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原始社会的婚姻状况的变换

1原始社会的婚姻状况的变换

1原始社会的婚姻状况的变换

1原始社会的婚姻状况的变换:乱婚---辈行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2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第二次,手工业与农业分离;第三次,商业从其他事业中分离出来3新王国时代:是埃及军事帝国时代,也是奴隶制经济达到空前繁荣时期(最强时期)。埃及国王被尊称为“法老”

4古代埃及国家的衰亡: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赴叙利亚与赫梯人作战,双方都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公元前1296年,埃及与赫梯订立和约,是现知国际关系上最早的一份内容比较规整的停战合约。

5公元前525年埃及后期王国被波斯帝国所灭

6卡迭什战役中,赫梯和埃及双方损失惨重,于公元前1283年缔结和约(标志)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波斯帝国被阿拉伯灭。7两个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8乌鲁卡其那改革的铭文,是现知世界上最早记载社会改革的文献。同时也是现知世界史上最早的立法性质的文献。9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期间的空中花园是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10《贝希斯敦铭文》:大流士残酷地镇压了人民起义和各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不仅恢复而且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使波斯帝国东起印度河,西至欧洲的色雷斯地区,南抵埃及,形成了领土空前广阔的奴隶制大帝国11在古代世界,推罗被认为是难于攻破的堡垒12古代腓尼基在公元前13世纪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

13耶路撒冷城建筑在锡安山的山岗上,是一个天然的堡垒,故大卫选择这个地方为首都

14犹太王国在公元前586被新巴比伦王国灭亡。

15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印度河流域发现青铜文化遗址,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遗址规模最大,史学家把印度河流域的上古文明称为哈拉巴文明16印度是最早种植棉花的地区

17《吠陀》:《梨俱吠陀》(最古老的)、《沙摩吠陀》、《阿闼吠陀》

18前三头同盟(政治):克拉苏、庞培、恺撒后三头同盟:屋大维、部将安敦尼、骑兵队长雷必达

19古希腊地理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沿海地带

20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岛、半岛南部的迈锡尼遗址

21斯巴达“希洛人”:丧失人身自由的人,也就是奴隶

22斯巴达“庇里阿西人”:保持了人身自由,构成斯巴达国家的个体小生产者

23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撤离运动严重威胁贵族的利益,使贵族被迫与平民妥协

24波提利阿法案:规定债务人只以其所有财产而不以其人身对债权人作抵偿。罗马公民中废除了债奴隶制25罗马的对外扩张:布匿战争从公元前264年持续到公元前146年,三次扩张运动。第一次:为争夺西西里,迦太基失败;第二次:布匿战争初期,汉尼拔远征意大利;第三次:公元前149消灭了迦太基,原迦太基领土被罗马社作阿非利亚加行省

26世界三大一神教:伊斯兰教《圣经》、基督教《新约》、犹太教《旧约》

27三世纪奴隶制危机:从2世纪末至三世纪末期,罗马奴隶制在经济、政治等方面爆发全面危机,史称三世纪危机

28.476年9月,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北非奴隶制时代从此结束

29.4、5世纪东罗马帝国农业的主要生产者:隶农30十字东侵最大获利者是:意大利城市商人

31在14世纪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早在14世纪,意大利和英国出现了较大作坊,拥有很多的帮工作坊主开始脱离劳动,而依靠剥削来发财致富

32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神曲》、彼德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艺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的微笑》、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33意、德、法、英、西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德:伊拉斯谟《愚颂》;法:拉伯雷《巨人传》;英:莎士比亚喜剧有《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三世》;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意: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34. 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影响(地理大发现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世界历史真正成为一部真正的历史是什么时候;新航路开辟以后

35.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36.资本主义最早萌芽是在哪;意大利37.最早和最大的奴隶贩卖国;葡萄牙英国

38.法国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却受着封建专制的束缚

39.工业革命对世界工业革命的影响;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

40.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出现了’内战’有人称是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原因是建立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41.英国的圈地运动出现和发展的原因;传统工业的需要

42.1639年日本的禁止日本人与西方人贸易《锁国令》

43. 地理大发现:是指西方史学对15到17世纪欧洲一些国家和探险家另辟直达东方的新航路,探察当时当时欧洲人不曾过的海域和陆地的一系列航海活动的统称。

44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文学、美术、哲学和科学等领域内展开的一场革命运动

45新航路开辟三个航海家的路线、时间、成就:

达?伽马,1497年7月8日,经好望角到达印度哥伦布,1451-1506,向西航行到达古巴、海地等地(美洲)麦哲伦船队,1519年9月,向西作环球航行。

46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却受着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是因为:旧制度的腐朽(法国爆发的原因)

47有高利贷帝国之称的是:法国48第二帝国成立地是:巴黎49列宁称托拉斯帝国的是:美国

19世纪20年代日本发动侵略: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江华条约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威斯特里亚条约是英国签到的 2日不落帝国:英国3农奴制残余:俄国4科学共产主义纲领:《共产党宣言》

5德统一最后完成的:1871年6普法战争:1870

第1章 原始社会时期

第二章室内设计(空间环境)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朦胧的设计意识(室内设计的起源) 一、社会背景: 原始社会又叫石器时代(旧石器时期和新石器时期) 旧石器时期 人少禽兽、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群居生活、过着渔猎、采集的生活,农业、畜牧业尚未出现。人类的审美意识处于初始的状态,有了简单的人体装饰。 新石器时期: 人类进入了半开化、半文明状态时代,学会了种植,并开始驯养家畜,能够磨制石器,并掌握制陶技术。重要的文化遗址有早期的浙江的“河姆渡文化”,中期的河南“仰韶文化”,晚期的“龙山文化”等。 二、建筑概况与规划 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树居、崖下和岩洞。 原始建筑:巢居和穴居 从穴居到地面建筑的演化: 断崖上的横穴——坡地上的横穴——袋型竖穴(临时遮掩)——袋型竖穴(活动顶盖)——袋型半穴(屋)——直壁半穴——木骨泥墙——地面之屋(室) 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与精神生活有关的建筑 “大房子”→宫殿 庙宇→祭坛 陵墓→葬墓 建筑平面规划 1、平面形式 圆形——矩形——圆形、矩形平面杂处群体,方式有两种 三、室内空间布局 四、装饰与陈设 1、三大界面的装饰 (1)地面——夯实——用火烧过的土块做垫层——地面、墙面用白灰涂抹。 (2)墙——树枝编成——火烧的土墙面和白灰面——土坯墙(夯土墙) (3)室内装饰:有简单的装饰图案(圆点、平行线、墙裙等,颜色多为黑、白、红) 2、纹样 (1)抽象出来并逐步符号化了 (2)属于纯装饰而无具体内容的几何纹样,具有巫术和图腾的含意。 3、陈设 原始社会的工艺品以实用为主,它们都不以室内陈设的面目出现,表现为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或器物。但是它们被置于室内,客观上也具有陈设的意义。并为以后的室内陈设的发展作了必要的铺垫。 1、陶器 2、漆器 3、茵席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

【新教材】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1)-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的进步,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这一段历史,探究是什么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什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以及各种社会制度生产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1.政治认同: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认识到从根本上讲,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能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演变的推动力是科技革命,会分析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并不能根本上克服其固有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认同感,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辩证的看待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文明,辩证的看待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领会人类自奴隶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再到封建社会,人类文明的一次次跨越的意义,能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问题和危机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1.教学重点:原始社会没有剥削的原因;私有制的确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制度的

1、第一章 原始社会

第一章原始社会 第一节从原始群到氏族制的出现 一、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我国是人类起源和发展的摇篮之一。在云南开远、禄丰等地,先后发现拉玛古猿化石(下颌骨及较完整的头盖骨),据测定为距今八百万年前形成阶段的猿人。 1965 年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又发现属直立人的两颗门齿化石,测定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前的晚期猿人。这些发现充分证明,我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晚期猿人化石,还有蓝田人(距今八十万年左右)、北京人等。其中北京人文化遗存较为丰富,是我们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初期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 二、猿人阶段-北京人 北京人化石及其文化遗存是从 1927 年开始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陆续发掘出分属 40 余个男女老幼的人骨化石,据测定距今约六十九万年。 北京人洞穴中发现多达 10 件以上的石器。这些石器制作简单,一般不作第二次加工,大都没有固定类型。考古学上称使用这种原始石器的时代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 北京人的体质特点,一方面已具有人的性质,另方面还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所以我们称之为猿人。北京人的原始特征是:头盖骨低平,头骨较厚,脑容量小,平均只有 1059 毫升(现代人 1400 毫升);眉骨隆起,吻部突出,牙齿粗大,没有明显的下颏。北京人门齿呈铲形,宽鼻,平面,有下颌圆枕,与蒙古人种特征相近。 北京人的四肢与现代人差别不大,特别是上肢已很接近,说明他们能直立行走,双手已能自由活动。这应是经长期劳动形成的,所以恩格斯言:“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1] 北京人洞穴中还发现厚达 6 米的灰烬堆积层,说明他们只知用火。火不仅能取暖,熟食,增强体质;又给人们一种与自然斗争的有力武器。所以恩格斯又说,火的使用“直接成为人的新的解放手段”。[2] 堆积物的厚度也说明北京人曾长期居住于此,估计约有数十人构成为一个群体。 原始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着原始社会的组织形式。北京人时期,生产力极度低下,单个人不能独力生存,必须结合成群,尚未形成较稳定的对偶家庭,“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现象是较为普遍地存在的。 三、古人阶段 距今约二三十万年,人类体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脑壳变薄,脑量增大,前额增高,眉骨变小,吻部后缩,有了较明显的下颏,手脚也更为灵便,逐渐接近现代人了。考古学上把这一时期的人类称为“古人”,也叫“智人”,属旧石器时代中期。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 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商朝后期迁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着名工匠公输般(鲁班)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个人) 战国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秦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离宫别院较为分散。 秦始皇陵

