生自己决定主题,让学生主动学习;以“任务”为驱动,自己利用百度搜索引擎完成对信息的搜索、组织及处理过程。并通过互评点评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从实践中出新知,全面提升学生

窦娥冤教学设计

《窦娥冤》教学方案设计 ————屯溪一中王翔一.教学目标 分析戏剧结构,鉴赏窦娥的艺术形象, 把握其社会意义 鉴赏本剧的语言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 了解元杂剧的基本常识 二. 教学重点、难点 戏剧的语言特色和艺术表现手法 窦娥的艺术形象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powerpoint) 四.作者简介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 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 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 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他生活在社会底 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 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在音乐和 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

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五.戏剧冲突脉络 1:押赴刑场:指斥天地(怨)→反抗 2:婆媳诀别: 1.绕行后街怕见婆婆↓↓ 2.婆媳相见补叙原委(悲)→善良 3.婆媳离别悲声动天↓↓ 3:刑场立誓: 1. 血溅白练(恨)→反抗 2.六月飞雪↓ 3.亢旱三年冤 (一).窦娥在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窦娥在杀气腾腾的气氛中身戴枷锁上场,唱出冲天的怨气。 ?[端正好]一曲,窦娥诉说自己无辜受刑,冤屈之大可以“动地惊天”。窦娥含冤受屈,内心的悲愤到达极点,对命运的不平,天地的不公充满怨恨。但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指斥天地鬼神——“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

正义,赏善罚恶。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了,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但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弱女子,窦娥对于这样不平的命运又能如何呢?她的一腔悲愤只能以“两泪涟涟”来抒发! (二).窦娥请求走后街,与婆婆诀别,诉说冤屈: ? 1.[倘秀才][叨叨令]二曲中,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瞧见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的淳朴善良; ? 2.在对白中,回述了窦娥在遭受陷害后,为了使婆婆免遭毒打,屈招了死罪,再次表明了窦娥的善良与冤屈; ? 3.[快活三][鲍老儿]二曲中,窦娥嘱咐后事, 而她在临刑之际,还劝慰婆婆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再次表现了她的善良。 ?窦娥的善良美好的心灵更突出了她的“冤”与“怨”之深,表现了社会的黑暗残酷。 (三).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得以应验 随着情节发展,窦娥的感情越发激越,反抗精神达到高潮,这借三桩誓愿凸显出来: 为什么发下这三桩誓愿,她的希望是什么? 1.血溅白练:让“四下里皆瞧见”,我“委实的冤情不浅”,

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窦娥冤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出示投影)2分钟 莎士比亚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越是美好的东西,毁灭得越彻底,悲剧的效果就越明显。窦娥,是中国古代妇女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表现出许多优秀的品质,可以说他的美好的。但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妇女形象最后却走向了毁灭,悲剧效果非常明显。 二、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三折,思考问题。(出示投影)5分钟 1、窦娥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2、窦娥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三、(出示投影)合作讨论: 10分钟 1、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 2、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何作用? 3、怎样认识窦娥的三桩誓愿? 四、学生对交流,教师总结并出示答案 15分钟 1: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 明确:在当时的社会中,天地鬼神是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但窦娥却敢于怒目青天,斥责大地。实质上也就是对封建官府、对黑暗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我们可以看到窦娥初步而又朴素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 ——反抗的窦娥 2: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有何作用? 明确: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作者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 ——善良的窦娥 3、赏析“三桩誓愿” (1)、窦娥许下了哪三桩誓愿,运用了哪些典故?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出示答案(2)、思考:每桩誓愿窦娥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桩:血溅白练 目的:刑场上的人们立刻了解她的冤情 第二桩:六月飞雪 目的:以洁白的雪花覆盖自己的身体,

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第一课时) 热带的气候类型 安丘市青云双语学校 2012、3、8

教与学过程设计备注课件1 【预习检测】1、热带气候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2、有“地球之肺”之称的自然景观是________ 3、将下列景观名称与对应的气候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热带雨林景观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景观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气候 情境导入课件2 (插入音乐)播放一段热带景观录像,让学生观察、讨论景观差别。之后根据这些景观推测该地的气候。教师小结;广阔的地球,气候千差万别,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 【学习目标】课件4展示 1、知识目标:(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气候特征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创设问 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总结讲述学习内容。

