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2011年第5期(总第89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5.2011General.No.89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外语教学研究】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要: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二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一

个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本文对目前关于输入假说的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的总结,从输入假说的理论概述,输入假说的研究与应用两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并对理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克拉申;输入假说;二语习得;综述中图分类号:H 3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1)05-0136-02收稿日期:2011-03-10作者简介:许珊(1988-),女,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二语习得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的语言输入假说传入中国。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的研究十分火热,对理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本文基于1990年至2010年CNKI 和“万方”上能检索到的所有关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共34篇学术论文,对这些研究与应用进行梳理,总结成绩、发现不足,为今后外语学习理论的引进、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克拉申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他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输入假设这五个假设为基础的语言输入理论,其中输入假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该假

说明确告诉我们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而产生的。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通过上下文和情景理解其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说就自然学会了”(Krashen ,1982)。克拉申明确指出,只要学

习者接触到的话语里含有“可理解输入”

,语言习得便会发生。

输入假说其实包含了四个要素:其一,输入数量: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其二,输入质量: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

解的”

,必须含有i +1结构即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其中i

为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状态

。“1”部分为当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语言状态间的距离。其三,输入方式:克拉申强调输入应该以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注重语言意义的粗调输入为主。其四,输入条件:学习者必须在情感焦虑低,情感屏障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接收输入。

二、输入假说的研究与应用回顾

1.“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研究的年代分布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笔者对这些论文发表的年代进行了统计,并依据论文发表数,将近20年的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起步阶段(1990年至2000年),此十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的研究甚少,相关论文仅有2篇。第二阶段:研究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5年),此五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的研究有了增多的趋势,相关论文发表数达8篇。第三阶段:研究成熟阶段(2006年至2010年),短短五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达24篇,是上一个阶段论文发表数目的三倍,进展不可小觑。

2.输入假说研究内容分析

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可以把研究内容分为针对理论的述评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两大方面。基于这两方面可以进行如下细分:

第一,针对理论的述评包括输入假说的介绍(3篇)、对输入假说的异议(2篇)、对输入假说的认识分析(2篇)及输入假说与相关思想的对比分析(1篇)。

第二,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包括输入假说与外语教学(15篇)、输入假说与听力(5篇)、输入假说与阅读(4篇)、输入假说与网络汉语学习资源的创建(1篇)及输入假说与教师话语(2篇)。

3.对输入假说的态度分析

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可以把对输入假说的态度分为三类,即肯定、中立和否定,统计发现对输入理论持肯定态度论文最多,共计20篇(占58%);对理论持中立态度的论文其次,共计12篇(占35%);对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的论文最少,只有2篇(占7%)。

统计发现,论文发表年份与对输入理论的态度

许珊: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BIAN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137

二者间无任何相关。但论文作者表述自己态度的方式有相对平和的趋势。如最早的一篇论文是1990年发表的“对克拉申输入说的异议”(荆增林,1990),文中用到了“不正确”、“颇为费解”等词来表述作者的观点,言辞相对激烈;而近十年的对理论持中立态度或否定态度的论文用词已十分缓和,对理论的异议也仅用“不完善”来表述。

(1)输入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首先,根据输入理论的观点,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导致语言习得的关键,而输入量也会影响语言习得的好坏,因此外语教学中应注重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强调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讲解时,应遵循“i +1”的规则。输人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讲解与联系要难易适度,既不要等同于学生的水平,从而使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又不要超出学生水平很多,影响学生的兴趣,保持“i +l ”的适度输人较为理想。同时,采用多种方式扩大输入量。

其次,重视学生情感因素,降低情感过滤。教师应该多激励学生,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为学生创造轻松、友好、舒适的学习环境,以保证学习中较低的情感过滤。

再次,营造现实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地去营造一个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不过分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

最后,将文化背景教学融入语言教学之中并且寓教于乐。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材料的内容。

