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

专业:百度

学生姓名:百度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百度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3月1日

浅谈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影响

SDR 即特别提款权,是由 IMF 构建的一种准货币,目前仅包括全球范围内四种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权重分别为 42%、37%、11%和 9%。但 SDR 很少被用于 IMF范围之内各国货币当局之间交易以外的领域。全球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以 SDR 货币持有,但占比仅约为 3%。需要注意的是,SDR 中各种货币的权重不同于当前全球各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货币配置比例,后者当中美元/欧元/英镑/日元的权重为 64%/20%/5%/4%。 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的超主权国家货币,也是基金组织的资产。180多个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的各种交易,都使用SDR计价和结算。一旦人民币成为SDR 篮子货币,人民币就名正言顺地成为180多个国家官方使用的货币,人民币的国际接纳程度无疑将迈上新台阶。因此,人民币加入SDR篮子货币,可以说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里程碑事件。

申请纳入 SDR 需要符合两项宽泛的标准:1发行该货币的辖区在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中占有较高权重;2该货币可“自由使用”,即可广泛用于国际交易的支付并在主要汇率市场上被广泛交易。中国明显符合第一条标准,但人民币是否满足第二条标准则更具争议。需要注意的是,与对某种货币是否“自由浮动”或“完全可兑换”的普遍解读相比,“自由使用”的概念要宽松得多,而且对于此项要求并无预设的量化标准或门槛。所谓“可自由使用”,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自由浮动或者完全可兑换,是不是有资本管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是不是完全市场化,实际上都不是能不能加入SDR的实际和直接障碍,关键在于能不能广泛地在国际支付或国际金融交易当中使用。

未来一段时期,从内部看,中国经济仍将处于新常态下的调整期,从外部来看,美元加息预期强烈,国际金融环境并不稳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中国经济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忽视。提高人民币“自由使用”的程度是人民币进入SDR的重要条件,这意味着中国国内金融领域还将加速进行配套改革,尤其是资本项目将进一步开放,个人境外投资、证券交易、衍生产品交易的资本流动限制将进一步放宽。

但是人民币自由兑换对中国经济带来的风险不可低估。在外部市场,其它主要货币的成熟性、技术的主导性很明显,人民币在外部市场事实上处于相对被动

状态。资本项目开放是柄双刃剑,会导致外部风险内部化,隐性风险显性化。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中国经济中较弱的部分,我们要考虑到资本的大量流出与流入,以及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资本项目进一步开放的同时必须加强监管,这对中国来说将是比较大的考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意味着人民币已经越出国界。境内一个资金池,境外一个资金池,还包括流入流出的通道,管理难度可想而知。境外的资金会回流,境内的资金要出去,这种情况下,资金的逐利性可能会冲击国内的货币供给,引起国内资金价格的涨跌,可能还会干扰到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

不过,尽管加入SDR意味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但是眼下仍是中国加入SDR 的最有利时机。中国政府对人民币在今年通过定值审核进入SDR也持积极开放的态度。

2010年,人民币已在全球交易中广泛使用,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该货币尚未达到“自由使用”标准。当时,人民币不是国际上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受到中国政府严密操控,很多评论家相信这种操控程度已使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而简单的地方银行体系并不能提供跨国公司管理其货币风险所需的多种工具。人民币的另一种形式被称为“离岸人民币”,可在少数几家位于香港的银行使用,但用在交易时相比其他货币显得较为繁琐,而且其币值也不同于在岸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的币值。

自2010年以来,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采用人民币交易的离岸中心数目激增,而在上海自由贸易区,内地企业和关联离岸公司之间只需遵循少量限制就可以进行货币交易。与此同时,在迈向国内银行体系改革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放宽利率和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措施,从而在创建一个全面参与国际金融资金流的系统进程中树立了两个重要里程碑。重要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许多权威机构相信人民币具有公平的估值。2010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迅速,中国央行已与28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金额,与12个央行或货币当局签订了清算安排,此外还有30家央行或货币当局把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这些都对人民币进入SDR篮子起到积极作用。人民币在全球使用量也已经大幅上升。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统计,今年8月份,人民币已经超越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为了实现金融市场的进一步自由化,中国一直在不断推进一系列改革,从而使人民币越来越接近加入SDR关于货币在国际支付和贸易等方面被自由或被广泛使用的评判标准。近日,中国央行表示,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财政部也表示,将从四季度起,按周滚动发行3个月记账式贴现国债。