3、情感目标: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各种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难点】气候要素的分析及气候类型的辨别 【课内探究】 课件5展示观察热带的四种气候对应的景观图 活动一:观察这四幅图片说一说这些图分别代表着什么景观?差异?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学生分组讨论,由比 哪个组的同学最善于思考。) 学生回答:热带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树林阴暗潮 滴雨,所以叫做”雨林”.其实这里也有善于攀援的猩猩、猿猴还有河马、大象. 热带季雨林景观:树木高大茂密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高大稀疏,地面有高草,动物有斑马.长颈肉食动物. 热带沙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善于利用表格法比较差异。 讲练结合,师生 互动、教 师主导学

《窦娥冤》优秀教案

内容 课题: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重点难点: 1、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2、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解析、鉴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唱 元曲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也有由五折构成),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末、旦、净、丑四类。末,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净(俗称“大花脸”,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徕儿(小孩)、细酸(书生)、祗从(侍从)等。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第课搜索引擎教案

第4课搜索引擎 教材简析 《搜索引擎》是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遨游网络中的第4课内容。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互联网,了解各网络的组成部分,能够初步了解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区别。并且能够使用浏览器去遨游网络,并通过网络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并加以分析,整理,最后运用查找到的资料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档的形式呈现。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搜索引擎的概念,以及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感受搜索引擎的强大及方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含义,知道搜索引擎的作用。 2.?知道常用字的搜索引擎。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搜索引擎使用的方法。 2.通过查找资料,初步学会观察搜索结果,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搜索与零食相关的知识,了解零食的一些坏处,在今后的生活中尽量选择健康的饮食。 重点难点 重点: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多关键字。 教学活动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吃零食吗 生:喜欢。 教师出示一些常见的零食:老师这里有两种零食,你们观察一下它们的包装有什么不一样 生:颜色不同、一个鼓起来一个瘪进去……

师:薯片的包装袋为什么那么鼓鼓的呢,为什么要在它里面装满空气呢有同学知道吗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找出薯片包装的秘密。 任务一 查出薯片包装的秘密。 评论(0)活动3【讲授】搜索引擎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完成“任务一”的方法。 1.师:同学们真厉害,知道可以上网查,老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用了百度搜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搜索引擎”的其中一个,可以在互联网中发现和搜集信息的网站,我们就把它们叫做“搜索引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常用的搜索引擎。 2.我们分别打开这几个搜索引擎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任务二 请同学们打开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比较。(自己用一种搜索引擎搜索出还有哪些搜索引擎),找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 【讲授】使用搜索引擎 交流反馈,教师总结:都可以搜索,搜狐提供了分类详细的搜索目录。 1.师: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之后我们可以来搜索一下看看到底薯片的包装袋里为什么要装满空气。首先我们选择一个搜索引擎(百度为例),请同学们先看老师操作。 教师在输入框中输入关键词:薯片包装?鼓,敲回车。 注a:搜索出来的结果往往很多,一般情况下,搜索引擎会把最符合要求的排在前面。我们要学会辨别哪些是我们需要的。 2.师:刚才有同学注意到老师输入的是哪几个词语吗 生答。 3.师:像这样在搜索引擎的输入框中输入的文字叫关键词,选择适当的关键词才能找到合适的资料。在几个关键词中间可以用空格键隔开 【练习】任务三 搜索教师手中零食的图片和资料。 【练习】任务四 搜索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的制作过程和营养价值。

《窦娥冤》教学设计

《窦娥冤》教学设计 作者:王燕 [设计思想]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它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塑造了光彩照人的窦娥形象,戏剧冲突尖锐、扣人心弦,悲剧的魅力经久不衰。 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教学中把诵读作为首要环节,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切实感受人物心理,仔细体会剧作的情味,为深层探究做好铺垫。 现实主义是关汉卿剧作的一大特色,但是学生对人物悲剧命运的认识往往肤浅,他们回答“社会黑暗”,就是贴了个标签,并未真正深入文本语言内部,用心去感受作品的魅力。基于此,我设计了主问题引导下的探究教学方式,即全课由三个主问题构成,主问题的设计力求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三个问题主次分明,逐层深入,虚实结合,一步步引导着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分析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培养学生深入挖掘人物性格的能力。 2、解剖人物悲剧命运的成因,深入探讨作品的主题。领会悲剧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对元代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有清醒的认识。 3、欣赏本色的语言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赏析悲剧艺术的美。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要求学生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全剧剧情的相关材料; 2、学生熟悉课文,理清全剧的情节结构。 一、导入 中国古代作家灿若星辰,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为数不多,关汉卿是其中之一; 中国古典戏剧作品浩如烟海,被誉为世界十大悲剧的只有一部——《窦娥冤》; 直到今天。人们遇到难以诉说的冤屈时,还常说一句话“简直比窦娥还冤”。 二、谁解窦娥女——赏析悲剧形象 主问题:在前文中,窦娥是一个苦命人,是一个遇事能忍则忍的弱女子。这样一个人,一步步被逼上绝路,面临死亡的时候,她的性格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1、朗读全文 第一场 指导理解感情基调(怨)。 齐读。 第二场 指导理解感情基调:临刑时,见到唯一的亲人了,窦娥的感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悲)

