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12课练习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12课练习题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12课练习题

12.用心灵去倾听

1.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tīng móu miàn nài xīn xiūlǐ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zháo zhāo zhe zhuó

着.迷()支着.儿()着.色()听着.()着.凉()高着.儿()着.陆()放着.()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嗓音()的小精灵

()的魔法()的小鸟

4.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终于有一天,我出差经过故乡小镇。我(拨拔)通了“问讯处”,(试式)着(连联)系苏珊。

电话里传来了我熟(释悉)的声音,我说:“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她沉(墨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

我对她讲了这些年来我的情况,并告诉她,她为儿时的我所做的一切有多么重要。

苏珊对我说,她也要感谢我。她说她没有孩子,我的电话使她感受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通话中,我对苏珊说,我会(再在)来这里,那时我会多(呆待)几天,我想见她。

(1)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

(2)“差”字在“出差”一词中应读_______。它还有读音_____,组词_______;读音______,组词_______;读音_____,组词_____。(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变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按要求写句子。

(1)表示自满。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自豪。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漂亮”的不同含义造句。

(1)作“出色”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好看,美观”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奇特---()果然----()

立刻---()召唤----()

着迷---()的确----()

反义词

熟悉---()

兴高采烈----()

(完整)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二单元精选练习题附答案 Unit 12 Life is full of the unexpected. 第一课时Section A(1a~2d) 01基础过关 Ⅰ.根据句意及汉语提示填写单词。 1. The ________(背包) is too big for me. Please show me another one. 2. The bell is ________(响).Let's begin our class. 3. I have ________(完成) my homework. Let's play football now. 4. Mike ________(睡过头) this morning and went to school late. 5. Jane often helps her mother ________(洗) clothes on weekends. Ⅱ. 用括号内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6. Everyone thinks the new TV play's ending is ________(expected). 7. The boy kept ________(watch) TV the whole afternoon. 8. We were late for the film Roman Holiday,but ________(luck) we didn't miss much. 9. Linda,there is only a little time left. We have to walk ________(quick). 10. Tom always ________(brush) his teeth once a day. Ⅲ. 单项选择。 ( ) 11. I must get up early tomorrow morning. Please wake me ________. A. out B. off C. down D. up ( ) 12. My aunt drove by and gave me a ________ on the way home. A. walk B. lift C. way D. idea ( ) 13. —Why were you late for school this morning? —Because my alarm clock didn't go off and I ________. A. overslept B. completed C. changed D. missed ( ) 14. —What's wrong with you? —By the time I got to school,I realized I had ________ my English book at home. A. left B. forgotten C. took D. brought ( ) 15. She said when she got to the cinema,the film ________ for 5 minutes. A. has begun B. had begun C. has been on D. had been on Ⅳ.根据汉语意思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16.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一些人仓促地跑出了大楼。 Some peopl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he building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17. 我开车送你去车站吧。 Let m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o the station. 18. 当他走进教室时,他才意识到他没带书包。 When he came into the classroom,he ________ that he ________ ________ his backpack. 19. 我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走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I got to the station,the train ________ ________. 20. 我起床晚了,因为我的闹钟没有响。 I got up late because my alarm clock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02能力提升

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名师教案

12* 湖心亭看雪教案 西湖很美——春季,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夏季,苏轼“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季,杨万里“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在这个冬季,张岱带领我们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雪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 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4.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 一、新课导入 冬季最温暖的日子无疑是下雪的日子,那飘扬的雪花,凝聚了春雾夏雨秋露的情绪,播撒而来,从每一个点上摩挲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啊,下雪,真好!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去品品《湖心亭看雪》。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崇祯 ..(chóng zhēn) 是日更.定(gēng) 拏.一小舟(ná) 毳.衣炉火(cuì) 雾凇沆砀 ...(sōng)(hàng)(dàng) 铺毡.对坐(zhān) 焉得更.有此人(gèng) 余强.饮三大白(qiǎng) 喃.喃(nán) 2.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课文朗读的停顿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理解课文重点词语 (1)一词多义 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 ②是金陵人(表判断) 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 ②长堤一痕(数词) 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 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②上下一白(白色)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辅导与练习

