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体会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体会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体会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体会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体会

根据学科内容分层次地,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是当前中学物理的德育主要目标。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物理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物理学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因素。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思考着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问题,并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为了完成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问题,提出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认识德育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作为物理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之外,还应该通过物理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逐渐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掌握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中学物理教师应当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高尚的师德,不仅要教书,而且要增强育人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自身的德育水平,乐观上进、敬业爱岗;将传授物理知识与德育二合为一,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教学中紧扣教材实际,同时增加德育艺术技巧,把握好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特点,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方法,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内在的德育因素,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增强德育的可接受性,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如果教师能把教材中的科学内容与思想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述物理现象和规律,用哲学思想把物理教学上升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教学,就不仅能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近代物理知识,而且对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掌握方法论都有积极作用。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物理实验的操作、物理现象的观察,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依据的观念等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方法。

兴趣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校教育。如今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教会学生记住多少物理知识,而是应该带领他们掌握物理学的钥匙,使之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动机。比如: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物理趣闻及我国最新的科学成就,以及多举一些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实例,使学生理解这样的道理:物理学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最终推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如:人类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促使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步入电气化的新时代。人们根据古代独木舟利用浮力的知识,发明了轮船、潜水艇等水

上交通工具,进而气球、飞船利用浮力而升空的事例。针对目前石油、液化气价格持续上涨的局势,分析寻找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方便,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和珍惜能源的意识。无疑,生动的实例既给学生以启迪,又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深远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意义,唤起他们探索身边科学和自然界奥秘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愿望。

四、挖掘德育素材,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责任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科学文化,为世界科技宝库增添了绚丽的光彩。在物理新教材中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介绍了我国大量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卓越贡献。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工具。《墨经》论述杠杆原理,小孔成像、面镜的观察研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三国时代的曹冲称象表明人们已懂得如何利用浮力。明代建造的北京天坛回音壁介绍了声学共鸣现象,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以及近年我国"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等等。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渗透这些德育素材,可以促进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形成,调动和唤起学生学习物理浓厚的兴趣、激情,以及爱国主义情感。

五、改进教法,灵活渗透德育

1.用新的说法进行德育渗透。比如火药和活字印刷的发明是中国人一直引以为骄傲的,但它们却被侵略者利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获得和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等。

2.采用多种方式灵活地进行德育渗透。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也是进行德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德育渗透应适度地掌握"分寸"。教师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怎样将物理教学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是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和探讨的话题。我们应该坚持深入、全面地把德育教育融会贯通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一种现象、一个发现、一个实验,都能启发学生情感,都能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探究自然,体验探究科学奥秘的喜悦,受到科学的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最终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由于物理课程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不可能进行经常性的直接灌输,更多的只能是渗透和潜移默化,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教育。只要在教学中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而不是违背教学规律去牵强附会、生搬硬套,就一定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因为隐性的点滴渗透,往往比显性的正面灌输更能使学生入耳入心。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清单3篇

小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3篇 篇一: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1507字) 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工具学科。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在完成德育任务方面具有许多的优越条件。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小学语文渗透德育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 语文教育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传承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息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二)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

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教师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直接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在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就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成为学生的镜子。 二、实施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 1、平等待人,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熟悉和了解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使他们感到教师的心和他们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彼此便要互相尊重,相互信赖。对每个学生应该有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发奋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科学素养。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行为规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三维目标之一。其中有这样的描述:“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热爱祖国,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关章节不断渗透德育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实现中国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一、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的渗透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对身边的有违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加以批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指出噪声是四大环境污染之一。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并让

同学们指出身边的噪声。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少制造噪声,对那些制造噪声影响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在学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时,指出高空坠物的危害并介绍案例。使同学们养成不要从高空抛物。又如在学习电能和水能时,让同学们讨论并指出身边有哪些浪费电和水的现象。使同学们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随时关好水龙头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内容时,引述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二、爱国主义思想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在物理教学中利用物理学史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例如介绍我国古代用日晷和沙漏来测量时间;介绍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的声学特征,在讲光学时介绍我国《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的观察和研究;在学习“杠杆”时介绍我国古代对杠杆的应用;在学习“地磁场”的知识时介绍我国北宋沈括是世界上第一个准确地论述磁偏角的人。比西方早了四百多年。在学习能源知识时,介绍东汉的王充是世界上最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潮汐现象的人。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先贤们对自然现象的探究成果。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学习,为振兴