中国原始社会建筑特点

中国原始社会建筑特点 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早更新世中期,中国就已出现了多处旧石器文化。 在许多天然洞穴中曾发现使用火和粗制石器的遗迹,例如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就曾 发现人类远祖居住的山洞。洞内出土了人的骨骼化石、骨器和原始装饰品。 在当时,山洞高于河面,是理想的藏身和保存火种之地,只是山洞完全处于天然状态,也正如《易·系辞》所说的“上古穴居而野处”。 依古代文献中“构木为巢”、“冬居营窟,夏居巢”等记载,表明当时巢居形式亦已存在。 此外,在东北地区还发现了由兽骨堆积的围合体,据信是旧石器时期的建筑遗迹。由于这时期的资料极为匮乏,因此这里所涉及的中国原始社会建筑,仍着重于新石器时期这一范畴。 一、新石器时期建筑遗址的分布 中国新石器时期(公元前6000~前2000年)遗址迄今已发现一千余处,分布几乎遍于全国。由于起迄年代、文化内涵、生产水平和自然条件的不尽相同,使得它们的发展产生若干区别。当时社会生产的主流,已由原始的渔猎和采集,逐渐转变为较固定的农业耕作,并出现了纺织、制陶等手工业和一定的社会劳动分工。社会结构也由单纯血缘组合与人数较少的原始人群,进化到关系复杂与人口较多的氏族部落。在建筑方面,已知有群居的聚落,供生产与生活用的窑址、公共房屋、住所、窖穴和畜圈,供防御的垣墙、濠沟,原始崇拜所需的祭坛、神庙和神像以及公共墓地等。 1.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 属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址的,有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公元前5550~前4900年)、河北武安的磁山遗址(公元前5400~前5100年)、甘肃秦安的大地湾遗址(公元前5200~前4800年)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聚落面积不甚大,一般为1~2万平方米,已经使用半地穴房屋,墓葬集中置于聚落近旁。这些文化大体散布在今日的甘肃东部、陕西西部、河南中部及河北南部一带。 新石器中期可以仰韶文化(公元前5000~前3000年)为代表,它首先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该文化分布范围很广,西至青海、甘肃交界处,北抵长城沿线及黄河河套地区,东及河南东部,南达湖北西北。遗址已超过一千处,有代表性的除仰韶村外,还有陕西西安的半坡、临潼的姜寨,河南郑州的大河村、陕县的庙底沟,山西石楼的岔沟等。所发现聚落遗址均有一定的规模和布局以及多种建筑类型。 龙山文化(公元前2900~前1600年)最早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是仰韶文化的继续,分布在今山东全境、河南大部、陕西南部与山西西南一带。与仰韶文化的住房相比较,这时有相当多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但这时的某些聚落已扩大为城市。建筑除半地穴外,还出现了地面房屋。建筑的室内地面与墙面涂以白粉,个别建筑的下面还使用了夯土台基。这种夯土技术的扩大使用,表现为城子崖的古城围垣。 就黄河地区而言,仰韶文化中期和龙山文化中晚期,是文化辉煌发展的最高阶段。 2.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遗址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首见于湖北京山县的屈家岭文化、湖北天门县的石家河文化。其时代约处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分布范围大抵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及河南西南。建筑已大多为平面方形或长方之地面房屋,并有套间及长达三十间的连屋,结构用草泥垛墙及木柱梁。值得注意的是,还发现大规模的聚落与密集聚落群,以及最大占地面积达一平方公里之古城多座,这些古城大多已有夯土城墙、护城河及水门。 长江下游则以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公元前5000~前4000年)及同时的嘉兴马家浜文化、余杭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前2200年)为代表。它们分布在杭州湾、舟山群岛及太湖沿岸一带,其特点是使用了有异于中原的干阑式建筑。这种下部架空的结构,适合于炎热潮湿和多虫蛇蚊蚋的江南水乡,其渊源可能来自远古的“构木为巢”的巢居形式。此外,余杭瑶山遗址的夯土祭坛,也是十分重要的发现。 3.内蒙古大青山及辽西地区新石器文化遗址 分布在今内蒙古东南、辽宁西部、河北北部及吉林西北一带的红山文化(公元前3500年前后),首先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具有与前述诸新石器文化的不同特点。以包头市东的阿善遗址为例,其居住房屋的外墙及聚落围垣均用石砌,其西侧台地上另有由块石堆砌之祭坛。而辽宁牛河梁遗址更发现了“女神庙”及泥塑神像残迹。 二、新石器时期建筑的技术、艺术成就 当时人们的生产工具还很落后,劳动的技能和知识也都尚在启蒙阶段,但通过长期