12假如没有灰尘 一、①多音字xuē削弱zhāo朝不保夕yùn晕船 削朝晕 xiāo削铅笔、削皮cháo朝代yūn 头晕 ②近义词: 讨厌—厌恶削弱—减弱稳定—稳固单调—单一危害—损害依附—附着性能—功能干涸—干枯柔和—温和生息—生活③反义词:讨厌—喜爱柔和—强烈稳定—动荡、流动 分散—聚集危害—维护削弱—加强、增强 二、生字组词: 勿[wù]勿动埃[āi]尘埃埃及 漉[lù]湿漉漉晕[yūn] 晕车 三、词语解释: 古往今来:从古代到现在。 庞然大物:庞然:高大的样子。指高大笨重的东西。现在也用来形容表面上很强大但实际上很虚弱的事物。 柔和:①柔软,软和。②温和而不强烈。 依附:附着。 飘浮:随风摇动或飞扬。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朝晖:早晨太阳的光辉。 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四、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介绍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揭示出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的深刻哲理。 五、感悟心语 原以为灰尘是人类健康的大敌,有百害而无一利,然而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的生息、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灰尘。由此可见,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并不像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事物如此,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不必为自己的短处而感到自卑,要学会扬长避短,这们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六、课文结构: 灰尘的危害——有碍卫生、危害健康 假如没有灰尘灰尘的大小和来源——微小排放物、烟尘、扬尘灰尘虽有害 使阳光变柔和作用亦不小 灰尘的作用改变天空颜色假如无灰尘 4—6 形成气象万千的景色自然变单调七、写作手法: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示儿》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分析: 《示儿》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的绝笔,也是遗嘱,更是一首经典的爱国诗。全诗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教学目标: 1、收集、交流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句的内容,并能从诗的内容想开去。 2、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3、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学生依据学法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作的内容。 教学难点: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的爱国悲情,深情,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了解作者和背景。 课前板书:课题示儿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有关诗人陆游的资料,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介绍一下陆游呢?(生说) 【课件出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人。12岁即能诗文,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师:陆游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有什么特点呢?(生说) 【课件出示:诗歌特点: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仇恨,风格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谁能说说陆游生活的那个时代呢?(生说)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1126年,当金兵的铁蹄踏破宋朝都城汴梁大门的那一刻起,战火就整整燃烧了95年,陆游就生活在这样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一生都在渴盼着国家的统一,临终之时,躺卧在病塌上的他,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绝唱——《示儿》。】 师过渡:就让我们走进《示儿》去体会陆游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和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好习惯,感受诗人情感打下基础】

小学六年级语文优化练习 第12课北京亮起来了试题及答案

12 北京亮起来了 快乐大本营 1.我会拼读,也会书写。 答案:雄伟辉煌闪烁光彩夺目 2.我是词语美容师(完成词语搭配)。 绚丽()()天()将()彩()目 ()高照()幕降临焕()一() 答案:多彩从而光夺华灯夜然新 3.我的理解。 “不夜城”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晚上,整个城市到处灯火明亮,仿佛没有夜晚的到来,如同白天。 4.对比句子,反复地读几遍,细心体会它们的不同。 5.音乐厅。 读一读,唱一唱,看谁的声音最洪亮。 歌曲 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 指引我们向前进。 轻松加油站 炎黄子孙爱中华 中华民族古时又称华夏。“华”与“夏”都是美好、强盛的意思。历史上以“华夏”来称呼我们的祖国,而用“中华民族”称谓我们各个兄弟民族。如今,“中华”“中国”的称谓代替了“华夏”,成为响遍全世界的名字。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各族兄弟,自称“炎黄子孙”。你知道吗?黄帝和炎帝是远古时候两个部族的首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从华夏到中华、中国,我们祖国的名字是我们民族历史发展的延续。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第一站我知道了我们的祖先。 ()是部族首领,()也是一个部族首领,他们都是了不起的大英雄。 第二站我知道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我们是()民族,各族兄弟都是()子孙。我们的国家古代称(),现在叫做()或()。 第三站我知道了我们国家的首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 答案: 第一站黄帝炎帝 第二站中华炎黄华夏中华中国 第三站北京 我的收藏夹 天安门前高矗(chù)着汉白玉石的华表,它浑圆挺健,上冲霄汉,美丽壮观。华表上面是承露盘,盘上蹲着名叫犼(hǒu)的兽。盘下横插两块云板。中间粗壮的石立柱上,云朵斑斓,盘绕着一条巨龙。华表历史久远,古代为指示路程做标志用。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20XX-20XX),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20XX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注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意。 3.小组交流: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什么? 三、弄懂诗意,理解内容 1.朗读古诗,并划分节奏。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题