(2)对输入假说的异议

首先,输入假说具有理论上的局限性。表现为以下五点:第一,输入假说以母语习得理论为基础,无视母语习得与二语习得的差别,将母语习得理论照搬用于二语习得,使输入假说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第二,假说虽然强调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输入”的定义过于狭窄。他只注重了在语言学习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的自然输入方式,而忽视和排斥非自然输入方式。第三,输入假设过分强调输入,忽视和排除输出,不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第四,输入假说过分强调外界输入对二语习得的决定性作用,而忽视了学习者的主体性作用。第五,输入假说认为“输入”只能导致习得而无法引发学得。其次,输入假说在实际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不可操作性。表现为“i +l ”中的“i ”为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而如何得知这一水平很难,且班级教学中人数多,导致“i ”水平不一致难以操作;人是独立有思维的个体,需求与兴趣不同,无法确立哪一类材料对他是既有趣又相关的,而在班级教学中也是众口难调,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理论认为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必要的,但很多考试中,语法占一定比例;理想输入强调有足够输入量但量的标准无明确解释,不好操作。

4.输入假说研究的方法

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可以把关于输入假说研究的方法分为两大类:理论介绍和实证。

统计发现,34篇论文中采用理论介绍方法的有30篇(占88%),而采用实证的论文仅有4篇(占12%)。采用实证的论文多是采用抽样实践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运用克拉申输入理论的小组)和对照组(未运用克拉申输入理论而采用常规教学的小组),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核得出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实验组能在相同时间内取得更好的结果。

国内众多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的关注和研究,使理论在二语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学者们的研究表明理论在指导教学、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多注重这一理论的引进,不注重对理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绝大多数学者对理论持褒义态度,批判性思考不多;研究多局限于理论方面,采用实证法的很少,且采用实证法的学者选取的实践对象普遍较少,实验时间也较短,多为数月或数星期,导致实验结果一定程度上缺乏说服力。

基于以上总结,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不仅注重理论的引进,而应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并不断挖掘新颖具体的结合点。以批判的目光审视理论,做到对输入假说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此外,也应更注重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与优秀成果,更多的在以外语为学习背景的课堂环境中,通过实验来检验克拉申的输入假设理论。

参考文献:[1]S.D.KRASHEN.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1982.[2]李奇志.克拉申输入学说在成人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4).[3]罗冬梅.论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在二语阅读的应用[D ].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2006.[4]赵咏.Krashen 的语言输入假说述评[J ].高校社科动态,2008,(3).[5]张素月.Krashen 输入假设理论与英语专业泛读教学[J ].内江科技,2008,(2).[6]兰芸.Krashen 输入假说对网络汉语学习资源创建的启示[J ].文史,2010,(7).[7]林磊.Krashen 输入理论对教师话语的启示[J ].老区建设,2009,(16).[8]郑银芳.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的质疑[J ].南华大学学报,2002,(12).[9]荆增林.对克拉申输入说的异议[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1).[10]王欢.克拉申的输入理论与孔子的教学思想的对比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部,2006.[11]刘桢.Krashen 的“输入假说”与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10).〔责任编辑:于茂昌〕