物理教学德育渗透计划2

九年级物理教学德育渗透计划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教书固然重要,但育人更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育人于课堂之中。物理德育即物理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借助教材中的思想品德形象有意识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活动。物理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物理教学中如果不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德育,就等于是没有灵魂的教学。德育是教书育人客观规律的反应和要求,是物理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怎样才能在新课标的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呢,笔者有如下五方面的计划: 一、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引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合作性学习,引导探究学习等。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定理或规律,如果光*教师口头传授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不断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活动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物理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来达到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的顺利升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航天员,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 三、全面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人格魅力。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物理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上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起到积极的影响。 四、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在物理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

2015年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化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有机地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品质教育和环保意识教育等,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内容丰富,有诸多方面德育素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德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文明中的造纸和火药以及陶瓷和酿造术、商代青铜的制造、春秋晚期的冶铁和炼钢、煤和石油的开发及利用等等,都是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无与伦比的。 在绪言部分教学中,介绍我国陶器的制造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开始,而瓷器的制造则不晚于三千年前的商代。中国瓷器的制造技术于十五世纪传入西欧,欧洲人称之为“CHINA”(中国)。这是西方人对中国人民发明瓷器的永不忘怀的纪念。例如上化学《绪言》部分里讲到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是我国人民在化学史上取得的辉煌成果,补充介绍“蔡伦纸”的造纸技术(改用便宜的树皮、碎布、破鱼网为原料,以精工细作,造出优质纸)后人称他为造纸技术的发明人。1000多年来我国的造纸技术都是依蔡伦的技术推广的,直到公元751年,唐军与阿拉伯打仗,唐军被俘,俘虏中有造纸工人,将造纸技术传给阿拉伯人,然后传给埃及、摩洛哥、西班牙,直到欧洲。让学生了解我国青铜、钢铁生产、冶炼历程,特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安万毕术》中的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冶金技术比西方国家早1700年。通过学习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化学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如1965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全成结晶牛胰岛素;20世纪80年代,又首次合成核糖核酸,使人类在揭开

初二物理德育渗透总结

初二物理学科渗透总结 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初二物理教研组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一些人认为德育教育是学校领导、教育处、班主任的事,是文科教师的事,与理科教师无关。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中学德育大纲》中指出:“各学科教学是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经常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各科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理科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事实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帮助学生学习和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物理“要结合物理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要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一、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将道德教育与物理教学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每学期开始,教师要结合该学期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在明确物理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同时,对该学期的德育教学目标、方法、手段、内容进行详细计划,保证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有序进行。 1.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祖国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物理学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远远超越了西方其他国家,因此,在有关史料中记载着许多关于物理的知识及其发展的内容,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素材。比如,在讲授“机械运动”时,参照物教学中,相对运动时的“神舟七号”,这些都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献身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这些优秀感人的事迹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2.物理学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推理、概括出来的。因此,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好的辩证唯物主义教材,只要将这些素材融入到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过程中,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问题的目的。 3.物理学能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学生在实验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训练。通过实验学习,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而树立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在教学中,重点对中外科学家发现的重要定律和原理作详细讲解,可以培养学生锐意进取、百折不挠的精神。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1.知识细化,润物无声。在物理教学中,讲授“能源家族”时体现对自然的敬畏,能使学生景仰科学;讲授“三峡水力发电”能体现对国家的热爱,对师友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德育学科渗透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广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是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概括了德育的实践经验,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 1、方向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培养健康的感情和积极的行为;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与我国现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劳动结合起来,由小见大、由近及远、就事论理,使他们真正领悟和掌握正确的观点、原理和方法;要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科学性。知识技能及其所渗透的观点与方法,都应当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事例和数据要真实可靠,规律和原理要提示事物的本质,说理要实事求是、合乎逻辑、贴切自然,不牵强附会、不生搬硬套、不“穿靴戴帽”随意发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只有坚持方向性和科学性和统一,才具有说服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体现学科特点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共同的地方:都是以知识为载体,寓德育于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之中。由于中学各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不同,学科的性质也不一样,课程的内容构成以及教学的方式方法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也就有自身的