《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练习题 1.电视剧《闯关东》曾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逃出,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那一事件有关()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2.1909年,有人撰文指出某一媒介的功能时指出:“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他赞美的是() A.电视 B.电影 C.报纸D.广播 3.在教材中引用了一段关于中国近代文明婚礼的材料:“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五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①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结果②近代西方思想影响的结果 ③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④新文化运动等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在中国近代,阅读报纸成为了一股历史潮流,悄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报刊对近代中国所起的作用包括() ①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②引导了广大民众更热心关注国家大事③大大降低了中国文盲的人数④进步的报刊发挥着唤醒民众的启蒙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在民国时期,有人改变了一首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长辫反被短发替,婚纱成为新时尚。”这反映了()A.新服饰开始走向大众 B.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 C.结辫陋习被社会抛弃 D.社会风俗改革蓬勃兴起 6.中国近代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装基本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服饰 B.中国的“断发”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C.婚姻风俗的变革在近代普及到全国各地 D.服饰和社会习俗的变革都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的产物 7.1920年《新妇女》发表文章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对上述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A.当时的婚姻观是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B.当时的婚姻观是追求婚姻自主,反对父母之命 C.当时许多人仍然固守传统观念 D.表明近代的知识女性接受了西方的民主、自由等思想。 8.在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其变化却呈现出不平衡性,尤其是农村变化不大,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当时的农村闭塞、贫穷。B.农民的文化素质低,非常传统保守。 C.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D.近代农村没有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9.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更早。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侬亲手挽郎行。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湖心亭看雪》优秀教案

湖心亭看雪教案 〖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体会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严整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掌握白描写作的手法。 体会人物语言的妙处,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导入新课〗 冬季最令人高兴的莫过于下雪了,那飘扬着的雪花,凝聚着对大地的热爱,从无垠的天幕洒落,在我们头顶飞舞,抚摸着我们,感化着我们,让我们享受热烈、静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带给我们的感受?——静穆、纯洁、纯净、阔大而辽远——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阅读课文,动脑思考,看看张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作者简介〗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yuan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文体:《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线索〗 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记叙文的要素——看雪的时间、目的地、人物、事件? 明确:时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题目是《看雪》,现在我们就共同来品味张岱眼中的雪世界。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写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九年级全册第4单元第12课第一框个人命运紧系国家同步练习题D卷

九年级全册第4单元第12课第一框个人命运紧系国家同步练习题D卷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2分) 1. (4分) (2018八上·南平期中) 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有句名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关注社会发展,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据此回完成下面小题。 (1)从社会对个人影响的角度来看,我们青少年学生之所以要关心社会发展,是因为() A . 只要关心社会发展,我们就能成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B . 社会为我们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种种条件 C . 只要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D . 人们的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我们青少年,在社会课堂中学习就要() ①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 ②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③只要关注社区的变化发展 ④以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忽视个人与家庭利益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2. (2分) (2019七上·吉林期中) 如果让你给下图漫画中的同学提个醒,最恰当的是()