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输入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2009-05-01 11:42:10) 标签:校园分类:英语 摘要:克拉申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探讨其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这么多人学英语,却这么多人学不好,如何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英语教育界。中、小学英语教育是基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大学的英语教学。在英语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过了大学英语六级的大学毕业生,到外资企业应聘,面试时招聘者用英语问了应聘者几个问题,他却不知如何回答,最后他向招聘者说:“我听不懂,不知如何回答,你能不能出几道选择题给我做?”其结果可想而知。无独有偶,笔者的一位同事曾抱怨,他在上英语课时因讲英语太多,捱学生告他的状。由此可见,我国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问题,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抓好中、小学英语基础教育是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的提出和验证,探讨其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从而引起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视,以便能运用该理论指导英语教学,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1、克拉申输入假说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种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要算克拉申(S. D. Krashen)。克拉申是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师,他从70年代初开始研究第二语言习得,并多次在他的著作及文章中阐述他的输入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如果习得者现有水平为“i”,能促进他习得就是“i+1”的输入。根据克拉申的观点,这种“i+1”的输入并不需要人们故意地去提供,只要习得者能理解输入,而他又有足够的量时,就自动地提供了这种输入。按照输入假设,说话的流利程度是随时间的流逝自然而然地达到。[1][P122] 克拉申的理想输入应具备四个特点: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既有趣,又有关联(interesting and relevant);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和要有足够的量(i+1)。 可理解性,是指理解输入的语言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输入对学习者无用,只是一种噪音。对初学者来说,输入那些不理解的语言等于浪费时间。 既有趣又有关联,指的是使语言输入对语言的习得有利,必须对它的意义进行加工,输入的语言材料越有趣,越有关联,学习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地习得语言。 非语法程序安排,指的是语言习得重要的是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是不足的也是不必要的。 要有足够的输入量,指的是克拉申提出的i+1原理。[2][P9] 2.输入假说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在美国对外国移民第二语言习得进行多年的研究后,提出他的输入假说,然后在西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共5页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目前,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进行,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取得了不少进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费时多收效少等。尽管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效果造成影响的因素有许多,但学生的心理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20世纪80年代初,克拉申(1981,1985)借鉴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成果,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即五大假说理论,情感过滤假说是其理论之一。 一、情感过滤假说理论概述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包含学习者的动机、态度、自信心和焦虑等心理因素。而这些心理因素都具有“积极”和“消极”或“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有了语言输入的前提还远远不够,由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的干扰,这种“可理解性输入”不一定会成为100%的有效输入。这一现象在克拉申提出的“情感过滤假说”中得到了解释。在这一理论中,克拉申把情感因素看做是可以调节的过滤器,它让语言输入自由通过或阻碍语言输入通过。习得者并不完全吸收输入的语言材料,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会对输入的语言材料进行过滤,从而阻碍语言材料的有效输入。反之,如果没有情感障碍的过滤作用,大量的“可理解的输入”就会进入习得者的语言习得机制,经过内化,成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如果学习者的消极情感因素强,即情感过滤水平趋强时,对语言输入的吸收量就低;与之相反,当学习者处于积极的情感之中,即情感过滤水平趋弱时,这种状态就会十分有助于输入的语言变为学习者内在的语言吸收。学习者的这种低情感过滤状态,正是我

们在教学中所期待的。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中所指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学习者动机不足、缺乏自信,以及极度焦虑时会阻碍语言的摄入,因而阻碍语言学习或习得;相反,低焦虑感、高动机、高自信会加速语言的习得。根据这个假说,语言习得者的情感过滤强度因人而异。那么,针对情感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内在影响,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降低情感过滤,增强学习效果? 二、情感过滤假说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重视情感因素,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学的导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英语教学课堂,教师恰当的导入犹如一首优美音乐的引子,起到帮助学生酝酿上课的情绪、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渗透教学主题和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的作用。它要求教师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吸引住全体学生,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心情下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为课堂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学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阶段,心智还不够成熟,他们的学习情绪往往很不稳定。在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内,如果能用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使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快速地投入课堂教学中。但是,教学导入活动的设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为学生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人。英语教师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前的导入活动中。教学导入的活动形式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灵活设计。如,通过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语歌曲,观看与本堂课教学内容有关的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摘要: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成就最大,影响最广二且最全面的理论便是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克拉申“输入假说模式”带来的启示出发,提出了一些改进听力教学的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广大学习者体力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输入假说;听力教学 1: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设” 众所周知,“听”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而且也为学习者进一步发展其他语言技能奠定了基础。然而,听力能力的提高对于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是个莫大的挑战。Krashen(克拉申)于1985年提出了在语言学界很具影响力的“语言输入假设(the 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语言习得是通过听和阅读来完成的,教学的主要精力要放在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上,从而促进语言习得。他认为理想的输入应该有四个特征:可理解性——理解输入的语言是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的语言无用;趣味及关联性——输入的语言既要有趣又要与学习者相关;非语法性——按语法程序安排教学是不必要的;要有足够的输入量——输入量要大于学习者当前的语言能力。 2:语言输入假设在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输入假设在相当程度上对外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英语听力教师可以从的语言输入假设中获得一些启示——解决语言输入