科学德育渗透计划3篇

科学德育渗透计划3篇 (1770字) 在学校里德育渗透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我们科学教育是培养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各科教师都要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结合教材,开展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养成的重要途径。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察,养植物,养蚕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而在实验当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养意志品质。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常态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1300字) 德育为五育之首,教师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同时,把德育加进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渗透德育,提高了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操。

物理德育渗透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德育活动 我参加工作十几年了,一心想教育好学生,既让他们学到知识又想他们的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曾经以为德育仅仅是学校德育处、校领导、班主任的事情;德育一定是简单的说教、死板的管理,德育和教学是两个不相干的领域。我曾经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却发现在教学和管理这两个领域都举步维艰。常常是尽管承认“教书育人”,但在授课时怎样实施,却被忽视。我在改变、在摸索。慢慢的我发现在教学中完全可以有效地进行德育教学,让这二者相辅相成。教学一旦与德育分隔开来,则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在这一代孩子身上,有很多难以说清的东西交织在他们身上,他们敏感、有主见、有时懒惰、有时缺乏意志、有时又特别有责任感,很难用精确的语言对孩子进行描述。为了很好地保护他们的敏感、保护他们的创造欲望、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让他们树立目标、坚定信念,我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吸取他人经验,提出让德育走进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物理教学。 我现在教的学生大多十三四岁,有主意、有思想、接受东西快,但是普遍害怕吃苦、意志力不够、有点好高骛远,有时很叛逆、讨厌说教。如果我们老师只是枯燥讲课、简单说教,教学和管理都很难取得预期效果。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让德育走进课堂。 例如:在物理《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章,有大量非常好的德育素材。我精心备课,备好课内外的知识、备好学生、充分挖掘好德育素材,上课时因材施教,讲好物理知识的同时,实施好“过程与方法”的教学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头查阅资料、认真阅读教材。他们有的组查“自己家附近噪声的来源”、“调查对周围邻居有什么危害”、“自己和周围的邻居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那些控制噪声的方法及措施”;有的组分析附近噪声的来源;有的组分析对周围邻居有什么危害,有的组调查“自己和周围的邻居及相关政府部门采取了那些控制噪声的方法及措施”。上课时我让他们各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相互学习、相互讨论,并根据各种观点进行辩论。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控制噪声的思路,通过学习,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篇一:各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英语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吴向阳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学期我在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外英语等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下面就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谈几点体会。 1、结合词汇和句子学习渗透 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文化内容很多是直接与词义相关的。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句子、习语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这就意味着在词和句的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课文学习渗透 英语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课文内容本身就是介绍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解释中外礼仪差异,使学生中西合璧。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整套小学英语教材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注重介绍中华文化,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养成合理的跨文化心态,并形成运用英语向外国人介绍中华文化的初步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3、结合课堂操练应用渗透 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更得体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应用交际,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目标语、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训练运用目标语的思维方式思维,按目标语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进行交际的能力。为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交际情景,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要求他们按特定的环境和人物角色使用相应得体的语言和行为规范。也鼓励学生在课外生活中积极大胆应用,养成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

(完整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内容主要存在于物理教科书的知识材料之中,显性按其形式可分为显性的和隐性的。这些德育内容是丰富多样的,隐性德育内容是指教科书中的一些材料和教师容易把握,德育较少,知识点,表面上不能对学生直接起到德育作用,但通过深入分析、挖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进掘或通过介绍背景材料体现德育功能。行德育渗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现德育的目标控制,教使德做到德育渗透合情合理而又避免生硬教条,学中紧扣教材实际,。我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育看似“无意”却又“有意” 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结合自身特点,深情感染,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陶冶高雅情操是一种创在物理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契机的随时捕捉,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从局部看是细微的,一个概念,一道习题、一个探究活动,都能启发学生情感,启在教学中只要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德育渗透的相关原则,迪学生思维。做到优