A . 学习只有苦没有乐 B . 学习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应自主完成作业 C . 学习太辛苦了,用学习神器可以减轻负担 D . 借助学习神器,可以快速做完作业早点休息 3. (2分) (2018七上·鄞州期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某校推出一系列读书活动,积极倡导“知人、知理、知事,读人、读理、读书”,大力倡导读书是因为() 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拓展了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学习改变了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力 ④学习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4. (2分) 2012年6月29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大力实施战略的结果。() A . 可持续发展 B . 改革开放

2016秋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12《论语》十二章 考点1赏析句子 说说您对下面句子的理解.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就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就是乐在其中。同时,她还提出,与道义不符合的富贵荣华,她就是坚决不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考点2思想内容 课文所选的十二章,就是孔子及弟子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问题的探讨。请辨别出哪些就是关于学习态度的,哪些就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哪些就是关于修身做人的。 学习方法:第1、4、5、12章 学习态度:第7、9、10章 修身做人:第1、2、3、6、8、11章 考点3感悟启示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您读了本文之后有什么感悟. 感悟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您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用心学习,从而会学得比别人好。 感悟二: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如何提高个人修养的许多有益的教诲。如:瞧到别人的短处而反省自我,加强自律;要贫贱不移;要意志坚定;交朋友要讲诚信,等等。聆听古人的教诲,

真就是受益匪浅。 基 础

积 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一箪.食()曲肱.() 博学而笃.志() 三省.吾身()不愠.() 2、根据拼音填汉字。 ,不亦 ,乎,四十而不 ,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____________ (3)四十而不惑.________________ (4)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 (6)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 (7)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 (8)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意义相同的一项就是() 示例:人不知而.不愠 A、学而.时习之 B、五十而.知天命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就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有朋/自远方来 C、学而/不思则罔 D、温故/而知新 6、翻译下列语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的语句。 (1)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就是一种乐趣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阐述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备的风度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一句大意相同的句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要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请教。 (5)时光匆匆,多少豪情壮志被岁月销蚀,孔子就曾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练习题及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à i sh ān hó ng máo xī ng wà ng w ǔ hú s ì h ǎi ) () ( ) ( ) ā i s ī lì yì chèdǐ j ī ng b īng ji ǎ n zh è ng ) () ( ) ( ) 二、给加粗字选择正确读 音 1.兴 旺 A . xīng B .xìng ( ) 2.追 悼 A . dǒo B . dà o C . di à o ( ) 3.受苦受 难 A . nán B .nàn ( ) 4.李 鼎 铭 A . dǐng B .dǐn ( ) 三、将下列词语正确搭配在一起 遵守 看到 提高 战胜 改正 改进 工作 缺点 制度 成绩 困难 勇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 (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3. ( )你认为自己的看法正确, ( )应该坚持到底。 4. 王鹏( )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 )改正了错误。 五、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句子的意思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六、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 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他的死是 比 为人民服务 人固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教案

第 12 课《湖心亭看雪》 预习知识点 课 前 预 习 一、作品梗概 张岱出身于书香门第,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悠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抗清斗争,后消极避居于山中,坚守贫困,潜心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本文便选自《陶庵梦忆》 二、作者简介及背诵提示 张岱(1597 一 1689),字宗子,号陶庵,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小品文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文中独树一帜。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等。本文需熟读背诵。 知 识 重 点 一、全文展示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主题概述 本文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描绘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的遇人之乐,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闲情雅致,隐含着淡淡的故国之思。 三、文言知识积累 (一)古今异义 1. 是日更定矣 古义:这;今义:用于判断,与 “非” 相对。 2. 余拏一小舟 古义:我;今义:剩下。

(二)一词多义 1. 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更有痴似相公者(还) 2. 余拏一小舟(数词) 上下一白(全) 3. 上下一白(白色)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4. 是日更定矣(这) 是金陵人(动词,表判断) (三)词类活用 1. 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 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四)重要虚词 1. 其 问其姓氏(代词,他们的) 2. 而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表承接,可不译) (五)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 表示判断) 2. 倒装句 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 “更有似相公痴者”。) 四、鉴赏品读 1. 开头第一句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看雪的时间和地点。不着痕迹地引出下文的大雪和湖上看雪。作者在写此文时已是清朝初年,但仍使用明朝 “崇祯” 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他的故国之思。