SDR相当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其成员国的一种信贷额度。成员国可以用分配得到的SDR进行国际贸易支付或者其他国际清算业务。从这个角度看,SDR 带给成员国的直接经济意义是一种“便宜的融资”,因为成员国分配得到的SDR 没有利息;SDR的净负债只需要支付很低的利息。

人民币加入SDR的主要好处之一:以此为契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加入SDR有以下一些目的,中国可以成为很多国际商品定价国,中国可以在国际资本市场以更低的成本借贷,人民币可以被更多的国家需求等等。这些目的是经济层面的目的,但是SDR带来的这种经济利益对中国来说是有限的。其实,并不是人民币一定要加入SDR才能实现上述目的,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帐户开放一样可以实现这些目的,而加入SDR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各种努力中的一种。

如果人民币成为国际化货币以及我国资本帐户开放,我国自然有在国际市场上扮演定价国的资格;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成本一样会降低;国际资本也自然会大量流入我国。人民币加入SDR,只能说加速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我国很多内在的保障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可以让国际社会先承认人民币正在国际化的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人民币成为主要国际货币,中国的经济稳健发展将更有保障。随着人民币的使用程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将拥有更大的选择人民币自主定价的话语权,有效控制使用美元或第三方货币产生的汇率风险,使得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而且,人民币需求的扩大将推动中国金融业及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使得这些部门的国际业务迅猛增加,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进而

导致发展中国家金融脆弱性的资产与负债的货币错配问题也会逐步消失,中国因货币错配而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将大幅下降。

储备货币地位和人民币国际化能为中国带来诸多重要好处,包括潜在降低借贷成本及促进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允许铁矿石等主要大宗商品的跨境合同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从而减轻美元定价引起的外汇风险,最重要的是,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的一部分以更具经济效益的方式调整部署开放了大门。可想而知,后者能刺激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更进一步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相比,其他储备货币国家的储备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远远更少—美国当前无需储备也能有效运作—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和“新丝绸之路”宏伟倡议等旨在修建与邻国相连贸易基础设施的海外投资项目,以及各种私营部门计划,能够为捆绑在外币存款和美国国库债券中的资源带来有吸引力的新用途。

MF创造SDR,希望部分取代美元成为全球主要的储备货币。然而,SDR自身设计的缺陷以及IMF成员国利益诉求的不一致,严重阻碍了SDR的发展。到目前为止,SDR在全球储备中所占份额不足4%。SDR给成员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有限,尤其是受到分配不合理的影响,许多成员国并没有从SDR中获得什么好处。而人民币加入SDR储备货币的篮子,更主要的意义是配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比重。当人民币真正从RMB变成CNY的时候,我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诸多诉求自然能够得到满足。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国还需要配套相关的金融市场改革措施。例如最明显的一项改革就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如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不是市场完成的,那人民币不会成为全球其他国家普遍接受的储备货币。而要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前提就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否则如果人民币自己的价格都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其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格无法做到由市场决定。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还必须要配合全方位更深入的金融市场改革,并非央行取消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就等于利率市场化。此外,我们要区分名义汇率市场化和实际汇率市场化的区别,因为后者才是真正的市场化,对人民币自主政策的制定才有帮助。

人民币加入SDR的主要好处之二:获得认可,提高人民币声望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迫切希望通过加入SDR提升自己在IMF 和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声望。成为SDR篮子货币的重要意义在于人民币将会名正言顺地成为全球主要的官方储备货币,人民币的国际接纳程度无疑将大大被提升。人民币国际化得一步步推进,SDR是IMF发行的超主权国家货币,IMF180多个成员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的各种交易,都使用其计价和结算,如果人民币被纳入SDR篮子货币,意味着人民币已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受到官方承认,是全球第五大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将得以夯实。