化教材中的实行德育的有机渗透和目标控制,充分吃透教材,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使一个观点、思想因素,来,就会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真正做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个人的感悟,深情感染。鼓用你的魅教师就像一面镜子,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表述自己的感悟。力、动作、言语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并且挖掘 教材中的美育因素,陶冶高雅情操如:唐诗中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不尽长江滚滚来”等优美的景象,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在学习光的折射现象时也会了祖国这两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机械能;联想到“潭清疑水浅”等优美的诗句。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寓于心,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借此来丰富语言,听其言,到大自然的美,从而无形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二、从知识点中孕育德育教学我们物理的每一个知识点本身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找准某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

物理学科德育渗透计划Word 文档

2015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理化生组李献我们都知道,要教好书首先要育好人。做为教师,做好德育工作是自己的首要任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是要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就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和美好心灵。把德育与智育比做水杯与水,人们总想让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但前提是杯子要越来越大才行,所以提高学生的智育的前提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德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自身道德境界 1、加强自身学习,努力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提高履行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学习优秀教师的模范事迹,“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在心中确立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时刻以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 2、同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善于相互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益的,因此,与同事之间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良好校园工作环境。 3、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要做到。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一身垂范,严格要求,以自身的道德素养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二、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引导研究性学习,引导合作性学习,引导探究学习等。在物理教学中有很多定义、定理或规律,如果教师只口头传授是枯燥无味的,教师要转变教学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不断总结。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等。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共享一种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础的自然科学,在教学中应渗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肃认真和按科学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如在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介绍法拉第经过十年实践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在白炽灯一节教学中,可介绍爱迪生经过上千次试验才找到灯丝钨的事例,来说明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科学方法。 三、发挥教材中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充分挖掘所重点讲授内容的德育素材,进行教学的德育渗透,还要发挥教材中一些辅助材料的德育功能。如教材中的有关

小学科学德育渗透计划_共3篇.doc

小学科学德育渗透计划_共3篇 第1篇:科学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学校里德育渗透贯穿于所有的学科。我们科学教育是培养有良好品德的高素质学生,因此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教育,各科教师都要在所教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科学的德育渗透,不能仅把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而应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人格培养融为一体。 一、抓住教育契机,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是人对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看法。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也是科学教学中要重点培养的。结合教材,开展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养成的重要途径。譬如在观察事物或现象时老师应要求按科学程序进行,先整体再局部或先局部再整体,由表及里;在做连续测量,月相观察,养植物,养蚕等等必须长期进行的观察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坚持按时观察,及时记录,定期汇总,以便分析研究。而在实验当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按照步骤动手操作,如实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培养他们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二、结合教学活动,培养意志品质。 在我们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由于孩子们才刚刚接触到新课程,所以他们兴趣盎然,有时一节课上完后还是意犹未尽,但这种兴趣最终还是维持不了多久,往往不能把观察研究活动进行到底。如果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对学生要完成的学习任务