第一课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教案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古代社会 本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古代几个社会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人类社会是如何从无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反而说明历史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前进的。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 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指出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竭尽全力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才能获得有限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指出了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人类生产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成百年、上千年,以至逾万年的时间。 第二层次,指出原始社会是一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什么?首先,在生产能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共同的劳动中,同自然进行斗争。其次,共同劳动必然要求

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 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马因此,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再次,没有私有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 平等与合作的,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最后,说明原始 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的历程,认识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是极端低下的。 (2)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生产关系"这一基本概念;识记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的发展情况; 了解原始社会是没有剥削的社会,氏族是最基本的单位;懂得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是由当时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 平决定的。 (3)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金属工具、手工业出现的意义,懂得私有制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懂得 氏族制度的瓦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能力目标 (1)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 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2)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并能正确认识原始社会。

1.1.1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一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形成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通过氏族制度管理氏族内部事务。 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阶级的形成、人类迈入文明时代。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二、重难点 1.重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难点: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3分钟) 问:哲学三大问题 生: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 过渡:我们必修一也是在讲述我国坚持的社会主义是从哪里而来,将来要去想何处。首先我们来看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本课主要讲的就是社会主义从何而来。 问: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过渡:社会主义是从原始社会逐步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思(7分钟) 展示四幅原始社会的图片 问:一提到原始社会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原始人是怎样生活的?原始社会是如何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呢?原始社会又是怎样演进到奴隶社会的?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1~4页并完成学案教材感知部分。 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 (1)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 (2)生产关系状况 (3)政治关系的特点 2.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 (1)阶级的含义 (2)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 (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环节二:议(5分钟) 小组同学提问基础感知内容,并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自己解决教材延伸和迁移运用的内容,组长指定一名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回答,组内成员做好记录。 环节三:展(7分钟) 问:1.原始社会生产力状况 生:①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低下 ②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阶段:原始社会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处于旧石器时代,距今一百

第1课《原始社会》习题

第1课原始社会 一、选择题 1、动画片《人猿泰山》讲述了人类与猩猩的亲情,这些温情故事表达了我们对自身的迷惘与追溯。下列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中,最科学的是() A、上帝造人说 B、女娲造人说 C、人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 D、人是由古代的猿类演变而来的 2、我国云南省丽江地区的摩梭人所生子女皆属女方,血缘按母系计,财产按母系继承,男子只负责抚养自己姐妹的孩子,在每个家庭中由一个最能干、公正而且有威望的妇女安排生产、生活,保管财产,这种现象相当于古代() A、母系氏族 B、父系氏族 C、种姓制度 D、君主专制 3、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发现于()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美洲 4、南方古猿露西骨骼化石反映的人类处于() A、类人猿发展阶段 B、直立人发展阶段 C、智人发展阶段 D、有色人种阶段 5、中国“北京人”处于世界人类进化过程中的() A、类人猿阶段 B、直立人阶段 C、智人阶段 D、有色人种阶段 6、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对妇女的社会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在社会生产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B、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 C、在氏族内部,掌握政治、经济大权 D、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信

