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七章 要有宽阔博大的心胸

第七章 要有宽阔博大的心胸

第七章要有宽阔博大的心胸

辛清源心悟道德经(做人篇)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做人要有博大、宽广的心胸。要像《道德经》41章所说的“上德若谷”那样,具有虚怀若谷的美德和海纳百川的精神。《道德经》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川王者,以其善下,故能为百谷王”。江河大海之所以能够海纳百川,是因为它比峡谷更有深度、广度、和容度,具有乃融为大的品质,才能吸引千条江河最终归入大海。

自古以来我国许多人的心胸好似峡谷般那样空虚和包容,犹如大海般的博大和宽阔。

春秋时期的齐恒公与公子纠争夺王位的时候,曾被辅佐公子纠的管仲射杀;他即位成功后,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国终成“春秋五霸”之一。

唐.“玄武门之变”之前,魏征在太子李建成麾下做事;“玄武门政变”成功后,唐太宗不但没杀魏征,还以德报怨重用了魏征。如果没有唐太宗的贤达智慧、心胸大度,就不会有魏征从贞观之初到病故的17年有史可考的200多项的忠直谏奏,帮助唐太宗制定了“偃武修文、中国即安,四夷自服”的治国方针,实现了史上的贞观盛世。

毛泽东同志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告诫全党同志要心胸大度,视野开阔。朱德同志深有体会地说:“腹中天地宽,常有度人船”。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一生心胸广大、光明磊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毕生经历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周恩来同志的美德永远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学习。正是由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开阔心胸,才能带领团结全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推翻了旧制度,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通过我们回忆上述历史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国家的君主或当今的国家领导人是否具有宽阔的心胸,事关国家兴衰成败。

心胸开阔是一个人与他人搞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国家利益,不计较廉颇的步步紧逼,最终感动廉颇登门负荆请罪。这件事告诉我们,心胸开阔之人所做之事,能够彻底地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原有的恶劣关系。

心胸宽阔的人不但可以化解矛盾和纷争,还可以流芳百世,被人们所赞誉和学习。

康熙年间,首辅军机大臣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给张英写信说了此事,

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依靠自己的官威仗势欺邻,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信,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非常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人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

一个执政的领导者,如果心胸博大开阔,就能妥善地处理好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七擒孟获而不杀,使蜀国迎来了同少数民族和解的新局面。

心胸开阔是人与人之间搞好团结的基本要求,是成功和胜利的重要条件。

《道德经》27章:“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说人们的心和心要紧紧地连在一起,形成一种比用绳子捆绑在一起更强大而解不开的合力。用现在的话说,“善结”就是善于团结、凝聚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一根筷子吃不成饭,手不握成拳头形不成力量;沙子单独放在地上就是一盘散沙,水泥如果单独使用容易分裂,如果把沙子、水泥和钢材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在一起,就会制成各种各样的强固的混凝物,就像“钢铁长城”那样,不怕狂风暴雨袭击、不怕天寒地冻、日晒雷劈,犹如磐石那样坚不可摧,长久的扎根于大地之中。团结的道理如同上述列举事例一样,事实证明没有宽阔的心胸,就没有好的团结;没有好的团结,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一个心胸狭小之人,视野必然不开阔,胸无大志,鼠目寸光;心里不可能容纳不同意见之人,一定不能搞好和他人的团结与合作,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这种人在任何时代都不受社会欢迎,也成就不了大的事业。《水浒传》中的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典型的反面代表人物,结果没有什么好下场。

就每个人而言,心胸开阔是实践成功人生、胜利人生、幸福人生的基础;也是一个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赶超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的人,在世界上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内在的重要条件。大凡在世界上大有作为、建立丰功伟绩的,无不是一个心胸开阔,能够具有“海纳百川,乃容为大”的包容精神的人。

一个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一个坐井观天之人,一个瞎子摸象之人,一个心里只有自己的人,一个鼠目寸光的人,是不可能带出一个成功的团队,共同开创事业或工作的新局面,这种人不可能成为一名所处时代的顶尖的人才。

心胸狭窄的原因或许是自私自利的欲望稍微多了一些,所谓:“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或许是学习不够造成的,或许是从小家庭环境不尽人意引起的。

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养成一个博大、宽阔的心胸呢?

思想是心胸的基础,心胸是三观的表现。心胸不宽阔,说到底是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世界观简单地说就是观世界,是人生的总开关,世界观的转变是促使人们心胸宽阔的根本转变。人生观就是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价值观就是人如何活着才有价值。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用马克思、毛泽东同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就会形成的最好、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此我们应当多学一点有关三观的好书,不断提高自己三观的水平和正能量,从根本上解决“心底无私天地宽”的问题。

《道德经》八章:“心善渊,与善仁”,只有心静如水、心善如渊、善良仁爱,力求心路上解决心宽的问题,才能出现心路通了,一通百通的效果。

要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从思想道德层面避免心胸狭隘的问题。

要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的修养,实践证明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学出来的,是在实践中修养出来的。心里要有志气、理想和报复,装着大目标,心胸就不会狭窄了。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特别是毛泽东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世界上过去、现在和将来至高无上的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万年也不会过时。老子和毛泽东的一生完美的实践了自己提出和创造的光辉思想。如果他们上述思想深

深的扎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我们心胸还能不宽广、博大吗,还能斤斤计较个人得失吗?还能够和别人搞不好团结吗?

《道德经》19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只要我们回归朴素的自然,回归“道常无名”、无私、无欲,我们行动上就会多一些善良,多一些仁爱,多一些包容和忍耐。

学会宽容和包容。因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包容了别人,别人自然会包容你;如果人与人之间,都善于包容别人,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们要学习和实践大肚弥勒佛的包容和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做到包容、和善、可亲。

佛祖大肚弥勒佛有很大的包容胸怀。当年去四川峨眉山瞻仰一座大雄宝殿时,进入大肚弥勒佛的宝殿门口,映入眼帘的是门的两侧挂着一对用金色大字写着的巨幅对联: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笑口常开,笑世上可笑之人”。虽然此事已经过去二十年了,然而至今难以忘怀、历历在目。每当想起这幅对联时,大殿中央坐着那位慈眉善目、笑容满面、和蔼可亲的大肚弥勒佛就会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应当向大肚弥勒佛祖学习,牢记“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一老辈留下的养生长寿之道,学会了包容等于养生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要学会忍耐,忍实质是心灵的定力,也是人的内心世界充满自信、强大的表现。

真正做到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为“忍”字心上一把刀,强忍可能会给自己心里带来一时痛苦。即便这样,也要牢记古训:“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该忍的要忍,否则,图一时之痛快使出蛮荒之力,有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甚至给当事人带来灭顶之灾。

在我国的刑事犯罪当中,有一些由于突发偶然的原因导致伤害、杀人等犯罪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类案件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偏远的农村时有发生。原本是一件小事,由于当事人没有忍、忍不住,结果致使加害人不得不自投法网、走进监狱,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遇到了特不开心的事情,一定要忍别人不能忍之事,才能避免一场由于不能忍而导致的牢狱之灾。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们应当积极行动起来,使自己心胸比大海还深,比蓝天还高,比宇宙还博大、宽阔,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更美好,让我们的未来更加光辉灿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