做全程追踪,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他们参于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最终能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感受到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既能培养他们完成任务的责任感,也能不知不觉地磨练了他们的毅力,培养了他们的意志品质,达到了科学教学的目的 三、注重常态教学,培养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习惯主要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良好的习惯于平时的点滴积累,课前的准备,实验器材的整理与摆放,倾听别人的回答,耐心细致的观察……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勤提醒常要求,通过严格训练来实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优良品德的训练要有严格的要求,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渐进,又贯穿始终。实验中,交给学生如何维护教室卫生和个人卫生,怎样正确倒取清水、处理污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成立合作小组,培养合作精神。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作为个体而独立存在的,人是社会的人。一个人的存在、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必然要和我们这个社会发生各种关系。学会正确处理好这些关系,建立并维持一个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对一个人将来的生活和事业的成功与否有重大影响。而要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会和人际关系必须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必须拥有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科学教学活动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大大缩小了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沟通;在评比时以小组为单位,减少对个别同学的奖惩,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辱感,增加合作意识,逐渐树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思想,增加了团队意识。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五、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谢春海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超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体现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各学科都担负着由学科自身特点所形成的德育任务。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通过课堂渗透,使德育内容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进入到学生的头脑,使学生的头脑得到滋润。渗透就是要求真正地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做到水乳相融。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寓德育教育于物理教学之中,是每一个物理教师的职责。除课堂渗透外,教师还需要用一定的力量搞好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主要靠熏陶和感染,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切合实际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取材于物理学史和我国建国以来物理学所取得的成就,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和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利用图片、幻灯、电影、网络等多种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中去。 具体做法可有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和科学家事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本上的定律和物理单位大多是用外国人的名字命名,容易产生民族自卑感。针对这种情况,要有意识地结合课堂教学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在物理学方面的卓越贡献。在学习电磁现象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早在公元前北宋科学家沈括于编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讲述了人工制造指南针的方法,书中第一次明确指出了磁偏角。在讲物质的构成时,向学生介绍我们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自然界物质本质的探讨,提出了“五行说”、“元气说”、“原子论”。这样使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什么近代中国物理却落后了,只是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压抑了生产力的发展,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封建教育扼杀了人才,让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现状以及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实事求是地认识我国的国情,就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介绍建国以来我国物理学研究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教案

《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教案 教学目标: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道德、学习习惯、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引言:在我们物理课本当中,有哪些发明创造是属于我们中国人? 二、共同探究 (一)、介绍物理学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我国古代人的四大发明。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介绍四大发明对生产、生活、军事、航海方面的作用。指南针的发明,不仅在生产、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且在航海、军事上作出过重要贡献。造纸、印刷术使书写、记录、复制的工作量减少很多,使“汗牛充栋”成为了历史。火药的发明,至今还在军事、生产等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介绍沈括发现的磁偏角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清楚的、准确的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这比西方哥伦布1429年横渡大西洋发现的磁偏角早400多年。 (3)介绍张衡的地动议。 构思巧妙,堪称世界之最。 (4)介绍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在以邓稼先、钱学深为首的科学家协手努力下,我国先后试验成功了原子弹和氢弹,并把卫星送上太空。今天更是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走,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也将留下中国人的足迹。 学生讨论,补充,畅谈我国从古至今的发明创造 (二)、通过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介绍“两弹一星”功臣邓稼先的事迹 邓稼先主要从事核物理、理论物理、中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流体力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