二、填空题 1、在非洲南部地区发现的南方古猿,乃是今天人类已知的____________。 2、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晚期猿人,又称“___________”。 3、父系氏族社会晚期,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产生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 4、原始人类最后分别演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主要分支。 三、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产品没有剩余,没有私有财产,人类也没有私有观念……从农业革命起,社会产品有了剩余,这就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氏族部落的首领和家族长利用自己对公共财产的管理和分配权,或利用对外交换产品的方便,把一些集体的财富据为已有。 材料二:随着私有制的出现,阶级也产生了。为了生产更多的剩余产品,减轻自己的劳动……人们不再把战争中的俘虏杀死,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 回答问题: ①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②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 四、问答题 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

1原始社会 (2)

1.旧石器时代 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时间大体与地质上的更新世相当。中国的旧石器时代开始于大约250万年以前,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结束。其主要特徵是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为打制石器,更为先进的细石器和磨制石器尚未出现。这一时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时代,从猿人进化为直立人,经过早期智人,再进化为晚期智人,最后成为现代人。这一时期人类的生活来源主要是捕猎野兽、鱼类和采集果实,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产生。在婚姻形态方面还处于男女关系松散的杂婚状态。中国普遍发现有这一时代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如著名的北京人化石和西侯度遗址文化。现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有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证明中国是人类的主要起源地之一。 2.中石器时代 介于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间,生产工具仍以打制石器为主,但细石器开始盛行。这时人类生活仍然依赖于渔猎和采集,农业和畜牧业还没有出现。其年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地质上的全新世时代,延续时间很长。当黄河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一些边远的地方如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还停留在中石器时代。目前这个时代的遗址发现不多,陕西的沙苑文化、河南的灵井文化是其中的两个。 3.新石器时代 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徵是畜牧业和农业的产生。也就是说,人类不再完全依赖自然的赐予,开始生产自己生存所需的食物。另一重要特徵是,这一时期的生产工具出现一个大飞跃,开始磨制石器,形状规整,便于使用。与此同时,陶器、纺织、玉器出现,手工业也逐渐专业化。人类社会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婚姻形态方面,由杂婚转变为一夫一妻制;人类群体由小规模的人群发展为规模较大的氏族社会,临潼姜寨的村落遗址就是最好的见证。一般来说,这一时代开始于一万年以前,延续时间也很长,像距今4500至2500年的美洲玛雅文明就仍属于新石器时代。中国新石器时代开始于一万四千年以前,到大约五千年前结束。 4.古猿 现代人类与大猩猩的共同祖先,现已发现的古猿有埃及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保山古猿、南方古猿。科学界一般认为,埃及古猿是人类与猿类的共同祖先,一支通过森林古猿进化为现代的黑猩猩、大猩猩;一支通过腊玛古猿、南方古猿进化为现代人类,保山古猿是腊玛古猿与南方古猿之间的中间环节。 5.猿人 就已能直立行走而言,猿人可算是最原始的人类,但其某些体质形态尚接近于猿类,所以称为「猿人」。有些学者估计猿人的阶段为大约一千万或八百万年前。过去常将北京人归入北京猿人,现多称其为直立人。 6.直立人 人类发展的早期阶段,已经能够直立行走并且制造石器。北京人、蓝田人、郧县人等都属于直立人。它仍带有猿类特徵,如头盖骨低平,眉骨粗壮,吻部前伸。但比猿人阶段要进步许多,脑量也增大很多,北京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毫升,蓝田人的脑量为780毫升。其生存年代为更新世,距今约八十万年至五十万年。 7.智人 人类发展的晚期阶段,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还保存较多的猿类特徵,生存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五十万年至十万年。长阳人、丁村人、大荔人及尼人都属于早期智人,大荔人的脑量为1120毫升。晚期智人的猿类特徵已经退化,体质特徵接近现代人。山顶洞人、柳江人、资阳人及克人都属于晚期智人。山顶洞人的脑量为1300-1500毫升,男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 居住建筑最初为巢居和天然穴居,这两种最初的居住场所显然并不舒适,也不够安全,还好搜到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制约,于是原始人不断进行改进,逐渐学会了建造竖穴居和地面上的居所竖穴居就是从地面上向下挖一定的深度形成室内空间,而后于其上覆盖树枝和芦苇、茅草或兽皮。由于所用建筑材料多为植物和动物,即便加入了泥土等无机材料,也不够耐久。我们在一两百年以前甚至是现在的于是隔绝的原始部落中人能发现类似的居住建筑。 巢居是地势低且潮湿,多虫蛇地区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猛兽毒蛇的伤害,也可以脱离潮湿的地面。因为古猿是生活在森林中,因此巢居是由古猿的生活习惯逐渐发展起来的。在非洲东部的奥杜威峡谷发现过一处175万年前的窝棚遗址。甚至到了近代,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某些部落,还保留着每年在树上的窝棚里居住一个时期的习俗。在我国南方的干栏式建筑中仍可以见到巢居的影响。 2)穴居的演变