加入SDR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IMF 和官方机构的背书,既是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日益增强的影响力的认可,也有利于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SDR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获得此地位无疑将增加国际范围内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人民币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旨在为人民币加入SDR创造条件而出台的政策措施,将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开放,从而对中国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入SDR的努力将转化为不可逆的金融自由化过程,迫使中国金融业直面竞争和提高效率。目前被纳入SDR的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均来自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发达经济体,一旦中国人民币被纳入篮子,将表明来自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货币也将是安全的,和全球最富裕国家的货币跻身同一行列,同样这也将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影响力的整体上升以及全球金融体系对其的认可。对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言,也是一种帮助,可以鼓励更多国家放心使用人民币,或者将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人民币加入SDR,可以打消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前景的种种分歧,改变市场对人民币的风险预期和定价机制,从而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获得人民币的规模效应,降低人民币的交易成本,进而形成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性循环。

人民币加入SDR的主要好处之三:有利资本流入

人民币的储备货币地位可能充当催化剂,引导世界各国央行买入人民币资产。各国央行或许希望提高其储备中投资于中国的比例。这将对中国非常有利,因为,随着中国居民寻求实现财富构成币种的多元化,中国在可预见的将来面临着大量资本流出的前景。资本流出的问题在于,这可能导致中国的外汇储备减少,或者货币贬值,也可能两种情况都会出现。如果任由外汇储备减少或者汇率贬值,那么中国经济政策的调控空间将被严重削弱。所以,吸引资本流入将有利于中国政府保持一定程度的政策自主性。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浅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跨国公司已然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本上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同时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对经济的影响分为正负两方面,我们应正确定位跨国公司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影响 一、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有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据统计,跨国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所生产的gdp已经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1/3,它对中国gdp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若从质的角度看,跨国公司会引进一定外资,而外资的进入促进了中国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深化;从出口方面讲,跨国公司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1985年,这些外资企业涉及的出口仅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200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5%—50%。 (二)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水平提高 跨国公司科技开发和创新的成果带动了上下游产品的开发,为中国供应商及用户提供了相应的质量技术标准、生产技巧或工艺创新,将先进的工业技术转让、引进至中国企业。在技术转让和引进过程中,中国不可能照搬停滞在原生产工艺,而是通过模仿、吸收、

消化与创新创造出新的更适合中国企业的技术,与此同时,技术外溢效应也通过诸多研发中心扩散开来,跨国公司与中国科研机构、大学、企业部门进行合作,交流研究心得与信息资料,实现共赢,间接促进中国企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促进了中国配套产业的发展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会把国外的配套产业吸引过来,通过产业链的上下游关联,使中国当地配套产业兴起发展。配套产业的出现,大量零部件生产商在中国当地形成,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就业人口,对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的就业难题起到一定作用,也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有些发达地区形成了配套产业群,企业及中间商都聚集在一起,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提高了效率,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四)提高了中国科技人才的素质,产生人才流动效应 首先,跨国公司立足于世界前沿开展研发工作,所提供的优厚待遇与优越研究条件,将吸引优秀人才流入,对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意义重大;其次,跨国公司非常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在跨国公司投资本地化过程中,从事相关研究的中国员工可以由培训积累大量经验,学习更多的知识技能;再次,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雇佣中国的科研人员,这必然发生与中国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人员流动,这些人员会将知识带回本国企业,产生人才流动效应,有助于提高中国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总体规模、主体特征、产业结构、区域分布等角度分析了近年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verall scal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stribution, etc.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关键词:制造业;跨国经营;现状 key words: manufacture;transnational operation;status quo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198-02 1 跨国经营总体规模 2006年末我国对外企业投资非金融类累计存量为750亿美元,是2002年末的3.3倍,占世界fdi存量的0.85%,排第13位。2012年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772.2亿美元,同比增长28.8%,其中,对俄罗斯投资实现高速增长,达117.8%,对美国、日本、东盟、中国香港的投资均实现两位数的较快增长。目前已有5000多家国内