问题应该成为有效帮助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如何设计和采用有效的、具体的课内外活动,真正做到帮助学生提高听力能力。 2.1可理解性输入。首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要遵循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也就是说听力材料必须与学生当前的英语语言水平相适应。根据Krashen 的语言输入假设,在听力课堂上学生所听到的材料必须是略高于他们当前英语水平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上下文背景知识、特定的语言情境来理解自己尚未接触过的、略高于自己语言材料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给七年级的学生选择这样的听力题:Where did he go? A. Beijing B. The USA C. Rome(罗马),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where和go这两个单词,尽管did是新单词,但对他们答题基本上没任何的影响。而且接触的次数多了,还会增加他们的词汇量。然而,听力材料也不能太难,过多的生单词、复杂的句型结构等等,往往会妨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接收,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另外一方面,听力材料也不能太容易、太简单,以至于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挑战性、会失去兴趣,放弃继续听下去。 其次,在制定大纲以及课堂设计上要紧扣可理解性输入的原则。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听说课程的大纲应该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即使是使用同一套教材,但是不同的年级应该有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练习以及测试形式,以适应不同阶段学生训练和提高听力的需要。比如,低年级的同学可以尽量采用多项选择题或者是判断对错题来进行练习和测试,在提高听力能力的同时树立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对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启示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对中学英语教学 的重要启示 摘要:情感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效率及认知程度有着必然联系,上世纪六十年代后,人文主义心理学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渗透,语言学习过程中对于情感因素的关注引起了国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英语课程学习除了立足于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灌输之外,还应当突出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必要性,这对于英语教学质量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支撑。本文分析了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与中学英语教学之间的联系,从教学实践分析了这一“情感过滤假说”对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中学英语教学启示 在外语教学方面,语言学者针对教学效率提高问题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研究,这其中既有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教学论,又有乔姆斯基的认知论教学原则,更有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这些对于外语学习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外语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积极影响。中学英语教学中“情感过滤假说”的渗透,突出体现在情感因素的挖掘与培养方面,要求教师合理处理英语教学中的教学与情感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当

前中学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意义。 一、关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 杜莱与博特最先提出了“情感过滤”的概念,克拉申在两人基础之上对“情感过滤假说”进行了发展与完善,该“情感过滤假说”旨在对第二语言习得及情感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在“情感过滤假说”中,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会受到各种不确定心理因素和情感因素的影响,一般这些因素涉及动机、自信和焦虑等情绪。克拉申还指出学习动机较强、焦虑程度低和自信心高的学生往往在学习第二语言时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学习机制,从而有利于语言习得的高效发展。相对应的,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态度不佳的学习者通常在语言输入方面表现得较薄弱,且存在严重的情感过滤问题,即便在掌握信息后,仍旧存在应用方面的问题,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难以得到实际体现。由此可见,语言从输入到习得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一作用或表现为妨碍或表现为促进。此外,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假说”中突出第二语言学习过程需要重视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然而这并不是直接关系到语言的输入结果,动机、自信和焦虑才是情感因素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表现。 二、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从课堂知识输入难易度合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对于外语学习而言,自信心的树立显得尤为重要,学

小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模式”理论

小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模式”理论 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提出的“输入假说模式”自其问世起便成为二语习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激发了人们对二语习得中一些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本文对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进行了分析,综合了一些学者对它的评价以及对该理论的发展的研究,并谈到了其对外语教学一些启示。 一、“输入假说”的概念 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1941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现为美国南加州大学荣休教授,他毕生致力于第二语言获得的研究,这为他赢得了世界了性声誉。克拉申在20世纪中叶以来提出的第二语言学习得的“输入假说模式”,这是近几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早在1970 年代初克拉申就提出了“监控模式”(The Monitor Model) ,该模式以“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为核心;80 年代中叶,克拉申对之进一步扩充修订,转为以“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为中心,形成了“输入假说模式”。在1985年出版的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一书中,Krashen进一步论述了输入假设理论及其应用。具体而言,Krashen的“输入假说模式”由五个互相联系的核心假说构成,它们分别是: ①语言习得- 学得(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假说; ②自然顺序假说(The 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③监控假说; ④语言输入假说; ⑤情感过滤假说(The 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这五个假说彼