大约在2000万年前,地球上气候开始变干和变冷,使森林面积减少,迫使人类的祖先离开了森林而开始在稀树草原上的生活。天然洞穴是人们用来躲避野兽和风雪的最理想环境。猿人择洞穴居住即为穴居.在我国的北京、山西、辽宁、贵州、广西、湖北、浙江等地都发现过原始人类居住过的岩洞。由于天然岩洞并不是到处都有,同时由于人口的逐渐增加和扩散,以及人类制造工具的能力的提高,活动的地域范围也扩大了,他们就不仅仅利用天然洞穴,而开始在平地上挖掘洞穴,再加以简单的覆盖,成为现代住房的最初模型。穴居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横穴~袋形竖穴~半穴居~地面建筑等几个阶段。洞顶贾盖物逐渐为瓦所代替,支撑洞顶覆盖物的树枝逐渐演化为梁柱,洞壁演化为墙壁,整个住所逐渐由地下演化到地面。(见图2-2)在我国陕西黄土高原地区仍可见到穴居的影响,当地人称之为“窑洞”。 图1、图2是陕西西安市半坡村原始社会大方屋和圆形住房的复原想象图

(九年级政治教案)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第一课第一框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九年级政治教案 第一课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本课的课题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引言、两节(六个框题),共八个知识点。 引言:概括了本课的地位及其讲述的基本内容,包含四层意思:首先,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历史过程,它从古代社会一直发展到近代社会。其次,指出了古代社会经历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和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再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出现,具有历史的进步性。在这个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出以往任何社会都不可比拟的社会财富。最后,明确指出,资本主义是以剥削雇佣工人劳动为基础的社会,是最后一个阶级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第一节古代社会 本节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古代几个社会制度做了简要的介绍,指出人类社会是如何从无阶级剥削的原始社会进入到具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奴隶社会及封

建社会的。这种状况,不但不意味着历史的倒退,反而说明历史是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是由低级向高级依次前进的。本节设三个框题: 第一框题人类社会的童年——原始社会 [教材分析] 讲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讲原始社会的生产能力是极端低下的。指出远古人类为了生存,必须竭尽全力与自然界进行斗争,才能获得有限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同时,指出了原始社会人们进行生产所使用的工具是极其简陋的,人类生产每前进一步,都要花费成百年、上千年,以至逾万年的时间。 第二层次,指出原始社会是一命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为什么?首先,在生产能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在共同的劳动中,同自然进行斗争。其次,共同劳动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而且只有共同劳动,才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马因此,生产资料必然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再次,没有私有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与合作的,没有压迫和奴役的现象。最后,说明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节中国历史的开端 一、猿人及其社会生活 迄今所知,大概距今170万年到10万年之间,我们的祖先在自身的进化中还处于猿人(直立人)阶段,就劳动、生长、繁衍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我国的猿人化石及其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极其丰富,已正式发表的主要资料有: 1.元谋人: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两颗左右内侧门齿化石,与它共存的有三件打制石器以及一些原始动物化石,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但亦不能确证用火。经古地磁法测定距今170万年。但1984年有些学者提出是在73万至60万年之间。这个论点到1985年即被考古学界所批驳,而确认是170万年。1987年又采用新的科学方法测定仍是170万年。对此可以确信。 2.蓝田猿人:但经著名的古人类学家吴汝康对头骨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较北京猿人更为古态,推测时代稍早于周口店期,后依古地磁法研究,定为65-80万年之间。从1983年以来,有关科研单位又进行了重新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兰田猿人距今为110-115万年。 3.北京猿人:距今69万年前。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是四、五十万年前中华民族远古祖先的重要住地。1929年由裴文中先生负责工作,贾兰坡参加,发现第一个猿人头盖骨,到1937年共发现5个比较完整的猿人头盖骨,解放以来又有陆续发现,共找到了约40个个体的人类化石,9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还有数以万计的石器和用火遗址。这里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宝库。 4.北京猿人体质特征:从北京猿人的头盖骨看,语言中枢已经隆起,说明有简单语言,双手骨骼较灵巧,上肢骨与现代人极为相似,下肢骨也接近于现代人。这说明劳动对人类的体质发育起了决定性作用。而用火、熟食,对于大脑所需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有助促进转化,这使北京猿人有了质的变化。 5.血缘家族:中国猿人已摆脱了原始群时的乱婚状态,进入了血缘家族阶段。所谓血缘家族,即同辈人的婚姻集团,每一代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排斥祖先和子孙,双亲和子女之间的婚姻,但并不排斥亲生兄弟姐妹之间的夫妇关系。这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神话人物女娲和伏羲就是兄妹互为夫妻关系,这与中国猿人的社会阶段相一致。 二、古人和古人创造的文化 大概到更新世晚期,距今20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展到了“古人”(早期智人)阶段。有大荔人、马坝人、丁村人、长阳人、许家窑人、贵州桐梓人等等文化遗址陆续发现。华北、长江流域、西南、华南均发现“古人”遗址。 “古人”的体质比猿人进步,但和现代人相比,还有原始性。许家窑选址的烧骨是人工取火的证据。人们生活来源仍然依靠采集和狩猎两大部门。 从中国猿人时期开始的血缘家族在这个时期继续得到发展,血缘家族经历的时间是相当漫长的。 族外婚,古人阶段,由于血缘家族的繁衍分裂,形成新的血缘家族,就为同一家族的一群兄弟与另一家族的一群姐妹之间的群婚创造了条件。这种新的更高级的群婚形成,即后代