浅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

浅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30余年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国国门的逐步打开,以及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趋势的日益加强,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世界强烈的关注。伴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世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与发展也逐步增加与趋于稳定。 我们走向世界的脚步正在逐步加快,而保持速度的同时中国经济如何继续保持方向,稳定发展仍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时候,追赶的速度与自身的稳定很难兼顾,跨国公司对于中国而言亦是如此。适逢中国“入世”10周年之际,在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在此简单讨论跨国公司对于中国乃至世界企业和经济发展的意义,并探索中国企业如何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一.跨国公司发展概述及其发展趋势 1.1定义 跨国公司1又被称为多国公司,它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开设分支机构并在一个统一的决策体系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际性企业。联合国有关组织对跨国公司的内涵做出了规定:(1)跨国公司必须在2个或2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2)在国外分支机构不少于6个;(3)海外业务必须占总公司业务的25%以上;(4)有统一的决策体系,内部实行一体化的经营策略。 1.2发展 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众多大型企业纷纷走向海外寻求原材料和占领市场,由此开始了跨国经营。美国的第一家跨国公司是胜家缝纫机公司(Singer),它于1867年首先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建立了一家缝纫机装配厂,其产品供应欧洲和其他地区。而在欧洲,德国的拜耳化学公司(Bayer)于1865年在美国纽约州的奥尔班尼开设了一家苯胺制造厂;瑞典的诺贝尔公司(Nobel)于1866年在德国汉堡设立了生产炸药的分厂。这三家公司在海外设立生产性分支机构,已初具跨国公司的雏形,因此它们通常被看作是早期跨国公司的代表。二战之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支持与推动下,跨国公司的规模迅速扩大,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公布的《1993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对全球跨国公司的排名,前十名依次是英荷壳牌集团RoyaI Dutch Shell,美国的Ford、GM、Exxon、IBM,英国石油BritishPetroleum,瑞典及瑞士合资的Asea Brown Boveri,瑞士的Nestle,荷兰的飞利浦,美国的Mobil。不难看出,美国公司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而在步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跨国公司正在向全球公司方向过渡,其经营理念与管理模式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着当下市场的要求,承担着时代的责任,诸如在提高办事效率,鼓励创新,经营企业文化等等方面都有独特的个性。当代跨国公司无论在垄断程度还是发展战略的国际化都空前强大,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在跨国公司群体中取得一定了地位。很多时候,跨国公司不仅仅在经济领域有着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更在政治,社会舆论上有着难以磨灭的影响力。正因如此,跨国公司的模式与运作环境对于我们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其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长远的关注。 二.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1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在国际贸易中,跨国公司控制着大部分的生产资料与市场,因而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世界商品的主要提供者与最大需求者的双重身份,再加上跨国公司手中的巨额资 1《政治经济学教程》第九版

跨国公司扩张对我国的影响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逐步融入WTO以及新一轮的经济的增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扩张活动也日趋活跃。跨国并购在中国已经成为外商对话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当今世界的经济朝着全球化发展,跨国扩张在其中起的作用也变得更为重要。随着我国企业的飞速发展,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跨国扩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更能促进我国企业的发展,让我国企业日后走向世界做更充分的准备。因此,研究扩国公司在华的扩张模式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国内外课题研究现状 面对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及政府都认识到了由此所带来的问题,在不断的总结的基础上,就当前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更全面的分析。谢丽芬、姚胜辉(2006)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跨国公司并购在我国已成为外商对话直接投资的一种方式,在产业上已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因此分别从跨国公司并购在我国的产业布局特点、产业区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引导外资并购的产业建设策略。朱远程、刘燕(2008)的文章中说明了随着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限制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对跨国公司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文章中就目前外资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设,期望规范并购与保障经济安全运行。祖强、周志莹(2005)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了随着中国逐步融入WTO以及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日趋活跃。美国哈弗大学乔治.金教授(2009)就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如何进一步的扩张中国市场,适应本土化经济作了深刻的诠释。 1.3 本文结构 本文开篇主要以并购为例,介绍了并购的类型和方式,之后论述了跨国公司在华扩张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积极、消极两方面的效应,最后提出了面对跨国公司在华扩张所带来的问题我国的政府和企业将如何应对。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内容摘要]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顺从趋势,不断发展。从改革开放的初期至今,我国海外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21世纪初始,随着我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的跨国经营进入了空前发展的新时期。我国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数量逐年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不断提升,而且投资分布的地区日趋广泛,投资的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势。虽然我国对外投资的起步晚,但是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壮大。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跨国经营;对外投资;国际经济合作 [ABSTRACT] At pres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the the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world,In the trend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compliance trend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Far from the early stag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overseas business from scratch and developed rapidly and formed a certain scale.In the start of 21 century, as China's "bringing in and going out"strategy, China'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into a new era of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Transnational companies operating in China has increased each year, and it have been expanding.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rising,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areas of distribution of a wide range of investment has diversified the main trend.Although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started late, bu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growing scale. It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KEY WORDS] transnational operations; Foreign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