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启示] 情感过滤假说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语言输入如果要顺利地进入负 责语言的大脑区域,语言输入的量和学习者的情感过滤程度起关 键作用。”可理解的输入对于习得而言是必须的,但并不是足够的,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由此,克拉申 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说”。他把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视作一 个过滤器,对语言摄入进行过滤。低情感过滤使较多的语言输入 自由通过,高情感过滤将语言输入部分或全部挡在门外。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可以应用“情感过滤假说”理论,让学生自选读物,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通 过教师的评价和奖励等方式,使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课外阅读活动 中激活并发挥积极作用。 一、“情感过滤假说”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克拉申把学习者的情感障碍看成一个过滤网,一部分输入进 入网内得到吸收,而另一部分输入则无法过网。情感障碍越大, 过滤器越密,吸收就越小;情感障碍越小,则过滤器就越疏,吸 收就越大。克拉申认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变量主要有以下 三类: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这些变量直接影响学习 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焦虑感强、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

信心,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很难主动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从而妨碍语言的习得;相反,学习者焦虑感弱、学习动机强烈,又有自信心,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可以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并易于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加强语言的习得。 国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七级语言技能目标中要求,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个词以上。显然,仅用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绝不可能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而《标准》使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提高到政策性层面。《标准》界定,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阅读情感因素主要包括阅读兴趣、动机、观念、焦虑、意志等方面。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说明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创设一种友好、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动机,排除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习信心,将他们的情感过滤降到最低限度,创造输入被吸收的有利条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情感过滤假说”推进英语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是指课堂时间以外的阅读,而是指教材内容以外的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笔者在教学实践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2011年第5期(总第89期) 边疆经济与文化 THE BORDER ECONOMY AND CULTURE No.5.2011General.No.89 JIANG JING JI YU WEN HUA 【外语教学研究】 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对克拉申输入假说研究综述 许 珊 (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哈尔滨150001) 摘 要:克拉申的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对二语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一 个解释全面又很具争议性的理论。本文对目前关于输入假说的国内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性的总结,从输入假说的理论概述,输入假说的研究与应用两方面作了系统阐述,并对理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克拉申;输入假说;二语习得;综述中图分类号:H 3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5409(2011)05-0136-02收稿日期:2011-03-10作者简介:许珊(1988-),女,湖北孝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二语习得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教授的语言输入假说传入中国。近二十年来,国内学者关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的研究十分火热,对理论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本文基于1990年至2010年CNKI 和“万方”上能检索到的所有关于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共34篇学术论文,对这些研究与应用进行梳理,总结成绩、发现不足,为今后外语学习理论的引进、研究及应用提供借鉴。 一、克拉申的输入假说理论概述 克拉申是美国著名的应用语言学家,他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现象的研究,提出了包括习得与学习假设、自然顺序假设、情感过滤假设、监察假设及输入假设这五个假设为基础的语言输入理论,其中输入假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该假 说明确告诉我们语言是如何习得的 。“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信息而产生的。学生首先接触大量易懂的实际语言,通过上下文和情景理解其意思,这样寓于交际语言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规则说就自然学会了”(Krashen ,1982)。克拉申明确指出,只要学 习者接触到的话语里含有“可理解输入” ,语言习得便会发生。 输入假说其实包含了四个要素:其一,输入数量:克拉申认为语言习得有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必须为学习者提供足够数量的语言输入。其二,输入质量:学习者接触到的语言输入必须是“可理 解的” ,必须含有i +1结构即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其中i 为学习者目前的语言知识状态 。“1”部分为当前语言知识状态与下一语言状态间的距离。其三,输入方式:克拉申强调输入应该以在语言环境中自然接收语言材料,注重语言意义的粗调输入为主。其四,输入条件:学习者必须在情感焦虑低,情感屏障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接收输入。 二、输入假说的研究与应用回顾 1.“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研究的年代分布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笔者对这些论文发表的年代进行了统计,并依据论文发表数,将近20年的研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究起步阶段(1990年至2000年),此十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的研究甚少,相关论文仅有2篇。第二阶段:研究发展阶段(2001年至2005年),此五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的研究有了增多的趋势,相关论文发表数达8篇。第三阶段:研究成熟阶段(2006年至2010年),短短五年间,关于输入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达24篇,是上一个阶段论文发表数目的三倍,进展不可小觑。 2.输入假说研究内容分析 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可以把研究内容分为针对理论的述评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两大方面。基于这两方面可以进行如下细分: 第一,针对理论的述评包括输入假说的介绍(3篇)、对输入假说的异议(2篇)、对输入假说的认识分析(2篇)及输入假说与相关思想的对比分析(1篇)。 第二,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包括输入假说与外语教学(15篇)、输入假说与听力(5篇)、输入假说与阅读(4篇)、输入假说与网络汉语学习资源的创建(1篇)及输入假说与教师话语(2篇)。 3.对输入假说的态度分析 基于对克拉申输入理论研究的34篇论文,可以把对输入假说的态度分为三类,即肯定、中立和否定,统计发现对输入理论持肯定态度论文最多,共计20篇(占58%);对理论持中立态度的论文其次,共计12篇(占35%);对理论持完全否定态度的论文最少,只有2篇(占7%)。 统计发现,论文发表年份与对输入理论的态度