2019_2020高中政治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练习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1、国家产生以前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依次为( ) A.氏族—部落—部落联盟 B.部落—氏族—部落联盟 C.氏族—部落联盟—部落 D.部落—部落联盟—氏族 2、在氏族制度中,原始人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氏族的一切大事都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他同氏族成员一起劳动,没有任何特权。这表明( ) A.氏族成员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B.氏族内部形成分工协作、互助的关系 C.氏族内部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D.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3、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面对草蟒丛生、猛兽横行的恶劣环境,原始人必须依靠联合起来的力量,通过共同劳动,才能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获得食物,战胜野兽,抵御灾害,维持生命,求得发展。这说明( ) A.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氏族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D.原始的生产关系与低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4、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最根本的原因是( ) A.农民起义推翻了奴隶制 B.封建制国家的建立 C.封建制生产关系萌芽出现 D.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5、“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和“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分别体现的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是( ) ①榨取地租 ②向农民放高利贷 ③强迫农民缴纳苛捐杂税

④从事各种徭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6、私有制不是从来就有的,私有制的产生是( ) A.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B.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C.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D.科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 7、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3这个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 A.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B.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D.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tt财富集中在资本家手中 8、金融专家指出,继各种各样经济泡沫一个一个破裂,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恐慌形成。更为令人预感不祥的是,这一次的大恐慌较前几次无论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更为广大和沉重。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 )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的绝对过剩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调和 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改变 9、在不同的剥‘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工人的关系是( ) A.完全占有 B.人身依附 C.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私人占有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先后发生多次经济危机,除 1990年的日本房地产泡 沫,1994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等涉及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金融危机,还包括那些影响相对较小的金融动荡,这些震荡在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国一直没有停止。早在19世纪40 年代,马克思便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 )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 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就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就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就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就是夏末都城——斟鄩。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就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与庭院的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就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商朝后期迁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与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就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就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就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就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就是瓦的普遍使用与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就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个人) 战国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就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秦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离宫别院较为分散。 秦始皇陵 汉突出表现就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与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常见的抬梁式与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形成。

原始社会建筑讲解学习

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 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 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商朝后期迁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个人) 战国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秦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离宫别院较为分散。秦始皇陵 汉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中国史第1章中国的原始社会