跨国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们对中国国内的营商环境、商业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很多不可忽视的、深刻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影响 一、跨国公司定义 只要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即可称为跨国公司。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在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国际直接投资继续回升的背景下,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2005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FDI流入国,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发展中国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已有470家在华投资。世界500强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子、计算机、汽车、日用产品等行业。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加,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截至2005年底,主要来自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地区总部共40余家,大多集中在北京和上海,主要分布在电子、通讯、机械和电器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三、跨国公司在我国经济中的作用 1.有效地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供给不足,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快速与稳定发展。这突出表现在我国历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总体上呈现明显地上升趋势。在我国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我国部分行业(如近海油气开发等)的主要资金来源。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增加了我国实际性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促进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并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向跨国公司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经济改革的步伐。跨国公司是国际竞争的优胜者,竞争优势很多,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等知识资产方面的优势。实践证明,跨国公司带来了大批先进实用的技术以及在质量管理、营销战略、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生产管理和库存管理等方面先进的管理方法,对我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跨国公司还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本地人才,为我国企业造就一大批新型管理人才,促进人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扩大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跨国公司为我国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我国已有超过145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投产开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750多万人,约占全国非农业劳动人口的10%以上。另外,跨国公司的工作条件、工资待遇和福利都比较好,大量中国雇员在跨国公司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就业质量,特别是跨国公司的职业培训,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熟练技工和专门人才。 4.增加了政府税收。为吸引外商来华直接投资,长期以来我国给予了跨国公司诸多税率优惠待遇。随着大量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我国主要来源于跨国公司的涉外税收逐年大幅度增长。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的税收以成为我国政府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一).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一) 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据统计,2002年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同比增长30.7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它结束了近几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上负增长和低增长的局面,预示了今后几年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新一轮高增长的开端。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根据调查,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目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 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业的若干重要特点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观察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1.生产制造中心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据点移往中国。例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此外,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如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2%,2000年上升为4%,2002年进一步提高至6.5%。就轻工纺织产业看,以家电为例,2001年全国微波炉共计出口125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69%;2001年全国电饭锅共计出口82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5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再以鞋业为例,目前,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亿双,在中国,2001年广东省鞋类年产量近30亿双,约占世界产量的3/10;温州市鞋类年产量10多亿双,占世界产量的1/10。就中国而言,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 一般而言,制造业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之分。如果说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的话,那么,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受“广本汽车”示范引导,2002年,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不少生产厂搬到广州,由此广州可能很快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中国。例如,菲利浦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于2002年底前后下线。此外,新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4a7377546.html,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作者:孙佳美 来源:《商情》2016年第45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跨国公司实现了长远的进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相比于国际上著名的跨国公司,我国的跨国公司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使得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本文就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跨国公司发展的有效策略,为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参考。 跨国公司现状发展 现如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不仅给我国的跨国公司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经济的全球化的推进使得我国的跨国公司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跨国公司的进步也遇到了诸多问题,使得自身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需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采取有效地策略,促进跨国公司实现快速、稳定的进步。 一、我国跨国公司的现状分析 首先我国的海外投资结构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我国公司投资中,技术水平比较低的加工型项目是企业投资的主要内容,对于国家支持的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重要的战略产业占有的比例不高。在地区结构上,虽然我国跨国公司投资的数量比较多,跨国公司投资范围比较广泛,但是在港澳地区以北美地区所占的比例依旧不高,对于跨国公司的进一步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从市场布局的战略层面上进行提升和发展。 其次跨国公司在经营发展上存在着盲目性的特点,经营目标并不明确,发展不够盲目。企业在投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调查市场的实际情况,对于市场变化风险评估也不到位,企业在境外投资主要是为了享受国家对跨国公司的优惠政策,使得企业的旧有设备得以转移。而且有些企业对企业自身的条件和发展方向认识不足,境外投资比较盲目,投资无法实现既定的目标,使得跨国公司承受严重的损失,跨国公司今后的境外投资也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最后跨国公司中缺少高素质水平的人才。跨国公司一般都是生产加工高科技、资本密集型的产品,但是在科学技术方面,跨国公司还比较薄弱,很多企业并没有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跨国公司中缺少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人才以及资金。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科研投资以及人力投入等比较少。我国的跨国公司涉及到很多企业,并且其投资经营范围比较广泛,国外的一些工业产业、境外研发中心已经纷纷建立,但是产业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当前我国海外投资主要是以制造业加工、资源开发为主,但是在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转换结构以及速度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二、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对策