克拉申二语习得假说

克拉申关于二语习得的五个假说 克拉申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他所提出的语言习得理论,是近几 十年来影响广泛、解释全面以及引发讨论最多的理论。 克拉申的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1)习得---学得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习得”和“学得”有什么区别?它们在学习者形成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什么 作用?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是克拉申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克拉申认为,习得和学得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它们在心理过程、发生环境、知识性质和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等诸多方面都各不相同,并且这两个过程也不能互相转化。“习得”是下意识(subconscious)的过程,类似于儿童获得母语的过程。习得者的注意力放在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而非语言本身的形式上。通过自然交际,习得者下意识地将语言进行内化,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学得”则是有意识(conscious)的过程,学习者将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而非语言所传递的信息上,学习者通过听教师讲解语言现象和语法规则,并辅之以有意识的练习、记忆等活动,达到对所学语言的了解和对其语法概念的掌握。“习得”来的语言,储存在大脑的语言区;学得来的语言,则不在语言区存储。 “习得”与“学得”的区别 习得学得 获得方式自然交际对语言的正式学习 关注语言传达的意义关注语言形式 心理过程下意识、内隐学习有意识,外显学习 知识类型隐形的语言知识显性的语言知识 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程序性知识可以明确阐述的陈述性知识储存方式大脑左半球语言区在左半球,不一定在语言区 功能用于语言的自动加工,是语言理主要用来监控语言的加工过程, 解与生成的主要源头用于语言输出的监控和调整

(完整word版)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1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2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 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点,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克拉申理论主要由以下五个假说组成: 1 习得---学得区别假说(The 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克拉申理论的出发点和核心是他对“习得”和“学得”的区分,以及对它们各自在习得者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认识。 2 监控假说(The Monitor Hypothesis) 监控假说与习得---学得区别假说密切相关,它体现了“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的内在关系。根据这个假设,语言习得与语言学习的作用各不相同。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得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但是,它能否发挥作用还得依赖于三个先决条件:1)有足够的时间,即语言使用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选择和运用语法规则;2)注意语言形式,即语言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形式上,也就是说,必须考虑语言的正确性;3)知道规则,即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概念及语言规则知识。 在口头表达时,人们一般注意的是说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没有时间去考虑语法规则。因此,在说话时,如果过多地考虑使用语法监控,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语法错误,说起话来就会结结巴巴,妨碍交际进行。在书面表达时,情况就会好得多,因为作者有足够的时间推敲字句,斟酌语法。 3 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 输入假说也是克拉申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他曾用一本专著论述他的这个假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当习得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ve input ),即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技能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他又能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意义或对信息的理解而不是对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习得。这就是他著名的i + 1 公式。i 代表习得者现有的水平, 1 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根据克拉申的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