六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第12课桥练习题及答案

12.桥 一、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肆虐(sìshì) 揪心(qiūjiū) 吞没(mòméi)呻吟(shēn shén) 流淌(tǎng tàng) 逼近(bībí) 1.雨水很大,像泼,像倒(dǎo dào)。一位老奶奶突然摔倒(dǎo dào)在这大雨里。 2.小李生意折(shézhé)本了,他伤心欲绝地折(shézhé)回老家。 二、读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1.洪水páo xiào( )着,像fēng kuáng( )的bào zi( ),dèng zhe( )双眼,níng xiào( )着冲击小木桥。 2.清明节,一个老太太被人chān fú( )着,来到烈士陵园jìdiàn( )她的zh àng fu( )和儿子。 3.一位老汉清瘦的脸上tǎng( )着雨水。他用沙yǎ( )的sǎng( )音喊着,并从人群中jiū( )出一个小伙子。 三、形近字组词。 狞()废()呻()搀() 咛()庞()神()馋() 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拥:A.抱 B.围着 C.挤着走 D.拥护 1.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2.木桥前站着的是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3.那两个老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4.一群年轻人拥.着一位老师傅走了出来。() 五、写出下列句子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3.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六、回忆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势不可当”中“当”的意思是、“势不可当”的意思是句子中、两个词强调了山洪的势头之凶猛、快速。 2.课文写山洪,把山洪当成了态度越来越狂妄、凶恶的人来写。在写山洪的词语中,、、和写出了凶恶的程度越来越深。 3.作者写面对洪水的村民,用“”这个字写了村民在洪水面前的惊恐、慌乱,用“”写了在桥前每个人都想逃生的特点。作者用这些表现与同样在洪水来临时的老支书作对比,突出了老支书镇定的特点。小说就是要表现主人公在特殊环境中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特殊行为表现,从而让读者为老支书的形象而感动。 4.文章结尾写了老太太来祭奠。请你结合这个情节,想象一下:作为老党员的妻子,作为年轻党员的妈妈,在祭奠的时候,他会对两个失去的亲人说什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已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古诗三首》教案:示儿 教学目标 1.会写“祭、乃”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理解诗歌的意思。

3.感受这首诗中诗人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意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诗人。他写过很多首爱国诗篇,其中《示儿》就是最的一篇。 板书:陆游示儿 2.作者简介及背景 ①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免职。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②了解背景,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为官者贪图荣华富贵,对外求合,至到被元朝所灭,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蹄之下,难以收复。《示儿》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3.揭示诗题 ①“示儿”是什么意思:“示”告诉,告之,“示儿”是写给儿子看的诗。 ②质疑:看了诗题,你又提出哪些问题?诗人想告诉儿子什么?什么时候告诉的?为什么告诉儿子?

精品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看雪》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看雪》 教案 【导语】课文主要讲了台湾小朋友只看见过棉花做成的雪,没有见过真正的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小时候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小朋友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以下是老师整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看雪》教案),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学习并积累第九自然段中的语句; 3、练习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 4、懂得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北京和台湾人民 都盼望团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同学们,冬天你们最盼望什么? (估计学生会说盼望下雪,如果学生所说不合教师意图,教师可以从自己童年

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雪的回忆,并用多媒体出示瑞雪图,激发学生对雪的喜爱之情。) 师:下雪了,多好玩!你们是怎样玩的?(学生回答) 二、板书课题、读题 1、教师用楷书在田字格中书写课题――看雪,并指导学 生看清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整体布局。 2、学生读题,之后仿照老师在田字格习字本上书写课题――看雪。(写好后同桌比一比谁写得好。) 三、激兴初读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回答预设:谁看雪?在哪儿看雪?看到了怎样的雪?) 师:带着你的问题阅读课文,比一比谁能找到答案? [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入初读课文阶段,此时教师巡回获取学生阅读信息。]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吗? [想知道的内容提示:1、谁看雪?(台湾的小朋友看雪)2、在哪里看雪?(在商店的橱窗里看雪)3、看到了怎样的雪?(小朋友看到的是商店橱窗里用洁白棉花做成的雪)] 师:课文除了讲这些,还讲了什么吗?请读读第三段以后的内容,想想这些是讲什么?