论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作用

论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作用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 一步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 重要对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今天,跨国公司会对当今中国产生怎 样的影响及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字: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影响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 further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This is important for many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invest in China today; the multinational will produce what kind of impact in today's China and effect analysis. Keywords: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Chinese economy influence 跨国公司是指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 而不论这些立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这种企业的业务是通过 一个或多个活动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 政策和共同的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

中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跨国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 摘要: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舞台的主导力量,本文分析了当代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提出了我国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选择。 关键词:跨国公司新动向战略分析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而跨国公司的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全世界 6.3万个跨国公司和80万个分支机构控制了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40%-50%,国际贸易的60%-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和全球技术转让的90%。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动向 随着全球经济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加剧,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保持他们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获取更大利益,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掀起新的跨国并购战略。全球化时代是规模收益递增的时代。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源泉。因此,随着竞争的激化,全球企业兼并风潮愈演愈烈。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每年约有16000多家企业被兼并,其中80%被跨国公司并购,跨国并购交易额每年以30%的速度增加。 利用直接投资(FDI)争夺世界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近几年,世界FDI格局由原来“三级化”(美、日、韩)转变为

“多级化”。1990年底在西方各国的FDI总额中,发达国家占80%,发展中国家占20%。但在1993-1998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高达35.3%,1999-2000年又下降到17.9%,2001年又回升到27.9%,2002年中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美、欧大型的跨国公司在新兴的市场不但没有大规模的撤资,而且一举替代日、韩等国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投资者,充分反映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高度重视。 大大加强本地化战略。随着国际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利用东道国的人才优势和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大大加强了本地化战略的进程。全球10强企业排第一位的通用电气公司国外资产达36%,外国雇员达44%,排在第十位的雀巢公司国外资产达87%,外国雇员占总雇员的97%。 根据价值链的漂移及时调整自己的增长战略。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极大地提高了先进产业的国际化程度;根据比较优势与区位优势,抢占高技术和高附加值的重要环节,及时调整产业价值链,使产业价值链内部分割进一步细分化。这样,通过国际相互协作既做大了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又充分利用稀缺资源,将资金投入价值链增值最快的生产环节,不断扩大该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规模。 不断调整经营业务领域,做到有进有退。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金融、服务贸易等新兴产业成为跨国公司投资追逐的热点。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1999-2000年第三产业的跨国投资平均占全球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跨国公司进入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突破500亿美元,这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据统计,2002年全国新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4171家,同比增长30.72%;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9.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2.51%。它结束了近几年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上负增长和低增长的局面,预示了今后几年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新一轮高增长的开端。截至2002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24196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8280.6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479.66亿美元。根据调查,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来华投资。目前,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开始成为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一、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制造业的若干重要特点最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中国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观察现代跨国公司和传统跨国公司的区别,跨国公司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中的地位,已由“一个中心”成为“多个中心”。 1.生产制造中心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生产成本低廉,许多外国厂商相继将生产据点移往中国。例如,2001年7月,松下电器公司停止在美国肯塔基州生产微波炉,将其生产基地集中到了上海。8月,东芝公司宣布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电视显像管,把包含数字电视在内的电视机生产线全部转移到中国,至此,日本主要彩电制造商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视4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至中国。此外,日本的其他家电产品如录像机、复印机、空调、CD、单放机、DVD等也主要由日本在中国的工厂生产。据统计,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1990年不足2%,2000年上升为4%,2002年进一步提高至6.5%。就轻工纺织产业看,以家电为例,2001年全国微波炉共计出口125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69%;2001年全国电饭锅共计出口822万台,占当年全国生产量的57%。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多数家电产品世界最大制造基地。再以鞋业为例,目前,全球鞋类年产量约100亿双,在中国,2001年广东省鞋类年产量近30亿双,约占世界产量的3/10;温州市鞋类年产量10多亿双,占世界产量的1/10。就中国而言,堪称世界最大的成品鞋生产基地。一般而言,制造业有消费品制造业和资本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一般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之分。如果说前一时期跨国公司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消费品制造业、轻型制造业或一般制造业的话,那么,自2002年起,资本品制造业、重型制造业或装备制造业将成为跨国公司新一轮向中国的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受“广本汽车”示范引导,2002年,本田、丰田、尼桑都陆续将不少生产厂搬到广州,由此广州可能很快形成一个上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同时,一些跨国公司已开始把集成电路、计算机和通信等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基地逐步转移中国。例如,菲利浦已投资15亿美元建立了芯片生产厂;由几家大公司联合投资62亿美元设立的芯片生产基地——中芯国际,首批芯片已于2002年底前后下线。此外,新惠普、东芝、夏普、三星等国外主要计算机生产商也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大规模的整机生产基地。目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一批在全球举足轻重的产业带。从昆山到南京形成200公里IT产业带,产值超过1500亿元;从太仓到南京形成200公里的重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带,产值超过1600亿元。在上海浦东张江,单是中芯国际一家企业周围,就聚集了国内外82家配套企业。在江苏省吴江开发区,目前生产最终产品的外商IT企业,其选用的装配材料中有80%以上不用出区就能配齐。如果再与周边的一些IT企业相衔接,配套水平可达98%以上。[!--empirenews.page--] 2.跨国采购中心在全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同时,流通领域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塔斯科、伊藤洋华堂、欧尚等众多跨国零售巨头瞄准中国市场采购。2001年底沃尔玛的全球采购中心从香港地区搬到深圳,一两年内,沃尔玛将停止采购外包,而将年销售额1900亿美元的商品全部交给在深圳设立的全球采购中心及其所属的采购网络完成;家乐福不仅在上海设立全球采购中心,而且2002年内建立10个区域性全球采购中心,中国已成为家乐福在亚洲最大的采购基地;麦德龙把上海和天津作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论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活跃,已经成为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主体,并进而成为二十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依托。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得到了众多跨国公司的青睐,纷纷到华投资,这既给中国带来了机遇,也给中国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经济影响 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设有一个以上的海外子公司或分公司,并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有共同的决策中心和共同战略,并分享风险和责任的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跨国公司在对解决中国国内的就业、引进先进的高新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整体情况 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快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的重要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数量逐年迅速攀升,到2008年突破900亿美元。据联合国贸发会的调查,2009年至2010年,中国位于最受跨国公司亲睐的前十大投资国之首。到2012年6月,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约490家在中国投资,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等功能性机构已经达到1600余家。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外资对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得到进一步增强。 跨国公司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 自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以缓解和弥补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现象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内容和既定方针。近20年来,外商直接投资的大规模流入,有效地弥补了我国国内建设资金缺口,而且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金使用率,进而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据统计,跨国公司在中国迅速发展所生产的GDP已经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1/3,它对中国GDP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忽视。从出口方面讲,跨国公司是中国出口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1985年,这些外资企业涉及的出口仅占到中国出口总额的1%,而2004年这个数字达到了45%—50%。