《搜索引擎》教学案例分析

《搜索引擎》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刘肖红资料来源:《南京市第十四中学》点击数:946 更新时间:2010-4-14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搜索引擎为《信息技术基础》必须部分的第二章第二节网上获取信息的策略中的第三部分内容。 这节课的内容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能力为主,因为信息获取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打下基础。 2、学时安排 1学时 3、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搜索引擎的简单分类; (2)学会灵活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搜索; (3)培养学生运用因特网浏览、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完成下载各类资源 (2)能选择网上获取信息的最佳途径,高效准确地获取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和获取信息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贴切的搜索关键词进行信息的搜索; 教学难点: 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 3、、教学环境 连接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机房。 4、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对上网已熟悉,基本操作已掌握,但是对于搜索技巧的使用不太熟悉。针对这种情况,老师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对搜索技巧的使用有进一步的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5、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相结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欲望,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既可以让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协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自主探索、协作学习,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学习,从而掌握网络信息搜索的几种主要策略和技巧。 三、教与学过程描述: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国有一个最传统也是最隆重的一个节日,是什么节?春节。那你知道有关春节由来以及春节方面故事吗?现在网络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来查询这么信息。那么,我们如何从因特网上得到这些信息呢? 生:通过这些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课程实施

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

名人咏高邮 ——综合实践活动课方案设计及课堂实录 执教学科:综合实践班级:四(2)班 一、活动主题 在我国2000多个县市中,以“邮”命名的只有江苏中部的历史文化名城“高邮”。秦王嬴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灭楚之后,在这里筑高台,置邮亭,取名“高邮”,别名“秦邮”。高邮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千百年来外籍和本地的历史名人或诗文咏诵,或济世救民,或追求科学……在高邮留下了他们许多为人所景仰的遗踪和人们所骄傲的佳话。为了激发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热爱家乡风俗人情,树立长大后建设家乡的崇高理想,我们开设了“名人咏高邮”的综合实践课。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走近历史,走进文游台,了解高邮的历史文化及名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探索家乡文化的热情。 2、通过参观、收集、讨论、研究、吟诵、摄影、诗歌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活动准备 1、组织一次参观文游台的活动,提供综合实践的基础素材。学生们参观了秦少游雕像、盍簪堂、四贤祠、丹井寒泉等景观,产生了进一步了解家乡历史的欲望。 2、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分为三个小组(资料收集组、诗词吟诵组、诗歌创作组)。 3、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组长的带领下积极投入到准备当中。他们有的查阅相关资料,有的上网搜索信息,有的调查访问,有的学习如何创作诗歌……各小组都有了很大的收获。

4、组织各小组对取得的研究资料进行整合。主要是交流、筛选、研究、创新等。 四、课堂实录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组织参观了文游台古迹。大家还记得我们游览了哪些景点吗?(展示文游台景点图片,勾起同学们的回忆) 生:…… 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E%C4 %D3%CE%CC%A8%CD%BC%C6%AC&in=21278&cl=2&lm=-1&st=-1&pn=175&rn=1&di= 130988776635&ln=2000&fr=&fm=index&fmq=1331525139065_R&ic=&s=0&se=&sme=0&t 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175&-1&di130988776635&objURLhttp%3A %2F%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2Fweb_pic%2Fbd1%2Fbig%2F33052.jpg&fromURLhttp%3A%2F%2F 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2Fbooks_news%2F9680.html&W370&H225&T7476&S14&TPjpg 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E%C4% D3%CE%CC%A8%C7%D8%C9%D9%D3%CE%CD%AD%CF%F1%CD%BC%C6%AC&in =15875&cl=2&lm=-1&st=-1&pn=81&rn=1&di=80826563745&ln=760&fr=&fm=result&fmq= 1331270714291_R&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 type= 2#pn81&-1&di80826563745&objURLhttp%3A%2F%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2Fyzrb%2Fr es%2F1%2F1%2F2011-08%2F02%2FB04%2Fres03_attpic_brief.jpg&fromURLhttp%3A% 2F%https://www.sodocs.net/doc/4518155331.html,%2Fyzrb%2Fhtml%2F2011-08%2F02%2Fcontent_295164.ht m&W300&H447&T11843&S132&TPjp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