(完整版)新概念二册第12课练习测试题卷

新概念二册L12 选择题 ( ) 1. He ________ her a beautiful hat on her next birthday. A. gives B. gave C. will giving D. is going to giving ( ) 2. He ________ to us as soon as he gets there. A. writes B. has written C. will write D. wrote ( ) 3. He ________ in three days. A. coming back B. came back C. will come back D. is going to coming back ( ) 4. If it ________ tomorrow, we’ll go roller-skating. A. isn’t rain B. won’t rain C. doesn’t rain D. doesn’t fine ( ) 5. – Will his parents go to see the Terra Cotta Warriors tomorrow? – No, ________ (不去). A. they willn’t. B. they won’t. C. they aren’t. D. they don’t. ( ) 6. Who ________ we ________ swimming with tomorrow afternoon? A. will; go B. do; go C. will; going D. shall; go ( ) 7. We ________ the work this way next time. A. do B. will do C. going to do D. will doing ( ) 8. Tomorrow he ________ a kite in the open air first, and then ________ boating in the park. A. will fly; will go B. will fly; goes C. is going to fly; will goes D. flies; will go ( ) 9.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y ________ a volleyball match. A. will watching B. watches C. is watching D. is going to watch ( ) 10. There ________ a birthday party this Sunday. A. shall be B. will be C. shall going to be D. will going to be 请用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1.I am afraid there ______(be)a meeting this afternoon. I can’t join you. 2.Mike ______(believe, not)this until he ______(see)it with his own eyes. 3.Most of us don’t think their team ______(win). 4. They ________ (be) an English evening next Sunday. 5. ________ you ________ free next Sunday?(be ) 6.He ________ there at ten tomorrow morning.(be) 7.It is very cold these days. It ______ (snow) soon. _______ you _______ (be) here this Saturday? No. I _______ (visit) my teacher. 8.Mary’s birthday is next Monday, her mother _______ (give) her a present. 9.I _____ (be) thirty-five next year. 10.My father __________ (leave) Shanghai next Tuesday.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第12课 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南昌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8月1日。 2、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周恩来、贺龙、朱德。 3、革命军占领南昌后,准备南下广东,起义失败后,朱德、陈毅领导南昌起义的部分队伍转战到湘南。 4、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是南昌起义。 5、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6、秋收起义的时间是1927年9月,地点在湘赣边界。领导人是毛泽东。起义的部队的名称是工农革命军。 7、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者毛泽东。 8、江泽民总书记曾亲笔书写“红旗升起的地方”这几个大字,这里的地方是指南昌。 9、毛泽东决定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是在秋收起义后。 10、井冈山会师的时间是1928年4月,会师的队伍是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和湘南的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工农红军第四军。 12、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13、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而进行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发生在南昌起义。 14、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没有取得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原因是城市里敌人力量很大,敌强我弱。 15、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16、秋收起义时,起义军公开打出的旗号是工农革命军。 17、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吸取的最深刻的教训(或宝贵经验、或启示)是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 18、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19、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建军节起源于南昌起义。 二、列举题 1、列举1927年~1931年,为挽救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做了哪些努力? 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人民军队。 2、列举南昌起义的领导人。 答:周恩来、贺龙、朱德 3、列举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历史意义。 答: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4、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所具备的自然条件。 答:井冈山位于湘赣边界,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附近农产品丰富;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群众革命基础好。 三、简答题 1、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我们在通过这件事要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井冈山创立的过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原因:因为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惟一的正确的选择。 学习他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启示:现代化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富强。 2、电影《秋收起义》中有这样的一个镜头,在进攻受挫后,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后,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率队伍进入井冈山地区,毛泽东的举措遭到当时的党中内和前敌委员会的极力反对,

相关主题