15.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伴随经济化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十五”期间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我国企业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还带有发展中国家企业国际化初级阶段的明显特征,存在着企业对外投资规模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国际化经营的总体实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为了促进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在继续保持对发展中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力度,增加对外投资的总体规模;鼓励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等,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正愈来愈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加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大潮之中,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必须从出口导向战略向国际化经营战略转变。 一、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和条件 1.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是发展中大国,石油、天然气以及许多重要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等蕴藏量不足,即使国内拥有一定的资源量,人均占有量也比较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发展与部分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逐渐显现。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必须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实行跨国配置资源,加强境外资源开发合作与综合利用。 2.大规模引进外资为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了学习条件和市场机会。根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2004年中国以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居第三位。截止到2004年,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为5621.01亿美元。随着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将跨国公司的文化和形象带入了中国,我国一些在国内市场上发展势头不错的大中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仅在家门口获得成功已不足以说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从事国际化经营,成为跨国企业,能在国际竞争环境中获胜,才是真正的优势企业。同时,跨国公司大量在华投资使中国企业增长了跨国经营的知识,提高了能力。国内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信息渠道,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此外,大量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双边关系的改善,这为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3.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从国际投资理论中关于发展中国家海外投资的动因来看,我国企业到了有必要向海外发展的阶段。根据英国学者邓宁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一个国家在其投资发展周期上存在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来投资和对外投资都很少或者没有,因为没有独特的技术,对外来投资也不持欢迎态度;在第二阶段,国内经济有了发展,开始吸引外资,而对外直接投资仍然很少,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外国技术或“购买”进入外国市场的权力;在第三阶段,本国企业逐渐成长,外来资本和对外直接投资都在增长,该国在直接投资领域开始参与国际分工;第四阶段,该国成为直接投资净输出国,对外投资大于外资的流入,这表明该国企业的资金、技术实力都十分雄厚。不少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对外投资水平处于第二与第三阶段之间,在今后的5—10年中,我国会进入第三阶段,对外投资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就目前我国企业的整体实力来看,2004年,中国500强企业的销售收入为89935亿元,占当年GDP的77.04%;当年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达到18家,行业分布在贸易、金融和制造业等不同领域①。而且,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磨练,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