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1979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长。1984年,他在大漠深处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成功。翌年,他的癌扩散已无法挽救,他在国庆节提出的要求就是去看看天安门。1986年7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前往医院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介绍钱学森的事迹 钱学森,中国科学家,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35年赴美国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1938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后留在美国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古根罕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为了报效祖国,放弃美国给于的各种优越条件的诱惑,励志为祖国的强大而奋斗。1950年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因此钱学森受到美国政府迫害历经5年,1955年10月冲破种种阻力才回到祖国。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起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我国火箭技。术的腾飞,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生讨论,补充,畅谈我国科学家的感人事迹 (三)、通过特定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1)速度——超速的危害。 (2)压强——超载的危害 (3)惯性——超载、超速的危害 (4)能源——节能的意识 (5)噪声的危害——在公共场所如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 学生讨论,补充,畅谈物理知识对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的影响(四)、通过危害社会的现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1)次声波——地震的危害。结合5.12地震测感受地震带给人类的危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下册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下册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下册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可以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影响。因此,将德育中的学习目的的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和辨证启蒙教育等内容贯穿在数学教学之中,通过德育教育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具体做法 1、结合数学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依据数学教材本身的思想教育因素,数学教材上的插图,用数学知识和一些数目材料等蕴含着的丰富思想内容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比如,在本册教材中“黄河掠影”、“高速山东”展现了保护江河、祖国建设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受到了爱祖国受社会主义的教育。 二、结合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是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外部动力,但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来看,单给他们讲这样的大道理是收效不大的,因为他们受理解能力的限制,所以,可以根据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等都离不开数学这一事实,也可利用数学应用广泛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密切联系实际进行基本知识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际意义。如学习计算时,设计买卖情境进行引入,当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就向学生讲清出错就会给生产和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又如,在数学教学中,选用的题材也尽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像做好事,绿化种树,节约用水,用电,保护珍稀野生动物,积极锻炼等事例。这样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工农业生产和祖国建设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中产生兴趣,从而萌发了为祖国的强盛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的动机,激发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热情。 三、结合数学教学的常规性,培养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当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抓住一切时机,反复进行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前提,上课时应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自控能力,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不受外界干扰,不开小差,不搞小动作,认真听讲,积极探索,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2、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作业时必须严格训练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书写整洁规范,图画符合要求,审题认真全面,计算耐心仔细,并能自觉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3、有意培养学生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学习精神,学生在学 习上遇到困难请教时,不马上给他们讲解,而是鼓励他们重新审题思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直到独立解决问题为止,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养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困难的精神。 四、本册教材的德育渗透措施: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地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不受严格知识体系的束缚,努力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和在同一个过程中。如,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之后,教材迅速提出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加法有运算定律,减法有没有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五大连池市兴隆学校张东华 德育工作不仅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科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历来是专家学者极其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也开始在这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要想在学科教学中搞好德育工作,必须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由于受升学考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重知识、轻德育的现象在教学工作中仍较为普遍的存在。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使学生考高分、拿名次,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德育工作。要想扭转这种不利局面,就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要知道,我们衡量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这一标准本身就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求知”和“做人”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作为人民教师,必须把德育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如果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智育,不重德育,那就是我们的失职,就对不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只有真正转变观念,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千方百计地在教学工作中去重视德育工作,研究德育工作,实践德育工作,渗透德育工作。 二、改变评价模式,激发德育热情。

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标准就是看升学率。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就是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要考试成绩高,教师的工作就好;只要成绩低,教师的工作就差。甚至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发放奖金、评优评模的唯一标准。致使广大教师过分看重学生考试成绩,因而忽视了德育工作。大量的作业批改,频繁的考试测验,节假日的补课辅导,几乎成了教师的全部工作。而且,为了提高成绩,教师不得不把精力放到学习好的学生身上。对于那些升学无望、及格堪忧的学生也只能放弃。因此,只有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全面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教师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的渗透德育工作。 三、结合学科特点,联系教材内容。 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科特点,突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而不是在教学内容之外进行“附加”。例如,在物理课教学中,我们不能在讲完“阿基米德定律”或是“牛顿定律”之后附加一段思想道德教育,讲什么遵守社会公德或是遵守班级纪律之类的问题。但可以结合科学家在这些定律的发现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坚强意志,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教育和意志品质培养,或者暗示学生将来会有更多用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其为国争光的信心。再比如历史课,可以结合我国在封建社会独领风骚的科技文化成就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结合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后的飞速发展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也可以结合近代中过得屈辱历史来激发学生的爱

初中物理德育工作目标与任务(正式版)

初中物理德育工作目标与任务德育教育是学校一切工作之首,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自觉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义务教育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渗透,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为了促进物理教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制定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及措施如下: 一、物理德育工作目标: 当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正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瞩目,而如何把德育落实到实处,如何把德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也日益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初中物理教学也应充分结合物理学科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的德育要求,积极探索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途径。 具体而言,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教学的德育要求可概括为: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以及崇高的道德品质。这三个方面的德育内容既是初中物理教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是切实可行的。 1、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2、物理学理论的发展本身就是一部非常好的辩证唯物主义教材,只要将这些素材融入到物理概念规律的讲解过程中,就能达到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态度的目的。 3、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 二、物理德育任务: 紧紧围绕教学质量和学生安全两个重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根据本学科的教学实际,以提高物理素养为基本方向,以培养物理能力为中心,增强创新意识,强化双基训练,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继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人格。根据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不同阶段要求,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使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