第一章中国地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地主要特征: 1,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极端贫乏,生产资料公有 2,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 3,没有剥削压迫,也就没有阶级,国家 关于原始社会地分期: 1,根据社会组织[血缘家族氏族社会(母系父系)] 2,根据考古学(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期) 3,根据人类学【猿人(直立人)古人(早期智人)新人(晚期智人)】 4,根据婚姻发展状况(血族群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5,摩尔根《古代社会》根据人类文明程度 人类起源蒙昧时期 制陶术发明野蛮时期 文字地使用与标音字幕发明文明时期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开端 一,人类社会地起源(《圣经创世纪》,女娲) 达尔文理论地提出: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科学研究引起人们极大重视,英国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 ,恩格斯崭新论断:年,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地作用》,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提出崭新论断劳动创造了人 二,猿人血缘家族地早期(元谋,蓝田,北京) 人类学分期:猿人(直立人) 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地初期,其工具制作非常粗糙 婚姻状况:血族群婚,即年龄相近地男女之间地群婚 (蓝田人:眉脊骨特别粗大,前额低平,嘴部突出 牙齿较大,头骨枕部宽阔而圆钝 头骨上窄下宽,外形轮廓呈楔形 脑壳较厚,脑量较小(约) 北京人:无明显下额,鼻子宽而扁 同,,脑量(个别达到) 原始人与现代人地区别: 原始人:同,,,以上特征随年代推移而发生变化) 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 经济生活:采集和狩猎为主,其工具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等,能使用天然火三,古人血缘家族地解体 (主要代表:大荔人(万年)许家窑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万年). 大荔人头部楔形减少,嘴部不突出,脑量,原始特征依然存在,但又明显进 步) 人类学分期:古人(早期智人) 考古学分期:旧石器时期中期(仍是打制石器,但制作更为精细) 婚姻状况:族外婚(排除旁系亲属间地婚姻关系,形成不同族群间地群婚关系) 社会组织:血缘家族(血族群团),但族外婚导致其趋于解体. 经济生活:仍以采集和狩猎为主,学会了人工取火. 第二节原始社会地发展

第1课原始社会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1课原始社会 主备教师:王蕾 班级:姓名: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代表、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特点。 3、理解父系氏族代替母系氏族的原因及后果。 二、课前检测 预习检测: 1、最早的人类远祖 500 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 ‘正在形成中的人’。 2、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 3、我们通常认为最早的人类是能人,出现于大约250万年前? 4、距今约150万年前,在非洲出现了直立人 5、大约30万年前,人类进化到早期智人阶段。 6、在距今5万年时出现了晚期智人,他们和现代人几乎没区别,当晚期智人出现时,也出现了,分为黑、白、黄三种。 7、在原始社会,人类生活在__氏族公社_。由于_生产力__比较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过着土地公有,集体劳动,平等消费的生活。 8、氏族社会的最初组织形式是_母系氏族公社。人们只知_其母,不知_其父。 9、在父系氏族公社组织形式中,人们既知其父,又知其母_。父系氏族公社是_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组织形式。随着_私有制的出现,逐渐产生了_阶级和国家。 三、相关知识 人类的起源、母系氏族、父系氏族 四、问题、例题与变式练习 问题一:人类的起源 问题1:人类是由什么起源而来的? 问题2:人类进化的过程是什么? 问题3:人种的产生及产生人中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一: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世界上人类最早的起源地很可能是( A ) A.非洲大陆 B.亚洲大陆 C.欧洲大陆 D.美洲大陆 变式练习:人类是由一种古猿发展而来的。你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D )A.自然进化 B.环境因素 C.基因突变 D.劳动 问题二:氏族社会 问题1:什么是氏族? 问题2: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3: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4:人类进入氏族时期后,最初的社会组织是母系氏族,后来发展为父系氏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原始社会建筑分析

原始社会建筑(一个人) 具有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另一种是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建筑遗址距今约六七千年,是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 黄河流域有广阔的黄土层,土质均匀,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做洞穴。山西襄汾陶寺村发现“地坑式”窑洞遗址,这种窑洞是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 仰韶时期的氏族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村落遗址,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建平县境内。 奴隶社会建筑 夏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一号宫殿最大: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商一座是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的尸沟乡早商遗址,商灭夏所建的都城——亳,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商朝后期迁都于殷。河南安阳殷墟晚商遗址。 西周西周有代表性的建筑遗址有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陕西凤雏村: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中轴线上依次为影壁、大门、前堂、后室。前堂与后室之间用廊子联结。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湖北蕲春西周木架建筑遗址说明干阑式木架建筑可能是西周时期长江中下游一种常见的居住建筑类型。 瓦的发明是西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是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阶段进入了一个高级的阶段。 出土了铺地方砖。 春秋著名工匠公输般(鲁班) 春秋时期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台榭)的出现。 凤翔秦雍遗址中,出土了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陵园不用围墙而用隍壕做防卫,是秦陵的一种特色。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一个人) 战国 采用以夯土台为中心,周围用空间较小的木架建筑环抱,上下层迭两三层,形成一组建筑群,这大概是在木构结构不发达条件下建造大体量建筑的一个解决办法。 秦秦都咸阳的布局具有独创性,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离宫别院较为分散。秦始皇陵 汉突出表现是木架建筑渐趋成熟,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有了很大发展。 常见的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形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