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及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跨国公司发展的现状及对中国经济环境的影响09国贸(2)班李霞611009219 摘要:从1979年正式引进外资开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逐步扩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通过对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发展过程和现状进行考察,分析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不难发现尚存在一系列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在华投资中国经济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丰富的资源、巨大的消费能力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已经吸引众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成为第二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东道国。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华投资设厂。同时,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还出现了主体增多、项目攀升、领域扩大、方式多样和地域拓宽的显著特点。跨国公司的进入,一方面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对此我们应如何客观而辩正的看待呢? 一、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一)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演变 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直接受制于中国政府的政策,其投资规模、投资结构的变化都与中国有关引进外资的政策密切相关。中国引进跨国公司的政策是在与跨国公司进行博弈的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这些博弈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外商股权占被投资企业总股权的比重;二是跨国公司投资的产业导向;三是跨国公司投资的区域分布。 具体来说,中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的政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这一阶段我国引进跨国公司投资尚处试验阶段,政策方面主要是取消了对跨国公司的进限制、制定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79年7月),并建立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作为重点引进外商投资的区域,中央给予这些区域更为优惠的政策。第二阶段从1984年到1991年,是加速发展阶段。在此期间,我国新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和长江、珠江、闽3个三角洲,并于1990年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向外商直接投资开放整个沿海地区的新格局;引进跨国公司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如《涉外经济合同法》《专利法》的颁布。新的《外商投资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对跨国公司投资开始有规模、出口比例、科技水平的限制,鼓励出口、进口替代和高科技的跨国公司投资;政府更加注重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制度改革(包括财政、金融、企业等制度)来吸引跨国公司。这一阶段跨国公司进入的成本大大减小,政府的监管也更加制度化。第三阶段从1992年至今,不仅沿海地区,而且沿江、沿边及内地市场也进一步向外商开放,一些行业开始允许外商控股经营;颁布实施《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把外商投资项目划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四类,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导向;制定了《反垄断法》、《反倾销法》等,更加追求、维护竞争的公平性,取消了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享有的税收等方面的一些特权,对外资企业采用与国内企业同等待遇,依靠国内市场而不是政策优惠来吸引跨国公司,对跨国公司的定价转移等行为的微观调控进一步市场化。 (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1.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三个发展阶段: 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发展过程与中国开放的发展过程是基本相对应的,大致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以前,在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开始了解、考察中国的投资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概要

2009年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 摘要 本文以中国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了一个研究FDI 外部性对东道国产业发展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FDI 以其强大的资本存在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外部效应,这种资本存在由于其规模巨大,对东道国的整个宏观经济产生了外在的影响,因此,研究FDI 外部性对东道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就有其必要性。 FDI 外部性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带来了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同时又加剧了国民收入的差距; 另一方面,FDI 带来了总就业量的增加,但同时也带来的就业的挤出。FDI 对其他方面,如环境、对外经济关系的负面影响,更是日益严重。因此,目前我国已为利用FDI 付出了较高的代价,并且FDI 已对我国产业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考虑到我国目前利用外资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新形势,本文认为有必要重新审视跨国公司及其FDI 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把促进中国本土企业、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实现中国的自立发展作为引进外资的战略目标。为此,从对外的引资政策和国内的配套政策做出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国外直接投资, 产业安全, 外部效应, 引资政策 The Status Atation, Impact of Factors and Trend Analysis abou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mainly explores the impact of FDI-induced externalities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the host countries and takes China as a case study.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studying the impact of FD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 ’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been constructed. The mere capital existence of magnitude can also cause immense externalities on a host country ’s macr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